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视频推广策略

短视频推广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短视频推广策略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1篇

根据搜狐(NASDAQ:SOHU)财报,2010年搜狐视频用户流量的攀升拉动视频广告收入――2010年全年来自视频的税前收入增至3300万美元,约为2009年的3倍。

搜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说:“搜狐公司在网络视频上的努力以及获取高品质正版视频的策略,使我们的市场份额在短短12个月里由3.4%攀升到13.4%。”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表示:“2010年第四季度品牌广告收入,较2009年同期增长31%,创历史纪录。而来自在线视频的广告收入是2009年的三倍,证明了在线视频广告业务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近日,搜狐视频正式推出超清频道,支持720P超高清视频在线播放。据悉,搜狐视频将逐步实现全站超清化。同时,搜狐高清视频储备在同类产品中也最为丰富,拥有6万部集影视剧作品,并获得中影、华谊兄弟、保利博纳、鑫宝源等近百家版权战略合作伙伴支持。为了方便用户选择,搜狐视频日前整编其正版影视作品,将其打造成青春偶像、白领剧场、精英剧场、古装武侠、伊人剧场、军事战争、家庭情感、悬疑谍战8大点播类别。

去年,搜狐视频实现了对热门影视剧资源的“大包大揽”。据CSM媒介研究统计,搜狐拥有2010年全国省级卫视黄金档收视率前30名的热播剧中的23部(《婚姻保卫战》《媳妇的美好时代》《手机》《杜拉拉升职记》等),有5部为搜狐互联网独家版权――此占有率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其中《婚姻保卫战》在搜狐视频总播放量超过4亿次,刷新了中国网络视频播放纪录;在衡量视频网站价值的视频播放量(VV)这项关键指标上,搜狐也稳居长视频行业第一。

2011年,搜狐视频将继续对热门影视剧采取独播策略,目前已购入85部将在2011年电视黄金档播出的影视剧,其中24部为搜狐独家互联网版权。

除了购买版权内容,搜狐视频已全面切入自制领域,第一部“自制门户剧”《钱多多嫁人记》的累积点击率超过5000万,第二部自制剧《疯狂办公室》正在播放中。

“娱乐”与“视频”的整合

2011年1季度开始,搜狐娱乐和搜狐视频两个部门整合运行。“甚至包括编辑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这是两个部门的深度整合。”搜狐视频资深主编于涛表示,整合的目的是将娱乐产业与视频平台进行融合。“没有任何一家门户网站这样重视视频业务,其他网站的固有想法是:纯视频产业和纯娱乐资源要区分开。”

于涛介绍:“‘成为媒体’是搜狐的战略之一,我们要将媒体的影响力放大到极致。搜狐具有媒体属性,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明星会无偿客串到搜狐的自制剧中。尽管,‘娱乐’和‘视频’的整合影响力才刚刚开始,但已经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整合的意义将体现得更深刻。”

自制“门户剧”

2011年3月15日,由搜狐视频独家出品的“门户剧”《钱多多嫁人记》以5000万次的首播点击数收官。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钱多多嫁人记》用“短、平、快”的制作手法,改写了互联网自制剧草根、山寨的历史。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曾表示:“2011年,搜狐视频将全力介入自制剧领域,以‘搜狐制造’品牌打造专业、精品自制剧,将网络自制剧推入2.0时代。” 该剧监制、搜狐娱乐资深主编尚娜也认为,2011年互联网自制剧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通过对之前网剧的摸索与观察,今年甚至可能会是互联网自制剧的一个‘爆发年’。”

据悉,《钱多多嫁人记》在开拍前,共收到十余个品牌的植入意愿,最终与北京现代、巴黎欧莱雅、New Balance、TOTO四家知名品牌达成合作。为了配合《钱多多嫁人记》的播出,搜狐还整合了诸多资源,在娱乐、读书、IT、焦点房地产等多个频道联合推广,并充分发挥微博、博客、论坛、白社会的交互性,让网民深度参与,将互联网自制剧推入“2.0时代”。

“传统的新媒体广告投放形式就是植入,搜狐本身是媒体,因此广告的投放是立体的――线上、线下、剧中。而电视剧在电视台的播出,是不受制片方和广告商控制的。但我们是可预知的,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制作,周期也短。” 搜狐娱乐影视中心总监郑敏表示,将门户剧定义为“午间甜点” 再合适不过,“我们在首播时间上做了一个选择――中午12点至1点之间,是视频互联网的‘黄金档’。”

目前,搜狐第二部“门户剧”《疯狂办公室》已上线播出,每周一、四各播出一集。受到东风雪铁龙、智联招聘等一众广告主追捧,显示出“门户剧”的强大吸引力。

便利终端体现优质内容

与往年不同的是,目前视频网站的内容同质化使得大家在关注内容的同时,更注重在产品、技术和销售上的提升。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2篇

美的称霸变频空调市场

空调巨头美的在2009冷冻年度的第一枪打向了变频市场,着实令所有空调企业大呼意外。短短1年时间,美的在变频市场上连续打出了“价格牌”、“服务牌”、“技术牌”、“产品牌”4张牌,最近挑落海信稳居变频空调市场销售第一。

美的在变频空调的成功,并非简单地依靠短期内在广告宣传、终端推广等环节上的资源集中性投入,而是依靠此前多年来对变频技术投入、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布局、市场推广执行力保障,成功让变频空调从工厂走向了千家万户。

如果说,海信长达10多年的坚持不懈,有效地推动了变频技术在空调领域的传播与普及,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变频空调的优点,那今年初,美的发力变频空调,通过大规模采购、分销,集中性宣传推广促销,则是更让更多家庭用上了变频空调。

美的在变频空调上的成功与领先,会在短期内为行业后来者的发展提供一个蓝本,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切入一个新的领域,除了依靠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控制力,还需要系统性的资源整合实力和产业把握能力。   下乡挑头进城收尾

奥克斯系统发力价值营销

一改往年的“坏小孩子”形象,奥克斯空调成为市场上的绩优生。抛开了价格等单一竞争手段,苦练企业内功、瞅准政策机遇,成为今年国内空调产业家电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先是牵手湖南卫视启动“一呼百应”娱乐营销大幕,向新生代消费群体展现奥克斯的年轻时尚的品牌新内涵。随后,提前布局销售渠道,与核心商家开启“一呼百应、清仓换货”的渠道策略,提前以三级能效的产品置换商家库存的5级能效空调,差价由厂家承担、帮助商家做好库存消化和市场销售。此外,配合“3级能效”的产品门槛策略,率先停止四五级空调生产销售,也再度为企业发力高能效产品市场埋下伏笔。

随着“家电下乡”、“高能效推广补贴”两大政策发力,奥克斯再次抢跑启动“下乡是国策、实惠是真理”农村市场主题营销活动,以三重补贴、三级能效、10年保修的立体式策略,抢占了农村市场的先机。随后,又在发动“我的团购我的团”城市主题促销,通过团购、多重优惠等措施,力推高能效产品的销售。

正是通过此前的3级能效门槛、渠道清仓换货,提前为奥克斯推动政策的市场执行挪出“时间与空间”。同样,也通过以点带面,以策略布点、以战略布局的横纵连动,成功推动了奥克斯在国内空调市场的逆市上扬,进一步推动了奥克斯从价格向价值营销的成功转型。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从事件营销到夯实内功,在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市场策略与企业战略的清晰定位与发展方向,奥克斯空调正走在一条全新发展的快车道上。

志高借力高能效跳板

上市了却共同财富梦

志高上市,成就百名百万富翁、造就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曾是多年前志高集团董事长李兴浩心头的一个梦想。今年,志高成功在香港上市、李兴浩兑现承诺向中高层员工送股,离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的梦想也只有“几步之遥”。

今年,志高的上市看似突然实质必然。就在今年7月国家“高能效推广补贴”政策启动之初,志高以入围高能效产品数量之最、率先打响高能效价格普及战第一枪,掀起国内高能效空调市场商战的新高潮。随后,志高空调以价格利器,一匹一级高能效空调的市场售价1280元的历史新低,加速了企业在规模化上的快速提升。

或许是受到了家电新政的刺激和拉动,向来不被香港资本市场所看好的单一空调业务,志高上市却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上市定价超出预期,股价随之也大幅上涨。上市之初声称不缺钱、上市之后表示不为圈钱,李兴浩只想通过上市为志高搭建一个全球化的宣传展示平台,还要为志高在内部管理水平、外部产业链架构等方面带来全新的提升与发展。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3篇

2010年,《老男孩》这部以草根、怀旧、青春、人生、爱情、友情等为基调的网络剧自首映以来,让无数网友“飙泪”。2010年10月28日《老男孩》在优酷网独家首播,当天点击量高达30万次,次日达到70万次。截至2011年3月28日,《老男孩》播放频次达到3100万,日均播放20余万次,评论8万多条、6万多人次收藏。假设这是一部正式上线的电影,按一半的人购票观看计算(25元/张),票房也应该接近8亿。这是截止到目前,任何一部票房冠军都无法企及的。《老男孩》为什么能走红,为什么能打动如此多的观众,为什么能让中国观众有如此高的热情持续关注?笔者带着这些疑问展开了对《老男孩》及网络剧营销的探究。

网络剧的成功要素

谈起网络剧,不得不从引发中国网络视频热潮的一部短片说起。2006年,一则搞笑和无厘头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成为当年热议的网络话题;进而到2008年9月,凤凰网推出了中国第一部网络剧《Y.E.A.H》之后,众多商业品牌、视频网站和电影集团纷纷涉足网络剧,随后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网络剧,如《老男孩》、《四夜奇谈》、《爱情公寓》等。

据一家国内知名公关公司的调查显示,受网友青睐TOP5的网络剧都有一些共通点:一、影片基调主打青春牌。主打15―35周岁之间的以70和80年代为主的人群;二、影片内容锁定“奋斗、青春、爱情、梦想和现实”。抓住这一代人在高房价、高物价压力下梦想与现实的差距,透过影片找寻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身影,从而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和互动;三、表现手法短小、幽默。此类表现手法能让当下都市人群以快速、轻松的心态去减压。

那么,以《老男孩》为代表的TOP5的网络剧缘何能够走向成功,成功的同时又为企业及产品带来了怎样的提升呢?为此,笔者以《老男孩》为例,透过对《老男孩》传播期间的影响力、用户喜爱度等的深入发掘和探求,探析《老男孩》走向成功的秘诀,进而为关注网络剧营销的人士提供数据支持及策略依据。

笔者通过大量资料研究,得出《老男孩》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精准的人群定位。锁定了70和80年代的人群,通过影片内容深刻剖析这代人在理想与现实面前的差距和无奈,与众多定位人群产生精神共鸣。

二是形式多样的营销推广方式。从影片会、预热短片、花絮、明星采访视频、官网互动话题讨论/竞猜/新媒体影院模式、前9支短片的上映、媒体和网友看片会、微博营销、后期利用平面/电视媒体的营销宣传、口碑传播和每月热点话题炒作,都为《老男孩》的热播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是循序渐进的营销推广节奏。从6月3日新闻会启动,一直到《11度青春系列》第一支短片上映的预热期,不断通过“病毒视频”进行预热;而在短片热映期,节奏更为紧凑,每周推出1支短片,周一周二是预告,周三周四是新媒体影院播放,周五才是公映,有效拉长和聚焦更多受众。此外在《老男孩》上映前更是举办了4场看片会,让媒体、网友和受众与短片相关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和表演,引爆受众关注热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老男孩》热播后期,口碑营销、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宣传,让更多不了解《老男孩》的人开始关注和收看,推高《老男孩》收视率和延长高潮的持续周期。《老男孩》的营销策略

下面笔者就通过具体资料来挖掘和剖析《老男孩》成功背后的策略。

《老男孩》是《11度青春系列》之一,要研究《老男孩》的成功秘诀,必须对《11度青春系列》进行全盘解析。

《11度青春系列》自2010年6月3日召开新闻会正式启动,到整个活动达到高潮(即《老男孩》推出半个多月),经历了4个多月的时间。

传播节奏

从传播节奏来看,《11度青春系列》整个营销活动,共经历了四个主要时期。

启动期:2010年6月3日,以会的形式正式启动了《11度青春系列》的营销活动。

预热期:2010年6月3日一2010年8月19日,主要通过互联网对影片花絮、预告以及名人奋斗采访视频进行了传播。

传播期:2010年8月20日

2010年10月27日,主要以雪佛兰官网的互动活动、新媒体影院以及优酷视频传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收尾期:2010年10月28日以后,《老男孩》上映及后续病毒营销阶段。《老男孩》以媒体和观众看片会的形式上映,看片现场以微博营销的方式作为传播起始点,随后转入官网及优酷的联合传播。在《老男孩》收视热潮期,利用平面和电视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吸引更多不了解该剧的人收看。一方面,前期线上、线下以及PR的有力推广,为《老男孩》的热播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热播期间电视媒体采访、平面媒体宣传和网友口碑营销,助推《老男孩》的收视高潮和延长高潮持续周期。《老男孩》在成功的同时也将《11度青春系列》的收视推向了高潮。

营销手段

《11度青春系列》整个营销过程,主要采用了线上传播、线下活动、PR传播(电视采访宣传、平面宣传和口碑营销)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传播。采用视频网站和企业官网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预热期和传播期两个阶段发力。

首先是视频网站的传播。预热期主要将概念片、拍摄花絮、明星采访、观众交流等视频在优酷上进行有节奏的推广。据优酷统计,11度青春各阶段线上推广助势的13部视频总播放量高达1076万次。

其次是企业官网的传播。通过在官网设立互动活动、竞猜和新媒体电影模式,与网友进行交流和互动,调动了网友对网络剧的期待和关注,无论是对预热期还是对正式传播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传播策略来看,企业官网以连续十周,每周推出一部短片的节奏对《11度青春系列》短篇进行持续推广。首先,每部短片的节奏模式是:周一、周二推出预告片,周三、周四进入影院模式播放,每周五新片正式公映;其次,每部短片的预告片都通过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等SNS网站进行传播,以此吸引更多网友关注;再次,通过写影评、电影竞猜、话题PK、科鲁兹试驾和抽奖活动,增强网友与该剧的互动。

再看传播效果,据雪佛兰官网统计,2010年7月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4篇

一、业务分析

在提供数字电视差异化商业付费业务的过程中,有线运营商必须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挖掘数字电视巨大的市场潜力,克服目前的重重困难。数字电视的发展,需要丰富个性化的业务。受地域限制,中国的有线运营商规模有限,依靠运营商自己的能力很难提供满足用户差异化业务的需求。因此,有线运营商必须依靠产业的力量,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产业链,每个企业在产业链中合理定位自身业务,建立价值分配合理的商业模式。

吉林省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应充分发挥网络适合媒体传播的优势,扬长避短,巩固媒体运营的阵地。通过双向改造,把电视类业务做好做精;然后构建内容业务价值链,加强和SP的合作,在媒体运营基础上提供网上资讯等数据业务;最终通过和运营商合作,开展全程全网的通信业务。

1.媒体类业务

从承载网络划分,媒体类业务分为单向媒体类业务和双向媒体类业务。

(1) 单向媒体类业务包括免费数字电视、付费电视、NVOD和广告等。此类业务以广播电视频道为主,是广电的传统优势业务。广播电视频道是否受欢迎,主要取决于频道内容是否迎合用户的需求。

(2)双向媒体类业务包括VOD、互动电视和互动广告等。双向媒体类业务会成为数字电视的核心业务,真正地满足用户个性化、互动化的需求。

2.数据类业务

数据类业务包括数据广播、网络资讯和宽带接入等,除数据广播业务外都需要双向网络的支持。其中,传统的数据广播是在单向网络下采用轮播技术把数据广播推送给用户,用户通过机顶盒本地交互来选择服务。在整体平移思路下,数据广播是必须要提供的基本业务。电视门户是构架价值链的重要一环,运营商可以通过门户统一管理所有SP的业务,用户只有通过门户才能选择SP的业务。这样运营商可以有效了解用户的业务服务类型和时长,对用户的所有业务统一收费结算,再和SP进行分账,从而保证价值链健康有序发展。

3.通信类业务

通信类业务包括VOIP、视频通信和电视消息等。考虑到政策限制和缺乏全程全网,有线运营商必须要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才能推动VOIP业务发展。视频通信对双向网络的带宽要求较高,运营商可以考虑在适当条件下发展。在电视上提供消息服务必须考虑电视用户的特殊性。电视适合接收信息,尤其是彩信;不适合发送文字信息,因为采用遥控器输入文字的操作不适合电视用户。因此电视短信的发展是分阶段的,首先可能发展成功的模式是移动用户或PC用户发送消息,电视用户只是利用机顶盒单向接收。当用户普遍接受电视消息的概念后,电视用户通过机顶盒发送消息的模式才有可能成功。

二、营销策略建议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实质仍然是提供普遍公益服务。有线运营商必须考虑在整体平移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运作,区分细分市场,推出差异化商业付费业务,从而让数字电视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1.市场细分

(1)家庭用户:按家庭收入划分,用户可以分为低收入用户和收入稳定用户,收入稳定的用户又可以划分为有充裕时间观看电视的用户和缺乏时间观看电视的用户。

低收入用户具有以下特征:业余时间充裕,电视是其主要的娱乐消费,消费能力低,对资费极其敏感,对电视内容无过多要求,以中老年人居多。该用户群的业务诉求是廉价的电视娱乐消遣,对电视的内容无过多要求。

收入稳定、时间充裕的用户具有以下特征:业余时间充裕,电视是其重要的娱乐消费,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对资费敏感度较低,对电视内容有一定的要求,用户年龄分布比较均匀。该用户群的业务诉求是方便地享受大众化的服务,有时间尝试和接受新业务,此类用户将会是数字电视的主要用户群。其业务需求比较广泛。

收入稳定、时间紧张的用户,具有以下特征:业余时间有多种消遣方式,电视只是其娱乐消费之一。消费能力比较强,对资费敏感度低,以中青年人为主。该用户群的业务诉求是按需消费的高质量业务,此类用户有可能成为数字电视的高端用户。其业务需求包括专业频道和VOD等,愿意接受按次付费的资费方式。

(2)大客户:数字电视业务可以区分为普通家庭用户和大客户,向大客户提供区别服务,以增加收益。该类客户对数字电视的主要应用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电视付费业务的批发销售,向大客户提供资费折扣,促进高附加值业务销售;一类是商业大客户,需要对数字电视业务进行独立运营,比如酒店向客人销售视频点播。

2.STB 策略

针对细分市场,运营商需要提供不同档次的机顶盒,以提高用户ARPU值。机顶盒可以分为三个系列:单向普及型机顶盒;提供传统广播式数字电视,用于整体平移用户。双向交互型机顶盒;提供VOD互动电视等交互媒体业务,满足高端用户和酒店类大客户的需求。双向综合业务机顶盒;提供宽带接入、VOIP等数据类和通信业务类,在机顶盒上实现综合业务捆绑,满足高端用户的综合业务需求。

根据用户和机顶盒类型的区别,可以采用整体平移和商业销售相结合的办法发放机顶盒。

3.资费策略

资费策略包括机顶盒资费和数字电视业务资费策略。机顶盒资费可以参考STB发放策略进行制定,数字电视业务资费分为免费业务和付费业务两部分。

免费业务:包括基本电视频道包(传统模拟电视所包含的频道)和其他免费业务。由于有线运营商还在收取电视网络维护费,相当于收取的基本电视频道包费用,建议争取价格听证,尽量提升网络维护费上涨的空间。作为整体平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广播类业务一般也都是采用免费的方式赠送给用户。

付费业务:包括付费频道和新开发的商业付费业务。因为用户习惯于免费收看电视,所以有线运营商在推广商业付费业务时面临很多问题。但运营商必须大力发展商业付费业务,才能收回整体平移的机顶盒投资,推动数字电视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付费业务的资费又可以分为两类:业务对终端的要求较高,导致终端增加较多成本。比如VOD业务要求机顶盒必须是双向机顶盒。双向电视短信业务也要求双向交互机顶盒。此类业务的资费可以相对较高。业务对终端没有额外要求,终端无需成本即可支持业务。比如,单向机顶盒可以支持接收单向电视短信。此类业务的资费可以相对较低。

付费业务的总收入取决于业务资费和用户规模,而业务资费又会对用户规模有影响,如下图:

资费太低可能会降低业务的总体市场价值,而且可能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局面。资费过高,必然减少用户对该业务的需求。运营商需要通过需求弹性寻找市场价值最大的资费策略。

运营商应该结合地区的经济水平和需求特征,建立差异化的资费体系。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移动的短消息业务的成功案例,建议运营商大力推广符合巨微模型的业务,即对终端无特殊资源要求的业务,降低业务资费门槛,利用用户规模来获得利润。对于资费较高的业务,运营商可以采取包月和按次计费、长期累计优惠等多种方式,降低业务资费门槛,吸引更多用户选择。同时,运营商可以在业务导入期考虑制定一个相对偏高的资费,以便后续通过促销加快业务推广。这种策略符合中国很多用户的购买心理,比一开始定一个相对偏低的价格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三、投资收益分析

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收益取决于用户的ARPU值,推广综合业务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用户的ARPU值,从而尽快收回数字电视投资,进入数字电视良性发展阶段。

吉林模拟电视网络维护费为10~16元/户月,数字电视即使整体平移,网络维护费涨价的可能性也极小,整体平移快速推进和赠送的机顶盒的投资快速回收之间的矛盾将会成为吉林广电数字电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数字电视机顶盒上承载综合业务,通过业务提升用户的ARPU值,是解决以上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整体平移为例,数字电视的最大投资是赠送机顶盒的资金,投资回报周期和用户ARPU值成反比。假设有线网内用户机顶盒的平均成本是400元/台,那么投资回报周期如下图。

可以看出,如果机顶盒上可承载的吸引用户的业务越丰富,数字电视的投资收回周期就会越快。

对于运营商而言,数字电视业务在现阶段还是一种新业务。为了保证新业务推出后能够迅速树立业务品牌,赢得客户的满意,在推广实施业务之前,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运营支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人员的配置

业务运营支撑平台是数字电视产业整体发展、运营与管理的基础。有线网络公司需要建设用户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将中心服务器放置在运营商的中心设备机房之中,并配置故障受理热线电话,安排专人进行例行维护和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即通常所说的营业台,放置在各营业厅,通过运营商的内部运维网络连接到用户管理系统中心服务器上。

数字电视设备维护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议中心设备机房配置至少一名专家级的维护人员,负责用户管理系统中心服务器、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用户故障处理。每个营业厅的用户管理系统客户终端(营业台)配置一名营业员,负责用户开户,业务受理,费用结算,业务咨询等。

2.确定业务推广和设备维护责任部门

在推广业务之前,运营商需要确定业务推广的市场拓展责任部门和设备维护责任部门。为以后的业务推广和设备维护、故障处理明确责任主体。在业务准备阶段要注意对用户开户销户流程、设备安装维护流程、故障处理流程、业务咨询流程、费用结算流程及资费策略等进行确认和落实,此外,还要对市场宣传推介资料、终端编号规则等进行相关制定和确认。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卫星频道 区域形象提升

策略研究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3月16日由新华社授权。《纲要》的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里明确指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始之年,广播电视作为舆论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

宣传区域形象,对于展现西部文化资源优势、西部大开发成果,吸引东部投资、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等都有重要作用,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是宣传区域形象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广播电视中,省级卫星频道属于上星频道,接触的观众范围最广,属于宣传区域形象的重镇。

在人民网的《广电总局西部大开发10周年成就》的报道中这样写道:“截止2010年,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西新工程建设资金56.59亿元(占全国总投资额88.77%),财政部累计安排更新改造资金5.69亿元,运行维护资金75.23亿元(占全国总投资额80%)。2000年至2005年实施的西新工程前三期工程建设,共新建、扩建了977座短波、中波、调频、电视发射台,更新和新增2376部中波、短波、调频、电视发射机;配置了藏、维、哈、蒙、朝5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电视节目译制制作设备;新建扩建了西部5座广播电视监测台,53个遥控监测站、141个数据采集点;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417个县各配备了1辆电影流动放映车。西新工程第四期工程,新建、扩建599座广播电视发射台,新增、更新1351部中波、短波、调频、电视发射机;新建西部2座监测台,137个国内广播遥控监测站、50个国内数据采集点、中短波信号跟踪与定位系统、重点边境口岸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以及中短波广播实验监测调度系统;新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维语广播节目编辑部;购置柯语、蒙语、彝语、壮语、苗语、哈尼语、西傣语、傣语、景颇语、傈僳语、朝语等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译制制作设备。”[1]

我们从广电总局西部大开发10周年(2001年—2010年)的成就可以看出,前10年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通过对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了广播电视的覆盖能力,增强了广播影视节目的译制制作能力。但是我们查看近几年省级卫星频道的收视情况可以发现,西部省级卫星频道的收视率在全国省级卫星频道里排名较低。以2010年6月,央视索福瑞统计的全国省级卫星频道收视率排名为例(见附表),收视率前十名中没有西部省级卫星频道,10—20名中有3家西部省级卫星频道上榜,20—30名中有6家西部省级卫星频道上榜,30—40名中,有3家西部省级卫星频道上榜。从收视排名总情况来看,西部省级卫星频道居于省级卫星频道的中下游水平。已经历时10年的“西新工程”“村村通”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了电视与受众的物理连接,但是在这么巨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之后,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在收视率情况不佳的情况下,省级卫星频道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有效起到提升区域形象的作用呢?(见附表)

一、“欲济需舟楫”——省级卫视对于区域形象提升的意义阐述

我国西部地区,不乏瑰丽的人文和自然风景,特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少数民族的聚居使其文化变得多元,绚丽的人文遗址更使西部地区富有历史的厚重感。但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东部地区恶劣等原因,导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较差。闭塞的交通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致使西部地区在外界的印象中颇具神秘色彩。

而在我国的主流媒体中,除了覆盖全国的央视系列频道,其他在全国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媒体上,以西部地区为题材的影视剧、宣传西部的电视作品都较少。由于央视系列频道是国家媒体,所以制作的西部题材电视作品也有限,所以产生了全国电视观众对西部地区知晓度较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