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亲子旅游;产品设计;佳木斯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225-02

一、佳木斯亲子旅游产品设计基础分析(SWOT分析)

(一)佳木斯市亲子旅游市场发展优势

佳木斯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三江交汇之地,可连接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所以说是文化汇集之所在,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是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给佳木斯人塑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生存环境,相较于一些一线城市,佳木斯地区的生存环境更接近于自然。从资源与文化的角度来看,佳木斯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拥有生态农业、湿地、冰雪、赫哲与朝鲜族民俗、边境、界江、红色旅游等丰富资源。

(二)佳木斯市亲子旅游市场发展劣势

1.家长认知度不同

结合问卷调查可知,家庭对于亲子游认知度不同,家长都知道孩子很是辛苦,面对层出不穷的课外资料,以及填满了孩子所有业余时间的辅导班,有一半以上的家长会放弃让孩子外出旅行,根深蒂固的思想告诉家长,只有苦读书才可以增长见识。只有很少部分家长可以接受这样的亲子旅游形式,亲子游作为一个新兴起但还处于发展中的旅游产品,家长本就对其了解不多。还有部分家长在游玩过程中会忽略掉孩子,殊不知亲子游重在“子”的参与。

2.家长时间上并不充裕

调查问卷可知,当提及亲子游时,需求总数占调查总数的90%以上,但是在这其中,由于工作繁忙,不能有足够时间陪孩子外出游玩的占35%。

3.亲子游在我国还未形成成熟的模式

对于国内各大旅行社来说,亲子游开展的方式层出不穷,但至今亲子游仍处于一个发展中时期,产品并不成熟,对于一些像佳木斯这类发展中的偏远城市更显滞后,而且大部分旅行社也没有给与完善的亲子游项目划分,不同年龄层段的孩子对于旅游观光所要学习的也不同,相比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亲子游是个性化特征突出的旅游形式。亲子旅游要求严格,因为孩子的生理特点,亲子游对旅游环境、旅游项目、旅游设施等的要求均较高。但在国内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安全保障,以至于部分家长不信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交给旅行社,而且旅行社所推出的产品也未对家长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

(三)佳木斯市亲子旅游市场发展机遇

1.填补父母空缺,适应市场需求

社会发展进步,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家教变成了脱教,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与私立学校取代了本应该是父母陪伴的日子,忙碌的身影随之而来的是家长带给子女的压力和子女对家长的不解,以至于孩子长大后形成了叛逆心理。亲子游促进双方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所想,增加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在此过程中促进家长与孩子与外界的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让其他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活动,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馨,促进家庭和谐。

2.合理开发新环境,避开知名景区的人海热潮

佳木斯在旅游发展的过程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决策的机遇,利用本地政策环境的支持,鉴于旅游业后起之势,再加上亲子旅游的特殊性,给佳木斯缔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亲子旅游重于安全,每逢节假日很多市民外出旅游奔向名胜者甚多,但由于热点景区游客拥挤,旅游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开发亲子旅游产品,让市民旅游休闲省时、省力、省心,促进家庭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家庭亲子关系。

(四)佳木斯亲子旅游市场发展威胁

安全才是家长最担心的。随之新产品的研发,新的问题也来了,亲子游本身对于安全的要求很高,再者是新开发产品是否会遭遇未知的安全事故,所以说做好安全保障,并且该怎样让家长们相信才是最重要的。

二、佳木斯亲子旅游产品设计方案

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进程中应逐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形成旅游精品、旅游极品。根据佳木斯旅游资源特色、市场需求状况,笔者构建四季适游、主题突出的亲子旅游产品体系(见表1)。

三、佳木斯市亲子游开发对策

(一)增强亲子游宣传,提升公众认知

通过市场调查可知,亲子游需求是确切存在的,但是仅用这一词汇作为“噱头”是很难吸引到游客的,我们设计的旅游线路必须是有说服力的,相对比于其他类型的旅游形式,要有足够的优越性。亲子游不只是游,更多的是适应了当代亲子沟通需求,父母与子女需要一个平台去了解对方的内心,增进沟通。对于佳木斯地区而言,在产品设计上应以边境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遗迹及红色旅游资源四类特色旅游资源为主要素材,推出相应产品,促进家乡人对地区的了解,并且也同时宣传了地区的文化。

(二)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充分利用佳木斯地广人稀特点,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世外桃源,同时也解决了节假日各大景区人挤人不便于观光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旅行社的作用,给予亲子游一定的安全保障

对于家长不选亲子游作为旅游计划的一个原因就是亲子游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过多。孩子多顽皮好动,而且自保意识不强,因而游玩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安全隐患。针对亲子游这种旅游形式的保险也不成体系,为亲子游的发展设置一定的障碍。佳木斯地区旅行社大大小小很多,但是却未有一个有力的带头企业,多数存在季节性的停顿,地区经济的带领一定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市场;出游半径;差异;苏州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1―0042―06

自驾车旅游是早年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旅游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有车族和有“本”族的迅速增多,自驾车旅游逐渐成为我国一种时尚旅游休闲方式。自驾车旅游具有自主程度高、消费行为多样、小团体活动的特性。自驾车旅游者对于旅游活动的安全性、机动性和精彩性、旅游地的可游览性以及旅游体验的快乐指数等具有较高要求。由此可见,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表现出多元化,对自驾车旅游市场需求特征分析非常必要。目前,关于自驾车旅游市场研究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证分析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企业影响以及如何开发自驾车旅游;二是分析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动力、特征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三是探讨自驾车出行者的经济特征、闲暇时间对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并构建交通需求模型;四是从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信息系统和支持系统出发探讨构建自驾车旅游网络体系。上述研究不足之处是没有深入剖析自驾车旅游细分市场特征。充分认识和了解自驾车旅游细分市场需求差异性,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特征开发相应自驾车旅游产品,对于我国自驾车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驾车旅游以自由、自主、自助为突出特点,自驾车单程出游半径的不同,旅游市场需求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苏州市为例,试图通过市场抽样调查,分析自驾车旅游出游半径不同表现出的旅游需求差异,为把握自驾车旅游出游规律以及提供适销对路的自驾车旅游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设计

1,1研究设定

由于自驾车旅游者要自行解决旅游交通问题,受出游距离和路况等方面的限制,不同出游半径表现出的旅游行为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为深入分析这种差异性,本文以出游半径为出发点,分析不同出游半径的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张晓燕在分析我国华北地区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中,根据出游单程里程数,将自驾车旅游者分为5类:近程旅游者(100千米以内)、近中程旅游者(100~300千米)、中程旅游者(300~500千米)、中远程旅游者(500~800千米)和远程旅游者(800千米以上)。根据这一原则,本文按照单程出游半径不同,按照上述分类原则将自驾车旅游市场分为5类:近程旅游市场(100千米以内)、近中程旅游市场(100~300千米)、中程旅游市场(300~500千米)、中远程旅游市场(500~800千米)和远程旅游市场(800千米以上),并从出游动机、旅游信息渠道、出游组织方式、出游时间、停留时间、人均旅游消费以及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因素等7个方面分析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的差异。

1.2

资料来源

基础数据来源于实地问卷调查,兼顾访谈。旅游市场调查既可在旅游地进行,也可在客源地进行,在客源地调查的市场分为实际旅游市场(已经发生旅游行为)和潜在旅游市场(未发生旅游行为但有旅游消费的意愿)。本文是从客源地角度――以苏州为样本地,调查实际发生自驾车旅游行为的群体,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单程出游半径的旅游市场特征。由于苏州在2008年底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61.75万辆,比2007年增长21.5%,居江苏省第一位,因此,以苏州为例研究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调查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即2008年11月15~16日和2009年4月18~19日,均为双休日。调查地点选择苏州私家车出入较为集中的区域,主要在商业游憩区(观前商贸中心、石路商业街、左岸商业街、十全街和凤凰街)和休闲游憩区(湖滨新天地、奥特莱斯广场、科文中心等)。正式调查前进行简单访谈,在了解对方有自驾车旅游经历后对其深入调查。向有自驾车旅游经历的群体共发放问卷400份,经过复查确认,回收有效问卷323份,回收有效率为80.75%。对调查问卷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 不同出游半径自驾车旅游行为的差异分析

2,1出游动机差异

表1显示,自驾车出游动机以休闲/度假为主,比重在37%-51%之间,超过了排在第2位观光游览动机,在休闲时代,休闲/度假旅游成为重要旅游产品,而自驾车旅游是人们选择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具体分析,随着出游距离增加,人们休闲/度假动机愈明显,近程休闲/度假动机的比重为37.61%,近中程、中程、中远程休闲/度假动机的比重逐步增加,远程的比重最高,为50.88%。以探亲访友为动机的远程自驾车旅游市场比重最小,明显低于其他类市场的比重。以购物和美食娱乐为动机的白驾车旅游市场的出游半径主要在100千米以内,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市场的比重,说明以购物和美食娱乐为主要动机的自驾车旅游主要选择近距离的旅游地。5类市场在以观光游览、商务会议、丰富经历、健康/疗养为动机方面表现差异性不明显。

2,2信息渠道差异

不同出游半径的自驾车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表2)。以比重前3位的信息渠道统计分析,5类市场获取自驾车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亲朋好友”、“网络”和“旅行社”,累计比重均超过75%。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亲朋好友诚信度高,因此不同类型的自驾车旅游者信赖亲朋好友的“口碑”,愿意接受其推介;二是由于白驾车旅游出游基本靠自己,对出游相关信息需要自己去收集,这明显有别于参加团队出游依赖旅行社而无需自己收集信息的特点,旅游者自己收集详细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网络,另外也到旅行社咨询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在这3种信息渠道中,近程、近中程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比重相对较多,而远程主要通过网络的比重相对较多,比重接近一半,而中程和中远程的通过3种渠道的较均衡。通过广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的比重很少,主要是这些渠道只是涉及旅游地部分信息,如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介绍等,而诸如旅游道路交通通达度、路况、加油站、停车场、旅游景点的具体线路走向、餐饮和住宿等详细的信息难以提供,因此,自驾车旅游者较少通 过这些渠道收集旅游信息。

2,3出游组织方式差异

表3显示,5类旅游市场的组织方式主要以自行组织为主,所占比重均在68%以上,其中近程的比重最高,达到83.33%;而通过汽车租赁公司组织和旅行社组织的比重较小,均不到10%,中远程和远程自驾车旅游的基本上没有通过旅行社组织的。通过单位组织自驾车旅游的以中程和近中程旅游地为主,比重分别为23.53%和18.61%;以汽车俱乐部组织自驾车旅游的,远程市场在所有5类旅游市场中比重最高。

在出游方式上,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主要是通过家人伴随或邀约同事朋友一起出游的比重较多,累计比重在70%~80%之间。独自出游且在旅游地一切依靠自己的比重也较少,5类旅游市场的比重均不到10%。中远程和远程的自驾车旅游者独自出游且在旅游地依靠当地亲朋帮助的比重较高,分别为21.03%和20.79%,中程以内的自驾车旅游者通过这种方式较少。

2,4

出游时间差异

由表4可知,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在选择出游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近程、近中程和中程的自驾车旅游者在小长假选择出游的比重为33%~40%之间,明显高于“十一”和春节两个长假的比重。而中远程和远程的自驾车旅游者选择“十一”出游比重最高,由于出游距离远,需要一定时间保证,而“十一”7天长假能够保证远距离旅游,另外,带薪休假也保证留有足够时间出游远程旅游地,因此,比重也较高,仅次于“十一”长假,春节长假对于大多数旅游地来说旅游效果不理想,因此比重相对较低,中远程和远程自驾车旅游者在双休日受时间约束,难以实现远程旅游,所以选择双休日出游的比重很小,明显低于近程、近中程和中程的比重,800千米以上的没有在双休日出游的。由此可见,小长假、“十一”、春节、带薪休假和双休日对于500千米以内旅游地的自驾车旅游者影响较小,而双休日对500千米以外的中远程和远程的自驾车游客限制性较大。

2,5停留时间差异

表5显示出自驾车旅游停留时间与出游半径关系。近程和近中程的自驾车旅游者一般停留1~3天,停留2天的比重最大,分别为41.67%和43.94%,停留4~7天的比重较小,没有超过7天的。出游半径为中程的停留时间集中在2~7天,累计比重达90.2%,停留1天的不到2%,停留7天以上占有一定的比重。出游半径为中远程和远程的停留时间主要集中3天以上,尤其是停留时间为4~7天比重最大,接近50%,出游半径在800千米以上的远程旅游者停留时间在7天以上的占36.84%。在所有出游半径市场中比重最大。由此可见,自驾车旅游的出游半径与停留时间呈正相关,符合旅游效用最大化原则,即根据行游比原则,出游半径越大,旅途花费时间就越长,表现为出游成本就越大,为获得更大的旅游利益,由此需要在游览中花费较长的时间。

2,6人均旅游消费差异

表6显示,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的人均旅游消费表现出一定差异性。近程和近中程旅游市场人均旅游消费特点表现为椭圆形,中间大两头小,人均旅游消费主要在100―300元、300~500元和500~1000元段,两类旅游市场累计比重分别为90.28%和93.94%,比重最大的在300~500元段,人均旅游消费在100元以内和1000元以上的比重较小。中程和中远程旅游市场人均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300~500元和500~1000元段,累计比重分别为86.28%和79.78%。远程自驾车旅游市场人均旅游消费水平较高,人均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比重占63.16%,500~1000元的比重16.85%。由此可见,自驾车旅游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与出游半径呈正相关,即出游半径越远,人均旅游消费水平越高,这与停留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中远程和远程旅游市场停留时间越长,一般在3-7天,因此旅游消费水平高。

3 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因素分析

虽然自驾车旅游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还没有形成相当规模,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实际,本文研究总结出了13项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出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对这些影响因素评价差异。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要求应答者用1(非常反对)一5(非常赞同)的等级方法来表明自己对表述的回复。

3,1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因子分析法中,提取公因子的标准是特征根大于1,并按照特征值大小排定公因子位序。根据这一标准,对13项有关自驾车旅游者评价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因素的信息进行“提纯”,选取4个公因子并进行命名,4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0.79%。第一个公因子在道路标识系统不完善等方面因子载荷均较高,反映了道路标识系统对自驾车旅游影响程度,可称为道路标识影响因子,且特征值为6.57,排在第一位,说明道路标识是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公因子载荷具有综合性质,主要在景区停车、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负面影响方面载荷相对较高,反映了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自驾车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状况,因此称为旅游服务设施影响因子;第三公因子在汽车过路费、停车费、油费等相关费用方面具有较高载荷,反映了经济成本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可称为经济影响因子;第四公因子在驾车安全性方面具有较高载荷,反映了自驾车旅游存在的驾车安全隐患影响其发展,可称为安全影响因子(表7)。

3,2 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对影响因素的评价差异

3,2,1道路标识系统影响评价差异

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对于道路标识系统影响因素的评价存在较明显的相异性,一致性方面,5类市场对于“不少景区标识系统不完善,导致路向指引不明”和“城市道路标识不清,经常导致迷路绕路”的评价具有较高一致性,均值得分在3.3―3.94之间,得分较高,说明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旅游者比较赞同景区标识不完善、城市道路标识不清楚是影响其自驾车旅游的重要因素。差异性方面主要表现在“乡村或郊区道路标识空白”方面,近程、近中程对这个赞成度较高,均值得分在4左右,而其他3类市场的均值得分相对较低些。这主要是自驾车旅游者在中程以上的旅游地较少选择旅游资源品位不高,吸引力不强的乡村旅游资源,即使选择去,也是选择发展成熟的乡村旅游地。调查结果显示,中远程和远程的自驾车旅游者选择距离较远的省外类似乡村旅游地等新开发景点的比重较小,分别为13.57%和11.29%,而选择传统著名景点的比重很大,分别为48.57%和57.15%。相反,近程和近中程的自驾车旅游者经常选择乡村旅游地或者是城郊型旅游地。根据调查结果,近程和近中程自驾车旅游者选择本市周边的新开发景点和未开发但环境较好地方的比重相对较大,近程选择这两类旅游地的 比重为41.93%,近中程选择的比重为43.86%。但本市周边像这些类型旅游地处于城市旅游地和风景名胜区之间,是两类成熟型旅游地的过渡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地方道路标识空白,进而影响自驾车旅游者进入该类型旅游地。

3,2,2旅游服务设施影响评价

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对于旅游服务设施影响因素的评价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异性,一致性评价主要表现在“景区沿路缺乏经济型酒店及廉价汽车旅馆”和“娱乐设施简陋,数量少”两方面,由于我国旅游业处于成长阶段,目前类似汽车旅馆专门类住宿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且旅游娱乐产品不丰富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同样影响自驾车旅游发展。差异性评价主要在“景区停车场有限,适合停车旅馆太少,停车困难”、“较难寻找清洁卫生就餐环境”和“缺乏预订网络,很难提前预订到房间”3方面,近程和近中程的自驾车旅游者评价均值得分较高,而其他3类市场的均值得分较低。表明选择中程以上旅游地的自驾车旅游者不很赞同这3方面是影响自驾车旅游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自驾车旅游出游中程以上旅游地主要选择发展成熟型景区,而成熟型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对自驾车旅游影响相对较少。

3,2,3经济成本影响评价

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对于经济成本影响因素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相异性,一致性评价主要表现在过路费和停车费两方面,且均值得分在3.5分以上,最高的达4.02分,说明收费站多致使过路费开支大、停车费多且标准不一等经济成本是影响自驾车旅游的主要障碍。差异性方面主要表现在“油费等开支较大”方面,近程和近中程的自驾车旅游者评价均值得分较低,而其他3类市场的均值得分较高,表明出游半径在中程以上的自驾车旅游者认为油费价格高、随着出游半径增加致使油费开支大是影响自驾车旅游选择中程以上旅游地的限制因素之一。

3,2,险性影响评价

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对于安全性影响因素的评价表现出一致性,赞成自驾车旅游出现车辆故障而抛锚,以及一些不熟悉危险性较高的山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是影响自驾车旅游的主要限制因素,评价均值得分在3.3以上,最高得分为3.97分,表明绝大多数自驾车旅游者对这两个影响因子考虑较多。

4 结论与对策

4,1依据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拓展各类市场

综上所述,近程、近中程、中程、中远程和远程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在旅游动机、信息渠道、出游组织方式、出游时间选择、停留时间以及人均旅游消费等6个方面即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同时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表8)。一致性主要是5类市场均表现出较强的休闲/度假旅游动机,通过“亲朋好友”、“网络”和“旅行社”3类渠道获取旅游信息,自行组织和家人亲朋是主要出游方式,灵活自由小长假成为5类旅游市场选择出游的理想时间。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除休闲/度假动机外,近程旅游市场还有明显的购物和美食/娱乐动机,近中程、中程和中远程还有观光、探亲访友动机,而远程市场没有探亲访友动机;远程旅游市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比重高于其他途径,且出游组织上还通过汽车俱乐部,这两个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市场;在出游时间上,除选择小长假外,近程和近中程选择双休日出游,而中程以上的市场选择“十一”长假和带薪休假出游;停留时间和人均旅游消费均与出游半径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出游半径越大,停留时间越长,人均消费越高。因此,结合5类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根据旅游动机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依据不同信息渠道来源做好旅游宣传,重视“口碑”效应在自驾车旅游市场中的运用;充分利用“十一”、5个小长假、双休日以及带薪休假的契机大力开拓各类自驾车市场,尽可能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水平。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 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guangxi rural tourists, the paper systematicly analyzes different motives of rural touris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se motiv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relieving pressure","social intercourse","seeking knowledge" and "nostalgia".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ural tourism to identify the motives of rural tourists so as to explore rural tourism products and improve service system. 

中国乡村旅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在需求方面,亲近自然、崇尚郊野游憩日益成为市民休闲的主流方式,自驾车旅游者的攀升更进一步刺激了乡村旅游市场。wwW.lw881.com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现有文献已广泛触及乡村旅游各个层面,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又比较快,并受相关学科理论及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乡村旅游开发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构成主体,是乡村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可以更好的揭示其行为规律与特征,对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一、研究概述

心理学认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内部驱力和外部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旅游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方式,必然有其直接动机[2]。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过研究,研究方法以传统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主。方贤寨等(2003)通过对长沙城郊乡村者的活动选择分析,依据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得票情况,将乡村旅游动机概括为休闲度假、释放工作压力、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怀旧、商务考察、进修学习、猎奇等。张建国等(2007)从回归自然、求新求知、怀旧、休闲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宁波市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所采用的依据仍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选择的频数。黄洁(2003)从“乡土情结”角度指出乡村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下的“第一自然”的情结以及对同源性地域文化的认同。目前对旅游动机的研究,陈德广(2006)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其他非参数分析及检验方法对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张宏梅(2004)运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对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乡村旅游动机是一种人类纯心理活动,旅游动机不是单纯的,根据旅游者活动选择来研究动机,能从侧面反映出现有旅游者动机的激发情况,而难以描述复合的旅游动机。因此凭借外部活动的诱导进行旅游动机研究,能否据此全面分析旅游动机的构成情况,以及如何分析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分析。问卷的内容由“乡村旅游动机”、“调查对象相关信息”和“乡村旅游活动意愿”三大部分组成。“乡村旅游动机”部分在结合文献研究和旅游者的访谈后采用18项因子来评价,依据受访者对因子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采用李科特尺度测评,其中1-5分别代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受访者信息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指标”、“乡村旅游时住宿地点选择倾向”、“旅游团形式”、“每年乡村旅游次数”等方面。乡村旅游活动意愿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让旅游者列举其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在正式调研前,对预测问卷在广西南宁“美丽南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了试调查,对收集到的10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18项因子的kmo和alpha分别为0.666、0.848,删除“体验乡村生活”、“了解自然”“了解新奇的事物”3个变量后,kmo和alpha分别为0.772、0.849,达到问卷的信效度要求,最后采用15项因子评价乡村旅游动机。

对被调查者的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时采用同样的标准,结合自身的真实感受进行评价无疑可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效果,在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调查,可以让旅游者处于乡村旅游氛围中能更好地回答问卷,同时为保证被调查者在评价中采用同样的标准,调查人员在发放问卷时都对调查问卷的填写进行指导。正式调研对象为正在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调研地点选择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分别为桂林阳朔高田乡、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壮寨)和南宁扬美古镇。调研采用现场发放问卷,问卷填好后直接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高田、平安、扬美各发放200份、250份和150份,分别回收问卷194份、225份和139份,总共回收问卷558份,其中有效问卷547份,占回收问卷的96.2%。

笔者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常规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如均值、百分比等外,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分析用于分析不相关的样本在同一变量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另外采用因子分析法,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变量代替原有乡村旅游动机的绝大部分信息,为以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把握旅游者动机提供了简便的衡量方法。

三、数据分析

(一)研究对象结构分析

调查对象从性别构成看,女性比例达57.2%,明显高于男性。年龄构成中18-24岁占57.2%,25-44岁占35.6%。职业构成中学生占35.6%,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军人这四类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员共计占41.4%。在学历构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仅占10.6%,大专以上学历者比例高达73.2%%。排除学生个人月收入比较低的影响,在有固定收入的被调查者中,约有40%的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通过旅游者相关乡村旅游信息发现,旅游形式构成中独行者占24.8%,亲友同行者占61.9%,而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仅占13.3%。每年乡村旅游次数仅1次占35.9%,2次占26.5%,3次占20.0%,4次及以上者占17.6%,详细数据参见表1。

由此可见广西乡村旅游者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被调查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层集中在18-44岁之间,以学生和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士为主,学历水平较高。其二,被调查者来源广泛,区内主要来自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区外主要来自广东、湖南等周边省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其三,被调查者总体收入水平偏低,但考虑出游者往往与亲友同行,以家庭团居多,总体支付能力较强。其四,被调查者每年乡村旅游的频率不高。其五,被调查者每次乡村旅游停留时间普遍不长。

(二)乡村旅游动机分析

1.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

在进行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时,对存在缺失值的数据剔除后计算其有效百分比和平均值,并进行了排序,具体数据参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m1)”、“享受自然(m9)”是两个最重要评价因子,平均值分别为4.07、4.02,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占81.8%和72.2%,持负面看法的仅为3.4%和3.3%。“探亲访友(m14)”、“怀旧(m18)”是两个重要性认可程度最低的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91、2.98,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仅占21.7%,30.1%,而持负面看法分别占28.3%,31.8%。总的来看,乡村旅游者希望在乡村环境中以旅游方式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同时增进与亲朋好友的感情,怀旧虽然也是乡村旅游动机之一,但其重要性远远低于其它动机。

2.乡村旅游动机差异性分析

就表1中反映被调查者个体差异的9个项目对15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在对旅游者进行划分时,尽量遵循旅游市场细分的原则,使划分出的旅游者群体具有可识别的共同特性。在对上述旅游者背景信息进行适当的归类后,对细分后的旅游者群体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其中性别、常住地、旅游形式、停留时间在分析时采用原划分方法,而其它指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根据年龄,划分出15-24岁和25-44岁两个群体,根据学历划分出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三个群体,根据职业划分出学生、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具有稳定工作人士)两个群体、根据个人月收入划分出500-1499元(低消费)、1500-2999元(中消费)、3000元以上(高消费)共三个群体,根据住宿地点的选择划分出愿意住农家旅游和宾馆两个群体,根据停留时间划分为白天、一天一夜、两天两夜及以上共3个群体,根据乡村旅游次数/年划分为1-2次,3次及以上两个群体。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指标重要性均值没有因性别的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欣赏田园风光”、“乡村采风”三个指标重要性方面具有一致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具体情况见表3,表中i、j表示就同一乡村旅游动机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旅游者群体,平均差值表示i情况下平均值与j情况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一”号表示i情况平均值小于j情况平均值。

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的旅游动机主要差异表现在:其一,中年旅游者比青年旅游者更看重通过乡村旅游增进同行亲朋好友的感情。其二,短程乡村旅游者更注重乡村旅游的精神放松功能。其三,文化层次高的乡村旅游者对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更感兴趣。其四、收入水平较高的乡村旅游者对于探亲访友、怀旧兴趣较少。其四,学生群体及每年乡村旅游次数少的旅游者更在意乡村旅游的康体健身功能。其五、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愿意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探亲访友,但高档消费者和停留时间较短的乡村旅游者体现出较强的怀旧情结。其六,通过旅行社组织的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期望值不高。

3.乡村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

对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进行抽样适当性(kmo)与巴特利(bartlett)球度检验,得出检验kmo为0.783,bartlett值为136,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说明数据阵是相关阵而不是单位阵,适合作因子分析。以16个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方差极大法作因子旋转,提取特征值超过1的因子。结果显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531%,具体情况参见表4。

基于因子变量的最大载荷,公共因子命名尽量反应其所包含因子内容。第一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了解乡村文化”、“感受乡村自然环境”、“了解乡村民俗风情”、“乡村采风”、“身体得到休息”,除“身体得到休息”外,其余因子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等的了解需要,命名为“乡村求知需求”。第二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休闲”、“精神放松”、“享受自然”、“欣赏田园风光”,主要反映了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缓解压力的需求,命名为“缓解压力需求”。第三个公共因子变量,“增进感情”、“体验户外情趣”、“康体健身”,命名为“交往需求”。第四个公共因子,包括“怀旧”、“探亲访友”,将其命名为“怀旧需求”。公共因子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缓解压力需求”、“交往需求”、“乡村求知需求”、“怀旧需求”,具体情况参见表5。

(三)乡村旅游者参与活动意向分析

对目前乡村旅游景区开设的旅游活动进行总结并让旅游者选择其最愿意参与的3-5项旅游活动。旅游者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见表6。

旅游者上述旅游行为产生的动机很难界定为某一种特定的旅游动机,如品尝农家美食,很难界定其是由怀旧引发的,还是因为想了解农村的饮食文化引发的,因此,凭借旅游活动很难找出旅游者真正的动机。

四、结语

乡村旅游动机是乡村旅游者行为产生的基础,其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握乡村旅游动机可以细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完善其服务体系。整体上看,乡村旅游动机由主到次可归结为“缓解压力”、“交际”、“求知”和“怀旧”四大类,从长远来看,将来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以“缓解压力类”为主导,融合旅游者交际和求知的需求,怀旧仅是乡村旅游者附带的一种需要。其次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前提下,依据乡旅游者客源细分市场和乡村旅游者愿意参与的旅游活动情况来指导乡村旅游的规划与项目设计。另外,研究细分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相同的旅游动机评价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对于乡村旅游地把握旅游者多性化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以及开展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延红.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2] 陈德广,苗长虹.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者聚类研究-以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6).

[3] 方贤寨,粟路军,蒋术良.基于乡村旅游者调查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市场 怀化

一、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丰富。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深入,Gladwell等(2004)探讨了55岁以上照顾家人者(caregivers),因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家人,而具有的特殊休闲旅游方式;Reece等(2004)提出了影响老年家居者(senior households)和非老年家居者(non-senior households)旅游行为的房屋类型和距离两个因素;Lee等(2005)研究了韩国60岁以上老年市场对休闲旅游的态度。Scott等(2005)提出将生活形态(lifestyle)应用在旅游市场的细分方面。

我国旅游学界也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 (1999)、陈凯(2006)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周燕等(2004)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特征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许春晓等(2006)对不同职业人群旅游需求的分异研究。此外学者从旅游产品角度对相应的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如张晓燕等(2006)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王莹(2006)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

客观上,人们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偏好,具有特定旅游偏好的人群,在旅游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究意义大。以怀化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类群,进行细分市场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区,2006年末全市人口为37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8元。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及怀化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出游意向及偏好的测量;第三部分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测量,共包含21项因素。调查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进行定序测量,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最不重要5个等级设计成表格,让受访者根据对每一出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在相应的等级下做出标记,最后按照非常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重要=4分,很不重要=5分赋值并计算。

基础资料采用在怀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0日~15日进行,调查采用区域控制方法在怀化地区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样本特征:男性41%,女性57%,女性略多于男性;中青年是主体,15岁~24岁占41.61%,25岁~44岁占44.97%,45岁~64占10.29%,65岁以上10.29%;文化程度偏高,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专或本科(56.70%)、高中或中专(30.11%)、初中(8.13%)、研究生(3.30%)、小学以下(1.76%);职业方面,以学生(27.82%)、公务员(21.10%)、服务销售人员(17.27%)、专业技术人员(14.15%)为主体;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多为1000元~1999元(44.19%),其次是500元~1000元(10.23%)、2000元~2999元(14.42%)、3000以上(13.26%)、499以下(10.23%);家庭结构方面,三口之家(36.11%)、单身(20.60%)、两代同堂(12.73%)、三代同堂(12.27%)、两人世界(9.95%)、其他(8.33%)。

文章选取了偏好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市场属性特征及出游意向的分析,同时利用SPSS15.0软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子。

三、数据分析

1.人口统计学特征

通过仔细比较可以看出,在性别方面,与总体样本并无显著差异;年龄方面,喜欢少数民族文化的市场集中于15岁~44岁的趋势更加明显,占了90%的比例;文化程度方面偏高于总体样本,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了约65%,高于总体样本60%的比例;职业方面集中在学生(29%)、公务员(22.68%)、专业技术人员(17.84%),三类所占比例均高于总体样本相应的比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与总体样本无明显差异;家庭结构方面,单身所占比例多于总体样本。

2.旅游行为及偏好

出游次数:去年外出旅游次数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出游1次~2次的比例达75%,3次及以上的占25%,低于总体28%的水平。

旅游花费:相应的,次市场在去年旅游花费中少于1000元的比例占34%,高于总体30%的水平,同时花费4000以上的比例为14%,低于总体17%的水平。说明此类市场在出游力方面低于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挖掘。

信息渠道:最喜爱的信息渠道依次为亲友介绍(27.87%)、网络(20.40%)、旅行社(14.66%),与总体排序并无差异。说明旅游地在营销方面,应充分利用此三类信息渠道。此市场尤其重视亲友宣传,高于总体样本中25%的比例。

出游动机:目前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旅游动机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占近70%的比例;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最主要的动机为休闲度假,其次为观光旅游,在猎奇、释放压力、进修学习方面的比例也高于总体样本。

交通工具:差异不明显,目前城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火车和长途汽车,说明传统交通工具依然是居民出游的首选工具。但在单位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此类市场的比例均稍高于总体样本。

住宿:喜欢星级宾馆的比例为27%,少于总体42%的比例。但在农家、小别墅上的比例均高于总体,说明此类市场在住宿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特色,这也与其休闲度假、猎奇、释放压力的动机相符合。

3.目的地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利用SPSS15.0软件包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21项影响因素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cronbach)信度系数为0.929,证明此21项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指标间必须具有相关性,否则各指标间没有共享信息,就不应当有公因子需要提取。KMO统计量(Kaiser-mev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考察的是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当KMO>0.7时,做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本文研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别进行KMO统计量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得出KMO值为0.941,巴特勒球形检验值=3773.462,在自由度210的条件下上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1),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根(eignvalues)大于1的标准提取公因子。同时对缺失值的处理采用排除法(exclude case listwise),以缩小缺失值对公因子提取的影响。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将因子载荷小于0.5的影响因素项舍去,最后有18项影响因素参与因子分析。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在0.838~0.941之间,说明提取的公因子比较可信。

公因子1在“景区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状况”、“服务质量”、“交通安全”、“景区形象”、“个人兴趣”、“项目特色”、“游玩时间”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安全及形象”;公因子2在“通畅程度”、“游道标志”、“路面状况”、“直达车”、“朋友意见”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可进入性”;公因子3在“交通费用”、“门票价格”、“吃住费用”、“商品价格”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命名为“旅游费用”(表2)。由于“结伴需求”、“交通时间”、“知名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5,此3个因素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较小,因此舍弃掉。

方差贡献率越大,则该公因子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程度越高,由此可知,“安全及形象”是此类市场最注重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及营销时应把安全及景区的特色形象放在首位。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怀化市民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研究,得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型客源市场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主体市场为15岁~44岁的中青年群体,主要职业集中在学生、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上,以单身居多。

第二,出游动机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主,猎奇、释放压力是高于总体的另一个表现;偏好住在农家、小别墅等有特色的居所;出游以火车、长途汽车为主,但在出租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有稍高于整体的趋势;喜欢从亲友和网络中间获取旅游信息。

第三,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上低于总体水平。

第四,影响此类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安全及形象,在进入一个异质文化地区时,安全及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最重视的因素。所以在文化差异营销方面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强调旅游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又要保证游客有一种安全感,在游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避免过于强烈的文化冲击;其次目的地要重视交通状况,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极具吸引力,但交通不便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对是至关重要的;旅游花费是影响此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以大众化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是旅游地赢得市场的关键。

值得特别指出,不同城市由于经济、文化、观念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结论只能代表怀化此类地区城市居民的特征,是否适应国内其他类型城市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Gladwell, Nancy, Bedini. In search of lost leisure: the impact of caregiving on leisure travel [J].Tourism Management, 2004, Vol. 25 Issue: Number 6 p685~693

[2]Reece, William S. Are Senior Leisure Travelers Differ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August 01, 2004, Vol.43 Issue:Number 1 p11~18

[3]Lee, Sun Hee.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towards leisure travel and the constraints faced by senior Korean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July 2005, Vol. 11 Issue:Number,3 p249~263

[4]Scott, Noel. Lifestyle Segmentation in Tourism and Leisure[J]. 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 March 2005, Vol. 5 Issue:Number,2~3 p121~139

[5]郭鲁芳 史之英:试论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1):23~25

[6]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吴必虎 方 芳 殷文娣 刘 波: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17~23

[8]杨学燕: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46~149

[9]仲红梅: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许春晓 张 欢: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9):75~78

[11]陈 凯 王 莹: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121~124

[12]周燕 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旅游学刊,2004(4),23~27

亲子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影视旅游,影响,开发策略

一、材料1:《爸爸去哪儿》带火亲子游

近日,随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爆红,旅行社“嗅出商机”,纷纷趁机推出极具特色的相关亲子游线路。

记者了解到,除了已播的3个节目外景拍摄地成为最新亲子游线路外,境外的亲子游也增加了父子互动的亲子项目,让本是淡季的亲子游市场持续升温。

1.“复制版”《爸爸去哪儿》线路上线。携程的官微置顶了一条“想亲子游 跟随爸爸去哪儿美景走!”的微博,点击进去发现,携程搭建了一个“爸爸去哪儿”亲子游平台,里面不仅有目前播出的三个拍摄地的团队游线路,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了中外多条亲子游线路。三条线路主要以当地两至三天游览为主,出发时长基本上和节目相同,游览项目也围绕着节目里去过的灵水村、沙坡头、普者黑天鹅湖,而在节目中出现的滑沙等项目也出现在旅游产品中,可以说是综艺节目的“复制版”。

2.父子亲子项目增多。对于那些无法出现在节目中的境外线路,各大旅行社也没有闲着,在以往传统的亲子游线路中也增加了适合父子的互动项目。以往的亲子产品更多的是母亲陪伴孩子出游或者是全家出游的形式,而为了让父亲加入进去,旅行社也加入了不少探险式的亲子项目。王振h表示,《爸爸去哪儿》在催热亲子出境游市场的同时,势必会力促新一轮亲子游产品升级趋势。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预订情况看,亲子游在春节前后增幅大约为20%。

二、材料:我国的影视旅游开发

目前,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各种新兴的专项旅游应运而生。影视旅游便是其中一种时尚的特色旅游。本文针对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影视旅游的内涵。影视旅游,在西方被称为“电影引致旅游”(Movie Induced Tourism),体现了影视与旅游的密切关系。影视旅游是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的结合,它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概念。我们可以把影视旅游定义为: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2.我国影视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影视旅游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在开发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并暴露出一些不利的因素。影视城重复建设,效益低下:一些商家看准了影视旅游有广阔发展前景,争先恐后地进入影视城的投资,一些影视城仅仅是为了满足拍摄需要,制作粗糙,设计水平不高,仅仅停留在单向度的演出,游客没有参与感,持续吸引力差。

影视产品及其附带产品形式单一:我国影视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 产品形式单一,影视城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局限于供拍摄剧组利用,一些影视拍摄景点仅限于图片展示,难以满足旅游者重现荧屏经典一幕的愿望。

基础设施跟不上:人们出门旅游,食、住、行是组成重要部分。有的地方则因没有建足够的接待设施,使前去的游客大失所望因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旅游开发的盲点,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使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养在深闺人未识”。

三,旅游者的需求分析及经济行为

当代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转变,故而需求也变了。人们不仅是为了生存而生活,而是努力让自己生活的更舒服更开心。于是,休闲旅游应运而生。现在的人们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性格的培养,综合素质的训练以及亲子间的交流互动。所以,亲子游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而结合了教育、互动的亲子游更是容易抢占到最有利的市场。综艺影视也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有喜爱的电视节目,也有爱看的电视电影。在观看之余,爱屋及乌,我们也不禁会产生一种亲自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的心理。所以说,影视是能推动旅游业发展的。

四,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1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内容: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组合: 既然是影视旅游,那旅游地的开发自然就应该与综艺影视挂钩。也可以在旅游地播放相关作品的精彩片段。所去的相关旅游地,应当设立一些亲子体验项目,寓教于乐。本质上,可以是农家乐+主题体验游。项目要以农村生存+亲子休闲拓展为主。还可以结合微视频拍摄,在旅游结束后送给游客,算是“山寨版”的爸爸去哪儿。从旅游线路角度,这应该是体验+定制+特色小团。可以在节假日推销给中上收入的家庭,进行体验。

2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市场观念、产品形象、综合效益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这四个原则。而我认为,影视旅游产品因为其特殊性,还应在此基础上补充几项原则。影视作品产生的轰动效应为开发前提的原则:由于影视旅游是影视的衍生品,故而对影视作品本身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开发影视旅游产品时应当先考察影视作品是否有轰动效应。丰富游客体验的原则:相对应其他旅游资源而言,影视旅游资源是最能调动旅游者体验的。丰富体验也是影视旅游产品的一大卖点。影视旅游应该时刻以游客为中心,为其设计出合适的体验项目。并且应当注意结合影视作品,创造出旅游主题,让游客得到最好的体验。强调游客参与的原则:影视强调体验,故而应属于参与性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仅是旁观者,更应是参与者,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参与其中。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影视旅游应该将自身定位为生态游环保游。

3影视旅游开发具体途径

提供明确鲜明的主题:影视旅游与一般旅游相比,有明显的主体化特色,应该以故事为主题。因此,应当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分析,提炼影视主题,进行旅游资源的总体形象定位。这是影视旅游的灵魂。丰富影视旅游产品,重视影视体验:以旅游地为依托,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心理,丰富旅游产品。要营造影视气氛,增强游客的参与性。精心安排主题活动,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并能以新卖点吸引回头客。加强软硬件设计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影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谋划和细化,提高配套能力。提高接待等级,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创造良好的旅游接待环境。旅行社主推:旅行社也可借影视剧的推动强势,利用拍摄地组织旅游线路,推出以体验影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