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剧场;林徽因;再别康桥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40-01

一、《再别康桥》的历史背景

这个歌剧的剧名来自于徐志摩的同名现代诗,因此在该剧中很多处都是用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著作内容,这个故事讲述了在20世纪20年生在一群文人学者之间的爱情和友情故事,整个故事非常适合用一部小剧场歌剧来表达,凡是看到这个剧的观众都会有这种感觉,这也是该剧能够大货成功的关键因素。

该剧的背景是一个人才辈出、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也是新式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广大学生中教育救国成了众多人推崇的思潮,在众多新型知识分子中,林徽因也在其列,他就是新式的诗人又是我国以为出色的建筑师。在那个年代,她和她丈夫梁思成在国外学成归来,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建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文学方面,林徽因出身大家闺秀,自幼饱读诗书,长期的影响成就了她独特的高贵气质和艺术修养,也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

林徽因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其身后有众多的追求者,其徐志摩就是其中一个。徐志摩早年留学英国,随后加入了新月社,也成为了新月社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徐志摩是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并存的思想者,但是其一生感情坎坷,作为诗人的他收到了文学的洗礼,形成了他追求梦想、崇尚自由的性格。

林徽因和徐志摩那些尘封的陈年往事,早已被岁月消磨殆尽了。提起林徽因,不能不说再别康桥。就是因为康桥日记才引起了两个女人的争夺战。林徽因如此着急地要那残存的康桥日记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情感隐私。任何一个女人都会这样做,何况知名度很高的林徽因。从情理上讲,林徽因固然讨要日记也合情,凌叔华留中不发也合情,因为死者曾说日记将来要给前者收藏,因为死者也说过材料要留给后者为他作传的。于是,在这场“八宝箱”的争夺战中,每个人似乎都有一肚子委屈,却唯独没有人觉得这箱子以及箱中物品从法律上讲应该属于陆小曼。除却“八宝箱”里的两册陆小曼日记,胡适从凌叔华那里取回后的确交还给了陆小曼,但“八宝箱”里的其他徐志摩的遗物,难道与陆小曼无关吗?作为死者徐志摩生前唯一合法的妻子,陆小曼才是徐志摩遗物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八宝箱”理应归属陆小曼。虽然徐志摩是因为陆小曼而死,但是陆小曼毕竟是徐志摩的合法妻子,人们都津津乐道的林徽因和再别康桥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话题,可惜林徽因和再别康桥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却很少有人知晓了,康桥日记早已淹没在红尘的烟云渐渐消散了。

二、对“小剧场歌剧”的理解与认识

“小剧场歌剧”是一种新兴的歌剧形式,因为其演出规模较小,可以进行互动和发挥,这也使得他具有天然的活力和亲和力。歌剧艺术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它现在逐渐的走向了世界,也成为了世界性的艺术。歌剧的发展在中国有其独特的形式,也使得歌剧在中国和我国古典艺术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三、林徽因的形象和唱段

从整个《再别康桥》中来看,这部歌剧从音乐形象上深刻表现了女主角林徽因高度的艺术形象和传统的知性的性格。在作曲家的身上也着重的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使得高雅的音乐剧也逐步的通俗化了,这样以来更加的贴近了观众。从作曲上更加注重音乐的旋律感,更加体现了优美的旋律是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基础,也是的该剧能够较好的传达感情。在注重音乐旋律的同时,也同时加强了音乐在该剧的作用。纵观整剧,在一部分场景里,徐志摩和林徽因化身为印度诗圣泰戈尔里的爱神和公主齐德拉,在舞台上,徐志摩扮演的爱神高昂地唱起了《理想之爱》,而其后爱神和齐德拉一起了唱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二重唱《我的爱》。

在第三部分《再别康桥》中,林徽因将与梁思成同去美国留学学习建筑的事情被梁思成知道后,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他陷入沉思,时间骤转仿佛回到三年前在英国留学时告别的那个夜晚。他惆怅而又深情地唱起了《再别康桥》的主题:“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女主角以女高音弱声深情地回应着,似乎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藏,“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她好像已理性地下了决心,是一种安抚和离别之情。两人的音乐和谐深情地交织在一起,形成这首著名二重唱。

总之,在小剧场歌剧的发展之路上,歌剧《再别康桥》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浪漫的爱情情节,让很多观众流连忘返。而剧中的林徽因也在剧作家的笔下被成功的刻画为一个极具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这也说明了,在歌剧创作过程中,人物的个性越鲜明、越生动,作品的生命力越长久。

参考文献:

[1]潘婷.浅谈中西方戏剧在起源、内涵与形式上的差异[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2]慕羽.中国音乐剧:在民族化与世界性之间寻找平衡点[N].文艺报,2011.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第2篇

读《再别康桥》,许多人只将其当一首体现“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特征的经典离别诗来读,主题指向诗人对促使其精神觉醒、确立其人生取向的母校的依恋之情,这是不够完整的。

如果绕到诗歌文本的背后,看看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经历,我们会发现,这首诗中其实隐藏着一个秘密。要读懂诗中绚丽、哀婉而缠绵的意象,理解诗人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眷恋、不舍而惆怅的情感,诗中的“梦”是一个重要的抓手。诗人再临康桥,触景生情,文字背后究竟深藏着什么,玄机就在那“彩虹似的梦”里。康桥,是诗人梦开始的地方,“向青草更青处”是“寻梦”的方向,诗人要作别的也是曾经的梦幻。解读这首诗,如果能找到解梦的密码,也就能发掘隐匿于母校情背后的秘密,走进诗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那么,牵系着徐志摩情感的梦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是诗人的爱情之梦。

1920年,徐志摩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来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当了特别进修生。在这里,他接受了文学的洗礼,开始步入文学殿堂;也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

对徐志摩来说,至美的康桥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等,这些清新优美的意象营造了浪漫温馨的意境;“那河畔的金柳”和阴榆下都曾留下过徐志摩和林徽因恋爱的足迹。林徽因的确是徐志摩“康桥情结”的一个梦。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母校平凡的风景。因此,与其说《再别康桥》是对康桥的赞美,倒不如说是对爱情的歌颂。康桥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象征、爱的载体,这就是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隐匿于诗中的真正的秘密。

梦是美好的,但现实又是残酷的。1922年底徐志摩离开剑桥回国,他写《再会吧康桥》一诗相约:“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然而,“明春”徐志摩并没有回康桥。因为回国之后的林徽因斩断了这段恋情,与梁思成远赴北美求学。徐志摩理想中的爱破灭了,他一个人再回到康桥,依然“寻梦”,只是已“不能放歌”。

徐志摩注定是康桥的匆匆过客,也是才情女子林徽因爱情生活中的匆匆过客。康桥的这段情感生活是一段曼妙的插曲,让诗人难忘。他生命中的那抹“彩虹”“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也“沉淀”在了梦里。

一直以为,“梦”是留存在徐志摩心中的母校的印象,是他曾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其实“梦”更应该是徐志摩一段往昔生活的甜蜜记忆。我们解开了梦的密码,发现了诗人隐藏于诗歌背后的那段刻骨的爱情故事,不禁再次轻吟起这首内涵丰富而情感复杂的孤独的情歌。

悄悄地,诗人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没能带走那个“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第3篇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条件下的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课时目标、内容如下:

一课时,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一: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片段二:

师:这种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吗?

生(1): 不是。

生(2):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

师: 对,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生(3):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师: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请大家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本案例中“意象与意境”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TP31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3-01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突出音视频技术的应用),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得声像并茂、妙趣横生,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两点应用策略。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图片,再现形象,展示美的意境。诗歌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将有一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卜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将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如王维的公使至塞上》,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我就利用优美的图片展现诗中的美丽画卷,边塞出征图在一片苍茫中,诗人驾着单车跋涉于荒漠中;征蓬归雁图:飘飞的蓬草、成排的大雁,让同学产生无限的遐思;大漠孤烟图:空旷辽远的大漠、寂寞笔直的狼烟;长河落日图:一望无际的黄河、浑圆温暖的落日。在同学们理解诗歌内容时适当的展示图片,利用图象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内涵。教《再别康桥》时,诗中的画境优美,以剑桥大学为主衬景依次用大屏幕展示“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漫溯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招手惜别云彩图”。学生们兴致极高,在欣赏剑桥大学美丽画卷的同时引发了他们诸多的美妙遐想。记得以前用传统教学手段上课,总有一部分学生提不起精神,也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学生说他对书上的歌曲不感兴趣,觉得上课总是唱那几首歌特没劲。在教学生学习七年级上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时,笔者首先放了王力宏的《龙的传人》的MV,全班的学生顿时都来了精神,笔者知道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讨论既轻松又热烈,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气。如果笔者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节课的话,一定受不到这样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正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节课的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更好的促进了传统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效率

(2)借助声音,配乐朗诵,展示美的情境,上好诗歌单元的课,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如《再别康桥》借助语桐录制的录音带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课前播放歌曲《再别康桥》渲染依恋气氛,课上先播放梧桐的配乐朗诵,听读初步感受,然后听录音进一步体味讨论该诗体现的情绪。再听录音,尽量模仿名家朗诵并化为自身体验,达到深人体会、用心感受的目的。在这一节课中,朗读带起了桥梁作用,一方面在开始时把学生带人诗歌意境,另一方面在结束时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融为一体,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渐渐地引领学生感受诗的魅力、诗的情境,在丰富的诗情中受到陶冶。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教学生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欣赏时,要向学生介绍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前用传统教学手段总是让学生看着图片,然后介绍哪个是弦乐器组,哪个是木管乐器组等等,学生在下个星期来上课时早就将学过的知识忘得干干净净了。而现在笔者运用了两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来演示管弦乐队同时讲解,用视听的效果冲击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在直观的学习方法下一般会记得更清楚。所以两种教学结合使用,既避免了传统教学下的不生动,又避免了多媒体教学下的不扎实,让学生在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下轻松的学习音乐知识这不整是新课程的要求吗? 多媒体教学除了将课本知识制作成课件之外,还会加上丰富的背景资料图片,以及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引申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人文社科知识;另外,所用课件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可以刺激学生思考讨论,有利于开发智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又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知识,例如资料的收集,网络资源的下载,课件的制作。老师可以适当布置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学着设计自己的课件,和同学进行共享交流。学生在娱乐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文第5篇

多媒体运用要为学生的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去想着学生的学,只是想着如何展示自己的多媒体技术,那么,这样的“教课件”就会回到“一言堂”的老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该从学生学习的需要来设计,不能从为了自己上课不慌乱、消除公开课的紧张的角度来安排。多媒体课件只是起一个辅助与展示作用,它不能完全代替我们的课堂教学。

案例一:

第一时段

PPT1:华丽的美图,英国剑桥大学外景。

PPT2:作者介绍,徐志摩诗人,有《花雨》、《志摩的诗》等。1918~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经英格兰,两次重访母校。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PPT3:冰心的诗歌。

PPT4:梁启超的评价:中国新诗的基础。

PPT5:读准字音:荡漾( ) 青荇( ) 揉碎( ) 斑斓( ) 漫溯( ) 笙箫( )

初步分析及建议:这个观察的时段里一共出现了五张PPT,第一张对诗歌的背景介绍很有必要,毕竟学生对英国剑桥还是很陌生的,这一张以图为主的PPT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便于理解诗题,作为导入很好。第五张PPT是字词的识记,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的就值得讨论了:①“作者介绍”这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上网搜索整理,培养学生整理信息材料的能力。②第三张和第四张的内容对初一学生来说太陌生了,短时间很难读懂,不如举例学生熟悉的诗歌来导读,如李白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③引用课外资料应该注意目的性,要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多媒体运用要为教学的有效设计

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辅助地位,可以着重于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举一反三。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中,然后按照课件预设的程序走,课件完了一节课也结束了。没有启发学生,也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被繁乱的课件扼杀了,更谈不上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多媒体课件变成了问题加试卷的课件,这种课堂也变成了另一种“满堂灌”的传授式教学。

案例二:

第二时段

PPT6:整体感知。

默读诗歌,划分节奏,标出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PPT7:诵读诗歌,了解大意,体味感情。

《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如“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抒发了_____;“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抒发了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交织着_____等复杂感情。

读《再别康桥》的感受像( )。

A.倾听岳飞高唱《满江红》

B.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C.静听肖邦的小夜曲

D.聆听阿炳的《二泉映月》

一句话概括《再别康桥》抒发诗人____________的感情。

PPT8:赏析揣摩。

研读诗歌,揣摩特色。

人们都说《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例如,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具有建筑美。再如,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美体现在哪里吗?为每一个画面起一个动人的名字?

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①说说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②《再别康桥中》我认为用得最好的词是_____,理由是_____;写得最好的句子是_____,理由是_____。

比读诗歌,背诵默写。

《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河上寻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初步分析及建议:本时段出现了3张PPT,虽然数字少内容却不少,15分钟内解决的几乎是全课最主要的内容,师生都有些忙碌,课堂环节就出现了过渡的问题,然而这不是多媒体课件所能解决的,需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往往为了消除忘词和紧张的情绪,怕空堂冷场的现象发生,就在课件里大容量地安排教学内容,都是预设的,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情况,这样的多媒体运用自然低效或无效甚至是负效了。

多媒体运用要为教学的动态生成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教师把握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一堂课要完成它既定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多媒体设计时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

案例三:

第三时段

PPT9:探究质疑。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彩虹似的梦”究竟指的是什么?

PPT10:读写结合。

①再读全诗,作者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一个小诗人: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场景,学写一首小诗。

初步分析及建议:这一观察时段,有2张PPT的展示,探究和读写,给予学生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开始练笔了,要求是6分钟之内,完成8句以上的小诗的练习。教师在教室里不停地巡视,观察学生的练笔情况。5分钟之后,教师提醒学生抓紧时间。6分钟之后,大约有一半多学生完成。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互相浏览,并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习作。2分钟之后,教师实物投影学生的习作,并要求:能否用学到的方法充实习作内容。有一学生提出:可以运用修辞。又一学生提出:不妥当。但不知怎么修改。教师让学生坐下,没做进一步的评点与指导。

这节课选择的观察主题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很有指导价值。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6分钟之内完成诗歌写作,对刚刚接触诗歌的初一学生来说,时间紧迫,学生并不能充分思考和练笔。②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导致所谓的小组交流并没有充分展开。

语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还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①填空式的问答,答案预设好,再做成课件,即便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也无法随机应变地更改,不利于学生的思考。②课件不能代替板书,课件一旦形成就是死的了,而板书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变化,更趋完善。③课件不能代替阅读,多媒体课件应该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看课件、读课件永远不能替代学生的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