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

古琴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琴艺术;汉服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66-01

一、对传统文化的发扬

古琴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古琴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并以其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视,其遗存之丰硕堪称中国乐器之最!近年来,尤其是在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古琴艺术呈现出春意盎然的发展态势,实为琴坛之喜。

而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在古代时期,琴人们弹琴,自然而然地穿着汉服弹奏古琴。所以,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装片里,弹古琴者都是着汉服的。由此说明,汉服与古琴同源于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当今舞台上都活跃着汉服的身影,相声、昆剧、京,传统戏曲等。这些舞台文化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作为服饰文明,不论古今中外,男女老少,个人国家,都与其息息相关,所以是最易于普及和被人们所接受的。所以在中国文化复兴的今天,衣冠琴礼等古琴文化,理应受到人们(包括琴人)的关注与重视。许多琴人在弹古琴时纷纷按照琴学古籍的要求,穿着宽松潇洒的汉服,戴冠、巾、帽等。通身透着远古人文气息的古琴高古的境界,实现了“汉服、古琴的完美结合”。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只要琴弹得好,穿什么并不重要,不值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花费这么大工夫。汉服抚琴只是一种在表观形式上模仿古华夏风貌,没有什么高深的。”其实,着汉服弹古琴,本身就是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古琴礼仪的外化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也就是说,没有合乎礼仪的外在形式(包括服饰),就像个粗俗的凡夫野人,但如果只有美好的合乎“礼”的外在形式,能掌握一种符合进退俯仰的,给人以庄严肃穆的美感的动作(包括着装礼仪),而缺乏“仁”的品质,那么包括服饰在内的任何外在虚饰,都只能使人感到像是个浮夸的史官。孔子以为服饰要合乎“礼”的要求,只有着装适度才能体现出社会制度的有序和本人的综合修养,也才能符合社会规范。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因此,在孔子的眼中,作为教化人伦的乐器――古琴,古琴自然更加重视衣着了。

在传统的士大夫眼里,弹古琴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项目,而是一个修养身心与净化自我的过程。在他们眼中,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件参禅悟道的法器。所以对弹琴的时间、地点、场地、环境以及心境都有许多的要求与禁忌。现代人往往把这些要求与禁忌看作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一种风度,其实这些表面的形式是有它深刻的内涵的,因为弹琴与现代社会的一些乐器表演有着本质的不同。琴有十疵中提到“坐席不正、衣冠不雅、容貌不庄”。古人有“不衣冠不弹”,是因为操琴是心灵艺术。既为心灵之体现,自然要郑重自然、清净洒脱。为了利于达到这样的心理状态,琴家操琴时,往往要洁净身心,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汉服是最佳选择)。明代杨表正在《弹琴杂说》中说“如要鼓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知古人之象表,方可称圣人之器。然后与水焚香,方才就榻,以琴近案”。《绿绮新声》中也写到:“衣冠不肃、毁形异服”不宜弹。

仪表本身就是琴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种弹琴礼仪,而衣冠则是古琴礼节仪表的重要组成。可见仪表在琴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这种仪表不仅是穿什么衣服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礼仪的规范,即“琴仪”。杨表正在书中又写道:“琴本衣冠严肃,体貌端庄,仁德相称为之……毁形异服而抱鼓者,辱圣人之乐,大不宜也”。可见,衣冠不仅是古琴礼仪的一部分,更是琴德的外在表现。

身着汉服可展示传统礼仪。“诸形于内,必形于外。”著名古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杨青先生也强调“雅韵华章”的表演形式,即穿中国人的服饰(汉服),奏中国人的乐曲(古琴),更能体现中华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三、舞台演出的需要

音乐与服饰,犹如双生之花,曼妙的音乐需要备色服饰相伴才能沁人心脾;而绚丽多彩的服装则在音乐声中迷倒众生。音乐会上的燕尾礼服,时装秀上的感性韵律,音乐与服装和谐共生,呈现一场“视觉盛宴”。然而,我们看到,在正规场合下,钢琴家在演奏钢琴时,通常是穿燕尾服或晚礼服的,若身着牛仔服弹钢琴,就会给人一种不入流的感觉,那么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古琴在仪表方面的要求难道还不如钢琴吗?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平常抚琴尚且如此,作为舞台专业演出应更加重视。

古琴演奏中的汉服是古琴演奏外在形式的完美表达,是琴德修养的外在表现,与古琴文化相得益彰,与古琴演奏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参考文献:

古琴文化范文第2篇

【教学年级】高一。

【教学内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欣赏曲《阳关三叠》。

【设计思路】

1.学习内容分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文人情致》一单元,选用了我国古代音乐中极具人文意味的古琴及其代表作品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注意对其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刻审美意识的了解。

中国古琴文化中蕴含着深邃哲理,儒家的“德”、道家的“意”等不同的美学观点也囊括其中。欣赏这一类音乐,如同欣赏“草书”,在审美过程中,对于“字义”的把握并不是主要内容,重点在于机械的物质声音被艺术家赋予了人的生命体验。所以,这创造才美!它于实有中现空灵,于物质形式中显精神内容;既重人格修养,大气磅礴,又讲形式之美,精雕细琢;精光储蓄而内秀,自然返璞而归真;少有悲欢之曲折,更多豁达之心胸。音乐思维既具体又概括,既通向个别,又导向一般。在形象的有限中体现哲学思考的无限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古琴音乐以含蓄为美,在音、意之间以音求意,即更追求音乐中蕴含的弦外之音。个人认为,古琴的表演在美学观念上有一种类似西方浪漫主义风格的倾向,在艺术表现规律上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浪漫风格。

2.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的本章节安排了《流水》和《广陵散》两个作品。多年的教学发现,这两个作品内涵深邃,高中学生的欣赏修养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小学和初中时学生就已经接触到古琴,但局限于作品的欣赏。当代不少学生从古琴音乐中觉得难以产生强烈的即时性共鸣,若把中国古琴音乐完全以音乐艺术立场去鉴赏,其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似乎不可同日而语。故在高中古琴音乐学习中,不停留于聆听与感受,更需站在古人的美学观点上去“知音”,升华到精神境界――心理美感。现今的高中生时代性强,年龄特征明显,对于古琴音乐,单一的聆听很难激发他们细听欲望继而挖掘多方面的感悟。为了更切合实际地解读中国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本课增选了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琴歌作品《阳关三叠》作为审美比照材料,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欣赏比较来认识、感悟蕴含在古琴音乐文化中的美学、哲学观点。

3.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

针对上述状况,本课教室座位以半圆形围坐的安排,营造轻松自在的座谈、讨论式氛围。并大胆地采用同一作品的多种演绎,直观感受,借助讨论和辩论的方式,交流不同的审美观点以相互丰富感悟,将对琴音乐的聆听从情境中提升到意和神的尝试,激发他们再次聆听的欲望。本课采用知识普及、现场演绎、实地观看、尝试实践、对比感受、辩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来环环深入,达成目标。

教学方法中,“比照”是一个见分晓、得真谛的多用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选”“宣”(选择自己喜欢的演绎方式组队,阐述喜欢的理由,进行讨论和辩论)就是一个通过比较,阐述观点来加以辨析的环节,此环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不同的班级会有不同的状况出现,甚至有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选择琴歌的演绎。这种状况在体现当代学生审美立场倾向的同时也说明了此课难点的存在,同时更是显示了本课教学的价值点。对于高中生能通过自学或某些途径获取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必过多讲解。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认知学生自行无法把握或确认的部分。通过“选”“宣”环节可以渗透更高层次目标,除了让学生认识音乐语言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外,还意识到音乐的鉴赏受音乐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学生对中国传统琴音乐文化鉴赏的审美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贯穿于音乐心理思想发展的始终,“音乐与情绪”“音乐表演”对音乐音响刺激的反应是音乐审美的生理基础。人对音乐形态及其结构的心理反应,则是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源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古琴发展历史、制作结构、演奏技法、音色特点等。

(2)过程与方法:感受、体验《阳关三叠》之不同演绎的风格特征,提高听辨能力,解读音乐语言的不同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讨论、分析及阐述等习惯,认知中国传统琴音乐文化的风格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阳关三叠》不同演绎风格的欣赏和听辨探究。

难点:通过知识的接受,结合已有的审美体验和经验,引导并通过学生比较、辩论以及听赏感悟,总结出古琴音乐的审美特性,提炼出中国琴乐与西方音乐的审美差别,析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座位以半圆包围排列,座谈式教学。

(2)准备古琴、二胡、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设问1: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国家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有哪些吗?

设计意图:“悬”――设问方式引导学生知识回顾。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早在原始时期,就有原始先民用野兽的骨头制成“骨笛”演奏曲调,也产生了原始大型的歌舞、雅乐。可以说,中国文明的发展,音乐功不可没。西周时期,我国的乐器已经达到了70多种,产生了乐器的“八音”分类法。在“八音”中,有一件乐器,代表着中国文人的情怀,深受历代文人和上层贵族的青睐,创作有不少今天依然堪称经典的佳作。这就是古琴。

设问2:同学们,你听过古琴作品吗?请作介绍。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入作品听赏。

古琴是中国古老且极具人文内涵的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目前世界上存在历史悠久仍具有音乐艺术生命的乐器之一。从古琴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其魅力之大。

设问3:同学们,你见过古琴吗?请作介绍。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入古筝、古琴,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古琴的历史、形制等

2.普及古琴知识

设计意图:“炫1”――结合图片、视频等音响资料普及古琴知识,通过真实可感的教学材料引发学生了解古琴基础理论知识。

古琴的发展: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和五弦琴实物距今有两千四百余年。自唐宋以来,历代都有传世的古琴精品。现存的琴谱有百余种,琴曲达三百首,还有大量关于琴论、琴制、琴艺和琴家的文献记载留存下来,遗存的文献资料堪称中国乐器之最。古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琴、棋、书、画来概括,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著名演奏家,这些均是历史文化名人,并代代传颂至今。古琴在隋唐时期还传入东亚诸国,并被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古琴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古琴的结构:琴,是一种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最早依凤身形而制成,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

古琴的制作:材料、工具、工序。

古琴的形制:古琴形制多种多样,就唐代时期就有伏羲式、神农式、凤势式、连珠式、师旷式、子期式、仲尼式、霹雳式等。

存世的名琴:周代的号钟,春秋的绕梁,汉的绿绮、焦尾,唐的春雷、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独幽、太古遗音,以及明的奔雷。

古琴的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阳春白雪》《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醉渔唱晚》等。

3.了解演奏技巧

设计意图:“炫2”――古琴实物的现场展示与教师演示,捕捉实际体验。

音色特征:古琴音色分为泛音、散音和按音,分别代表天、地、人三种境界。泛音的音色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又无吟无猱,特别适合描写具有清、微、淡、远风格的境界或优美的自然景象;散音(空弦音)代表地音,音色结实、苍劲、雄浑,运用散音力度的变化,很适合表现自然的意境或人们朴素的情感;按音也有称走音,代表人声,是左手按琴弦而取得的音色,特别适合用来表现人的情感。(运用古琴实物,现场操作说明)

演奏技法:右手拨弹、左手按弦。古琴的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抹、勾、挑、打、轮、擘、摘、撮、剔、拨刺、滚拂等;左手有吟、猱、绰、撞、注、起、进复、退复等。(结合龙眼凤眼的独特教学语言体现“文化”特征,于技巧中体现文化)

古琴记谱法:古琴专用的记谱法是文字谱和减字谱。文字谱是战国时代的雍门周创制的,文字记录演奏乐曲时的弦次、徽位和两手各指的技法。唐代曹柔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创制了用减字笔画记录古琴演奏的指法和技巧的记谱法。

4.对比欣赏古琴音乐

设计意图:“选”与“宣”――这是达成本课目标的关键步骤,同时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晰的认识,阐明观点表达有道理,鼓动有说服力。

(1)哼唱。出示《阳关三叠》谱例,用哼鸣复苏、熟悉旋律,引发送别的离愁情绪。

(2)聆听。分别欣赏《阳关三叠》的琴歌(浙派《阳关三叠》)、二胡(闵慧芬改编作品)、人声(王震亚编配合唱作品)、钢琴(黎英海改编作品),教师现场演奏、演唱片段进行赏析对比(激发有意注意),挖掘学生审美个性倾向并按观点分组进行交流式辩论。

(3)辩论。从各自的审美出发,选择喜爱的表达方式和音乐效果,形成立场派别并进行辩论。提炼学生辩论精华,得出观点: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若纯粹站立于音乐审美的立场,似乎与钢琴等当代乐器不可同日而语,其音乐产生的共鸣性明显低于丰满、宽厚的和声音响。通过讨论,让选择古琴音乐的学生思考挖掘自己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和音乐意境的原因,进行深层有价值的探究。

器 琴歌 二胡 合唱 钢琴

技 弹拨 拉弦 多人声 键盘

音 原始 绵延 和声 丰满

效 淡远 旋律 宽广 激情

意 空灵 抒情 诉说 酣畅

小结:中国琴学音乐的审美特征――对古琴美学的影响表现在人们以此追求“淡而会心”的含蓄之美,要求创造音乐的深远意境,追求音乐的弦外之韵味;“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意图超越声音的表象,与天地相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中国琴音乐文化中“弦外之音”“余音绕梁”等魅力特征。

(4)拓展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两件典型的代表性乐器的对比,提升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鉴赏分析能力。

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历史传统的古琴艺术与以钢琴艺术为代表的西方艺术,这两种中西方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展现出大相径庭的音乐艺术思维特征,形成了东方的线性音乐思维与西方的和声音乐思维,东方的感性写意音乐思维与西方的理性科学音乐思维,以及东方的“对立统一和谐观”音乐思维与西方“对立斗争的和谐观”音乐思维等三个不同维度的差异。

无论哪种演绎,学生的选择都是本于各自经验基础上的审美心理与思维方式,都立足于自己固有的审美观,通过阐述,交流不同演绎的魅力特征,最强大的立点就是单一原始与丰满酣畅的对比。在此,我们再来看一下中西方典型乐器的和声差异:古琴之音色和音品的讲求,由于其“弦长而徽鸣”的特色,突出地显现其对一弦或一音中之“自然和声”的敏感关注。钢琴之和声,乃是多弦或多音的人工组合。把这种西洋式的“和声”译作“和弦”,的确是得其正鹄。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教学材料的运用

古曲琴歌《阳关三叠》:琴歌,我国古代琴人用琴声尾随歌吟的歌唱形式。

此曲用节奏平稳、结构单一的起、承、转、合式写成,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汉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今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就是琴歌改编而成。

闵慧芬改编二胡曲:是从同名琴歌移植而来的,二胡属拉弦乐器,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在演奏时模仿古琴的演奏手法和独特的韵味,体现在滑音的运用和运弓的干净清晰,内涵的处理细腻传神。

王震亚编配合唱曲: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全曲淳朴而富于激情的音调,辅以合唱纵横向的起伏与平衡调节,以古吟方式与现代审美感相结合处理,彰显了此曲古音流韵的风格特征。

黎英海改编钢琴曲:黎英海先生将琴歌改编为钢琴曲,在和声、织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多声思维的创作,将古琴曲特有的音乐特点吸收到钢琴曲中,以钢琴音乐来表现古曲的突破和创新。

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清晰、鲜明地揭示了音乐语言对不同风格音乐的表现,能引导学生在音乐语言的基础上认知不同音乐风格魅力的展现。

2.教学氛围的营造

半圆围坐的座谈式安排,放松学生在“上课”的拘束心态,便于上来触摸古琴,尝试实践以及与教师与同学间交流沟通。选择演绎形式分组探讨辩论,进一步营造学生合作、讨论的探究氛围。

3.现场演绎的感受

教师的现场演绎,不是舞台表演,不是完整展示,但是却比播放音视频更容易引起和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聆听兴趣。同一个主题,通过不同乐器(人声)的演绎,从乐器构造差异、演奏技巧差异、音响效果差异、内涵意境差异解读古琴音乐风格中其表达了之“淡”与意境之“远”的关系,并挖掘其弦外之音的深邃内涵,从而挖掘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

4.探究能力的提升

古琴文化范文第3篇

古琴鉴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真东西,其他古玩文物鉴定也是这个道理,看的多了,自然而然心里就有谱了。

1935年,我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书香之家。我们家族在苏州当地是名门望族,经常有各种江南才子和儒雅学者来我们家做客。我祖父是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参与人之一,当时是清末废科举后,苏州当地的有识之士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昆曲艺术而成立的。而我的叔祖吴梅先生是燕京大学的教授,也是昆曲专家和词作家。所以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常有昆曲爱好者来举行“同期”(昆曲爱好者聚会演唱的专用词汇),我就耳濡目染地接受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尽管我当时上学上的是教会学校,但家教依然完全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里,包括诵诗、念文等等。

其实我学琴的时候已经十一、二岁了,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曾师从苏州古琴大师吴兰荪先生。跟父亲学琴,好像没有刻意的选择,一切都是自然地发生着。我也没把学琴当做一件很苦的事情,当时就是一种消遣,觉得对自己性情上是种陶冶。同时,我感觉自己以往读过诗书文章的收获,似乎都可以通过手指下的琴弦流出来,我心里的一些想法,也可以完全靠着拨动琴弦抒发出来。

1953年,在北京读中学的我拜当时著名的泛川派古琴艺术家查阜西先生为师,每周我都会抱琴去查先生家学习。在那里的教学,有点中国传统私塾的味道,一张桌子上摆着两张琴,师生二人面对面坐下,因为没有现代的录音设备,学琴记曲全凭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领悟。当时,在老师家里学琴时,我经常会遇到京城里的音乐名流在一起小聚,比如琵琶大师李廷松、二胡大家蒋凤之、古乐专家潘怀素等,常常是潘先生在旁观赏品评,其他人则各献其艺。我是很受益于这样的技艺切磋,也享受这样的精神往来。后来,我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由于查先生的推荐,我又拜师中央音乐学院吴景略老师学琴。吴老师教学方法和独特,他总是自己先弹,指引我听清楚看明白后再弹。他要求我先学像他的每一个指法动作的精要之处后,再谋求自己的心悟和表达。大学毕业之后,我实际上没有在古琴方面继续发展,而是转向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当时的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杨荫浏认为以我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根底,在这方面能更多地发挥特长。

我一直都把古琴视为生命的文化,它不仅仅是一门乐器,而是一种文化的标志。琴棋书画中,琴居其首,完全反映了古琴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的重要标志就是一定得会弹琴,所谓的修身养性,就是对你的思想品格有要求,古琴也是一种情操和人格的表现。

在我眼中,古琴以“静美”为艺术特长,而“养心”则是古琴静美的最高境界,古琴是静美且养心的。我不理解有些年轻的习琴者在演奏时喜欢乱动,演奏者应该追求通过音乐的本身而不是通过大幅度的动作去感人。因为讲究含蓄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无论愤怒或强烈都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隐隐地含着,似露非露。在我看来,古琴演奏的纯正情景应该是“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这与打太极拳、书法、作画等具有同样之处,左右手的动作儒雅、简静,形式上极为缓和,却内含刹那之间的爆发力。 如果弹琴时动作幅度大,按西方理念来看是“神采飞扬”,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做派却犯了弹琴五病中的“走作猖狂”,从而背离了儒、释、道的内涵意蕴。

我觉得,古琴作为一种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还是应该保存传统。就是把古代传下来的这些经典的名曲,包括它演奏的这些技巧,还是要如实地,忠实地原样把它保存起。但是我也不反对古琴要发展,但是古琴只有全面继承传统,创新与发展才有意义。因为只有当继承达到了精纯的程度,你的理解和演绎就会自然地流淌出来,俗话说“水到渠成”,才能自觉地实现创新的飞跃。因为自古以来古琴新曲时有产生,古琴艺术也从未停滞不前。

古琴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琴艺术;历史文化;乐器;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31-02

引言:

古琴其起源、形制、审美等方面都被赋予成为与神沟通之物,从而后凌驾于普通乐器之上,作为文人音乐最重要的一部分,并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凝聚着中国传统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品质。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制度、审美情趣等变化,致使古琴逐渐失去依托。古琴文化的保护是否中断过?如今古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措,是否可以促进古琴文化的传播?本文以历史作为基础,探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古琴艺术在除去非音乐性因素时的价值性;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措,能否促进古琴文化的传播。

一、古琴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所谓古琴凌驾于其他乐器之上,集中国传统精神内涵,是由于历史需要。西周至春秋,古琴与钟、鼓等乐器一样,流行于民间各个阶层。古琴音乐的审美存在一定的包容性,提出“和”与“同”,认为美的准则在于“和”而非“同”,肯定古琴多样的音乐风格,而“礼乐”制度的延续为古琴与政治的联系做了很好的铺垫。至汉代《琴道》一书,首次将古琴独立于八音之外,作为乐器之首,认为古琴其起源、形制、审美等都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与神沟通之物,从此成为士修身养性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琴的起源、形制来看,同样需要历史发展的文化环境与积淀。远古时期人们的图腾崇拜与思维模式,决定了祭祀活动的乐舞表演,琴也即应运而生。所谓琴身的象征意义,如长度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宽六寸,象征天地之六合;琴上五弦、象征着五行,依次为宫、商、角、徵、羽等的形成,也与远古时期的社会实践有关。在此之上,古琴的声音特点“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因而《琴道》一书中称赞:“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首。八音广博,而琴最优。”由此可见,古琴所产生的演奏技法、声音特点等恰符合了士阶层的审美体验,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和”的准则。

事实上,虽然一直强调古琴对个人有“明仁义”的道德作用,在于端正人心而非抒感,但从实际演奏曲子的速度及节奏来看,与平和的标准又是相违背的。如蔡邕对琴人的描写“曲引兴兮繁丝抚”、“曲伸低昂,十指如雨”等,都与当时的理论不相符。从古琴本身这一乐器的角度来看,需要的是表现力的挖掘、技巧的深入,但成为政治表现的手段之时,也已失去了音乐本身的表现意义,限制了古琴的表现力,二者相互制约。

二、现代社会的古琴实践

古琴是否远离大众?原本作为主流文化的“文人琴”本仅满足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发展琴艺、琴乐的形式,导致琴的社会功能降低,与大众脱离。又由于社会变革和西学涌入,古琴这一传统文化的代表逐渐失去了文化主流的地位,传统文人自愿又或被迫的接受大众文化。在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的社会文化之中,士大夫与古琴之间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已经逐渐瓦解,一部分琴人认同西方理论,试图用西方的音乐表达方式处理古琴问题,以达到宣扬古琴的目的,尤其在新文化运动与旧文化形成冲击之后。

事实上,古琴虽未像其他乐器一样普及,但古琴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并未停止过,包括琴人角色的变化以及大量的琴社、古琴活动的建立。那么,当古琴失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抛去积淀十分深厚的文化魅力时,在20世纪诸乐器中,究竟居于何种境地?虽然古琴记谱法的革新问题一直受到琴人学着们的关注,认为古琴的普及受限源于繁琐的记谱法,但笔者以为,古琴的音响效果的改良更为重要。

在人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声波作用于人耳产生心理及生理反应,符合人类审美需求的,往往是有规律振幅的乐音体系或者是有序的噪音组织,这其中所包含了最基本的音乐要素即音高、音强、音色、还有音长。音高与音强构成了音乐的张力,使人感受到柔和、庄严等不同的情绪色彩。但若张力过大或过小,就会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舒适度会大大减弱,这也就是人的审美需求对音乐创作的限制。 然而古琴音量问题仅限于文人“自娱”的程度,若要适应现代社会“他娱”的目的,则必须扩大古琴的音量而又不失真实,以达到人类听觉的舒适度。作为经济结构下的古琴重建,不仅自身需要调整以适应社会,琴人角色与古琴制度也随之改变着。古琴民间课堂也作为一种消费传播古琴文化,招收学生,建立师生关系,逐渐打破古琴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界限。

三、“非物质遗产”下的古琴文化

实际古琴文化的魅力更多来源于其背后的文化积淀,2003年的中国古琴艺术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措很好的保护了这种文化精神。如上文所述,古琴艺术从未间断,为何还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琴史・尽美》一文曰:“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四美既备,则为天下善琴,而可以感格幽冥,充被万物,况于人乎?况于己乎?”可谓对古琴美学思想做出了一个总结,尤对“心”的作用加以强调。而这种娱己的“心”与自然的沟通方式,洽体现了包涵着整个民族与国家精神的中国传统“礼乐”文化。那么古琴自身如声音小诸特点,反而与上文所述的有待改进的观点相违背了。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当代古琴文化的传播来自包括之前的唱片、目前的学术、传媒、市场等,将古琴逐渐以商品的形式融入大众,但对于古琴传播的解读,还是附加了太多中国传统中“修身养性”、“自然脱俗”等氛围,以烘托古琴的文化精髓。在被赋予了文化遗产的古琴活动,经济利益效应与之并存,形成新的体系,而这种带有文化象征的古琴活动,则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是“遗产”,但不会阻断大众与古琴的交流,确实可以有助于将其融入现代大众当中。透过古琴参悟人生,作为个体与文化的连接,使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既不会失去古琴这一乐器,又可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不过,其自身两千多年所形成的审美品格与艺术风格,要想适应现代社会,面向大众,必将继续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环境。

四、结语

古琴这一原本普通的乐器,由于自身的特性被文人选中,地位逐渐提高并不断的积聚丰富的文化魅力,使其成为历史悠久、独一无二的神圣之物。但除去非音乐性的因素而言,古琴作为一种单纯的乐器,其表现力与其他乐器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古琴自身的韵味与历史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无法使人忽视其文化作用。在维护古琴艺术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古琴的传播,提升了古琴与历史整体性的价值。但现代古琴的发展必须继续调整以适应新环境,才能不断的保持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周海宏.音乐何须“懂”[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苗建华.古琴美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易存国.大音希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6).

[6]刘承华.古琴美学的历时性架构黄钟[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02).

古琴文化范文第5篇

爱之欲其生

古琴,亦称琴、瑶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之首。是古代文人必备的修养。

古人常说:“琴者,禁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由一件乐器,逐步演变为古代知识分子修身养性的道器。古琴的修养被称为“琴道”,古琴的学问被称为“琴学”,这就是古琴在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上的地位。

虽然早在唐朝的刘长卿就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感慨,但古琴自古即使知音难觅,却绝不放低格调。难怪子期一死,伯牙只好摔琴了。

然三千年来古琴艺术虽然历经坎坷,却在最艰难的时期也一缕未绝,终得绵延至今。何哉?盖因其“一缕”之传承者有慧根,可与古人心有灵犀。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致俭,就是这样的人士。

三十多岁的杨致俭已经将相当的精力投向公益,发起古琴基金会,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前,杨致俭业余喜欢历史与文化,且箫笛、围棋、书法、绘画均有涉猎,后来一旦接触古琴,就仿佛洞见自己的前世,找到自己的人生。他先后师从著名古琴家龚一、李祥霆、戴树红等老先生,潜心研习广陵、虞山派曲目,领略到中国古人是在清贫的、简单的生活里,求取一种更美好、更丰富的趣味,而支撑这种趣味的,则是先哲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平和共处的玄妙理念。

为了追求这个境界,杨致俭经常通宵达旦地流连在琴声里,明月孤灯,抚之弄之,尽情享受心静如水、以琴声同古人对话的乐趣。其痴迷如此,爱之欲其生。

以民间力量传承古琴文化

中国的古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活着的、成熟的乐器。2500年前的商周时期即有“士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春秋时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诗句;汉朝时期,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典故;三国时代,诸葛亮与司马懿《空城计》的传奇故事,无不反映了古琴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生活中的重要性。历史上,孔子、蔡邕、嵇康、阮籍、陶渊明、苏轼、欧阳修等,皆为精通琴学的著名文人。

近代以降,社会巨大变革导致传统文人阶层的灭失,古琴一度濒临绝境。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国能琴者仅200人,至1956年就不足100人了。幸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复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人的自我振兴更引来了世界的瞩目。2003年11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文化的保护应包括对古琴传承人的艺术钩沉,古谱的搜寻、整理、打谱、记谱、录音,古董古琴之调查、统计、造册、收集,以及古琴文化培训等内容,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面对这一文化使命,杨致俭希望集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古琴文化之传承、保护和传播。

早在2005年底,杨致俭开设了“钧天琴韵古琴馆”,供爱好者学琴。2008年,又在淮海中路的宋庆龄故居旁,租下一幢三层楼的独立洋房,办起了“幽篁古韵古琴文化会”。走进“幽篁古韵古琴文化会”,只觉古色古香。庭园流水潺潺,花草丛生,颇有江南园林的风姿,目前已成为淮海中路上的一道文化风景。数年来,“幽篁古韵古琴文化会”吸引了数千名同道,一起来感悟古琴的神韵。

悟道卫道传道

杨致俭认为,弘扬古琴文化并非要培养技巧精准的“古琴家”。而是让更多国人了解真正的古琴,并让他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尊重的。

2011年1月28日,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经杨致俭发起,由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并在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登记注册,业务主管单位为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地址就设在淮海中路1801号的“幽篁里”。

有了这个平台,使得更多古琴爱好者近悦远来。

杨致俭的呼吁很快获得了积极的响应,社会贤达的资金陆续注入。基金会之下还分设了一些专项基金,分别用于支持古琴研发、专业院校古琴学生奖学金、传承人保护等内容。

为了降低古琴学习门槛,基金会还推出了学费补助、免费租赁古琴等项目。让基金会真正成为一个传播古琴文化的公益组织。

在基金会成立的近两年以来,基金会申报成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保护单位,推荐了多位上海市的非遗传承人。

成功举办了中国“非遗月”部级非遗传承人、当今古琴泰斗李祥霆教授古琴独奏音乐会;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古琴独奏音乐会;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香港著名古琴家唐健垣博士古琴独奏音乐会;2012中国古琴大师新年音乐会。其中,2012年元旦举办的“首届中国优秀青少年古琴邀请音乐会”荣获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群众文化优秀活动项目”奖项。

基金会还参演了2011年、2012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办、上海市文广局等单位主办的“海上生明月 中华家国情”——“我们的节日”上海嘉定中秋月诗词诵读晚会等市级演出活动。

2012年11月3日,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古琴群英会”登上了第1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文化部主办、上海市政府承办的重大国际文化活动,是中国唯一的部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这也是古琴第一次作为列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非遗项目出现在上海国际艺术节。

基金会还积极进行古琴传统文化保护,组织部级非遗传承人陈长林、成公亮等古琴大师来沪举办大师班、系列讲座及保护性唱片录制等工作;多次在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社科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市创意协会论坛等举办古琴文化公益讲座;并在2012年3月接待摩纳哥官方代表团访问(来访人员包括王妃Charlene殿下、摩纳哥驻华大使Catherine女士等)。2012年,基金会还发起成立上海幽篁古韵古琴艺术团(市级)。

相关期刊更多

乐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音乐爱好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扬州市扬州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