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范文第1篇

写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信亲爱的爷爷:

您好!

翻开记忆的画册,爸爸经常告诉我爷爷希望我能成为我们这一家族争光:非常关心我的学习。”我还记得每次回来看您时,就给我买鸡腿吃。

今年,我上四年级,还有20天就考试了,我的心情非常紧张,生怕自己考砸了,让父母失望。因此,我很努力地复习四年级学的知识,上课不敢走神,认真听课,大脑时刻保持着正常运转,神经紧绷。结果,没过多久,我就支持不住了, 自己也开始失去信心。邻居的哥哥告诉我,他以前复习时,发现其时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掌握,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科学的复习日程时间安排表,把每件事都做的井井有条,因此劳逸结合。不知您是否认同这种做法,如果您有更加有效的复习方法,记得回信告诉我哦!

远在北方爷爷,您是否还在操心我的学习呢?不管说千言万语,您都放不下牵挂我的心。祝您:身体健康您牵挂的孙子:源源2016年3月3日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范文第2篇

您好!

您还记得七年前回老家时,看到的那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吗?那就是我——李浩帆。我现在已经十岁了,这学期读五年级,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我的个子长得可高了,下次您回来说不定已经认不出我来了呢。

听奶奶说,七年前您回老家时过得不是很舒心,因为那时的生活太不方便了。回家的路都是泥泞的羊肠小道,您一路颠簸地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了。在家里,看到奶奶从老远的地方把水挑回家后气喘嘘嘘的样子,您皱起了眉头。那时煮饭要烧从山上拾的柴,您蹲在灶前放火把脸都熏黑了,而且还弄得满头大汗。上厕所也要到那种臭哄哄的茅厕。晚上看电视由于没有装闭路,只能守着独有的一个“雪花飞舞”的江西台来看……

现在的农村到处都搞起了新农村建设,家里的变化可大了。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马路,上厕所再也不用去茅厕了,家里已经装上大便器,可以在家里面上厕所了。也许您会问:大便器不冲水怎么能行吗?您放心,现在家里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象过去一样到远处去挑了。如果您要洗手,只要轻轻一拧,清凉的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对了,忘了告诉您,家里还用上了液化气,电视也装上闭路了,爷爷奶奶再也不用象从前一样守着一个台来看了。爷爷还买了手机,如果爷爷去了田里干活的话,叫他回家吃饭打他手机就行了,再也不用象以前那样跑到山顶上去喊了。爷爷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身体还好着呢!他还买了一辆电动车,连割鱼草都骑电动车去割了呢!

我们南康城的变化也不小。前几年,街上就建起了许多超市,买东西方便极了。到处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蓉新城、龙事达、新南康中学、第一小学……,一点也不会比你们城里差,说不定还要比你们那里漂亮呢!

小爷爷,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家里的人让我代他们祝愿您全家中秋快乐!全家幸福!我们衷心希望您和四奶奶能早日再回到家乡,来亲自感受我们石门坑的变化,感受我们整个南康的变化。我想,那时您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快些回来吧!小爷爷。

此致

敬礼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范文第3篇

【重点】通过研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难点】教给学生写回信的方法,引导学生写好回信。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章内容浅显易懂,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读懂高尔基的信,并代儿子写好回信。于是,我围绕“信”,设计了“读懂信”,“写好回信”这两个部分,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学会表达,让学生在“读懂信”“写好回信”这两个环节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语文实践训练。努力做到在30分钟的课堂内,让每一个学生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语文素养,让每名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的过程中,陶冶、塑造心灵。

【教具准备】准备好写回信的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关于父爱的故事。读课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一位大作家,他也很爱自己的儿子。这位大作家对儿子的爱是与众不同的,他把自己浓浓的爱倾注于一封写给儿子的信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懂这封信,代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二、读信

(一)读通这封信。要求:1.自由读,把这封信读通顺。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二)读好这封信。1.引导学生模仿父亲的语气读好第7节。2.看图,父亲在花园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在信中对儿子说——再读。当儿子读这段话时,他会感受到什么呢?师:儿子为父亲留下了美好的东西,我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父亲的对儿子的美好行为的表扬和作为父亲的自豪。板书:表扬3.读好第8节。①指名读,关联词告诉我们什么?②老师范读,你扮演儿子的角色,想想你会听出什么?师:父亲不仅希望儿子在岛上留下美好的东西,更要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留下美好的东西,这是他对儿子给予的更高期望。板书:期望③父亲希望儿子无论何时何地留下“美好的东西”,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是不是仅仅指岛上的鲜花呢?指名说,美好的东西会是什么。师:如果生活中能为别人留下一丝安慰,一次帮助、一个微笑,一句祝福,那我们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4.读好第9小节。齐读第9小节。问:读好第9节,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你关注了哪个标点?(“给”后面的“,”表示强调,强调了“给”的重要作用。)再指名读。

(三)读懂这封信

1.读懂内容。这句话就是高尔基的信最想告诉儿子一个道理。①师:(演示动作)这就是“给”,这就是“拿”,在这句话中,“给”和“拿”仅仅是这个意思吗?这是指特殊含义,那这两个词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说一说这句话的理解。②儿子之前在岛上的“给”是为父亲,为岛上的居民留下鲜花。高尔基自己的“给”呢?出示作家简介,指名读。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③师:当我们成为所有人都需要的人,我们的人生就很有价值了,我们就会获得永远的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奉献一份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是高尔基教给儿子的道理,更是他对儿子爱的表现。板书:教育让我们记住这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2.读懂形式。①这三小节其实不是信的全部内容,你猜猜看,老师是怎么看出来的?【师讲解】第7节、第8节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这是摘录信的一部分,第9节后面是省略号,是内容的省略。所以,同学们读书一定要细心!师:一整封信中只摘录了这三小节来年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学生交流

②教师小结: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无论从信的内容,还是信的形式,他时时刻刻都为儿子考虑,让儿子能读懂信中的表扬和期望,能读懂他的良苦用心——希望儿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对儿子的一种深深地爱。【完成板书】

③再一次品味一下高尔基的这封盛满智慧,洋溢父爱的育子之信。指名读整封信。

三、写回信

【创设情境】高尔基把信寄出去后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妈妈交给他一封信,亲切地说:“孩子,这是你爸爸的来信,快拆开来看看吧!”。儿子迫不及待地拆开信读起来,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完他都有千言万语想对父亲说。

1.明确信的内容。你能替他把心中的话说一说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候、感谢、汇报。师:回信和写信不同?教师讲解。

2.学生练习写回信。①、同学们,看来儿子的回信至少可以写3个部分,你最想写哪一部分呢?选择一部分写一写。【出示信的基本格式,发信纸,播放音乐】②、交流修改各自写的片段。

【教师小结】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封信,教会我们如何做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表现了一位伟大作家对儿子与众不同的爱,这种爱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让儿子能够吃饱穿暖,而是给予儿子一颗精神种子,教会儿子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四、作业

1.试着把信写完整。

2.阅读作家卡片中介绍的高尔基的作品。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范文第4篇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地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探究练习

1、作者在第②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④段,请在原文中划出写“我”当初读父亲的信的感受的句子。对于父亲的信,当时“我”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给亲人的一封信范文第5篇

父亲的情书一直被母亲珍藏着,信封上写着惠姨的名字,内容是写给母亲的。

父亲年轻时当兵,复员后与曾是小学同学的惠姨谈起了恋爱。在他们那个年代,自由恋爱还不太被人接受,惠姨家条件特别好,奶奶不相信她会真的下嫁给父亲。所以,惠姨第一次跟父亲回家就被奶奶赶出了家门。无论父亲怎么恳求,奶奶就是不松口,又在短时间内安排了父亲与母亲的相亲,并以死相逼。至孝的父亲终于投降了,但私下里却和母亲达成协议,必须允许他与惠姨通信。母亲是个善良寡言的女人,而且从相亲那天开始就真正喜欢上了父亲,所以,对于父亲的无理要求,母亲委屈地答应了。

惠姨在父亲婚后一个人去东北,然后音信全无。父亲几次跑到惠姨娘家要联系方式都被冷拒门外。半年多后,父亲才平息下来,开始和母亲过日子,只是人沉默了许多,而且坚持给惠姨写信,写好了用信封装上,贴上邮票,然后锁在一个小箱子里。

对于这一切,母亲好像都没有在意。

年复一年,平静而烦琐的日子里,母亲的善良与包容渐渐取代了惠姨在父亲心中的位置。两人之间也渐渐有了很多的默契,父亲对母亲也一天天地关怀多起来,偶尔还会下厨为母亲做些饭菜。或者到集市上给母亲买些衣物,每一次,母亲都会眉笑眼开得说不出什么。

父亲依然写信,然后锁进箱子里。母亲越来越不在意,毕竟父亲有时还在想着她,母亲很知足。

婚后第五年,母亲生我,难产。父亲守在产床前。母亲很艰难地拉着父亲的手:“我走了,你去找惠吧,听说她还一个人。”

父亲第一次大声怒喝母亲:“瞎说什么?我要你好好地给我养活我的孩子,而且我还有信没给你写完!”

“信?”母亲惊诧,父亲从来没给母亲写过一个宇。

“箱子里的信,写给你的,你还没看过呢……”父亲泣不成声,“等回家我拿给你看。”

母亲终于平安地生下我回了家。父亲开了箱子的锁,拿出信,一封封地读给母亲听,开始是写给惠姨的,然后说到母亲的宽容、勤劳、平和,说到母亲的到来给枯闷的家庭带来的生机,说到父亲的自责、歉意,称呼从惠慢慢变成了母亲的名字――兰,“我感觉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有兰在的家”,这成了后来父亲写得最多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