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范文第1篇

本月医务科分别组织对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医疗安全质量抽查,其中抽查了抽查运行病历110份,出院病历39份;门诊病历27份。检查工程包括运行病历质量、出院病历质量、门诊病历质量、科室管理质量、临床药品合理应用、危急值专项、临床用血安全专项、医保制度执行等。检查结果已于OA上发至各科室,并发放不合格质量反馈表11份,督促科室加强整改,在科主任护士长例会上进行了通报及质量分析。

一、

本月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共性问题:出院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医院评审资料准备不全。

较突出问题:

1、个别外科病历,手术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按照规定执行三方核查(ID00061197,);手术知情同意书未签署日期ID0025599。

2、医嘱取消不规范,已执行的医嘱不能取消。

3、会诊病人管理方面:本月共申请急会诊0例,常规会诊病例74例。完成常规会诊72例,因患者原因取消会诊2例。会诊超时14例:其中外科3例,口腔科4例,中医科2例,妇产科2例,皮肤科1例,急诊1例,内二科1例,会诊合格率82%。

4、因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导致病历召回。ID00038309,00057770,ID00006593,ID00011006.

5、存在医患沟通方面问题的病例较上月明显减少,但个别病例存在以下问题:知情同意书忘记签署沟通时间,ID00049180;有的医生忘记签字,患者先签字。

6、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

二、根据信息科本月汇总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本月质量目标已基本完成。床位使用率为68.9%,低于目标值85%-95%。主要是由于医院住院患者相对较少,导致床位使用率较低。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各科室临床医师药占比均不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通过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疗风险意识及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本月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月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因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疗纠纷,但个别医生仍存在不够注重沟通细节,如沟通时间及签字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加强督导。

(二)、针对手术安全管理方面,本月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存在手术科室临床医生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方面,分析原因:主要为外科临床医师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较差。改进措施:组织对外科系医务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相关制度的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加强监督考核。

(三)关于会诊制度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如下:

1、本月各科会诊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参加会诊较多的科室主要为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其次为口腔科、皮肤科,内科系较少,这与我院收治病人的病种结构特点有关,我院收治病人以内科病人为主,跨专业科室间会诊,也会表现为内科系以外的科室,如康复及中医理疗科室。

2、本月各科会诊完成情况,从海泰电子病历系统统计的数据来看,本月统计数据不是很好,详见下图。主要表现为常规会诊不能及时完成,经向各相关科室调查分析,得知主要原因为,我院目前刚开始使用海泰病历系统传输会诊信息的1月,个别医生对会诊病例系统操作不熟练,在实际完成会诊后,没有及时从病历系统上提交会诊意见导致,导致全院常规会诊合格率为82%。会诊次数越多的科室,合格率越高,如康复科、五官科。而急诊科、内三科仅会诊了1例,因操作不熟练导致没有及时确认,使不合格率偏高。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向相关科室针对性督导,加以改正,使会诊质量持续改进。

四、回顾今年年上半年的医疗质量统计数据,分析如下:

1、上半年每月平均住院日情况分析:

(1)、全院平均住院日情况如下:

2017年上半年平均住院天数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平均住院日(日)

11.1

10.1

10.8

11.1

11

10.4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平均住院天数是呈整体下降趋势。2月份平均住院日低的明显,主要因为春节的原因。其他月份也呈整体下降趋势。

(2)上半年各病区平均住院日情况:

2、上半年的住院病人的均次费用情况分析:

平均住院费用有波动,但是从整体上看是有明显的下降趋势,7月份和9月份略有增加,分析其原因是因为7月份和9月份收治了多科治疗的病人,并有多发性骨折的病人。

3、

考核力度不够

忽视了患者知情权

不重视沟通

制度不完善

风险防范意识差

医患沟通不到位原因分析

工作繁忙,沟通走形式

培训效果欠佳

沟通不及时

沟通内容不全面

理解能力差

医护人员用专业术语

请假离院,

不能及时沟通

重病情沟通,轻情感沟通

重医院沟通,轻出院后沟通

重口头沟通,轻书面沟通

沟通方式

2、加强医患沟通到位的具体措施:①对医护人员加强风险意识培训,医患沟通知识培训;②加强医患沟通制度落实,改进知情同意书模板;③改进沟通方式,讲究沟通技巧,语言通俗易懂,及时有效与患者做好沟通;④职能部门加强对医患沟通的督导检查,加大考核力度。

医护人员培训

加强制度落实

加强风险意识培训

加强医患沟通到位的措施

改进知情同意书模板

加强医患沟通培训

职能部门加强督导检查

讲究沟通技巧

语言通俗易懂

加大考核力度

及时有效沟通

沟通方式

(二)、违反合理用药的问题,药剂科管理小组已进行具体分析。

(三)、手术安全质量问题分析

本月抽查病历中,外科系病历15份,存在医疗质量问题的3份,占20%,其中手术患者沟通不到位的3例,为没有告知患者可能承担的风险,没有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及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没有及时告知等。病程记录不及时的2例,手术日期与记录日期矛盾者1例,术前小结对患者病情分析不到位者1例,具体如下图所示:

分析以上问题原因,主要为外科医师责任心不强,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对患者病情没有全面认识,分析不到位,考虑欠周全,预见性较差。在今后的工作中,需重点督导,加强核心制度落实。

(四)医师交接班本质量问题分析: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文书;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91-02

护理文书既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又是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的重要证据。因此,要求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患者的情况,并应提升到一个法律的高度来认识[1]。我科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质控检查分析护理记录存在问题与缺陷,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规范护理记录及书写要求,以达到提高质量和法律效应的目的。现结合我科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科2013年6月―12月出院病历中抽取180份病历,手术病例116份 ,非手术病病例35份,化疗病例27份,死亡病例2份。

1.2 方法 由科室质量控制专职人员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以及《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进行检查,抽查护理文书记录并做质量评价。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联连续性、完整性 护理记录的的连续性、完整性可以让接班护士及医生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已经解决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护理问题,以及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它是提供病人所需护理的依据。本组资料中有19处记录缺乏连续性,例如患者术后切口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护理记录中始终未描述用药后疼痛是否缓解,又如患者发热,遵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护理记录中未描述降温后体温变化情况等。

2.2 专科护理记录缺乏 患者的专科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同时还能提高护士的自身专业素养,,例如,开腹手术后的病人排气情况无记录,胸腹联合伤的手术病人无呼吸的观察,尿量的记录。记录泛化,反映不出专科记录,缺少有价值的东西。

2.3 语言表达不准确损害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记录,书写要清楚、真实、规范,检查中有27处护理记录中出现错别字、漏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及字迹潦草,或由于关键词句的书写错误,而导致记录内容不准确,甚至错误。

2.4记录不及时 护理记录是反映护士在观察、诊疗、护理患者过程中的行为,是护士慎独精神的体现,是护理工作质量具体化的记载,衡量工作好坏、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2]。一般患者不能做到有情况及时记录,记录不及时降低护理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有效性,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中发现,有7处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全面,漏记、错记、补记情况。

3改进措施

3.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法律法规是医疗工作的生命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要求,医疗护理记录在记录患者诊治过程的同时,也是法律证据和线索[3]。护士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护理文书是病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法律效应。因此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完成护理文书书写。

3.2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每年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各级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尤其是加强对常见疾病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的培训。临床工作中,通过开展护理查房组织疑难或死亡病例的讨论、随医生查房等形式,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针对危重患者,指导护士如何观察病情及护理措施的要点,以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和书写水平。

3.3 认真学习书写标准 开展病历书写竞赛和举办病历展览规范护理记录。

3.4加强对护理人员书写能力的培训 护理部要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各科室要组织护士学习,进行培训,对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

3.5 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监控保证全程记录质量 护士每日自查护理记录,避免漏记、错记;科室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及加强对护理文件书写的基础教育、形成过程、终末质量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指导,并经常进行考核;护理部每月定期检查护理记录的书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汇总分类,并在护士长例会加以反馈,护士长针对反馈的问题再进行检查、改正,这样循环往复,持续改进,将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中。培养护士“写你应做的,做你所写的,记录做过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保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4 体会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是整个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从法律意义上说,如果记录不客观、不真实,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会失去主动。同时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也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护士缺乏书写基本功,会影响对患者信息采集和治疗护理措施描述的准确性。因此,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让护士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进行护理体检,细致观察病情,还要增强法律意识,客观、真实地书写护理文书,是保证护理记录质量的关键[4]。

参考文献:

[1]邢彩霞.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因素分析.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8):1011.

[2]解颖.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干预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62.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范文第3篇

【关健词】病案 质控 医疗质量

【Abstract】Todiscus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edical record to accelerate the quality of thedocumentation of the medical record further. Retrospectively analyse the practic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edical record,we establish a better administrative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standards. Through the way of enforcing training,strengthing the inspection,and rectification measures,the records in class C isdown to zero. And the whole quality of the medical records make large progress,as thesame time the quality ofhealth care accordingly improve than before.

病案记录承载着患者的诊疗过程,不仅为调取患者既往医疗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统计科研数据提供了信息资源库,同时为医疗保险、劳动鉴定、司法诉讼、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等提供相应的凭证资料。与此相对应的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病案质量控制,既有利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能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我院的病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的广泛认可,在相关考核中取得了好评。本文就我院病案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 病案质量管理的原则

病历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体系之一,科学落实相应的管理体系,必然带来医院整体内涵素质的提高。病案的管理必须秉着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原则。通过序贯考核评价及相关评价意见的反馈、整改等综合措施,我院病案合格率不断提高,杜绝了丙级病历,甲级病历率达到95.3%以上,同时医疗质量内涵也同步得到提高。目前,我院工作的重点是监控乙级病历,并不断提高病历内涵质量。

二 病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严密的质控组织是医疗管理工作的可靠保障[1]。我院的病历质量控制在常规四级监控体系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控管理,实行五级监控体系,包括了医疗质量委员会、质控中心办公室、以科室为单位的质控小组、科内实行以主诊医师负责的主诊小组单元、以医务人员为个体的质控单元。日常工作中,五级组织环环相连,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和自我完善的体系。

(一)医疗质量委员会统筹全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定院内医疗质量管理条例,听取质控中心向其汇报季度工作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对严重医疗质量缺陷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其缺陷做出处罚及落实整改全院措施。

(二)质控中心办公室实施对全院医疗质量的考核,根据考核体系落实相应考核内容,汇总、分析考核结果,质量评级和扣分与奖金及晋升挂勾。同时向医疗质量委员会提出建议,以利于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具体到病案的质量管理,每月组织考核专家组成员对所有存在临床病历科室进行病历质量考核,考核对象为终末病历、运行病历考核,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后反馈临床科室,由科室及时进行整改。

(三)科室主任是科质控小组负责人,下辖2至3个主诊小组,同时实行主诊小组,有利于科主任在承担繁重任务的同时抓好科室内部管理。在病历质量控制中,我们规定科主任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传达考核意见、落实整改措施,监督主诊组的医疗质量。

(四)主诊医师负责主诊小组单元内部病历质量考核,具体落实组内质量监督,是科内质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包括指导下级医师的病历书写,侧重于内涵质量的监控,是实时监控的重要一环。

(五)医务人员为个体的基本单元是病历内容体现的主体。其通过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确保病历质量各个要素的完备及内涵质量的提高。

三 我院提高病历质量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培训管理,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开展评比活动。如组织病历书写的讲座、评比优秀病历、树立书写优秀病历标兵、组织“三基”培训及考核,建立以能书写优秀病历为荣的院内病历文化。尤其是将年轻医师的病案书写培训纳入必须项目,使其通过不断的自我充实和改进,及在上级主管医师的督导下,在病历书写上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并在内涵质量上得到不断提高。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组织院内外培训再教育,邀请上级单位知名专家讲座,提高管理能力。

(二)建立健全院外考核、院内考核体系。我院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医院医疗质量考核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医院质量管理年和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在迎接上级主管部门质量考核同时加强院内考核,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重视院外考核时上级专家的汇总分析意见,其不仅是对我院考核的全面点评,也有利于了解我院与优秀管理医院的差距。

2.院内考核实行终末病历考核、运行病历考核两种方式。终末质量控制实行科室控制、病案室筛选后及时反馈经治医师、逐月集中抽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汇总后由质控中心按照统一标准打分,重点监控乙级病案,核实后对经治医师落实责任谈话、相应科室落实整改,严重的提交院质量委员会讨论分析、定性。对评比出的优秀个人、先进科室,年终给予表彰奖励,实行明确的奖惩制度。运行病历考核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包括院部每周行政查房,除对现住院病历进行抽查外,医务部对危重、重点病人实时监控,重点加强手术病例及“六类特殊住院病例”的汇报及管理。督查手术病例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善,包括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及是否符合手术分级管理规范的要求,对未能按照要求完善术前准备的,责令暂停手术;督查六类特殊住院病例的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如诊断不明、疗效不佳病例的讨论记录,危重病例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医师的查房记录,二次手术病例的规范术前讨论记录及医患沟通记录,严重并发症病例是否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院周会上通报。

3.运行病历监控及终末病历监控双管齐下,两种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互为补充,平行共重的。以往的病历质量考核侧重于终末病历考核,带来了临床医师在病历的完成上不注重时效性,包括不及时书写病程记录,经治医师不及时签名,上级医师不及时审批,医患沟通忽视书面告知等,导致在检查时,病历往往缺少完整性。住院病人发生医事争议时,如患方提出封存病历,院方举证倒置常存在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制定了运行病历质量考核细则,对运行实时病历质量考核,侧重于病历完成的时效性。通过加强运行病历考核,终末病历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

(三)针对质控体系的各个层面,落实整改措施

1.质控委员会对全院存在的普遍问题经讨论后下发成文文件,由各科室统一落实。我院的医患沟通记录,以前采取经治医师与患方沟通后在病程记录中书写的形式,反映在各科病历中的沟通格式、次数、内容要求均存在不同,经质控委员会讨论后在病历中建立统一的医患沟通专用表格,对患者入院后何时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要求等均有具体的规定,尤其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疾病可能产生的不良预后、实施的重大手术治疗、长期住院病人病情出现的变化、涉及出院的后续治疗告知纳入必须告知内容,并列入病案质量考核内容之一,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我院坚持落实考核以来,病案整体质量得到相应提高。

2.质控中心办公室是实施病历质量考核的重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践中对在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坚持检查与反馈相结合,使质量标准从制定、执行至检查、分析,再反馈监督、改进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月对科室下发质量检查通报,每季度发放医疗质量监督意见书,意见书涵盖对科室每季度病历检查缺陷的汇总,要求科室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所有临床医务人员学习并落实签字后及时返还质控中心办公室审核。对部分存在明显缺陷的及时发放意见书,并与经治医师建立谈话学习制度。

3.以科主任为首的质控小组对在日常工作中监控科内病历质量,重点在于落实对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其次完成质控中心责令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科室医务人员相应的学习,科内实行自我督察及自我整改,记录在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中。

4.主诊组侧重于对自我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内部整改,将存在的缺陷杜绝在初始环节,同时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专项整改意见。

5.医务人员是落实整改措施的个体,主要是完成缺陷内容的学习,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素质达到提高病历书写及内涵的目的。

四 借助信息化系统同步提高病历质量

各国对电子医嘱录入、电子病历也做了很多的探讨,如To Err ishuman: building asaferhealthsystem[2]及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A Newhealth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3]两份著名医学报告的发表,强调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患者安全和质量控制。在美国the veteranshealth administration(VA) 广泛使用的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已实现无纸化操作。国内随着医院管理在信息化方面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患者的诊治过程纳入信息化操作。其对患者的信息录入、数据统计分析、查询等带来的优势必然超过传统方式。目前我院也将信息化全覆盖纳入管理目标,电子病历正在我院逐步得到推广,从实施电子病历的病区来看,病历质量控制较未实行科室有进一步提升,也更有利于病历质量实时监控、终末病历的管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如何更好的实行电子病历质量监控仍需我院学习。

病案管理是一门拥有较多传统理念的学科,已正式成为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并成为一门特别的学科,自身有着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特点。随着相应学科的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也势必导致病案管理与时展的同步性。病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我素质,同时通过加强多部门管理和监控,引起管理体系中各个层面的注重,有利于不断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程晓斌,朱锡光,颜伟,等.医院医疗质量监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3):47-49.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改革 回顾 反思

当今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在适用对象上已经覆盖了全体公民,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但是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基础之上的,在覆盖基本人群的成就之下,还存在着不同人群之间享受医保待遇不均、接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不足、医疗资源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能否实现既定目标,也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河南省在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均、管理效率相对低下等问题。

一、河南省医疗改革回顾:措施与成绩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促使政策体现人民利益

最近几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先后出台‘五年百亿工程’”、“新农合跨区域直补”、“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居民健康卡制度”等一系列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群众就医简便,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措施,保证了医疗改革能够依照既定的方针路线顺利实施,从源头上保障了群众利益。在这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下,河南省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65%,[1]卫生机构病床新增11万张,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着力提高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成效明显。

(二)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龙头,降低患者负担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在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以后,积极推动区内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2012年底召开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会,鼓励40个试点县全面铺开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十二五”医改规划的重点,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突破口。根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试点县(市)的县级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同时合理调整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不增加群众就医负担。调价补偿不足部分,由各级财政按比例负担。通过改革,医疗卫生资源稳步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适度提高,药品价格的适度下降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经过改革,河南省县级改革公立医院收入中药占比由67%降到30%左右,患者自付比例下降10%,住院日期平均缩短0.5天,出院后两周内住院率为0%,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2]

(三)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拓展和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医改的关键环节,深化医改,必须把这项制度作为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核心内容。河南省从人民群众就医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做到基本医保和大病救助的有效衔接;加快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扩大覆盖人群,提高了服务质量。经过不断调整,河南省直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在职和退休职工的报销比例分别调为85%和90%,门诊慢性病报销病种由原来的15种,调整到20种;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80%以上,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以上,明显缩小了参保(合)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与实际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救治工作病种达到22个,重要癌症和精神病以及艾滋病等都被包含在内,实行患者限额付费;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方便了群众就医,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增进了医患和谐,实施过程中还未出现恶意欠费病人,而患者满意率达到98%[3]。

(四)强化政府投入,建立合理的医务激励补偿机制

医疗卫生改革会触动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增加改革的阻力和成本。河南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长效的多渠道激励补偿机制,顺利推动了医疗改革事业的进展。各级财政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将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资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纳入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近三年累计投入82亿元;完善并落实对村医的补助政策,将30%~40%的公共卫生经费拨付村卫生室,明确一般诊疗费标准为5元,其中医保支付4.5元,并按每l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5000元的标准定额补助村卫生室;医保机构和医院经过谈判确定价格并签订服务合同,按照绩效支付,如有结余,则奖励给责任医护人员,结余费用占病种总费用4%~6%,“费用包干、超支不补,结余归己”,医护人员成为改革的主动参与者。综合改革以来,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运转良好,医务人员工资普遍提高20%~30%,不仅是患者,医务人员也切实享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实惠。[4]

(五)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与整合,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可及性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一直是困扰我国医疗改革的一大难题。河南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严重问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在郑州、洛阳等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城市,且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比例随有所提高,但仍然比较落后,阻碍了群众就医的可及性和便宜性。基于此,河南省采取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措施。采取免费培养、薪级上浮等激励措施面向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选拔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补贴力度,鼓励基层医务人员扎根农村,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中医基础能力建设,改造列入国家规划的18所市级以上重点中医院,推进包括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等在内的多项合作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一批省辖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鼓励高水平医院在市、区、县等设立分支机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中心的下移;继续推进跨省、地区的医保结算合作,并加大统筹地区医保报销的比例,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可能的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通过上述措施,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无论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得以快速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顺利,以药养医得到遏制,群众个人负担降低;医疗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理顺,管理效率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满意度提升。但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二、河南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仍相对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8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承上启下,承担着预防、保健、防疫、健康教育、医疗和计划生育等诸多具体任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利用率,能够从源头上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省,全省人口70%以上是农村人口,提高这部分人的健康水平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政府的努力,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从业人员的水平上,虽然都得到提升,但远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不能满足本省人民群众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河南省80%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中70%又集中在大医院。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相对较少和优质医疗服务的缺失,大中型医院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患者人满为患。

(二)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流向不合理

从总体看,河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但总量仍显不足。由于河南基础条件薄弱,贫困人口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然略有增长,却仍低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3.1%),这说明河南省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总体不足。从卫生投入领域看,政府支出主要侧重于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不足,传统的重治轻防观念没有转变,即使是公共卫生领域,分配也不尽合理,对疾病预防控制的投入相对较多,但是对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的投入不足,未建立起规范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从城乡卫生投入比例看,公共财政对城市的投入明显高于农村;在医疗机构财政投入方面,主要集中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卫生投入较少,越到基层,经费投入越是不足。

(三)监管体系不完善,管理效率较低

政出多门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管理机构重叠,部门间职能分散,监管效率不高。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不规范诊疗行为,管理机关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不到位;对地方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虽然从宏观上来看,监管体系已基本存在,但监管机构对微观性的问题深入不够,比如对有的地区少数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回款周期长、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缺乏相应的处理能力。

(四)不同人群间享受医保待遇的水平仍存在差距,公平性有待改进

医疗保险的“碎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和政府在缩小不同人群间的医疗待遇问题上一直采取有力措施,比如逐步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等。河南省最近几年来,出台多项规定,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报销比例和加大对其筹资的补贴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人群和职业之间的医疗服务待遇的差别。比如自2014年起,降低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起付标准;降低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分段标准;进一步提高住院补偿封顶线,住院补偿封顶线以当年实际获得的大病统筹补偿金额累计计算,全省统一由2013年的15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20万元;进一步扩大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门诊治疗费用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慢性病的门诊治疗费用按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偿,与低费用段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相衔接。这些措施的实施,会进一步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待遇的差别。但从整体上来看,医疗保险在不同人群之间的报销比例的差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河南省直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在职和退休职工的报销比例分别为85%和90%;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80%,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虽然从比例上来看,报销比例差别不是很大,但不同医保之间的起付比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者结合,不同群体间的享受的报销比例和数额之间的差距就存在了比较大的差别。

三、河南医疗改革发展思路

(一)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优化财政投入规模和方向

通过立法、制定政策等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持,提高医疗卫生领域投资在整体财政支出的比例,考虑到河南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应该使比例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优化财政投入的方向,向基层医疗、农村地区作适当的倾斜,解决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落后现状,使城乡间和地区间医疗资源配置逐渐达到合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二)整合医保管理机构,提高管理的效率

管理的低效率在于管理机构过多,部门间缺乏相应的横向联系体系,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参考国内外经验,河南省可以试点整合医保管理机构的方式,将现有的卫生、民政等相关管理部门统一整合为省级医保管理中心,统筹全省医保业务,在此基础上,各地市设立管理分局或分支,负责具体事务,各地市分局或分支对省级医保管理中心直接负责,实施垂直管理,各地市分局之间实施横向关联,加强横向合作,以利于地区间医保关系的转移等。

(三)统筹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医保待遇,体现公平性和均等性

从“全民皆保”到“全民医保”,仅仅是数量上的概念,更有着质量上的内涵,之间的核心差异就在于城乡之间、人群之间是否享有平等的医保待遇。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医保待遇的不均衡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河南,而是我国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遗留问题和亟须解决的课题。如何实现医疗资源享有的公平和均等,除了加强基层医疗资源的配置比例之外,还要统合医保待遇,逐步提高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医保及居民医保的给付比例,措施之一是可以试行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先期整合,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将全体公民纳入到单一的医保体系之内。在这一点上,周边国家和地区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比如韩国,在1998年统合了227个劳动组合医疗保险和公务员、教职员工团体医疗保险工团,建立了统一的国民医疗保险管理工团,结束“碎片化”,实施单一的医疗保险制度。[5]

四、结语

医疗改革是一个负责的系统性问题,涉及到政府、医院、个人等三方面的利益,但河南省相关的实践证明,合理的改革,可以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和质量,今后,我们应该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均衡配置方面,研究如何提高医保管理水平和效率,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方面。

参考文献

[1]2013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G].2013-1-12.

[2]李红梅.医生一旦乱开药 医保坚决不买单[N].人民日报,2012-12-13(19).

[3]黄亮.访谈:省卫生厅谈我省“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N].河南省卫生厅,2013-02-20.

[4]李克.河南省:重点突破积极探索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2(16):1.

[5]侯圣伟.韩国医保适用人群扩大过程中的经济要素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2(1):92.

病例问题的整改措施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自2016年6月开始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中实施护理管理干预模式,选取2015年612月收治的2 25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12月收治的2 25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 400例,女850例,年龄在21~69岁,平均(43.914.6)岁。观察组中男1 460例,女790例,年龄在22~73岁,平均(44.514.4)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认知水平等开展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管理干预模式,主要措施为:①构建层级式的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网络体制。护理主任担任感染委员会副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则为委员会的成员,科室护士长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长,同时科室设立医院感染护理监控员,明确分工,分级管理,将医院感染防控落实到个人。作为感染感染委员会副主任的护理部主任经常组织委员会的成员定期到各个科室进行检查,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感染小组长的护士长抓好该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保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程、制度及措施的有效落实,每月组织监控员进行感控质量督导检查,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评价标准逐项进行检查。监控员对科室内高频率接触的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手等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监测。每月做好医院感染监测调查,例如散发病例的调查,目标性监测调查,多重耐药菌监测调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平时监控员督导科室内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落实,多重耐药菌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等是否与感控相關制度、措施、流程相符,每月组织一次科室内感染控制效果的评价分析,找出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本上》,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从而达到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②落实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育。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理论水平以及防范意识,护理部与院感科配合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定期展开专题培训、分层培训,使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措施、操作流程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范意识。除此之外,科室每月针对该专业的医院感染进行专题讲座、培训后并追踪考试。平时护理操作中强调按感控标准执行,要求监控员注意督导。通过对高危感染患者的护理查房等方式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落实到护理工作中,更好地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行为,增强其感控责任意识。③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护理考核标准。护理部请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护理操作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制度规程及措施,同时修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标准,由护理部联合院感科的护士长组织人员到科室进行考核评价,分析每个科室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作出整改。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奖金结合起来,增强全科室医护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④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控制。①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落实最大无菌屏障;②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护理操作2前3后进行手卫生,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③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植管患者每天评估,及早拔管。④保持病房的环境清洁,指导保洁工人分区保洁,保洁工具统一清洗消毒。病区通风换气2次/d,治疗室及时清洁消毒,空气进行动态消毒。重点区域每月采样检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发现问题及时重新消毒后采样检测。⑤协助医师进行医院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 250例患者中出现24例院内感染,感染发生率1.07%;对照组2 250例患者中有95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发生率4.22%,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512,P0.05)。

3 讨论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时还会加重病情,严重情况下可能诱发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后果[4-5]。而医院感染是可以有效预防控制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能综合调查分析医院感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主动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6]。例如:护理人员无菌操作不规范,最大无菌屏障执行不好,手卫生依从性低,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不严密、易感人群保护不到位,落实医院感染的制度规程措施欠缺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