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范文第1篇

    一、科学地划分小组是开展讨论的基础

    学生的兴趣、素质、基础各不相同,科学地划分讨论小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面向全体的教育目标,分组时可以优、中、差合理搭配,有利于讨论的开展,可以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讨论小组成员要相对固定,有利于资料的收集和分工合作。还可以根据讨论的内容灵活把握小组人数,二人、四人或多人不等。

    二、提出有价值的讨论问题是实施的前提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讨论题。一道好的讨论题,既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又能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能够引起学生极大兴趣,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精心设计讨论题,是一节讨论课成功的前提。讨论题的提出,既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是老师提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但不能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的,需要通过讨论集思广益,交流启发来扩展思路,获得更多的答案,但又不能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易的讨论没有必要,太难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既要研究学生,还要研究教材。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分离定理,是学生首次接触遗传学内容,学生学习时总是感到内容枯燥抽象,概念多且易混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鲜花,识别雌蕊、雄蕊,了解杂交的部位和杂交操作方法,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高茎和矮茎杂交后代全部为高茎时,停下来我问学生:如果你是孟德尔,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为什么全部是高茎?控制矮杆的遗传物质消失了吗?它哪里去了?没有消失为什么第一代没有矮杆植株呢?然后继续让学生观察第一代自交实验,在看到第二代中又出现了矮茎,而且高茎:矮茎 =3 : 1 时,我让学生继续讨论,如果你是孟德尔,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能得出什么结论?并且对前面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否作出解释,经过激烈的讨论并结合看书,学生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控制矮杆的遗传物质没有消失,在第一代中只是隐而未现,并且很快就掌握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前后只用了 20 多分钟,绝大多数学生就清楚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及现象,这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一章时,很多学生总是分不开竞争、捕食、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在一节课上我出了这样一个题:螳螂在生殖季节,雌性螳螂总将与自己交配的雄性螳螂吃掉,以补充孕育后代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行为属于: A 、竞争 B 、捕食 C 、种内斗争 D 、种内互助,很快学生就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答案是各执己见,我让不同观点的代表说明理由,最后引导学生利用概念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很快学生们就理解了这四种关系的根本区别。

    三、教师严密的组织是讨论顺利进行的关键

    1 、教师要深入讨论群体,进行必要的指导。由于学生在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思维障碍,因而老师必须深入多个讨论小组,加入他们的讨论,同时予于必要的指导。教师指导必须得法,或指点迷途、或拓宽思路,也许是只言片语、或一点头、或一微笑都会让学生进入讨论的高潮。

    2 、把握好讨论时间的长短。如 5 分钟以内的讨论时间就太短,往往学生还没有进入角色就匆匆结束,就成了“做秀”;太长既耽误了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会影响讨论效果,一般以 5-8 分种为宜。

    3 、讨论时,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充分的辩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能强求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这有利于唤醒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范文第2篇

讨论法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以教师或者同学事先拟定的问题为载体,采用同桌之间、小组内部以及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竞赛或者辩论的方式,由学生对课文知识或者背景材料进行探讨、争论、交流、研究,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解决困惑、提高觉悟、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信息交流活动,改变了“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设置新问题,创设新情景,向学生提供导向性信息,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导向性信息,诱导学生思考讨论,评价规范讨论结果,时时处处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一、在运用讨论法模式时,应该始终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上好导读课。学生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导读提纲,搞好自学预习,掌握基础知识。对带有共性的难点、疑点,老师要加以点拨讲解,以扫除教学障碍。

2、收集资料,准备教具。老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的重点、难点,收集好教学用的材料,将一些材料打印成胶片或制成录像带、光盘,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好。

3、讨论题一般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教师应根据针对性、思辨性、层次性,多样性原则确定讨论题。讨论题应该针对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要有适当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设问要多层次,指向性明确,题型要采取选择题,判断比较题,辨析题,评价分析题等多种形式。

二、讨论过程的组织与调控

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随时加以调控和引导,组织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不能放任自流。一般来说,讨论前教师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讨论中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学生回答时,要及时、准确地给与评价,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跑题现象”或理解上的偏差要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即使答错了也要用鼓励性语言加以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三、讨论结果的归纳与深化

讨论结果初步显现出来之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必要的归纳、深化,使结果更加明确、规范,更有利于学生的落实。

1、肯定正确的观点和认识,并提出充分的依据,让学生知道教师所肯定的观点为什么是正确的,使他们真正信服并且掌握。

2、否定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并要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并加以矫正。

3、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必要的扩散,衍生或者变通,防止就题论题,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变通能力。

4、设计测验练习题目,上好测验练习课程,巩固深化讨论结果。应该结合教学要求和讨论的问题,精心设计对应讨论课的测验练习题,巩固深化讨论结果。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范文第3篇

一、讨论式教学法讨论的主要内容

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问题,其中讨论的内容最为复杂。我在操作中主要让学生讨论如下内容:(一)思品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二)典型案例。(三)时事热点、社会现象。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常用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及讨论内容,我采用如下几种讨论方式:

1.分组讨论。主要适用于讨论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教材中的某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在小组中巡回指导。

2.对比讨论。主要适用于讨论一些易混淆或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比如,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全班同学可分为两大派,一派赞成,一派反对,教师可组织两派学生开展辩论,最后加以归纳总结。

3.专题讨论。适用于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话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比如,可围绕农村税费改革问题进行讨论。

4.校外讨论。这种讨论主要是在校外活动中进行。活动前应启发学生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活动后,可布置几道题启发学生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知识、能力、思想觉悟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其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思想觉悟的提高是根本目的,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讨论式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就难免要流于形式。上课时,教师可设置一些与讨论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稍加引导,再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不仅要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允许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假设,不要求统一的结论。

学生辨别能力的培养。辨别能力是指对各种事物、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从而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可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和提高辨别能力。如: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公民与人民、拘役与拘留、刑法与刑罚等,许多概念、原理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极易混淆,难以掌握,只有通过比较、讨论,才能逐步提高辨别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事物、各种行为进行对比讨论,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事物、辨别是非,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讨论;古典文学;教学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及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对讲课内容全部承包,学生基本不参与。如果教师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长期滞留于这种单一的作法就会导致一种固定化、程式化、不科学的“传递一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讨论式教学法正好弥补了讲授法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果。率。

与高校的其他课程比较起来,古典文学课更适宜于用讨论法授课。在艺术鉴赏中,由于古典文学作品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即西方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即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由于文学这种特殊性,所以,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强调学生达成一致的理解,而在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让文学课的课堂成为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空间,一个师生可以互动、信息可以交流的气氛活跃的天地。而采用讨论式教学,最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二、古典文学教学中讨论教学模式的建构

1、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选取有争议性的问题,突出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求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并且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广度要适中,并留有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2、实施讨论

(1)学生预习,解决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绝不能削弱基础知识。教师可在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从图书馆与网上广泛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分析整理资料以扩展知识,并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2)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这一环节教师应对以下问题有所考虑:什么是讨论的最佳顺序?每个问题的结论是什么?如何让讨论有起有伏?如何给讨论一个精彩的结尾?哪些人应当在这次课上发言?是个人随机发言,还是事先指定个别学生重点准备以抛砖引玉,或是事先分小组准备,各组推举代表发言?在讨论中如果冷场,用什么样的小问题或方法启发学生?讨论的时间如何控制?等等。

(3)学生分组讨论。这是讨论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比较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一种方式。事先把学生分为若干讨论组,每组推选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为了同学之间可以充分交流讨论,可打破传统的授课的座位排列,设计适应各种讨论课的座位排列。如马蹄式、对阵式、会议式、半圆式等,以适合各类讨论。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各讨论组有序地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教师应深入各讨论组,听取学生发言,做到反馈流畅,指导及时。

(4)全班交流。当各小组讨论完毕后,每组的组长就要在课堂上报告讨论的结果。这时,组和组之间就会产生碰撞的火花,互相辩驳。当然,同一小组内的成员之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角色,成为调解员、主持人、聆听者、问题解决者等等,就是避免成为演说者。讨论并不是一个让教师显示自己的学识和技能的舞台。学生才是讨论的主角。教师一定要抑制自己想说话的欲望。要鼓励学生勇于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即使学生的分析存在错误,教师也不要急于表态,而应当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充分肯定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发言的合理成分,然后再帮助他们分析、纠正错误观点,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良好心态下进行讨论。

三、古典文学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讨论式教学法提高了古典文学教学的效果。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启而不发,讨论进行不下去。或者讨论时间过长,耽误教学进度。讨论的意见分歧很多,很难总结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讨论教学的进行。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讨论的问题设计不够合理。要使讨论有序地进行下去,教师设计的“问题”就要能够引起学生主动讨论的兴趣,能够激发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讨论教学中问题的选择关系到讨论能否能顺利进行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讨论式教学法”重点项目“同课异构拟推讨论式教学法实践与研究”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范文第5篇

[ 关键词 ] : 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常以教师的讲述和示范为主,经常忽略了师生间的交互作用,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思路非常清晰、口齿非常伶俐,将概念、意义、某一题为何是某一答案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过几天后的同样考题学生还是重复同样的错误。特别像生物学科,学生在课外化的时间很少甚至于有许多学生在课外根本就不看生物,更不用说在课外化时间去复习和思考课堂内教师讲的问题,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又不能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的可能性更大。如何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在以传统讲授法、谈话法为主的前提下,对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或富有争议性的问题使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课外关注生物学发展的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含义和实施

1 、含义: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 , 在教师的指导下 ,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 让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 , 发表自己的看法 , 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流 , 互相探讨 , 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

2 、在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中,相关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①难点问题。例如: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基因表达的调控;可遗传变异来源及实例;遗传图谱中概率的计算;实验的原理、方法、设计思路等等。

②热点问题。例如:艾滋病、“非典”等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③富有争议的问题:例如:转基因植物的利和害。

3 、生物讨论式教学的程序与模式如图所示。它是一种呈螺旋上升式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讨论三个环节。

个人学习是学生自己通过收集材料和阅读分析、归纳论证和确立观点。小组学习是分小组进行交流与质疑,重新整合材料和深入论证,分组讨论,争取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为班级讨论作准备。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无拘无束。有时这种讨论也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

课堂讨论时,各小组推选的发言人分别阐述本组观点,然后可质疑对方的观点并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就有关观点和材料进行小结与评价,这种讨论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全班同学共享资源与科学结论。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只是给以恰当巧妙的启发、引导和点拨。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

从讨论式教学法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讨论式教学法和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传统的教学法有本质上的区别,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筛选与整合,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其观点与其他人探讨、交流,得出一定的结论。在笔者近一年的实践中觉得讨论式教学法有以下三个优点:

1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生物学课堂教学较多地运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教师们费尽心机,运用挂图、使用模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等等,这样确实使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一定提高。但是最根本的是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还是偏重于“教”,忽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比较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所以结果往往是老师们滔滔不绝地讲得明明白白,反馈结果总使教师大惊失色。

讨论式教学法则给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自主地抒发已见,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讨论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在解决其他同学的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作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在高二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作用原理是以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例来讲述的,那么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到底有无渗透作用?教师可以用一句话告诉学生答案;教师也可以在作了大量的解释后给出答案;但若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得出结论,那么在得出了结论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对渗透作用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讨论式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体现在实验课上,若实验开始前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过程等进行几分钟的讨论,那么实验操作会更顺利,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记忆会更深刻。

2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生物学科往往被学生理解成为平时不用化功夫,只要考前背背就行了的副课,所以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较少有学生自主发言或向教师提出问题,更缺乏学生间的相互提高、相互切磋合力解决问题的合作学习,所以即使有个别同学被教师“点将”回答教师的提问,也是师 -- 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所以在现代社会急需合力攻关解决比如“非典”、“禽流感”等棘手问题情况下,我们的学生缺少的恰恰就是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尽力营造成并尊重民主的、有批判性的讨论,学生就会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他们在讨论中学会认真倾听小组中每个人的发言,逐渐认识到讨论中不应该只会指责别人或在讨论中一直讲话,学会了沉默和反思。在逐渐形成的讨论式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老师及其他同学一起探究,所有学生都可以在探讨中进行感悟、作出判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形成多元互动的活泼局面。学生们通过讨论发现,生物科学研究是需要共同合作、承前启后的,课本上的一个看似家喻户晓的简单结论其实是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才得出的;同时这句结论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还需要继续研究、发现和不断完善。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注生物学发展方向的意识。

3 、有利于提高学生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 生物因属于理科,所以教师很少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再说在教师“练口才”的教室中,学生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一旦被教师“点将”,很多学生也是词不达意,不能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生物课中经常出现的实验设计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大难点。

讨论式教学法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逐渐明白互相交流看法的困难以及所表达的意思不可能立即被对方理解,他们会努力通过试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在讨论中学生学会用例子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学会使用类比和比喻的方法来思考和讲话,会越来越变通地理解他人的思维框架,并尽可能多方位在看待这个世界。通过讨论式教学,原来的生物课前的演讲中结结巴巴,声音轻得只有演讲者自己听见的现象逐渐地消失了,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也逐渐变得清晰大胆。在生物课中经常使用的比较两个生理现象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时,学习能层次清楚地描述知识点之间的异同。

三、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 “ 我相信,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讨论式教学 ” 正是这样一种促进 “ 自我教育 ” 的教学方法。可是在使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通过观察和思考,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学生方面

我们的学生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就一直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他们已经习惯于教师或书本给出现成的答案,习惯于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否则他们会无所适从;而“好学生”的标准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笔记。所以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习惯来积极思考,更不习惯自己得出结论或对老师或课本上的结论提出质疑。

(二)教师方面

教育改革的浪潮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教师,教师们也做好了积极应对冲击的思想准备,忙于参加学历进修、忙于参加各级种类培训,但一方面我们的教师还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毕竟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我们老师所熟悉的;教师不习惯更不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思考

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推广。为了进一步发挥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必须关注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 ) 学生因素

应该说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但是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预习和参与讨论的意识等。特别象生物学科这样的新兴学科,不断有新的发现、原有理论在不断修正,所以更需要学生关注生物学发展,并通过相互交流不断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扩大知识面。

(二 ) 教师因素

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比较,对教师的考验更重要了。讨论式教学法中有许多问题要有学生提出,如何能够使讨论围绕主题展开,那就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同时也需要多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借鉴。

(三 ) 制度因素

学生讨论的结果经常会发现问题的答案往往会不至一个,但在考试中仍然有很多的唯一性的标准答案,这本身就与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的初衷不一致,也给教师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带来了制度上的限制,所以教育教学体制的优化、评价机制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后记

不论从讨论式教学的理论,还是教学实践来看,讨论式教学都具有相当的生命力,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了解并熟练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师实际和学生现状循序渐进。我们要在以传统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中逐渐有意识地穿插使用讨论式教学法,相信通过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讨论式教学法一定会发挥出巨大作用的。

[ 主要参考文献 ] :

1 、《讨论式教育的意义推广价值》 . 上海静安教育学院 . 沈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