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放射科科普知识

放射科科普知识

放射科科普知识

放射科科普知识范文第1篇

当今世界是高科技时代,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3+X”理科综合测试出现了与现代科学技术、科普知识、日常生活等内容相关的科普信息题,且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试题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为载体或作为背景材料,交叉渗透面广、综合性强、创设情景新颖,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生全面了解现代科技重大成果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1、科普信息题的特点

(1)有问题背景交代。因科普信息题的来源一般不是中学课本中的现成知识,而是联系实际或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问题,故需必要的文字说明作铺垫。

(2)有过程原理简述。因科普信息题中涉及到的概念、规律、过程和设置的物理情景等都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故需较长篇幅的叙述作说明。

(3)起点高而落点低。因科普信息题主要用来考查中学生掌握实际知识水平的宽度和广度,故难度一般不会大。

2、科普信息题的来源

(1)来源于现代科技。这类试题以前沿的科技信息为载体,将当今科技成果、科学技术与物理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物理的时代气息,能拓宽考生的知识面,开阔考生的视野。如对撞技术、超导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核技术、磁流体发电机、海浪发电机、α磁谱仪、黑洞问题等。

(2)来源于日常生活。这类试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需要联系起来,考查考生依据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从而缩短“科学”与“人”之间的距离。如照相技巧、安全用电、体育运动、炉灶使用、静电复印等。

(3)来源于科普知识。这类试题以科学普及知识为背景,将学科知识与自然现象融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的科学素质及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温室效应、光导纤维、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的破坏、能源常识及放射性污染等。

3、科普信息题的分类求解

(1)背景型科普信息题。

题目的背景知识并非解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多以某一高起点的事件为背景,着重通过强调问题的目的意义来引起考生的兴趣。这类信息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捕捉信息的能力,重点落在所学的学科知识上,可按常规问题的解题方法求解。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试题,仔细揣摩题意,在深刻理解题目所描述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排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

[例1]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的运动速度(称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离我们的距离 成正比,即 ,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了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来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观察一致。由上述理论和观察结果可估算宇宙的年龄T,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近期观察,哈勃常数H= 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 年。

解:背景材料很新颖,但有用信息很少。只要紧紧抓住两个假设:一是中心假设,二是匀速假设,建立恒星退离的匀速直线运动模型。依题意,星体是从中心开始以不同速度匀速飞离的,故宇宙的年龄就等于大爆炸后它现在离中心的距离 除以它后退的速度V。即:

宇宙年龄 = 退离时间 = 退离距离 / 膨胀速度 = ,将H= 光年代入得: (年)

(2)类比型科普信息题。

题目所提供的科普知识是解答题目所需的有效信息,有时还明确给出可供类比的已有知识和方法。这类信息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依据题给的知识迁移方向,构建学科知识模型,利用类比转换的方法求解。

[例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括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 (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它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和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即 ,其中常量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如下:太阳半径 ,太阳表面的温度T=5770K,火星半径 。球表面积公式 ,其中R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 ~ 的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照射到面积为 ( 为火星的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解: 本题给出了热辐射的特点,指出可以把研究的物体当作黑体来处理,明确了类比的对象。另外,所有数据都是有用信息,故可用类比转换的方法求解。

①因 ,所以 ,

, 故辐射频率的范围是 ~

②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 ,代入数据得: 。

③设火星的表面温度为 ,太阳到火星的距离为 ,火星单位时间内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为: ,因 ,所以 。

火星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电磁波能量为: ,火星处在平衡状态有: ,即 ,所以

(3)推理型科普信息题。

题目所提供的科普知识是解题所必需的实质性条件,但难度较类比型科普信息题大,即不告诉新知识可供类比的原有知识。这类信息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的综合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不要被长篇的叙述、新的名词和公式所吓倒,通过分析推理寻找和选择知识迁移的方向,再应用所学知识或信息知识求解。

[例3] 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电子和 H、 He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e +4 H 24He + 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 H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 H核组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半径R=6.4×106m,地球质量m=6.0×1024Kg,日地中心的距离r=1.5×1011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s2,1年约为3.2×107S。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2)已知质子质量mp=1.6726×10-27kg, He质量ma=6.6458×10-27kg,电子的质量me=0.9×10-30kg,光速c=3×108m/s。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所释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 =1.35×103W/m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解:该题出现了主序星演化、红巨星演化等新名词,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挖掘出本题的有效信息:太阳的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核反应方程式和太阳离开主序星阶段 H核数目的减少。再将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质能方程等知识迁移到太阳主序星演化阶段中,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设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由牛顿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得: ①

又因地表处的重力加速度 ②

由以上两式得: ,由质能方程得:每发生一次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③

在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演化阶段的时间内,发生核聚变反应的次数为 ④

故太阳总共辐射的能量为 ⑤每秒钟太阳向外放出的能量为 ⑥

放射科科普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90-02

0引言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看护和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放射科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虽不是临床科室,但也是医院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其特点是感染疾病患者、非感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人员和家属混合候诊,相互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若医院放射科感染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相互之间医院内感染。为此,根据我院放射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医院危险因素

1.1检查室

医院放射科设有摄片室、造影室、CT 室、X 线介入治疗室等。为防止 X 线泄漏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检查室一般没有窗户,工作时大门紧闭,以至室内空气不流通,缺乏新鲜空气补充,空气污染容易形成。

1.2仪器、物品污染

放射科每天都有大量患者进行CT、磁共振成像( MR) 、X 线照片检查,这些器械上沾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患者检查过程中相互间接传播或传播给工作人员,如 X 线摄片盒、胸片架、检查床( 单) 、病员检查时使用的衣服、辐射防护用品等。仪器、物品污染往往容易被忽略,造成长期不断积累传播。

1.3手的污染

医生的手是医院传染最主要的媒介,医生用手接触患者,而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医院感染。

1.4医疗废弃物污染

各种使用后的耗材及各种检验剩余物如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注射器、针头、连接管、棉签及纱布块等,未按照医疗器械垃圾废物分类处理,造成医院污染。尤其最危险、最致命的是外伤及各种检查中的血液及体液污染,可能造成血源性病原体传播。

1..5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贫乏

工作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往往不注意个人保护,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不戴一次性手套,直接触摸患者后,不及时洗手,这种不良习惯普遍存在,使工作人员也成为传播源。加强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内感染控制意识一般医院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重点均放在临床科室,忽视了医技检查科室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虽非临床科室,但每天接诊病患多、病种杂,造成放射科区域空气环境差、致病菌多;检查设备交叉使用,易被污染;同时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差,使放射科存在严重的医院内感染隐患。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医院内感染防控学习、培训,可促进科室人员了解医院内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医院内感染新技术、新知识,有助于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2完善感染管理

2.1善科室医院内感染相关制度,增大监控力度

寻求医院院感科协助及指导,结合科室及医院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出本科室自己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随时组织科内检查,开展自我批评,促进提高。

2.2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可疑烈性传染病患者隔离检查,预防控制交叉感染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组织保洁人员随时进行打扫,清除垃圾,避免细菌滋生;每月定期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放射科候诊人员多、空间狭小、空气质量差;故放射科检查室及候诊区均应严格禁烟,检查室应随时开窗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并利用下班时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三氧机或空气消毒机等手段。使用一次性床单,保证每例患者检查时均进行更换,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每天工作结束应采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等手段,定期对检查床面、地面进行消毒。对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检查后应临时加做空气及物表消毒。对可疑为烈性传染病的患者可采用移动设备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到隔离室检查。

2.3严格执行手卫生

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明显较临床医生差,手卫生执行常不严格。检查者的手可能与多个患者、检查设备及同事发生接触,不注意手卫生,极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放射科应配备相应设备,加强手卫生培训,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在接触患者及可疑污染体后必须进行洗手。患者血液、体液、分泌及排泄物均可能具有传染性,应保持警惕,在有可能接触上述物品时,无论是否存在皮肤或黏膜破损,均应采取防护措施,戴上口罩及手套,同时应意识到戴手套并不能取代洗手。 应意识到注重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2.4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以及医院之间医院感染质控活动

前瞻性地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非常重要,如抗生素使用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紫外线灯强度监测等。医院应从提高医疗质量考虑,从患者利益出发,添置监测仪器,改换消毒液。医院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理顺关系,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控制医院内感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5加强就诊患者的健教宣传及管理

对候检者进行医院内感染教育及管理也是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一大重点。应加大宣传,使大家了解到医院来往人员多、患者多、空气质量差、致病菌多;可实行预约制度,对候检者进行适当分流,避免扎堆等候;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接触检查区域物品,进检查室换鞋,呼吸道疾病患者戴口罩等。由于意识差异,放射科普遍对医院内感染不重视,医院内感染执行较差;所以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结论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难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忽略辅助科室如放射科的管理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应加强辅助科室的管理,尤其是现在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放射科。我院对放射科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视,通过分析总结放射科医院感染隐藏的各个危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消除了感染隐患,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并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翠运,赵虹,高洁冰,等.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5)

[2]王建俭,姜华.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

放射科科普知识范文第3篇

认识钋―210

钋是法国居里夫妇1898年在处理铀矿时发现的一种新化学元素,它的符号是Po。在元素周期表内的原子序数为84。钋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密度9.4克/厘米3,熔点是254℃,沸点为962℃。钋有25个同位素,都有放射性,钋―210是其中的一个核素,也称为镭。

钋―210属于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它发射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很短,不能穿透纸或皮肤,所以在人的体外不会构成外照射危险。但是它的电离能力很强,如果通过吸入、误食或经由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可以引起体内污染、中毒或急性放射病。如果在短时间内人体内的钋的吸收剂量达到4戈瑞,即可以致命。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钋―210对自然界和人类并不构成危险,这是因为钋是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只有一百万亿分之一。天然的钋存在于铀矿石和钍矿石中,但含量极微。在自然环境中,例如大气和人体内都有极微量的钋―210存在。钋―210的物理半衰期为138天,也就是说,每过138天它的放射性活度就会自动减少一半,约2.5年后其放射性基本消失。

因为钋―210在自然界的含量极微,为了供工业目的使用,科学家通过在核反应堆中用中子照射氧化铋来生产毫克量的钋―210,但全世界每年的钋―210产量仅有约100克。

钋―210的毒性

钋―210属于极毒性核素,其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0.1克的钋即可杀死大约100亿人。钋―210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而进入人体,因此钋―210必须密封保存。钋的α射线能使有机物质分解脱水,引发有机体发生一系列严重的生物效应。钋是放射性元素中最容易形成胶体的一种元素,它在人体内水解生成的胶粒极易牢固地吸附在蛋白质上,并能与血浆结合成不易扩散的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钋―210进入人体后能长期滞留于骨、肺、肾和肝中,其远期辐射效应会引起肿瘤。急性钋中毒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症状基本相似,其晚期突出的症状是肾萎缩和肾硬化。钋―210盐类的放射性很强。可使其盐溶液发生辐射分解,不断产生过氧化氢和臭氧等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当钋―210的浓度较大时,由于辐射气体所产生的气压不断增加,可使盛放钋盐溶液的容器发生爆炸

钋―210中毒急救

钋―210虽然是一种极毒的放射性核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重金属。常见的重金属中毒大多有解毒药,钋―210也不例外。钋―210中毒急救需选用二巯基类药物,这类药物可加速体内钋―210排出。但二巯基类药物中的二巯基丙醇的毒性反应较大,可引起恶心、头痛、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视力模糊、肝肾功能损害等,故其现已被二巯基丁二酸钠和二巯基丙烷磺酸钠所取代。二巯基丁二酸钠和二巯基丙烷磺酸钠是巯基型螯合剂,都有两个活性巯基,与金属亲和力大,也被用于治疗急性砷、铅、汞和金中毒。

当人体受到钋―210污染后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果身体表面有钋―210污染,应立即淋浴,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然后用5%二巯基丙烷磺酸钠清洗污染部位,必要时可切除不易去污的创伤组织。对钋―210经胃肠道进入体内者,应采取催吐、洗胃、缓泻和利尿等急救措施,同时肌肉注射二巯基丙烷磺酸钠。第307医院在1963年曾经收治过4例钋―210体内污染的病人,事故发生7小时后开始对病人采用二巯基丙烷磺酸钠进行治疗,病人预后情况良好,其中1名女性于事故后脱离射线工作,生育1男1女,另外3名男性继续从事射线工作,他们的夫人分别生育两个男孩、1个女孩和1个男孩,这6个小孩均身体健康。15年后,他们再次到第307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结果生理上均未见异常改变。

利特维年科之死的启示

利特维年科钋中毒死亡事件再度引起世界各国对放射性物质污染的警觉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和平环境下放射性物质造成的辐射事故逐渐增多,一些严重的辐射事故甚至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影响,比如: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给当时的苏联社会造成很大损失,受放射性核素污染地区的居民至今还生活在辐射危害的阴影当中。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以后,防范“核恐怖袭击”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特维年科之死再次提醒我们,辐射危害离普通人并不遥远,要加强核条件下应急医学准备工作,同时还要对广大官兵进行有关辐射事故的科普教育,帮助广大官兵了解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

利特维年科钋―210中毒死亡事件提醒我们,为避免和尽量减轻辐射危害带来的损失,作为辐射医学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部队卫生部门应当“未雨绸缪”,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由于医务人员平时缺乏处理辐射事故(事件)的实践和经验,而辐射事故(事件)又具有突发性,要求医务人员随时都能对受害者进行正确临床处理、因此,在医务人员中普及对辐射事故(事件)进行临床医学处理的知识,做好临床医学应急准备工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是内科、外科、烧伤科或急诊科医生在首诊遇到原因不明的呕吐、腹泻、皮肤红斑、发热、头发脱落或急性全血细胞减少等病人时应提高诊断急性放射病的警惕性,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受照射历史,特别要注意询问患者最近是否接触过放射性物质,同时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大便进行放射性检查,以防误诊。

放射科科普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核医学教学 核与辐射安全知识教育 教学体会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随后其被逐步应用于疾病诊疗的临床实践。伴随核物理与相关学科的发展,放射性核素与射线装置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日常生活中公众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因此有必要加强核与辐射相关知识的培训与教育,使放射工作人员掌握辐射防护的方法与要求,使普通公众克服核恐怖心理,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本文结合我国核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及医学生的任务谈谈我们在核医学教学活动中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知识教育的教学体会。

1.我国核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要求加强医学生的辐射安全知识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车道,能源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年进口量已占全世界年产量的近一半;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仅够用一百年左右,同时燃煤发电产生大量粉尘、温室气体CO、NO与SO,导致气候变暖,诱发酸雨,污染环境。而我国大亚湾、秦山、岭澳等12座核电站的运行实践证实,核能清洁高效,由于加强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管理与处置,没有造成环境污染,更没有造成核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危害。因此国家在未来的20年规划建设近40座核电站[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辐照加工业为代表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不久前也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求今后5年左右时间达到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1]。高活度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广泛使用要求提高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的水平。这首先要求各级环保和卫生部门加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管理,同时也要对公众普及核与辐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辐射安全和放射卫生防护意识。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代表,他们对辐射安全知识的了解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认识水平,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辐射安全教育。医科院校的大学生将来大部分在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诊疗机构工作,直接面对广大公众,有义务有责任向公众普及辐射防护知识。现在各级卫生监督所放射卫生监督人员大部分毕业于预防医学专业,掌握的核辐射防护知识有限,医院里涉及辐射的科室―放射科、肿瘤放疗科与核医学科医生大部分为影像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辐射防护知识水平较低,所以医科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当中很可能会遇到因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医疗机构辐射防护设施不健全而引发的各种核与辐射事故受害者的临床救治工作。

2.电离辐射的巨大危害

2.1核战争的危害

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初步显示了原子武器的巨大威力。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在1―2秒钟内,全市40%的地方变成焦土,92%的地方不能辨出原来的面貌。一年后,广岛市政府宣布118661人死于此次轰炸,到2004年底,死于此次轰炸的人数已超过20万;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眨眼之间毁坏了三分之一个城市,在这次轰炸中,有7.4万人死亡,7.5万人受重伤。

这一切彻底粉碎了日本部分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顽抗到底、东山再起的梦想,迫使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另外,核爆所致的电离辐射远后效应逐步显现,给核爆幸存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辐射流行病调查证明,战后60多年,陆续有幸存者死于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骨肿瘤及各类消化道肿瘤(肝癌、直肠癌与结肠癌)、肾脏及膀胱癌(电离辐射诱发各种癌症的潜伏期长达10―35年)[2]。

2.2常见射线的危害

常见的α、β、γ、中子和重离子照射,包括内照射(放射性核素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衰变,发出射线,照射人体组织器官)和外照射(射线从体外照射人体),均会引发辐射损伤。外照射时累积吸收剂量高于0.5Gy即可轻度抑制造血机能,使白细胞、血小板与红细胞依次出现程度不等的减少(减少程度因个体辐射敏感性而异)。

辐射照射可影响造血与系统、上皮组织、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功能,导致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细胞和体液免疫能力下降、表皮皲裂、溃疡、甲皱骨关节僵硬而丧失功能、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紊乱、放射性不育不孕症、放射性白内障、听力丧失或下降、辐射致癌(甲状腺癌、白血病、皮肤癌)、遗传效应、寿命缩短与胚胎效应(如腭裂)[3]。

2.3辐射事故的危害

非战争条件下发生的辐射事故也会产生人员伤亡,迫使我们必须加强辐射安全教育。这里仅举比较典型的两起放射源丢失事故。

2.3.11963年合肥三里庵事故[4]

1963年春节前夕,安徽农学院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的10CiCo放射源疏于管理(露天放置且监护不严),附近村中11岁儿童将其带回家,撬开铅封,成为裸源,随身携带达24h以上,致使该儿童及其兄长分别在入院治疗后2-7天死亡,其叔一大腿因大剂量照射引发的放射性溃疡而被迫截肢,其母及姐妹也分别患急性中度和重度造血型放射病,经治疗虽存活下来,但体质较弱,时患感冒。

2.3.22008年太原辐射事故[5]

2008年4月11日下午1:30左右,位于山西省农科院的旱农辐照中心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钴源意外照射事故。由于违规使用已经退役的钴源室照射中药粉末,钴源在降落时被层层码放的麻袋卡住,未能落入井内,而操作者误以为源已安全降落,遂由1名职工带领4名搬运工人进入钴源辐照室而受到意外照射。5名受照者中,1例患胃肠型放射病,其他4例患中度至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3.结合核医学教学内容进行辐射安全知识教育

核医学是将核物理与医学交叉融合形成的边缘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核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对同学介绍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3.1核物理基础

对常见的X、α、β、γ与中子射线,电离能力为快中子α>β>γ,射程α<β<γ<快中子,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以后使用射线时要针对不同射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如使用低能α、β核素,因其射程短,只要注意进行内照射防护,不需要特别的外照射防护。γ与快中子射线因为射程长,所以不仅要注意内照射防护,而且要注意外照射防护。热中子能量极低,无需防护。核素检查利用γ射线成像,所以核医学科医护人员要注意外照射防护;X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射程长,所以在放射科工作的人员也要注意外照射防护。高能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产生韧致辐射,即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到电场力作用而急剧减速,其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变为电磁波,作为X射线的一部分,射程长。韧致辐射的发生几率与带电粒子质量的平方成反比,与所照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呈正比,所以α粒子的韧致辐射可忽略不计;高能β射线的韧致辐射效应显著,故对其防护应该采用低原子序数的有机玻璃或铝等屏蔽材料。能量较高X、γ射线由于能量高且不带电荷所以穿透力较强,应采用铅等高原子序数物质。对快中子或高能中子应采用石墨与含硼物质吸收中子降低其速度然后用铅板或水泥混凝土墙屏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核仪器与放射性监测

结合核仪器示教让同学们了解到,辐射尽管肉眼看不到,但可用仪器监测。对不同射线用不同的仪器监测,用剂量计可对人体受照剂量进行监控,防止受照人员过量。在实验课上利用本教研室现有仪器,带领学生对本室的不同实验场所进行辐射水平监测,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对射线有个感性认识。同时结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讲明放射工作场所设备、地面与墙壁表面α、β污染控制水平分别为3.7与37Bq/cm,而对X与γ射线,主要监测空气剂量率是否超标,以确保辐射安全。

3.3放射卫生防护

此部分介绍放射源种类与照射方式、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措施。射线照射有机体的方式有三种,一为外照射,射线从体外照射生物有机体;二为内照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经消化或呼吸道进入生物有机体内,蓄积于不同组织器官,在其内部衰变发出射线照射有机体;三为混合照射,在核事故现场或核战争条件下既有γ射线与中子产生的外照射,有U或Pu裂变产物蓄积体内器官组织产生的外照射。放射源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参与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一般情况下不会污染环境,破坏其密封材料或包壳则会产生外照射。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不要破坏它的外壳。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系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过去称开放源,可污染环境,或进入人体,产生内照射。核医学实验与疾病诊疗时常用非密封的放射性液体或冻干粉,使用时应避免其进入机体产生内照射。放射诊疗实践中应针对具体辐射源与工作条件采取不同防护方法。

放射科X光或CT机房屏蔽不严,可能导致射线部分泄漏,放射科人员应防护漏射线的外照射,外照射防护方法为:时间防护,尽可能缩短辐射操作时间;距离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操作;屏蔽防护,采用尽可能厚的屏蔽材料阻挡射线。核医学工作者可同时受到病人体内放射性药物产生射线的外照射及稀释、注射放射性药物时少量放射性药物经口腔鼻腔进入体内产生的内照射,内照射防护方法为:围封隔离,在四周密封且顶部带通风管道的的辐射操作台上合成或稀释放射性物质;去污保洁,操作时遇到放射性污染物尽快清洗或扫除;个人防护,进行辐射操作时按要求穿戴防护用的衣服、鞋帽与手套、口罩,使个人受照剂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限值(眼晶体<150 mSv,全身均匀照射<50 mSv,单个组织器官<500 mSv)。核医学诊疗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包括盛放射性物质的玻璃或塑料瓶、注射针管、一次性输液器、退役的粒子源、接受放射诊疗患者的大小便、呕吐物等,对其处置不当,也会使医护员工及公众受到不必要的照射。通常根据放射性废物中所含核素物理半衰期的长短选择不同的辐射性废物处置办法,处理短半衰期核素的放射性废物,常用放置衰变与稀释排放法;处理长半衰期核素的放射性废物,常用地下深埋与浓缩贮存法。

3.4核医学显像

核医学显像即核素显像,将放射性药物(显像剂)引入体内,采集、处理和分析图像后进行诊断疾病。放射性药物引入机体过多会造成药物浓聚器官的辐射损伤,所以在引入的放射性药物的量上要有一定的要求,防止引入过量放射性核素而对病人造成内照射损伤。而且对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要尽量减少和引入放射性药物的病人接触而导致的外照射。

核素治疗是经口服或注射方式向体内引入放射性药物,它们根据自己的生物、物理与化学特性,选择性地蓄积于病变组织或器官,使放射性核素与病变细胞紧密结合,利用浓聚于细胞组织内的核素衰变产生的射线杀伤细胞。我们引入的放射性药物类型、种类要选择恰当。防止过量的放射性核素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是核素治疗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3.5放射分析实验中的辐射安全教育

放射性实验应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为此本教研室专门设置了放射性操作区,全校所有的放射性教学科研实验均在此进行。我们在放射操作区入口按要求张贴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提醒在此从事放射性实验的师生注意辐射安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放射性实验相关规章制度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规章制度制定的依据及其遵守的必要性。本室目前开展的各类放射分析实验都要使用一些放射性液体,对此,我们要求学生注意射线的种类、能量和活度,例如:放射免疫实验中主要用的是I,要进行外照射与内照射防护。放射自显影实验常用H、P低能β核素,尤其H这种长半衰期的核素,应避免让其通过呼吸道、皮肤毛孔、伤口进入体内产生内照射。P发射的β射线能量较高,对眼晶体可能造成损伤,需戴铅玻璃眼镜防护。同时,为避免学生由于操作不熟练或意外情况造成实验卓台面或实验室地面表面放射性污染,我们通常给学生配备衬有三层吸水纸的搪瓷盘,这样放射性液体即可残留在吸水纸上,最后将其作为放射性固体收集处理。另外,在进行开放性放射操作时,必须尽可能打开所有的排气扇,以利放射性核素扩散,减少呼吸道、口腔的核素吸入量。

4.联系核事故阐述电离辐射危害,克服核恐怖心理

前面我们谈到日本广岛长崎核战争的巨大危害,难免使学生产生核恐怖心理。广大公众由于不了解核辐射损伤的机制,也不可避免地恐核。尤其是最近日本强烈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核恐慌心理,也使公众高度关注核电站安全防护问题。对此,我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教学中介绍了Chernobyl核事故概况,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Chernobyl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核爆炸事故。该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基辅西北130千米的普里皮亚特河畔的普里皮亚季镇,其第四号机组于1983年12月投入运行。由于反应堆物理结构和关闭系统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以及低功率工程实验时操作失误,安全系统被切断,导致短期内反应堆内蒸汽压力过大,爆炸起火,使堆内放射性物质总量的3.5%外泄到环境中,总释放量12×10Bq, 其中Cs0.09×10Bq,Cs 0.06×10Bq,I 2×10Bq,惰性气体6×10Bq,产生的放射性灰尘相当于日本广岛核爆的100倍,它们沉降在乌克兰西部、欧洲国家及全球。事故后10天,火被扑灭,停止释放放射性物质。事故发生时现场有操作工177人、建筑工人268人。本次事故受照0.8Gy者237人,有134人被确诊为急性放射病。因急性放射病复合β粒子皮肤烧伤火热烧伤死亡28人,另2人死于现场(烧伤或压伤),1人死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此为近期效应。事故发生后20年(1986―200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以及事故后由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三国核能机构与卫生部门共同组成的研究事故后果的学术组织――Chernobyl论坛进行的辐射流行病调查表明,事故发生时处于18岁以内的3000多名青少年(其中大部分为15岁以内的少年儿童)由于长期大量饮用被事故释放的I污染的牛奶而罹患恶性肿瘤――甲状腺乳突状瘤,同时有200多名事故发生时15―46周岁的育龄期妇女患程度轻重不等的放射性不孕症,另外有30多例病人因摄入放射性灰尘照射患心血管疾病[6],这是该事故的主要辐射远后效应。由此可见,与日本核战争相比,尽管此事故放射性物质释放量较大,但由于苏联政府在事故发生次日――4月27日临晨开始,在周围30平方千米范围内分三批迁移11.6万居民,同时对参与现场应急抢险人员发放KI片,因此大大较少了放射病的发生率。让学生认识到核事故危害尽管巨大,但其危害还是局部的可控的,只要积极应对,仍可缩小危害,因此大可不必恐惧。同时,我国从1985年第一座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以来25年的核反应堆营运实践表明,核电是安全清洁可靠的。针对日本岛核事故,我们讲清此次事故U裂变产物――I的释放量尽管超标达一万倍,但根据联合国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标准(I在放射工作场所与露天水源的允许活度分别为0.33Bq/cm与22Bq/L)测算,仍属危害程度最小的Ⅴ放射源[7],这样强度的放射性碘远小于一次甲状腺显像剂量(5―30mCi), 对日本以外的公众尤其是我国居民健康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通过上述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中的亲身体验,我校医学生辐射安全意识得到较大幅度提升。随着包括核电在内的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要提高辐射安全和防护意识,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监管力度,我们也要适应形势需要,加大对医学生的辐射安全教育力度,为我国核技术产业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及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储备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1]我国核工业从适度发展变到加快发展新华网(2006)1月13日综述.

[2]刘树铮主编.医学放射生物学.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6,(第二版):464-471.

[3]强永刚主编.医学辐射防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第一版):63-81.

[4]杨秀珍,欧克仁,于海忠,刘远兴,季其仁.四例急性放射病人和九例小剂量辐射损伤者及其子女远期效应的医学观察,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项目,见《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5]陈英,杜杰,张学清等.太原“4.11”钴源事故受照者生物剂量估算及照后一年细胞遗传学随访,辐射防护,2010,30,(4):201-207.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alth Effects of the Chernobyl Accident and Special Health Care Programmes,Report of the UN Chernobyl Forum Expert Group“Health”.WHO Press,Geneva,2006.

[7]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62号公告.放射源分类办法.

项目资助:安徽省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1941),安徽医科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教字【2010】3号)。

放射科科普知识范文第5篇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医务人员要多写科普文章

为遏制我国慢性病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发挥医务人员的作用,最近,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雁飞向全国医务人员发出倡议,呼吁医学界应勇担历史责任,大力开展医学科普教育。一是医务人员在日常医学诊疗过程中,要针对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并根据需要开具健康处方。二是医务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医学科普活动,成为健康知识的宣讲员。三是医务人员要主动撰写科普文章,通过大众媒体、网络等科普阵地传播健康知识。

“上海科普”微博:最好不要无线上网

上海市 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科普”最近就防辐射问题专家观点。专家认为,在所有家电和电子设备中,辐射量最大的是无线产品,如手机、接入WiFi的电子设备和微波炉,非无线类家电的辐射量都很小。因此,一般最好不要用无线上网。另外,有些人喜欢每天睡觉都把手机放在枕头旁边,这不是好的习惯。建议晚上睡觉不要放在 枕头边上,尽量远离手机一点。对于网上有售的“手机防辐射贴片”,专家表示,那肯定没有防辐射的效果。就怀孕期间的防辐射问题,专家指出,怀孕期间防辐射服穿或不穿防辐射服,影响都不大,但孕妇最好不要用无线上网,尽量少用手机。

陈竺:理解医学局限性有助改善医患关系

卫生部部长陈竺最近指出,患者要理解现阶段医学技术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改变生命周期的自然发展规律。因此,要有合理的预期,理性就医,这样才能增进医患相互理解。陈竺强调,改善医患关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并且需要医患双方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医疗卫生工作者尤其要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医生要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抚慰。从患者角度讲,应该知道医学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医患关系得以改进。

数据

20%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因疲劳驾驶

据北京市卫生局提供的数据,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因驾驶疲劳和打瞌睡引发者约占20%。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行车比普通公路行车更容易疲劳和打瞌睡。国外一项调查试验称,高速公路上驾驶员打瞌睡的频率大约是1次/45千米,而且经常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睁着眼睛睡1~4秒。专家建议,驾驶员应该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次开车时间不宜过长。长途行车时,间隔两三小时休息一下,车速不宜太快,当感到有疲劳感或困意时,应该及时停车休息,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行车的过程中,尽量保持驾驶室的空气流通。

癌痛: 1/3晚期患者为重度

卫生部最近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其中指出, 。者痛症状;晚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初诊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患者发生率为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会严重影响生活。因此,鼓励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程度。止痛是肿瘤综合治疗重要部分,忍痛对患者有害无益,多数癌症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止痛治疗,规律服药,不宜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和止痛方案。吗啡及其同类药物是常用药物,其引起成瘾现象极为罕见,不必多虑。应当确保止痛药物安全放置,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随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定期复诊或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