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业厂房 安全隐患 维修方法

对于大部分重工业生产,如选矿、烧结、化工、冶炼、焦化、印染、铸造等而言,生产环境容易受到潮湿、高温、腐蚀、重载等作用的影响。由于这些不利的因素,如何的科学掌握厂房建筑的状态,指定维护保养的计划,以此来保证正常安全生产,这些问题都是厂房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厂房承载加大,地面所放的物品越来越多,需要及时的对厂房进行维护和处理。

1 工业厂房常见的几种隐患

1.1 屋顶处隐患

屋顶部分的隐患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比如,屋顶积灰太多以至于超过了可以承载的压力、大型屋顶的面板发生裂缝、屋顶防水层老化、屋顶天沟发生锈蚀或破损等,以及屋面漏雨、钢屋顶架脱焊、屋顶卸灰斗被堵塞、钢筋雨遮破损、联接板安装螺丝松动、脱落等均是工业厂房屋顶处的常见隐患。

1.2 墙体处隐患

墙体处隐患一般包括墙体裂缝、气楼挡风板受损、玻璃钢挡雨片受损、墙皮骨架柱变形、挡水板破损或脱落、落水管破损、墙体渗水、以及天窗玻璃破损等。

1.3 吊车梁处隐患

吊车梁的隐患,即吊车梁的损坏现象,比如吊车梁发生破损、露筋、轨道螺丝破损等现象,又如钢制吊车梁的发生变形、锈蚀、以及脱焊等现象。

1.4 厂房立柱处隐患

立柱的隐患指立柱麻面、或发生撞损、露筋、锈蚀等现象。

1.5 走台处隐患

走台踏面锈蚀穿孔、或栏杆脱焊松动等现象。

2 厂房隐患成因及维修对策

2.1 屋顶隐患及维修

屋面积灰过重未及时铲除,导致屋顶面板承受力过大,甚至超出自身承受极限,进而造成屋顶面板发生裂纹,防水层已经超过了使用期限却未及时更换,天沟积渣未能及时清理,导致天沟溢水造成漏雨,以及屋面散水坡度太小,而坑洼过大造成积水漏雨,抑或是钢屋架未按规定刷漆导致发生腐蚀等。鉴于上述屋顶隐患,应对屋顶积灰进行定期清理,经常疏通卸灰斗,以保证其在规定承载范围之内。此外,应定期对厂房屋顶盖进行检查,若发现脱焊、连接螺丝松动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对应处理。

2.2 墙体隐患及维修

由于墙体不均匀导致沉降,进而生成裂缝,或因所用材料不同导致收缩不同,另因为风吹、震动等外界因素造成的挡风玻璃受损,落水管锈蚀或破损造成的渗水、漏雨等。对上述隐患,应及时修补墙体裂缝,及时更换受损的落水管或挡风玻璃,或者侧挡风板,对墙皮骨架柱变形的则应在修复后重新砌制墙体。

2.3 吊车梁隐患及维修

施工质量的差别是导致吊车梁漏筋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钢筋与模块过紧,以及保护层振捣不是或漏振的主要原因,除此原因外,磨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3种情况,①强度不够,表层细骨科过多;②钢轨松动致使行车行走时反复跳动导致的损磨;③由于外界的撞损等导致钢结构吊车梁部分筋板脱焊变形。为此,应将松动的保护层刨除,同时对钢筋锈迹进行清洗,另需根据损坏面积的大小采取不同的维修对策,若面积不大则可采用环氧砂浆进行修补,若损坏面积过大,则应喷射高标号水泥砂浆进行修补。若螺丝孔发生破损,可重新开孔,或取出原有损坏的钢套件,将松动破损处刨除,在对局部进行环氧砂浆修补。

若吊车梁脱焊则采用筋板补焊,对变形的超标吊车梁可采用局部或整段更换的维修对策。

2.4 厂房立柱隐患及维修

钢筋立柱的隐患主要是因为外界车辆撞击、吊物或者其他坚硬的物体所撞击;或是原有施工时出现的质量问题,如灌筑时缺乏应有的振捣、支模时模版的缝隙不严,水泥砂浆发生流失导致的蜂窝现象,以及运输过程中损伤导致的厂房立柱隐患。对此,可将厂房钢筋立柱的保护层凿除,待重新植筋后再做加固处理。若是表面麻面的,则应把麻面凿除再用环氧砂浆进行修补,总之,钢结构立柱主要是除锈刷漆,若变形量>15%,则应对立柱进行整体更换。

2.5 走台及楼梯隐患及维修

走台及楼梯由于长期未作防腐处理而造成踏面锈蚀穿孔,栏杆锈蚀脱焊造成的栏杆松动,形成安全隐患,还有避雷接地的线脱焊锈蚀造成的失效。对此,应在平时经常地在走台栏杆除锈刷漆,且应时常更换锈蚀穿孔的踏面板,将脱焊的栏杆及接地线补焊,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

3 工业厂房加强维修的意义

经常使用的厂房通常有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如果对这些隐患不引起重视的话,轻者可能影响厂房的外观,留下一些质量隐患,重的会使结构受力发生重大的变化,以至于不能正常的使用厂房。所以厂房加强维修、注意安全隐患,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好技术交流工作,提高质量意识、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如果由不适当的地方,必须重新返工,直至符合标准为止,千万不能懈怠懒散,认真完成施工任务。厂房的安全性不但决定于设计和施工时候所形成的条件,也决定于使用条件的变化和正常的维护,对于在役的工业厂房,规范的使用、定期偶的检测、精细的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厂房建筑的管理,不仅可以延长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工业厂房存在的缺陷和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而且,工业厂房随着生产的扩能,厂房的承载量加大,工业厂房每年投入的维修费用很高,通过近几年对工业厂房的隐患进行的总结,可以加强工业厂房的维护,确保其使用的安全。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电站的消防分为建筑消防及机电消防两大部分。建筑消防主要采用消火栓,并在相应生产场所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地下厂房消防主水源取自全厂低压供水系统,建筑消防与机电消防管网均从该系统接至水轮机层、发电机层、安装场、地下副厂房及主变副厂房各层,每层均布置不等数量的消火栓,保证同时有两股水流能到达任意着火点。另在地面副厂房设置一个容积为250m3的消防水箱作为地下厂房消防的备用水源及低压技术供水管路检修时消防水源。消防水箱的水源来自下水库,通过补水管路补水。地面副厂房消火栓的主水源取自消防水箱,通过消防水泵与消防管网连接,并在顶层设置一个容积为12m3的高位水箱及一个消防稳压设备作为备用水源;并在厂房两侧设有消火栓接头,用于连接水罐消防车该消防车主要用于地下厂房主厂房安装场、主变运输洞、上水库和下水库范围内的救援工作,随时听候消防指挥中心的调遣。机电消防的主要对象为中控室、发电电动机、主变压器、SFC变压器、低压电缆洞、电缆层等,按照可能出现的火灾类别,机电消防对象中严重危险的有:中控室、计算机室、电缆层、电压电缆洞及出线场等;中危险级的有:主变压器室、400kV厂用变压器、SFC变压器室、发电电动机等。因此,消防设计中在中控室、计算机房、继电保护室、线路保护盘室及柴油发电机房等设置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电缆层、低压电缆洞及出线洞等设置了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在发电电动机、主变压器、SFC变压器等设置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以上三大灭火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通风排烟系统共同组成了电站的消防系统。

1.1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电站共分为4个报警及联动分区,如图所示,分别为:地下厂房分区、上水库分区、下水库分区及地面副厂房分区。地下厂房分区设置1台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柜,主要监测范围为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开关室、主变副厂房及出线洞等,联动控制布置在该区各处的通风空调系统、自动灭火设备、地面排风楼及消防电梯等;地面副厂房分区设置1台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柜,主要监测范围为地面副厂房各电气设备室,联动控制布置在该区通风空调系统、自动灭火设备、消防供水泵等;上水库及下水库分区各设置1台报警控制器,主要监测各自区域内的闸门启闭机室、值班室等。图1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分区地面副厂房分区、上水库分区、下水库分区分别与地下厂房的火灾报警控制中心通过光纤相连组成网络化系统,中控室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在地下副厂房中控室内的消防报警控制中心实现对各个分区的火情监视,发生火灾时统一指挥和集中控制。在地面副厂房中控室内也设置了一套消防控制中心,可复显全厂火灾报警系统信息,联动地面副厂房分区内消防设备,通过模块控制启动地下副厂房消防设备。

1.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电站设有4套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防护的区域分别为:①地下副厂房中控室、计算机室、继电保护盘室;②主变副厂房线路保护室;③地面副厂房中控室、计算机室;④地面副厂房柴油发电机房。①~③区域采用固定管网式全淹没组合分配系统,由灭火管网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管网系统主要包括气体储存钢瓶、启动器、减压装置、选择阀、喷嘴及气体输送管道等;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灭火控制器、继电器模块、保护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等,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手动和紧急机械手动操作方式。如图2所示,在自动工作状态下,气体灭火系统可自动完成防护区内的火灾探测、报警、联动控制及喷气灭火整个过程。即:某一防护区发生火灾时,当一类探测器报警后,防护区的警铃动作,通知保护区内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当两类探测器都同时报警后,防护区内外的蜂鸣器及闪灯动作,系统进入延时状态,并关闭通风空调等相关设备;延时结束后,在8s内向防护区喷射浓度为8%的七氟丙烷灭火气体,并使其均匀布满整个保护区进行灭火。柴油机房采用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起火时,在10s内向柴油发电机房喷射浓度为8%的七氟丙烷灭火气体进行灭火。

1.3超细干粉灭火系统

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主要应用于地下副厂房电缆夹层、主变副厂房电缆夹层、低压电缆洞、出线洞,沿缆桥架的走向进行配置。系统采用热引发启动方式,当防护区内环境温度达到灭火装置设定的温度(68℃左右)时,自动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或当连接在灭火装置喷头间的热敏线遇明火后,连锁启动多台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实施灭火,并将喷放动作信号反馈至全厂火灾自动报警主机。

1.4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

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用于发电电动机消防、主变压器消防、SFC变压器消防。消防水源均取自机组低压供水管网沿1号、4号机尾水洞取自下水库。发电电动机消防环管布置在定子线圈上、下端部,在环管上均匀布置40个喷头,每台发电电动机总的消防用水量约为80m3/h;主变压器及SFC变压器均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灭火装置,在消防供水管路中设置雨淋阀组;每台主变分别采用100个喷头,消防水量约为404m2/h;每台SFC变压器设置31个喷头,两台SFC变压器消防用水量约为125.3m2/h。在这3个部位相应位置均设置有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当火灾时,可自动、远方手动或现场手动操作进行水喷雾灭火。

1.5通风排烟系统

电站为封闭式地下厂房,通风防火和事故排烟设计非常的重要。电站设有三大排风排烟系统:

1.5.1主/副厂房排风排烟系统

排风系统在母线洞夹层,设置2台混流风机;主厂房排烟系统设在副厂房顶层,设置2台排烟风机;排烟系统的补风引自交通洞的自然风,在主厂房发电机层吊顶上设置两排排烟口,排烟口间距为15m左右。副厂房的排风排烟系统设置在主厂房顶层。当主/副厂房发生火灾时,主副厂房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启动主厂房排烟系统经设在主厂房吊顶上的排烟口进行消防排烟,同时启动副厂房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设置的正压送风系统。烟气经过排烟/风平洞至排风竖井,再经上部排风平洞至全厂总排风机房排出厂外。而当母线层、水轮机层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实施灭火措施后,通风系统重新启动转为事故后排烟。排烟时,烟气经过母线洞,由母线洞管道层内设置的排风及排烟风机进行排烟,经上排水廊道至排风竖井,再经上部排风平洞至全厂总排风机房排出厂外。

1.5.2主变洞排风、排烟系统

排风系统设在主变洞右端与通风洞相连位置的通风机室,安装有2台箱式离心风机;主变副厂房顶层安装有1台排烟风机作为主变搬运道的事故排烟,以利于火灾时人员疏散。主变洞内主变室、GIS层、电缆及管道层、SFC变压器室、主变副厂房等均为事故后排烟,排风排烟共用一套系统,当主变洞内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实施灭火措施后,通风系统重新启动转为事故后排烟。排烟时,先排入主变洞排烟机房,汇总后经排风竖井、上排风平洞、全厂总排风风机房排出厂外。

1.5.3出线洞排风排烟系统

该系统设在出线洞末端风机室内,设置2台轴流风机作为出线洞排风兼事故排烟。出线洞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从主变运输道进风,从地面排风机房排出。当出线洞内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同时关闭进风口及防火阀,实施灭火措施后,通风系统重新启动进行事故后排烟。蓄电池采用免维护密闭式铅酸蓄电池,发生火灾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蓄电池室设置单独的送、排风系统,排风直接排至主厂房排风道内,同时设置测氢监测装置,当室内氢气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送、排风系统进行通风。

2讨论分析

电站的消防系统根据国家有关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整个消防系统基本能满足电站的消防要求,但在电站的消防设计中使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优化逃生通道及救援通道,关注桥式起重机消防,有助于完善消防系统,降低电站建设及运行维护成本。

2.1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电站有丰富的水资源,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所使用的灭火介质正是水。在10MPa以上压力形成的细水雾遇火后迅速汽化,可吸收大量的热,降低燃烧表面的温度,同时,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将整体覆盖燃烧区域,使燃烧因缺氧而窒息,具有高效冷却、快速窒息的双重灭火机理。由于细水雾的直径相当的小(约为10μm~100μm),喷放后可长时间悬浮在空中,需长时间才能汇聚、凝结,很难在电极表面形成导电的连续水流或表面水域,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可有效扑救带电设备火灾,如:柴油发电机房、变压器室、中控室、计算机室、电缆隧道等。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时费用会高一些,以本电站为例,大概需要人民币300×104元,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用水量仅为水喷淋灭火系统的1%,可极大的减少地下厂房的开挖量及消防水箱、高位水箱的容积;此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不锈钢材质,寿命长,可靠性高,几乎不存在设备更换问题,且在备用状态下为常压,可极大的降低日常维护工作量及维修费用。从长远来看,使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可提高灭火效率,减少土建开挖费用,降低电站运行维护成本。

2.2逃生通道与救援通道

发火火灾时,电站逃生通道有两条:一是交通洞,为城门洞形,宽8m,高7.50m长1116m,靠近地下厂房安装场的洞口设有防火卷帘门;另外一条是通风洞,宽7.50m,高6m,长1012m。救援通道主要是交通洞,由交通洞进入安装场,从安装场连接消火栓对主厂房及地下副厂房各层进行灭火。呼蓄电站地下厂房中控室设在地面副厂房5楼,即发电机层上一层。当中控室起火时,现场人员可以跑下发电机层,经过1号~4号发电机组,从安装场进入交通洞到达安全区域。与此同时,接到救援命令后,消防车从交通洞进入安装场进行灭火;消防车上的水用完后,在主变运输洞调头,再从交通洞返回。由此可见,当地下厂房中控室发生火灾时,逃生通道与救援通道都为交通洞,在紧急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交通洞出入混乱,使消防车及消防队员不能迅速接近火灾点并实施灭火,错过有效控制和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期,以致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在后续电站设计中应保证交通洞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采取一些新的方案,如:将中层排水廊道设计为另一逃生通道,或在交通洞相应区域设置汇车道等,保证人员安全撤离与消防车、救护车等进场救援两不误;此外,在电站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应急疏散通道的管理,注重人员逃生技能的训练。

2.3桥式起重机消防问题

电站主厂房装有两台QD250/50t—21.5A3型桥式起重机。其中一台桥机由于变频器出现故障,导致电阻器异常发热,桥机电气房内部温度升高,烧坏电气柜风扇、电气房内空调外壳等塑胶制品,幸好发现及时,才没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此外,桥机电源电缆绝缘损坏及电缆接头松动或进潮气等都会导致绝缘击穿产生电弧,而“电气装置故障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电弧等可能构成引燃源、引起火灾和爆炸。”因此,必须对桥式起重机的消防有足够的重视!除了在桥机上按照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外,在电站消防设计中,发电机层及安装场相应位置消火栓喷出的水柱应能到达桥机最高点进行灭火。在电站运行中,当桥机停止作业时,应关闭桥机电源,将桥机停放在安装场上方,并在安装场上方设置感温感烟探测器及监控设备。

3结语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艺管道;施工;专用设备

中图分类号:TL3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工艺管道施工是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石油化工行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装置规模越来越大、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工艺管道施工从材质到安装标准等各环节要求越来越严格。面对工艺管道施工的高标准严要求,管道施工企业不断加大工艺管道施工专用设备的投入,来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已成必然趋势。如何管好、用好这些管道施工专用设备,借此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艺管道施工其主要的流程为: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预制厂房,进行管道预制,最大限度增加预制量,从而减少现场的安装量,提高管道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常用的管道施工专用设备有自动焊、管车床、锯床、坡口机、钻床等设备。

笔者立足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面向石油化工施工企业,结合目前管道施工专用设备管理现状,就如何切实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防止或减少设备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提出设备管理改进方案。

关键词:清晰管理层次人才培养储备 一体化管理

1.工艺管道施工专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多头管理变无人管理,致使设备维护维修不到位,流转不通畅。

以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为例,管道施工专用设备分管于公司总部、专业预制公司,同时,又应用于广州、茂名、武汉、阜新、宁夏等全国各地的施工项目,形成了公司总部、专业预制公司及施工项目多头管理的局面,由于管理重叠、责任不清、流程不畅、需求信息沟通不准等因素,使管道施工专用设备在二级单位之间、项目之间频繁调动,既增加了调转运输费用,也导致设备无法正常维护保养,维修相互推诿扯皮,严重制约了设备正常使用。随着承揽任务的逐年加大,多个项目同时开展管道预制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对管道施工专用设备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对设备合理流转、统筹安排等管理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

1.2专业人员的流失,无法使专用设备达到最佳使用状态

在国内施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和行业利润率下降的大环境下,压缩非生产施工一线人员成为大多企业常用的内部挖潜的手段之一,而专职设备技能操作及维修人员又常常是减员的范围之内,导致大多施工企业没有专业的设备技能操作和设备专业维修人员的局面,兼职设备操作人员面对管道自动焊等较复杂设备的操控、维护保养和维修,往往束手无策。以承接的茂名项目重载自动焊机为例,在从漳州项目调入现场后,发现触摸屏接口损坏,数据显示时好时坏,并存在黑屏现象,触摸屏调节电流与焊接电流不能正确正常调整,因没有相应专用维修人员,不能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无论施工现场怎样急用,也只能“望机叹息”,等待厂家现场安装维修,既维修效果不理想且花费巨额维修费用,又耽误施工工期,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1.3专用设备的配套工装老化、单一,阻碍了设备使用效率的发挥。

工艺管道的施工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管道预制厂房配置,管段预制、焊接成型、系统试压、各个工序相互联系,有时也互为牵掣。在管道施工的全过程中,某一单一环节投入先进的专用设备,并不能必然提高整体效益,没有配套化、精细化、系列化的专用设备配套工装,就像“良马被束”,往往是花了大成本,却得不到相应的效果,专用设备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2、工艺管道施工专用设备管理改进措施

2.1清晰管理层次,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道施工设备管理制度

依据项目施工需求,打破单位割据、资源分散管理弊端,树立全局观念,对管道施工设备集中管理,统一平衡设备资源,实现企业施工设备共享管理模式,减少资源内耗。同时,梳理设备管理层次,改变横竖交叉的管理现状,突出、强化、集中总部的管理功能与地位,实行统一调配,或按照区域配置,以点带面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潜能,;减除原预制分公司的管理功能,使之成为与施工项目相同的单一使用单位,使管理环节简单、清晰,各层责任明确。

2.1.1总部管理职责

统一建立管道施工设备技术档案和调转追踪信息网络,并定时定期更新设备动态情况,以供施工项目选择使用;平衡各施工项目管道施工设备及配套设施的需用计划,根据项目需求按地域分布就近调运设备;建立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负责检查、监督工艺管道施工设备及配套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及时提供现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现场操作手使用、保养、设备监护、应急处置等技能培训。

2.1.2预制分公司和施工项目管理职责

按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工程项目施工设备及配套设施的需用计划,并及时上报总部,依据施工进度,细化工程项目各工序需用设备数量和时间节点;协助总部设备维修、日常保养、运输装卸等具体工作;负责设备及设施进入、退出施工现场的协调沟通工作。

2.2技能操作与维修人员统一管理,多形式培养、阶梯式储备

从建筑施工市场的发展方向看,市场竞争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员素质的竞争,随着专用设备的集中,操作维护维修人员的统一管理也成为必然。同时,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强的特点,抛开培训、人员归属、工种界限等形式上的种种束缚,形成“专职型”、 “全能型”、“游击型”等各种操作维护维修人员类型,全方位地承担起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的责任。

2.2.1“专职型”操作维护人员。对于自动焊机等操控复杂、价值较高的设备,配置专职操作、维护维修人员,或以1-3台自动焊配一名操作手的比例进行配备,以达到既有专职人员又能使人工成本最小化的双重目的。在培训形式上,采用“送出去”到设备生产厂家培训学习;“请回来”老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对重点施工项目实行“重点配置,跟踪培训”;对总部“集中培训”的动态方式,来逐步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最终达到用“人机绑定”管理方式,解决操作人员短缺、水平较低的现状。

2.2.2“全能型”操作维护人员。以管车床、坡口机、锯床、钻床等设备为基,向现场施工用电等临建设施延伸,在项目建立由钳工、电工、管车床等设备操作手组成的“全能型”小组,电工负责项目现场施工用电及电力设备的管理;钳工负责项目设备管理及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操作手则是“多面手”,负责除自动焊以外管车床、坡口机、锯床、钻床等设备操作和简单的维护保养工作,实现项目现场施工用电管理、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管理、配套设施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统一。

2.2.3“游击型”巡回检查维修人员。由维修技术过硬、维护经验全面的3-5人组成,工种涉及钳工、电工、电焊、气焊、维修维护人员等,以总部全部设备为维修维护对象,定时定期巡回于各个施工项目现场,做到出现设备故障及时排除,没有故障适时保养维护,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保证工艺管道施工设备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2.3管道施工专用设备和配套周转设施一体化管理

以现有的管道施工专用设备为基点,将统一管理延伸至管道施工全过程的各个工序内,通过自行设计制作可拆卸式管道预制厂房、移动试压机组、管道试压用盲板和短节等设备配套周转工装设施,与专用设备配套使用,使专用设备和配套的周转设施成为捆绑为整体,达到管道施工专用设备和配套周转设施一体化管理,发挥“1+1”大于2的整体规模优势。

2.3.1开发配套周转设施,拓展、提高设备使用功能

可拆卸式管道预制厂房,以跨为单位独立或组对使用,每跨长可以根据项目工艺管道预制量的大小任意组成生产线。由于厂房可拆卸,能反复周转使用;相同构件具有互换性,可以任意组对;厂房每跨设计均考虑了车辆运输,方便周转等优点,可与自动焊机配套周转使用,最大限度减少了搭设临建的措施用料。

移动试压机组,内置多级叶轮注水泵、高压增压泵、水箱、多级高压分配器、货架、配电箱等部件,由于有内置大容量水箱和多级叶轮注水泵、高压增压泵配套使用,可同时进行2-3条不同压力等级的管线注水试压,单条管线试压注水时间缩短20-30%以,上特别是在大口径管线试压中尤为突出,大大缩短了试压工期;且与设备配套技措管线固定、有安全保护装置,减少了临时接点、漏点,使管线试验压力上压快、稳定性好,免除连接、拆卸管线的重复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使操作更加简洁安全。

管道施工周转设施专用化、组装配套化的设计开发,可以延伸至管道厂房配置,管段预制、焊接成型、系统试压等工艺管道施工工序全过程,不仅转变了过去施工周转设施重复制作、周转性差、技措材料浪费的情况,而且凸显了管道施工周转设施在专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威力与重要性。

2.3.2项目施工前进行科学合理策划,专用设备和配套的周转设施成为捆绑为整体,发挥整体规模优势。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派出所牵头,镇安监所配合,共同组织开展工业厂房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各企业依法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资金,确保消防安全。

二、整治范围

甲、乙类生产厂房、仓库;

建筑高度超过24米工业建筑;

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服装、鞋帽、玩具、电子等厂房;

占地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棉、麻、丝、毛、化纤等制品的仓库;

同一连通空间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以上以钢结构为主的丁、戊类厂房、仓库。

三、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日常管理规范有序,消防设施运行完好,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各类违章行为明显减少,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四、整治重点

1不得违章搭建占用防火间距,影响防火灭火功能;

2电焊、气焊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3室外消防水源、各类建筑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畅通;

4车间、仓库内不得设置员工宿舍,集体宿舍门窗上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五、整治标准

1严格源头管理。年后建造的工业厂房、仓库依法办理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登记手续。对于已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变更使用性质、增大火灾危险性的工业厂房、仓库,应重新进行消防设计,并办理相关消防手续。

2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之间严禁违章搭建雨棚、仓库等临时建筑物,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车道。不得擅自扩大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货物。电器线路的安装、敷设应符合要求,不得私拉乱接。厂房、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有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

厂房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厂区管线布置原则优化 效果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电力建设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环保节能的先进技术,电厂的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系统日趋庞大复杂,使得厂区管线更加繁杂,这给总平面管线设计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对厂区管线进行最合理的路径选择?如何确定管线走廊宽度?管线的敷设?这对减少厂区的用地,保证建筑物布局紧凑,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厂区管线布置一般原则

厂区管线布置是连接厂区各车间工艺管道在平面和空间上的布局,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压缩走廊宽度和线路长度,减少管线之间及与其建、构筑物之间的碰撞,方便现场施工和运行管理,在实际电厂管线布置中要考虑以下几点:

(1)厂区管线布置要结合电厂规划容量、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以及管线性质、施工维修等基本要求,统筹规划,使管线之间、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平面和竖向上相互协调,交叉合理,安全可靠。

(2)管线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各种管线的特性、用途、敷设条件、相互连接及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选择最佳的敷设方式和路径,使管线短捷。

(3)当发电厂分期建设时,厂区内的主要管架、管线和管沟的布置要统筹规划,集中布置,并留有足够的管线走廊,便于将来扩建。

(4)厂区管线布置力求顺直短捷,并尽量沿规划管线走廊平行路网,靠接口较多一侧布置,减少交叉、埋深及长度。

(5)管、沟之间,管、沟与铁路,道路之间应减少交叉,交叉时宜垂直相交,困难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并应满足建筑限界的要求。

二、管线类型

电厂管线有主系统设施区域内的管线和厂区联络管线,厂区管线主要包括各系统间动力供应、远程控制、生产附属设施间的联络管线以及公用的生产、生活、消防等必要的配套管线。一般新建电厂管线包括:循环水供排水管线、热网循环水供回水管线、除盐水管、机组排水管、氢气管、液氨管、消防给水管、生活给水管、补给水管、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管、化学水管道、生产排水管、生活污水管、雨水管、压缩空气管、工业废水管道、暖通供水管、暖通回水管、启动蒸汽管、供热蒸汽管、干灰输送管、电力输出导线、动力电缆、控制电缆、照明电缆等。

三、厂区管线布置优化

(1)厂区管线敷设方式选择

根据自然条件、地质条件、管内介质特性、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和维修等因素,管线敷设方式可分为直埋、沟道、地面、架空四种。在厂区中,对易燃、易爆及易冻等管线,从安全运行方面考虑,采用直埋敷设,如:循环水供排水管线、化学除盐水管、机组排水管、氢气管、照明电缆、工业废水管、暖通供、回水管等;对除灰管、蒸汽管等侧重方便运行维护,采用地上敷设,如:除灰管、石灰浆液管、石膏浆液管、启动蒸汽管、压缩空气管、电力输出导线等。对含酸碱废水等易腐蚀、需经常维护管道,宜采用沟道敷设,如:动力及控制电缆、加药管、酸碱管等;另外,厂区管线要充分利用建筑物之间距,沿道路两侧进行规划布置。

(2)管线敷设优化

管线路径的选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按照生产工艺系统和总图规划布局的要求,将相近的联络管线较多的设施集中布置,尽量实现管线共架或共管廊综合敷设,达到有效的缩短管线长度的目的,其次以主厂房为中心,合理安排各分区,使全厂布置的管线数量少、路径最短。

主厂房是整个电厂的生产中心,各种管线、沟道布置较为密集,因此,主厂房A排前、固定端以及炉后区域,便成为了厂区沟道和管线布置优化的重点。

(a)汽机房A排外侧管线及沟道布置优化

主厂房A排外管廊:主要是指A排至配电装置区之间的走廊宽度,A排前除了布置变压器、围栅和7.0m宽的主厂房环道外,其余场地均敷设管线,该区域敷设的管线主要有:循环水供排水管、生产排水管、生活排水管、雨水管、工业给水管、消防水管、汽机事故排油管、变压器事故排油管、电缆沟、供热及蒸汽的综合管架、出线构架等。

该区域内因循环水供排水管用地多、造价高、输送介质能耗大,应最大限度地缩短长度、确保管线顺直,路径最短,以典型的2台机组、固定端布塔为例:循环水管线可采取由A排引出后,平行A排布置并在A排和变压器之间通行,2号机循环水管线与1号机循环水管线采用同一通道。2号机组循环水管在1、2号机组变压器之间绕行至变压器外侧,在变压器和道路之间穿过至冷却塔,这样可以减小A排与变压器的距离,同时又充分利用变压器至配电装置区之间的空间,要特别注意避免循环水管线垂直A排而穿过变压器区引起工程量的增加;另外,根据沟管线性质及埋深的不同,合理布置和确定标高是控制A排走廊宽度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为运行维护创造条件。受A排前场地狭小的限制、电缆沟布置时,沟边距变压器基础的距离在满足施工和运行检修要求前提下,尽量减少布置宽度。

在A排前和厂内道路之间,布置变压器事故排油管道、工业给水管和消防水管,这些管线由于埋深较浅,可充分利用了A排前较浅的地下空间,而给水管线和排水管线要集中布置在道路的两侧,这样既可避免由于埋深的不同增大事故检修开挖难度,又可降低污水管线泄漏造成的污染,这样的布置形式,利用了空间,缩短了路径,避免大量管线穿越道路。

(b)汽机房固定端管线及沟道布置优化

主厂房固定端是厂区管线布置的另一个密集区,该区域敷设的主要管线有:综合管架、采暖供水管及回水管、生产排水管、生活排水管、生活给水管、工业给水管、雨水管、消防水管、化学水管道、电缆沟等。

管线及沟道布置的优化主要将无压管线集中布置在道路一侧,包括雨水管、生活排水管、生产排水管;将有压的给水管和消防水管布置在道路的另一侧。这样分开布置的方式,可以减小排水管线检修对临近给水管线造成的影响。管线布置时,间距按规程要求从紧控制,给水管与污水管要分层敷设,减少管线平面间距,另外,管线与建构筑物的间距,要在满足规程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较少线路走廊宽度。

多数电厂在固定端布置综合管架,集中敷设管线,管架上布置各种有压的管线,如:除灰管、压缩空气管、蒸汽管、氢气管、氨气管、暖通管和电缆等,同时,将其它有压管敷设在综合管架下,合理利用空间,有效的节省厂区管线占地,另外,综合管架还可采用共架多层敷设,即经济美观,又便于维护管理,实现节省投资、节约用地的目标。

(c)锅炉后侧管线及沟道布置优化

在总布置中,主厂房A排至烟囱的轴线距离缩短是实现主设备区总布置优化的重要措施,通常锅炉最后一排边柱至电除尘器外侧支架柱之间的距离在7.5m~11.0m之间,这个区域管线主要有:生产排水管、生活排水管、生活给水管、工业给水管、雨水管、消防水管、电缆沟等。主要管线布置分两种:一是灰渣管布置在引风机室与电除尘器之间,架空通行,其他如:给水管线及消防水管线可布置在道路的一侧直埋,而雨水、工业废水管和生活污水管布置在道路另一侧;二是灰渣管布置在锅炉房与除尘器之间,设一条综合管架跨越消防道路(管架高度满足消防要求),将有压管线架空布置。其它如消防水,雨水、工业废水管和生活污水管敷设在道路两侧。

四、管线布置优化后效果

(1)布置合理,路径短捷。通过对A排前、固定端和炉后的管线沟道布置优化,使得厂区内管线及沟道的平面占地节省、地下空间利用率提高。主厂房固定端,利用综合管架,适度集中布置压力管线,既美观,又便于维护方便。

(2)适度集中,便于检修,美化厂区厂貌。在整个厂区管线及沟道的布置过程中,充分的贯彻了厂区沟道和管线布置适度集中的思想,将各种管线及沟道,集中布置在厂区主要道路两侧。

(3)充分考虑管线维修,避免污染及相互影响。在管线及沟道优化过程中,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将排水管和给水管分别布置于道路两侧,降低了因排水管维修而污染生产或生活给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