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第1篇

很多老师都说,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磨炼的过程。可我认为,教学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教学《再别康桥》这一现代经典诗歌我逐渐明白了: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一种诗情,获得一种美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一旦进入诗的情境,触碰到诗歌的灵魂呢?我想,学生反复诵读,教师范读,听名家配乐朗诵,这些看似“老土”被人冷落了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读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诵读来获得对诗歌的理解呢?

先品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诗歌之美,既要“读”来展示,也要“品”来挖掘,有“美品”才有“美读”,能“美读”方显“美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再别康桥》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先抓住诗中所蕴涵的“三情”作重点诠释。

情如飘逸之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柔细之柳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

情如清爽之水诗中水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诗人心头,也荡漾在读者心头,榆阴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风,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第2篇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屈子赋离骚、陶潜诗田园、杜工部、李青莲、坡、辛稼轩,千古诗人各领数百年。古代诗文诵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风尚,辽宁省灯塔市(以下简称“我市”)也借着这股东风,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中秋诗文诵读会”“新年诗文诵读会”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把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做法,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语文知识的积淀,还增强了表演能力,一举多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少年时代记忆的内容往往能终生不忘,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让每一名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河中游弋,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诵读得法对于这项工作来说,非常重要,与圣贤同行,与经典同在,我们做好了准备。

一、让诵读之花开遍校园

辽宁省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来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采用课外阅读以及古诗文诵读作为主要内容,自编教材,为不同年部的学生定下不同的诗文内容,每当晨读和午读时间,校园内都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1)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诗词,才能读出韵律,背出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诗歌的背景资料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如背诵杜甫的《登高》,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为抒情。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才能激起兴趣,学习诗的内容。还有些诗,是有故事的,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张继赶考落榜,返乡途中作诗《枫桥夜泊》,没想到这首诗却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2)正音。这是读好诗文的先决条件。古代诗文博大精深,在阅读课外诗文篇目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音节,利用字典、课外书等工具,把音读准,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样才能在读中体会诗词的含义。

(3)诵读悟情。课外诗文的诗意不必像课内诗词那样逐字逐句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品读。以多种形式练读,如小组读、指名读、读名句比感情、轮读等做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个别难懂的地方,只需教师点拨即可。

(4)背诵展示。在熟读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在多样背诵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语感的熏陶,在班级内开展朝代及诗内容连线比赛,以及小组抽签背诵经典诗文比赛,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些名词佳句印象深刻,对已经背诵熟练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不易混淆。

二、让诵读新风吹向舞台

我市及我校都对诗文诵读活动异常重视,所以在诗文诵读表演方面,也需要教师下足工夫进行编排。首先,表演形式要配合诗的意境展开,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素质,积累语文素养。如表演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咏酒的诗篇,极具个性,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气势潇洒。于是我编排学生进行饮宴场面的表演,配合气势恢宏的吟诵,效果非常好;再如表演徐志摩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于是在表演中,我加入了配乐与舞蹈的元素,两位女孩在透明伞下翩然起舞,更加烘托出了那淡淡的离愁。其次,表演中的朗诵比普通的背诵、吟诵更难,除了要做到字正腔圆,还要配合诗歌的感情,或高亢、或委婉,尺度很难拿捏。因此形式要多样,如吟诵曲调隽永的宋词,适合单人表演,而边塞诗适合铿锵有力的齐诵,我还把太极潇洒扇的武术表演融入到边塞诗的朗诵中,学生朗诵时能配合动作发力,韵律感强,创意独特。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第3篇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名篇。诗歌最大特点是抒情,因此,本人试从诵读教学入手,通过吟读――研读――赏读三个环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人的眷恋、愁苦、洒脱之情。通过反复诵读,发掘诗歌形式方面的特点,力争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和诗歌,掌握学习新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悟诗歌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形式“三美”,学会鉴赏现代诗。

【教学过程】

一、知人入诗:浪漫诗人的浪漫情怀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来到英国康桥大学即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漫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尽情地享受康河的优美风光。诗人曾满怀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故地重游的徐志摩很快就要离开康桥了,在那个美丽的黄昏,诗人独自一人在康桥漫步,欣赏着眼前的秀丽景色,记忆如潮水一样汹涌而至,感情不可抑制喷涌而出,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

二、吟读:读出心意

1.吟读

学习方法:朗读是诗歌重要的学习方法,恰当的朗读方式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诗文,吟读是一种有效体味诗文的好方法。所谓吟读,就是读的时候节奏较慢,运用延宕拖音和声音的轻重读出诗文的情感,读出诗歌的韵味。

在体味中吟读,在吟读中体味。(可播放舒曼的《梦幻曲》)

朗读提示:要注意六言句与七言句的不同,要有音节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整体上要读得轻柔舒缓,特别是最后三节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要读得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

形式: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齐读等形式结合。

2.畅谈感受。

明确:这首诗的整体基调是温柔、婉约、伤感的,饱含着诗人离别康桥时的的无限眷恋与不舍。

三、研读:品诗论诗

形式:四人小组讨论并交流。

康桥生活作为诗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积淀了诗人浓的化不开的深情。说说在此诗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提示:可以选取你最喜欢的章节朗读,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意象或句子分析诗人熔铸其中的情感。)

明确:

(1)第一节,可以围绕两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

诗人离别康桥,也是告别过去的在康桥的一切,告别过去的自己。诗人之所以选择“云彩”这个意象,是为了不惊动校园中的一切,是为了保存在自己记忆中的旧日的一切,是为了和自己的内心、回忆对话。因此,和云彩告别不过是一种诗化的想象。这种记忆是隐藏在心头的秘密,不宜大声喧哗,只有把脚步放轻、声音放低才能进入回忆的氛围,融入自我陶醉的境界。

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2)第二~四节,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效果。② 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③ “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有什么含义?

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诗人使用了两个暗喻:将“河畔的金柳”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自然之景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对“梦”可以有多种理解,如家国梦、爱情梦、事业梦等等。沉醉于此情此景,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以至于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招摇”可理解为“逍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态。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在这一节中,诗人对康河的眷恋、依恋之情逐步达到顶峰。

(3)第五~六节:诗人为何又不能放歌而沉默地离开?

康桥的美景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正是这沉默,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诗人的情感不仅是依恋,更是种苦闷。由此,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4)第七节: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能不能对换?

“轻轻的”是诗人客观的动作和心理,而“悄悄的”既是周围环境的静,也是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不忍心打搅康桥的一切,所以选择轻轻的来,悄悄的去。复沓的结构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更增添了诗人淡淡的哀愁。“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的姿态。但这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和依恋。过往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悄悄的独享也是美好的,不能带走哪怕仅仅一片云彩,更显示了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3.教师总结诗人感情变化脉络。

依依不舍――欢喜――依恋――眷恋――迷恋――苦闷――恋恋不舍

依恋之情达到顶点

所以,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总体上是眷恋不舍又带着淡淡的哀伤。

五、赏读: 感受“三美”

徐志摩非常崇拜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尤重音乐美。配乐诵读并思考:本诗是如何体现了诗歌“三美”的艺术主张?

明确:

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体现了一种绘画美;每节押韵,运用叠字,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体现了音乐美;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四行一节,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单行和双行错开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体现了建筑美。

(诗歌“三美”学生能够理解,本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适时点拨补充即可。)

六、课堂小结

文是情感的产物,情动于心,发于笔端才是真文。《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而是充盈着无处不在的美。夕阳的余晖里,诗人作别的不仅是那西天的云彩,更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当诗人只能悄悄离去时,留下了那一抹淡淡的哀愁,让世人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带着这种浓的化不开的深情,再一次诵读诗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课后反思】

第一、学习现代诗,应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我设置了吟读――研读――赏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诗歌,体悟情感,感受形式美,在诵读中把握诗歌情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逐步加深,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三美”。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诵读 感知 体验 解读

现当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可见其重要性。然而。近几年语文高考试题没有直接选取现当代诗歌设题,导致现当代诗歌课堂教学被冷落或者简单化。现当代诗歌极富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极富个性色彩和创新精神,而中学生正处在多梦的季节,他们跟现当代诗歌产生的时代比较接近,心理距离较小,容易接受和理解,正是学诗的黄金时期。这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诗歌教学应该尊重现代诗歌的特点,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把学生引领到艺术的殿堂。为此,笔者认为新课改形势下现当代诗歌教学应力求“四多…四少”。

一、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花里胡哨的形式

诗歌,有别于其它的文学作品。它高度浓缩,短小精悍,大多含蓄、讲究意境,需要细细咀嚼。而要进入诗的意境,充分诵读是先决条件之一。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说的就是诵读的重要。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诗中所描绘的形象才会慢慢在学生头脑中复活。另外,诗歌具有音乐美,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即使是现代诗歌,也具有明快的节奏,有内在的旋律,这只有通过师生的诵品读才能体会。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范读,可以是学生表演读,可以配乐朗读,可以集体诵读。让师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受到薰陶感染,感悟诗的美妙,但有的老9币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所谓的创新,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例如冗长的导语。诗人风流韵事漫谈,无关紧要的背景介绍,对诗歌大而空的赞语。教学教徐志摩《再别康桥》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名家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恰到好处的配乐。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接着让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学生很自然得到了美的享受,为后面的鉴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多一些整体形象的感知。少一些支离破碎的分析

诗歌抒情言志,它总是靠形象说话。特别是现当代诗歌,诗人往往描绘许多新奇的意象。这些意象跳跃性比较大,但把它们组合起来则构成一个整体形象。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感知个别物象人手,把这些个别物象在头脑中再组合再创造。构建一个整体形象,从而准确把握全诗。惟其如此,才不至于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指导学生鉴赏的过程中,不宜对一首诗,从头至尾,层层解剖,把一首好端端的诗切割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一首好诗,就好比一枚鲜红的浆果,你硬是要拿着解剖刀,一层层割开:告诉学生这是果皮,那是果肉,这是果膜,那是果核。经你这样一折腾,鲜美可口的浆果在学生口里早已失去了味道。对诗句、对个别意象的分析,目的应该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把握整体形象。例如教学穆旦的《赞美》这一首诗,对第一节中“起伏的山峦”、“河流和草原”、“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单调的东流的水”“忧郁的森林”这一系列意象,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分析每个意象具体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只要引导学生把握这是诗人对中华民族苦难历史与现实整个印象的呈现,这些具有独特体验的意象能更好地唤起读者某种莫名的惆怅、冥思和感动即可。

三、多一些快乐的情感体验,少一些概念术语的忽悠

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诗歌的美妙就在于它能拨动读者内心深处的情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获得某种情感体验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读诗,正是通过瞬间的把握。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从而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第一单元所选现当代诗歌,大多是感情充沛的诗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入诗作的情感天地。多一些快乐的情感体验。不要以为自己体验到了,学生就能体验。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教师激情满怀,学生无动于衷;教师妙语连珠,学生一片茫然。在鉴赏过程中,在学生还没有进入诗的意境缺少情感体验时,教师应尽量少贴标签式的术语。诸如意境高远、博大高深,情景交融、感情深厚、诗情画意、感人至深等。教师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要比学生丰富,应该在学生的难解之处加以疏导。教学《再别康桥》第二节时,学生质疑诗人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有些牵强附会。我未置可否,只是提示学生,古人说人生有两大乐事,一是金榜题名,二是洞房花烛。洞房中的新娘总是美丽动人的,总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徐志摩在剑桥大学读书时,不仅康河的自然风光使他陶醉,而且与美少女林徽因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多少次梦中的新娘就是林徽因。诗人重返母校,那河畔的垂柳是多么的熟悉,昔日伴着温柔的春风,那柔长的柳丝轻轻摇曳,多少次轻轻拂过自己的面颊。而此刻,她还是那样柔软、绵长,摇曳在温柔的晚风中。火热的夕阳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色。多像心中的那位秀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这样的背景提示。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个比喻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对母校的绵绵情丝。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第5篇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未成曲调先有情”,即自己首先要被文章的感情所牵动,然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如在教徐自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新课之前,先由老师配乐深情朗诵全诗,把诗歌的情感、意境做一个强烈的渲染,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造势。后由学生自由朗读,个性发挥,体味诗人的细腻情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若能较好投入情感范读课文,定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好的体悟到文章的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上《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等课文时,老师首先全身心融入课文,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课文重点语句、语段处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渲染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体味理解马克思、史怀哲等名人伟人的魅力和伟大。

2. 领悟诗歌意境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特别是诗歌单元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从而领略其音响和色彩的美。如在教徐自摩《再别康桥》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音乐美进行品位赏析,联想康桥的秀美的自然风光,诗人飘然欲去的形象,品读朗朗上口的诗句,注意诗的逐节押韵、换节换韵的形式特点,抓住诗歌中押韵的字及叠音叠词的运用来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如首尾呼应的叠词“轻轻的”,想象诗人飘然而去的形象,三个字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含蓄委婉的将诗人难舍难分的的离别情绪通过包含深情的语调给传达出来。又如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我试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融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在自己的深情朗读中感受诗歌含蓄不露的唯美主义风格,体味浓厚的江南文化气息。在教读这些诗歌时,最好能配以背景音乐,创设一种美的情境。事实上,学生也非常喜欢配乐朗诵这些诗歌,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含蓄意境美,进而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感悟文学形象美

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更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在高一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在我们的高一语文教材和读本中,收录了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涵盖古今中外,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引导,定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果。如在教读《我与地坛》一文时,努力引导学生从作者母亲依门而望并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的”等话语,体会母亲对儿子无比关心的炽热情感和自我安慰;从后文又写到母亲想来想去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出了什么事,这苦难只好由我来承担”等语句体味: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形象!与此对照,作为身残的作者自己,一个人躲在园子里,母亲寻找,一次次从他躲藏的地方焦急的走过,却像是故意气她,就是不出声叫母亲,让母亲一个人在那儿承担痛苦。多么伟大的母亲和母爱!我相信,看到这里,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动。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领会这些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自然能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很重要作用。

4. 探悟诗文哲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