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范文第1篇

2、坐树无言:指功高而不自矜。

3、顿口无言: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4、相对无言: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5、杜口无言: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范文第2篇

快言快语:说话和表达清楚的、明确的。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听的话。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V1什么V2什么” 构式语法 句法功能

“V1什么V2什么”是一个用两个相同的疑问代词表示非疑问用法的紧缩构式,用简练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内容,通常用于口语,表明强烈的态度。本文在构式语法等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分析这一构式。

一、“V1什么V2什么”本体研究

(一)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什么”最初见于唐朝文献,对其来源王力和吕叔湘各有不同看法。王力提出了“遮莫”说,认为“什么”可能与“遮莫”有语音上的联系[1];而吕叔湘则持“何物”说,他认为“什么”是由“是何物”脱落了中间的“何”而产生的[2]。虽然对其出处有争论,但“什么”的本义比较确定,即指代未知而欲知的信息,在句子中作为疑问代词来使用。

但产生后不久,“什么”又引申出了非疑问用法,从唐代至今这一用法不断演变直至成熟。现在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已经明确指出“什么”除表示疑问外,还表示“虚指”和“全指”。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实际上是一种功能迁移,称为“标记功能的衰变”,由于说话人对疑问句所涉及事态的认知情状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疑问句从询问功能向陈述功能或指令功能迁移。

“虚指”和“全指”是对“什么”非疑问用法的宏观概括,学界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吕叔湘把“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分作了反诘、感叹、虚指和全指四类。熙指出两种情形:一是表示遍指;二是指称不知道的或者说不出来的人、事物、处所、时间等[3]。而邵敬敏、赵秀凤对“什么”非疑问用法的研究更加全面细致,将“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分为了“全指、例指、承指、借指、虚指、否定性、反诘和独用”等八类[4]。笔者认为,邵敬敏的看法结合了前人的看法,其细致的分类有利于辨别不同功能的“什么”,因此依据邵敬敏的“八分说”对“V1什么V2什么”格式中的什么进行分类。

1.“什么”表示全指

全指表示一种周遍性,在其指代的范围内没有例外。当同类事物聚集形成集合时,“什么”便可以指称里面的任一元素。不论“什么1”指代何种方式,都会出现“什么2”的结果,相当于“无论……都……”条件句式。

(1)我要是没点脑筋,见到什么就信什么,那早就上他们的当了。(《海盗》)

(2)每顿一个菜,学生送什么咱们吃什么,要是送来两捆大葱,咱们天天吃炒大葱。(《田园的悲哀》)

(3)依这种意见,社会上,有了某种目的,无论用什么手段,要什么东西就必定做出什么来,究竟事实上也是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唯物辩证法读本》)

2.“什么”表示承指a

当前后两个“什么”所指有所关联且形成一种连锁条件关系时,便称作“承指”。即由“什么1”决定“什么2”,其中“什么2”顺应“什么1”表示承指。

(4)妈的本事是叫得了车,一叫就停,说什么时候到家就什么时候到家。(《自己的天空》)

(5)也就是说,法的产生,它的出现,它的制定,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不是想搞个什么法就可以搞个什么法的。(《法学基本理论概述》)

(6)元氏县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自办学习班,现已培训了二百四十名中青年干部。(《河北日报》)

3.“什么”表示虚指

当动词支配某个或某些不确定的无需要说出的人或事物,可以用虚指性“什么”指代,语义上相当于“某个(些)”。这里疑问代词“什么”指代一个集合中的某个(些)元素,即只要满足前项“什么1”的条件,就会出现“什么2”所承指的结果,相当于“只要……就……”的条件关系。

(7)上什么山打什么柴,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翠岭朝霞》)

(8)用户需要什么规格,就生产什么规格;需要多长,就生产多长;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生产供应。(《文汇报》)

在上述例子中,动词词义不能完全表达宾语的性质内容,出现了受“什么”修饰的对象。这里的“什么”便表示一种不确定性,语义上接近于“某个些”。

(二)“V1什么V2什么”句式

“V1什么V2什么”格式类似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式,“V1什么”和“V2什么”存在条件上的共变关系,后者根据前者的变化而变化。吕叔湘将其称作为“连锁句式”,认为这种格式前项和后项的共变关系与倚变句相似。“V1什么V2什么”句式前后两项之间的寓意关系可以用“无论……都……”和“只要……就……”进行概括,可以看出,“V1什么V2什么”是省略了关联词的紧缩句式。即使省略了关联词,也依然表意清晰,而且体现出了短小紧凑、增加强调意味和主观感彩的特点。若是再把相关的条件性关联词语加上,就有“羡余”之嫌了。

二、“V1什么V2什么”的构式界定

(一)“构式”概念

构式语法是由Fillmore、Paul Kay和Goldberg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其产生有两个理论背景:格语法和格式塔语法。Goldberg(1995)提出了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假如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匹配体,而无论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这就是说,整个句式的意义大于部分之和。这需要我们从整体角度去探究这些句式的组配关系。

从创立算起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构式语法形成了独立语言观和语言现象分析方法并日趋完善。构式语法引进我国后,其广泛的实用性和解释力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构式语法的“中国化”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广义的“构式”包括语素、词、习惯用语、各种句式,等等,本文重点研究的“V1什么V2什么”即是一种句式构式。

(二)“V1什么V2什么”是紧缩构式

形式上“V1什么V2什么”由两个动词“V1”“V2”和疑问代词“什么”组成。在意义上,该格式的意思并不是前项“V1什么”和后项“V2什么”的简单相加,它的前后项构成了有连锁条件关系的紧缩句,成对使用时表示条件关系意义。这种条件义不是疑问代词“什么”和动词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整个格式表示出来的,加重了强调的意味。如:

(9)但是,社会政治生活绝不是无范围、无限度、无边际的,不是每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现代政治论》)

(10)凡是认识聂耳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特点――耳朵特别灵,他听到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像什么,不管是什么地方语言,不论是男女老少的说话腔调,只要从他的耳朵里进去,就没有不能从嘴里出来的。(《音乐日日谈》)

例(9)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紧缩结构实际上省略了“只要……就”这个条件关联词语,例(10)中“听到什么就学什么”省略了“无论……都……”这个条件关联词语。这种条件关系是不能从前后两部分相加中推导出来的,而是整个“V1什么V2什么”格式所赋予的。符合构式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V1什么V2什么”是一种连锁条件关系,实质上省略了条件性关联词,因此可以说“V1什么V2什么”是一种紧缩构式。

(三)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以“V1什么V2什么”为形式标记,其中代词“什么”后面可以添加修饰的中心语,前后两个“什么”可以相同。前后两部分连起来使用是一种连锁条件关系,若是分开则表示两种不同语义,整个句义并非是各部分语义的叠加。

其中,表示并列关系的“V1什么V2什么”并不在研究的构式范围之内,如:

(11)至于学校办什么系、设什么专业、开什么课、要多少老师、招多少学生……更有一本统一的计划管着。(《人民日报》)

(12)在这种大家庭中,谁也没有兴致去为这个大家庭主动做点什么,建设点什么。(《权利的祭坛》)

例(11)和例(12)中的“V1什么V2什么”前后项是一种并列的关系,其句法地位相同,添加或删除其中的某一项并不对句子的自足性产生影响。这些表示并列的选择或者附加关系不在“V1什么V2什么”的构式研究之列。

三、“V1什么V2什么”的构式义

(一)“V1什么V2什么”的构式分类

我们根据“什么”指称的不同意义,将“V1什么V2什么”构式按“什么”指称的不同分为两类。基于此归纳构式如下:

①V1什么(虚指)V2什么(承指)

②V1什么(全指)V2什么(承指)

(二)构式中的可变项

可变项主要有四种:①前后项主语;②动词;③“什么”后是否有修饰的中心语;④中间连接成分。

1.前后项主语

大量语料表明,前后项主语是否相同并不影响改构式义,因为进入这个构式的主语必定都有内在逻辑关系,符合该构式的深层含义。

2.V1与V2

既属于行为动词、情态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又是及物动词的基本都可进入构式,而形式动词如“加以、致以、给以”不可以进入该构式。

当然V1与V2并不能相同,若是相同的话,便会形成并列结构,不属于“V1什么V2什么”构式研究的范围。

*(13)它自由,随便,想干什么干什么,由着性儿来,我想干这个,甭请示,干!(《北京人在纽约》)

例(13)中的“想干什么干什么”似乎符合“V1什么V2什么”,前后使用“干”这个动词相同。但实际上是“想”起了作用,“干什么干什么”并没有构式义。

3.“什么”所修饰的中心语

一般情况下,加了中心语后的“V1什么V2什么”多属于“V1什么(虚指)V2什么(承指)”构式义。正如前面指出的,这里疑问代词“什么”指代一个集合中的某个(些)元素,只要符合“什么1”的条件,就会引发“什么2”所承指的结果,相当于“只要……就……”的条件关系。

4.“V1什么”与“V2什么”之间的连接成分

“V1什么”与“V2什么”之间常见的连接成分是副词,比如“就、也、还、又、再”等。这些副词的作用是加强前后项的条件关系,但对句子是属于①V1什么(虚指)V2什么(承指)还是②V1什么(全指)V2什么(承指)构式并无影响。

(14)市场上还缺乏什么,我们就来填补什么!(《国际企业与国际市场》)

例(14)中使用了“就”,与表示“只要……就……”的构式“V1什么(虚指)V2什么(承指)”有所相似,但事实上,句义应该是表示“无论……都……”的另一个构式义“V1什么(全指)V2什么(承指)”。

(三)“V1什么V2什么”的构式义

1.V1什么(虚指)V2什么(承指)

(14)上海金属软管厂的一台卷管机,装在卡车上,开到建筑工地,用户要什么规格,就生产什么规格。(《文汇报》)

(15)上什么山打什么柴,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翠岭朝霞》)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虚指的什么是某个(些)不知道不确定的、说不出来或者不需要说出来的人、物、事,语义上相当于“某个(些)”。可以说,该类构式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充分条件,相当于“只要……就……”的条件关系。例(14)表示“只要用户要这个规格,我们就生产这个规格”。例(15)表示“只要上这个山,就打这山上的柴”。表现出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和无所谓的主观态度。

2.V1什么(全指)V2什么(承指)

(16)我要是没点脑筋,见到什么就信什么,那早就上他们的当了。(《海盗》)

(17)每顿一个菜,学生送什么咱们吃什么,要是送来两捆大葱,咱们天天吃炒大葱。(《田园的悲哀》)

当“什么1”为全指时,构式表达一种周遍性意义,可按照“无论……都……”来理解。也就是说所有的“V1什么”都能导致“V2什么”,强调后者无条件地是前者的结果,表达强烈的主观愿望。就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在线”所搜集到的语料来说,构式2要明显多于构式1。人们经常使用构式2来表达个人的强烈意愿。

四、“V1什么V2什么”构式的句法功能

(一)充当句法成分

1.充当谓语

这是该构式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句法功能。

(18)市场上还缺乏什么,我们就来填补什么!(《国际企业与国际市场》)

2.充当宾语

可以充当系动词“是”、情态动词的宾语,介宾结构中的宾语等。

(19)发文,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直截了当,不搞“穿靴戴帽”;开会,能面议解决的事就不开会,能“立会”解决的事就不坐下来开长会,能小会解决的事就不要兴师动众开大会,能到基层解决的事就不要把人召上来。(《河北日报》)

(20)但是,社会政治生活绝不是无范围、无限度、无边际的,不是每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现代政治论》)

(21)元氏县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自办学习班,现已培训了二百四十名中青年干部。(《河北日报》)

此外,还可以充当主语(看到什么吃什么是他的习惯)、定语(养成“谁有困难就帮谁”的优良作风)、补语(他饿得看到什么吃什么)。

(二)作复句分句

(22)她不用打样,不用作图,也不用笔,想剪什么就剪什么:蝴蝶、燕子、猴子、莲花等,而且都寓有深意,剪一条鱼叫“年年有余”,梅花树上站一只喜鹊叫“喜上眉梢”,剪一堆石榴叫“多子多福”。(《百岁老人的剪纸人生》)

(三)单独成句

(23)你教他什么他就能学到什么。(《汉语口语》)

五、结语

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V1什么V2什么”构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式形成的过程,对其进行详细分类,并概括归纳其构式义,也考察了其句法功能。仔细分析北京语言大学的语料库发现,类似“V1什么V2什么”这种用疑问代词构成的连锁构式还有很多,比如“怎么高兴怎么买”“有多少买多少”等。这些构式中的疑问代词都是非疑问用法,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虽然笔者对构式的领悟有限,研究也不够全面,但还是希望本文“V1什么V2什么”构式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释:

[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示代词》,《吕叔湘文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熙:《语法讲义》(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示代词[M].吕叔湘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史锡尧.“什么”“怎样”“怎么样”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学汉语,1995,(5).

[5]徐朝红.20世纪90年代以来“什么”“怎么”研究述评[J].云梦学刊,2004,(4).

[6]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

[7]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8]卢素琴.疑问代词“什么”的特殊用法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5,(3).

[9]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0]肖任飞,张芳.“什么”非疑问用法的演变和发展[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什么 都 主宾不对称 语义制约 焦点

一、引言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主要用来表询问,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可表任指、虚指、列举、否定等用法。例如[1]: 中国

(1)四处什么也看不见。(老舍《骆驼祥子》)

(2)上海没有一个字的路,大概是通什么路或是什么通路吧。(相声集)

(3)什么故意的绷大价,什么中途倒车,什么死等好座儿,他都没学会。(老舍《骆驼祥子》)

(4)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分二小就好。(老舍《骆驼祥子》)

“都”是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副词,表示总括。吕叔湘(1980)指出了“除问话以外,所总括的对象必须放在‘都’前。”前指时,“都”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来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而问句中,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都”后。

这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什么”位于“都”前时,“什么”表示任指;当“什么”位于“都”后,“什么”则不表任指,而表疑问或虚指。例如:

(5)这孩子什么都不怕。(“什么”表任指)

(6)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虚指)

(7)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疑问)

这种由位置的不同造成语义不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与“都”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对研究对象做了严格的限制,只考察“什么”与“都”共现于单句时,“什么”位于“都”前作句子主语和位于其后作句子宾语两种情况。本文的研究将对我们认识“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语义表达特征及“都”的语法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句法语义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什么”和“都”共现情况的研究综述

“什么”和“都”,一个是常用的疑问代词,一个是活跃的副词。前人对两者都有过详尽的描写和深入的研究,而这些研究绝大多数是对两者分别进行考察,有些研究会在论述其中一个时稍有涉及另一个,但专门研究“什么”与“都”的文章并不多。下面将对以往相关研究作简单的梳理,使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全面的了解。

前人研究“什么”的非疑问时,多数是从共时角度进行描写或探讨该用法与疑问用法之间的关系。丁声树(1961)、吕叔湘(1980)、朱德熙(1982)、邵敬敏(1989)等学者都对此有所论述。对“什么”与“都”共现的研究也仅限于“什么”表任指时的情况。邵敬敏(1989)在论述“什么”的“全指性”(任指)时提出“什么”后边,谓语动词之前必须有副词“都/也”相照应。他认为“都”表示总括,语义上强调无一例外,适宜于肯定语气。但由于这些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什么”的用法,对为何“什么”表任指必须与“都”类词共现并未做过多解释。

不同于研究“什么”的学者,只描写两者在表任指这一用法时的共现情况,研究“都”的用法的学者,对“什么”与“都”的关系研究要更深入些。他们的研究往往是探讨疑问代词与“都”的关系。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吕叔湘先生实际上已经指出了“都”与“疑问代词”的两种语序关系:在非问句中,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位于“都”前;在问句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放在“都”后。这两种情况他只是作为义项提出,并没有明确概括。而最早明确指出“疑问代词”(包括“什么”)与“都”共现时用法分布不同的是马真(1983),她指出“都/全”位于疑问代词前后时,“疑问代词”的用法呈现互补分布:如果“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那么,当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或虚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后;当疑问代词表示任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前。这一观点十分有见地,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马真先生也指明了这一互补的前提是“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但如果“都/全”总括的不是疑问代词,但疑问代词又表示虚指义,如“他们都不愿说什么。”这时,互补分布是否仍成立,在文中作者并未说明,更没有解释其内在原因。本文将对这类句子进行深入研究并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由此可见,以上两个角度的研究,或是侧重“什么”或是侧重“都”,因此对“什么”与“都”共现时的主宾不对称现象的描写还不够全面,理论的解释也尚不充分。本文将同时把握这两者,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并尝试运用新的理论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二、与“都”共现时,“什么”在不同句法位置的语义考察

(一)“什么”三种用法的语义概括

《现代汉语八百词》把“什么”之类都称为“不定指”指代词,可以“指示或代替不肯定的事物”,也可“表示任指”等情形。我们可以假设“什么”所指代的对象是集合s { x1、x2、x3、x4…… },这一集合是存在于说话人心里的预设,不一定在实际话语中表现出来。s中元素的具体数目要靠语境来决定,但其离散性是一定的,也就是说,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应是有界的,而非无界的。在表任指用法时,“什么”指代s中的任何一个元素,表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无一例外;在表示虚指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元素或某些元素,表示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事物;表示疑问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表示说话人自己不知道的而想要听话人回答的事物。在句子中,“什么”的各种用法是如何选择的,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二)“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

1.表任指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8)什么都是运数:(国家的兴亡,个人的昌败,都由命运管着,无法抵抗。)(老舍《火葬》)

(9)(真有趣,)什么都不一样。(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10)(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汪曾祺《跑警报》)

(11)(我对杨重说,)“什么都不明白。”(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12)(他张开眼睛,)什么都瞧不见。(钱钟书《上帝的梦》)

(13)无论什么,都不能抑制摧残他。(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

这些句子中,“什么”全部位于“都”的前面,且句子都为陈述句。根据吕叔湘(1980)的观点,这些句子中“都”所总括的对象是疑问代词“什么”。兰宾汉(1988)认为“都”要求“总括全体”,前面被总括的事物一般情况下总是复数事物所以在这些句子中“什么”指代的对象应是复数概念。实际上,“都”在“总括”事物共性之前,隐含着一个“逐一看待”该复数事物的动态过程(董为光,2003)。照此看法,在这里“都”对s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分别进行了选择,要求集合中任何一个元素都符合谓语描述的事件或状态。即在“都”的作用下,x1、x2、x3……分别与谓语进行组合,并不是作为集合s整体与谓语进行组合的。这样,必然要求“什么”指代的是集合s中的任意元素,而作为一个不定代词,“什么”可以指代任一事物,因而,“什么”就很自然地受到“都”的约束。在与“都”的双向选择作用下,“什么”产生了任指义。

转贴于中国

例(8)~(12)中,“什么”的任指义产生,从语境看,只与“都”的语义制约作用有关。但例(13)中,句首的“无论”对其后“什么”的指代对象也进行了选择,“无论”表示的是无条件性,即对预设集合s中的任意一个元素的选择都不会影响结果。因此,同“都”类似,“无论”的语义也促使“什么”表示任指。邵敬敏(1989)指出“无论”和“都”的同现,从信息论角度看,其中一个是羡余的,但从交际角度看则起到了强调、加重语气的修辞作用。但“无论”不能单独制约“什么”的指代对象,其后必须有其他连词相关联,而“都”却可以独立对“什么”的指代对象进行限制。中国 lwlm2.表任指的“什么”对“都”的依赖程度 中国

由上文分析可知,“什么”的任指义的产生与“都”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都”在其中的作用,我们将去掉“都”来考察句子的变化。如果句子中“什么”的任指义消失,则证明在“什么都……”结构中,“都”是“什么”任指义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去掉“都”后,上述句子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去掉“都”后,句子语法上不成立。例如:

(10')*五味俱全,什么有。

第二类:符合语法,但语义改变,任指性消失。这类句子往往加疑问语调或非是非问的疑问词就变成特殊疑问句,而且这类疑问句出现是有语境限制的,往往是追加句。例如:

(8')什么是运数:(甲:一切都是运数。)乙:什么是运数?

(9')什么不一样。(甲:这两件事情不一样。)乙:什么不一样?

(11')什么不明白。(甲:我有些地方不明白。)乙:什么不明白?

(12')什么瞧不见。(甲:太远了,我瞧不见。)乙:什么瞧不见?

(13')无论什么,不能抑制摧残他 。

除例(13)外,其他句子都可以在语境中表示追加的疑问句,但例(13'),由于“无论”表示周遍性,表示肯定的语气,一般不用于疑问句。

由此,我们得出在“什么都……”结构中,“都”是“什么”任指义产生的决定因素。

(三)“什么”位于“都”后作宾语

“什么”位于“都”后作宾语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表疑问,一表虚指。

1.表疑问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疑问用法是“什么”的基本用法,具有疑问和指代功能。例如[2]:

(14)你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15)人无聊时都干什么?

(16)他们都说了什么?

(17)你都对他干了些什么?

(18)你都骂了什么?

(19)您都关心一些什么呢?

例(14)~(15)中,“都”前存在表示语义上有复数义的词语“每天”“人”“他们”,其后有表疑问的“什么”。前文已经说了“都”表总括时需要指代对象含有复数意义,不考虑与“都”的位置关系。这三句分别代表了“都”的三种语义指向对象:a.普通的复数义名词或代词,如“人”“他们”;b.每np,如“每天”;c.表疑问的疑问代词,如“什么”。例(14)~(16)每句都含有两个可能的语义指向,且其中一个都为疑问代词“什么”。多数学者(吕叔湘,1980;马真,1983)都认为疑问词“什么”应是这类句中“都”的语义指向对象。董秀芳(2002)认为指向疑问代词是一般人看到这个句子时都会想到的意思。她认为疑问词比一般的复数意义的名词性成分会优先成为“都”的指向目标。

例(17)~(19)中,只有“什么”可以成为“都”的语义指向对象,其它成分不具备复数含义,“都”的语义指向对象只能是位于其后的疑问代词“什么”。

2.表疑问的“什么”与“都”的依赖程度

这类句子去掉“都”后,如下:

(14')你每天在干些什么?

(15')人无聊时干什么?

(16')他们说了什么?

(17')你对他干了些什么?

(18')你骂了什么?

(19')您关心一些什么呢?

可以发现改后的句子,符合句法,仍表示疑问,但句子有两点细微的变化。第一,有“都”时,问话人心里预设的“什么”是复数义的,尽管回答人给出的答案也许只有一项内容。但去掉“都”后,除了含有“些”的句子(14')(17')(19'),其他句子中问话人的心中是没有这个复数概念的预设的。这是与“都”的表总括义有关的。第二,改后句子的语气削弱了,因为“都”还可以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徐以中、杨亦鸣(2005)指出,在现实中的句子“都”往往同时具有两种作用,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我们认为,在此类与“什么”共现的疑问句中,“都”表总括的客观义大于表语气的主观义。

据此,我们发现,在“都……什么”结构中,“都”对“什么”的表疑问用法限制较少,反过来说,“什么”表疑问的用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都”在该结构中,只是稍稍限制了“什么”的指代范围,加强了句子的语气。

3.表虚指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什么”的虚指用法是指“什么”指代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某个或某种不确定的事物。

(20)每人都留点什么。每人都留点什么?

(21)他们都不愿说什么。他们都不愿说什么?

(22)他们都在挂念着什么。他们都在挂念着什么?

(23)你们都成什么了!你们都成什么了?

(24)他都写了些什么!他都写了些什么?

这类句子的结构形式与上文例(14)~(19)相同,但是“什么”却不表示“疑问”而表示“虚指”,这是由语气的不同造成的,即如果把陈述或感叹语气改成疑问语气,句子大多可变为相应的疑问句(如上例右侧)。例(20)~(23)四句均为陈述句,在陈述句中表总括的“都”指向其前的含有复数义成分,分别为“每人”“他们”“他们”。“什么”在句中作宾语,不与“都”直接发生语义上的联系。“什么”往往读轻声。而例(23)~(24)中,马真(1983)认为“都”指代其后的“什么”,所总括的对象是“说话人不大满意的或持否定态度的事物”,语音上要重读。此时,“都”的主观性成分大于客观性成分,即表语气大于表总括,所以“都”能指代其后成分,不受上文所说的非问句中“都”的总括成分需放其前的限制。

4.表虚指的“什么”与“都”的依赖关系

去掉“都”后,句子如下:

(20')每人留点什么。

(21')他们不愿说什么。

(22')他们在挂念着什么。

(23')你们成什么了!

(24')他写了些什么!

例(20')~(22')中“什么”因为与“都”没有直接关系,仍然表虚指,不受影响。例(23')~(24')中“什么”仍表虚指,与有“都”时相比,不满否定的语气有所减弱。

由此可得出,在“都……什么”结构中,“都”对“什么”的表虚指用法的限制分为两种:在陈述句中,一般对“什么”不作限制;在感叹句中,加强“什么”表不满否定的语气。

三、从焦点角度看“什么”的主宾不对称现象

(一)与本文相关的焦点理论

焦点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焦点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刘丹青、徐烈炯,1998)。方梅(1995)把焦点分为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类,她认为在汉语中,句子末尾成分通常被看作是自然焦点所在。在没有干扰因素的条件下,随着句子由左向右移动,句子成分负载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宾语通常成为语义的重点。对比焦点是句子中出于对比的目的而被强调的成分。宾语以外的成分如要成为语义重心,那就是对比焦点,要有标志,标志可以是重音、焦点结构词等。正因为有标记,因而信息分布不一定遵循从不重要到重要的原则。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不考虑语境的情况下,单句本身所体现的焦点,即句法结构所反映的焦点,这既可以是自然焦点,也可以是对比焦点。

.com转贴于中国

(二)“什么”的焦点特征分析

“什么”最基本的用法是作疑问代词,用于特指疑问句。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充当这些句法成分时,“什么”往往成为句子的焦点所在,语音上体现为重音。徐杰(2001)指出,这是因为疑问代词都带有“疑问特征”标记[+q]和“焦点特征”[+f],且这两种特征是在词库中就被规定的,所以是强式的焦点,在疑问句中一般都会自动成为所在句子的焦点。他认为“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产生是由于这两个焦点成分被不同程度地激活或抑制。我们同意他关于疑问代词有“疑问”和“焦点”两个特征标记的论述,同时也认为这两个特征在具体句子中有因为句法语义特征的制约,二者可分离,具有不同的表现。本文的研究还将引入焦点敏感算子“都”,这将影响句子的焦点,并引起一些不对称现象的产生。 中国

(三)“都……什么”(“什么”表疑问)结构的焦点

“什么”表疑问时的位置不固定,可以作宾语、定语、主语。例如:

(25)什么是你的理想?

(26)这是什么地方?

(27)他说了什么?

但充当这些成分的能力是不同的:作主语时,仅限于“是”字句[3],而作宾语时则相对自由,限制条件较少。

徐杰(2001)认为特指疑问句中,疑问词是句中的强势焦点。无论疑问词位于特指疑问句中什么位置,它都是句子的焦点。但由于汉语是s-v-o型语言,句尾的宾语往往是句子自然焦点所在,所以“什么”表疑问的强式焦点位置也在句末。当“什么”位于句首表疑问时,如前文所说,句子大多为追加句或谓语动词仅限于“是”,根据沈家煊(1999)“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多,至少也一样多。”这一标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什么”位于其他位置时句法上受到的限制最多。

按照上文中的分析,在这一结构中“都”的语义指向“什么”,这其实是由“什么”的强势焦点统摄力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都”所指向的对象易成为句子中的焦点。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本身就具有焦点特征,而同时还具有强焦点统摄力。在例(14)~(16)中,它在与其他复数性成分竞争中胜出,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类结构中“什么”处于表疑问的强势位置,所以“什么”的独立性很强,表疑问几乎不受“都”的限制,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被激活。

(四)“什么都……”(“什么”表任指)结构的焦点

在这一结构中,“什么”被前置至句首,是一种有标记的用法。由于位于句首,脱离了表疑问的强势位置,而“都”语义上的选择作用使“什么”指代集合中的任一元素,这样“什么”疑问特征[+q]被抑制,所以“什么”不表疑问而表虚指。同时,“什么”又为“都”的语义所总括的对象,使其焦点特征[+f]被激活,而这时“什么”的焦点不是自然焦点,而是前文所说的对比焦点,这些句子中的“什么”也是句子重音所在。

由此可见,“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时,“都”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作用使“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受到激活。

(五)“都……什么”(“什么”表虚指)结构的焦点

在例(20)~(24)中,“什么”仍处于句末位置,但是由于句子的语气是非疑问的,“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在例(20)中,句子是陈述语气,“都”的语义指向其前成分“每人”,“每人”往往要重读。例(21)~(22)中“都”指向“他们”,但由于“他们”是代词,指代前文所说过的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属于旧信息,不是句子的自然焦点,所以尽管成为“都”的语义所指,但有时语音上并不需重读。例(20)~(22)“什么”与“都”语义上并不产生直接语义关系,不能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特征[+f]也就没有激活。所以,这三句中的“什么”往往读作轻声。例(23)~(24)中,由于是感叹语气,语气这一强烈的外在因素,使“什么”的焦点特征[+f]被激活,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这一强烈语气的插入比一般句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使“都”的语义指向不同于例(20)~(22),而指向“什么”,此时须重读。

这类结构中,虚指用法的产生与“都”无关,但“都”影响着句子的焦点。当“都”的语义指向“什么”时,“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被激活;当“都”的语义指向其他成分,“什么”的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受到抑制。

四、结语

“什么”和“都”是汉语中常见的词,两者在相互组合时出现了有趣的互补分布现象:位于“都”前的“什么”和位于“都”后的“什么”用法不同;同是位于“都”后的“什么”又因是否受“都”的语义指向而用法不同。

一方面,本文对“什么”与“都”共现下的主宾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的情况如下表:

什么 作主语 作宾语

用法 任指 疑问 虚指

位于“都”前 + - - -

“都”的指向对象 + + - +

对“都”依赖性 + - - -

焦点 + + - +

由上表可知,这种不对称现象表现在句法、语音、语义、语用多个层面上,这从侧面也反映了语言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一个层面上的不对称,会映射到其他层面上。因此,在考察语言现象时,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本文从语义制约和语用焦点角度分析并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语义上,这种不对称现象与“什么”和“都”的相互选择作用及“都”的语义指向有关;而在语用上,疑问特征和焦点特征在句末和句首的共现和分离,或者说不同程度的激活或分离,也与这类现象密切相关。

注 释:

[1]以下四个例句转引自邵敬敏、赵秀凤(1989)。

[2]例(14)~(24)为笔者根据收集到的语料改编的句子。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1).

[5]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

(1).

[6]兰宾汉.副词“都”的语义及其对后面动词的限制作用[j].语言

教学与研究,1988,(2).

[7]董为光.副词“都”的“逐一看待”特性[j].语言研究,2003,

(1).

[8]董秀芳.“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2,(6).

[9]徐以中,杨亦鸣.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j].

语言研究,2005,(3).

[10]刘丹青,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8.

[11]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4).

[12]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1.

[1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什么言什么语成语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52-02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按要求找出某些语句,然后找出这些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再透过这些词语谈谈你体会到什么。笔者最近观摩了某班教学苏教版三上第十五课的《小露珠》,这里重点商榷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用笔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集体交流)

师:仔细读读画线的内容,想想:小露珠是什么样儿的?

生1:小露珠是闪亮的。

生2:小露珠是透明的。

生3:小露珠是圆润的。

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闪亮 透明 圆润

(师用PPT示闪亮的钻石、透明的水晶、圆润的珍珠以及小露珠的图片)

生发出“哇!”的惊叹声。

师:让我们来美美地读读这段内容吧!要把小露珠的美读出来,把你对小露珠的喜爱也读出来。

这样的教学,它的落脚点实际是关注课文说了什么、写了什么,而忽略了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说、怎么写的。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而且要引导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忽视的问题。只有通过表达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品味、推敲词句在表达效果上的妙处,才能领悟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

观摩课之后,笔者也教了《小露珠》这一课,对于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用笔画出小动物们和小露珠打招呼的句子。

(师生交流)

PPT示:“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早哇,小露珠。”

师:如果把小动物们和小露珠打招呼的话都换成最后一句,行不行?

生:不行。

师: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对比着读读,想想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生1:作者写出了小露珠像什么。

生2:小动物们都是先说小露珠像什么,再说小露珠是什么样的。

师(及时小结):对,这是写出了小露珠外形上的特点。再仔细观察观察,句式上是怎样的?

生:这里都是把“早哇”放在前面,把小露珠像什么的放在后面。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大费笔墨地写呢?

(沉寂了一会儿后学生三三两两地举手)

生1:不打比方的话,我们就不知道小露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发现作者写打招呼句子的时候,句子都差不多,字数也一样的。

……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通过咬文嚼字揣摩这部分文字内容的感悟点,并结合课文逐渐品悟出:1.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分别把小露珠比作闪亮的钻石、透明的水晶、圆润的珍珠,这就是修辞手法的表达。2.写三个小动物打招呼时,都是先说像什么,然后才说什么样的,这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表达。3.都是把打招呼的句子放在最前面,后面再说是谁说的,这就是句式整齐的表达。笔者设计的初衷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关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关注“钻石般闪亮”“水晶般透明”“珍珠般圆润”等词句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和表达特点。而后学生的感情朗读无需老师多作指导,他们一下子就抓住了“闪亮”“透明”“圆润”这些词,以各自认可的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的朗读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感性的,还要多一份理性的思考;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读懂内容,更重要的是关注能否读懂作者是怎么表达的;不仅要有“读”的训练,更要有“写”的意识。语文教材的语言规范优美,学生在阅读中模仿、借鉴,甚至能运用这些语句、段落、行文方式,逐渐体悟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重视引导感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应经常随机地进行由感悟到仿写的实践练习,如课堂小练笔就成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仿写形式。还是以《小露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前面三段分别写了小青蛙、小蟋蟀和小蝴蝶对小露珠的赞美和喜爱,第五自然段“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是对前面三小节的总结,这就是一个“分―总”的结构表达方法。笔者据此设计了这样的仿写训练:

训练一:

拔河队员一个个 ;

拉拉队员一个个 ;

班主任于老师也 ;

拔河比赛 。

训练二:

是一伙 猴子;

是一群 麋鹿;

是一对 仙鹤;

……

动物园里的动物 。

用关注词句表达效果的思维教语文,并不是要将阅读课上成写作课,而是体现语文课是为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一思想,到了中年级,更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文章表达上的一些技巧,让学生逐渐积累写作上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