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调研

新技术调研

新技术调研

新技术调研范文第1篇

(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年上半年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6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57.24亿元)的8.0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18亿元,占工业增加值(37.11亿元)的11.27%。

(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到**年6月,瓯海区拥有经认定的温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17家,温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家。23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超亿元的有5家。**年上半年,全区3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近四千万元,约占销售比例的4.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0.2个百分点。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

从**区域划分后,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科技型企业进入工业企业总产值前20强名单,到**年发展为1家,**年发展为3家,到**年达到了7家(如温州市瑞新皮革有限公司、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温州市汇顺达工贸有限公司、立峰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顺威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温州市通用锁具有限公司等),占到了总数的35%。

(四)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和新产品相继涌现

**年6月,有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1项省高新技术产品和60多项省级以上新产品正在瓯海区试制和生产。**年上半年,全区3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收入达8.32亿元,比去年同期(7.56亿元)增长了近一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人达到5.39亿元,占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总额的64.8%。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企业主要利润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五)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得到成功实施

**年6月,瓯海区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18项;实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省级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的进程。

(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瓯海区已有60多家企业与国内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较密切的科技合作或技术依托关系。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温州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家。全区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不大,企业单体规模也不大,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快发展

瓯海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需加大力度。**年,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86亿元,仅占瓯海区工业总产值(297.85亿元)的8.01%。**年上半年,瓯海区有温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6%,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大。瓯海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体规模偏小。**年,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居全省第58位,全市第8位;增长率19.31,全市第10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居全省第62位,全市第7位,而且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市的平均水平。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后备高新技术产业有待培育

从瓯海区高新领域的33家企业所属行业分析,4家电子信息行业,占12.1%;属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17家,占51.5%;属新材料行业的10家,占30.3%;属高效节能及环保技术行业的2家,占6.1%。

从企业规模分析,四个高新行业中,光机电行业的企业规模最大,年平均产值超6058万元。电子信息行业企业规模最小,年平均产值仅2453万元。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贡献份额上,主要集中在光机电行业。

表1**年高新产业33家企业分行业企业数、产值占比及平均产值对比表

企业数量占比(%)

产值占比(%)

企业平均产值(万元)

电子信息行业

12.1

5.7

2453

光机电行业

51.5

60.5

6058

新材料行业

30.3

27.6

4713

高效节能及

环保技术行业

6.1

6.2

5214

从高新技术产品分布的技术领域分析,瓯海区23个高新技术产品中,属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的占13%,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的占47.8%,新材料技术的占26.1%,高效节能及环保技术的占4.3%,其它占8.7%。

以上数据及表1充分反映了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效节能及环保技术等行业,虽然在企业数量、高新产品数量上占了一定的比例,但在企业规模上偏小,高新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程度偏低,光机电(一体化)行业一支独秀,其他行业仅仅是补充或点缀,有待于加快培育。

(三)高新技术产品关联度低,延伸能力差,对行业幅射、拉动作用不明显

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近几年发展快速,但高新技术产品品种仍然不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是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但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在整个行业中的比重仍较低,总量也不大。可以说,瓯海的高新技术产品,零部件、中间体多,整机产品、终端产品少,而且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因此,对关联行业的幅射与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缺人才,缺技术储备,产学研合作度低,整体创新能力薄弱

瓯海区的企业通过近几年来的大量引进和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知识与年龄梯度较为合理的较稳定的技术队伍,但学术带头人、专家型人才、研究开发的攻关型人才仍相当缺乏,真正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则更少,一些外聘的兼职专家或退职专家在唱技术研发的主角,因走掉关键人才而导致高新技术项目半途而废的事也曾有发生。

人才缺乏导致技术储备不足。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缺乏高新技术项目的现象也较突出。**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反映,瓯海区567家规模企业中,仅有6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有合作关系,只占10.6%;3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仅有10多家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活动。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大多停留在单纯的开展某个项目,解决某项技术难题层面,普遍还没有建立一种长期、紧密、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关系,院校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研设备、科技信息等等优质科技资源远未能得到应用。

企业内部而言,科研条件、试验测试手段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不专岗,信息渠道不畅,缺乏对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及趋势的研究与跟踪,内外部科技资源的集成与共享水平较低。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高素质人才引进较难,成本高,留不住。

(五)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中小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项目融资难

就全区企业层面来说,企业作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明显不足。据科技监测统计,**年瓯海区规模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约8914.1万元,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140.47亿元)的比例仅为0.64%。

与其它地方类似,缺乏高新技术及产品开发资金已成为制约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年、**年,区本级财政用于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投入都在700万元左右,远低于浙江省的平湖、诸暨、新昌、上虞、嘉善等县市,与自身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与实力不相称。一些成长性好、充满生机的科技型企业,一批高新技术苗子产品与初创产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而得不到快速发展。

(六)企业负责人的自主创新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牌意识淡薄,高新技术产品的知名度不高

许多企业大多是从事传统产业发家致富的,企业经营者知识层次高的很少,许多经营者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市场意识、国际竞争意识和核心技术优先意识。**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瓯海的33家高技术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15家,占企业数的45.5%;长远来说,这对高新产品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非常不利。

瓯海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在瓯海区的所有省名牌和温州市名牌产品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不多。

(七)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环境欠佳

区域调整后,瓯海区原有有关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难以执行或需要调整。在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企业的用地、用电方面,没有明确的政策给予照顾,相对于其他的兄弟县(市、区),瓯海区的政策力度明显不够,如龙湾区、鹿城区,它们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用地上给予了1~5万元/亩的优惠。特别是一些刚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企业,政府部门还缺乏应有的培育和扶持,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之尽快发展壮大。

三、“十一五”期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载体及政策措施

(一)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建立起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宗旨,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瓯海区科技创新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在2007年前跨入浙江省科技强区行列,到2010年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具体目标为:

1.综合科技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全省科技强区的先进行列。把服装、鞋革、锁具、眼镜、包装印刷、汽摩配、特色农业培育成优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凸现的特色产业基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1000项,力争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领域有重要突破。

2.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对GDP的贡献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超过15%。

3.基本形成具有瓯海特色的、开放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家;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家;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有新进展,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比例达到5%;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10家。

4.建立起高效、有序的政府科技管理体系。确立“营造环境、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示范引导”的工作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研究和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5.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壮大科技队伍取得成效。2010年,全区人才总量达到5.5万人,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达到1200人,全民科技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二)工作重点、载体及政策措施:

1.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高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组织力度

建立由区长任组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通报制度,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列入对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制订优惠政策,建议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并汲取外地相关政策的精华,在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方位地营造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吸引本区域更多的生产要素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吸引国内外更多的科技资源进入瓯海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2.编制高新技术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编制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与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重的原则,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与医药等高新技术作为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重点项目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工程。在现有科技三项经费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项目的基础上,采取财政每年安排高新技术专项资金,或技改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倾斜等形式,予以重点扶持。各相关部门零距离地对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进行跟踪服务、管理,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达到预期目标,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3.加快以信息化引领高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重点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通过应用试点与示范,在通信、机械、造纸等行业全面推广先进设计、先进制造、现代管理、现代网络、电子商务等技术应用,加速信息技术在全区制造业中全面应用和深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眼镜、锁具、鞋革、汽摩配、服装、包装印刷、特色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以CAD/CAM提升皮革制造业、服装设计与加工业的技术能力;锁具业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工业用锁、智能锁等;眼镜业发展高档光学眼镜、新型太阳镜,加快应用新型纳米材料;机械行业向光机电一体化进程推进。依托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自主研发,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新。

4.推进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加强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引导规模型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研开投入,着力建设一批省部级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争取到2010年培育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家,培育民营科技企业研发中心50个,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技术能力。以龙头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开发机构和产学研合作机构等为依托,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目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力争到2010年新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50项,开发国家级科技项目30项,专利授权1000项,新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比例达到10%。

5.加快瓯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建设

建议区政府将经济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定位为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服务中心,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为创业人员提供一个安营扎寨、创新创业、孵化成长的场所,为本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要素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各类中介服务与机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一如既往地建设好网上技术市场。对通过网上技术市场实现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政府给予一定的科技投入作为鼓励,促进广大企业充分使用好这一平台。

6.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激活用人机制,推行技术入股参与分配,切实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

制定灵活、柔性的引才机制,通过引项目带进人才,联络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产生连带效应;建议成立“引进科技人才之家”,建设“校企联合研究生实习基地”,建立区域外人才智力引进工作联系点和招聘平台,作为引进人才的有效载体。实施“人才515工程”,加强企业经理人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人才资源开发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组织企业家到省外、国外考察,加速企业家队伍成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使其成为人才的集聚地辐射地;深化改革,激活机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要素入股、期权奖励等形式,与各类高素质人才组成“利益共同体”,在维护资、智双方权益的同时,确保高素质人才能长久地安营扎寨。

新技术调研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扶持引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我市企业科技综合实力有所提升。截止年底,全市共申请专利414件,已获批准授权271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90件,外观设计153件)。全市共有989项科技成果获得了省、市级表彰奖励,其中获省级111项,市级879项。调研组所到的四县(区)无论是在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上,还是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数量上均有所增加,开发出了等新产品,不仅通过研发获取了5项专利技术,而且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销售等环节,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年,全市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42项,其中:申报省科技厅36项、申报国家科技部6项。已取得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批准立项23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立项1项,省科技厅立项22项,共安排国家和省科技经费1803万元。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荐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取得进展。区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年第一批省高新技术企业,并被省科技厅、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批准列入年第二批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科技经费补助18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科技经费25万元。年,我市共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34项,投入科技经费2048万元;实施市级科技项目22项,投入科技经费280万元。科技项目的实施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营造环境。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当地企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为企业铺垫发展道路的优先地位,积极加强领导。各县(区)成立了以县(区)委书记任组长、县(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组员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有效地对当地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领导和服务。县(区)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市、县(区)政府每年组织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科技工作,签定科技发展目标责任书,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层层负责,有效落实,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继国家、省科技大会和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政策之后,我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如年,县以担保贷款、借款等形式为佳浩公司筹资1000余万元,支持企业应对危机,加快发展。在县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年,区科技投入452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支出比例的1.06%;县科技投入234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支出的1%。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企业的认定,推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相关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在国家新制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后及《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展后,我市科技、经济部门及相关企业积极开展申报认定、创建、培育工作,区茶业股份公司已获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企业认定,其他几个具备申报认定条件的企业正积极组织申报或积极培育。对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关部门正在认真落实所得税及企业研发费抵扣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二)加强技术中心建设,提高研发水平。自省科技厅出台了《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后,市经济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市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暂行办法》,采取政策促进、专项扶持、规划引导、信息服务等多项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形成自己专有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年,县有2家、区有1家被认定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市级首批认定了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县已遴选出了3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全市以企业研发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的中坚作用逐渐凸现,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如林纸、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加快技术改进创新和自主技术研发。林纸公司自主研发的松全漂白硫酸盐绒毛浆技术,参与了国家绒毛浆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还于今年实施了9万吨纸浆生产线技改扩建、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改、污水处理设施技改、2#碱炉技改、抄浆切板机扩幅及优化技改等新项目,有效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益。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技术中心雄厚的研发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推出竞争力强、效益好、质量高的新产品。近几年内,公司新建3.2万立方米集装箱地板生产线投产、完成了5000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技术改造和3.5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技术改造项目、完成了中密度纤维板技改为强化板基材(高密度板)项目等项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了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创造了良好的效益。区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在加强公司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科技研发的同时,还主动与相关院校合作相继完成了4万亩有机茶园建设、茶园小绿叶蝉防治研究、国家级茶基地标准化建设、《有机茶综合标准》、《茶晒青茶标准》的制定;年与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研制了一套烘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的生产设备,提高了公司的茶叶生产及产品质量。茶兴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茶精制生产线及除尘系统,相继开发了6CYJ-32型压茶机、6CYJ-6A型小沱茶机、6CJP-94型茶解块机等。

(三)加强交流,引进消化。全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和鼓励科技部门、企业积极参加与有关省院、校科技交流、成果展示和洽谈会。通过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难题。通过消化吸收,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企业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大唐汉方有限公司与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中科院版纳植物研究所及区科技局和药业共同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3个龙血褐系列产品,并完成了灯台业片、龙血褐制剂等共6个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及标准提高的注册工作,完成了3个仿制产品的注册申报及灯台树GAP基地的研究工作,新产品的开发成为支持公司长期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林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引进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院士的发明专利,以松和龙竹为原料,开发了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生产技术;与昆明人造板机器厂合作,利用当地松伐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自主研发出了膜工业托盘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技术参数,申请受理知识产权2项,获得“包装设计发明专利”1项。茶研究院通过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历经两年多的合作,完成了茶降血糖机理的研究,于年4月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目前,茶降血糖研究的相关发现和发明,已经申请国家发明5项,并获受理。

(四)积极申报科技项目,有效转化科技成果。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6项,其中国家、省立项21项,为企业争取资金1573万元。通过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了一批占领行业制高点的核心技术。林纸公司“混合阔叶木浆开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列为年市“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获得省科技厅160万元的经费扶持,已在实验生产中生产出混合阔叶木浆试验品9800吨,实现销售收入3965.9万元,利税1050.5万元,为林纸扩大原料来源,提高杂栎木综合利用价值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林产品公司于年实施的“模压工业托盘”项目,争取到省科技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的401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模压托盘与传统手工制作的木质及塑料托盘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强、不易变形、运输方便、可回收利用的优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至年6月,共累计生产松压膜工业托盘39.4万件,实现工业总产值1864万元,税金275.87万元。围绕打造“茶”品牌,做大做强茶的目标,有关部门和企业先后组织实施了“名优生态茶开发研究”、“公司4万亩有机茶园”等项目,使我市的茶叶种植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在茶叶市场疲弱的环境中,银生茶叶公司凭借优良品种和科技成果转化,使产品价格远高于同行业企业的产品价格。

(五)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供科技创新保障。企业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十分注重优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选拔任用、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素质培养等方式,加强对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展示才干的社会环境,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智力保障。林纸、林业股份公司、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红塔木业等企业,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市企业的前列。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先进州(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科技创新意识有待加强,科技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面对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部分领导干部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如何发挥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对科技投入的力度还不够;部分县(区)的科技三项经费没有按照法定要求完全足额到位,年度科技投入未达到本级财政支出比例的1%,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需要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品牌自主创新亟待加强。由于我市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偏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资金缺乏、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等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速度不快。企业能打得响的产品品牌不多,特别是能起支撑作用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数量很少;企业争创国家、省著名商标的意识不强,产品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鼓励企业研发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科技研发经费抵扣税收政策和实施细则虽已出台,但我市还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以致一些企业还未能享受并利用此政策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四)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形成较大冲击。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我市多数企业,致使这些企业产品积压、或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效益下滑。这既对企业技术创新、研制新产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难度。

(五)科技人才缺乏。虽然我市近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但我市企业的科技人才仍比较匮乏,尤其是缺乏领军型人才。部分科技人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断更新的科研素质,难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难引进、留不住”等原因导致了现有的科技人才流失,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使我市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四、意见建议

针对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好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广泛有效地开展,帮助引导企业或通过科技研发自主创新,或通过引进消化后集成创新,或直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应对挑战,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议各级政府继续宣传和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和方针,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措施,着力营造科技兴市的大气候,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对经济建设主战场和我市传统工业基础的实际进行结构调整的科学决策和规划,完善各项促进科技进步的措施,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做强做大茶、林、矿等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坚持面向基层,做好协调引导工作,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和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产业、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进一步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通过制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科技人才、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创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市场、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产权等配套齐全、服务良好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制度、技术保障。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已经制定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多渠道投资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优惠政策做扶持的全社会科技创新发展投入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整合科技发展资源,改进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企业。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宣传教育、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约束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三是政府牵线搭桥,定期举办支持科技创新的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合作。特别是对经认定的省级、市级技术研发机构、主要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大力给予资助。四是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科技、财税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在许可范围内,大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新技术调研范文第3篇

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XX年,武汉、成都、重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武汉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为20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新能源、动漫、集成电路三大产业产值增幅分别高达35%、43%和46%;节能环保、生物、软件服务外包、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都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469.25亿元,增加值575.62亿元。重庆市高技术产业XX年销售产值达1028.2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987.73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64.3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重庆高新技术的四大支柱产业。

二、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武汉、成都、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主战场。

1、空间布局合理,企业密集度高

武汉市工业空间布局分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聚区四大块,分别位于武汉市的西、南、东、北面。其中,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区内包括武大、华中科大等4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所科研院所、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55名两院院士。园区拥有8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技、教育实力居全国第三,XX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新技术调研范文第4篇

一、辽宁与浙江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途径的比较

1、技术水平的比较

本文选取浙江作为辽宁参照省份的理由是,浙江省中小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调研结果表明,与浙江相比,辽宁更多的中小企业拥有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浙江中小企业行业类型分布较均衡,样本企业中工业、现代服务业、交通仓储物流批发零售贸易分别占23.3%、32.6%和14%;而辽宁工业企业所占比重达33.5%。由于工业企业有开发更先进技术水平的优势,加上辽宁工业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因此不难得出辽宁中小企业在技术水平相对较强的结论。此外,辽宁有一部分企业仍处于国内落后技术水平,这一比重高于浙江的平均水平,表明辽宁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升级方面的任务较重。

2、技术创新途径的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辽宁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来实现技术创新,而较少选择委托开发。相比而言,浙江中小企业更倾向于购买技术专利或是与技术拥有单位建立合资企业,这表明浙江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辽宁中小企业认为“做精、专、特、新”很重要的占49.4%,同样评价的浙江占47.4%;浙江中小企业认为“技术升级”困难的占51.2%,不困难的占2.3%,同比辽宁省认为困难的占48.5%,不困难的占8.2%。辽宁省中小企业技术升级难度较小,从而更愿意通过自主研发来创新技术。

辽宁省大中型企业数量多、技术基础好,落后工业企业亟需通过技术升级发挥应有的作用。省政府注重强化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即便如此,单个企业要想凭一己之力实现技术创新,也很困难。因此,从2007年起辽宁省政府开始全力推进产学研联盟的建立,实施“企业技术联盟引导工程”,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为目的,建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稳定的长期利益关系,真正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二、辽宁与浙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比较

技术创新能力既受企业自主因素影响,如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同时还受企业外生政策因素影响,如政府培训、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等。

1、企业自主因素

调研结果显示,两省中小企业的员工受教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辽宁中小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百分比大于70%、小于30%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8.3%、5.2%,相比之下,浙江这一水平为37.8%、20%。由此可见,辽宁省中小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员工受教育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辽宁中小企业样本中国企、大企业比例较大,而浙江中小企业大多为小型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关研究表明,员工受教育水平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本又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如前所述,辽宁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整体优于浙江省,部分原因源于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更高。此外,两省中小企业提供的员工培训力度也存在差异。其中,辽宁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占36.8%,浙江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占27.9%,可见辽宁中小企业更重视培养企业的研发队伍,增强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2、外生政策因素

调研结果发现,辽宁省中小企业认为他们更受制于研发力量薄弱,因为大部分企业处于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对技术改进的要求非常高,更需要强大的研发力量。针对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的实际需要,自2006年辽宁省在科技大会上发布《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础振兴的若干规定》以来,辽宁省政府对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扶持力度更加突出,如“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对解决企业生产和研发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政府各类计划给予优先支持”。校企共建研究院制的联盟形式不仅适用于较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也适用于中小企业。这种技术联盟不再是简单的产学研合作,而是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需求与具有相关优势的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辽宁省政府还设立了产学研联盟专项资金,与其他政府扶持资金一起推动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

辽宁省政府对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各种服务,包括融资、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和培训等。调研结果表明,在希望政府提供的所有培训中,辽宁省中小企业对专业技术培训的需求占19%,浙江省占26%,全国平均水平为24%。在政府实际提供的帮助中,辽宁处于技术水平前列的中小企业接受的技术支持占70%,相同技术水平的浙江省中小企业接受的技术支持仅占44%。辽宁中小企业对技术培训的需求之所以小于浙江省,可能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优势,也可能是由于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服务。

3、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调研结果表明,资金瓶颈是辽宁和浙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二者在资金方面的诉求基本一致。辽宁有62.8%的中小企业表示有融资困难,主要受制于银行的信贷政策,因而更渴望政府为金融机构与企业建立信息交流渠道。浙江表示融资有困难的中小企业达63.7%,主要受制于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更希望获得政府部门成立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帮助。

辽宁的中小企业认为他们更受制于研发力量薄弱,因为大部分企业处于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对技术改进的要求非常高,对技术信息的需求较大,因而更需要强大的研发力量。浙江中小企业新产品的创新更多在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方面,大多停留在小改进、小创新、实用型的层次上,受研发力量的制约较弱。

由于市场竞争和服务意识不强,辽宁中小企业与采购方(消费者)存在交流障碍,相反浙江中小企业的竞争与服务意识强,市场能力也普遍较强。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辽宁和浙江中小企业展开细致调查,对两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总体而言,由于辽宁中小企业中工业、国有企业、大于50人企业比例相对较大,辽宁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总体较先进,但同时面临技术升级的挑战。技术创新能力既受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影响,如员工教育水平、员工培训等,同时还受企业外部政策因素的影响。相比浙江省,辽宁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更高,在技术创新上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优惠,如产学研联盟的助力,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综上所述,针对如何促进两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企业要尊重市场、尊重人才、培育人才

企业要着眼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确定创新方向,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资金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应该通过合理的物质激励和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对于重要科研人员给予奖励。加大企业技术培训力度,发挥人力资本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如庄子银所说,要通过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创新,营造激励创新的报酬结构,促使企业家更多地从事生产性的创新活动。企业不仅要注重培养企业经营者的创新精神,也要为员工实施创新活动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2、加快建设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创建产学研联盟

要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互动机制,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投入机制、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政府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中小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技术战略联盟,共同研究与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3、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

政府部门要转变行政理念,要以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为指导,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平台,完善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渠道,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如创业基金、科技开发基金等。应强化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力量,为市场的技术信息交流建立畅通的网络,为企业的技术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交流机制。

4、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合作发展

新技术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北京市工业产业

本文以北京市工业产业为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在技术创新路径下北京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首先,分析当前北京市工业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其次,从空间和行业两个角度,利用DEA模型分析北京市工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出技术创新路径下北京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1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1.1技术创新使不同产业之间生产要素发生转移,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改变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劳动效率,而不同产业之间其技术创新水平不均衡,就会导致不同产业的劳动效率出现差异,生产要素会遵照规律从劳动效率低的产业转移到劳动效率高的产业,这样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就发生了改变。

1.2技术创新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会改变需求结构,进而提升产业结构升级需求是技术创新的根源动力,有市场需求才会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才会激发技术创新的热情。技术创新的新产品或新工艺等,因为对原有的产品或者工艺进行了改良或者提升,性能更好,功能更强,满足了市场的新需求,所以会导致需求结构发生改变。当技术创新结果是降低了成本,给人们带来更大便利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需求创新结果。1.3技术创新会使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发生变化当今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依靠高精尖技术产业渗透性强、产业附加值高、技术创新性强的特点,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使其代替传统工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引领其他产业发展。

2北京市工业整体情况及面临的困难

北京市工业,从总体上看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推进的阶段,工业的总体规模处于稳步增长之中。2014年年末,北京市工业企业数量达3.4万家,从业人员154.7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3.6%;上缴税收1206.8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1.5%。其中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北京市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型工业企业25家;从业人员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3%,实现工业总产值887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1%,产值在10亿元和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17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154亿元,所占比重为23.9%。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北京工业目前也面临诸多制约。首先,北京工业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强,北京工业的万元产值、增加值取水量和能耗在逐年递减。其次,近年来北京市更加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关注,而对工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则相对下降,对北京工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由于北京与天津、河北在产业协同和区域配套上的不足,造成京津冀产业发展重点交叉,在部分产业及相关资源上竞争比较激烈,工业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北京市工业产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北京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势在必行,这也是北京市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

3技术创新路径下北京市工业产业区域结构

为了更好地分析评价技术创新对北京市工业产业在空间结构上的影响作用,本文运用DEA模型,分析评价技术创新对北京市工业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从北京市工业产业内部来看,技术创新有一些统计指标,其中R&D相关指标具有直观性和可评价性。模型一:衡量北京市各区县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选择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两项作为产出指标,R&D人员和R&D经费作为投入指标,以此建立CRS模型,具体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4北京市工业分行业技术创新情况分析

就北京市工业分行业来看,R&D经费内部支出超过5亿元的行业有9个。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个行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处于北京市大类行业前三位,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7.6%、8.2%、4.3%,高出全市的平均水平。汽车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部分传统行业R&D经费投入强度处于较低水平。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R&D经费投入强度均不高于0.5%。

作者:张心培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许颖.“十一五”时期中国主导产业发展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6(9).

[2]文魁,刘小畅.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科技创新系统效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5).

[3]张妙燕.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

相关期刊更多

电信网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信息产业部

新技术新工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信息通信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