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产业发展规划

新产业发展规划

新产业发展规划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传统能源之痛

1859年8月27日,埃德温・德雷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春特斯维尔小镇上钻出了石油,这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端。从此,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传统能源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成为环境污染甚至引发局势动荡的诱因。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的一项预测表明,全球的石油生产将在2010年和2025年之间达到顶峰。他们预测全球化石类燃料能源的可开发期:石油为39年,天然气为60年,煤为211年。由于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争夺能源而引发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仅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性的战争或多或少地都跟争夺能源有关,如海湾战争、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造成了成千上万无辜生命的损失。

不仅如此,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人们逐渐意识到能源的使用安全,并开始注意全球性的环境保护。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是由于燃烧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而产生的。近二十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虽然早在1997年国际社会制定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然而,世界各国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不降反升,而且这一趋势仍未得到遏止。当前,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0%,如果因能源消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无节制地增加,将给全球环境及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

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不久前,国土资源部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消耗石油5亿吨,铁矿石13亿吨,煤炭35亿吨。然而,届时我国石油的产量仅为2亿吨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中国自1993年开始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而且石油进口量每年递增1000万吨左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正不断上升,威胁着国内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能源大量消耗和使用效率低下,同样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以接近10%的年均增长速度高速增长,但能源的消耗也明显扩大。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得到实质性转变,能源效率低依然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1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单位能耗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日本更是达到了10.5美元,分别是我国的4.6倍和15倍。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合成氨综合能耗均比日本高了10-40个百分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资源回收率均能达到80%左右。中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使用效率若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则相当于可节约3亿吨石油,或相当于4.3亿吨标准煤。

新能源成为新的“角逐场”

新能源是指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较为成熟的、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能和核聚变能等,是一种已经开发但尚未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

目前,各国均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执行。比如在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美国,在2005年8月公布的能源新法案中,就从立法上提出了促进消费者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可行措施。新法案的重点是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无污染能源,并以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家庭和个人更多地使用节能和清洁能源产品。该法案提出,在未来10年内,美国联邦政府将向全美能源企业提供146亿美元的减税额度,以鼓励石油、天然气、煤气和电力企业等采取清洁能源和节能措施。对于消费者,新法案推出了13亿美元的个人节能消费优惠预算方案,并提出消费者购买家用太阳能设施开支的30%可以用来抵税。对购买汽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和在住宅中使用节能玻璃、节能电器的居民减免税收。居民在住宅中更新室内温度调控设备、换节能窗户、通过维修制止室内制冷制热设施的泄漏等,也可获得全部开支10%的减免税收优惠。在奥巴马新政府上台伊始,在经济振兴计划中就显示出对新能源产业的极大关注,其产业政策中对新能源作出了极大倾斜,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计划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日本能源的83%依赖进口,其中,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95%以上。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日本政府制定了“阳光计划”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其主要研究课题大致可以分为再生能源技术、化石燃料应用技术、环境技术等。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利用技术等。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需要的成本降至与火电相同的水平。

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后,德国政府就开始花大力气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迄今已投入研究经费几十亿欧元。其间,德国政府制定了大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2000年,德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促进法》。根据该法,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公司可获得政府补助。2003年又完成了“10万屋顶太阳能发电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促进方案》、促进新能源技术开发的《未来投资计划》等。德国的这些投资成果显著,现在已经成为世界“风能冠军”,其风能发电量占全球1/3。根据德国联邦可再生能源协会的数据,现在通过利用风、水、太阳、生物质和地热生产的能源已经超过2000亿千瓦,可再生能源产量可以满足100多万个家庭全年对电力和动力燃料的需求。据统计,可再生能源取代了部分进口,使得德国每年节省的进口费用超过40亿欧元。

中国:新能源产业遭遇寒流

就在中国新能源产业正欲大展宏图之时,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却如同劈头泼来的一盆凉水。

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由于世界各国的消费能力减弱,再加上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这使得我国的太阳能出口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国内大部分企业50%―80%的产能被打压下去,许多企业被迫关门倒闭。在国内需求方面,由于房地产交易的低迷,中心城市的太阳能消费也被压抑,无论是中心城市的零售市场还是开发商主导的工程市场都有疲软趋势。不仅如此,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无序竞争,采取以次充好、互相杀价倾销等手段,导致资本运作效益下滑,无力从事技改投入,产品档次徘徊不前。保守估计,全国共有太阳能企业5000余家,品牌集中度严重低下,这无疑加大了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困境。

风电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同样难以独善其身。近年来,随着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风电市场一度成为世界投资资金热衷的投资对象。据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全球风电投资中15%的份额投向中国风电市场,投资金额高达340亿元。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引发许多国家的外汇下降、外债高筑,进而造成金融恶化、信贷紧缩。不仅引起风电行业风险投资增速下滑,同时也使得风电行业遭遇融资困境。由于我国的风电企业尚处于成长的初期,还亟需对整个风电产业链以及企业内部进行风险控制。产业链上游的风险控制主要是保证零部件的质量能与整机厂同步发展,而产业链下游是要对客户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同时需要完善财务制度和人才制度。

振兴规划带来新能源产业“又一个春天”

在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台之后,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终于将掀开神秘的面纱。本次新能源振兴规划与此前的多项产业规划一样,主要内容是2009―2011年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任务。

从发展目标来看,在此次振兴规划中,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相比2007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有显著的提高。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除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之外,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新材料也将成为规划的重点内容。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水电的发展重点为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到2010年,水电规模将达到1.9亿千瓦;到2020年,水电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

风电的发展则将通过大规模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尽快使风电布局具有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风电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甘肃和吉林建立百万千万风电基地。到2020年,力争在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以及江苏沿海等地建立若干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风电发展的重点将是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以及进行特许项目的招标。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8》显示,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内地及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以及华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对于一直制约风电发展的风电上网电价的措施,新能源振兴规划中也将有所涉及。

在太阳能方面,将在偏远地区建设独立太阳能电站和户用光伏电源。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并网光伏电源,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180万千瓦。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开启,而针对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具体措施,除了之前公布的屋顶光伏每瓦补贴20元的政策之外,在近三年的时间内,还将建设一批太阳能发电站。

而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原有的规划预期。在新能源振兴规划中,各项能源的发展目标都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调整,例如目前的风能规划是到2020年,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而按照新的能源规划来看,到2020年有望达到1亿千瓦以上。新发展目标的调整将直接造成总投资额的调整。根据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水电新增装机约1.9亿千瓦,总投资约为1.3万亿元;风电新增装机约1亿千瓦,总投资约为9000亿元;太阳能发电新增173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太阳能热水器新增两亿平方米,总投资约4000亿元。另外,生物质发电新增2800万千瓦,总投资约2000亿元;农村用户沼气新增6200万户,总投资约19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测算,如果要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需要总投资约3万亿元。

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资金来源以民间投资为主。金融机构对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信贷支持水平将大大影响产业的发展状况。目前,可再生能源行业还存在一些困扰银行支持政策的现状。以风电行业为例,成本过高,资源可靠性有限,以及资源的评估体系,相关政策的不到位都使得投资存在一定风险。

可以预计,随着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和逐步落实,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又将面临着一个春天。事实上,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一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有劳动力优势。据统计,目前美国人平均每小时工资16美元,丹麦33.46美元,瑞士26.44美元,卢森堡24.1美元,挪威23美元,德国21.08美元,意大利20.08美元,英国19.41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劳动力的人均小时工资尚不到1美元,差距十分明显。其结果,就是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廉价,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的新能源产品和发展中国家相比,又具有技术上的优势。我国一些新能源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风电发动机等,在国际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一、准确把握生物产业发展的形势,明确“十一五”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是目前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即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应用于医药和农业领域,生物医药业、生物农业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多种生物药物80%已进入临床试验,批准了6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进行试验,批准生产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达100余种;生物药品销售额占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11%,达到600多亿美元。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10年间增长了50倍,2005年达到9000万公顷。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向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环保工业、能源工业等渗透和融合,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形成,将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化浪潮。

二是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近10年来,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销售额增长率高达25―30%,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到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达52.5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的18%;燃料乙醇产量约为300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已超过350万吨;生物服务市场以年均20―25%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全球委托合同研究达163亿美元,占研发投入的24.7%。更重要的是,现代生物技术是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具关键性意义的科技创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三是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发展。目前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美国白宫、国会均设有生物技术产业委员会跟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及时研究制订财政预算、管理法规和税收政策;先后启动实施了禽流感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国家生物质能源计划、生物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生物盾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欧盟委员会制订了《欧盟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欧洲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强调欧盟各国应发展生物产业集群,发挥在国际合作和制订国际标准中的领导地位。日本制定“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并于2002年启动实施了“生物行动计划”,具体包括50个指导计划、88个基本计划和200个详细行动计划。印度力争成为生物产业大国,2001年研究制定了《印度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四是我国生物产业面临突破性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一是时代机遇。当前,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产业内尚未形成类似汽车、半导体、软件等产业那样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为我国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期,在我国具有产业经济技术基础的领域,抢占一些制高点,实现跨越发展,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二是全球化机遇。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明到进入生物经济时代,需要庞大的人力、财力投入,需要全球市场分摊创新成本,国际合作将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为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实现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可以发挥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广泛参与生物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分享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三是生物产业与传统产业联动发展机遇。我国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生物技术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发展空间也比较广阔。我国只要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生物经济、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和工业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我国在纺织、化工、冶金等领域的比较优势,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发展生物经济的同时,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加速生物产业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生物产业是惠及我国十几亿人口健康的民生工程,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富农工程,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工程,是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安全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工程。

基于上述对生物产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规划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坚持二十四字的指导方针,围绕“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一总体目标,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实施九大专项:

(一)坚持24字指导方针,就是“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重点突破、集聚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这是针对我国国情、生物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来的

坚持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的方针,就是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生物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强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主导权。同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开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提高发展效率,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的方针,就是要集中有效资源对有所为的领域重点突破,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相对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品,加快形成产业规模,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针对生物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特点,促进生物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快生物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局部优势,培育生物产业增长极。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方针,就是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发挥企业在发展生物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生物产品市场,重点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是考虑到,生物产业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等特征,我国生物产业目前尚处于全面发展的初期阶段,而且生物技术产品与人民生命健康、生物安全等直接有关,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好引导、推动和扶持生物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关于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总体目标

在规划研究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我国生物产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基本条件和发展潜力等因素,认为我国生物资源丰富,为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源泉和资源库;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发展阶段,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内在动力;我国生物技术有一定的基础,拥有一支较有水平的研发队伍,而且产业初具规模,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技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已具备了参与生命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能力和动力。因此,《规划》提出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10―15年的努力,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生物技术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生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实现上述总体目标任务,在战略步骤上提出“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是“十一五”时期,这一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四个方面:要加快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生物产业快速增长。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十、百、千、万”,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培育若干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形成若干产值过1000亿元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全国产业规模突破10000亿元产值(或5000亿元增加值),也就是要形成一批拳头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增长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第二步是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力争使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0亿元,占GDP比重达4%。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关于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规划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即一是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二是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四是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五是大力发展生物环保,六是积极组织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七是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前五项重点任务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重点,其中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相对技术基础较好,也较成熟,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加快做大做强。而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相对技术基础较弱,技术发展也不成熟,应进一步加强重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寻找重要突破口,加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后两项任务是产业自身以外、但对产业发展有很大影响的重点任务。国家将加大力度做好有关生物资源调查、生物安全标准、安全监控、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生物产业健康发展。

(四)关于组织实施重大专项

采取重大专项这种方式培育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性发展的有效方法。《规划》首先确定了选择专项的原则:一是从重要程度看,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高关联性和高渗透性,市场潜力大;二是从任务特点看,涉及方面较多,是系统工程,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组织实施;三是从工作基础上,目前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能够启动。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十一五”期间集中组织实施九大专项,即疫苗与诊断试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制造专项。这些专项所涉及的领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生物产业的强势领域和特色产业群。这九大专项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已接近尾声,将根据成熟情况逐步推进。

二、认真贯彻落实生物产业规划

(一)制订专项实施方案

按照规划要求,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九个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专项实施的重要意义、专项相关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专项实施的重点内容与目标、专项实施的保障措施等。目前这一工作即将完成,即将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二)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

目前已经分三批认定了石家庄、长春、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重庆、成都、昆明、武汉、青岛等1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从基地建设情况看,各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二是加强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支持生物企业走出去;四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从基地发展成效看,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具体表现在:一是基地正在成为国内外生物企业发展、生物技术人才创业的集聚地;二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国际合作加快,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为促进基地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今后将加强对基地的引导支持和管理。包括:对生物产业基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公共支撑条件、基础设施、具有重大带动性和示范性的产业化项目给予相应支持。按照《关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成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考核专家组,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与运行状况定期进行考核等。通过基地建设,要形成创新能力的集聚地和辐射源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区、特色产业快速成长的增长极和带动全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三)进一步落实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已提出了《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

在制订政策时,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要突出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以及目前尚处于全面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初创期生物企业的培育,成长期生物企业的发展制订有关政策措施;二是突出我国国情,从解决制约当前我国生物产业的关键因素着手,明确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既有所突破,也照顾到方方面面;三是突出可操作性,使有关政策能够操作实施。

目前提出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二是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四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五是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六是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七是加强组织领导。

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尽快完成政策报批工作。尽早实施,形成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北;第一产业;投资;机械动力;剩余劳动力

[DOI]10.13939/ki.zgsc.2016.29.054

1 引 言

2016年2月9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近五年的发展规划,要求打赢河北省脱贫攻坚战。但河北省还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相比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最低的。河北省拥有发展第一产业的绝对资源优势,“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示范园区建设。所以利用“十三五”规划倡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契机,探索出一条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新出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焦晓松(2010)指出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但是还存在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契机下,河北省的农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胡月梅(2011)指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等是农业产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张海洋(2016)在对长治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采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衡量科技投入的指标。发现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科技投入成正比、与务农人数成反比。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本论文采取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搜集到的是2007―2013年河北省11个市与第一产业发展有关变量的面板数据,使用的是Stata计量经济学软件。本论文实证研究提出的假设是:第一产业建设项目投资(单位: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万千瓦)、粮食产量(单位:万吨)与第一产业产值(单位:亿元)呈正相关的关系,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单位:万人)与第一产业产值呈负相关。我们的实证模型是公式(1),变量描述见表1。

2.3 实证结果分析

从Hausman检验结果来看,统计量χ2的值为29.13,P值为0.000。所以我们拒绝原假设,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单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的t检验、F检验全部通过,并且解释变量系数的正负以及显著性基本一致,我们选择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四个解释变量全部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第一产业投资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就增加0.095%;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1.389%;粮食产量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554%;非农业就业人口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317%。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与第一产业产值呈正相关,主要因为随着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河北省的农业发展正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转变,所以农业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减少。另外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第一产业产值增加起到巨大的乘数效应。

3 政策建议

以下是有关河北省利用“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发展第一产业的几点建议:首先,利用京津冀地区高校和京津地区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的引进。河北省政府应鼓励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可以采取试点基地和绩效公开的方式推广农业产业化;其次,发展农业对于京津来说沉没成本太高,河北省应向京津地区进行农业投资招标,让河北农业进入更大的市场;再次,应该培养河北省各地区的主要的品牌农产品,达到各地区的分工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量;最后,河北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农村剩余人口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发展的有效劳动比率。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鼓励其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整体规模的扩大。“两会”和“十三五”规划表明,河北省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政府的有利政策,从京津地区获取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农业发展推动力,利用自己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基础产业。

参考文献:

[1]石冬梅,佟磊.京津冀农业生产经营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6(1):9-12.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充分认识产业集聚区

建设的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既要努力保持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又要大力推动存量优化调整,还要着力拓展新的增量空间,通过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而建设产业集聚区,则是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举。

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人多地少、陆域面积狭小,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建设空间不足特别是建设用地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沿海滩涂和低丘缓坡等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区域开发格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选择一批区位条件较优、开发空间较大、发展潜力较好的区域。作为发展大产业、承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的战略平台,通过有序、高效、集约开发,培育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利于打造现代产业制高点。我省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三产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应积极抢抓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大调整、新兴产业发展酝酿大突破的战略机遇,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充分依托新的发展空间,大力吸收并集聚高端要素,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努力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有利于形成城市新区拓展点。长期以来,我省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并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而言,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亟待加强。都市圈和城市群尚处于培育阶段,滞后于当前区域竞争以都市圈为主体的发展需要。通过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构筑一批新型城市功能区,有助于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发展空间拓展和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增强,并强化与周边中小城市、各类经济功能区的有机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推动都市群和城市群建设,优化全省城市化发展格局,构筑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有利于构筑海陆联动支撑点。我省历来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注重统筹海陆发展。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重点在沿海地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联动发展,既可提升沿海对内陆的带动能力,又可强化内陆对沿海的支撑作用,实现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

有利于创建体制机制示范点。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在率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结构性、素质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亟需通过改革攻坚予以破解。为此,高起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并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上率先进行改革突破和创新实践,可为全省改革创新积累经验、作出示范,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按照“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的总体要求。明确产业集聚区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条件,进一步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引领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有序建设。

(一)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根据赵书记、吕省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产业集聚区是指资源优势明显、集约发展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开发潜力较大,能够建设成为三次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新空间。产业集聚区以产业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落脚点,将产业发展与空间开发有机结合,应具备以下特征和条件:

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突出培育新产业。产业集聚区应突出“优、新、高、特”的产业导向,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环境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重点拓展新空间。产业集聚区不是以往开发区(园区)的“平面扩展”,而是区域开发模式的“立面提升”。功能开发更加注重综合集成,产业集聚区不是单一地发展产业。而是以发展大产业为核心,带动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建成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发展大平台:空间开发更加强调统筹联动,产业集聚区不同于开发区(园区)的“点”式布局。而是着眼更大范围的“面”上部署,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能够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三是着力健全新机制。产业集聚区具有跨行政区的特点,需要在更大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和发展布局。应建立组织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项目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建立高效精简的实施推进机制,加快产业集聚区招商引智等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考评机制,鼓励开展差别化竞争。切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五个基本条件。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选择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选址的具体条件主要包括:一要有较为明显的战略区位优势。应与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开发区(园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在全省生产力布局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区或重点区。二要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空间。应与我省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区域分布相结合,重点选择沿海滩涂、低丘缓坡等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可以形成规模较大、集中连片、后续发展潜力较大的开发建设空间。三要有较为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应与全省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相结合,位于或接近水陆空交通干线区域,与港口、铁路站点和机场的时空距离较短,综合交通网络优势比较明显。能源、水利、信息、环保、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状况良好。四要有较为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应与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相结合,依托中心城市和开发区(园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布局,现有产业发展层次和集聚水平较高。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以及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导向

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五要有较为充足的环境承载容量。应与全省生态环境特征和功能区划相结合,尽量选择生态价值、生态敏感性和灾害易损性较低、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产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等经济社会活动。

(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按照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要求,产业集聚区要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先行作用。据此,应确立三方面的发展定位,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空间、配套服务、港口岸线等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型城市化先行区。强化先导作用。疏解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和产业,实现城市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强化支点功能,通过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推动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强化溢出效应,实现与周边地区良性互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

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建设体制改革实验先行区;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全面营造创新氛围,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科学谋划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以全省总体空间发展战略为指导,突出集聚发展重点,统筹布局全省产业集聚区。结合各地发展条件,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推进新空间有序开发、高效建设。

(一)全省产业集聚区总体布局

基本原则。一是立足当地实际。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新空间。在规划布局时应体现三方面基本要求:一要有“集聚度”,能够把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集聚起来;二要有“带动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要有“辐射面”,能够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二是合理控制总量。作为省级战略布局,产业集聚区不能规划太多、太散,也不宜层层布点,应综合考虑我省“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建设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供给的能力,统筹布局、好中选优,合理控制总量规模,充分体现集聚要求。三是适当兼顾平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和城乡协调水平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区域间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集聚集中集约发展的前提下,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可适当放宽条件,以利于促进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布局方案。根据上述原则,在三大产业带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衔接省、市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因素,提出我省产业集聚区的初步布局方案。具体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以空港经济为特色的杭州东部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以科研创新、文化创意为特色的杭州西部科技创新和生态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以海洋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的长三角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宁波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以国家保税港区为依托的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先行区和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区域。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温州大都市的重要区域。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体现环太湖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新兴功能组团。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国际商务和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嘉兴现代化新城区。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特色的绍兴生态宜居城市的北部新城区。金华产业集聚区,以低丘缓坡为优势和特色的浙中城市群西部产业主平台。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以低丘缓坡和边界经济为特色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的产业平台。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台州都市区的重要区域。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浙中城市群南部产业平台。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以国际商贸为特色的世界日用小商品业资源配置枢纽平台。

(二)各市产业集聚区布局要求

统筹处理“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此与彼”的关系。即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做好衔接。特别是各地要利用土地规划修编的契机,尽快做好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工作,主动调整好基本农田布局,预留出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设用地空间,确保产业集聚区真正“落地”。二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即在谋划整个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同时,应将具体产业功能安排和重点开发区块布局结合起来,编制产业集聚区内的功能分区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启动开发,实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良好态势。三是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即在编制长远发展的概念性规划基础上,关键是要制定“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点。力求通过五年的开发建设,能够基本形成规模。

合理设置“三个层级”。处理好上述“三对关系”,对各产业集聚区在规划布局上可划分为规划控制区、重点规划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等三个层级,以利于加强统筹协调和启动建设。这三个层级为:一是规划控制区。即今后10年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和控制的区域。包括重点规划区以及与产业集聚区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周边相关地区。应强化规划控制区各项发展的统筹协调。加强重点规划区与规划控制区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处理好新开发区块与现有开发区、产业园以及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之间的关系,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持续发展。二是重点规划区。即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启动区。重点规划区的主体部分是“十二五”时期可开发建设的区块,同时包括部分已用地和生态用地等。重点规划区以规划新的发展空间为主,适度兼容现有开发区、园区以及科技创新平台等;以规划产业功能区为主,适度兼容城市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应明确功能区设置和产业安排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和招商引智,注重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区整体协同。三是“十二五”开发建设区。即“十二五”时期按可提供省级产业集聚区开发需要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而确定的开发建设区块。根据产业基础、区

位条件、土地资源、开发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十二五”开发建设区规模。作为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时期主要的新增建设区域,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安排,落实土地、环境、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实,确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出成效。

科学划分功能分区。按照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可将各个产业集聚区在功能布局上划分为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等四类功能区。一是产业功能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兼顾生态农业等产业开发功能。根据集聚区总体发展要求和产业选择,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按照打造产业集群的要求,推动关联性产业和企业的集中布置。可按照各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划分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临港产业、现代物流、石化等具体行业的功能区,明确建设要求和管制要求。鼓励多层厂房等利用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整治和环保建设,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城市配套区。以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服务功能为主,兼顾行政管理、生活居住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加快城市功能建设,打造符合社区化管理要求的现代城市居住区,完善各项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行紧凑发展,避免无序建设。三是生态功能区。以生态涵养功能为主,用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生态平衡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是构建区域基本生态格局、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也是塑造区域景观风貌的重要基础。以生态涵养与环境保护为核心,积极发展景观旅游和生态农业,严控无关建设活动。四是预留发展区。在规划期内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作为集聚区未来远景拓展空间,以预留为主,维持土地利用和功能现状。严控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

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方向

省级产业集聚区应以国家、省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为指导,按照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选择要求。产业集聚区应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功能定位,在产业选择上体现“优、新、高、特”的要求。一是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三次产业和谐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亮点,结合当地实际规划建设若干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应努力把好产业准入关,科学设置约束性指标,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生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二是注重集聚新兴产业。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农业主导产业等相关规划,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低碳经济、绿色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的重点,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吸引省内外科技和人才资源,搭建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增强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招商引资时应十分注重技术含量和环境质量,产业选择和项目引进把握好技术层次、市场占有率、产业带动力等标准。四是注重发挥特色优势。充分体现产业集聚区的各自特色,因地制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等方面培育竞争优势,尽量避免产业同构、行业雷同和低水平过度竞争,推进全省产业集聚区特色化竞争、差别化发展。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

一、

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