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为认真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要求,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制定水利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传承海阳红色革命基因,践行“奉献、求真、务实、忠诚”的水利团队精神,在全局营造不忘先烈、守住初心、砥砺奋进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

踏寻先烈足迹,弘扬革命精神,践行中国复兴梦。

三、活动范围

水利局机关党委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部分非党科室负责人

四、参观地点、时间安排

    2019年10月12日上午9:00 参观马石山教育基地。

五、组织管理

(一)成立参观学习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积极开展工作。 

组长:

成员:

(二)保障安排

1、局办公室负责车辆协调保障工作

2、党建办负责与马石山管理处协调相关事宜

六、目标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更深入地用心感受红色精神,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承载的初心使命。

(二)积极思考,注重实效。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为建设更美好青山绿水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化;和谐社会;意义作用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并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热点,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新生事物。那么,它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笔者通过对长征征途转战时间最长的贵州省,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南昌和新四军浙东纵队四明山革命老区等地的考察,从中感悟到:红色旅游文化,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经济意义

(一)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意义

红色之旅,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是一部重温光荣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重走胜利之路的革命史诗。她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在当前人们出游定位中,绝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首地筛选目标,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如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五龙潭”风景区革命史迹陈列室建成后,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年轻党员和党员干部认为,原来总觉得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教育都是一些虚的东西,现在看来,通过身边的红色旅游景点游览,确实让人感到既摸得着又身临其境,很有教育意义。实践证明,寓教于红色旅游,是人们自我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举措,在当今创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深刻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内涵。

(二)文化意义

红色之旅是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内涵和人文价值。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笔者曾在几年前以文化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者的身份到达过贵州省,这里不仅是一个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的省份,而且是一个具有中国革命转折意义的省份。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重大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事件遗迹比比皆是。从考察中了解到,贵州省在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的六年间,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九军先后在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黔东、黔北和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有1万多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这些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有的在课本上和有关资料中有所了解,但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通过游览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部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让人真正体会到了长征文化精神。这些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贵州不可多得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为贵州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红军的革命史迹,使贵州美丽的山河倍添光彩。

通过红色旅游文化,了解革命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了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经济意义

通过对红色旅游景点考察发现大多数革命遗址地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把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既是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比如革命圣地井冈山,原是一个不毛之地,通过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旅游收入占该市年经济总量60%以上,老百姓大部分收入也来源于旅游三产,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近年来不但摘除了贫困帽子,而且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高速公路、机场、居民住宅、新城区等全面建设,井冈山市将成为高山中的花园城市。又如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的五龙潭风景区革命史迹陈列室建成后,不但游客量增加,旅游收入成倍增长,而且知名度也逐步提高,通过短短三年时间的建设,一跃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

红色旅游是具有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她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发展老区经济、造福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维系和谐社会纽带作用

红色旅游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理想信念、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否则,就难以有效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意志,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贯穿呢?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红色旅游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不可或缺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进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社会离不开实践体会,而红色旅游文化正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红色旅游文化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特别是人们向往自然、对社会认知程度的不断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社会活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红色旅游文化是创造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了这一民族精神。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红色旅游文化所创建的目的。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室)、遗址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人们同心同德地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红色旅游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推进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三)培育文明道德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既是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合格主体,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红色旅游文化正是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革命遗迹、革命文物实地参观,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红色旅游文化不仅是建设和谐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单位的重要载体,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内涵,而且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不断拓展领域、充实内容的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旅游文化,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红色旅游文化创导和谐社会良好文化,不可不说是当前一大举措。

继承与创新是红色旅游文化的精髓。从博大精深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风格、样式和品种,是红色旅游文化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之路。

红色旅游文化是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她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在某种意义上说,把红色旅游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遗迹中感悟革命传统文化,在青山绿水中体验红色之旅,使革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红色旅游文化活动的宗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途径

档案馆作为党和政府保存档案史料的文化事业部门,依据馆藏的档案资料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是档案馆的重要功能之一。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各级档案馆要建设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举办展览,充分发挥档案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005年,国家出台了档案行业标准《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建立、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档案展览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各级档案馆在近几年也陆续创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漯河市档案馆于2010年10月创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漯河市档案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调研,希望能给综合档案馆如何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发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综合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实意义

1.1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时代赋予国级各级综合档案馆的责任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动员和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传播正能量,使综合档案馆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文化阵地。1.2综合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需要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新型国家档案馆的功能定位,即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功能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综合档案馆的“五位一体”基本要素之一,综合档案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基础性的工作。1.3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方式要求档案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从过去那种“坐等上门”的保守思想中解放出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主动作为。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够进一步拓展档案服务范围,使档案工作跟上时代步伐,成为档案工作新的价值体现。1.4档案馆扩大社会影响的基本途径是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大档案馆馆藏,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使档案馆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基本途径之一是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档案馆宣传自我,让档案走出“深闺”、走向公众的重要途径,是让公众了解档案、让社会认识档案馆的大好时机。档案馆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以何种方式,都必须根据主题大力挖掘馆藏,其利用馆藏的深度、广度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普通利用者为解决某一问题利用档案的程度。档案馆可以凭借自己征集档案资料的职责权限,广泛收集相关的档案材料,一方面能使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更加系统、详细、全面,对现有馆藏也是一种补充和丰富;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爱国主义教育的选题、承办、宣传,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既熟悉馆藏,又了解历史,在教育别人的同时自身也受益匪浅。与其他部门相比,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相对较弱,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让人们在了解档案、了解历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档案工作者,了解档案馆。1.5档案馆具备创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先天条件一是各级档案馆保存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史料可靠、真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具说服力的原始素材。二是各级综合档案馆公益文化单位的性质具备免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条件。各级综合档案馆作为国家财政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其经济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各种事业经费有保障,无需通过各种收费来回笼资金,决定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益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益性质可以为档案馆争取大量观众。三是各级档案馆有专门从事史料汇编的编研部门,都有专门对外服务的阅览室,大部分还拥有开放性展厅,具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越条件。

2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漯河市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丰富,并且有专门对外服务的阅览室,有专门从事史料汇编的编研部门,拥有开放性展厅,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天条件优越。漯河市档案馆从2010年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先后接待参观千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2.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固定展厅的基本情况展厅展览以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分九个专题,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浓缩漯河历史,展示漯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历程。九个专题分别是:领导关怀、历史沿革、地理交通、烽火岁月、革命英烈、经济揽胜、人物荟萃、城市新貌、兰台经纬。领导关怀:选取了29幅河南省历任省委书记、省长和副国级以上领导到漯河视察工作的照片。例如:195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视察郾城小麦示范区的照片;1975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慰问漯河灾区的照片;1995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的照片等珍贵历史镜头。历史沿革:介绍了漯河8000年的悠久历史文明进程,并详细介绍“漯河”地名的由来和漯河属地及所辖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地理交通:通过图片展示了漯河在交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了漯河从“水旱码头”到现代高速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地位的变迁。烽火岁月:展示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漯河境内发生的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光辉历程。革命英烈:展示了漯河革命史上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的英烈的风采。经济揽胜:从工业、农业、商业等方面展示了漯河不同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人物荟萃:选取漯河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研、英模等方面的优秀人物代表,简介其事迹。如介绍了许慎、陈星聚、王拱壁、吉合、李海欣、万隆等漯河人的风采。城市新貌:重点介绍了漯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迁。兰台经纬:重点介绍了漯河市档案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取得的长足发展。2.2开展丰富多采的档案展览活动利用有利时机举办档案展览,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以及漯河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和特色文化。在“国际档案日”期间开展相关的系列宣传纪念活动。市档案馆把每年的6月3日~9日定为“档案馆开放周”。开放周期间,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主要街道设立宣传咨询台,举办档案流动展览;组织人员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向社会各界发放档案宣传资料、漯河地情书等。2.3配合党史部门,组织开展党史宣传教育一是配合省委党史研究室的调研活动,完成“漯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王宏斌)口述历史”课题,形成2万字文字材料,撰写出5千字的电视脚本;开展“亲历改革领导人口述历史”征编工作,整理出原漯河市领导人李长铎、马万令口述历史资料,上报省委党史研究室,并在《漯河日报》连载。二是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联合漯河电视台推出21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抗战烽火•漯河记忆》;应邀到舞阳县保和乡棉李村介绍漯河党史特别是漯河抗战历史;配合央视网、中国能源网络电视台、漯河经济电视台拍摄反映漯河抗战历史的专题片;应邀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漯河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抗战节目;和《大河报》联合刊发漯河受降方面的文章;配合、帮助漯河报社,在《漯河晚报》连续刊发反映漯河人民抗战历程的文章;联合市委组织部在《沙澧先锋手机报》开设漯河革命先烈、漯河革命先驱栏目,每周一期,利用手机报宣传漯河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2.4编研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漯河市档案馆充分发掘史志档案信息资源,编辑出版各类富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把编研成果转化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教材,弘扬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出版了《漯河市志》(1986—2000)及其2011卷至2015卷(共5卷),以及《漯河年鉴》、《漯河古代人物传》、《漯河市革命遗址通览》、《宜居名城———漯河》、《食品名城———漯河》、《漯河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总计五千万字。

3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软硬件设施较差一是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面积狭小。展厅仅有100多平方米,狭小的展厅不能更多地展示有关爱国主义的内容,许多应表现的题材因没地方展示而只能作罢。二是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档案馆办公区域内,没有直接的通道出入,只能通过档案馆办公楼唯一的楼梯进出,且没有无障碍通道,非常不方便公众参观。三是没有配备解说人员。漯河市档案馆人员较少,每人都有自己具体而繁重的工作,没有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配备专职的解说人员,凡遇到有需要解说的情况,临时拉一个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前去讲解,解说人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其水平与效果可想而知。3.2展览规模小,模式传统,地方特色不明显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用的是传统的图版式展览模式,即展厅四周墙壁上挂图片加文字说明的传统方式。由于受场地和馆藏材料所限,展览规模小,内容不够丰富,数量不大,种类不多,主题不突出;没有充分利用声、光、电技术和现代化的工艺设计,使得整个展厅显得呆板沉闷,既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又缺乏系统性和吸引力,很难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目的。3.3展览内容几无更新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内容采用的是图版形式,建成后,内容固定,难以实现再更新,不能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前来参观。3.4工作日开放制度与公众需求参观时间相悖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放时间是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不对外开放,在公众休息的时候也处于闭馆状态,严重影响了公众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效利用。3.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众知晓率较低漯河市档案馆与外界合作不够深入,主动与公众联系较少,前期宣传工作又不到位,致使公众知晓率较低,前来参观的群体和场次比较少,场地常年闲置,致使不能很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3.6档案馆的地理位置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市档案馆大楼内部,整置在漯河市政府大院内,政府门卫森严,民众不愿意经过几道岗来参观。因此,档案馆的位置和形象也影响了普通百姓来馆参观的热情。

4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

4.1突出地方特色,加大收集有关本地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资料的力度根据基地建设的要求,了解当地历史,确定征集范围,尽量把与当地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资料收集齐全、完整。首先是熟悉馆藏,把馆藏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资料整理出来。其次是把分散在社会上的有关资料集中到档案馆。积极、主动、广泛地向社会征集各种史料,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4.2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览层次,增强可观性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改变以往的布展方式,多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利用声、光、电技术,通过播放丰富的图片、文字幻灯片,配合实物的展览来展示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参观者犹如身临其境。可以把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成富有吸引力、极具震撼力的项目,让人一看就难以忘怀,把其休闲功能开发出来,作为本地旅游线路的一个点,成为旅游文化宣传的窗口。4.3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走进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后,应面向社会,利用各种新闻媒介、互联网广泛宣传,扩大受教育面,实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公众的初衷。4.4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创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应仅采用办展厅这种单一方式,除了传统的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之外,还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方式。一是要部分展览,把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做成可移动的展板形式,走进学校、机关、社区及社会公共场所巡回展出,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用。二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漯河市史志档案信息网这个平台,开辟党史专栏,经常一些漯河市中共地方党史中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并适时地开展一些专门展览。三是要利用综合档案馆的馆藏优势,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4.5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才队伍建设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打造一支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专业团队。当务之急是挑选对展品熟悉、形象端庄、口头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的人作为接待讲解人员进行讲解,定期总结展览效果,收集反馈情况,不断改进工作。同时,要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起爱国主义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展品的征集管理、移交、开发等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能够有章可循,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璐.试论基于“五位一体”档案馆的新角色定位[J].云南档案,2012,(7):48-50.

[2]谢永宪,张利,孟庆庆.国家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J].北京档案,2014,(12):25-27.

[3]卢汉明,邓源.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档案,2012,(4):44-45.

[4]欧平.形成规模加强联合广泛征集建立中心[J].中国档案,2001,(5):38-39.

[5]叶青.面向社会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J].档案与建设,2001,(10):47-48.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地方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30-03

2016年建党95周年,党中央部署了“两学一做”教育,号召党员要认真学习、党规及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不仅仅党员要进行学习教育,国民也是如此,做一名爱国的公民。爱国教育和道德教育成为小学政治思想教育的首要工作,更重要的是应该从娃娃抓起,挖掘地方特色革命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千年积淀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份赤胆忠心之情。国民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更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民族兴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面,迫切需要爱国主义精神。

现如今,全国很多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经过调查显示很多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美中不足:(1)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松散,未能形成一个完整、深入的理论体系;(2)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并没有将爱国主义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践之于行;(3)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空泛陈旧,总是基于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层面的灌输,很少结合当地革命传统特色对爱国主义教育有所创新。但是也不乏有学校拥有独特的地方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借鉴。以藁城市梅花镇中心小学为例,它是藁城市梅花学区唯一的小学,该学校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形成了藁城市独到的地方风景。中心小学在挖掘和利用地方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时,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教育优势,增强它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梅花镇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地方资源

梅花镇位于藁城市南部,赵县和藁城的临界点,是个美丽繁荣的商业名镇。但是“七七事变”后,10月1日夜(农历九月初九),日本侵略军占领梅花镇,展开了大屠杀,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久久梅花惨案”。

1.历史文化遗迹。梅花镇得此名有一个典故,以前有位叫梅花的公主住在这里,全村的人民都受益于这位公主,等公主去世后,这个村就用公主的名字作为村名,以表纪念。后来梅花村成了第一名镇,有警察驻守,保卫社、国民小学校都在这里。周围有堡墙,十分坚固,是同治七年所修。每月到二、七日开集市,集市上百货陈列,市声喧嚣,场面繁荣盛大,位于众多城镇之首。梅花镇的贸易是以棉花为主,冬天属花市最为繁盛,土地资源丰厚,经济发达,贸易往来向北可以到达天津,向南到达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学们为作为一名梅花镇人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份荣耀激励他们为建设美好梅花镇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梅花中心小学结合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对学生进行多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只有单一理论知识的宣传显得相形见绌。

2.革命遗址。1998年2月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批准,重建了梅花惨案纪念馆,并相继修建了殉国烈士亭、纪念碑,保存下来四处较大的惨案遗址――辘轳把水坑、碱水坑、血井、三十六口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还配置了VCD及背投电视,以播放与惨案有关的资料、物证、人证等记录片。梅花中心小学利用这些遗址、遗迹,组织学生参观瞻仰,学生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知道了自己家乡的过去和人们所遭遇的灾难,通过了解艰苦的革命史,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和保卫国家的责任感。

“梅花惨案”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典型的英雄吕正操率领战士们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在梅花村英勇阻击入侵日军,彰显了我国人民英勇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让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梅花中心小学把吕正操作为学习的典范编入校本课程,使他永远成为学生心中的英雄、学习的榜样。

三、梅花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及教育功能

1.校内外双向课堂教育。梅花中心小学采用校内外双向课堂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全体教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元素注入到各科教学之中。比如,语文课中大部分都会设计到爱国主义主题,学生通常以手写板报、诵读诗词、话剧表演、讲故事、读课外书等形式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课以美德为题,将课上美德理论和课下美德实践活动相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继承革命烈士的优良品德。音乐课教学生唱歌颂祖国、歌颂党的歌曲。历史课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等等这样各门学科从同一主题,多个视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梅花镇有众多的革命老前辈和一些幸存者、见证者,他们是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中心小学聘请杨同林、张同德两位幸存者和见证者作为校外辅导员,在每年的祭扫日和周年纪念日,学校组织学生与这些前辈进行交流。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前辈将史迹根据当前国情注入新的源泉分享给同学们,最震撼人心的是展示革命老前辈身体残留的子弹和刀剑的疤痕,血的教训深入到同学们的心中,学生主动与他们进行问答式交流,从中吸取了革命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和继承了他们优良的传统作风。

校内外双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梅花中心小学以直接、生动、多样的教学内容传播民族历史,弘扬爱国精神。学生吸取了这种思想文化精髓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意识、观念和思想的集中表现;是人生的航向标,前进的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在当前西方思想文化渗透下,不可避免的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由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的指引,学生的健康、稳定的政治思想、政治鉴别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

2.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教育。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有系统向教育者表明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然而,隐性教育是利用环境、情景去教育孩子,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能力。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展开一系列自发的、主动的活动,即显性的校园文化教育。比如,梅花镇地区教育局组织人力编写了一套以此为内容的德育乡土教材,即校本课程。以爱国教育基地――“九九惨案”纪念馆为依托,培养学生不忘历史、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学校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社团,让他们自己组织“六个做”活动,即学、讲、画、唱、演、写。通过群众性艺术、娱乐活动和读书活动,寓革命传统教育于活动之中,这些活动被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

学生们通过亲导亲演的学、讲、画、唱、演、写这一系列活动,使爱国之情在心中生根发芽。同时,学校还利用校报、广播、板报、展板和网络平台等强大的宣传阵地,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再有就是外在环境的感染,比如室内装修、教室长廊、教学楼风格、雕塑设计、道路命名、校园的绿化等,都可以渗透爱国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受到启迪和熏陶,这些都是隐性教育。

校园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显性教育将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学习爱国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习效果同样事半功倍。在隐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去想象自己身处革命环境中,潜移默化地继承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昌盛、国家发达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支撑,但是现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仍然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学校应该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中蕴含的创新价值,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校外实践课程的开发。学校实施红色实践教育,利用清明节和纪念日组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祭扫梅花惨案纪念馆,开展“踏着先辈足迹走,皆做革命接班人”的教育实效性活动,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调研红色革命史实、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军生活。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思想境界。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做一件好事,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更检验了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每年的好人好事学校会做成展板或明信片,以此来鼓励学生下一年继续做好事。学生从个人拾金不昧到三五结群慰问村镇孤寡伤残百姓,为他们洗衣、挑水、劈柴;从校内捐赠到校外长期坚持为民服务,假期秋收时节到田野帮助农民伯伯收割粮食;等等。此类活动受到镇政府多次表彰奖励。

校外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实实在在的做事。实干精神是实实在在而不是蛮干的去完成实事,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才,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实干精神。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才,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实干精神。只有这样的人为国家添砖加瓦,国家才能不断地被注入新的血液,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四、爱国主义教育地方特色的启示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能搞空洞的理论宣传,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实践中,梅花小学借助当地革命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外实践三个平台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由爱国思想转移到爱国行动上。社会形式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应该趋向于外延化,将它注入新的生命,使之更加鲜活,更加充实,教育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学校需要做到“三个结合”,即爱国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相结合。

1.与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相结合。在国庆“95周年”大会上深刻阐述了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党应对错综发杂的国际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社会复杂多变,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学校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使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不受外界不良的诱惑,终身肩负爱国的责任,为祖国添砖加瓦。

2.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学校践行这些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正确的辨别和选择能力,始终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铭记于心,践之于行。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近代文化时期的教育公平制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在帝国主义炮火?150?的轰炸下开始被迫向世界敞开,外国的入侵,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中国历史进入近展时期。中国近代文化随着西学渐入,冲击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资本主义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改革、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变革最频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了解我国近代教育公平制度的变迁。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教育进行侵略,他们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一些传教士在中国开办了一些教育学校,虽然这些学校是用基督教和西方自然科学来进行教育,以达到从思想上同化中国人的目的,但是同时他们也十分重视女子教育,在办学之初就开办了女学,为我国的男女教育平等开了先河。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运动高峰,不但对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了批判和摧毁,也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文化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和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并将其体现在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妇女等政策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太平天国就实行了一种政治、宗教、教育三者合而为一的平等社会教育制度:重视儿童教育,主张男女平等,废除了科举考试对门第、出身的限制,开创了不分贫富、贵贱、男女平等的普遍的教育。虽然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文化,但是其教育改革和实践为我国开创公平的教育起了先驱实践的作用,引发人们思想和文化上的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等对外战争的失败,使统治阶级开始反思,于是洋务运动应时产生,向西方学习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潮产生,求强求富的改良意识开始明显,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改良派在西方民权思想的影响下,一些代表人物一致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在改革科举制度,设立新的学校制度的同时,发展女子教育,提出普及教育的主张。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构建了一个“无邦国,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极富创造性地设想了大同社会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完全由社会承担;他还对男女不平等受教育权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其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倡导男女教育平等。另一位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也倡导男女受教育权的平等,并创办了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在西方近代教育观念的引入下,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并依照西方近代三级教育模式建立了规范全国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设置了与近代教育相匹配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使得新式学堂的数量迅速增加,使普及教育的思想开始了初步实施。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的思想迅速传播,人民的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新的文化成为时代思潮的主流。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已经被民主、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所代替。中华民国成立,奠定了教育民主化改革的政治基础,为与民主共和相适应,在文化教育政策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建议普设教育,使国人不分贵贱皆能受教育,使人能尽其才。在1912年后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四万万之人,皆应受教育”。在《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的致辞中,孙中山指出:“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权利。”另在《民主主义与社会革命》的演讲中指出:“法定男子五六岁入小学堂,以后由国家教之,养之,至二十岁为之,视为中国国民之一种权利,……”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期,将教育权利平等的民间主张写进了官方的法律条文,如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将“初等小学四年定为义务教育”,“也可以男女同校,另专为女子设女子中学校”。孙中山先生一生坚持“平人类不平等”的革命信念,从教育平等的观念出发,竭力主张效法西欧,实施普及性的、平等的学校教育。1917年,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请促进义务教育案》,次年10月提出《推行义务教育案》,要求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各地中小学迅速发展。中华民国时期,教育公平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初具制度模型,如《中华民国教育宗旨》(1929年)及《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明确规定:“男女教育机会平等”(“男女教育机会一律平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5年)、《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则更全面地规定:“中华民国人民受教育之机会,一律平等”(“国民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恢复封建君主制,中国出现了历史倒退、文化倒退,但是时代潮流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批积极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知识分子,开始了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五四”时期新旧文化激烈冲突,是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反传统的运动,它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和科学。与文化变革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开始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开始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的多元文化,教育权利平等的思想主张在这一时期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理想之一,教育平民化、个性化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平民教育的代表人物陶行知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旨在扩大教育的范围、对象和学习的内容,让人民大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陶行知后期将他的平民教育由乡村教育发展到了普及教育,定位于为大众服务,把教育平等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成为我国教育公平制度探求路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体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1922年“新学制”的七项标准就包括“发扬平民教育精神”和“使教育易于普及”,并在“新学制”中规定“初级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成长时期,也对教育公平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22年党的“二大”的《大会宣言》提出了两条教育纲领:“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有平等权利”,“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在党领导下的第一次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根据这个《决议案》开展了一些特殊的教育运动,如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免除学费运动、在教会学校内平等待遇运动、男女平等运动等一系列为劳动群众争取平等受教育机会的运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宣告:“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党的教育政策是要使工农劳动人民子弟受到免费教育,学校大门向劳动人民敞开。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政策更加旗帜鲜明地要求贯彻“在抗日和团结的条件下,主张不分阶级、不分民族、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不分性别,都有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和义务。”[4]当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文化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针后,文化不再为少数统治阶级所垄断,而是成为人民所享有的精神财富。在这些教育政策和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和抗日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人教育和农民教育等。现代文化时期的教育公平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解放,同时亦带来了文化教育上的翻身和解放。文化事业从为统治阶级服务转向为全体劳动人民服务。国家在帮助广大翻身工农获得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把实现教育制度的民主化,增加劳动人民子弟入学机会作为主要任务,并以各种形式确保全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为保证公民教育权利平等和入学机会均等的贯彻落实,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如教育向“工农开门”、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免收学费等。

    1951年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新学制,标志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确立。教育公平制度被明确,如新学制实行单轨制,保证了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重视工农教育,同时为成人接受再教育而设立的训练班、实习班。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条件和自身经验的限制,新中国的文化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和不足,如在“大跃进”时期降低了教育的质量。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文化处在一种专制之下,政治对教育的干预过大,随着政治动荡,出现了文化观念上错乱,全面否定中国的儒家文化,拒绝接受一切西方现代文化。过分以政治出身来限制教育权利和机会,一大批人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处在低谷时期,各项教育公平制度均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逐步消解“文化大革命”的极端走向,提倡解放思想,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涌入中国,在教育上接受了西方的民主、科学及开放的文化模式。基本的教育公平制度开始建立,如恢复高考制度、颁布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我国政府也在教育公平制度方面进行不懈的实践:把每一位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写入宪法和其他教育法律法规中;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从教育公平的观念出发,拓宽办学思路,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如取消重点中学的初中部,免试就近入学,保证我国人民享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除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外,还为实现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提供了多种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进入多元的文化历史时期,虽然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但是多元选择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人文精神对教育公平制度的影响日益增强,教育公平制度体现了社会对人权、人性的尊重与关怀,受教育权利平等已经被视为最基本的人权。教育公平制度除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西方文明的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制度也呈现出多种形式。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考试制度依旧是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主导制度;受西方人权和个性教育的影响,我们在考试过程中又有许多相应的非考试政策;而在政治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官本位导致教育腐败现象的出现,使教育公平制度执行不力,如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原则,受到权利和金钱的破坏,不能有效执行;虽然国家已经明文取消重点学校制度,但实际上却是名无实存,在以分数择校的基础上出现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导致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高等教育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