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管理

新技术管理范文精选

新技术管理

新技术管理范文第1篇

按钮一般有按下和弹起两种状态,在3Dstudio中按钮也有这两种状态,Windows中虽然看到按钮虽是弹起的,但细心的用户不难发现,当选中按钮时,它有短暂的按下状态。实际上,它的原理很简单,其实是利用改变按钮边框的颜色引起人视觉上的错觉而达到立体效果,让人们感到屏幕上真有凸起和凹下的按钮一样,如下图:

@@T5S11500.GIF;图1@@

图1和图2给出了按钮两种状态和图示,图1为按钮弹起时的状态图,其右边及下边的边框色为黑色(0X00),而左边及上边的边框颜色置为亮白(0x0f),而图2则恰恰相反,右边及下边的边框色为亮白,左边及上边为黑色,它反映了按钮被按下的状态。

在程序应用中,设置某一按钮时,显示图1的状态,再选中这个按钮时,则显示出图2的状态,经过短暂的延时后,恢复到图1的状态,给用户的感觉是按钮被按下后又弹起。在Windows中的按钮就是这样的,3Dstudio中的部分按钮当被选中时,只显示图2,这时用户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凹下的按钮。

二、程序实现

主要包括按钮结构的意义和与它有关的几个函数。

1.结构定义typedefstruetButtonDef{

shortX1;

shortY1;

shortX2;

shortY1;

}button

(X1,Y1)和(X2,Y2)分别为按钮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位置坐标,用于确定按钮的位置和大小。

为了程序需要,须定义几个常用的量。

#defineSTART-Xbt→X1

#defineSTART-Ybt→Y1

#defineEND-Xbt→X2

#defineEND-Ybt→Y2

#defineGrap1(Grap为按钮边框的宽度)

#defineButtonWhite0x0f

#defineButtonBlack0x00

2.函数定义

(1)voidButtonDefine(button*bt,ShortX1,ShortY,shortX2,shortY2)该函数用于定义一个名为bt的按钮的大小和位置,其左上角及右下角坐标为(X1,Y1),(X2,Y2)。

START-X=X1;

START-Y=Y1;

END-X=X2;

END-Y=Y2;

(2)VoidReleaseButton(button*bt)

该函数显示按钮弹起时的状态。

(3)PutDownButton(button*bt)该函数显示按钮按下时的状态。

下面列出了以上函数用于定义按钮,显示按钮弹起,按下状态的程序,这个程序在屏幕上显示7个按钮,按下1~7个数字后就弹起某个按钮,非常方便,需要弹起某个数字就按哪个数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Gsap大一些时,每个按钮,就如同键盘上的键一样,立体感很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实践操作一下,并把这种简明易懂的技术用之于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button.c

#include<graphics.h>

#include<conio.h>

#include<alloc.h>

#include<stdio.h>

#include<process.h>

#include"button.h"

#defineSTART-Xbt->x1

#defineSTART-Ybt->y1

#defineEND-Xbt->x2

#defineEND-Ybt->y2

#defineGrap1

#defileScreenBkColor2

#definerelease-color7

#defineput-color3

#defineButtonWhite0x0f

#defineButtonBlack0x00

#definedelay50000

#definedis10

voidButtonDefine(button*bt.shout.short.short.short);

voidReleaseButton(button*bt);

voidPutDownButton(button*bt);

voiddelay-time(longint);

main()

{

intgdriver=DETECT.gmode=VGAHI:

button*but,*but1.*but2.*bt,*but3,*but4,*but5,*but6,*but7;

intch;

initgraph(&gdriver,&gmode,"d:\tc");

setcolor(ScreenBkColor);

setbkcolor(2);

clrscr();

ButtonDefine(but,50,50,600,400);

putDownButton(but);

ButtonDefine(but1,150,200,200,250);

ButtonDefine(but2,200+dis,200,250+dis,250);

ButtonDefine(but3,250+2*dis,200,300+2*dis,250);

ButtonDefine(but4,300+3*dis,200,350+3*dis,250);

ButtonDefine(but5,350+4*dis,200,400+4*dis,250);

ButtonDefine(but6,400+5*dis,200,450+5*dis,250);

ButtonDefine(but7,450+6*dis,200,500+6*dis,250);

while(ch!=27)

{

switch(ch)}

case''''1'''':

ReleaseButton(but1);break;

case''''2'''':

ReleaseButton(but2);break;

case''''3'''':

ReleaseButton(but3);break;

case''''4'''':

ReleaseButton(but4);break;

case''''5'''':

ReleaseButton(but5);break;

case''''6'''':

ReleaseButton(but6);break;

case''''7'''':

ReleaseButton(but7);break;

}

ch=getch();

if(ch==27)

break;

switch(ch)

{

case''''1'''':

PutDownButton(but1);break;

case''''2'''':

PutDownButton(but2);break;

case''''3'''':

PutDownButton(but3);break;

case''''4'''':

PutDownButton(but4);break;

case''''5'''':

PutDownButton(but5);break;

case''''6'''':

PutDownButton(but6);break;

case''''7'''':

PutDownButton(but7);break;

}

delay-time(delay);

}

closegraph():

return0;

}

voidButtonDefine(button*bt.shortx1,shorty1,shortx2,shorty2)

{

START-X=x1;

START-Y=y1;

END-X=x2;

END-Y=y2;

}

voidReleaseButton(button*bt)

{

inti,j;

setcolor(7);

setfillstyle(1,7);

bar(START-X,START-Y,END-X,END-Y);

setcolor(ButtonWhite);

setfillstyle(1,7);

bar(START-X+Grap,START-Y+Grap,END-X-Grap,END-Y-Grap);

setcolor(15);

for(j=0;j<=Grap;j++)

{

line(START-X,j+START-Y,END-X-j,j+STAT-Y);

}

for(i=0,i<=Grap;j++)

{

line(START-X+i,START-Y+Grap,START-X+i,END-Y-i);

}

setcolor(ButtonBlack);

for(j=0;j<Grap;j++)

}

line(END-X,j+END-Y-Grap,START-X+Grap-j,j+END-Y-Grap);

}

for(i=0,i<Grap;i++)

{

line(i+END-X+Grap,END-Y-Grap,i+END+X-Grap,START-Y+Grap-i);

}

return;

}

voidPutDownButton(button*bt)

}

inti,j;

setcolor(put-color);

setfillstyle(1,put-color);

bar(START-X+Grap,START-Y+Grap,END-X-Grap,END-Y-Grap);

setcolor(ButtonBlack);

for(j=0;j<=Grap;j++)

{

line(START-X,j+START-Y,END-X-j,j+START-Y);

;}

for(i=0;i<Garp;i++)

{

line(START-X+i,START-Y+Grap,START-X+i,END-Y-i);

setcolor(15);

for(j=0,j<=Grap;j++)

{

line(END-X,j+END-Y-Grap,START-X+Grap-j,j+END-Y-Grap);

}

for(i=0;i<=Grap;i++)

{

line(i+END-X-Grap,END-Y-Grap,i+END-X-Grap,START-Y+Grap-i);

}

}

voiddelay-time(longinti)

{

i=0;

while(i<=delay)

i++;

}

button.h

typedefstructButtonDef

{shortx1;

shorty1;

shortx2;

新技术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隔声楼板隔声隔墙隔声

多年来我国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隔声问题一直是居民对住宅质量投诉最多的问题之一,由于楼板隔声太差,引起上下层住户发生争吵、不和,由于分户墙隔声差,造成左右邻居闹矛盾,成为社会问题。

其实不仅是居住建筑,办公、教学、医院、体育等建筑,对隔声都有相应要求,不少旅馆公共走道或隔壁房间的噪杂声音常常影响房间内旅客的休息。良好的隔声环境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前些年,由于对建筑隔声深入研究不够,更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对建筑隔声特别是住宅隔声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国家的有关规范对楼板撞击声隔声规定了三级标准,即:一级不大于65dB,二、三级不大于75dB,并注有“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三级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的宽松许可,而且并未规定何时需用一级。对住宅分户墙空气声隔声也作了三级规定,即一级计权隔声量大于或等于50dB,二级大于或等45dB,三级大于或等于40dB,也未规定何时用一级、二级。日常工程中常常选用三级标准,即最低标准,隔声效果很差。

就楼板来说,一般钢筋混凝土楼板铺硬质地面(地砖、花岗石板等)其撞击声压级达84dB,这样的楼板,上层住户的脚步声、扫地、蹬缝纫机等都会对下层引起较大反应,拖动桌椅、孩子跑跳声则难以忍受,对这类楼板90%的住户不满意,无一户表示认可。多年来常用的楼板简易隔声措施为:增设50mm厚水泥焦碴(结合作穿电线管的垫层),其隔声量也才达75dB,隔声效果仍很差,据调查,这类住宅下层对上层拖桌椅、孩子跑跳声感觉强烈,对上层敲打声则难以忍受,50%的住户表示不满意,50%的住户表示可以,无一户表示满意。

近些年,由于降低住宅层高的影响,水泥焦碴垫层也改为细石混凝土垫层。

以前曾做过一种加烟灰砂子的隔声做法,即混凝土结构楼板上铺30厚烟灰砂子,再铺30mm厚干硬性水泥焦碴,面层抹20mm厚水泥砂浆,其楼板撞击声压级为72dB,隔声效果不理想,构造做法上也不完善。

木地板面层楼面,有一定隔声作用,从资料看,其隔声值可达一级标准65dB,特别是带弹性塑料软垫的强化复合木地板,隔声效果更好一些,但从住户的反映看,木地板隔声也需改进。

铺地毯尤其是厚地毯,隔声效果明显,但一般住宅只在房间内局部使用,对隔声作用不大。

分户墙隔声量为35~40dB时,隔壁住户大声讲话、放音乐听得很清楚,正常讲话有感觉,但听不出内容。多年来不少轻质分户墙的隔声值刚达到4OdB,隔声不理想。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隔声特别是对住宅楼板及分户墙的隔声迫切要求改进,建筑隔声问题也日益受业内人士重视,1996年5月,北京市规委颁布的北京市“九五”住宅标准,巳将住宅分户墙隔声标准提高到不小于45dB,并规定楼板的撞击声压级应小于75dB。

为此,2003年我们组织力量对楼板和轻质分户墙(混凝土墙、承重砖墙等重质墙已满足隔声要求,隔声量均大于50dB)的隔声作了深入研究,试验生产新型隔声材料,并分别作较大面积(10平方米)的实物试验,由清华大学建筑物理环境检测中心作了多次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构造做法的隔声效果,研究隔声的细节处理,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定几种符合或优于国家最高标准的隔声构造做法,其楼板撞击声压级可小至63dB,轻质隔声墙的空气声隔声可大于或等于50dB。

楼板撞击声的隔声关键技术主要靠在混凝土结构楼板上增设弹性减振垫板,使上层住户跑跳、硬底鞋走路、拖动桌椅等活动对地面产生的撞击振波,大部分被弹性减振垫板吸收,不传或少传至结构混凝土楼板,从而达到减少对下层的干扰声。

经反复比较试验,我们最后选定的减振垫板有两种,即5mm厚单面带圆形凹坑的发泡橡胶板和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板,这两种薄板弹性部较好,直接铺设在结构混凝土楼板上,上面浇筑4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此混凝土垫层内配双向钢筋,以防止开裂。上面楼面面层可铺地砖、花岗石板、大理石板、木板等各种材料。增设发泡橡胶垫板后,楼板撞击声压级降至63dB,增设交联聚乙烯垫板后楼板撞击声压级为65dB,超过和达到一级标准。据调查,楼板撞击声压级小于65dB时,除敲打声外,一般声音都听不到,椅子跌倒、小孩跑跳声能听到,但声音较弱,65%的住户对此楼板的隔声表示满意,35%的住户表示可以,无一户住户表示不满意。为适应分户热计量对楼板保温的要求,设有既保温又隔声的楼面,即:在隔声减振垫板上,加铺20mm厚挤塑聚苯板,再浇40mm厚C20混凝土垫层,其隔声量可进一步降至60dB,隔声效果更佳。

减振垫板接缝处需用胶带纸封严,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水泥浆渗入造成传声桥。住宅采取二次装修方式时,在初装修时做完减振垫板及上面的细石混凝土垫层即可,各住户可自行铺装地砖、花岗石板、木地板等地面。一次精装修依次完成隔声构造,更不成问题。

这两种隔声减振垫板经检测,都符合有关环保规定,憎水、质轻、电绝缘、耐腐蚀、耐久,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轻质分户墙的隔声构造做法,经过多次试验比较,轻质墙需用复合材料,特别是需要夹入玻璃棉板或岩棉板等吸声材料,才能有效阻断高低频声源的通过。原先设想采用两层60厚的陶粒混凝土圆孔条板,中间用玻璃棉板或岩棉板夹芯,但隔声效果不理想,经试验其计权隔声量才44dB,只有两种空心条板即植物纤维复合空心条板和纸蜂窝水泥板复合板,因为条板本身就有一定隔声作用,双层条板用岩棉夹芯后,计权隔声量可以达到52dB和54dB,优于一级隔声标准。这两种隔声分户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户内一般隔墙采用9C)mm厚的纸蜂窝石膏板隔声值为42dB,纸蜂窝水泥板隔声值为45dB,是比较理想的隔声户内隔墙做法(户内一般隔墙也需有一定隔声性能,有条件时保持户内各房间之间有较好的隔声,也是工作、学习、休息的基本需要)。

为配合户内用陶粒混凝土圆孔条板作一般隔墙的普遍做法,试验了以此条板为基础,在此条板的一侧用减振橡皮垫附贴轻钢龙骨,龙骨间填玻璃棉板或岩棉板,外面再钉双层纸面石膏板或水泥板,构成复合的分户墙,这样的复合板总厚度144~164mm,墙厚不算大,计权隔声值为50~5ldB,也是一种隔声较好的分户墙。

分户墙两侧如均为卫生间等需要贴磁砖的房间,岩棉外面可改钉双层水泥板,或在纸面石膏板外钉钢板网抹水泥砂浆,再贴磁砖,隔声值亦大于50dB。

轻钢龙骨间填岩棉双面钉双层纸面石膏板,是另一类较好的轻质墙构造做法,隔墙总厚度123mm,计权隔声值为52dB,如在龙骨与石膏板之间加设减振条,隔声值可增至54dB。此种隔声墙可用于旅馆、学校、医院、办公等建筑。

同样厚度的加气混凝土条板其隔声性能较一般陶粒混凝土条板好,分户墙参考陶粒混凝土条板的做法加设轻钢龙骨、岩棉板、双层纸面石膏板等,也应可达到一级标准(此构造做法未作试验),这样的分户墙总厚度为150mm,户内一般隔墙用lOOmm厚的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声值为40dB,也较好。加气混凝土条板饰面的裂缝问题,由于使用粉刷石膏等新技术,已基本解决了裂缝问题。从防火角度,加气混凝土条板在轻隔墙中属于较好的范畴。

150mm厚联锁大孔轻集料砌块在孔中填充充气石膏后,经检测其空气声隔声值可达50dB,是种简便易行的分户墙做法。

综上所述,试验成功的、达到或超过一级标准轻质隔声墙,共6种系列,10种构造做法(见88J1-2《隔声楼面、轻质隔声墙》图集)。其空气声隔声值为50~54dB。为加强减振隔声效果,龙骨与条板间需设置减振橡皮条,有关做法亦见上述图集。

新技术管理范文第3篇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美国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咨询公司根据51家公司的经验,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5〕。从新产品的设想到产业化成功,平均每40项新产品设想约有14项能通过筛选进入经营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图的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项;经试制试验成功的只有2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上市而进入市场的只有1项。事实上,在衰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说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过程的进展而逐步减少。衰减比率会因产品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减率越高。但衰减曲线的形状具有典型性。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调研评估阶段,重点研究顾客是否存在这种需求,企业有无能力利用这一环境机会;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开发的后期,甚至产品投放市场后,不确定因素还会存在,还是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

一些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估计不足,有时甚至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研究开发费用、设备调整费用和批量生产费

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常常低估后者,致使投资超过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进行事前研究,而且还要进行事中研究,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有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4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10∶100。上海对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费用和时间的占用比例如表1所示〔5〕。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表2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分布概念开发样品开发试销商品化合计时间(%)14402323100费用(%)10301644100(注:根据〔5〕整理。)

为准确描述风险的大小,我们设I为创新项目的投资费用,P为该创新项目失败的概率,V为风险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I×P(1)技术创新项目从概念开发到市场实现要经历的阶段设为n个,则各阶段的风险Vi与该阶段的累积投资额I0i和失败概率Pi之间的关系为:Vi=I0i×Pii=1,2,…,n.(2)其中I0i=∑Ii,Ii为各阶段的投资额。显然,由于投资具有积累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尽管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量较低,由(2)表示的风险Vi还是比较小的;而在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的投资比较高,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其失败率虽然不像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那么高,但由(2)式计算的风险V是很大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进行多阶段评价;②谋划多种可行备选方案;③将风险的控制点尽可能设置在创新过程的初期阶段,尽早释放可能存在的风险;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费用。

5充分利用信息是防范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不仅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对策是: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加强市场研究。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不作细致的市场调研,仅作肤浅的分析,就盲目上马,往往一事无成。

3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因此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防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信息沟通。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

2胡树华,张浩,袁明鹏?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3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科研管理?19993

4MBA核心课程编译组?新产品开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8

新技术管理范文第4篇

高新技术在国外一般称之为高技术(HighTechnology),而在我国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新技术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技术的概念,广义的高新技术,则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

高技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国内外目前关于高技术、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关于高技术,有以下一些代表性观点:

美国学者的定义。美国学者D.Crane指出:应用研究如果同科学有联系,那么它有时被称为高技术;如果没有联系,它就被称为低技术。美国的J.Utterback认为:高技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所指,冷藏技术、电器、汽车和航空技术,都曾是不同时期的高技术,高技术不局限于电子学、计算机、生物工程、材料、激光、海洋工程等六个领域。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定义高技术是: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仪器用途的技术。

日本学者的定义:建立在当代尖端技术和下一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即为高技术。日本学者津曲辰一郎认为高技术是经济过程中的主导技术,他将高技术定义为下述技术的总称:①为提高现有商品功能的必要的中心技术;②具有能赋予产品以新功能的主导技术;③构成下一代产品基础的技术。

国内学者的观点。高技术是指能带来高效益、具有高增殖作用,并且能向经济和社会广泛渗透的技术,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的新技术群的核心。王伯鲁提出枚举定义法,即当代高技术领域是指: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机器人、生物技术(包括制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包括核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应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高技术内涵是不同的。现代高技术应反映如下3个方面的要求:

从技术的结构看,高技术是尖端技术,其主要原理建立于人类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技术,这一点有别于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是经验的积累;从时间上看,高技术是新技术,是以最新成就为基础的技术;从与科学的关系来看,高技术是基于科学的发现而产生的技术,即高技术是Science-based技术。

因此,高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最新尖端技术。必须强调,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新技术仅仅代表了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新颖的技术形态,而不是技术内涵的革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是指运用当代最新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而形成的技术群,它们构成新一代产品的基础技术和主导技术,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具高增殖作用和广泛的渗透功能。

2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定义:高技术产品是指每1000名职工中有25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把3.5%以上的净销售额用于研究开发而生产的新产品。

美国商务部依据某类产品销售额中R&D支出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标准确定的高技术产品为:①导弹以及航空器;②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③通讯设备;④电子元器件;⑤飞机及零部件;⑥办公设备及计算、会计仪器;⑦军械用品;⑧医药制品;⑨工业用无机化工制品;⑩专用设备及科学仪器;(11)发动机及涡轮机;(12)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合成纤维及其他人造纤维(不包括玻璃制品)。

美国海关合作理事会在以往对高技术产品定义和分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定性分析,对高技术产品进一步筛选,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①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②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据此所确定的技术10大领域为:①生物技术;②生命科学技术;③光电技术;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⑤电子技术;⑥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⑦材料设备技术;⑧航天技术;⑨武器技术;⑩核技术。

广东省“高技术企业统计方法研究”课题组认为:符合下述条件的①、②、③、④中的任一项及⑤、⑥两项者,即为高技术产品:①(在国际或国内)首次应用新科学原理生产的产品;②(在国内或省内)首先应用我国独创的新工艺或国际上最新工艺,并使产品质量或功能或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③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生物品种,并使质量或劳动生产率或成本或功能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④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技术产品目录;⑤符合国际标准或技术先进国家标准,若无国际标准,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符合国家、专业、地方或企业标准;⑥达到本年代技术先进水平。

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产品,是以高技术为主导技术而生产的具有新的用途和性能,或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

3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美国方面的研究。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定义:研究试制费和科技人员与职工总数的比例,比整个制造业高出1倍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国立科学财团的定义为:研究和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为3.5%以上,职工中每千人中有25人以上的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的定义为:研究开发费用在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总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在《高技术政策的五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发展资金,以及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美国学者戴曼斯叙(D.Dimancescu)在《高技术》杂志上指出:对高技术企业的定义,主要依据两大特点: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高;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资比例高。这两大特点又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知识密集,这是高技术产业的一个必要成份,也是技术持续创新的必需。美国学者杜迪(F.D.Doody)和芒塞(H.B.Muntser)认为,高技术部类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类体现出高增长率、高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高附加价值、强烈的出口导向和劳务密集(这里专指高技能的劳务)的生产技术公司。

在英国,高技术产业被认为是一组包含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它技术的产业群体。

法国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当一种产品使用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劳动力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技术产业。

在加拿大,高新技术产业被定义为是一种技术水平相对高的生产部门,这种相对高的技术水平通过劳动力的技术素质或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来反映。

在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部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投入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与科学技术人员联系紧密,产生新产品并且有科学或技术背景企业的产业。

在日本,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定义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密度高,技术革新速度快,且由于增长能力强,能在将来拥有一定水平的市场规模,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的产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R&D密集度(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

《欧盟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把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能力,有较大的就业潜力,同时R&D投入高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等八大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或先导产业。

在中国,目前采取的主要是概括法,也叫例举法,即按技术类型定义高技术产业。《中国科技产业》公布的目录包括:①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②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③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④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⑤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⑥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⑦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⑧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⑨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⑩医药科学和生物科学工程;(11)其它的新工艺、新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4项特点:

它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所用的设备、材料涉及到现代技术领域的许多尖端成果;它是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其科研费用和设备投资大,产品的附加值高;它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开发人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人员;它的产品具有国际性和前景良好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是指由高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的具有知识密集、R&D投入高、附加价值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快等特征的先导型产业。

【参考文献】

1蔡莉,王新.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及发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新技术管理范文第5篇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技术创新过程是创新主体理性行为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创新设想→调研→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3〕表明,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管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差别。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创新设想调研评估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需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事前、事中分析。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使风险处于受监测状态,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如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对创新设想进行评估,切实按照目标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开发新产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使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其目标。事实上,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不同的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创新风险有着明显的区别。创新综合能力强的企业,相对而言创新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一些技术创新调查项目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1,2〕。有的研究认为〔4〕:新产品失败率25年来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对新产品管理能力的长期改进,要保持这种稳定,可能意味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始终致力于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和风险管理,是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美国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咨询公司根据51家公司的经验,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5〕。从新产品的设想到产业化成功,平均每40项新产品设想约有14项能通过筛选进入经营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图的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项;经试制试验成功的只有2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上市而进入市场的只有1项。事实上,在衰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说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过程的进展而逐步减少。衰减比率会因产品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减率越高。但衰减曲线的形状具有典型性。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调研评估阶段,重点研究顾客是否存在这种需求,企业有无能力利用这一环境机会;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开发的后期,甚至产品投放市场后,不确定因素还会存在,还是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

一些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估计不足,有时甚至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研究开发费用、设备调整费用和批量生产费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常常低估后者,致使投资超过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进行事前研究,而且还要进行事中研究,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有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4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10∶100。上海对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费用和时间的占用比例如表1所示〔5〕。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表2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分布概念开发样品开发试销商品化合计时间(%)14402323100费用(%)10301644100(注:根据〔5〕整理。)

为准确描述风险的大小,我们设I为创新项目的投资费用,P为该创新项目失败的概率,V为风险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I×P(1)技术创新项目从概念开发到市场实现要经历的阶段设为n个,则各阶段的风险Vi与该阶段的累积投资额I0i和失败概率Pi之间的关系为:Vi=I0i×Pii=1,2,…,n.(2)其中I0i=∑Ii,Ii为各阶段的投资额。显然,由于投资具有积累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尽管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量较低,由(2)表示的风险Vi还是比较小的;而在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的投资比较高,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其失败率虽然不像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那么高,但由(2)式计算的风险V是很大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进行多阶段评价;②谋划多种可行备选方案;③将风险的控制点尽可能设置在创新过程的初期阶段,尽早释放可能存在的风险;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费用。

5充分利用信息是防范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不仅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对策是: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加强市场研究。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不作细致的市场调研,仅作肤浅的分析,就盲目上马,往往一事无成。

3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因此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防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信息沟通。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1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

2胡树华,张浩,袁明鹏·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3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科研管理·19993

4MBA核心课程编译组·新产品开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8

相关期刊更多

电信网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信息产业部

新技术新工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信息通信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