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进生德育论文

后进生德育论文

后进生德育论文

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现代性(modernity)也称为现代主义(modernism).它是在欧洲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以科学和理性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主要体现为以数学和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理论以及由启蒙主义引发的哲学思维中存在着的理性精神和历史意识。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现代性在人的生活方式、生存体验、道德规范、社会心态、组织方式、文学艺术等方面呈现出新特征,其核心是自我的解放。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现代性的突出特征。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也称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对现代主义本来就具有的批判意识的恢复和深化,是对现代主义的局限所进行的反思,是对现代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某些己经被遗忘和忽略了的东西的“朝花夕拾”,也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17世纪产生的现代主义和20世纪中叶产生的后现代主义对我们今天以至今后的生活产生着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道德教育领域,现代性德育(modernitymoraleducation)和后现代性德育(post-modernity1TIoraleducation)在理论基础与原则、功能与目标、内容与课程、方式与策略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征与差异,为我们开展德育和德育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德育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18世纪以来,西方在理性主义精神的鼓舞下,高扬自由主义的旗帜,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将会带来更充分的民主、更多的财富、更光明的未来、更进步的历史,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正是这种基于现代科学理性判断的理念成为了最终支配现代化运动的现代性文化价值精神。它既是一种文明价值理念。也是一种社会理想信念,也成为现代性道德的根本价值基础。与此价值理念相对应,现代性德育表现出普遍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进步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普遍理性主义指现代科学理性支配下的道德“乃是一种工具性道德,一种手段合理性技术,或者干脆说,一种现代化的行为技术伦理”。进步的价值观是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核,一方面,进步的价值观塑造了现代人的一种目的性价值信念,另一方面,进步主义价值观也促成了两个相反的道德取向:道德普遍主义与道德历史主义。普遍主义认为科学进步的普遍性是现代文明的根本动力;历史主义则声称这种现代性进步趋势具有某种确定的方向和终点普遍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对立导致了现代伦理学始终在所谓普遍的“规范伦理学”和各种形式的“境遇伦理学”之间徘徊,但两者一以贯之地秉承着现代性道德的一种基本精神:始终追求普遍理性主义的知识合法性和价值有效性。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异质的平等观,即使用不同标准,要求和评价不同的对象。它强调每个人之间的差异,主张去权威、去中心、拆结构,摈弃一切歧视,反对追求共识和统一的标准,主张接受和接收一切差异。承认和保护受教育者的丰富性、多样性,大力提倡教育者应把关注的视线投向具有无限发展潜能和各具独特性的受教育者个体。它要求教育者尊重差异,在道德教育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归类,采取二元逻辑来管理和施教。后现代用非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道德不再是一种柏拉图的理念论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意义上的理性的规定,也不是康德的先天行为的道德律令,而是非理性的、模棱不定的、不可普遍化的,它更多地容纳本能、冲动、情感和生命体验,更强调多元与差异。

二、德育的功能与目标

以现代主义为代表,现代性德育强调认知、理性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认为教育目的在于鼓励儿童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自己的道德判断和能力的‘自然’发展,让他用自己的道德判断控制他的行为。这种规定道德教育目的的吸引人之处在于,促进发展而非教授固定的准则。它帮助儿童在他已有的发展趋势上迈出下一步。而不是以一种额外的模式强加于儿童。”柯尔伯格把促进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并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强调促进道德判断和推理发展的前提下,促进道德判断向道德行为的发展。价值澄清学派的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获得价值观,并使这些价值观能有助于人们以一种满意和理智的方式将他们自己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相联系。

后现代道德教育目的在于主张异质性。强调宽容性和社会性。后现代道德教育目的观与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偶然性及文化多元主义的特点相适应.质疑现代性“许多看起来似乎不言自明”的道德教育目的,认为道德教育目的并不在于追求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在于通过自由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从而形成一种异质标准。引导学生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以及形成差异的各种缘由,以此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后现代德育是要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和认可多元文化的社会公民.其素质包括诸如个人的道德意识、对自然和土地的伦理概念、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现代性下的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即只看到德育的社会性、文化的共同性、社会的同一性,却无视它们之间的相对性和多元性。后现代德育主张告别整体性、同一性,倡导差异性、多元化。在高校。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把社会规范内化为大学生德性的过程.同时又是激活与唤醒受教育者主体道德意识的过程。高校德育的目的不应是接受一个社会的绝对价值标准,而应该在尽可能追求普适性的社会规范的同时.最大限度容忍差异性和异质性.引导大学生了解他人道德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及其合理性,学会求同存异。要求和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底线,保持和完善公民美德,并激励他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三、德育的内容与课程

现代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现代性道德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这种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并且得到传递,就要通过道德教育来实现。现代性道德教育认为道德具有普适性、共通性和永恒性,因而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传授视为现代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后现代道德教育课程主张开放性,要求“去中心”和“边界松散”。以威廉姆·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具有明显的过程倾向和实践倾向。多尔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富性(ir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1)和严密性(rigorous)。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注重所有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道德课程设置上反对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而是将它们紧密结合,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的学习整合起来。在课程具体实施上,极力要求“去中心”和“边界松散”.主张学科之间界限的消除与科际整合。要求对学校的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重建,关注社会、生活情境的需要和变化,主张开发开放性的课程,使道德教育内容具有批判的、怀疑的特性和恰当的不确定性,以解放的知识来进行课程编制和教学,从而真正解放人。

四、德育的方式与策略

现代性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坚持理性主义和主知主义,试图从精神和肉体上对人进行统一性的训练和改造。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的和行为上的训练就可以使人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现代性道德教育表现出机械的单向灌输方式,以及受道德权威主义和道德家长主义支配等。

对话是后现代道德教育目标的主要实现方式。后现代性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主张平等性,倡导民主化和非权威取向,反对教育等级观念,提出“本体论上的平等原则”,要求摒弃一切歧视,承认和接受一切差异,主张大众的世俗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能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归类,采取二元逻辑来管理和施教。教师也不能一直处于中心位置,作为优势一方出现,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而应该更多地尊重学习者。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意见。甚至于学生也可以是教育者。师生之间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真诚的关系,教师不再扮演道德专家的角色,而应该像会议的推动者;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师生应该视为一同学习道德,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道德的探究必须以民主、非权威的方式进行,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权利来参加道德创造的行动,而改造道德权威主义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对话,它是道德非权威的重要历程。显然,后现代主义强调的道德教育民主化,在逻辑关系上与道德个性化紧密关联,反映了人们对提高道德宽容性的内在要求.实质就是要求“权威道德”逐渐向“人文道德”转化。超级秘书网

五、德育的问题与对策

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 中国 改革开放和 现代 化建设的号角。以此为契机,高校德育也迅速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展开了全方位的建设。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推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30年来,高校德育在观念、内容、形式、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前高校德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 经济 体制,对学校“统、包、管,。高校德育也处于高度集中统一的封闭状态,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唯命是从”,缺乏多样性、灵活性。但综观建国初期以及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些德育内容与措施,总的来说是好的,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当然也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和影响,尤其是“文革”时期,德育遭到了严重破坏。

建国初期(1949年--1956年)。这一时期党和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探索,高校德育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优良传统的墓础上,确立了建国初期高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取消了“国民党党义”和“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 政治 运动,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三好”的要求开展大学德育工作;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1966年)。这一时期高校德育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当时强调“向 科学 进军”,加强 历史 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加强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教育,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开展学雷锋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充分肯定。同时,由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逆流,加上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过度地强调“阶级斗争”,要青年学生提高“阶级斗争”觉悟,导致大学德育出现了许多失误和挫折,大学德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党和政府在总结、研究教育 规律 ,反思教育失误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大学德育的正确原则、途径和方法。但由于当时的学校德育受到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文革”期间(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高校德育受到灾难性破坏,无论从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工作方针和方法上,都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四人帮”一伙在高等学校推行极“左”路线,全面否定建国以来高校德育的优良传统,取消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青年学生的单纯和热情,鼓吹“停课闹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用大批判开路,煽动红卫兵起来冲击党政军机关,打击革命干部和群众。这使得高校党的组织被冲垮,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彻底瘫痪,高校德育受到严重破坏,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二、改革开放30年来离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和深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并轨,社会价值体系由一元化价值向多元化价值转化。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意识形态的嫂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德育改革首先是德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观念迎接着时代的挑战,经历着以下五个转变:

第一,从封闭观念向开放观念转变。在过去的“闭关自守”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西方文化、西方思潮被拒之门外。封闭的教育显然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更加广泛和频繁,高校德育再也不可能封闭在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内。因此,德育工作根据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树立起“开放式”德育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比较教育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并把学生引向改革开放的社会建设大潮中,让他们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坚定信念、明确责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从只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向同时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转变。政治功能是德育的首要功能,偏离政治功能,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但是,过分突出德育的政治性,是不符合现实的,也是有害的。“文化大革命”中,过分强调政治,大搞“突出政治”,只强调提高学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造成的恶果是有血的教训的。改革开放以后,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在育人上。要通过大力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三,从“对象塑造式”观念向“主体参与式”观念转变。传统教育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即对象塑造式),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理,受教育者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下被“塑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塑造式”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呼唤着“主体参与式”的现代德育。“主体参与式”德育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德育,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学生在“主体参与式”德育模式中,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亲身的、直接的、民主的参与活动以及自我教育,不仅很好地认识与学习了社会生活,而且为以后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准备了良好的态度、意识、经验、品性、方法与能力。

第四,从偏重显性的德育教学向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转变。传统的学校德育实践和以往的德育改革,过于强调有计划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对忽视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隐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运用。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它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风教风等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使有意识的课堂教育与无意识的氛围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德性培养从显性的德育课程的知识学习,扩充到学校的整体生活,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知、情、行彼此关联的总体经验。确立显性的德育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观念,对于高校德育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第五,从他律况念向自律观念转变。他律与自律,既是个体道德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反映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思想的不同要求和影响。“他律”是指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自律”是指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是依据主体理性思考后所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使教育对象成为道德自律的人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和成功的标志。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德育方面实行的是“听话”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即使毫无独立思考、判断与行动的能力,只要是“听话的”,就是“好学生”。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能力决不是“听话”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因此,许多高校强调培养学生道德上的自律能力(或自律素质),把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列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三、改革开放30年来离校德育变革的突破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德育在党的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 教育 环境和社会背景,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反复、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不少令人刮目的成就及突破。

第一,高校德育地位农目标的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冶,高校德育排除和肃清“左”的影响,抵制右的干扰, 总结 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德育工作在恢复过程中得到 发展 ,既抛弃了“左”的“突出 政治 论”,又排除了右的取消论、无所作为论,确立了德育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步确立了高校德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地位,强调德育的主导作用、方向作用,并同时确立了德育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学科体系的完善。30年来,高校为实现德育工作的 科学 化,在德育学科建设方面作了不懈努力。1983年,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198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之后也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如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追及全国几十所高校,形成了从本科、双学位到硕士、博士等结构层次合理的学科人才培养格局。与此同时,在学科研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已被作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思想性、政策性、综合性强的科学正式列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

第三,德育形式的多样化。以前在封闭状态下,德育形式单一化、简单化,改革开放以后,学生接触社会面广,受到社会思潮以及各种文化的冲击大,所以德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一批新的德育形式应运而生,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高校德育形式从横纵方面、宏观微观领域不断拓展,建构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的综合育人体系。在德育形式的多样化中,具体地说,包括以下要点:

(l)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1990年代备受重视。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出的《 中国 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都提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途径。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以及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校园文化发挥着独特的德育作用。

(2)社会实践的开展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针对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历而影响他们素质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的实际情况,许多高校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 历史 博物馆等,使之成为生动活泼地进行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和形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文革”时期,心 理学 曾被作为“伪科学”受到批判,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思想问题、作风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清理“左”的思想,随着心理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不断运用,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1980年代开始兴起。1990年代以后出台的教育文件中不断地强调对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国各高校广泛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把心理咨询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来开展。

(4)高校 网络 德育的启动

2000年,江泽民同志作出了“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指示,成为高校开展网络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多数高校建立起德育工作网站,设计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主页,整合校内网络信息资源,把网络德育纳入高校网络建设体系中。同时,许多高校纷纷推出高校网络 论坛 ( BBS )以加强网络德育,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北京大学“未名”(BBS)等。

(5)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加强

1995年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的《关干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说:“提高文化素质是德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了德育的内涵,有利于加强德育。”显然,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德育,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致的。许多高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 科学以及文化 艺术 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德育的目标也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得到体现和实施。

四、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和德育队伍建设的孟要进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而德育队伍的建设又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的质量及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中央、各级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的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德育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1.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进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基本沿用“文化大革命”前的模式,课程也基本沿用“老三门”(即 哲学 、政治 经济 学、中共党史),只是在内容上作了一些修订。这些课程虽然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社会变化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老三门”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来自国内外、社会各方面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教育的精神,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从而改变了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长期“零敲散打”、“有实无名”的局面。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通知》。据此,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10月《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增设形势与政策、 法律 基础两门必修课,另外各校还可有选择地开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课程。

1998年4月,中央批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规定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中宜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这些文件对每一门必修课的学分和基本内容作了原则规定,也对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2.德育队伍建设的巩固和加强

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良知教育的第二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重点在于“知行合一”。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理论学习是具体实践的开始,具体实践是理论学习的达成。对于“知行合一”的培养应在“明明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运用,将所学的优秀品德积极地投入到个人生活、文化学习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具体实践让学生体会到道德的效用和价值,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促进其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知”和“行”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以理论学习指导和约束具体实践,以具体实践完善和丰富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道德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探索,用愈发精纯专一的教育方法不断总结实际经验,促进德育教学的进步。学生要刻苦学习理论知识,以丰富自己的道德内涵,勇于将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习惯,使自身德育持续提升。

二、巩固提高的推广阶段———致良知

“致良知”需要建立在“明明德”“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良知推而广之,发挥到极致。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在学生的道德水准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加以巩固和提高,注意本末关系,使学生明白社会道德进步的根本是自身修养的提升。让学生拥有在事事物物上都以道德准则做出应对的道德精神,使他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依据这种道德精神,对各种问题都能做出合情合理、恰到好处的解决。《大学》提出的“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是“致良知”的具体途径和最高要求。在此阶段的良知教育中,教师要在此前的教育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继续引导、帮助,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良知发挥自身良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以公正的道德要求作出判断,敢于纠正错误,善于弥补过失。将自己的良知时时刻刻发挥到极致,达到拥有真诚的道德情操。用这种道德情操始终将自己的心态摆正,投入到学习、生活、家庭乃至于社会中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追求、有涵养、有益于社会的人。

总而言之,在高中德育建设工作中,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开展良知教育、推广良知教育,这是极其富有建设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的创举。我们应本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对学生展开立德立人之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坚定、正直、富有理想、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作者:莫逆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书香路明德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德育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钱宪民.儒家与儒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大学生;道德认知;商谈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4-0101-0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19岁以下的网民占273%,20~29岁的网民占308%,网络游戏用户已经达到311亿人[1]。大学生正是这巨大网络群体的主体,网络既带给了大学生丰富的信息与知识,又易使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己,而导致如网络恶搞、网络失信、网络成瘾等现象,甚至有学者认为,网络中充斥的各种黄色信息、巫术迷信、内容反动信息及各种游戏就像一种巨毒剂,严重腐蚀着上网者的灵魂,污染着人类的社会文明。[2]此论虽然偏激,但网络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带来危害。大学生网络德育必须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模式,改变传统道德教育对主体人格的遮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无疑对大学生网络德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一、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形式及缺陷

美国网络伦理研究者巴戈认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类道德呈现弱化趋势,诚实、公正、友爱、互助等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学者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会干扰大学生的意识、麻痹大学生的认知、扰乱大学生的情感、消弱大学生的意志,以及破大学生的人格[3]。

第一,家庭网络德育形式。对孩子生活、学习全方位的关心,是中国家庭的一个显著特征。据最新统计,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度相当高,已占485亿网民总数的581%。家庭对孩子网络行为的干涉或监督:一是陪孩子一起上网。这是很多家长采取的方式。它有利于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适当的指导,可提高孩子上网的效率;但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方式消耗父母的时间过多,缺乏对孩子主体性的尊重。二是制订家庭上网规则,试图通过规则来约束孩子的上网行为,如上网必须诚信、尊重他人、不进入非法网站等。制订上网规则对青少年的网络德育尽管有一定效果,但仍属灌输式的网络德育模式,网络浏览行为仍无法通过规则得到有效遵守,无法达到自觉与自律。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具有更为自由和更高智力的特点,家庭对大学生上网的约束也较为式微,如何加强家庭对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影响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二,学校网络德育形式。学校网络德育的具体方式包括:通过校园局域网设置防火墙,将个人电脑与校园网的物理地址绑定,从而达到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与约束;通过网络道德课程的设置与讲授,对大学生学生进行网络德育。但是,学校网络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未真正关照到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过度依赖于道德说教与网络技术处理,造成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割裂开来,致使他们难以得到道德认同,道德教育效果自然不佳。

第三,政府与社会网络德育形式。一是营造网络主流文化。政府与社会管理阶层力图将现实文化的交流结构拓展至虚拟的网络空间,从文化形态、文化理念与文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去营造网络文化。二是打造大学生绿色网络宣言。通过形象、精炼的文化语言提出具有感染性的网络宣言,如2006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起“文明、权益、安全、创新与秩序”的绿色宣言,以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三是设置防火墙,提高网络准入制度。这是政府与社会从网络技术层面对网络主体进行规范与监督,主要是开发与推广网络过滤软件,防止色情、反动、暴力、迷信等网络有害信息泛滥而对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侵害。

尽管家庭、学校、政府与社会在不同层面开展着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仍然相当严重。当前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大学生的主体人格被遮蔽。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主义”致使德育科学化产生负面影响;价值取向偏颇;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存在着功利性,忽视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4]。诚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存在,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管理自己,这是对自我的基本认同。但在当前的网络德育中,大学上傲游网络实质是在被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作为独立网络主体的自我意愿。其次,缺乏“对话――讨论”的德育模式。讨论是大学生道德塑造的基本方式,通过讨论能激发参与者进行思考,为相互对立的观点辩论,最终获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以形成更加稳固的道德认知。当前的三种德育形式都是缺乏对话或讨论,这就无法使大学生将纯粹他律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自觉。最后,没有建立渐进的网络德育模式。无论是皮亚杰的道德发生论,或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还是柯尔伯格之后的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都认为道德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从害怕惩罚、畏惧权威到关照他人、维护秩序再到反思规范、遵循普遍价值,这是一个从低到高的道德塑造过程。没有前一阶段的道德水平,就不可能跳跃到后一阶段的道德层次,这是一个单线发展路径。显然,用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来实现大学生网络德育并不现实,必须建立与大学生成长相一致的新的网络德育理念与方法。

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德育工作;高校;选择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73-02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存在严重的灌输式教育,很多老师只是在台上一味地唱独角戏,不去认真地考虑自己讲授的内容学生是否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如果这样的局面不去改革,这样会严重阻碍高校的德育工作的进展,而价值澄清理论正是一个明确反对机械灌输的理论,注重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思考问题,认为过程远远比结果更为重要的理论,本文简单介绍了价值澄清理论的相关内容,然后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所存在的困境以及如何用价值澄清理论去解决我国现在所存在的困境。

一、价值澄清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1.价值澄清理论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当时正是美国比较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期间,恰好美国社会经历了二战、美朝战争等一连串的战争,在“冷战”时期美国制定了《国防教育法》,此教育法把数学和外语的教育摆在了教育的首位,但是却忽视了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教育,这是对教育进行的大规模的改革。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又发生了关于种族平等、反战运动以及妇女平等的民权运动。社会复杂多变,同时道德伦理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人们思想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中,这些变化尤其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摆在他们面前多种选择,学生们常常感到很多事情之间相互矛盾,出现了认知障碍,在这种形势下,价值澄清理论运用而生。

2.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内容

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路易斯·拉思斯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价值澄清方法的四大要素:一是对现实的认可。教育者从整体上接受学生的立场,而“不管他们的思想或感情是多么混乱或消极”。二是鼓励进一步思考。使受教育者“更加清楚他们所珍视和珍爱的事物”,“更加明智地选择”,“更好地把选择运用到日常行为之中”。三是以生活为中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提醒自己珍视对象的某些方面以此去如认真发现问题”。四是培养个人能力。培养受教育者“深思熟虑地看待价值问题”和“更好地整合其选择、珍视和行动”的能力,同时提出了价值澄清过程的“三阶段七步骤”。选择(第一阶段):第一步骤,进行自由地选择;第二步骤,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第三步骤,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珍视(第二阶段):第四步骤,珍爱,对选择感到满意;第五步骤,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行动(第三阶段):第六步骤,根据选择行动;第七步骤,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拉思斯教授指出,以上的评价过程目的是在鼓励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非权威的评判气氛,避免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道德灌输,使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价值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此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运用价值澄清。

二、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处境

世界未来经济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下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之伴随着各种社会问题也频频出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和现代、历史和现实、本土文化和西方文明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空前的迷茫和困惑,当然这不可避免地会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1.德育传统方法的陈旧导致当代的大学生受教体验缺乏情感共鸣

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实现德育目的的主要阵地,德育工作的进行只是单单地局限在教师和学生以及书本上。这种简单的满堂灌的方式,缺乏联系社会实际,老师只是在照本宣科,把学生只当做一个被灌输的工具,这种教育方式是很难达到德育的目的。这种只是停留在课本里所规定的“字里行间”是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况且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是一群极其有个性、有想法和信息丰富以及思想复杂的特殊群体,如果只是靠教育者在讲台上去机械式传授的方式,是很难根除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矛盾和问题。

2.德育评价体系具有片面性

从传统的一些评价方式上来看,在评价的具体内容上只是对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衡量为主,缺乏对人素质的全面考量,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一些老师只是注重学生关于其传授知识的一些掌握,而不关注这些内容是否能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有关道德的内容其实是具有层次非常复杂内涵极其深刻的特性,只是单单地富于表面,成为一种虚幻的空中楼阁;在评价过程方面,经常只注重静态的评价很少关注动态的评价,缺少对学生吸取理论的多少做一个前后的对比和未来学生发展的潜力的开发的过程,缺少对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的关注,使德育只成为一种空洞的理论,严重缺乏实践性;在评价的方面,往往只注重学生分数的要求,学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几天的机械式背诵,结果几乎就能达到老师和学校的要求,使学校的德育几乎就是单纯地走个形式而已。

3.德育环境具有复杂性

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西方一些糟粕文化与不道德习俗的影响,导致现在有些青少年出现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错误思想,犯罪率不断上升,并且犯罪呈现低龄化和残忍化的趋势,这很多棘手的问题,对现在的品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微观角度上进行分析,青年学生接触大量的网络、电视、电影等等各种媒体,这些媒体使学生学习知识和认识新事物的速度加快的同时也使部分学生出现道德目标的迷失,导致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怀疑甚至是排斥的尴尬境地。

三、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理念的重要启示

纵观高校的德育工作,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降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有点不太恰当,社会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校园环境,加上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有些学生对自我的价值观认识不清晰,面对复杂的社会感到应对吃力。

1.价值澄清理论重视体验式教育

价值澄清理论非常注重评价过程这一环节。价值澄清理论学派的一些学者认为,如何获得价值和获得什么样的价值进行相比的话,如何获得价值要重要得多,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向学生机械式地灌输一些已经定制好的道德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是帮助受教育者掌握一种如何进行评价和选择价值的一种方法。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攻坚时期,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以及生活方式不断涌入学生的视野当中,使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信息社会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道德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发生碰撞后使学生在取舍方面就变得非常困难。这就要求高校的德育必须要综合各种道德教育方法,单一的课堂教授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只能算是众多方法中的其中一个而已,必须改变“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传统式教育方法,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要以提高价值分析和道德判断选择能力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对各种道德选择所可能产生的一些后果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去检验和完善自己的一些相关的道德选择,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最终使学生遵守和践行良好的道德准则。

2.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将道德灌输与道德讨论相结合

价值澄清学派极力反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和说教,认为进行道德灌输百害而无一利,当然这样的主张虽然存在合理之处但是未免有点过于极端。笔者认为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漫长过程中,对学生实施一定的道德灌输还是非常有必要,只有对学生进行限量的理论灌输才能使学生明白我们整个社会所必要的道德底线的要求。但是价值澄清学派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例如在实施价值澄清理论的同时,提出了很多价值澄清策略,就非常适合解决目前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德育过程中去认真尝试和实践这些策略,比如讨论策略。教育者在课堂教授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团体讨论,这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注意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思考交流,教育者在旁边适时地对学生讨论的话题进行价值引导。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满腔热情参与到讨论的热潮中来,从而实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3.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我们要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一定的实效,就要敢于创新我们的教育方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道德教育方法和理论。我们要真正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认真地去发现和分析学生存在的真实问题,尽力寻找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可以选择相对比较适合的道德教育方法,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教育。力求避免我们现在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如“假大空”脱离生活实际的话讲的过多的问题,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叛逆厌烦的心理和情绪,导致我们的道德教育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当然也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因此,要善于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认真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文芳.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

[2]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郑春子.新社会环境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行政与法,2007,(8).

[4]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