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理论;实践应用;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70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2

1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需要。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改善对投资机会的把握、有效降低项目的风险等级、提升项目的投资收益能力。第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来管理、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第三,企业应对外部竞争的需要。企业为改善自身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对自身的流程再造、方法改进、设备更新等都须依靠技改项目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手术”,而项目概念阶段的科学管理对项目整个周期的全面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第四,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加强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概念阶段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科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1.2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可行性

第一,企业技改工程建设项目的大型、复杂、一次性活动、周期长、容量大、环节多等特点,特别适用也更能显示出项目管理技术应用的优越性。第二,应用项目管理技术对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进行管理更能有效控制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等关键因素,是非常可行的。

2 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概念阶段科学管理的基本步骤

2.1 需求识别

需求识别具体包括以下4方面的内容。

2.1.1 需求收集

2.1.2 需求识别

需求识别是对分类需求进行识别,最后形成与项目有关的确定需求。对项目的需求识别方法有许多,本文采用需求分析表(如表2)的方法对所有收集来的需求打分。

通过填写需求分析表,按项目需求识别逻辑关系,依据需求分析表打出的分值来判定每一项需求是否为项目有关的确定需求,并在需求收集与识别表中填写“需求列表”项(列)。

2.1.3 关键需求

关键需求在确定需求明确后,采用集体讨论或广发问卷的方法认定。认定后,将其序号填入项目需求收集与识别表的“关键需求”项。次要关键需求和关联需求通过同类方法确定。

2.1.4 需求建议书

项目的需求建议书通过描述需求收集与识别过程来编制,最终提出项目关键需求和建议书结论,同时提出需求分析建议。单一性项目也可不提供需求建议书。

2.2 项目构思

项目构思即按项目关键需求编制项目总体方案,可委托专业咨询单位完成。构思步骤如下:根据年产量确定流量规模―关注土地、总投资等约束―拟制流程和布局,适当考虑新技术和设备―关注建筑的安全距离―就近布置动力、能源等辅助设施―确定建筑主体参数―考虑建筑的协调感、美化需求等因素―考虑消防、环保等要求―补充、完善未明确的外延和内涵―多构思方案的讨论、筛选―方案总体定型、确认―提出成本组成、资金筹措和调配方案―资源约束条件和风险识别及其化解预案―运营预期的经济效益―运营预期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基本关注要素。

构思完成后,以文字描述结合图形的方式提交构思总体方案,包含设备表、投资表、经济预期、总体进度等。

2.3 可行性论证

主要论证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经济合理性与赢利性、实施的可能性与风险。基本步骤有以下几点。

2.3.1 能力测算及选型

确定生产规模,依据工作制度、分班制度、保养制度计算设备综合利用系数等,形成设备或装置的初步选型。

2.3.2 建设场地论证

项目布局应结合项目用地、内外部现有设施、人流和物流等情况,考虑资源流动最短、盘活现有资源、协调周边环境、足够的安全距离等因素。

2.3.3 财务评价

第一,评价依据。财务评价的依据为最新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建设方实际财务数据等。

第二,基础数据的确定。(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产品纲领包括所有产品的类型与名称,评价时长包含建设期和达产期。(2)项目计算期及生产计划安排:明确项目计算期年限,包括建设期年限、建设与生产的关系、何时达到设计能力、运营期为多少年等。(3)资金使用计划:根据设定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提出项目建设投资拟安排在几年内全部完成建设和调试、逐年的资金投入比例,并形成资金使用计划与筹措表。(4)流动资金:依据行业及地方对流动资金的估算要求,按实估算项目流动资金,可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等,并明确流动资金的来源。(5)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情况,对利用情况和数量进行说明。(6)盈余公积金:明确提取方法与提取比例。(7)评价参数:产品生产融资前的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

第三,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1)总成本测算:提出外购原材料、主要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折旧、修理费及其他费用等的数据,说明数据来源的方法及参照依据、预期等,形成项目的总成本费用估算。(2)营业收入、税金、利润测算:对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税金、利润测算,结合产品纲领形成总利润额,并提出各项数据的测算原则和依据。

第四,财务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计算指标包括增量投资、全部投资。提出财务评价指标表现出的具体意见,增量投资及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与基准收益率的对比情况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情况;财务净现值对比情况表明项目盈利能力情况;项目投资回收期与基准投资回收期对比情况表明投资回收能力情况。需附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增量投资、全部投资)等。(2)偿债能力-资产负债分析:编制资产负债表,明确新项目投产时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提出项目投产后各年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明确表明项目的偿债能力及快速偿债能力情况。(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编制项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得出计算期内的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净现金流量和累计盈余,提出计算期内各年资金平衡和盈余情况,表明项目净现金流量是否可维持正常运营和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情况。

第五,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的(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点BEP(%)公式为:年固定成本/(年营业收入-年可变成本-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00%=A%。即当生产负荷超过A%时,本项目可以盈利。(2)敏感性分析分别就产品价格、经营成本、建设投资和产品产量等因素,对项目全部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单敏感性分析,形成敏感性分析表和敏感度系数分析表。分析提出各因素变化对项目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并将变化因素按敏感程度排序;提出这些因素在一定变化范围内,所有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与基准收益率对比情况,明确表明项目总体风险情况。

第六,财务评价结论。通过对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从财务角度明确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财务效益情况。最终说明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2.3.4 社会影响分析与评价

实施项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的影响,实施项目对社会效益的影响、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情况,特别是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

2.4 提出项目建议书

内容包括:建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市场分析、选址、建设条件、建设方案、节能、环保、消防、安全、卫生、实施方案、投资估算、经济分析与评价、社会影响分析与评价等。

3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实施保障

3.1 制度保障

规范的程序、严格的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保证。项目的管理制度必须在概念阶段或之前完成建立。

3.2 建立流程化的信息化平台

建立包括客户、项目、报价、合同、回款、售后、费用、日程、公告、知识库、备忘录、个性网址、邮件、图表统计、自动提醒、团队管理等功能模块的信息平台,对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管理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3.3 组织全面、正确的项目需求识别

项目需求识别的过程按逻辑关系的先后分为3个步骤(过程),即项目需求的收集、项目需求的识别、拟制项目需求建议书。把握好项目的需求,以项目的关键需求为重点展开,考虑如投资、环境、约束、成本、技术和基本风险等相关因素形成总体方案的构思。

3.4 确实抓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技术分析论证是否确实落实并满足项目需求;投资分析论证是否赢利;风险评估识别风险和化解方法。

3.5 提高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一是要尽可能识别项目的需求,二是要尽可能细化项目方案,三是要提高项目方案的论证水平,四是适当考虑市场因素对投资的影响。

3.6 加强企业的项目管理培训工作

项目管理培训应纳入到企业正常的管理培训中,注重项目的全过程培训,必须在概念阶段或之前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侯继涛.ITSM项目需求分析的四个关键步骤[J].通讯世界,2006(6):10.

[3]耿永常,王光远.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1-226.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范文第2篇

随着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节能环保行业正迎来发展春天。有机构分析,“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投资有可能达到5万亿元。

受益于产业规划即将出台,近期环保股集体大幅飙升。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正是政策刺激了环保股的上涨。进入6月中旬以来,环保板块延续强势再度大举走高,以5.5%的涨幅领涨两市,而一季度潜伏其中的基金自然也获益匪浅,其中以宝盈基金最甚。

环保概念股涨势凌厉

在走高的环保概念股中,巴安水务(300262)以高达61%的涨幅位居榜首,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科林环保(002499),期间涨幅为35.65%。永清环保(300187)则以22.77%的涨幅位居第三名。涨幅在20%以上的还有开能环保(300272),上涨21.08%。涨幅在10%—20%之间的则有九龙电力(600292)、三维丝(300056)等7只个股。

同时,环保概念股也再次出现井喷行情,10只环保股涨停。从5月30日以来的数据来看,环保概念股表现明显强于大盘。总的来说,46只环保概念股中,31只个股实现了正收益,跑赢大盘的则有44只。

从一季报看,有两家基金重仓盛运股份,富兰克林旗下4只基金合计持有盛运股份1400余万股,华宝兴业旗下2只基金持有400余万股。

宝盈基金获益明显

而基金一季度则是重仓了大部分的环保概念股。Wind统计显示一季度末基金重仓的有30只。宝盈基金凭借涨幅排名第三的永清环保,成了此次环保行情中最大的赢家。统计显示,一季末宝盈旗下五只基金均持有永清环保,合计持有468.15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高达25.72%。其中宝盈泛沿海区域增长、宝盈增强收益两只基金持股数量最多,分别持有260万股和100万股。今年1月,永清环保甚至创下了14.31元的最低价。去年二季度以来,宝盈旗下基金对该股一直都在进行少量的加、减仓操作。 此外,华宝兴业新兴产业也持有永清环保50万股,其中一季度还加仓了13万股。

不过基金持股比重最大的当属碧水源(300070)。一季度末共有18只基金合计持有碧水源3572.7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的30%。持有该股数量较多的几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宝兴业、富兰克林国海、泰信以及农银汇理基金。

华宝兴业旗下华宝兴业行业精选、新兴产业股票合计持有碧水源811.73万股;国海富兰克林旗下则有三只基金持有碧水源,即富兰克林国海潜力组合、弹性市值、中小盘,合计持有640万股。泰信旗下两只基金也合计持有550万股,农银汇理行业成长持有450万股。

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20%以上的还有聚光科技(300203),一季度该股也有4只基金位列其中,合计持股1063.5万股。占比在10%以上的则还有三聚环保、山大华特、桑德环境、盛运股份、万邦达、龙净环保。不过上述6只个股中涨幅在10%以上的只有万邦达,期间上涨了13.61%。一季度末3只基金合计持有该股601.70万股,其中华商盛世成长和华商策略精选合计持有494.2万股;华富竞争力优选则有107.51万股。

基金盯新产业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自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财务分析专家奥格洛弗出版颇有影响的投资咨询报告《盈余质量》开始,盈余质量分析在证券业日益受到重视。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公司的盈余质量更加受到重视。市场上许多知名刊物,如Standard & Poor、Wall Street Journal等都对美国境内的股票进行盈余质量评级并定期公布,对市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但迄今为止,即使在美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未能对盈余质量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各方一致认为含有虚假信息的盈余是低质量的。奥格洛弗在其《盈余质量》中将盈余的持续性作为盈余质量的主要问题。Beaver认为,盈余数字的功用是向投资者传递某种有助于判断和估计经济收益的“信号”,可用盈余信息与股价的相关系数(即盈余反应系数,简称ERC)作为盈余质量的测度变量,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越高,即ERC越大,说明其盈余质量越好。2002年在由美国会计学会(AAA)主办的关于盈余质量的研讨会上,盈余质量被定义为,“随着时间流逝,由应计制所确认的盈余数额与公司流入的现金数额的弥合程度”。Penman and Zhang认为,“公司披露的目前盈余如果能够较好地表明未来盈余水平,则该盈余是高质量的”。Katherine Schipper,Linda Vincent认为,公司对外披露盈余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收益信息,他将盈余质量定义为盈余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即以当期或历史盈余来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2、实证研究综述。在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国外已有的研究大多从盈余管理角度,以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的关联程度作为盈余质量的测度变量。应计利润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和收付实现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之间的差额。盈余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应计利润两部分组成,应计利润又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之间的关联程度不仅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某些特征,更是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甚至是盈余管理的集中反映。

对于盈余管理的衡量,Healy以总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但这种方法忽略了应计利润中不可操纵的部分;Deangelo则以应计利润的变动部分来衡量盈余管理,但该方法无法控制经济情况改变对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Jones、Dechow和Sloan等都倾向于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变量;而Dechow and Dichev,Hribar and Collins,Whisenant and Yohn等则认为,会计盈余中的现金比应计利润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并以应计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的比值来判断盈余质量,该比值越高表示盈余质量越低。总的来说,盈余中应计利润部分越少,特别是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越少,经营现金流量越多,则盈余质量越高。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比较零散。综观国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笔者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加以总结。

1、理论研究综述

(1)强调盈余的真实性。认为盈余质量的好坏就是看盈余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状况。余新培将盈余质量定义为“报表数据在被认定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损益表被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程度或放心使用的程度。”周斌认为,盈余质量是指会计盈余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盈余是指报表盈余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营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信任的,而误导性的描述则是低质量的。周建波认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基础是盈利中有多大比例是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反映,而不是通过盈余管理等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盈利质量的核心在于盈利的真实性。

(2)强调盈余的现金保障性。侧重点放在现金上,认为能够带来现金流量的盈余是高质量的盈余。其典型代表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储一昀、王安武,他们对盈余质量这样定义:“盈利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高质量。”另外,秦志敏认为,“盈利质量是公司盈利水平的内在揭示,是在盈利能力评价的基准上,以收付实现制为计算基础,以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基本依据,通过一系列现金流量指标的计算,对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修复与检验,对公司盈利状况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从而反映公司获取的利润品质如何的一种评价结果。”

(3)同时强调盈余的现金保障性和持续发展能力。即,一方面强调盈余是否伴有现金流;另一方面强调盈余是否有持续发展能力。艾健明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在谨慎的、一致的财务基础上,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周晓苏这样定义盈余质量,“所谓利润质量,从一个会计期间看,表现为账面会计利润的变现能力;从长远观点看,表现为各期利润持续发展的稳定程度。”

(4)强调盈余的决策相关性。程小可认为,盈余质量是指盈余信息的投资者决策相关性,即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他从盈余的预测价值、结构性、持续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盈余质量的理论及衡量,并就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指出评价方法。但其评价仍然限于基本分析,且没有将这四个方面联系起来综合评价。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讨论盈余质量时,有几个相关的概念,即盈余质量、收益质量、盈利质量、利润质量等。作者认为,这四个概念实质上是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而且目前研究中对这几个概念是不加区分混合应用而将它们等同的。因此,基于尊重原作者的考虑,本文在引用相关文献时沿用他们原先的提法,并在文章后续部分中统一使用盈余质量来进行表述。

2、实证研究综述。王志台采用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永久性盈余的表征变量,以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作为盈余持续性的衡量标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一假定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受到了人为地操纵,其持续性则值得怀疑。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只是盈余持续性分析中的一个指标,以此来估计盈余持续性,显然比较粗糙。

储一昀与王安武从盈余与经营现金流量联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问题。他们认为,盈余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余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他们设计出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四组8个指标,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在应计制与现金制下的差额来反映盈余质量。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不容乐观。

耿建新等从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较角度来发现违规公司报表的特点,寻找信息不实公司的预警信号。研究发现,当企业在经营业绩下滑时,若进行盈余操纵,其净利润现金差异率会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既可以作为一个盈余质量指标,也可以作为一个预警监控指标。

周建波选用了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变化、存货、坏账准备、应收账款、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8个指标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盈余质量的综合得分值,并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各指标以及盈余质量综合得分对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利的增量解释力。研究结果发现,控制了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变化及公司规模等变量后,无论是盈余质量的各指标还是其综合指标都对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余有显著的增量解释力,盈余质量较低(高)的公司,其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余也较低(高)。周建波的研究比较全面,在指标的选取上,考虑了盈利质量的各方面;在方法上,也综合了统计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较以前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是在某些指标的设计上还值得探讨。

王庆文以1998~2002年沪深两市A股为样本,以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研究其对公司下一年度盈余及未来两年内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t年度盈余高而经营现金流量低的公司在第t+1年度的盈余会降低,而第t年度会计盈余低而经营现金流量高的公司在第t+1年度的盈余则会升高。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基于盈利质量概念的指标设计理念

在对盈利质量进行探讨时,作者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从中发现了几个相关的概念,即盈利质量、收益质量、利润质量和盈余质量等,这四个概念实质上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同一事物。因此,本文未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分,并且本文统一使用盈利质量来进行表述和分析。 “盈利质量”一词的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财务分析专家奥特洛弗(O'Glove)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投资咨询报告《盈利质量》(Quality of Earnings),从这个时候开始盈利质量在证券业就日益受到重视。

对盈利质量的定义,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观点:(1)强调盈利的现金保障性,即能够带来现金流量的盈利才是高质量的盈利;(2)强调盈利的真实可靠性,即盈利质量的好坏在于它是否真实地反映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 (3)从盈利是否伴有现金流入和盈利是否有持续能力,经常性业务带来的盈利较偶发易和事项带来的盈利具有持续性并对盈利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是企业真实的持续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的内在揭示,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结合财务数据对公司盈利指标作进一步修正和检验,对当期企业盈利的持续稳定性、获现性、现金保障性与成长性的一种评价结果。这样的定义包括盈利的真实性、成长性、获现性、持续性和获利性等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盈利质量的本质,综合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能。本文拟从盈利质量的持续稳定性、成长性、现金保障性和获利性四个角度出发设计盈利质量的评价指标。

二、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指标 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是影响盈利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指标时需要关注不同盈利在公司盈利总额中的比重。反映盈利质量持续稳定性的指标主要包括:(1)营业利润率(X1)。它反映了企业在不考虑非营业成本的情况下,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2)主营业务贡献率(X2)。公司利润中只有主营业务利润才是公司最稳定、最可预期的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该指标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盈利具有持续稳定性,盈利质量较高。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贡献率=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二)盈利的成长性指标 盈利质量成长性的高低对企业扩大资本规模和再生产以及不断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成长必须依赖与主营业务的增长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反映盈利质量成长性的指标主要包括:(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3)。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 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2)净利润增长率(X4)。该指标体现企业净利润的历史增减情况,净利润的增长为正数,则说明企业本期净利润增加,净利润增长率越大,则说明企业盈利增长的越多;反之亦反。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 上年净利润) / 上年净利润。

(三)盈利的现金保障性指标 反映盈利质量现金保障性的指标主要包括:(1)盈利现金保障倍数(X5)。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盈利的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盈利质量。盈利现金保障倍数越高,说明盈利质量越好。其计算公式为:盈利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2)销售现金比率(X6)。该指标是在剔除了应收账款对企业带来的风险的前提下,从现金流入的角度反映销售收入的实际情况,该指标值若大于l ,则说明当期收入全部收到现金,且还收回以前的应收账款,实际现金流入的能力强,盈利质量较好;该指标值若小于1 ,说明当期有部分收入没有收现,盈利质量较弱。其计算公式为:销售现金比率=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3)资产现金回收率(X7)。该指标可以用来反映公司的资产所产生现金的能力,通过评价公司全部资产运营效果的好坏和质量的高低,从而有效的补充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盈利率。该指标越高,说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公司盈利质量越高。其计算公式为: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 平均总资产。

(四)盈利的获利性指标 获利性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经营活动的好坏,最终都会通过获利指标直接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反映盈利质量获利性的指标主要包括:(1)净资产盈利率(X8)。该指标是评价企业股东权益盈利水平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综合效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自有资本获取盈利的能力越强,企业盈利质量也就越高。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盈利率=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2)销售净利率(X9)。该指标反映的是销售收入的盈利水平,从销售净利润的指标来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有助于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3)每股收益(X10)。该指标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即可以衡量普通股的投资价值,又可以评价股本获利能力。每股收益值越高,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质量就越高。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 (净利润- 优先股股利) / 期末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截止2011年陕西省共有37家上市公司先后上市,除去*ST类和ST类共6家上市公司,最终选取陕西省31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年报数据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证监会网、巨潮资讯网、和新浪财经网。

(二)因子得分函数 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出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三)实证结果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高低盈利质量公司的对比分析。以陕西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排名前十(见表1)和排名后十(见表2)的上市公司为例,将其对比分析如下。从表1分析可以发现,排名1、2、3、7、8、10的公司总得分高,主要归因于达刚路机在公因子F1上的得分最高,尤其是其销售净利率X9为95.2%,显示了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性;排名第4的公司主要归因于公因子F4上的得分最高,主要是主营业务增长率为X3为93.6%和净利润增长率X4为94.0%,显示了该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排名第5、6、9的公司主要归因于公因子F2上的得分最高,尤其是资产现金回收率X7为96.4%,显示了该企业具有良好的现金保障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排在后十名的公司中四个公因子上的得分其中有三个均为负值,说明这些企业盈利质量差,排在倒数第1的彩虹股份在主因子F3上的得分最低,说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不突出,对公司贡献较小,公司因该突出主业,扎实主业;排在倒数第2的宝钛股份、倒数第6的西部材料、倒数第9的宝德股份和倒数第10的中国西电,在主因子F2上的得分最低,说明该公司的现金保障性差;排在倒数第3的标准股份、倒数第4的西飞国际、倒数第5的航天动力、倒数第7的宝光股份和倒数第8的西安饮食这些公司在F1上的得分最低,说明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差。通过综合得分表以及上述高、低盈利质量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差距很明显,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呈现“金字塔”的分布格局。

其二,上市公司行业间的盈利质量差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看,陕西省上市公司排名前十名的公司有以广播电影电视业和采掘服务业等行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均较高,如广电网络和通源石油的排在前十名的位置;而以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为代表的行业如格力地产、标准股份、航天动力、宝钛股份和西部材料等的盈利质量情况则较差,排在后十名的位置,行业差距表现明显。可见,陕西省上市公司不同行业间的盈利质量差异较大。

其三,同一行业间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差异分析。从制造业分析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达刚路机、烽火电子、陕鼓动力、中航电测、启源装备和坚瑞消防分别以1.0293、0.8922、0.5325、0.2866、0.2781和0.1542的得分排名第1、第4、第6、第7、第8和第10,而彩虹股份、宝德股份、标准股份、西飞国际、航天动力、西部材料和宝光股份分别以-1.2915、-0.7423、-0.5303、-0.5013、-0.4920、-0.4828和-0.4780的得分排名第31、第30、第29、第28、第27、第26、第25。可见,制造业这个行业的差别很大,盈利质量差异非常明显。从社会服务业分析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格力地产以0.1533的得分排名第11,而西安饮食和西安旅游以-0.4045和-0.2586的得分排名第24和第19,差异仍然很明显。说明,社会服务业这个行业的差别也很大,盈利质量差异也非常明显。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同一行业间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差距也很明显。

四、结论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高质量的盈利应具有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成长性、现金保障性和获利性的特点。第二,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陕西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高、低的最主要原因是盈利获利性和现金保障性的高低,成长性和持续性的影响略弱于获利性和现金保障性的影响。第三,在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进行实证分析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盈利质量的主因子,并根据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出盈利质量总体得分函数,由此计算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综合得分及其排名情况。第四,陕西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提高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要提高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既要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突出主业,注重资产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又要继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同时还要加大社会各层的监督力度。

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IPO效应;中国创业板;NASDAQ市场;证券文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1-0099-05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一、IPO效应理论及研究概况

1994年,英国学者Jain和Kini对1976年到1988年美国682家公司首次招股后的经营性现金流和总资产报酬率进行研究,发现发行后这两项指标在招股后5年内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这就是著名的IPO效应理论。

IPO效应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对于IPO效应的原因,国外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的由于上市导致的管理层持股减少所带来的问题,原始企业家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在IPO之后表现更好。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司普遍抓住其经营业绩最好的时机上市,导致上市之后业绩下滑。第三种观点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企业在IPO后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第四种观点认为公司在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是IPO效应的主要原因。

我国学者对IPO效应理论也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杜传文和叶乃杰、寇祥河等的研究表明:IPO效应与风险投资(以下简称“风投”)的参与有关,与无风投参与的企业相比,有风投参与的企业IPO效应不明显。杨亦民和胡晟姣对IPO效应与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行业之间的IPO效应有显著性差异,同行业公司的IPO效应无显著性差异。王春峰和李吉栋的研究结论认为:盈余管理是导致IPO企业发行之后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但是,国内外学术界缺少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上市公司其IPO效应的差异性比较研究。2007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长达6年的深度调整,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不稳定是重要原因。而对中外IPO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则有助于揭示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稳的原因。本文选取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本土公司以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通过比较其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分析上述三类公司IPO的特点和差异。

二、样本选取、比较指标的确定和模拟公司的形成

(一)样本公司的选取

美国NASDAQ创设于1971年,而中国创业板市场创设于2009年,为了保证比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选取2009年在两个市场首发上市的公司作为比较样本。为了较好地进行IPO效应的国际比较,我们把在两个市场上市的公司分为三类:

(1)2009年上市的36家中国创业板公司。2009年9月,中国创业板开设后,当年共发行上市36家公司,这36家公司均完整地披露了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且没有1家退市,我们把这36家公司作为IPO效应比较的第一类样本公司。

(2)2009年上市的11家NASDAQ美国本土公司。2009年在NASDAQ市场IPO的美国本土公司共有19家,其中有6家公司现已退市。由于退市公司退市后不再进行财务数据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因此在研究中予以剔除。其余的13家美国本土公司中,有2家公司因到目前为止没有披露2012年的年报及招股说明书数据披露过少,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所以我们把这2家公司也从研究中予以剔除。剔除6家退市公司和2家财务数据披露不完整的公司后,我们选择在NASDAQ上市的11家美国本土作为IPO效应比较的第二类样本公司。

需要说明的是,如表1所示,在6家美国退市公司中,仅有一家是因破产而拍卖,拍卖价格也只比发行价格低了35.71%。其余5家均因被收购而退市,被收购的公司仅有1家股份收购价格低于发行价,另外4家公司股份收购价格均大幅度高于发行价格,可见美国本土退市公司的股东大多得到了较好的回报。

(3)2009年在NASDAQ市场上市的5家中国概念公司。中国概念公司是指在境外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实际控制人也是中国居民的公司,此处是指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2009年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共有6家,其中有1家退市(退市时间为2011年10月28日),退市价格为6.96美元,与发行价格12美元相比,以发行价格购买IPO股份的投资者亏损了41.97%。剔除退市的这家公司,目前还在NASDAQ上市交易的5家公司是我们进行IPO效应比较的第三类公司。

(二)财务数据和评价指标的选取

中国创业板和NASDAQ均要求披露公司上市前2年的财务报表。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我们选取了上市前2年、上市当年和上市后3年(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统计、比较和分析的基础数据。

进行比较所选取的财务数据及派生财务指标共6项,分为三个大类:

(1)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核心数据指标:选取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这3项财务数据指标进行比较,主要用来反映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

(2)盈利比率指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作为比较的指标。之所以选取总资产收益率而没有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比较指标,是因为:一是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总资产收益率(ROA)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二是中美会计准则在股东权益执行标准上的差异,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不具有可比性。

(3)变化趋势指标:根据统计的财务数据,我们计算了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作为变化趋势的比较指标。此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变化趋势。

(三)模拟公司的建立

样本公司和数据指标选取完成后,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上述三类公司的总体状况,我们用绝对值加总的方法对三类样本公司要比较的核心财务数据(包括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按年份进行加总和计算,最终建立了A、B、C三个模拟公司。其中A公司代表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36家公司;B公司代表2009年在美国NASDAQ市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1家美国本土公司;C公司代表2009年在美国NASDAQ市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5家中国概念公司。

三、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核心数据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数据指标

(1)净利润又称为净收益,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中按照规定缴纳了所得税之后的利润留存。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是决定投资回报的一项基本因素。净利润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企业在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是评价企业经营和盈利的综合性指标。

(2)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是企业最基本、最主要的收入,只有保证主营业务收入的充足,企业才能有获得净利润的空间,当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也未必能够保证净利润的增长。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经营活动现金总流入量与总流出量之差,其被粉饰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很小,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指标的比较分析

如表2、表3、表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

(1)净利润:A公司的净利润从2007―2011年逐年上升,但2012年的净利润较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低于2010年的净利润数,只相当于上市当年(2009年)净利润的1.28倍。B公司的净利润除上市当年(2009年)有所下降外,从2007―2012年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的净利润相当于2009年的5.45倍。c公司的净利润在上市前的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而上市以后的2009―2012年则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的净利润只相当于2009年净利润的90.78%。从净利润指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表现最好,而中国创业板公司次之,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并且在三者之中,只有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净利润在IPO之后保持了上升趋势。

(2)主营业务收入:A公司和B公司从2007―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对值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A公司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3.38倍,B公司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1.67倍。C公司在2007―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整体也呈上升趋势,但其中2010年度和2012年度略有下降,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1.19倍。整体上看,中国创业板公司、NASDAQ美国本土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三个模拟公司在IPO之后的经营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中国创业板公司的增长幅度最大,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增长幅度次之,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增长幅度最小,而且很不稳定。

(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A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07―2012年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只有2010年略有下降,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2009年该指标的1.91倍。B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在2007―2012年均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2009年该指标的3.44倍。c公司该指标在上市前的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上市后的2009―2012年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只有2012年比2011年略有回升,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只相当于2009年该指标的0.838倍。从这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出NASDAQ美国本土公司该指标表现为稳定增长的态势,且上市以后增长幅度较大;中国创业板公司虽在2010年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增长幅度最大;NASDAQ中国概念公司在上市前稳定增长,但上市以后表现不佳,呈明显下降趋势。

四、盈利比率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ROA)是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不易受到财务杠杆的影响,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计算方法为:总资产收益率=2*净利润/(上一期总资产+本期总资产)。

如表5所示,A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在2008―2012年呈下降趋势,其中上市当年也就是2009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2.11%,2010年比2009年下降幅度为18.18%,虽然2011年的总资产收益率保持了2010年的水平,但2012年又开始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达到33.33%。B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在2008年到2012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上升趋势非常明显,2012年的总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当年(2009年)的3倍。C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总资产收益率一直呈明显下降态势,2012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只有上市当年(2009年)的36.4%。

通过总资产收益率对比可以看出:(1)中国创业板公司在IPO后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并没有随着大规模股权融资而增加。(2)NASDAQ美国本土公司在IPO之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比上市前有所提高。(3)NASDAQ中国公司在IPO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大幅下滑。

五、变化趋势类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变化趋势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盈利水平的变化趋势情况,其计算方法为: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一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反映了公司运用总资产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情况,采用的计算方法为本年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本年总资产收益率一上一年总资产收益率)/上一年总资产收益率*100%。

(二)比较分析

(1)净利润增长率:如表6所示,A公司上市前的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了30.41%,而上市当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则达到最高,为46.81%,上市以后,净利润增长率一路下滑,2012年甚至出现净利润下降,净利润增长率为19.04%的情况。B公司上市前,净利润由2007年的亏损转为2008年的盈利,且盈利额达到2.43亿美元,但2009年的净利润并没有因为当年上市而出现大幅度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22.46%的情况,随后,B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保持了大于零的状况,说明B公司的净利润一直在增长。C公司在上市前的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竟然高达74.15%,在上市的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也达到了52.83%,但上市以后,净利润增长率掉头直下,且转正为负,下滑至6.58%,2011年虽略有反弹,达到4.08%,但2012年又掉头向下,转正为负,下滑至6.63%。且从上市后三年净利润增长率的平均水平看,只有C公司的平均值为负(-3.04%),明显低于B公司的平均值(113.58%)和A公司的平均值(11.07%)。

(2)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由表6可见,A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只是在2011年为正,但也仅有0.33%,其他年份均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C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历年均为负。B公司则表现比较好,从上市后三年的平均水平看,只有B公司为正,且B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平均为82.79%,显著高于A公司的平均值(-17.15%)和c公司的平均值(-27.98%)。

六、研究结论及原因探析

(一)研究结论

三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在上市后都有所提高,但最能反映股东回报能力的净利润水平和最能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情况及最能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差距较大,其中NASDAQ美国本土公司IPO后表现较好,稳中有升;而NASDAQ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在上市后基本都呈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中国创业板公司表现介于两者之间。总体上看,无论是净利润、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增长情况,还是盈利能力,上市后,NASDAQ美国本土公司都要明显好于中国创业板公司和NASDAQ中国概念公司,其中NASDAQ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综上所述,三类样本公司中,NASDAQ中国概念公司IPO效应最为明显,中国创业板也存在比较明显的IPO效应,而NASDAQ市场的美国本土公司并不存在明显的IPO效应。

(二)原因探析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时,常常把原因归结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但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的业绩表现却向这一普遍认可的结论提出了挑战,因为中国概念公司在纳斯达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其IPO效用最为明显。

是不是中国和美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了IPO效应的差异呢?在2007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3%、9.6%、9.2%、10.4%、9.3%和7.8%,增幅位居全球第一。同期美国GDP的增幅则只有2.1%、0.4%、3,5%、2.4%、1.8%和2.2%,而且美国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显然,中国的宏观经济明显优于美国,我们不能把IPO效应的差异归因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差异。

NASDAQ上市的美国本土公司没有明显的IPO效应,而中国创业板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均具有IPO效应,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又该作何解释呢?

公司在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是NASDAQ中国概念公司IPO效应最为明显的直接原因。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就是它的净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等主要财务指标在上市当年(2009年)与上市前和上市后的其他年份相比,均达到了峰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在上市前或上市当年达到或接近峰值,而这些财务指标与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密切相关。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概念公司为提高股权融资效率进行了上市前的盈余管理,甚至有财务造假的可能。

中国创业板公司IPO效应比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要轻,说明中国公司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下,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对于导致境内外创业板IPO效应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更应该从证券文化的差异上进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