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组讨论技巧

分组讨论技巧

分组讨论技巧

分组讨论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合作学习 存在的问题 实施策略

教育一直将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在这种教育大背景下,语文教育也相应地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人的发展作为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一语文教育的新目标呢?当前,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这对于提高初中学生具体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和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合作学习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恰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使用不当,不但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反而会扰乱课堂秩序。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似,这种现象若持续下去,则学生不能在合作中获得真正的提高,合作失去其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一、实施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学习小组组建随意、组内责任不明确、没有课前合作技巧的训练、在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课堂呈现无序状态,这些都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一)分组随意

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分组大多是以相邻座位组合在一起,而教师在分配座位时通常是依照学生的个子和男女生比例搭配,有时也会考虑到成绩差别。但就以此来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显然太过随意,人员搭配不合理,因为有的组全是成绩好的学生,有的组全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组都是比较内向的学生,有的组都是积极的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特长等的差异,就不能让所有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进步。

(二)责任分工不明确

有些教师在分组时没有明确规定组员在组内的角色,致使学生在合作时没有责任意识,课堂上的表现很随意,谁想说就说,有不说的,也有抢着说的,但都只说说而已,没有记录的人员,没有组织管理者,没有组长,不能总结概括,合作学习没有实效。有的组虽有分工,但是不平衡,有人大包大揽,全权代劳;有人无所事事,游离于课堂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组员角色被长期固定,如有的人一直是记录员,缺少其他技能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小组缺少必要的培训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长辈捧在手心,是家里的小皇帝、小霸王,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付出、不懂关爱与尊重,在合作交流中表现出谁也不听别人的,嘲笑他人,有时还会攻击别人。如果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思想进行引导,行为进行规范,技巧进行训练的话,合作学习所必备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将无从树立,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初中生正是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在分组时就要考虑到各种不同,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每一个人的才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分组时可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形式,一般以四至六人一组为宜,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一组都要有优秀生、普通生和学困生,这样小组间才会均衡,为小组间的平等竞争提供可能性。二要考虑同学的特长,如有的同学擅长口头表达,有的同学擅长书面表达,有的同学擅长发现问题,有的同学擅长总结,同一组里要有各种能力的同学,这样在合作时,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小组各尽所能,小组内成员又能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三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有的同学性格开朗外向,情绪饱满积极,能很快地参与到合作讨论中来,思维活跃,但可能脾气急躁,处理问题草率,考虑事情不够全面,而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但稳重,考虑问题细致深入,他也许不常发言,但往往能切中要害。分组时注意到不同性格特征的搭配,会让合作讨论进行得更深入全面。四要考虑到性别的差异,不同的性别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男生更理性,逻辑思维强,女生更感性,情感相对细腻。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思维习惯可能会碰撞出不同的灵感。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因素越多,分组越合理,合作的效果越好。

(二)明确职责分工

如果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徒有虚名,由个别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优秀学生承包所有学习任务,课堂上也就成了个别人的展示舞台,久而久之,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大部分同学没有得到锻炼提高,仍旧止步不前,渐渐地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这与共同发展的初衷不符。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每个人。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小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制订合作计划,安排学习任务;督察员负责督察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当组员出现意见分歧时,协调好内部关系,避免矛盾产生;记录员负责将组员的意见看法逐条记录,并将之分析,带领大家将合作讨论向纵深方向深入开展;发言人负责将本组的意见整合,将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一段时间后,职务要轮换,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技能,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别人的理解。每一次互换都是组员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支持的过程。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小组成员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合作意识增强,合作技能不断提高。

(三)合作技巧的训练

合作讨论是需要技巧的,同学们不是一开始就会讨论,老师也不是将合作讨论的内容交给学生,说一声“讨论开始”,然后学生就能够讨论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堂讨论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易合作的问题开始,让组员彼此熟悉,情感上拉近距离,这样他们就会愿意在一起开展合作学习,进而了解彼此的长处短处,从而便于小组长分配任务。接下来就是合作讨论技巧的训练了,包括如何围绕大家商定的话题进行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别人的观点,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组员建立平等协作的关系,如何在出现分歧时分析问题的关键,如何将讨论深入地开展下去,如何记录讨论的内容并展示讨论的成果,等等。学生不仅要学会讨论,还要提高听说技巧,具有组织和评价自己和他人讨论的能力。每一个成员都要有参与意识和促进组员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及推动讨论向积极方向发展的意识。在这些观念和意识的引导下,学生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参与讨论,如何调控听说技巧,如何完成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任务。所以学生在合作讨论时需掌握以下技巧:所问的问题要与合作讨论的主题相关,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能听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观点,要善于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认为别人的观点言之有理要及时给予肯定,不认同别人的观点时,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语气要委婉,不能恶意攻击别人;讨论时的声量大小要适宜;讨论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会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把讨论引向深入;在必要时做出解释和总结。在讨论中,学生是合作的主体,结论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探寻,教师不要过多介入,只有当讨论偏离主题而学生不自知的情况下才进行引导,将讨论拉回主题。只有在学生学会讨论以后才能使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已经被无数专家从理论上系统论述过。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合作交流技巧,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领会所学知识,提高合作、创新意识,最终获得全面、终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远.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台作学习的策略[J].新课程,2011,(6).

分组讨论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活跃课堂;有效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组织必要的小组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小学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注重合作讨论的技巧

在合作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掌握讨论的技巧、丰富讨论的形式,从而促进讨论的顺利进行,而不是传统讨论方式中的“无目的的讨论”。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长春版)《村居》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流利地、正确地朗读文章,分析具体的描写意境,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的讨论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讨论,逐渐深入,从而提升学生的讨论能力。对于本课而言,先布置简单的问题,即“同学们,你们找找文章中哪些描写意境最能体现山村的春光呢?表达感情的动词有哪些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师指导学生从这些简单的问题入手,试图寻找合适的答案。之后又提出一些较为深奥的问题,即“本课的表达技巧是什么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讨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成同等生小组,促进学生平等发展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并不高,自身素质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学习水平也各有差异,所以,教师要细致观察班里学生的学习状况,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把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小组,这样会消除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的自卑心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长春版)《我们去听秋的声音》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阅读整篇文章,感知文章中有关“秋之声”的描写,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对秋的热爱。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把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全班一共分成三个小组。即A、B、C小组模式。C组是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只需要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黄叶,蟋蟀,大雁,丰收,叮咛,歌吟,音乐厅”等,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B组是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他们除了需要掌握文章中的基本生字词外,还需要了解本课中作者的写作线索,即以“秋之声”为秋天的基本线索,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印象。A组学生是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除了需要掌握文章中的基本生字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外,还需要具体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层教学法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了有效教学。

三、提倡合作中的相互质疑

合作学习在本质上并不是强调一致,而是在合作讨论学习中发挥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只有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的本质。质疑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精神,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合作的本质。

例如,首选,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环节就要敢于质疑,并把自己的问题带进小组中进行讨论,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其次,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总结的定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敢于提出质疑,并把自己的真正思想表达给老师,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全班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小组内部要积极和老师进行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给老师。这种质疑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完美贯彻了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的精神实质,从而促进了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教学为基本的出发点,不断提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技巧,并指导学生组成同等生小组,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质疑,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分组讨论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交互式 日语翻译教学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全方位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日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及文化的交流日渐进入多元化、信息化。社会对具有日语专业知识和较好日语翻译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层次翻译人才更是稀缺。因此如何提高日语专业翻译教学质量,探讨在网络环境下新的翻译教学理念与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日语翻译教学模式现状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老师来讲解,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日语翻译课堂,往往是老师讲述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学生被动进行模仿,得不到学生主观能动的配合,导致学生翻译知识及技巧“消化不良”,难以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灵活结合,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导致知识全面性的缺失;3)缺乏“宏^操控”的教学模式。日语翻译课堂上,教师过分强调“微观”翻译技巧的传授,即过分强调增译、减译、合译、拆译、意译等这些微观翻译技巧,而忽视翻译的整体性、灵活性,导致学生无法将单一的技巧融会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4)翻译教材陈旧。日语翻译课堂上选用的教材大多出版较久、缺乏时效性和趣味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日语翻译教材存在严重脱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网路环境下交互式日语翻译模式

1.理论基础

交互活动是指在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两人或多人之间合作交换彼此的思想、情感或者观点。因此,交互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接收信息反馈和学习活动适应的方式。”交互式教学最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Palincsar提出,之后Brown的进一步研究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它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模式进行,即教学过程应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各个环节,应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重视营造师生互动的协作氛围。概言之,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的日语翻译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轻松地让学生参与翻译实践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主动建构翻译知识与技巧、养成良好的翻译思维习惯;教师应提供优秀而有意义的翻译材料,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翻译实践活动。从而在翻译教学过程围绕翻译的特定任务展开互动的、有趣的、高质量的日语翻译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探讨

笔者在某高校从事日语翻译教学多年,反省日语翻译教学状况,对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日语翻译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1)改变教学方式。日语翻译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展开交互式活动。具体为:①充分准备。将平行两个班各分成5个组,教师提前把本次翻译课程的主题和翻译内容告诉学生,并要求每位同学课前充分准备这一主题内容及译文。下达任务后,学生利用各种平台搜索整理相关资料,各自将完成的电子稿通过相关电子交流平台(比如平台中的讨论栏目、QQ群、微信等)发至组长;②加深理解。组长将汇总好的主题内容及译文发至平台、QQ群或微信群,确保组内每位同学看到本组最后的汇总资料。阅读后,组员通过平台上的讨论栏目发帖,就翻译资料的深层意思、译文质量及翻译策略等技巧性问题进行再次交互讨论,将意见汇集组长,组长将整合好的译文代表本组最后成文,发到网络平台,同时对其他组的译文进行“挑刺”,留作课堂讨论时提问;③交互讨论。课堂上由组长进行汇报,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每位组员必须发言),教师和其他组成员进行提问,由组长及组内成员进行解答和辩论,最后教师总结翻译知识与技巧,对译文进行点评、归纳与总结,④润色修改。最后由组长牵头,整合大家意见,进行组内再次讨论,并进行译文的修改和定稿,最后将定稿发至网路课程平台,供大家欣赏。

2)更新授课材料。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开发翻译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应拓宽学生翻译实践的渠道,重点选取现实生活中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真实翻译案例进行更有趣、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讲解,教师选定好翻译材料后,设置互动问题并提前布置给学生,提高翻译教学效果。

3)改革评价方式。网络环境下交互式的日语翻译教学模式应通过建立制定学生参与程度、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等方面指标,对网络环境下的日语翻译教学进行多元化的动态化在线评价,从而达到从重视“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进行跟踪,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后,在课堂上进行自评式汇报,报告自己的整个翻译过程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自己的翻译方式进行解释与说明,其他小组学生和教师对各个小组的翻译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各个环节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另外,翻译课程的检测应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测试方式,考试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通过查找各种资料和背景知识等,独立完成一份翻译任务作为学生翻译成绩的评定依据。

四、结语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便捷交互的平台,网络环境下的日语翻译教学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通过对授课材料、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体现了以“以学生为中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顺应了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分组讨论技巧范文第4篇

一、强化写作技巧交流,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展技巧方法的交流,让学生实现“授人以渔”的效果。在这一项工作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写作的成功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发掘学生身边的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探究出来的写作技巧,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这一点能够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一方面,笔者安排一些作文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作文学习成功经验,让他们的学习技巧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所熟悉了解以及借鉴运用。另一方面,笔者还鼓励学生在全班范围内提出自己在写作活动中的一些难点问题,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突破。例如有学生认为选题立意是比较难的一项学习活动,对此,笔者组织全班学生针对选题立意技巧进行了讨论交流,有学生提出选题立意应当注重新颖性,也有的学生提出选题立意应当注重思想的深度、有鲜明的意义,还有的学生提出应当着眼于小处见大。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方面技巧,逐一安排讨论分析活动,通过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写作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活动中的技巧能力具有显著的成效。

二、强化薄弱环节训练,让学生有效突破难点环节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而要突出重点,尤其是针对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要打造因材施教的作文教学,尤其要兼顾到每一层面学生。认真分析不同类型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补救方案,引导他们开展巩固性的训练,以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能力。例如有些学生在文章间架结构方面的安排不够合理,对此,笔者要求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提纲撰写,将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提炼出写作提纲,开头、过程、结尾每一点的安排,以及其中的特色手法等等,让学生在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提纲提炼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把握其写作结构,并逐步内化吸收为自己的作文构思能力,这一点在学生下一步的写作活动中,能够起到从模仿到吸收到创造的有效迁移。再比如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对学生而言都属于薄弱环节,笔者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上述方面的训练专题,通过要求学生相互观察进行个性化肖像描写,结合一些活动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以及仔细观察分析来寻找细微之处的闪光点等途径,对学生的这些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标。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写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突破,这对于增强学生写作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强化课内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习感悟技巧方法

阅读与写作应当相互联姻,共同致力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内阅读分析教学中,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指导,首先,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融入技巧方法的指导内容,尤其在设计思考题的内容安排上,要兼顾到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研究、文章的写作特色探讨等方面内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或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兼顾到对文章写作技巧方面的领悟理解。其次,教师在课堂阅读分析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在这样的热烈探讨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其写作各项技巧的领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阅读分析过程才能够有效兼顾到写作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在阅读指导的基础上还要活学活用,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技巧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教材同类型文章的仿写活动,让他们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训练,将阅读过程中所借鉴吸收的写作技巧有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活动之中,这一点对于增强学生作文技巧迁移能力大有帮助。

四、强化作文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主角

分组讨论技巧范文第5篇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自主思考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上,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进而实现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学习,从而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二、合理分组,明确小组任务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然后分别概括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这个环节中,我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本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其中的一位作家进行分析概括,因为只有四位作家,所以每两个小组选的是同一位人物,这样在最后的展示环节,两个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和补充,从而使学生把握作者笔下几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三、把握小组合作时机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前期准备、过程运作和后期总结。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学生在这段准备时间里要认真思考本次小组学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便在后面的合作学习中参与到讨论之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是为了创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机会,令其在小组内外的合作学习中意识到自身存在多大的进步空间,再加以总结,取得进步。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不能随意使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词句解释、文章理解、作文审题立意等较深知识的自主学习,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

四、注重合作学习技巧训练是关键

在初中合作学习课堂建构时常常被忽略的是合作技巧的训练,笔者参加过兄弟院校语文教师的合作学习课的旁听,在吸收他人长处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合作技巧训练方面的缺失。首先,合作学习是需要技巧的,教师可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小组成员彼此相互熟悉从而拉近成员之间的情感令学生们愿意一起学习。其次,教师在合作课前应教授大家如何围绕已商定的问题来进行讨论,避免偏题、如何倾听别人的观点、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等讨论技巧。站在他人角度上去思考是本人给学生最大的忠告,我会着重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告诫自己的学生在别的小组成员发表意见时不要轻易打断,要学会倾听并在其余同学发言完毕后有组织的去论述自己的观点。将这些讨论技巧逐步传授给学生,在避免冲突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听说技巧,为真正有效的语文合作学习提供重要技巧保障。

五、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