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统计指标

安全生产领域的统计,各国注重的是结果统计,我国则是结果统计和非结果统计并存。

我国现行的事故统计,指标过于简单,尤其是缺少国际通用的一些重要指标,如“受伤人数”“损失工作日”等绝对数指标, “伤害频率”“伤害严重度”等相对数指标,均未列入统计指标,致使统计分析工作无法深入。而其他非结果统计,如执法统计、职业卫生统计等指标繁多,尤其是某些指标无统计意义。

一般而言,统计分析使用的指标多是相对数指标。如前所述,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分析指标有“伤害频率、伤害发生率、伤害严重度、平均每个伤害案例损失的工作日数” 4项,实际上可归纳为两项,即“频率”和“严重度”,因为4项指标中的前两项说的都是频率,后两项说的都是严重度。这4项相对数指标一律用“工时”和“损失工作日”来计算,其中发生率也可以用1 000职工人数或10万职工人数为分母,但如这样计算,还须考虑这些职工正常工作的小时数。也就是说,最终还是折算到“工时总数”和“损失工作日总数”来使用的。这4项相对数指标非常重要,有很好的可比性,对分析起到巨大作用,没有这4项指标,比较、分析和判断就不可能做到。

但是,如没有绝对数指标“工时”和“损失工作日”为基础,用于分析的相对数指标也不尽合理,如用百万工时计算死亡率,就比用千人职工计算死亡率更科学。举例来说,为了计算方便,假设在同一统计周期内,两个企业的死亡人数都是1人,每天都工作10小时。其中,职工人数为1 000人的企业因停产等原因,只工作了100天,100人的企业正常工作了1 000天,那么,“千人死亡率”分别是1和10,但“百万工时死亡率”都是1,“百万工时损失的工作日”“平均每起死亡事故损失的工作日”也都是6 000天。应该说,两个企业安全记录同样好是合理的,如果说1 000人的企业比100人的企业安全记录好10倍,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工时”和“损失工作日”是必不可少的指标。

统计方法

各种统计调查方法构成统计调查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是以全面报表制度为基础,适当辅之以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我国的《统计法》规定,建立一个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综合分析等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因此,要努力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状况,抓紧建立抽样调查制度,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如: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对全国3个省的煤矿企业进行职业卫生情况调查;2012年,对4个省工矿商贸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2013年,对近800个产煤县开展安全状况评估;2014年,对26个省开展职业病防治状况评估,这些都是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是统计观念转变和统计方法转变的积极尝试。

事故统计是法定的最重要的结果统计,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统计相结合、以抽样调查为主、统计报表为辅的方法,把事故统计做深做细。其他统计多数是辅的非结果统计,统计方法可灵活多样,几乎可完全由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来取代,这样的数据会更准确,效果会更明显,没必要采取统计报表方式。安全生产各项统计,即使采取统计报表方式,统计周期也应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延长。

统计范围

国家安监总局的事故统计范围应仅限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如农业、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职工伤亡事故也纳入统计范围,应按不同分类来统计和分析。而对于交通运输事故,国家安监总局作为国务院安委会办事机构,可接受并客观罗列这些事故统计数据,但不能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合并统计,更不能合并分析,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一是法规决定的,要依法统计、依法公布。二是体制决定的,分管部门不同,要各负其责。三是范畴决定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属于劳动关系范畴,交通运输事故属于公共安全范畴。如卫生计生部门既统计疾病死亡也统计职业病死亡,同样是病,同样是死亡,但他们从未将两者合并统计,因为疾病死亡是公共卫生范畴,职业病死亡是劳动关系范畴,在统计的基本原理上就不允许。四是性质决定的,造成死亡的原因差别很大,企业职工死亡是劳动中造成,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公共旅客死亡是在旅行中造成,流动过程中的外部因素为主;职工死亡多数是在固定场所中,两者预防事故的方法不同。如两者合并统计,接下来的分析工作就没有意义,也没法进行下去。

统计改革

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遵循国际准则,借鉴先进国家成熟做法,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合理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深入改革统计体系,逐步实现与国际完全接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可将他们的做法加以改造,变成我们的东西,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可做国家间的横向比较。主要的统计指标与其他国家普遍性一致,统计结果就能做对比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事故预防水平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现在我们研究与国外对比,展望未来发展目标,没有相同的指标和统计口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就不会很高,特别是不用“工时”一类的通用指标来比较,许多问题不可能说清楚。

可实现国家统计局提倡并正在推行的企业一套表制度。如美国要求企业把每个伤害都进行记录,表格清晰明确,易于操作。据美国测算,记录一个伤害14 min可以完成,书面报告一个伤害22 min可以完成,企业做一次汇总统计55 min可以完成。

可直接、快速地从企业获取基础数据。数据直接取自于企业,不需要进行中间环节加工和过滤,不必层层统计上报,能更好地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可大量解放统计人员。把腾出的人力用于开展统计数据审核和监测工作,而不是用在催报数据和简单的数据处理上面。

可开展灵活多样的统计调查。可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方式,取得专项的、重要的统计资料,作为报表统计制度的延伸和深化,每年或几年调查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统计体系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国际劳工组织长期研究和完善,以及许多国家多年实践的检验,国际通行的职业伤害统计方法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实用性,但是否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还需深入调查研究,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以下因素还应引起重视。

一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一个完整的统计体系,需经多年建设和完善。美国的职业伤害统计调查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但精密的统计调查是1970年《安全卫生法》颁布后,1972年才开始全面改革的,用了20年时间。同样,英国这个过程用了22年(1974年―1996年)。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贵州铝厂工贸实业总公司 龚凤凌

本人1995年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系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贵州铝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1998年被厂部聘任为助理经济师;1999年3月调入贵铝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工作至今,除继续负责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外,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方面的管理,并参与了公司2003年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试行工作。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 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 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在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工贸实业总公司作为贵铝集体企业,其下属各分公司工资管理在经过该公司劳资员造表核算后,交人事科最后审核。我从99年到工贸总公司至今,公司实行的岗位结构工资制度变化不大,工资管理也成了一项较为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小心认真地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包括每月向贵州铝厂人事处上报,每季度向贵阳有色公司上报,每半年和年终向贵阳市统计局、劳动局、白云区劳动局分别报送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多年来,由我经手上报的各级各类报表无差错、无遗漏,时间上从不滞后,多次在有关业务检查、审核中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好评;2002年4月,贵铝分流改制上市,工贸总公司面临的内外生存环境都发生严峻变化,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在总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由我科室具体承办的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资管理人员,我参与了公司推行工资实行全额浮动的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措施的制定、讨论和修改工作。在具体讨论、修改到最后的定稿过程中,我多次提出有见地、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改革方案思路,受到主管领导的肯定。最后,由我执笔完稿的我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经过反复的调查摸底、纵向核算比较后,在年初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我公司实行的工资全额浮动方案,是在本人档案工资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变革。其中,劳动工资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总公司对各分公司实行总的全额工资浮动分配,职工每月只能领取原月均工资收入的60%,其余40%视单位经济效益上下浮动,半年兑现一次。同时,在我的提议下,公司还进行了岗位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我和同事们一起,对全公司职工工资收入进行反复核算比较后进行套改,将原来名目较为繁多的工资明细项目用统一的岗位工作制来套改替代,职工工资由岗位工资、奖金、职称补贴、保留工资四个部分组成,突出了岗位定收入高低的特点,公司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形成了“岗位凭能力”“收入靠贡献”的格局。最初,实行这样大幅度的工资制度改革,尤其是在贵州铝厂范围内第一次实行这样的岗位工资改革,且实行全额浮动,肯定是触及了部分职工切身利益的,在科室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作为直接的业务经办人员,我对个别收入受到影响,暂时有抵触情绪的职工,耐心向他们做好细致入微的说明和解释、沟通工作,为公司2003年推行三项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资产清查工作目标

开展资产清查,有利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存量资产管理与增量资产管理相结合。具体目标是:

(一)全面摸清家底。通过资产清查,全面掌握我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人员情况和资产存量、分布、结构及效益状况,真实、完整地反映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物质技术水平和管理状况,为各级政府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奠定重要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系统,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三)实现两个结合。通过资产清查,完善资产存量动态数据库,使之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增量资产预算编审的主要数字基础,为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探索路子,为财政部门编制*年及以后年度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通过资产清查,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资产清查主要内容

(一)单位基本情况清理。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户数和编制及实有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核实。

(二)账务清理。对行政事业单位本部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核实。

(三)财产清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及债

务等各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核实。

(四)建立卡片。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边清查资产,边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卡片。以此为基础,今后主要固定资产变动状况,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审核完成,并与财务管理系统互相补充。

(五)完善制度。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财务和资产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巩固资产清查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上述资产清查工作应于*年7月底完成。有关损溢认定、资产核实等方面的工作,由市财政局另行布置,有关办法将另行下发。

三、资产清查基准日和清查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统一为*年12月31日。

(二)清查范围。

1、*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三)下列单位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及资产清查有关规定由行政事业单位填报相关数据。

1、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

2、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3、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四、资产清查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

(一)工作原则。

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组织实施。各级财政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各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境外机构和驻外地办事机构的资产清查工作,由其派出单位组织开展。

(二)工作方法。

1、行政事业单位自查。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规定组织自查,要做到见账就清、见物就点、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并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报告。

2、主管部门复核。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本部和所属单位自查结果进行复核把关,保证本部门清查结果的全面、真实、准确,并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各部门(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的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应当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

3、中介机构审计。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程序,认真核实单位各项资产清查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按照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作出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专项审计报告。

4、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资产核实和清查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

5、对于近三年已经进行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地方、部门(单位),在报经市财政局同意后,可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此次资产清查的统一政策、统一基准日、统一表格、统一清查内容和范围等要求,对其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补充、调整,审核更新有关数据,并提供必要的书面说明后汇总上报市财政局(绩效评价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科,下同)。

五、资产清查工作步骤和任务分解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52号,肇财评〔*〕1号转发)有关规定,各部门和单位应当做好基本情况清查、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项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年12月-*年2月)。

1、组织收看和收听全国和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及有关工作文件、报表和操作软件,编发资产清查有关资料。

2、成立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各地、各部门成立相应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分工和职责。

3、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制定本地、本部门、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并于*年2月28日前报市财政局备案。

4、市财政局负责对市直各单位、县(市、区)财政部门、有关中介机构业务骨干的专门培训,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情况,完成对下属单位的资产清查业务人员的培训。

5、参与市直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的社会中介机构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制定中介机构参与资产清查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审计程序和步骤等。

6、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完成资产清查布置工作。

7、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照资产清查工作范围开展单位基本情况清理、汇总,并在*年2月28日前上报市财政局。

(二)实施阶段(*年3月-6月)。

1、各主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是:开展账务清理,确定调整后的资产清查基准数;开展财产清查,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国家有关资产清查政策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卡片,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2、社会中介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在本次资产清查工作中,社会中介机构可在单位自查工作开始时就参与相关工作,保持审计工作与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同步进行,并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指导各单位自查,协助单位完成资产清查结果汇总上报工作;按统一的程序、标准进行审计,提交统一规范的审计报告。

3、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行政事业单位清查工作结果严格审核把关,并汇总上报。各级财政部门在清查结果汇总之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进行复核或检查。

4、市直各单位主管部门(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报告和县(市、区)财政部门的资产清查统计汇总表,应于*年4月底前报送市财政局。

5、*年5月底前,市财政局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上报省财政厅。同时,建立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年及以后年度部门预算增量资产配置编审提供依据。

(三)总结阶段(*年7月)。

1、市财政局下发有关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工作方案。

2、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资产清查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3、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总结工作,上报全市资产清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候选名单。

4、通报表彰全市资产清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六、资产清查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市政府成立*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的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市财政局绩效评价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科承担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与市财政局保持工作联系。

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部和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于*年2月28日前将本部门、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报市财政局备案。

七、经费保障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除财政部统一配发资产清查软件、资料等外,各级财政分别负担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所需经费,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资产清查复核或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

八、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要从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大局的高度认识资产清查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主管领导亲自挂帅,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资产清查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布置各阶段工作,做好动员和培训,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切实加强统计普法教育

1.认真开展统计普法教育。根据省调查总队统计法制工作的要求,认真开展统计“五五”普法教育,组织本队和基层调查人员积极参加各类普法培训学习,重点学习新修改后的《统计法》及与之相配套而修改的一系列统计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广大统计调查人员的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准确执行统计法律法规新的规定。

2.继续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各种会议、调研与检查、统计法制宣传日(周、月)等活动,采用广播电视、电子屏幕、横幅标语、大型广告牌等多种形式,继续广泛宣传《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意识,提高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认真做好统计“五五”普法考核验收的迎查工作。2009年是“五五”普法的考核验收年,根据省调查总队下发“五五”普法工作考核验收办法,按照统一部署,认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认真做好本队的考核验收迎查工作。

二、努力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4.严格执行统计调查制度。按照国家、省队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结合我市调查队工作实际,进一步规范各项调查制度的管理和操作程序,确保各项统计调查制度科学、规范、有序实施。

5.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活动。根据国家、省队数据质量检查要求,在全市开展好数据质量自查和大检查活动;要积极配合总队统计巡查工作,努力开展好统计执法检查活动。积极创新统计调查执法工作的形式,坚持统计执法工作与调查业务工作相结合,重点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与事后整改相结合,教育、指导与处罚相结合,努力提高统计调查执法工作的综合效果。

三、高度重视统计法制基础建设

6.努力开展好统计设计管理工作。及时修订统计年定报制度目录,规范统计报表签收、签领和统计调查范围;及时调整修订行政区划代码。

7.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认真组织统计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提高统计执法业务能力。

8.进一步规范统计执法检查制度和程序,认真清理统计行政权力事项,努力实行统计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规范统计法律文书的使用,规范案卷制作格式,不断提高统计执法的水平。

9.建立统计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规范办理的运行业务系统,实行统计执法全过程网上操作,并做好行政权力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及时申请、调整本部门行政权力变动的事项。

四、不断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

事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工会统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年及*年上半年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研究做好*年工会统计年报调查工作,为推动全省工会各项工作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将对工会统计人员具体说明和讲解*年统计年报调查指标及数据处理程序。下面,我围绕会议主题讲几点意见。

一、*年度工会统计工作卓有成效

过去的一年,全省从事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同志,按照全总、省总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会工作重点,求真务实,团结一致,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统计调查工作任务。统计调查制度机制逐步完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在服务工会全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年报统计调查成效显著。一是全省21个市(州)和绝大部分省产业(局)、企业集团(公司)都能够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地上报汇总表和数据库,保障了全省工会数据的完整、准确和及时上报,顺利完成了全总安排的工作任务;二是我们统计出来的年报重点指标数据、工会组建工作进展情况等数据,为省总各部门日常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也为省总对下级工会组织进行年度目标考核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主要依据,为推进全省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三是年报统计调查的汇总数据,有如基层工会数、涵盖法人单位数以及会员数等被省工会十二大会议主题报告所采用,得到了广大工会代表的充分肯定,为省工会十二大的成功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年报统计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为各级工会领导机关对研究、确定、制定工会工作目标、重点及措施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也为工会组织参政议政提供了数据支持;五是年报统计调查为政府提供了准确的部门数据,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和会员等数据被省统计局采纳,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年半年报调查任务圆满完成。今年半年报调查是全总为筹备全国工会*大临时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当时正值我省抗震救灾处于关键时期。各级工会和负责统计调查工作的同志按照省总提出“在全力抓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扎实推进工会各项工作”的要求,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按照关于*年工会工作情况半年报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克服困难,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了半年报调查工作任务。在这里,我代表省总对从事工会统计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问候!对大家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全省工会统计调查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年报统计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调查指标每年变化多、数据处理难度大、统计调查要求严,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够,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统计人员变动大,有的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准确,数据处理和电脑运用不熟悉,在加强业务学习、增强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面对工会工作和统计调查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一些同志还不能完全满足为工会重点工作提供及时和高效服务的要求,在工作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上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加以改进。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责任感

统计调查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统计数据是各级工会组织和领导正确认识省情会情、制定规划、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统计调查工作,没有客观真实的统计数据,工会工作的发展目标就会找不到注释,工会领导干部就会心中无数、方向不明。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和负责工会统计调查的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所从事工作重要性,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努力服务工会工作大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如: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的覆盖面和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在工会工作领域、内容、对象大大拓展的新情况下,如何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起来,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职工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精神文化需求急剧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看待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充分表达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等等。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有更大的作为。这既是工会统计调查工作服务于工会全局工作的迫切要求,也为推进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因此,我们要深入探索和研究新的条件下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统计调查工作真正在促进工会工作全局的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着眼发挥工会职能作用,扎实做好统计调查工作。工会要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重要作用,就必须做到对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的情况底数清、问题准、原因明、对策正,而这首先就是以科学、准确、及时的统计调查工作为基础,靠工会统计调查工作提供准确的量化数据。因此,我们要把统计调查的科学原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工会工作的客观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技术优势,在为工会各项重点工作服务上下功夫,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做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服好务,使统计调查工作真正在服务工会工作全局、服务重点工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立足于省情会情,推动统计调查工作创新发展。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目标,是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会全局工作服务的;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对象,是我省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全局;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重点,紧扣工会工作重点,是为推进重点工作服务的。因此,我们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与我省省情会情相联系,必须要符合我省省情会情,才能推动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各级工会组织和统计调查同志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严格按照省总关于工会统计年报调查的通知和调查方案的要求,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认真组织实施,提高调查质量,保证数据资料的客观真实;要切实加强数据分析工作,深入挖掘工会统计年报等数据资源,提升数据资料的服务效能,努力以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创新发展,推动工会整体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切实提高工会统计调查工作质量

*年工会统计年报调查,将是省工会十二大召开以后的第一次年报调查,其所形成的调查数据,对于推进今后五年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统计调查工作质量。

㈠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工会统计年报工作,坚持把统计调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由分管副主席统揽协调、主席(常务副主席)负总责,有关业务部室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的统计调查管理体制,为年报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同时,我们工会统计调查同志也要积极向主要领导同志汇报年报调查数据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重要数据的发展变化情况,主动提供数据分析资料,争取领导同志对年报调查工作的支持,保质保量完成*年年报调查任务。

㈡努力保证数据准确及时

数据收集是统计调查的基础,提高工会统计调查工作的质量,首要的环节就是要准确、及时地收集数据资料。如果统计数据失真,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但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甚至可能做出与客观事实完全相反的统计结论。同时,当前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情况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能严格按照调查时点要求,及时采集统计数据,就无法保证统计调查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和从事统计调查工作的同志都要提高准确意识、及时意识,在这两个重要环节上把好关。首先要及时下发统计调查表,严格控制填报质量,坚决杜绝漏报、瞒报、不报现象;其次要统一指标解释,避免填报混乱,规范统计调查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科学、可靠、高效的统计调查体系;再次,要严格按每项调查规定的调查时点和上报时间操作,按时上报数据,对无故拖延数据上报时间、使用陈旧数据甚至编造数据的,一经发现,要及时予以纠正,造成不好影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

㈢着力强化部门沟通协调

按照工会统计工作相关要求,各级工会组织的所有数据统一通过统计调查工作获取,年报统计数据是省总对各地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工会工作目标年度考核的基础数据和重要依据。但是,目前各地工会上报省总业务部门的数据存在着与年报统计调查汇总相关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工会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调查数据的权威性。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各级工会在上报数据前,必须与机关内部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误差,严格把好年报数据的质量关,切实做到上报省总各业务部门的相关数据与年报数据一致,确保工会统计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数据无法达到一致的,要向省总说明原因。

为进一步增强年报统计数据的权威性,从今年起,省总对各单位的年度考核要用年报统计调查数据说话,以年报统计调查数据为评判标准,由政研室统一将各单位的考核数据提供给省总各部门进行考核评估。如果今年因为统计时点的不一致,造成一些重要考核数据有重大出入的,各单位在上报考核材料时,应同时将相关数据报省总政研室,并作出详实的书面说明。从明年开始,省总及各部门对各单位年度考核数据时点统一为9月30日,即完全以年报统计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作为考核的唯一数据,不再作调整。这一点请大家要特别注意。

省总各部门在使用数据时,要以年报统计数据为准,做到数据口径统一、协调一致,特别是对于涉及重点工作的重点数据指标,各市州、产业(局)、企业集团(公司)工会一定要与省总相关部门沟通。今年年报统计中涉及今年重点工作考核的具体统计指标及统计口径,政研室已经与省总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等会儿将在统计报表进行说明时,具体讲解。

㈣大力加强工会统计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