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区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一方面是总结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对全区今后一个阶段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规划和展望,使命非凡,意义重大。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奉献在城市志愿服务岗位上的主责单位、主承包单位、参与单位的各位领导、团干部和广大志愿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你们的付出,才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精彩绝伦的表演;正是因为有你们的耕耘,才有“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理念的完美展现;也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微笑,才真正打造了属于北京、属于*的永恒名片!

刚才团区委对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区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五点经验;作为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区城市志愿服务主责单位的各街乡也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研讨,梳理了脉络、凝聚了智慧,再一次展现出*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先优势,展示了全区的智力优势和平台优势,有力地延续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形成的良好的合作意识、奋斗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结合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我对进一步在全区范围内深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提几点希望:

一、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功实现了“数量最多、质量最优、工作最佳、效果最好”的目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运转高效、保障有力机制的建立;离不开“迎、讲、树、促、建”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扎实有力的培训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更离不开全体志愿者和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通过奥运,为真正实现全区志愿者工作的机制化、社会化和长效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志愿服务事业要发展,就要善于总结经验、剖析经验、应用经验,将在奥运志愿服务工作中确定的高目标、运用的好方法、归纳的新经验贯穿到志愿者日常工作的始终,发挥好、运用好并使之长效化,以此促进共青团工作、志愿者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大力弘扬奥运精神

伟大的精神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坚强保障。包括广大志愿者在内所有为奥运做出贡献的人,都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为国家、为北京、为*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承担使命,紧抓难得机遇,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新跨越、新*”战略构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奥运精神,并与“海纳百川、淀积千里、服务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推动我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区的志愿服务工作要发展,就要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感召下,进一步发挥和升华奥运精神的强大动力,使之成为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坚强纽带。

三、始终坚持奥运理念

坚持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是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的关键。按照首都的功能定位,将奥运“三大理念”进一步拓展为首都今后发展的新理念,使绿色、科技、人文成为奥运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响亮口号与鲜明特色。*区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大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更应按照要求,积极实践三大理念,努力推动“人文*、科技*、绿色*”的建设。*区的志愿者工作要始终坚持奥运理念,围绕全区党政工作中心,积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普及志愿理念,着力建设人文*;发挥*科技大区的优势,在创建创新型*的过程中发挥志愿服务的力量,着力建设科技*;壮大志愿者队伍,积极宣传环保、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建设绿色*。

四、长远规划志愿事业

奥运是短暂的,而志愿事业是长期的。*区志愿服务事业要有新发展,就应该进行科学、长远的规划。要进一步宣传志愿精神,提升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力求使参与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自觉行动。要着眼于锻造一直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继续发展健全之前建立的志愿者培训和实践基地,将奥运期间与各有关部门、机构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长期化、固定化;要不断探索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册、评价和认证体系,进一步强化培训、使用、考评、激励等机制,提高志愿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志愿家教 志愿者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81-03

近几年,志愿者在社会公益项目、教育事业、会议服务、大型赛事等诸多活动中逐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眼中,志愿者们仿佛一颗颗闪亮的明星一般,活跃在社会活动的各个角落之中。1993年12月的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创造了青年志愿者一词,从那天起,我国的青年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了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他们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他们心怀抱负,有极大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不追求物质回报,把温暖带到每个人的身边。

支持教育事业是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主题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志愿者赴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支教,同时,也有很多志愿者参与到打工子弟学校、希望工程。近年来,义务家教计划在许多高校与社会团体中兴起,义务家教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为特定的困难家庭子女提供无偿的帮扶教育服务。其中,“爱心接力・转会计划”是由全国青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首都师范大学博联会、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鸦儿胡同小学联合发起的关爱灾区、贫困地区农民工子弟大型志愿服务行动。主要活动形式是关注北京农民工子女的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志愿家教服务。笔者于2012~2013年参与了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所组织的“爱心转会计划”,每周服务三小时,在对接农民工家庭中辅导孩子的学习。通过在服务中与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了解情况,随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发现了志愿家教计划存在的一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通过整理,笔者发现现阶段志愿家教计划普遍的问题有:

1.家教服务中由于同学校沟通的缺失,使得家庭教学缺少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经过了解,在志愿者们制定教学计划时往往仅是通过同学生的定期沟通来确定每次服务的教学内容。本来,这种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志愿性家教服务具有一些这方面的优点,比如说由于服务对象单一,可结合学生的自身学习进度与性格特点为其制定灵活、独特的教学计划,但是由于沟通的不便捷,使志愿者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学校内的教学进度,若学生自己表达有误或者存在倦怠、偷懒的情况,会降低教学效率,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在同多位志愿者交流时发现,很多志愿者都存在备课困难或者不备课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前往学生家中,为其解决学生在家庭作业或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难理解或者不能处理的问题,多数志愿者的备课形式多为被动,即学生提出要求,志愿者解决问题的形式,极少数志愿者可以主动制定教学计划,并定期对教学进行质量评估来加以修改,以至于很多家庭的教学质量较差,甚至不如有偿教师。这个问题是多方面造成的,除了沟通不足外,与志愿者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欠缺、志愿者自身的积极性不足、组织内部没有建立畅通的交流平台、学校的领导与老师并不重视义务家教等因素不无关系。

2.参与义务支教的志愿者缺乏系统的管理与培训,同时也缺乏合理的激励制度。志愿者队伍没有系统的管理团队,也没有准入机制和培训过程,在刚开始提供家教服务时也未有详细的指导。缺乏系统的管理和准入机制使志愿者能力差异较大,教学水平难以保证,基本上大多数志愿家教项目报名即可参加,对参与的志愿者能力、品行没有考核与要求,这也导致了志愿者教学水平不高,甚至存在很多志愿者对志愿家教的认识不正确,出现了志愿者言行失当的情况。缺乏培训使大部分志愿者难以较快的适应家庭教师角色。由于志愿者均为在校大学生,本身为学生属性,对于怎样当好一名老师,或自家教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都不了解,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便使得刚参与的志愿者需要自己摸索,积累经验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且一代一代经验缺乏传承,每年都在重复适应工作。缺乏激励制度使志愿者积极性较低,刚开始参与时,志愿者大多有着较大的积极性,这往往靠志愿者的抱负来维持,当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时,志愿者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如果不存在奖惩措施,干得好与干得坏一个样,会使志愿者消极怠工,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甚至,很多情况下志愿者的交通与用餐需要自理,很多志愿者会付出较高成本,如果没有激励制度,很难保证志愿者的长期高效率参与。

3.志愿家教多数仅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课学习情况,而大多数农民工家庭存在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的心理关怀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在志愿家教中发现,多数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能力不好,家庭教育较为缺失,一些家长与老师不注重孩子在心理方面的成长。笔者所服务的家庭,孩子父母都为务工人员,平时没有休假,志愿者同家长很难见面,多数情况下都是电话联系,据孩子描述,其父母工作很忙,平时早出晚归,与孩子的交流不足而且一些教育手段有待商榷。笔者同一些志愿者交流后发现这种问题并不是个例,很多家庭存在这样的现象,同时很多志愿者也表示,这样的问题,身为青年学生的志愿者很难解决,一方面志愿者缺乏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与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与家长的沟通不足或存在障碍,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选中大学生参与志愿家教的原因,不仅仅是看重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能为农民工带来全方位地知识辅导,还应为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全方位的关心孩子成长,能够为农民工子女起到鼓励、提高的作用。农民工子女由于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又无法较好的融入当前的城市生活,很多学生会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认为自己差人一等,在心理上感到自卑或者有不自信、不平等的感觉,同时,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工作繁忙,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有限,又因为自受身教育水平低,难以对孩子的学业与生活上的成长加以关注。大部分农民工因为请不起家庭教师所以求助于志愿机构,但是志愿机构解决了学业辅导的缺失,却难以解决其它方面的辅导缺失。

4.一些情况下,大学生义务家教也会存在负面作用。首先,参与服务的志愿者水平得不到保证,志愿者自身的言行可能会对农民工子女存在负面影响。在同孩子交流中发现,一些志愿者在言语中会通露出自身的优越感,或无意中贬低务工人员、贬低学生所在学校或恶意评价学生家庭环境的情况,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容易加深学生的自卑心理甚至产生逆反,使农民工子女对志愿者抱有敌意,影响教学质量。志愿者在学生家里服务的某些行为也有待商榷,有的志愿者到家中随意拍照,或者去了只是陪孩子玩耍,不能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有时志愿者愿意给孩子们带小礼品,虽然价值不高,但是在有些家长看来,这是不适宜的举动。有的志愿者穿着不得体,穿着打扮过于时尚,让人难以接受。当志愿者存在不恰当的行为或表达时,一方面会留给别人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会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不合适的语言和穿着容易被年龄较小的孩子模仿。这些问题加深了志愿者教学效果难保证、学生难管理、家长难沟通的问题。在实践中,笔者所服务家庭有两个孩子,一个四年级,一个一年级,一年级的小男孩比较顽皮,并且会要求志愿者陪他打游戏、为他买零食,经过了解,一些志愿者随意许诺孩子的这些要求,导致孩子养成习惯,习惯后便难以管教,使得后面许多志愿者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而志愿者们的管理能力又不足,很多人拿小孩子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孩子的物质要求,导致恶性循环。由于志愿服务队伍较为庞大,人员水平良莠不齐,虽然我们不能排除部分人在服务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反馈情况都比较不错,还是可以胜任志愿者工作的。

虽然发现了志愿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大学生担任志愿家教有着明显的优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有较高的综合素养,知识面丰富,可以给农民工子女在学业上提供全方位的提升,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大学生可以胜任农民工子女的课余辅导任务,另外大学生们往往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更愿意推动社会公平发展,他们中的很多人非常热切的想去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在志愿服务当中,这些青年志愿者总是表现积极,非常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肯定他们的付出是真心的,是热诚的。另外大学生们多为20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热情活泼,善于与人交往,尤其是在和孩子们打交道上没有代沟,相比老师和家长更容易同学生建立长期的联系,也共容易去关心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内心世界,为其提供帮助。当我们有了一个好的制度后,结合以上优点,一定能让志愿家教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献阅读、调查和讨论,笔者认为,可以进行一下几点改进。

1.将学校、教师和家长纳入到志愿的管理体系当中来,并建立切实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对志愿家教的进行情况进行沟通与反馈。现行制度下,在志愿实施的后续细节中,基本由志愿者单方面进行组织,与其他各方沟通不足,学校与家长未能真正的参与到志愿家教服务当中来,也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沟通,志愿者、家长与学校应当相互了解学生的情况,应当沟通学校的教学进度、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平时生活状况等信息,把发现的问题尽早解决,通过掌握相应的信息,志愿者可以制定根据学校表现与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学生家长可以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学校也可以掌握学生在家的生活状况与学生课下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学校与家长也应当参与到志愿者的考评中,不应当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并结合自己的需求,为志愿者的服务过程进行反馈,这样所得的反馈信息相比志愿者自评会有更大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经过讨论后可以继续对志愿服务进行改善,提高家教的质量,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2.邀请有经验的志愿者和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并为服务设立合适的激励制度。在志愿者培训上,首先要发挥志愿者团队自身的力量,有经验的志愿者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参加过多次志愿家教的志愿者们了解所辅导学生的具体状况,了解课余辅导的重点问题,可以让新加入的志愿者们少走弯路更快的进入家庭教师的职业状态,同时,利用志愿者来担任培训导师也是最佳的低成本方式,投入较小但成果可观。通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可以让新加入志愿者更好的了解教学内容,使其辅导贴近课堂,提高课外的教学效率。尽管大学生知识丰富,但是难免有很多问题不了解,借助专业教师上课的机会,志愿者可以统一备课,解决自己不了解的问题,弥补自身由于经验欠缺所造成的不足。在激励制度上,有条件的学校与机构可以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补偿志愿者在前往学生家里进行辅导时在交通与饮食方面的支出,减轻志愿者压力,使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来,若资金不能支持,可联系权威机构颁发表彰,塑造优秀典型,一方面可以使优秀的志愿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更多人投身到志愿家教的服务队伍当中来,既提高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又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3.在进行学业辅导的同时,应当更注重学生心理上的发展。注重与孩子们的沟通,在平时就注意加强同学生的联系,争取与学生做朋友、做兄弟,在同学生们交流时,注意应当传播正能量,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为其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发现孩子有不正常的想法或举动应当及时与家长沟通,定期向其反映孩子的情况,鼓励家长与孩子多联系,当发现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时,要对家长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手段进行劝诫。同时应当发挥专业的力量,每个志愿者团队中应当配备具有交流强项、或者心理、社会、教育相关专业的志愿者,通过专业能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即使全面配备存在一定困难,也应当要求志愿者了解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可以为存在问题的家庭排忧解难。

4.确立正确的志愿者服务意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志愿者们不应当把自己当作施舍者与给予者,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志愿者们应当把自己的角色转换为支持者、服务者,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认识到这种服务不仅仅是志愿者单方面付出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相互学习与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既是社会教育的推动者、成长者也是受益者。另外志愿者应当强化自己的责任感,进城务工人员远离家乡,平时打工生活繁忙,没有足够的精力关心孩子分学业,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志愿者身上,志愿者身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与使命。现实中发现,大部分志愿者在参与三次志愿者左右后便发生懈怠,同组内成员互相推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继续强调志愿者的奉献、坚持、负责的精神。在树立正确观念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首先提高志愿者的准入机制,提高对志愿者招募的标准,在招募志愿者时应当先对志愿者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介绍,对于有意向的参与者,应先对其个人情况、参加志愿的动机、能够参与的时间长度等作出统计,以便筛选出真正有服务意愿的志愿者,减少凑人数、盲目报名等情况。报名确认时,应当对志愿服务的最低时间,志愿服务的任务有着明确的要求,并且量化标准告知志愿者,报名后对志愿者的信息与档案进行系统管理,明确每人的服务时长与任务完成状况。在志愿服务中,应当定期反馈,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进行综合的统计汇报,并且注重学校与家长对于志愿者的评价。建立退出机制,对于任务完成有困难,不能保证服务时间的志愿者应当及时退出,以招募新的志愿者来填补空缺。

实践证明,大学生社区内志愿家教计划是一个双赢的计划,既可以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又可以使大学生自身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现阶段,许多高等学校组织优秀大学生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爱心式的无偿家教活动,这些活动在很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虽然这些活动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当志愿体系逐渐完善后,终能达到深化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目标,收到更广泛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分析及发展路径思考[J].实践研究,2014,(2).

[2]刘丹.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义务家教社会实践课程化探讨[J].教学管理,2013,(9).

[3]黄小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3.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一、中山市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历程

中山市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服务,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星到组织、从试点到普及。近年来,逐步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志愿服务网络,全市119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112个,拥有社区志愿者12万多人,活跃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课题组经过分析资料、梳理脉络,发现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服务,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一)探索阶段(1987年——2000年)

中山市的志愿服务,起源于1987年的“慈善万人行”活动。当时,由于毗邻港澳、受海外公益文化影响,市民组织“慈善万人行”为红十字会筹款。活动组委会参照香港、澳门的经验,委托团市委招募200多人的义工队伍协助服务(“义务工作”和“志愿服务”都译自英文VolunteerService,即无偿帮助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大陆习惯用“志愿服务”,港澳习惯用“义务工作”——特注明)。这是志愿者第一次在中山市亮相,虽然与“学雷锋,做好事”有共同的意义,但是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其自愿性、人性化、灵活性、创新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因此,以青年为主体建立的各种自发性小型志愿服务团队陆续诞生,到1996年在团市委的统筹下成立“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创办了“心声服务热线”等项目,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帮助。

这时期,中山市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也促使农村城市化加速,城镇社区迅速变化。传统“单位型”社区、“熟人”社区演变成为“多元化”社区、“陌生人”社区,对于亲属、友邻的依赖性减少,需要更多来自志愿者等热心人士、爱心人士的服务。1998年港口镇民主村(后改为“民主社区”)诞生的“农民义工队”(后改为“居民义工队”)具有示范意义。由于农村变迁加快,历史遗留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征地补偿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都困惑着广大村民,也困惑着村干部。这时,11名老党员、老教师率先成立“农民义工队”,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他们了解各种矛盾纠纷的因素,或者及时汇集到新的村“两委”讨论解决,或者客观向村民宣传解释,或者提出化解矛盾的建议。并且,“农民义工队”深入村民,帮助调解家庭纠纷,帮助照看病人,帮助教育孩子,帮助料理丧事。这种看起来平凡琐碎的服务,对于社区、农村的平安,对于群众生活的和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许多镇村学习港口镇的做法,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民志愿队”、“居民志愿队”,成为社区安全和谐的促进力量。中山市范围内,逐渐形成重视社区平安、重视志愿服务的氛围。

(二)推进阶段(2001年——2004年)

中山市在2001年按照国家民政部的部署,正式启动“社区建设”工作,并且将“平安社区”的建设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受到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交流活动的影响,中山市社会各界对于志愿服务的了解增多、参与增多。这时候,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就更加注重鼓励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时任中山市长、现任中山市委书记陈根楷专门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在讲话中指出,“志愿者行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日益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一面旗帜,真正体现志愿者的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1]从2003年开始,在中山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团市委与民政局部署镇、区志愿服务发展,鼓励市直属志愿服务总队的骨干前往镇、区,担任基层服务队伍的副总队长,带领社区志愿者开展服务项目,帮助广大居民。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志愿事业的推进顺利,也逐渐在社区扎根、生长,为建设平安社区提供了新生力量,其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普及阶段(2005年——)

党中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各地区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山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志愿事业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作为建设“和谐中山”、“平安社区”的活跃力量。2006年,中山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关于推进社区志愿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山市委办公室、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加快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市、充满活力的志愿组织体系,各镇(区)、各相关行业成立志愿者协会(义工联),全市所有社区、农村、学校建立志愿者服务队(站),建立一批企业志愿者服务队。”[2]最初拟选择63个社区作为建设志愿者队(站)的试点,结果许多社区热情高涨、踊跃报名、不甘落后,因此有103个社区率先建立志愿者队(站)。市志愿者协会坚持“重心向下、活跃社区”的原则,将最优秀的志愿者骨干分派到基层社区,担任志愿者站副站长、志愿者队副队长;并且,组织社区志愿服务讲师团,利用夜晚、周末的时间,深入社区传授志愿服务知识。这样,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志愿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先后有十多万人报名参加,壮大了全市志愿者队伍。这些社区志愿者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帮助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活动等服务,促进社区文明风尚发展,为居民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2007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正式成立“中山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成为统筹支持全市志愿事业的领导机构。如今,全市119各社区中,建立了112各志愿者服务站;163个行政村中,建立了148个服务站。这样,“中山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山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山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从不同方面推动志愿事业,促进志愿服务向社区的发展,逐渐走向社会化、全民化。如今在中山市,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民众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社区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平安社区建设中志愿服务的十大领域

中山市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服务,涉及方方面面,围绕居民生活需求与社区发展需求,做了大量的工作。调研组经过座谈访问,整理调查材料,初步归纳为十个主要领域的服务。

(一)政民关系沟通服务

中山市党政领导和社区干部都将志愿服务称为“来自民间的帮助”,即从民众之间协调政民关系、干群关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有生力量。1998年,港口镇民主村发起组建“农民义工队”,就是针对原来干群关系紧张,群众由于对原来村委会、村干部的不满,导致对新任村委会也不理解和不支持。农民义工队的成员走村串户,向一家一户的村民解释新班子改善民生的设想,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这些宣传和服务取得很好的效果,使民主村在转变为民主社区的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顺利,老百姓获得较好的利益保障。从调查数据看,大部分的居民(村民)认为志愿者在促进政府与群众沟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表一:志愿者在促进政府与群众沟通方面的作用

项目

N

%

有较大作用

551

72.7

没多大作用

169

22.3

不清楚

38

5.0

合计

758

100

资料来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2007年和2008年问卷调查数据(下同)。

志愿者主动配合党和政府,将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向社区居民宣传和解释,并且征求意见与建议。这样,广大民众对于政策措施的贯彻就有心理准备,也寄托了自己的愿望与需求,越来越主动支持与配合,近年来,中山市各项党政工作的推进比较顺利,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明显,赢得社区群众的好评。

(二)社情民意调查服务

中山市志愿组织主动承担了解群众呼声,提供党政部门参考的职责。针对一些地区民意反映渠道不够通畅,居民为此不满的问题,志愿者主动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帮助传递群众的心声,提供党和政府决策时参考。

从调查的情况看,居民反映表达意见的渠道不畅通是最主要的问题。

表二:如果市民不能够方便地表达意见和反映问题,那么原因是:

项目

N

%

不知道有何渠道

263

28.3

渠道不畅通

347

37.4

反映了也没用

284

30.6

其他

35

3.8

合计

929

100

中山市志愿者协会积极配合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建立。从2003年开始,市志愿者协会“心声咨询服务部”成为市委市政府“社情民意采集点”。志愿者分析大量热线电话咨询、热线信箱咨询中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员工权益问题、家庭纠纷问题、贫困学生问题等等,及时报送党政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进入21世纪,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市志愿者协会建立“社会探热针——志愿者社会调查队”,深入各镇、社区(农村)了解真实情况与群众需求。志愿者根据市政府投诉中心接触的各种热点话题,选择重点问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提供党和政府决策市参考。志愿者调查队围绕“小区物业管理”、“新劳动法实施”等热点问题开展的调查,深入数十个生活区、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问,收集个案资料,整理的调查汇报详细真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2005年以来,中山市开发区张家边社区建立了“小蜜蜂——志愿者社情民意服务队”,深入细致地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面临困难,需求愿望,意见建议,分别反映到各级党政部门,成为科学决策的有效参考。如今,各个镇区都鼓励社区志愿站建立“信息采集点”,鼓励志愿者了解居民需求,反映实际情况,为促进党政决策科学化、效益化提供依据。中山市志愿者协会还专门组建“社会探热针”调查服务队,根据政府即将推出的决策进行先期调查,预测群众的需求及反映;也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深入调查,了解实情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居民心声得到及时反映,也减少了许多矛盾冲突,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社区治安维护服务

伴随农村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增加,社区治安成为引起居民议论较多、较为关注的问题。中山市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也将治安环境的改善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一方面,各部门建立联防机制,预防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社区志愿者参与维护治安环境的服务,为居民创造越来越安全的生活。2007年,中山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4.91%,治安形式明显好转。

表三:您认为您的居住地周围今年的治安状况较去年是否有好转?

项目

N

%

有明显好转

107

10.8

有一定好转

284

28.7

差不多

494

49.9

有一定恶化

78

7.9

有明显恶化

27

2.7

合计

990

100

从调查数据看,认为治安形势好转的占39.5%,差不多的占49.9%,认为治安形势恶化的仅占10.6%。与周边地区比较,中山市社区治安环境是较好的。我们调查过程中,遇到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说由于嫌中山企业的工资不如深圳、东莞高,曾经跳槽到外地,但是后来发现还是中山市的社会和谐、社区安全,陆续回来务工发展。“治安不好,赚再多钱也被偷被抢;反正现在中山企业的工资也提高了,还是这里生活安全,感觉好一些。”这些务工人员的这时候话语,从侧面反映出中山市社区治安工作的成效,其中就有志愿者的功劳。

(四)安全隐患排查服务

平安社区的建设除了治安环境之外,还涉及防火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用电安全等等。伴随社区居民家居装修提升档次、生活用品不断增加,需要安全保障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志愿者从多方位、多角度参与社区安全服务。一是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如组成安全使用家电、燃器宣传小分队,进入居民家庭,特别是老年居民家庭,解释安全使用各种电器和各种煤气具的技巧,预防安全事故。二是巡逻检查。如东区花园小区的老年志愿队,每天在小区细心巡逻,检查公共水管、电线,发现隐患就报告社区,安排专业人员清理和维修;检查居民的阳台等放置物品,发现有危险放置方式的,也通过社区通知居民调整;检查小区的道路、花坛、凉亭等,发现缺陷或障碍物就告知青年志愿者前来清理。“安全无小事,小事保安全”。老人志愿队的巡逻排查活动,对于社区消除隐患、保障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服务。古镇古三村志愿队举办“自救有实效,生命有保障”的宣传活动,广泛传播遇到应急状况的自我抢救知识,提高了村民的安全防范能力。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生活设施越丰富,产生风险的因素也越多,安全隐患值得注意。中山市社区志愿者针对发现隐患、排查问题开展的各种服务,在琐碎、细致的工作中消除不安全因素,为社区安全、居民安全作出了贡献。

(五)居民纠纷调解服务

社区居民的矛盾冲突,经常是由于各种细小的纠纷引起,日积月累成为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中山市社区志愿者注重平时的调节纠纷、化解矛盾。一是逐渐健全志愿者联系居民、村民的制度。社区志愿队的成员与家庭纠纷比较多、邻里纠纷比较多的居民结队,经常上门了解情况,疏通感情,将亲人邻里之间可能发生的纠纷预先排解,也及时解决突出的问题。民主社区的一位中风老人,因为不满家人照顾不周,自己滚动轮椅“出走”。“农民义工队”四处寻找,找到之后就立即提供食物,帮助搽洗,同时协助老人与家庭成员沟通,双方达成谅解,和好如初。由于志愿者经常上门交流,居民都将志愿者当做家人,愿意说心里话,心情也得到调节。二是针对容易产生邻里纠纷的时期,预先做好沟通协调。南方夏天闷热,居民容易心情烦躁,稍有摩擦就酝酿冲突情绪。小榄镇海滨行政村开展“夏日送清爽”志愿服务,以轻松愉快的形式缓解居民的心理压力,形成相互谅解和支持的氛围。这样,在易于爆发矛盾冲突的盛夏,通过增加娱乐活动与积极沟通,创造和谐的环境,化解矛盾因素。三是促进居民的感情交流,减少相互猜忌和排斥的心理。南区恒美开展“真情南区行动”,鼓励居民真心相待、坦诚交流。从而消除了误会与偏见。针对部分居民热衷于议论是非,志愿者就及时传递真相,鼓励表达友善,引导大家和睦相处。

(六)边缘少年教育服务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山市的教育也迅速发展,各类学校敞开大门迎接少年儿童。但是,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不读书的现象仍然存在,成为闲散少儿,容易产生问题。这时候,志愿者就积极帮助这些人,提供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所以,社区青少年反映,最有凝聚力的就是“志愿服务站”和“社区青年中心”。

表四:您认为最能够有效地服务和凝聚青少年的阵地有:(限选三项:N=991)

项目

N

%

志愿服务站

585

59.0

社区青年中心

488

49.2

青少年网站

378

38.1

外来务工青年培训学校

193

19.5

青少年维权岗

220

22.2

读书俱乐部

150

15.1

青少年宫(活动中心)

288

29.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80

18.2

其他

11

1.1

港口镇发动各个社区的志愿者,针对辍学青少年的状况,采取“二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扶教育。如今,全镇73名18岁以下辍学青少年中,已有30人复学,22人参加工作,帮扶成功率为71.2%。[3]古镇冈南村开展“一对一”志愿帮扶活动,发动志愿者成为青少年的“知心朋友。”黄圃镇大雁村实施“青少年健康成长计划”,志愿者针对边缘青少年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服务活动。南区竹秀园社区举办“阳光青少年服务活动”,吸引社区青少年参加有益的活动,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在全市关心青少年、帮助青少年的热潮中,各社区利用志愿者的力量,结对帮扶、耐心引导,取得明显成效。

(七)困难群体帮助服务

志愿者针对社区居民中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难的群体,进行调查与分析,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给予帮助,逐渐改善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中山市志愿者帮助困难群体的做法,从1996年创办“心声服务热线电话”的时候就坚持下来,并且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当时,优秀志愿者欧丽华、吴欣、胡文坚等,在接听热线,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就酝酿和实施建立相关的专门服务队伍,针对来电、来信的困难人士给予具体帮助。因此,就在“心声咨询服务部”成立助残服务队、助老服务队、疾病患者服务队等等。当时是对特殊困难的人士给予服务,从资助生活物资到帮助生活行动,取得很好的成效,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2003年以后,随着镇区、社区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队的建立,这些帮扶项目下放到社区,有社区志愿者就近为困难居民提供服务,效果更加明显。西区西苑社区开展“尊老助残,共创平安和谐社区”活动,将社区中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士情况详细掌握,了解他们的愿望需求,提供具体的帮助,营造了温馨友爱氛围。民众镇新伦村志愿者首次开展“探望慰问困难家庭”活动,向困难人士、困难学生了解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需要建立长期帮助计划,保持了服务的持续效果。三乡镇白石村开展“赠医施药、共建和谐农村——关爱老人”活动,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提供常用药、预防疾病药物等,减少突发病情,促进身体健康、生活安康。调查组在访问座谈时,经常听到社区干部、居民关于“帮助一个人,幸福一家人,和谐一群人”的说法。就是说,一个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因老陷入生活困境之后,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沉重,给邻居带来的影响较大,如果志愿者的服务具有实效,改善状况,不仅困难人士获得帮助,家庭和邻里也受益匪浅。

(八)居民文化休闲服务

社区和农村的健康文化生活,是促进平安和谐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和消除影响居民健康生活的行为、黑网吧游戏、夜总会消费等现象,社区不仅采取查处、取缔的方式,而且鼓励志愿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健康文化休闲活动,充实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石歧区东明社区举办“发挥创意齐参与,人人动手DIY”活动,志愿者带头,吸引广泛居民参与创造性的休闲活动,获得充实的感觉。西区西苑社区举办“老人义工免费书画班”,志愿站邀请老师教老人书法、美术,优秀成果作为在社区展示,也赠送给一些困难家庭悬挂装饰,这一活动非常受欢迎。西区长洲社区开展“弘扬武术志愿行动”,既吸引居民积极练武、强身健体,有吸引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体力及特长。小榄镇宝丰社区开展“他乡觅知音——卡拉OK友谊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文化休闲活动的机会,融洽了他们与社区的关系。五桂山镇长命水村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共建书法名村”活动,志愿者通过吸引村民与来宾进行书法交流和联谊,提升了农村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东区起湾社区开展“读书育英才”活动,志愿者将社会各界的赠书提供居民的孩子阅读,引导他们思考和交流,开启人生理想之航。调查发现,中山市社区志愿者举办的文化娱乐服务是特别丰富、特别活跃的,也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九)社区环境保护服务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山市的社区居民,不仅希望收入增加、生活充裕,而且希望环境美好、身体健康。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山市志愿者协会就成立了环保服务队;后来发展成为环保部,所属几个环保项目的服务分队,开展的服务活动富有影响力。进入21世纪,中山市将市、镇、社区的环保服务力量联动,各种活动扩大了影响力。例如,富有特色的“绿色中秋”志愿活动,就是在志愿者“回收月饼盒”行动的基础上,各社区联合行动、各自创新,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模式。从介绍购买月饼的卫生知识,到健康品尝月饼而防范血糖高等疾病的知识,再到月饼盒回收利用的知识,倡导了健康文化、环保文化,取得可喜的效果。从调查数据看,居民认为志愿者在社区环境保护方面有作用的占82.5%。

表五:你认为志愿者在社区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项目

N

%

作用很大

207

27.2

作用一般

421

55.3

没多大作用

122

16.0

不清楚

11

1.4

合计

761

100

通过中山市志愿者协会的示范服务,各个社区掌握了开展环保服务的技巧,就纷纷在社区内举办活动。南区北台社区开展“全民无烟推广”服务,为居民特别是少年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南朗镇南朗社区举办“提倡环保赏月,减少月饼垃圾”活动,让居民中秋节获得共享快乐,又增长了环保知识。五桂山镇南桥村“向白色污染SayNo——少用环保袋环保宣传活动”,向农村社区的群众介绍了减少塑料薄膜污染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村民养成使用循环环保袋的习惯。阜沙镇阜东村开展“还河涌一片美丽”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村民一起清理河道污染物,使河水逐渐清澈,创造清新美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居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前提,中山市社区志愿者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服务活动,为社区平安、环境安全创造了条件。

(十)公民素质培养服务

中山市的社区建设与志愿服务发展中,非常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提高社区居民的公民道德意识与公民行为习惯。调查组通过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山市社区居民在“愉快”、“充实”、“友爱”、“有意义”、“充满信心”等公民情绪、公民心态的得分较高,具有良好的素质。

表六:请您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评价一下您自己的生活体验:(“1”表示完全同意左方的说法,“5”表示完全同意右方的说法,请您在所选择的分数下打“√”)

项目

1

2

3

4

5

合计

项目

苦恼

156

136

277

308

458

1320

愉快

11.8

10.3

21.0

23.3

34.7

100

空虚

137

134

229

339

466

1305

充实

10.5

10.3

17.5

26.0

35.7

100

孤独

113

99

234

303

565

1314

友爱

8.6

7.5

17.8

23.1

43.0

100

无意义

81

66

245

354

562

1308

有意义

6.2

5.0

18.7

27.1

43.0

100

无信心

71

64

216

331

635

1317

充满信心

5.4

4.9

16.4

25.1

48.2

100

在市志愿者协会的鼓励和指导下,各个社区争相开展富有新意、吸引居民的公民素质教育服务活动。西区西苑社区组建“长者义工文明督查队”,对于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阻,也传授文明礼仪技巧。东凤镇和泰村开展“志愿服务新农村,送法下乡铸和谐”主题活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提升村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守法与合理维护权益。小榄镇永宁社区开展“服务社区促和谐,推动农村信息化”活动,鼓励村民、居民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成为新型公民。特别是东区雍景园小学“亲子义工队”,将家长带领儿女参加志愿服务,与少儿体验社会、增长见识、培育素质、争当好公民等等结合,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与传统单一灌输式的公民教育模式相比较,志愿服务鼓励人们在参与、体验、快乐、充实的过程中感悟公民精神、承担公民责任,具有更加扎实有效的影响作用。

从2005年以来,中山市文明办、团委、民政局、志愿者协会特别重视将志愿文化的传播与公民素质培养相结合,将志愿服务逐渐变成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其中,投入大量资金制作高水平、普及性的《爱心出动》等志愿服务宣传片,在各级电视台滚动播出后,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响。爱心出动以“快乐义工、快乐服务”为核心,围绕主题宣传片排练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到各镇区、社区(农村)巡回演出,不仅中老年人和青年人受到感染,少年儿童也非常倾慕,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生活中的时尚。

中山市志愿组织、志愿者从政民关系沟通、社情民意调查、社区治安维护、安全隐患排查、居民纠纷调解、边缘少年教育、困难群体帮助、居民文化休闲、社区环境保护、公民素质培养等十大领域提供服务,活跃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平安社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平安社区建设中的特色志愿团队

社区建设的关键是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也是居民参与和支持。中山市不仅普遍建立社区志愿者站,而且利用多种途径建设富有特色、富有生机、富有魅力的志愿者队伍。社区以人性化服务、新颖性活动保持对居民的吸引力,形成了一支支品牌志愿服务队。我们从调查访问的数十支特色队伍中,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五支品牌志愿队进行分析。

(一)“农民(居民)义工队”——服务群众无小事

诞生于1998年5月的中山市港口镇民主村(现民主社区)“农民义工队”(现居民志愿队)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当时,村新一届班子上任,面临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棘手问题。原来的征地补偿问题未妥善解决,旧班子挪用资金问题未完全解决,老百姓怨言较多;新发展方案未得到村民理解,宗族、姓氏矛盾接踵而来。“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怨气日盛,三天两头闹腾者亦不乏其人。”[4]这时候,11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聚集议论,借鉴香港“义工”的说法,参照青年志愿者的做法,建立“农民义工队”,一边帮助宣传讲解党的方针政策,消除干群矛盾,促进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为村民争取合法权益。并且,这些老年志愿者熟悉人情世故,开展服务的时候比较周到,特别容易赢得村民的信赖。例如,志愿队员前往医院探望生病住院的村民,原来只是知道一、两位病人,但是探望之时发现还有其他一些村民在住院治疗。这时,志愿队员就改变计划,不仅探望和问候计划中的一、两位病人,而且也探望所看到的本村病人。有一两次,志愿队员同一下午在人民医院探望了六、七位病人,赢得大家的好感。还有,当一位村民由于与父母亲的结怨,知道父亲病逝时,仍不肯尽孝心。志愿队员持续上门劝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终于使这位儿子含着泪水替父亲操办丧事、参加丧礼。“农民义工队”做的琐碎事一桩桩、一件件,看起来是小事,却成为密切党和群众关系、改善干部和群众关系的重要因素。2005年,实行农村股份制改革的时候,部分村民担心政策不稳定、措施不到位,害怕自己吃亏,就酝酿抵触情绪。“农民义工队”的志愿者就走家串户,一方面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群众的利益需求,积极向党和政府反映;另一方面详细解释村一级股份制带给村民的实惠,以及为群众利益带来的长久保障。这样,村民了解情况,改变了想法,踊跃参加村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如今,民主社区的“农民义工队”从11人发展壮大到100多人,从主要是老年志愿者发展到青年志愿者、中年志愿者甚至一些少儿志愿者也参加。“农民义工队”的领袖还兼任港口镇志愿服务总队的副队长,推进全镇的社区志愿服务。

(二)“亲子义工队”——家庭同乐齐服务

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区的“亲子义工队”,是志愿服务向社区推广进程中产生的新型团队。它是由雍景园小学的学生、家长、教师合作商议成立,旨在通过共同参与志愿活动,增进家长与子女的亲情,并提升家长与子女的公民素质。成立之初组织的“晨曦行动”富有创意、效果显著、深受欢迎,为亲子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当时,雍景园亲子义工队与外资企业爱心人士、市志愿者协会骨干、社会热心人士合作,带着捐助的资金、购置的物品前往广西白色地区的农村,资助贫困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一方面,当城市的家长带着孩子到了贫困山区,亲眼看到农村学生的坚信生活,都受到震动、获得教育。他们与农村孩子一起学习劳动、学会自理,生活能力也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在往返过程中,父母子女的沟通,家庭之间的沟通,以及与资深志愿者的沟通,让这些生活舒适的家长、小孩感受心灵的震撼,体验帮助人的快乐与幸福。许多小学生在活动后撰写的作文,讲述了心灵升华的过程,互相感染、互相激励。后来,“亲子义工队”的服务逐渐丰富、制度逐渐完善,作为“家校结合”、德育创新的模式,受到省市乃至国家的重视,中山市各类学校都推广了“亲子义工队”。如今,雍景园的“亲子义工队”主要开展以下服务:1、亲子工作坊。如“创意月球工作坊”、“亲子厨艺坊”等,活动中让家长与孩子体验亲情、关爱、感恩。2、亲子团队训练。通过“亲密无间”、“袋鼠一家亲”、“心有千千结”、“一圈圈到底”等游戏活动,培养家长与孩子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能力。3、亲子主题活动。举办“迎新年,倡孝行”、“无意表心意,传统扬美德”、“shou出我精彩,童年乐缤纷”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快乐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4、亲子读书月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同选购好书,共同阅读之后,在团队中分享读后感,引起更多志愿者的参与。并且把好书赠送给山区学生、赠送给贫困学生,让所有孩子共享优秀文化。5、亲子快乐篮球队。父子、母子共同参加比赛,合作争取胜利。即锻炼身体,也切身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如今,亲子快乐篮球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到亮丽风景线。6、亲子爱心回收日。家长和子女共同回收垃圾,包括将家中的可回收垃圾分类,卖给回收站之后,将先进作为亲子义工队“身边的希望功臣”助学基金,定期捐给山区的贫困孩子。这些活动既宣传了环保意识,又体现了爱心互助,非常受欢迎。如今,亲子义工对不仅在中山市深受欢迎,而且到广州、深圳等进行交流,还与香港“银色力量”联盟义工团体结为友好单位,受到“银色力量”联盟义工团体会长谭詠麟先生的嘉奖。正是家长、学生、教师快乐合作、倾情服务,既减少了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家校矛盾;还产生资源扶助山区贫困学生、资助受灾学生。所以,“亲子义工队”越来越引起家长和孩子的兴趣,推广和普及的速度很快。

(三)“小蜜蜂志愿队”——社情民意传声筒

中山市开发区组建“小蜜蜂志愿队”,并且在各个社区建立分队。他们接见原来市心声咨询服务部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功能,从单纯在求助电话中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发展为深入社区居民之中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心态变化,预测矛盾纠纷的因素,提出预防的对策建议。“小蜜蜂志愿队”的取名,就是采取蜜蜂辛勤采蜜的含义,预示志愿者将深入各种领域、关注各个方面,收集对政府有参考价值、对社会有预警作用的信息。开发区是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热点,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都逐渐集中在这一区域。因此,城市化进程中,村民在征地补偿方面的意愿表达需要多样化的途径。以前往往是村委会主任说了算,村民缺乏知晓权与表达权,就造成签订协会之后,在开发过程村民反悔,导致矛盾纠纷的事件。如今,志愿者深入村民、居民了解真实想法,也宣传国家政策,将收集的信息及时给市政府参考,在决策时参考民情民意,减少了纠纷和产生的基础。另外,向城市生活转变的过程,许多原来的村民转变为现在的市民,生活有许多不习惯的地方,包括对于社区生活方式的陌生,对于社区生活规范的不适应。志愿者不是简单职责新居民“缺乏文明素质”,而是深入他们中间,了解困难与苦衷,提出改善的建议,提供各级政府参考,达到很好的协调效果。再有,目前中国社会转型较快,政府的政策措施变化较多,社区群众往往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矛盾。志愿队借助调查沟通的机会,宣传新政策、新措施,力求做到家喻户晓,化解了各种矛盾冲突的因素。

(四)“员工志愿队”——社区共建我有心

中山市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在企业,生活在邻近社区。这些务工人员中的热心人士组建“员工志愿队”,在企业内为工友服务,在企业外为社区提供帮助,受到各方的好评。小榄镇永宁社区的惠亚集团,有一批热心员工,在多年前就建立“员工志愿队”,最初是针对社区小孩节假日没有缺乏健康活动机会,在小区内闲逛甚至惹事生非的情况,主动与社区居委会商量,借助一些公共场所举办少儿辅导活动。这些员工来者各地,拥有不同的文化知识,他们或者带小去的孩子们学习课本外的知识,如生活知识、生态知识、交往知识、艺术知识等等;或者带孩子们玩健康游戏,培养各种互助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或者与孩子们沟通,体现心灵关怀。久而久之,“员工志愿队”的辅导服务成为当地富有名声的品牌,其他社区的家长也带孩子来活动。随后,“员工志愿队”针对社区群众的其他需求,拓展了服务项目。例如,一些保安人员参加志愿队之后,到社区中向居民传授安全保护的知识,包括怎样辨别他人的欺骗、危害行为,怎样自我防护和自救脱险等等。他们还利用节假日举办安全防卫知识、应急救援知识展示活动,吸引居民观看与学习。一些懂得家电检修的员工,义务为居民维修家电,检查和消除安全隐患。近几年,伴随社区文明的发展,“员工志愿队”开展送文化进社区、送文明进社区的服务,举办健康的娱乐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如今,不仅本地企业的建立员工志愿队,外资企业也建立员工志愿队,与社区合作开展服务,营造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五)“阳关志愿队”——创意带来好生活

社区志愿服务逐渐发展和成熟,一些志愿团对就注重创品牌、创特色,越来越受居民的喜欢,开展活动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中山市南区原来是志愿服务比较薄弱的社区,由于从农村向城市化转变不久,经济发展较慢,社区基础较差,人员素质不高,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受到制约。后来,在市志愿者协会的推动下,南区重新组建志愿服务总队,选拔了优秀志愿者担任骨干,很快就打开局面。他们以“阳关志愿队”命名,体现特色和亮点,并且鼓励下属的不同社区各自创新,有所突破。如2007年,阳关志愿总队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设计不同的主题,策划各有特色的活动方案,让社区志愿分队围绕主题开展纷繁多样的服务活动,力求使老百姓经常看到志愿者的身影、经常听到志愿者的声音、经常见到志愿者做好事。这样,就促使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理解到支持。2008年,阳关志愿总队针对家长期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态,重点开展“阳光少年”系列服务,包括建立学校与社区、老师与家长的灵活沟通渠道,即使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引导积极进步而避免消极退步;包括周末社区提供孩子轻松活泼的活动项目,让他们从功课压力中解放出来,愉悦身心,放松思维,更好地学习与思考;包括暑期举办各种社区夏令营,引导少儿团队活动,学做“小领袖”、“小骨干”、“小策划”、“小主持”,发挥各自特长,向父母、长辈展示,获得成功感受。阳关志愿队的服务活动尤其重视创意、创新,所以对于社区居民及孩子具有吸引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些丰富活泼的服务,营造了社区快乐和谐的氛围,减少了矛盾纠纷,为平安社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山市的112个社区里,还有林林总总的特色志愿队伍,日常化、人性化、细致性、持续性的服务活动,吸引广大居民的参与和支持,成为社区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仅仅分析五个最有特色的志愿团队,作为平安社区建设的示范,提供学习和仿效。

四、志愿者平安社区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中山市平安社区的建设,被放在党政工作的重要位置。2007年,《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建设平安中山的意见》颁发,要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5]由于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民众生活的场所,平安中山建设必须从社区抓起;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又是不可缺少的力量,发展和壮大志愿者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概括中山市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服务的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党政统筹,建设体系

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并且推动其向社区辐射、扩大。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建立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市委副书记担任主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副主任,20多个有关部局作为成员单位,规划、统筹、协调志愿事业发展的事宜。同时,中山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山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对于推动志愿事业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鼓励成员单位参与志愿服务,鼓励群众将志愿行为作为文明时尚。另一方面,从市委书记、市长到镇委书记、镇长,再到社区书记、主任,越来越习惯参与志愿服务,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带家人参与志愿组织的活动,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再一方面,制定各种政策、规章、措施,保障志愿事业的持续发展。如今,在中山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大建设”的各类文件中,许多都提及志愿服务,要求组织志愿者参与,提供帮助和支持。这样,在社区中,志愿服务就成为党政支持、群众热衷的时尚生活方式,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二)面向生活,造福群众

中山市社区志愿组织,避免将志愿服务单纯作为形式、活动、“做秀”,而是面向居民的生活实际,根据需要设计和开展服务项目,真正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如“亲子义工队”,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前来,父母子女一起讨论志愿服务项目选择,力求既满足孩子的快乐成长需求,又满足家长的感情沟通需求,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义工队开展的系列活动,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参加,获得收益。各社区的志愿队,越来越多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落实到日常生活服务之中。如港口镇民主社区的“农民义工队”队员反映,现在老百姓家里有了什么事,首先打电话给志愿者,有喜事要志愿者一起分享,有难事要志愿者给予帮忙。正因为中山社区志愿者的服务源自生活、促进生活,老百姓就非常欢迎,也乐意参加。同时,日常生活的各种小事、琐事顺利解决,就减少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矛盾冲突的因素,为平安社区建设奠定基础。

(三)创新活动,广泛参与

中山市社区志愿服务,重视创新和发展,不断吸引志愿者的参与和群众的支持。这里,中山市最值得借鉴的方式,就是将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社区,鼓励社区志愿者作为创新主体,发挥积极性。他们改变“市里定方案、镇街作发动、社区跟着干”的习惯,千方百计激发社区志愿组织、志愿者的生机活力。从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推动下,中山市民政局、共青团中山市委、中山市志愿者协会成立“中山市社区(农村)志愿事业发展基金”,每年注入数十万资金,专门激励基层的创新服务活动。项目申报的要求必须是以社区(农村)的志愿站、志愿队为主体,上级志愿组织只能是指导单位。如今,总共审批通过183项服务活动方案,资助资金达四十多万元(¥418130元)。

表七:社区(农村)志愿事业基金中标项目(部分典型项目)

序号

镇区

社区/农村

中标项目

资助金额(元)

6

石歧区

东明社区

发挥创意齐参与,人人动手DIY

1000

32

开发区

海滨行政村

夏日送清爽

1050

40

古镇

六坊村

载一路爱心、洒一路阳光

2000

56

小榄镇

沙口社区

菊情洋溢,情牵你我

1000

77

南区

竹秀园社区

阳关少年服务

10000

105

三乡镇

桥头村

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

6000

115

东区

起湾社区

读书育英才活动

1000

166

阜沙镇

阜东村

还河涌一片美丽

2000

173

五桂山镇

南桥村

向白色污染SayNo

1000

说明:市志愿者基金资助后,鼓励社区/农村寻求其他配套资助资金开展服务活动。

从几年来申报与批准的志愿服务项目看,社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报批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一方面,由于市里对于优秀的社区/农村志愿服务项目有资助,志愿者的申报就具有动力,并且还能争取各级的配套支持资金,开展服务活动就有保障了。另一方面,由于不是市里安排服务任务,而是社区/农村志愿者设计申报和竞争,就激励志愿者发挥创造性,展示创意,进一步激发基层志愿服务的活力。这些新颖活泼、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居民参与,就促进了健康文化活动,减少了消极因素扩散,营造了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

(四)营造文化,促进和谐

中山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过程,非常重视志愿精神的弘扬、志愿文化的营造。这与中山现代以来就特别注重“香山文化”的营造与传播,通过孙中山先生的影响力,当地长期注重“书香文化”、“文明风俗”,迄今成为熏陶村民、居民及其子女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平安中山”建设中,文化传播和文明风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山市志愿者协会倡导“快乐义工”的理念,鼓励社区志愿者在服务过程带给求助对象快乐、带给社区居民快乐,也带给自己的生活快乐。协会每年编辑《快乐义工》专辑,如《快乐义工2006》、《快乐义工2007》等,收录各种志愿团队的创新项目、志愿者的服务体验,感染更多的人,形成友爱互助的社会氛围。其中,“志愿者新秀奖”收录的体验文章非常感人,如《因爱而聚》(郑文楚)、《把快乐带给他人是最大的快乐》(梁志孚)、《别人的微笑就是我的价值》(梁燕娟)。另外,“创意志愿服务奖”的项目非常吸引人,如“绘出心中的彩虹”、“星火同燃”行动、“多背一公斤”活力新体现、“和谐三代”至尊家庭大赛、小品月饼盒故事的诞生过程等。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参加服务活动的时候,不仅奉献与付出,而且分享体验、分享故事、分享快乐,就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五)调研评估,检查督促

中山市民政局、中山团市委,在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与检查评估。他们针对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需求、新问题,邀请来自多方面的专家学者给予调查、分析,提出创造性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社区志愿工作。2005年,邀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志愿服务专家调研,撰写《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发展阶段与品牌项目分析》,提出了尽快从单一的青年志愿服务向全社会、全民化志愿事业转化的建议,促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决策。2007年,邀请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委员会专家学者调研,撰写《中山市社区志愿服务研究报告》,对于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机制,实现体系化、网络化的保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促进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完善。2008年,邀请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委员会研究中心与广东的专家学者开展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的调研,撰写《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对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分析》,促进了社区志愿活动的多样化、日常化,具有更好的群众基础。同时,邀请香港臻善义工组织调查研究和撰写中山市义务工作发展评估报告,邀请香港路德基金调查研究和撰写中山市义工组织培训评估报告,促进了志愿组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顺利发展。2007年,共青团中山市委、中山市民政局联合主编的《和谐社区与志愿服务》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省乃至全国宣传了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

在重视总结宣传的同时,中山市也非常注重检查与督促,不断促进志愿服务发展创新。根据政府委托社会团体购买公共服务的要求,建立“社区/农村志愿服务事业基金”,每年通过公开竞标,评选多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给予资助。具体分为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项评估三个阶段。社区志愿项目要设计方案、演讲答辩,创意优秀的才能够获得资助。获得资助以后,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的中期,要自我检查并提交检查报告,对群众的反映进行分析,不断完善项目。最后,项目完成的时候,进行考核评估,优秀的项目获得表彰,宣传推广;不合格的项目就要求整改,继续推进服务。同时,市志愿者协会还对各镇区及社区(农村)的志愿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的要求。2007年底,通过全面调查,撰写了《中山市社区(农村)志愿服务工作调研报告》,不仅给予介绍和描述,而且对于主要问题列表反映,引起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表八:2007年镇(区)“三专”问题落实情况分类表

序号

类型

镇(区)

特征

1

A类

开发区、小榄镇、南区、古镇镇、黄圃镇、南头镇、神湾镇、民众镇、坦洲镇

专职人员、专用场地和专项经费已配备且较成熟地运作

2

B类

东区、阜沙镇

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已落实,虽没有专用场地,但能调动社会资源,志愿服务工作比较成熟地运作

3

C类

(1)三角镇、西区

(2)板芙镇、大涌镇、东凤镇、东升镇、横栏镇、港口镇、三乡镇、沙溪镇、石歧镇、五桂山

“三专”问题中,未配备专职人员,(1)只配备专用场地和专项经费或(2)仅配备专项经费

4

D类

南朗镇

“三专”问题中没有一项落实

注明:本表数据截止期为2007年底,此后变化的情况没有列入。从2008年开始,南朗镇全面解决志愿组织的“三专”问题,进入先进行列,特说明。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一、志愿精神促进“二代”的心灵成长

长期调查发现,志愿精神是促进“二代”心灵健康成长,走向正常生活的有效途径。志愿精神的实质是“爱心奉献、助人自助”。通过吸引和激励“二代”成员参加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升华,逐渐成为有爱心、有热情、有贡献、有成就的社会公民。

(一)认可

分析发现,“二代”标签的最大弊端是会使父母身份特殊人群被排斥到一般人之外。志愿服务让他们有机会放下“富二代”、“穷二代”、“黑二代”的身份差异,平等友好地在志愿组织中服务,通过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感受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生活的真实意义。

我们对包括“富二代”、“穷二代”乃至一些“黑二代”参与亚运赛会服务、城市服务的志愿者调查,发现服务给他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丰富经验、自我成长”、“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不论什么身份、什么背景,只要真心服务社会、服务人群,都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二)理解

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理解万岁”口号,如今更具有突出价值。“富二代”、“黑二代”之类的标签,往往是人们站在外观层面,放大了这些群体中个别人不良行为,并指向全体成员,使不同人群、群体之间的隔阂越来越重。“二代”成员参加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可展示出其友善、和睦的一面,赢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

我们在广州启智志愿服务总队、深圳爱心长乐志愿队中发现许多志愿者都倾心服务,忘却了身份差异,沟通时顺畅开心。当志愿者平等沟通后,“二代”成员与其他人就能够相互理解,形成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团体文化。

(三)充实

“二代”成员参与志愿服务,不论能力大小、资源多少,只要能够帮助别人,就都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内心的充实。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志愿组织曾经带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到社区服务孤寡老人,虽然仅仅是几句慰问或做点家务,但在老人满足与幸福的微笑时,农民工子女的心灵非常充实,充满愉悦。

(四)快乐

现代志愿服务不仅关注服务对象获得满足,也关注志愿者获得快乐的心情。“二代”成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能够实现调节心理、转化心情的目的。

从调查数据看,超过八成的志愿者在服务中既帮助了他人,也获得快乐体验。一位“富二代”志愿者曾写道:“我加入志愿者协会,参加了服务,就像小鸟飞向了天空,自由翱翔,快乐无比。”“二代”成员在志愿服务中,一是因为自己有能力帮助人而快乐,二是因为看到受助对象的转变而快乐,三是因为结识许多志愿者朋友而快乐。快乐的原因多种多样,都能够调节“二代”成员的心态,使他们更加阳光和开朗。

(五)成长

志愿服务是通过“服务学习”让青少年在体验中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有效途径。这种发端于欧美国家并推广到亚太国家、逐渐影响中国的“服务学习”理念,鼓励、引导青少年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全面发展。

调查研究发现,与职业生涯经历、家庭生活经历等比较,志愿者的服务经历对于人生成长更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对于部分靠资助生活的“穷二代”更有积极意义,因为“一个人如果单纯处于受助状态,会缺乏自信、自豪,从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在接受资助的时候,参与志愿服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具体行为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但是对于自己恢复信心与自豪感非常重要,成为勇敢、快乐、坚强生活的支持”。

二、志愿精神与“二代”价值观的塑造

当代中国,“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广泛,很多“二代”成员受到志愿精神的感染和激励,参加服务活动,逐渐完成价值观的转变和人格的完善。

(一)奉献――激发潜能、体验价值

“奉献”精神不仅仅指“无私奉献”、“牺牲自我”,还包括“有我利他意识”,即奉献的同时体验自我价值与成功愉悦。不同类型的“二代”成员,在志愿服务的奉献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各有不同,但都包含利他与利己的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富二代”不仅捐款捐物,而且亲自前往山区、农村为贫困家庭和困难儿童服务。这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穷二代”农民工子女,在接受社会关心和帮助的同时,也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参加保护环境、美化社区的活动,虽然只是清洁卫生、为花草浇水和擦洗石椅等简单服务,但是当他们穿着志愿者服装,听到居民夸奖说“志愿者就是好”、“这些孩子就是好”的时候,他们感觉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生活增添了价值和意义。

(二)友爱――增进沟通、增添温暖

中国“二代”成员各有差异,但其共同特征是具有孤独感,缺乏爱与温暖。在广州兴办企业的港商林其标先生,发现无论是富裕人士子弟还是农民工子弟,都存在性格孤僻、行为古怪现象。于是他与教育部门、志愿组织合作,仿效外国、港澳的做法,成立志愿者“少年警队”,组织这些孩子配合交通警察,利用课余时间疏导交通。结果不论是调皮捣蛋的富孩子,还是孤僻冷漠的穷孩子,为了能够说服和影响行人,都热情学习社会道德规范。这表明,“二代”成员爱他人、爱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掘和培养的。

(三)互助――合作发展、和睦生活

引导“二代”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给他们提供了互助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机会。一方面,“二代”成员通过志愿活动既为有需要的人解决困难,也在互助过程中感觉到愉悦。另一方面,“二代”成员与其他志愿者互相合作、同心协力,发挥团队优势为他人提供帮助。广州廖冰兄公益慈善基金会组织曾经有越轨行为的孩子前往社区、农村参与志愿服务。引导他们参与互助服务、帮助他人之后,这些孩子的思想观念发生明显转变,越来越乐意亲近他人。由此可见,“二代”成员从孤独状态转向互助状态,融入志愿者大家庭,会更加快乐,也更加乐意帮助他人。

(四)进步――追寻意义、完善自我

家长志愿者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本活动是一个致力于创造美好明天的行动,是有个着眼于开拓未来的事业,是青年创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事业。**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团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组织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年以来,虽然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挑战和考验,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热情和信念始终不变。我队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上街开展文明劝导、交通路口卫生督导和文明宣传等活动,既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热情,也展示了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下面是我们参加志愿活动的部分感受。

第一,我们感到,无限幸福,无尚荣光。在志愿活动中我们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服务群众的热情、奉献社会的理念,热忱的投身于青年志愿者的活动中,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以"进家门、知家情、解家难、暖家心"为活动标准,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为己任,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群众维权、计生、家政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在社区的服务岗位上,闪现着我们默默奉献、无私拼搏的身影,挥洒着我们辛勤耕耘、兢兢业业的汗水,彰显着我们严谨有序、高效优质的工作业绩。对于我们而言,能让使社区居民实现小事不出门、方便在社区,真正实现社区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的服务宗旨,构建"顺心、舒心、安心、贴心、欢心"的和谐社区是我们每个青年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我们感到,谨始虑终,任重道远。通过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任何一项工作的胜利完**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提供社会救助、民事调解、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这些服务非常考验人,考验着人的细心和耐心程度。作为志愿者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服务意识,要时刻把居民心里所急、所想的事放在首位,及时与居民做好沟通工作,做到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真正将"急居民之所急,需居民之所需,解居民之所难,排居民之所忧"的服务目标实现。在志愿活动中我们认识到,当好服务者并不是佩戴好着装就完事的,只有把自己真正融入服务者的角色当中去,才能实实在在把工作干好、干细。同时,我们积极招收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的团队,通过志愿者服务站的平台,让大家不断积累社会和技能方面的经验,在为民服务的同时,提高大家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得到锻炼之后更能规划好自己以后的发展之路。在接下来的志愿活动中,我们还要继续总结经验,克服缺陷,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给居民留下更好的印象,让自己的工作成绩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