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08-02

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使用不仅影响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方式,改变着高校管理者的工作途径和方式,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在高校内的传播和使用状况

1.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以来,社会上互联网的普及度日益提高,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急速激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6.1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高达45.8%,而且手机网民人数达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总网民的81%。同时,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工具的层出不穷促使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一方面,在高科技的支撑下,新媒体采用数字信号传播方式,大大超越传统媒体中单纯以纸质或声音为传播媒介方式,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另一方面,借助手机、电脑等新型通讯工具,新媒体完全摆脱纸质媒体的限制,实现“无纸化”信息传播,出现更多层次的媒体形态,比如,手机短信、手机微信、在线视频、数字广播、网络杂志等。

2.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拥有高科技电子产品比例越来越高,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校中,大学生拥有手机比例几乎可达到100%。大学新生开学必备清单中一定会包括一部手机,有的学生不仅拥有手机,还配备有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或IPad等电子O备。无疑,这些五花八门的高科技产品成为大学生搜索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通讯工具。同时,新媒体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使用互联网查询资料,通过浏览网页并下载文件,能收集到大量最新最全的信息。通过电脑纂写论文、完成绘图也节省纸张,增加学习的效度。另外,新媒体还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和课余生活,许多同学都热衷于利用手机收发短信、在微信朋友圈中点赞、在微博里更新状态或在QQ上分享照片,与周围同学随时随地保持联系,这些传播途径不仅能扩大校园信息的传播范围,加快信息在师生范围内的传播速度,还形成了校园文化中一种“新媒体文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

新媒体给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的校园文化。高校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教育主体,是由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当然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参与和贡献。和谐校园构建就是指高校各种因素之间充分协调,达到互相兼容,是由互促共进的最佳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以高校校园环境为背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始终以教书育人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和谐校园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首要位置。高校秉承“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来培养学生,实现人的多层面发展。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不怕艰苦,不畏惧困难,同时还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一般来说,高校大学生都正处于青春正盛的年龄,精力充沛、潜力无穷,只要充分调动积极性,抓住兴趣点,他们就能实现不断自我完善和成长进步。

2.和谐校园以追求教学质量和激发教师认同感为目标。高校中教师是珍贵的人力资源,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能充分体现出大学软实力。首先,高校录用教师采用公开选拔、择优录取,为建立优质教师资源把住关,为教学质量打好人力资源基础。其次,在职教师培训也能调动高校教师教学热情,激发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当今各种新媒体工具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要求教师始终保持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

3.和谐校园是一种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谐校园理念主旨在于坚持人文办学理念,并倡导科学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树立校园优良学风和教风,加强对学生学习整体过程监控和指导,宣传学习标兵和优秀典型,建立尊重知识,勇于创新进取的学习风气。同时,高校建立和谐校园要充分优化校园各种因素,合理配置资源,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保证教师安心教学和科研工作,弘扬正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和谐校园里,人是最关键的主体因素,要一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思想表达和创新能力,将不同个体的兴趣引导向校园建设中来。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发展和谐校园的途径和策略

当新媒体的使用日益在高校中普及,迅速寻找并创新出新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途径和策略就成为高校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任务。

1.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的自由开放特征,营造学术氛围和加强德育教育。高校要正面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教育改变和思维转换,具有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及时适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新媒体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网络、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能力,努力提升高校整体师生的媒介素养能力,掌握通用的网络术语表达,建构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用真诚的互动与学生交流,才能营造高校和谐的校园环境。

首先,新媒体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高校的广泛普及就会冲击到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上提供无数的开放资料供给大学生们免费查询、下载和阅读。无疑,这些知识开阔大学生视野,扩展眼界,更新思想。网络信息种类繁多,既能找到丰富有用的知识信息,也能看到各种游戏、暴力和色情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需要具有更强的分辨是非、辨伪存真的能力,同时他们还需要更多来自同学的关心、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学校的监督管理。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大学生要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互联网和手机所提供信息的实质,不被网络虚拟世界所迷惑,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积极地运用新媒体的多方互动特征,改变教学模式和融洽师生关系。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上各种开放课程、网络公开课、微课和慕课,给大学生提供了无数课程的饕餮盛宴。对比之下,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吸引大学生日渐提高的审美和学习需求。这就势必要求高校教师能尽快地适应新媒体给教学方式带来的改变,并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比如通过网络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用图文并茂、声音和视频相结合的多模态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知识内容传播给学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校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开放网络学习课程”,还要积极“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其次,新媒w呼唤新型教学模式的产生,“创新网络教学模式”,进行高质量的依托网络平台的现代化教学。借助新媒体通讯工具,信息能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传递和交换,“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种依托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平等、交互和多向度的特点,有益于建构更和谐和多元的校园文化。

3.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的信息共享特征,合理调整学校管理方式和维护网络安全。新媒体要求高校改变传统校园管理方式。学校管理者要开动脑筋,广开思路,灵活运用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手机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作为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信息传达和交流的平台。这些新型多媒体传播工具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广大学者所认可。高校各层管理者都可以将学校的新闻报道、教学日志、管理政策、学术讲座、课外活动等信息到校内平台上,学生们能随时了解学校最新的新闻热点和学术动态,并能自由地发表评论,参与到高校的重大决策中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广泛性,形成优良向上的校风,和谐的校园可以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和人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介;高职院校;媒体文化

作者简介:李德富(1974-),男,广东新丰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任平(1963-),男,湖北荆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课题项目: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现代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建设研究”(GDGZ12Y115),主持人:李德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38-03

随着科技进步和新媒介的发展,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呈现出信息化“校园村”的新格局。而校园媒体文化的发展体现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品格,凝聚着学校的校园文化积淀,体现着校园品位的重塑与再造。校园媒体文化还起着传承与提升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品牌力量的作用,是繁荣校园文化和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内涵

(一)关于文化的界说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人文、地域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经济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界定,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二是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的所在社会的文化。泰勒曾说过,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Robin FOX更进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质相通,二者都为某一种族成员所共有,大部分文化行为也象本能一样,是潜意识的{1}。

通常人们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精神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专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二)关于媒体文化的界说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大众文化”就包括媒介文化和消费文化。对媒体文化的研究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学者凯尔纳(Douglas Kellner),1995年,凯尔纳在其《媒体文化》一书中把媒体文化纳入文化研究的框架中进行相关思考,正式将媒体文化研究当成了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媒体文化这一概念既可方便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体技术和产业)。让人们关注到媒体文化得以制作、流行和消费的那种生产、发行与接受的循环。将文化、媒体、传播等研究领域相互关联起来。”{2}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媒体文化研究。

中国学者对媒体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周宪、许钧在1999年《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中这样阐述:“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或曰‘媒介文化’,或曰‘媒介化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3}可见,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种对媒介文化的解释和诠释帮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媒介文化,以及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其内涵。

(三)高职校园媒体文化

校园媒体简称校媒,专指学校或师生自办的媒体,或者是运用社会媒介工具在校园内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媒介。

校园媒体文化中师生不再是简单的受众和媒介文化的产品的被动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的积极创造者,在互动与矛盾激荡中通过全校师生长期实践、积淀和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比如微博,人人都是受众,人人都是参与者和新闻发言人。

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及学校与社会之间通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工具为媒介,在全校师生长期实践活动中蕴育而形成的具有校园本土化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校园媒体文化的概念中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态生成过程。展现出既有人文传统的学校本土精神象征,又有师生长期实践和培育创新生长的精神财富,这是校园媒体文化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所在。

二、新媒介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高职院校的媒体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新闻网、手机、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校园媒体文化的价值取向如何确立?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媒体文化环境和氛围,如何依时而进,顺势而为,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是要研究的问题。

(一)新兴媒体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受众的巨大冲击

根据教育部信息教学管理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做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络己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受到网络的影响,通过新兴的电子报、手机报以及一些网络媒介来获取信息,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流行的阅读方式,这些都给高校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现代媒体具有网络化、电子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而传统的高校媒体无论是从信息的含量、传播的速度,还是媒体的介质等都与现代媒体存在一定差距,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远不及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主流专业媒体。青年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主流或专业媒体的重视,针对青年学生作为重要读者群的各类媒体数量日渐庞大,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新媒介使校园媒体文化信息传播个性化、即时化和传播路径多样化

由于新媒介冲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从技术上支持满足校园媒体受众时尚化、个性化、同步化、多样化的互动信息传播需求。青年大学生是校园媒体的最主要受众,他们求知欲甚,好奇心强,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位的,随着现代媒介的出现,他们获取信息的路径日益丰富,在信息的选择方面也变被动为主动,变一元为多元,这种内在需求的多元与获取路径的多元就形成了现代大学生信息的“大爆炸”。

(三)新媒介的冲击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对传统校园媒体的手段和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校园媒体文化繁荣发展客观需求与发展现状的非对称性矛盾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在现代高职文化快速发展客观需求的背景下,现在高职院校校园媒体文化理念相对陈旧,校媒工作队伍水平较低,校园媒体软硬件设施落后,各类校园媒体又各自为政、缺乏整合等等问题与现状,难于适应高职校园媒体文化迅速繁荣发展的客观需求。

构建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校园媒体文化引领舆论的重任,就必须树立现代开放的理念,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来建构校园媒体文化,构建专业化校园媒体文化宣传队伍,更新提升校园媒体硬件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为建构和谐、健康、气正、风清、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三、现代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特征

(一)有品位、有思想、有文化、有深度的传媒文化

“受众品味即传媒文化品位。”{4}文化传媒的受众从来就不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受众的品味决定了传媒文化的品位,高职校园媒体文化也是如此。高职校园媒体的受众是高职院校的师生,高职院校师生的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具有深度的、成熟的思维特征,以及相对纯朴的性格特质等特点决定了校媒的品味。也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必然要求具有思想内涵和一定的文化深度。其中以人文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学术文化、技能文化、工业文化、价值观念、诗书琴棋书画、审美情趣、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等为校媒宣传主要内容。

(二)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

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首先表现在其与大众传媒文化的同质化。两者在传播内容与流行风尚的表现趋同。在现代新媒介的影响下,时空距离完全消失,全球化信息时代拉近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距离,出现了多种的“互文”或“克隆”现象。法国学者马特拉认为,在信息接受的中间过程成为一种新的意义生产机制,文化是一种混合物,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成为连结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中介,他们本身亦成为一种进步的标志。在开放社会与开放的现代高职校园中自然也不能例外。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其次表现在不同高职院校、同一校园中的不同媒体传播内容趋同。主要是因为校园媒体的价值取向一样、高职院校的主体一样、受众相同,所以传播内容与性质到形式都大同小异。例如医学卫生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可能在校园媒体中更多涉及关于医疗器械的功能与使用问题,以幼儿师范类为特色的高职就应当在校园媒体中用较大篇幅介绍师范教育技能方面的知识,达到潜移默化与文化熏陶的作用。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还表现为受众单一性。校园中无论哪一种媒体的设计都是首先面对自己本校的师生,受众的主体定位于本校的老师和学生,校园媒体关注的必定是师生群体趣味趋同的文化需求,受众的单一主体决定了在百花争艳的校媒形式下无一例外地隐含着质的相似性。

(三)校园文化生活的再现与介入

如果校园媒体文化资源不能为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切入点,那么这种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校园媒体通过对事件的加工与传播,实现校园文化生活的再现。因为日常生活的体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切入点也是不断变化的,校园媒体文化要尽量适应师生的辨识力,尽量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生活体验。“干预生活也是传媒文化的一个特点”{5}。学校师生通过校媒了解学校,获得信息,同时,师生还对校媒寄予期待,希望其扮演维护正义、公正和公平的角色,弘扬什么,反对什么等等。

为师生提供话题也是校媒介入师生生活的一种常见方式,每天在校园中耳濡目染的校园信息,可以成为讨论与思考的话题。多元的校园传媒内容在不同师生中形成各种爱好和生活体验,进而影响和介入每一位师生的生活。校园媒体文化对校园流行的生成、普及以及衰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时尚的引领、走向及性质具有导向作用。

(四)人文素养的隐性德育与媒体技能的显性培养并举

校园媒体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传媒文化,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校园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上来,宣传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媒体功能,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校园媒体成为唱响主旋律和提高影响力的先进文化载体。

校园媒体文化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历练和锻造学生的媒体技能和职业养成。高职院校是各种文化和思想交流与汇集的场所,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的兴奋剂,师生在校园媒体文化的传承与宣教过程中,切身感受和养成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通过参与实践校园新闻传媒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成长与提高的过程,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造就和培养学生的新闻传媒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五)技能为核心的工业文化与人文科学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并蓄

在高职校园媒体文化中应包含工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前者是特色文化,后者是通识文化。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所以在现代高职院校中应当注重技能为核心的工业文化的传承,这也是其与普通综合院校的主要区别和生命力所在。人文科学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则是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康身心、健全人格重要途径,通过道德内化与职业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则是上述两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积淀和蕴育下来的特色和文化,是高职院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办学理念的价值追求,既是使命责任,也是校园媒体文化的题中之义。

当然,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特征还包括很多传媒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比如说开放性,反建构性,霸权与民主的斗争性,娱乐性等等。

总之,新媒介是一种传播方式的改变,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科技在不断改变世界,而文化,则永远忠诚于人们的习惯与感受。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介环境下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时代特征,推进校园媒体文化的繁荣发展,培养技艺精湛、人格健全的现代大学生。

注释: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消费社会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让·波德里亚[M].樊柯,译,2008.

{3}周宪,许钧.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3.

{4}{5}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

参考文献:

[1]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生;校园环境;创新思维

一、研究背景

创新精神不仅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关乎着国家兴旺发达,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高等学校想要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就要积极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医学生来说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依赖创新主体的主观因素,同时与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课堂上的授课环节是否精彩有吸引力,学生的科学研究内容是否与实践社会需要相关,课外大小活动是否都会举行和参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而,强调校园环境,主要是来突出其对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本文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评价,结合校园环境现状,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

二、研究现状

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校园大环境。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校园环境,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挖掘,从而更好的展现出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药学院、口腔医学院六个学院1000名学生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2。

通过此调查大连医科大学的医学生对影响创新思维培养的校园环境因素的认同度,并分析医学生创新思维的现状。

(一)校园物质环境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方面

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有利于缓解医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可以降低其压力重而产生的一切不良情绪与烦躁心理。通过对表3分析可以看出,有91.5%的医学生认为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仅有1.2%的医学生认为校园自然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影响不重要。表4主要是关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创新思维的影响,有85.7%的医学生认为完善的校园设施环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非常重要,仅有3.9%的医学生认为校园设施环境创新思维的影响不重要。校园环境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所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教学条件与教学基本设施的好坏与学生的品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具有直接的作用与影响。现代化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校园网络的配备,设施齐全的教室与实验室,都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校园人际环境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方面

从寝室的学习、生活氛围对创新思维的影响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三方面来看,82.5%的医学生认为这种影响是重要的,仅有5.6%的学生认为影响不重要。可见,寝室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广大医学生的认可,在医学生的调查中是相当看重的。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之余,寝室环境是作为一个组织,在各个大学生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外,还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积极开展交流讨论。寝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大学生除教室外接触最多的地方,寝室内成员间每天生活在同一空间和同一范围,彼此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表达各自的观点,其言谈举止和兴趣爱好都会受到每个同学的影响,不同的思想在碰撞后也会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逐渐形成了各个大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同、思想上的融合。从此方面即可提现出建立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会有助于医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对学生群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期望和言谈举止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引导者,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表6可看出,学生对“教师群体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一观点非常认可。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关乎着教学水平,也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综合素质培养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挂钩。这就要求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教师,从教学源头上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多媒体在高校教学的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师,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之一,它以其自身直观性和生动性完整的展示了教学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优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通过调查医学生对多媒体教W的情况,仅有58.6%的医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影响很重要。这就说明多媒体教学在现实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多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效率。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课间 方案 器材 有效 创新 主导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现结合我校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周密有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设计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展,要保证学生有适宜运动量。为此我校特意邀请各个学科的教师、各个年级学生代表,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各班入场、出场次序,落实场地,体育教师合理分工,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向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争创“运动、快乐、健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氛围,打造校园生活的一片乐土。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分为两块:一块是广播操《舞动青春》,另一块是各年级趣味体育运动,时间为每天上午第二、三节课之间的30分钟。

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场地器材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三个年级在校生有3700多名,能使用的活动面积不到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场地和器材难以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布置活动场地时,动脑筋、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并科学的设计活动内容,有序地组织学生参与运动。如:利用校园的回廊来开展跳短绳、踢毽子、两人相对拍手游戏等;利用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草坪、树木开展捉迷藏游戏;在校园主干道开展跳长绳、拔河、单足跳接龙等集体项目。活动器材学校提供一部分,更多的则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简便易操作。

三、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能行之有效。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领导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如:体育教师主要负责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包括各年级、各班的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信息反馈等。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总务处负责各班级所需的器材及统计器材损耗的情况及时添补。

四、不断地创新是保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

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容易单一,每天都重复着同一种形式、同一项内容,在同一片场地上活动,学生难免会渐渐失去活动的兴趣。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要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的取得科学的变化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创新是生命的源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像课间操一样一成不变,必将失去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对学生和教师作些调查,接受合理的建议,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背景音乐等进行调整、完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质量。如: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安排内容以游戏类项目为主(滚铁环、呼啦圈、跳橡皮筋、老鹰捉小鸡、铁烧饼等);初二年级学生开展一些竞技类运动项目(20米迎面接力赛、篮球运球接龙、跳绳比赛等);初三年级学生对抗性较强开展(拔河、脚斗等)。此外在单个项目上的创新,如:跳绳内容可丰富为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踢毽子内容可丰富为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等;接力跑也可丰富为传接棒、传接球、跳绳接力、迎面接力、往返接力等趣味接游戏;跳橡皮筋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创编难度,鼓励学生创编橡皮筋比赛。球类活动内容以安全性较高的方式来开展,如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等。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校园;美学元素;环境设计

1 概述

近十年来,为了缓解院校合并和连年扩招所带来的设施短缺问题,全国各地高校普遍兴起了建设开发新校区的风潮。在所有新建校区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都将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作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新老校区的校园设计对于环境美的营造体现出明显的差异。究竟是新校区的外部环境更美、更易被使用者认可和接受,还是老校区更富于美感,我们可以选取坐落于合肥的合肥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合工大)为例,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对合工大已建成的新老两个校区环境中的美学元素进行归纳和对比,对未来的校园规划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选取合工大作为本文讨论对象的原因在于:这所高校始建于建国后不久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老校区的创建由苏联专家负责,其在当时的建设中就已经部分考虑了校园外部环境的美学营造:不仅主体建筑存留有俄式建筑风格的影响,校区的规划布局也反映了当时的设计理念。进入新世纪,合工大在合肥近郊开发建设了新校区,对应建设了大量现代风格的教学建筑。可以说,合肥工业大学新老校区中美学元素的差异,能够体现中国大学新老校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具备充足的说服力。

2 校园外部环境中美学元素的组成种类讨论

校园的建设者要想营造拥有优美环境的校园环境,就必须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的方方面面来体现美学追求。“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简单停留在从俯瞰视角观察校园的总平面上,而是需要由校园的使用者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美感、舒适。这些美学元素可以被归纳为如下的几个方面:总体的布局美、建筑的观感美、绿化与植被之美、景观小品之美、开放空间之美以及使用的舒适性、便捷性之美等方面。

3 布局美在新老校园设计中的不同表达

从总体布局上看新老校园的差异性:合工大的新老校区都设有明确的中轴线,主要功能建筑都部署在中轴线或者中轴线两侧,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规划上,老校区的中轴线对于校园各部分功能区域的联系和纽带作用更为明显,各个功能区域与中轴线的距离都非常近,沿着中轴线可以很便捷地通达各个区域。而新校区的中轴线却在这方面被设计者明显弱化:新校区只将公共教学楼布置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主要用途就是贯穿校园的南门和北门,至于后勤、办公、住宿等其它功能区则都远离中轴线,另有道路相通。此时的中轴线对于联系各功能区域已无实际意义。但从总平面图上看,这条纵贯校园两个入口的轴线的图面效果非常突出。也许这就是设计者的目的吧:强调总平面上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为了保证轴线在图面上明确,刻意将可能弱化中轴线效果的各功能区域远离轴线布置。这种部分弱化中轴线的功能要求,突出图形表达效果的目的,是很多高校新校区规划的共有特点。

4 建筑单体的观感美的不同表达

校园的建筑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场所,是构成校园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美好校园的重要美学元素。合工大老校区的建筑,尤其是教学建筑和后勤服务建筑在总体上有着协调和统一,从观感上看:由创立校区时就建设的主教学楼使用红砖砌筑,东侧教学楼在设计上也配合地采用暖色调与其保持一致。整体上看,东教学楼与主教学楼形成主从搭配的格局,虽然主教学楼只有六层,但仍显得从容大气。散落于校园中部的各学院教学楼和办公楼始建于八十年代以后,因此也带有那个年代的特色:外立面采用白瓷砖或水磨石贴面,色彩为冷色调,同时建筑的层数也普遍超过十层,整体上布局较为分散,彼此没有多少呼应和联系。而在新世纪以后新建的如学生食堂等,则在色调上使用赭石色,布局上也考虑到对学生宿舍的便捷联系,这充分反映了几十年来设计思路的变迁与回归。反观新校区的建筑,则受到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教学建筑和办公都整齐划一,建筑形式采用现代主义形式,建筑主要色彩为冷色,屋顶点缀以湖蓝色。从在新校区就读的学生反映,普遍认为这些教学建筑过于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使用需求,但却明显缺乏特色,相近楼宇间不靠墙上的数字编号,几乎无法区别。因此从建筑观感这个美学元素来看,显然是老校区的建设在这方面更胜一筹。

5 绿化与景观之美的不同表达

大学在很多年轻学子的心目中的缩影就是肩负着厚重历史的教学楼与历经风雨的参天大树。校园中绿化与景观的美感营造校园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合工大老校区与新校区的美感也有较大差别。虽然工大老校区的校区面积相对新校区较小,但从绿化景观美的营造上,却毫不逊色。从整体上看,工大老校区和新校区都没有刻意地营造大量景观小品或者树木绿化,大部分绿化都是沿路布置或穿插于建筑设施之间。但从在校师生的反映上看,新校区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明显偏重形式化,和学生互动较少,而老校区的设计却容易让使用者在期间产生亲近感。根据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的研究,超大尺度的空间、过于宽阔的庭院和道路,会令使用者觉得冷漠无情而不会光顾。[1]究其原因,是因为合工大老校区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积淀,栽植的苗木都已成长为大树。规整的布局与枝繁叶茂、姿态各异的树木形成了完美的融合,有效地避免了呆板的缺陷。从景观小品上看:老校区的景观小品不是在建校时就一步就位地设立的,而是在其后数十年的使用过程中,结合使用者的感受和要求去逐步完善的,这种长期的良性互动当然可以赢得使用者的好评。而新校区的占地面积、绿化率要明显高于老区,其景观小品、绿化植被等,基本都是在校园的建设中一气呵成、一步到位的。这种设计和建设模式的优势在于整体性较强,但由于设计中对于图面美感的追求高于对实际使用者感受的考虑。所以很多时候,新校区生活学习的师生会感觉绿化植被既没有较亲近的尺度,可能对穿行还有阻碍。因此导致学生群体“用脚投票”,抄近道等行为而损坏绿化。

6 使用舒适与便捷之美的表达

在机械和工业产品设计中有一个名词叫“人机功效”,指的是在设计中就考虑到机器使用者的舒适度。同理在校园设计中,也应有这方面的考虑。而使用舒适与使用便捷当然也是校园美学的重要组成元素。由于合工大老校区的规划格局基本定型于上世纪中期,受时代局限而较少考虑校园内师生在使用中的感受,造成的部分不良影响甚至持续到现在:比如因为后勤服务设施只集中设立在少数几处,导致一旦过了营业时段学生就可能无处购买生活用品的尴尬现象;道路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校园内机动车广泛使用的可能,导致校内某个十字路口屡屡出现车辆相擦相蹭的轻微交通事故。而新校区的设计在此方面就处理得颇为成功:新校区的服务设施布置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在主要住宿区附近百余米范围内都有销售、餐饮服务部门。校园的广场和支路较多,可为停车、回车提供便利。校园出入口多达五处,虽有浪费土地之嫌,但也完全解决了人行、车行交通的拥堵问题。总体来说,是新校区在舒适便捷之美的营造上更为成功。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人文关怀的体现吧。

7 结语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2]。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共同建设美好校园,是校园设计者、授课教师和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校园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在与使用者的互动中逐渐变化和更新的。通过对比新老两座校园在多种美学元素中的差异和优缺点,我们希望能从其中总结出现实和理想的距离,从而能够为了这座能让我们学习、生活、成长的家园可以更加美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 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舒干,马成松,董军.建筑设计美学基础[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