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发展 唐山市 协调发展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编号为:201203218

1、引言

随着国家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重视,高职教育的办学力度和办学规模正在逐年递增,这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深远的意义,与整体社会对于高职教育重视相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高职教育普及化意义更加具体。如何有效的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且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立足点。而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从而为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动力。因此,如果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作为两个独立的元素进行分析,那么二者只有在同一协调的步调上发展,才能达到双赢。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为实际的高职教育办学定位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2、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从宏观层面,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办学定位都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种办学定位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更加凸显。

2.1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高职教育能够为地方经济提供充足的人才,这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项目,例如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对于技术的要求远远大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所以,通过高职教育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为地方劳务人员提供培训和继续教育场所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更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城市中,企业对于人员业务素质及技能等具有一定的要求,通过高职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培训场所,从而增加其就业的机会,同时保证了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要求。另外,随着地方下岗工人的增加,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较为沉重的压力,通过职业院校的继续教育,能够为下岗工人提供更多技能提高的机会,不仅解决了其工作问题,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减轻了很大压力。

2.3 为地方产业技术革新提供了平台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技术的革新,这种革新不仅需要在实际的产业发展中得到验证,更加需要专门的技术场所进行技术研发。而通过与职业院校的产业合作,不仅能够将有效的理论运用到产业发展实际中,同时还能够将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从而提高产业发展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及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具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以唐山市为例,全市从业人员达到400多万,但是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占所有从业人员仅为3%,并且技师趋于老龄化,技术型人才严重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多高精尖项目上马对于技术人才需求更大,所以,唐山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并且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当前全国很多城市面临着与唐山市相同的情况,缺乏专门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对于高职院校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和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其教育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教育基本以就业为导向。为了避免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尴尬,很多高职教育院校都以地方产业发展为依托开设专门的高职教育专业,不仅能够提高院校的就业率,同时有效的缓解的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压力;第二,高职教育规模增大。近年来,为了有效缓解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压力,高职教育的规模正在逐年增加,以唐山市为例,从07年到现在,全市已经形成有效的高职教育体系,各类高、中、低职业院校超过百所,并且通过成人学校每年培训劳动力过百万,这些都对提高整个唐山市整体产业优化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育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不同步,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等。而这些问题正是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而导致的。

4、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保证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高职教育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同时能够保证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和产业革新支撑。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4.1 高职教育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

尽管当前高职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但是,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对接并不完善,特别是缺乏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设置。以唐山市为例,其产业结构主要以能源为主,而在唐山无所高等职业院校中,能源专业分布较少,而例如计算机等基础专业却较为普遍,这样是的地方主体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面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并且能够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唐山市当前逐渐向资源深加工产业调整,那么高职教育院校应该开设相应的专业,从而达到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协调发展。

4.2 加强职业院校与地方企业产学研的交流

随着院校科研与企业发展的进一步联系,产学研已经成为当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模式。利用院校的科研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地方企业产业革新,而通过地方企业产业发展可以有效的为院校提供实践平台。当前高职教育之所以与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不协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科研交流。通过加强职业院校与地方企业产学研的交流,不仅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的困难,同时能够为高职教育开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在办学水平评估体系中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科技研发与推广指标;鼓励高职院校参与地方课题研究,建立适合于高职院校的科技推广研究基金和课题;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科技研究机构,组建与教学密切结合的科技产业园或教学公司。从具体层面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太刚,李金桥.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范文第2篇

在中国作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组、书记处成员围绕“建设服务型和谐作协、推动文学繁荣、服务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月2日,党组、书记处邀请部分京外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团委员,作家评论家代表和部分省、区、市作协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调研。与会同志认为,近几年来,中国作协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努力为广大作家服务,多办好事实事,积极营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中国作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与会同志还就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文学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体制机制,加强作家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文学繁荣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11月6日,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带领调研小组深入到文艺报社,与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和采编人员调研座谈。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副组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成员许德勤、王义等同志出席。文艺报社的同志们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作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一致认为现在是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协工作最好的时期之一。他们说,中国作协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和谐作协、出人才、出精品,推动文学发展的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关心支持《文艺报》,重视发挥《文艺报》在评介推荐作品、积极引导创作、团结广大作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家还就如何搞好文艺报社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希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文艺报社的支持力度,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使报社工作再上新台阶。

金炳华表示,大家对推动文学繁荣发展和实现中国作协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同志们对中国作协工作和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关心支持,这对我们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国作协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很有帮助。党组要认真分析研究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在创新体制转换机制上下功夫,在落实措施推动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文学在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按照中国作协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健深入到鲁迅文学院,就“加强鲁院建设,为培养文学骨干队伍,推动文学繁荣服务”的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与创研部一起,就“分析研究当前文学创作情况、加强和改进文学评论”这一专题进行调研;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洪波召开部分在京作家座谈会,开展“更有效地引导作家‘三贴近’”的专题调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到作家出版集团所属有关单位,进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改革发展”的调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崎嵘就“建设和谐作协机关,更好地为作家服务、为基层服务”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承志在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了“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题调研。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当前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自X月X日召开动员部署会以来,学校党委严格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的要求,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抓实调查研究为载体,以深入检视问题为契机,以狠抓整改落实为驱动,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发展导向,始终与党中央、省市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努力做到谋实事、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确保主题教育起步扎实、推进有序、落地落实。根据省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领导小组关于基层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的意见,结合我校主题教育开展实际,下面我就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三点意见。

一、按时完成规定动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一)高度重视,扎实做好起步开局

学校党委从主题教育一开始就注重强化组织领导,优化顶层设计,强力推动落实。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动员会之前,党委会专题研究了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细则和动员报告,并决定成立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X月X日,学校组织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我代表党委作了动员讲话,X第X巡回指导小组成员X到会指导,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此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为主题教育开局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严密组织,稳步落实学习教育

一是抓实重点学。按照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要求,按规定为处级干部配发了《党章》《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同时为进一步做好主题教育与学校中心工作的结合,我们编印了《XX“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补充学习资料汇编》,确保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入。积极组织学校副处级干部参加省厅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读书班,抓好重点对象的学习教育工作不放松。二是落实全面学。从X月份开始,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学习内容,要求各级党组织落实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严格学习过程,同时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党员,学习观看“时代楷模”张富清的先进事迹,通过对照先进典型,深入检视反思,明确自身不足来找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平台,组织全校X名党务工作者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合格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专题网络培训,进一步提升主题教育的覆盖面。三是培树典型学。X月以来,围绕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在全校开展了“寻找身边好党员”活动,总结和选树了一批在学校新校区建设、优质校建设、“双高”和“诊改”等重点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并将先进典型的事迹编印成册发放至各基层支部。X月X日,举行了先进事迹报告会,取得了震撼人心、触动灵魂的教育效果,通过发掘和宣扬身边的优秀党员,先进事迹,进一步树牢了党员的初心、使命和担当。四是营造氛围学。主题教育一启动,我们就在学校官网、微信平台、宣传橱窗等开设了主题教育专栏,注重运用新闻报道、工作综述、专题专访等形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党中央精神、省市委要求,广泛宣传主题教育重大意义和进展成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

(三)突出质量,统筹推进规定动作

一是举办了专题读书班。X月X日至X月X日,学校组了党委班子成员,副处级干部,部门负责人、书记参加了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读书班连续安排X天时间,周末不休,每天明确一个专题,上午开展交流讨论,下午进行自学,校领导带头发言,副处级干部,部门负责人根据主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开展了专题调研。X月X日,学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方案和征求意见通知。X月X日—X日,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和相关处室负责人赴各二级学院、新校区和机关处室围绕党建、体制机制改革、新校区建设、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合作交流、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等专题开展调查研究,集中听取意见,对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现场办公解决,对于需要统筹研究问题逐一记录,并根据校领导分工进行分类统筹研究解决。三是校领导讲专题党课。X月X日-X日,学校领导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到所在支部、联系支部和分管领域围绕学深悟透、真信笃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学习体会,讲工作思路,讲悟初心、担使命的感悟,校领导的党课充分体现了政治性和针对性,取得了教育效果。四是征求了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深刻检视问题,有效促进整改落实,我们在召开意见征求会的基础上,通过OA了《关于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征求意见的通知》,从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情况;不忘初心使命,履行工作职责情况;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精神情况和当前学校工作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和不足四个方面,向全校广大师生、党员群众、职工代表征集对学校党委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二、明确任务要求,稳步开展基层支部主题教育

近日,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就支部如何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出明确要求,总的要求是:按照中央主题教育意见和省委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以党支部为单位,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党员通读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相关篇目、党章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结合业务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查摆不足、列出问题清单,主题教育结束前,党支部要召开组织生活会、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刚才,X个党总支和X个直属党支部结合X月份主题党日活动中关于支部主题教育的“六项安排”(深入学习关于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安排党务干部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合格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专题网络培训,在支部组织宣讲身边党员的优秀事迹,主动协调校领导专题调研,专题党课,认真谋划X月份专题组织生活会)做了汇报,应该说,前期各支部组织或参与的学习、培训、调研工作为我们基层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要稳步开展基层党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务必要明确工作要求,做到“四个坚持”贯穿始终。

(一)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真学真信真懂,做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

一是支部书记带头“导学”。各党总支和支部书记要亲自主持制定支部主题教育学习安排,带头深入通读《党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相关篇目,同时要根据省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尽快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是引导支部党员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创新方式“促学”。当前,学校刚刚开学,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各支部要创新方式,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开展学习交流讨论,轮流学习体会,积极参与讨论,不断活跃学习气氛。三是营造氛围“比学”。学校官网已开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栏,各支部要积极主动将开展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体会分享到专栏中,不断营造“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树立问题导向,做到求真务实、深接地气。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工作症结。各支部要紧密结合党员思想认识实际和当前正在做的工作,以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为载体,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围绕部门职责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确定调研专题,通过座谈交流听民意、找症结、谋思路。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摸清摸透实情。各支部调研要结合业务工作和自身职责,聚焦几个重点问题,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制订一个整改方案,确保调研实效。三是深入分析研判,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积极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汇总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听到的意见,作出综合研判,切实分析透彻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

(三)坚持把检视问题贯穿始终,检视思想尘埃,做到两个务必、自我革命。

一是聚焦职责查问题。各党支部要明确要求党员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学校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查摆自身不足,查找工作短板,深刻检视剖析,形成在组织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同时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和机关党支部可分别向学校合作企业、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列出问题清单。二是剖析问题补短板。各党支部在检视问题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查出来、把症结找出来、把方案提出来,在组织生活会上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直接奔着问题去,以帮助同志和解决问题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四)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坚持即查即改,做到勇于斗争、全面整改。

一是突出整改重点。各党支部既要参照组织生活会的程序进行整改,但不能完全照搬,本次主题教育对于整改的要求是贯穿始终,各党支部要聚焦目标任务,重点整治“蜻蜓点水、不求实效、表面文章、虎头蛇尾、推诿扯皮、不敢担当、畏手畏脚、不敢碰硬”等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从政治站位上找差距,从思想深处找根源,从工作落实上找不足,从责任担当上找缺失。二是坚持立检立改。各支部要按照“边学边查边改”“把‘改’字贯穿始终”的要求,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师生反映的问题、自身查找的问题、上级提出的问题列出清单、逐条研究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坚持立行立改、立检立改,确保整改到位,见到实效。

三、落实“四个到位”要求,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注意抓“四个到位”,即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

在甘肃考察时指出,要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个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揭短亮丑,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做好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总书记提出抓“四个到位”的明确要求,为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务求实效指明了着力点和用功处,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把的要求落实到位。

(一)把思想认识抓到位

开展好主题教育,是从根子上解决思想问题。各级党组织要继续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不断深化对主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化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深度、力度决定着认识的高度,要结合实际加强学习,要充分假期空余时间较多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交流和展示方式,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加深对自身职责的领悟。要久久为功坚持学习,不搞形式主义,不能急于求成,做到每次学习都要有新进步、新体会,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在此,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也要明确指出:要聚焦主题主线,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对一些业务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不纳入本次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同时,在学习研讨时也不能偏离主题,要防止以业务研讨代替理论学习,以工作交流代替思想碰撞。

(二)要把检视问题抓到位

开展好主题教育,必须奔着问题去。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以闻过则喜、知过就改的胸襟,深入调查研究,全体处级干部要在前期集中调研、召开征求意见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听取业务处室、支部党员、师生群众对自身工作的意见,接下来,要重点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和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项工作,要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方。

(三)要把整改落实抓到位

开展好主题教育,关键是抓好整改落实,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整改就要真刀真枪、动真碰硬,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不能拖延,不能虚做与应付。要把“改”字贯穿始终,既要治已病,又要治“未”病,既把该堵塞的漏洞堵塞好,又把该完善的体制机制完善起来,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梳理和调研情况,结合前期准备的专项整治,出台学校专项整治方案。在主题教育推进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根据上级通报,有的单位在整改中,对解决干部职工的就餐、通勤等具体问题抓得比较实,对解决单位担当国家使命方面的问题抓得相对宽泛,特别是对近期要突破的问题、重点问题抓的不具体,不明确。切实查找和解决单位、部门职工反映的生活问题是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举措,是主题教育中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将此作为需要整治问题的全部和重点。在主题教育中,应当引导各部门把对照职责和承办的国家使命找差距,补短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已具体求深入上下功夫,特别是对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要分别提出分阶段的目标,明确当下自身能整改的任务和措施并付诸实施。

(四)要把组织领导抓到位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范文第4篇

一、以“专题式研究型实践性”教学模式

改革为总体目标推进专题式教学改革总政治部针对政治理论课开展的“专题式研究型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是马原课专题式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在专题式研究型实践性教学改革中,专题式教学主要是在把握教材体系的情况下,以重点难点理论问题设置专题,注重以点带面,以问题、观点来展现课程的整体概况,带动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体系;研究型教学突出以教员对理论的深入研究来带动学员开展研究型学习,注重问题牵引、深入研讨和交流互动,注重提高学员研究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重视实践运用,通过课堂讨论、学员论坛、自主阅读、参观见学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带动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总的来说,专题式、研究型、实践性之间是内在统一融合的关系,专题是推进研究、开展实践的良好形式与平台;研究是做好专题、深入实践的重要基础;实践是掌握专题、深化研究的必要条件。具体到马原课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我们十分注意突出三个特点:一是理论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内容。本课程在专题的安排上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观点原理抽取出来,另一方面又特别重视观点原理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学员系统、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教学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讨、论坛等多种互动教学方式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既活跃了思想,又深化了认识,提升了教学效果;三是实践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扎实做好“三进入”工作,使教学效果体现在“军魂”的强化上。因此,马原课专题式教学改革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讨论,辅导自主学习。阐述基本原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重视启发式教学,通过理论剖析、案例解析、开放互动等方法把理论讲深讲透。专题研究讨论体现了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的要求,通过学员论坛、课堂讨论和学员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实施和展开。自主学习主要是在教员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和相关的学习书目;充分发挥教学网功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辅导资料和习题库,帮助学员丰富学习内容、测验学习效果。

二、坚持“四个贴近”设置教学专题,切实解开学员现实关切的思想疑惑和理论扣子

近年以来,我们根据政治理论课要“贴近理论前沿、贴近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贴近部队需求、贴近学员思想”的要求,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在保留原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前提下,本着“以问题为牵引、以研究为基础”的考虑,不断增设了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相关专题,在既照顾马原课相对稳定的内容体系又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改变以往章节式内容体系,将本课程重新设置为十九个专题: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以帮助学员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性质为目标,讲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意义。专题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显著标志。以帮助学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目标,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和特征,理解实践是新世界观的集中体现。专题三:辩证唯物主义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以帮助学员树立科学的物质观进而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目标,了解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理解实事求是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专题四: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以帮助学员培育战斗精神为目标,讲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本质上的基本观点,深刻认识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理解军队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专题五:永恒发展和普遍联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以帮助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为目标,了解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及其哲学理论基础。专题六: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以帮助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方法为目标,讲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思想,认清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专题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认识论发展史的革命性变革。以帮助学员正确认识世界和社会问题为目标,讲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认清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实际危害。专题八:真理与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以帮助学员正确认识追求真理和追求价值之间关系为目标,讲解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两个尺度和目标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把握处理真理与价值冲突的基本路径。专题九: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帮助学员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为目标,讲解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哲学依据。专题十: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帮助学员理解社会运行规律为目标,讲解运用基本矛盾分析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深刻认识我国制定大政方针政策的依据。专题十一: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普遍形式。以帮助学员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改革问题为目标,深刻认识我国实行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清当前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专题十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以教育学员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目标,能够用其分析当代社会各种战争现象,用其指导战争实践活动。专题十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根本遵循。以帮助学员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民生问题为目标,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及解决方法。专题十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以帮助学员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性为目标,讲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专题十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得以实现的特殊表现形式。以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当前金融危机为目标,讲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现实表现,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专题十六:政府与市场是调控经济的两种手段。以帮助学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为目标,讲解政府与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不同方式和作用。专题十七: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以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为目标,讲解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新变化,正确认识这些新变化的实质。专题十八:在实践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帮助学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目标,讲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专题十九:共产主义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帮助学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目标,讲解共产主义的三层含义,揭示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制度的崇高性。以上各个专题既有相对独立的理论内容,又突出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同时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到各个专题之中。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一套以专题为形式的完整、规范、稳定的内容体系。这种专题式改革,通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各方面反映良好,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三、将“学员论坛”作为专题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员参与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践观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基础和关键,实践性也是马原课教学的应有之义。[2]我们过去针对教学实践性问题也开展了一些探索,但是限于条件,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零散、不成体系。经过不断摸索、实践,整合各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我们形成了以“学员论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学员头脑中的思想困惑,把专题式教学中的内容采用讨论互动、研究启发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员论坛”在一些重要的难点、热点与焦点问题处适当地展开,教员将设计好的任务提前布置给学员,“学员论坛”让学员通过查资料、班内讨论、与教员和学员探讨等方式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学员论坛”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围绕“学员论坛”活动,我们还形成了以下相互贯通的环节:一是组织指导课堂讨论,教员预先就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布置讨论题目,比如深化改革、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军魂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提出问题后指导学员进行专题研究,开展讨论。通过讨论,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树立和坚定正确观点,使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地进入课堂。二是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员研讨会,所有学员都按照要求围绕某一重大问题撰写理论文章,遴选出数篇论文进行大会发言。三是组织读书兴趣小组,任课教员选择适合学员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带领学员阅读,并组织读书报告会,分享读书心得。四是利用教学专网开设理论论坛,多渠道与学员交流,实现网上的教学互动和学员的自主化学习。以“学员论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在专题式教学改革中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积极性,而且较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受到了学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人员的认可,在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在专题式教学中突出学术品位,切实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开展专题调研的意义范文第5篇

素描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浙江科技学院2009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09ⅡB-a49

摘要:开设选修课的初衷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其优势与重要性在于不断弥补学科知识和学科课程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作用。专业选修课较必修课更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特征使这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艺术设计;选修课;教学改革

开设选修课的初衷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合理优化配置教学资源。鉴于这个目的,当下各个高校都增设了不少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这种状况在处于向学分制过度阶段的高校中尤为普遍,选修课的功能与意义也尤为重要。专业选修课由于与专业实践结合密切,在数量及效能上明显胜于公共选修课。就设计专业的文化创意特性而言,学生不仅要成为应用型人才,更要成为通晓人文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关怀者、社会前瞻者、文化生成者与建构者。这里的文化有其自在的体系,学生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学习,并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艺术水准。因此,如何有效利用专业选修课帮助本身文化基础较弱的设计专业学生完善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理工高校设计专业而言意义更大,难度也更大。

目前设计专业学生在选课上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课程方面:课程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如通识教育体现在学生收获上的严重不足;只关心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却忽略学生精神的满足和向往;发展定位目标的模糊、缺乏合理的梯度设计等。学生方面:学习的志趣和意义感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特点和基础等;所选内容随意、杂乱,平均分配学分(如所选科目或模块)与自己的预期发展方向不一致;有的学生选课只考虑眼前兴趣,没有专业与长远规划;没有考虑基础学科的重要性。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相互影响的环节:一是互动机制的问题,二是课程目标与内容本身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忽视对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学生学习的研究,故需要以此为出发点,重点考察学生的选课情况,将调查结果运用到第二个环节中去,使第二个环节能更科学地发挥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作用。

第一个问题体现为对学生学习与教育评估方面的研究:《创意产业背景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创新实践》(浙江省教育规划2008年课题)《艺术设计专业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浙江省教育规划2009年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等,相关论文如《契约机制与学案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学生体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新内容》(《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5期)《关于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思考》《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教育评估效能》《NESS对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10期)等。此外,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性调查(NSSE-CHINA)是一项由院校自身发起、从院校实际出发、由院校自主参加、以改进教育教学为目标的大学学习状态调查,其调查工具是在引进美国当前深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基础上经过文化适应、认知访谈、信度和效度检测汉化而成的,目的在于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过程和成果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评价理念,最终促使我国高校真正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全面质量观和评价指标体系。“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SSE)”是近年来在美国影响力迅速提升的年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5年,英国开展全国大学生调查活动(NSS)以调整高等教育质量体系。澳大利亚也进行了大学生课程体验问卷(CEQ)和研究生学习体验反馈(PREQ)。

第二个问题的研究针对课程设置、整合创新等课程结构方面展开。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西方教育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课程观,主要有:以注重相互依存和维持生态为主体的课程观;以平等、民主思想为主体的课程观;以混沌学和无限宇宙观为基础的课程观;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主义课程观;弗莉娜的课程动态学等。此外,较有影响的还有唐纳德肯尼迪的“整体主义”教育责任观,认为完整性是课程传递的效力和效率的关键;英国哲学家波南尼从知识符号化角度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大学自身研究如:美国大学开展理工创业教育研究,如麻省理工大学以学术性与实用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斯坦福大学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始终坚持文科和理科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基于课程改革目标的开放性、生成性、生态性特征,高校普遍展开教改研究。例如:《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程设置、整合创新等课程结构方面2007年项目)《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浙江省教育规划2007年度课题)《艺术设计专业体系的建设与研究》(浙江省教育规划2008年课题)《工科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湖北省教育厅2008年项目)《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个性化职业发展教育模式研究》《工科院校背景下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文化创意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闻传播、文学艺术类专业为基础》(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项目)《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创意型动画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浙江省教育规划2008年课题)《浙江省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开设的理论性研究》《艺术设计景观专业课程设置与整合研究》(浙江省教育规划2009年课题)等;论文例如《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09年5期)《课程改革:愿景与可能》(《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等。另外,针对课程观、知识观展开的研究主要有:《高等艺术专业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观的重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与高校一体化育人机制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研究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浙江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重点研究课题)《20世纪我国课程本质观的传承与变革》(200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大学人文教育状况及对策研究》(均为200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论文如《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重构高等教育课程观》(《中国高教研究》09年5期)等。上述研究结果对本论题有借鉴价值,但相关实践验证方面的材料较少,目前NSSE-CHINA这项调查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涉及的院校较少,由于并非专门针对选修课展开研究,也尚未付诸选修课的改革实践,故将借鉴其科学结论与规律,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付诸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反思和创新,具有可向社会推广的普遍价值和意义。

艺术专业大多数教师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的考虑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同时缺少对选修课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和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寻,从而影响了选修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我院选修课程任课教师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并达成关于选修课教学的一致意见;其次是在此基础上探索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结合各学院艺术院系自身特点形成教学特色,在教学方式等环节上深入研究,结合实践摸索规律,修订讲义。具体来讲,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教材及讲义内容先进、体系创新,因材施教。最大的特点是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其中,反映了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前沿,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国内形形的同类教材相比,具有明显的特色和风格。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艺术设计,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设计的人文精神;论述深入浅出、例证丰富,由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能充分运用启发、互动、案例、讨论等方式的教学形式和创新实验性培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艺术观摩和艺术实践,针对各专业学生具体情况改革教学方法。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改造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以鲜活的艺术设计作品实例作引子,将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学生在研究实例的过程中逐一掌握实例中融入的知识点。教师将科研课题引入到教学中,精心设计课程的学习任务,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

总的来讲,创新之处在于坚持科学主义课程观,即以符合人需要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人文学科为主干构成课程系统,以问题为中心,尽量用丰富的资源来探讨,以此为方法贯穿艺术设计选修课教育的始终,贯穿课程的建构及教学方法的始终。与此同时,注重各校和艺术院系的自身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此探索理工高校艺术选修课教育的规律。这些创新集中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上――体系新颖,观点明晰,内容设置注意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详略得当,深入浅出,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于一炉,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对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和鉴赏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译.《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2.波南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3.胡森著.《国际教育大百科全书》[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5.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6.拉塞尔著,陈世怀译,《现代艺术的意义》[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

7.马克第尼亚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文化与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8.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9.杰姆逊著,胡亚敏译.《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