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品质现状

道德品质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品质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品质现状

道德品质现状范文第1篇

本次调查我们主要从大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入手,对大学生的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动机、品德意志、品德行为状况,以及从学校实施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效果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及品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品德状况及特点

1•大学生品德认识状况

品德认识是品德教育和发展的基础。本次调查我们从大学生对道德理想的价值取向以及大学生对道德修养与自身成才重要性的认识,对爱护公物、爱国等道德行为的认识这几方面对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进行评定。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除在公与私的问题上,选择“大公无私”和“公大于私”的学生占51•19%之外,选择“真诚大于虚假、高尚大于卑鄙”的均不足一半;有近30%的学生是倾向于公私兼顾和真诚虚假、正直邪恶、高尚卑鄙各半;而更为严重的是有20%左右的同学以损公肥私、虚假、卑鄙作为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伦理“双面刃”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所带来的负作用,道德价值的多元化的倾向,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与平庸和错误的倾向几乎势均力敌,各占一半。这应引起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大学生品德情感状况

本次调查中,我们分别从对祖国的神圣感、尊严感、自豪感,对事业的责任感,对事物的正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品德情感加以评定。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健康的。如:在回答参加升旗仪式的感受时,90%的同学有神圣、自豪和责任感的体会,8%的同学不知为什么原因激动,只有极个别(2%)的学生认为是形式主义和无所谓;当所在集体获得荣誉时,80%的同学感到激动和高兴,20%的同学感到无所谓或无动于衷;当做了有利于集体和他人的事时,80%同学有愉快情感的体验,20%的同学感到无所谓或不愉快或亏了;见有人见义勇为时,70%的同学表示可敬,10%的同学表示无动于衷或傻冒;80%的同学见到别人遭遇不幸时,感到同情并予以关心帮助,20%的同学表示出漠不关心,其中6•82%的学生甚至还感到暗自高兴、幸灾乐祸;有75•61%的学生为同学和朋友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但也有23•86%的学生感到无所谓或不舒服,甚至痛苦;有31•55%的学生见到公物被损坏而痛苦。以上数据反映出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品德情感是健康的。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本应支配着良好的道德行为,然而事实上大学生的品德情感与品德行为之间却存在着较大反差:如在升国旗的时候,90%的学生有自豪、神圣、尊严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但却只有21•75%和11•89%的学生能将爱护公物和努力学习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又如:虽然有70%的同学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表示可敬,但却有35•52%和11•76%的同学感到自愧不如和可敬不可学。这说明了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道德情感体验还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浅表层次,这样的道德情感水平还不足以成为支撑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的强大力量。

3•当代大学生品德动机状况

品德动机是品德行为的动力源,是品德意识支配品德行动过程的中心环节。30•53%的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动力是出于内在的需要,27•19%的学生是“内在需要大于外在要要”,25•72%的学生是“内在需要”和“外在要要”各占一半,仅有6•96%的学生认为道德修养仅是外在要求或外在要求大于内在需求。从表3中可以看到学生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以兴趣、价值、良心为动力的占76•72%,以名誉和利益为动力的占55•9%,可见学生的品德修养动机受其道德理想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亦呈现多元需要的状态。

4•当代大学生品德意志状况

大学生的品德意志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品德行为。我们由表4及表5中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自控力、承受力、抗挫力、坚持力、抗干扰力的评定,发现学生的品德意志水平状况参差不齐。品德意志力强或较强的学生约占40%—50%,居中者约占30%—40%,有近20%的学生品德意志力处于较差水平。这些数据为我们加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提供了事实依据。

5•当代大学生品德行为状态

品德行为是其品德认知、品德情感、品德意志状况的最终体现。林崇德认为:“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才是我们研究品德教育的落脚点和着眼点。品德行为最成熟的标志是达到“独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即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表现为学生品德行为的自觉性、独立性、坚定性和一贯性。“个体掌握道德的过程是从无律到他律、自律和自由四个阶段。”②调查结果向我们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品德行为优秀、中间和差的几种状况:约40%—50%当代大学生品德行为达到了“自律”的水平,但一些最起码和基本的文明修养行为竟亦有一半的学生未达到要求。

(二)当代大学生品德教育现状及特点

品德教育是一个涉及到学校、社会、家庭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本次调查,我们主要从学校德育内容、方法、途径、效果等方面对大学生品德教育现状进行评定。

1•大学生对学校思想品德开设课程的需要性情况

学生对目前开设的思政、思品课程的必要性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法律知识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品德修养、邓小平理论、职业道德、马列原理、军事理论。从以上排序情况看,学生对思政、思品课的需要率不高,除法律知识基础、形势与政策和大学生品德修养的需要率过半以外,其余课程需要率均不足半数。而且学生多是从自身实用的角度来选择课程,而对开设这些课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2•大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程度

11项德育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出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率不高,达到半数满意的项目仅有6项,且最高一项满意率不到60%,其余均在56%以下。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品课的满意率仅为38•75%,排序为第八,远低于排序第二位的马列主义理论课(55•29%)的满意率,这个结果与学生的需要率刚好相反,前者的需要率为56•69%,而后者的需要率为29•09%。学生们感到最不满的是教师的师德现状和大学生的文明修养现状,其不满率竟分别高达50•25%和54•03%。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师德水平已迫在眉睫。

二、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及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素质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人群,他们的品德素质是构成国民品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品德状况,从某种程度上讲,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的品德心理素质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大学生的品德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属优秀或较优秀的在40—50%之间,属平庸中间状态类型的在30—40%之间,属于较差或问题较多类型的接近20%。调查结果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邓小平同志“十年来我们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③这句话的份量。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工作依然是任重道远。

2•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冲实与失范现象。

由于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双面刃作用,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道德行为显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在国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变革时期,旧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规范已不适用,而新的道德伦理体系还没建立,道德伦理教育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缺乏市场经济下新的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市场经济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益优先原则;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两个适用领域不同的伦理原则的价值矛盾,使学生在道德理想价值选择时产生困惑和冲突。如果将市场经济伦理原则无限制地扩展到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中,就产生了学生道德价值追求的误区和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冲突与失范。部分学生中的损公肥私、真假不分、正直邪恶不讲、高尚卑鄙不顾的错误便由此而生。

3•学校品德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和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

本次调查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学生排在第一的是“形式主义严重”。事实上,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后面所掩盖的实质性问题是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和德育工作者急功近利、浮躁、虚假的作风。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包括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合理性价值”,即“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完满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④,另一方面也包括了道德教育为国家政权服务、稳定社会的“工具合理性价值”。而道德教育的狭隘的实用工具化倾向则使道德教育政治化、工具化,使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致使道德教育偏离对人自身道德建设的“目的合理性价值”,而出现品德教育中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完成上级任务的情况。这是品德教育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了教育本质的主体性,一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地位,失去了建设自身道德的内在热情与主动精神,失去了学生主体道德知、情、意、动、行的实践过程,致使道德教育难于由教师的知识转换为学生成熟的品德心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系统。学生主体性缺失是学校品德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

4•学校品德教育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陈旧。

调查中学生对品德教育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反映强烈。在“您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改革的重点应是什么”一问中,42•75%学生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排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思想品德课由于内容陈旧、脱离实际,而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的价值的现实,无法对社会道德问题进行解释,难以回答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冲突问题,不能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情况下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和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道德智慧和能力。这样的品德教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的生机和活力。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对品德教育的需要率和满意率的巨大反差。

5•师德现状堪忧,部分教师道德素质不高,影响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在调查中有77•89%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学校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最大。有57•04%的学生认为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教师对其品德形成有较大影响。然而有48•89%的学生对教师师德现状不满,其中很不满意的竟达27•66%之多。这是一个应引起深思和高度重视的问题。教师职业的神圣,引发人们对教师人格的完美期盼。但事实上,生活在充满利益矛盾、生存竞争、交换原则的市场经济的现实社会中,教师个体难以实现对社会的自身道德和人格塑造的超越,而使相当部分的教师在人格塑造上流于平庸而失去了师德的尊严,失去了学生的尊重,并且对学生品德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构符合时代精神、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

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因为道德建设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从新的视角构建中国现代德育理论体系”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⑥,乃是从理论上解决道德建设滞后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构建中国现代德育理论体系,首先要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勇气,敢于否定和破除那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过时的、陈旧的伦理观念,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伦理观念。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导,根据新的时代精神,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上,从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观点,从现代化对人的道德素质要求,从多学科的视角确立新的道德教育观念、道德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这是新时期学校德育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2•坚持道德的实践性本质,实现道德由知到行的转化,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学校德育不仅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播德育知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更重要的也是学生主体通过获取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将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知识系统和内在道德能力系统的过程,形成自身成熟稳定的道德心理结构的实践过程。道德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方式应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经院式的课堂,而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的整个生活成为真正道德的生活,实现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激励和提升作用。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学生则可以用多种方式以一个真实社会角色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在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获取生活中的道德智慧和道德能力。

3•在高起点上塑造教师完美人格,加强师德建设。

道德品质现状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德育评价/品德结构/品德测评

【 正 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

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

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 & 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小”“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 周明星.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道德品质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评价/品德结构/品德测评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二)现行学校品德测评的误区

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品德测评。它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状态,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目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测评理念陈旧,重诊断轻发展。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测评中充分体现,测评的发展未能真正实现。

第二,测评内容未能反映品德本质,集中体现为动机缺失。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品德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对品德结构的完整考察应当整合这两个方面。现行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着将行为与动机相分离,孤立地考察行为点的现象。

第三,测评方法客观性不强,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就测评过程来看,常常被动地等待道德行为的出现,不能主动创设有效的道德情境来引发个体进入道德状态。而一些较客观的测量方法,往往又影响到情境的真实性,带来更大的道德失真。

(三)品德测评的数量化与科学化

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是几代评价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了“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借助于数学工具走进科学的理想王国,这是合理的思维方式。德育评价的数量化探索,是推进德育评价科学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品德测评作为德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带有社会价值倾向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加以检测和评定的过程。品德测评的量化,是以数量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并对特征加以表述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德育评价的数量化过程,通过对测评对象及其特征信息进行符号化、等值化与客观化,便于采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客观综合、分析与推断,是德育评价步入科学化与现代化轨道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使事物有了简洁具体的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便于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分析与深入比较,有助于从大量具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测评的数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要求。

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数学作为一种形式是用来表征有着确定数量关系的物质内核的。品德是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测评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很难用简单的线性数量关系来反映。科学的量化要以对事物本质把握为基础,什么时候可以用数量,如何使用数量,数量表示什么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科学基础的量化只会让结果偏离目标更远。要防止把复杂的精神与社会现象简单化,就要坚持德育评价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就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在梳理品德测评基本理论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关于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理论为依据,寻求品德测评的新思路,尝试建立“生态—激励性”品德测评系统。

二、品德结构与测评指标

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结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那么,品德测评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测评指标。指标是评定的基本因素,是体现学生品德各个侧面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品德评定需要寻找多个指标,以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学生品德的全貌,这是开展品德评定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衡量品德测评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品德测评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首先必须把握完整的品德结构,据此确立测评维度。

传统品德结构四元论,将品德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从平面视角对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所作的静态分析,但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把握品德结构的实质。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价值选择与规范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内在条件。品德测评就是要评定这种内部机制调节性能的高低。这种调节系统的心理基础是动机系统与行为系统。动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需要,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决定着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系统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规范执行的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性知识。

诚然,品德结构的调节水平是通过个体外在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所以,外部行为总是测评的重要维度。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动机是意识的集中指向,动机系统在调节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德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道德动机应当成为品德测评的重要维度。由于同样的外部行为可以受不同的内在动机驱使,行为表现只有与内在的动机状态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德性。

依据社会规范内化序列,道德动机分依从性、认同性与信奉性三种典型类型,品德建构便有依从性道德、认同性道德与信奉性道德三种水平。

第一,所谓依从性道德,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认识和情绪时,出于安全的需要,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它包括从众与服从,是品德建构的开始。依从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分离的一种被动状态,个体迫于外部压力作出规范行为。但依从可使主体获得关于规范行为的执行经验,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行为成分,为动机内化创造了条件。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与情境性等特点。

第二,所谓认同性道德,指思想与行为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规范本身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认同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相统一的开始,个体消除内部情感或意义障碍,取得对规范的心理趋同,并自觉作出规范行为。认同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关键,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第三,所谓信奉性道德,指个体随着对规范认识的概括化与系统化,以及以规范体验的逐步累积与深化,最终形成一种价值信念作为个体规范行为的驱动力。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的认识与体验上升为一种价值需要。信奉性道德是道德动机与行为高度融合的产物。信奉是对社会规范的最高接受水平,是认识与情感的结晶,是稳定而自觉的规范行为产生的内因。此时,作为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的品德结构已经建构完备,标志着外在于主体的规范要求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信奉具有高度自觉性、主动性与坚定性,尤其是面临困难时,也能始终如一。

上述三种品德建构水平在行为方式上都符合规范要求,但在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与自觉性上有差别,这是由动机水平的差异引起的。依从性道德是缺乏内在需要,迫于外部压力而作出的不自觉遵从行为;认同性道德是以初步的规范认同为基础而作出的自觉行为;而信奉性道德是以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为依据建立的自觉行为体系。这种以考察内在动机水平为重点的品德测评新视角,有可能将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推进一步。据此,品德测评的具体内容应当涉及动机与行为两大系统,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二是与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是社会规范执行情况。前两项反映品德结构的动机系统状态,第三项反映品德结构的行为系统状态。

三、建构品德测评新体系

(一)现代品德测评新特点

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前者常常强调测评的诊断、管理功能;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测评的教育、发展功能。这也是传统测评与现代测评的分界线。现代品德测评具有下列特征。

1.发展性。

现代品德测评遵循“以发展性为主,诊断性为辅”的原则。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性向目标逼近。测评本身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要有利于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提高。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是实现品德测评的最高目标。

2.主体性。

现代品德测评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考核、检查,把分类、选拔、管理作为测评的主要目的。品德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定别人,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又可增强其自我教育能力。

3.生态性。

现代品德测评追求测评过程的生态性,以生动的德育现实为基础,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这种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状态中真实地再现自我,并追求测评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

(二)现代品德测评新理念

品德测评“生态—激励性”系统的构建,以两大测评理念为支柱,试图给传统德育评价注入新的活力。第一,回归测评的真实感。品德结构的核心是动机,没有对动机的探测和监控,测评就失去了灵魂。没有让被评者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测评就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境界。为此,应采取测评指标内隐化技术,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第二,追求测评的激励性。品德测评强调以客观性为科学基础,同时更要强调其激励性。对于学生来说,测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实现学生的德性培育,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测评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

(三)品德测评的生态环境构建

从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系统来分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以品德结构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适应。一定的品德水平,表明了道德情境与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动机之间的确定关系。这使道德预测成为可能,也是品德测评可行性的客观基础。因而,对品德的考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道德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道德动机也是被一定的情境所触发。品德测评离不开道德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情境,主动引发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真实、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德性状态。营造测评的生态环境具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道德动机纳入测评系统。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具有内隐性。但内在的品质总是要通过外在的行为得以表现的,这或许也是测评中人们特别关注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抓住行为表现探测德性水平,一直是人们组织品德测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对行为考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对行为背后的动机把握的准确性。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他的行为。脱离背景的孤立行为是没有科学的道德意义可言的。因而,考察行为特征时,必须结合行为的背景、具体情境来探测行为动因。然而,动机是内隐最深的心理成分,难以捉摸。这使得品德测评具有很大的难度。行为主义只重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忽视或否定研究人的动机,这就无法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动机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动机是联结刺激和反应(行为)的中介变量,因而必须从可见的外部变量入手来确认动机这一内在变量,即从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和可控制操纵的外部刺激条件这两个客观指标的联系中来考察动机的确定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探明动机状态与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较科学地评定个体的道德水平。

对动机测量的操作,首先需要向被试呈现各种道德情境,如移情性情境、道德两难情境以及各种诱因刺激情境等作为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观测或问卷测查。如原苏联学者苏保茨基设计的挪球游戏情境,是测评学生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内部精神力量支持,抗拒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测验是这样安排的:发给学生一把小铲、一个罐子和一个装有若干小球的塑料桶。告诉学生如果能用小铲而不是用手把小球从桶中捞到罐子里去,就可获得糖果的奖励,然后主试就离开被试活动的场所。事实上发给被试的是一把无法捞球的小铲,所以倘若学生报告说用小铲把球从桶中捞到了罐子里,则表示被试有欺骗行为(即用手挪球而伪称是小铲挪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抵御不住糖果奖励的诱因。

对动机的测量常常需要构建一定的情境,笔者称这种测评为“生态化”测评。常用的生态测评方法有情境观察、情境问卷、情境判断等。

(1)情境观察法。

情境观察法是指创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置身其中,引发种种道德行为,进而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的过程。

(2)情境问卷法。

首先假设一种道德情境,让被试想像如果自己处在其中会如何想、如何做,并以被试自陈方式加以表述,区别于情境观察中以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指标。

(3)情境判断法。

这类方法首先由主试陈述道德故事,让被试对其中的人物行为表明态度。最典型的是皮亚杰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我国学者李伯黍教授等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

2.回归品德测评的真实状态。

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品德测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测评的真实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情境控制来实现的,因而真实性是与生态性相关的另一问题。品德测评的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是反映品德测评效度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离开了真实性就无从谈科学性。这就需要探讨品德测评的仿真系统。

品德测评仿真系统的营造,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建构,模糊或淡化测评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界线来实现的。对此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测量指标隐性化。

采用测量动机内隐策略,将真实的测评指标掩盖起来,让被试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之中,以排除动机干扰,达到自然状态。如设计一项团体体育竞赛,看起来是测量体育竞技,实际上是测量团体的凝聚力。哈次霍恩和梅(Hartshone&May)设计的诚实测验,测验情境与儿童日常生活情境很相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品德调查。测试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堂里实施词汇、算术推理、句子完成等测验,将试卷收回后,复印一份;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将未批改的试卷连同标准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批改并打上分数;最后再将试卷收回,与复印的试卷对照,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数。

(2)以情绪作为背景指标。

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个体情绪情感体验的变化最真实地反映个体内心的触动程度,应当作为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由于情绪情感常常伴有情不自禁地鼓掌、心跳加快、脸发红发热等躯体表现,因而其测量指标常以“躯体表现观察”与“心理感受报告”两项来反映。

(3)捕捉生态信息。

利用现实情境,选好行为的观测点,真实地反映生活中个体的德性状态。以下是几种可资借鉴的观测点。

第一,从“小节”上搜寻关键点行为。

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凿,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也是无法伪装的。因而,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品德。比如,日本某企业选拔品德良好的员工是通过观察“说话声音大小”“吃饭快慢”“打扫厕所”三个指标来完成的。他们认为声音大的人往往自信,吃饭快的人办事效率高,打扫厕所干净的人一般能吃苦。这虽然是通过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但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的道理。

第二,在矛盾抉择中评判人。

品德结构作为个体社会行为调节系统,其品德水平是在情境抉择中表现的,尤其是在利益冲突中表现更为鲜明。正如皮亚杰道德认知学派以道德两难题,推测道德判断能力一样。观察矛盾情境中的个体价值选择是确立一个人品性的有效方式。

第三,寻找“灵敏度”指标。

经济学中用“恩格尔系统”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它指个体用于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70%以上表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上,60%表示脱贫,50%表示达到小康。品德测评中寻找灵敏度指标,即寻找反映品德本质或核心的特征指标。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抉择系统。同情是个体亲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移情能力表示个体的同情心易被唤醒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抗诱惑能力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反应,是用理智把握自我,战胜不合理欲望,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性程度。因而,我们有理由将移情性与抗诱惑性作为德性评定的灵敏度指标。

(四)品德测评的激励机制的营造

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取向必然导致评价体系建构的不同侧重点。以管理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预测力的高低为标准,测评系统的核心是寻找有预测性的灵敏度指标。以教育功能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评价的科学性以发展性为标准,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营造激励机制为核心。笔者认为,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教育生命观,现代品德测评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逐步淡化管理功能,日益强化发展功能。这需要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同伴激励法和自我反省法便是一种有效尝试。

1.激励性他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品德作为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其培育源于个体道德自尊感的唤醒与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质得到发展,恶习就会受到排挤,并在儿童不知不觉中消失。教育者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向往进步、渴望为他人所接纳的,只有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所有好的因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德性。

维果斯基曾说过,一个人是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个性是通过别人的反馈而成为现在的样子的。集体的认同是个体产生内在道德力量的最强大动力,这说明德育评价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使德育评价具有激励、扶植良好的德育幼苗的内在机制,就应强调道德他评以评他人的优点为主。这不仅能激起被评者的道德自尊感,更重要的是使评价者学会欣赏、接纳,体验敬佩、分享,孕育宽厚、豁达的心底。

2.反省性自评。

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的过程。孟子云:“知不足,才能知反也。”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不足与缺陷,最重要的是让其本人有“自知之明”,而并非要让别人明白,甚至在必要时,为保护儿童的道德自尊感,可以设法不让别人知道。故在道德评价上,应当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践表明,让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对话、自我剖析,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不失为一种反省性自评的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道德品质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素质培养现状 原因分析 中职德育教学 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60

为了给国家培养集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德育素质为一体的产业工人,中职学校既要注重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德育素质的培养,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伴随时代的进步与教学的深入,中职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出现了实效性偏低、德育应用理论缺乏等问题。如何提升中职学生德育素质,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尝试。

1 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现状和问题

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整体上呈现积极、健康的趋势,他们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对于重大的社会问题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但是由于中职学生都正处于青少年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一部分中职学生的德育情况已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

第一,忽视传统美德,道德认知与自身实践不符。部分中职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屑一顾,学生的实际行为与道德观念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他们知道基本的道德准则,却往往在生活实践中言行不一。他们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败坏道德的现状,又不愿意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大多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社会责任感淡薄。

第二,价值观多元化与人生观趋于功利与现实。部分学生出现消费观念超前,任意挥霍,相互攀比等现象,甚至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就可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厌学风气滋长,迟到早退,旷课严重,考试作弊增多。有些学生甚至有“理想理想,有利就想”,“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错误认知。

第三,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思进取,沉迷网络。因为缺乏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正确的引导和明确的人生目标,即使知道网络会对自身带来危害,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自拔,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过度依赖网络。

2 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中职学生自身原因

目前中职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不高,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自控力差,自信心、意志品质等都与高中生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容易受到同学的歧视,老师、家长的指责,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叛逆、自卑心理、厌学情绪等。

2.2 社会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注重人的道德培养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增强,道德价值取向上有趋利性和利己性特点,对传统的道德体系产生强烈的冲击,如物欲膨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现象的产生,不良的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思想、德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网络的迅速发展,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不够带来的道德问题也影响学生的成长,一些中职学生被低级、庸俗、色情的网络信息所吸引而无法自拔。另看重文凭与学历、轻视知识和品德的社会现象,也让学生认为一个人有一技之长更胜于拥有高尚的品德。

2.3 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目前中职德育教学过分强调社会价值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德育课程基本流于形式。陈旧的教学手段,死板的师生交流方式,滞后的德育教学方法,学校一味地注重升学率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中职学生逐渐产生逆反、自卑心理,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最后误入歧途。

学校德育目标过于全面和理想化,与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严重脱节;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课程内容枯燥空洞,不贴近生活现实和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情感及其心理变化,难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4 家庭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形成与家庭的环境密不可分。父母的品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家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思想德育,这些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

3 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的改进策略

随着国家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进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现状,以下提出几项改进举措:

第一,采用创新的教育方法,拓宽有效的教育途径,使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更有实际意义。如互动式教学法的创新,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跃居为课堂的主导者,充分的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教学效率大大改善。

第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有利于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的“软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第三,家长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及时纠正孩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出现的偏差。

第四,政府要加大管理的力度,肃清不良场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定期在博物馆和科技馆举办些科普活动,定期对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等活动,来引导青少年的文化生活。

4 结论

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问题,必须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中职学生自身教育为一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采取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的教学策略,加强中职学生的网络教育,努力培养中职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都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心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水平的创新策略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1).

[2]韩洁.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孙东旭.问题解决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道德品质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3日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当代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更应具备良好、全面的道德品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德育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形成过程,通常都是在外界环境、物质生活与思想教育的长期共同影响下,再通过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运动来实现。道德品质一般包含对道德的认识、道德的情感、道德的意志和道德的行为四个基本方面,以上四个方面长期的相互联系外加促进,构成道德品质的全部。其中,直接表现在外部的就是道德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特别是高尚的道德行为,与他所受的德育教育分不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阶段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环节,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在情感、心理上都非常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同时也是思想和行为定位的重要时段,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染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取向。高尚的道德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德育教育才会最终形成我们都能看见的道德习惯,这样的道德习惯经过正确的疏导,在时间的历练下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道德原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说,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协调,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和谐融洽的社会状态。近年来,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和谐、融洽、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地方,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各大高校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流向社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状况。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甚至养成了不好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可能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独生子女增多,整体上又趋于老龄化,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结果造成很多大学生纪律约束力差、强调自由、时间观念弱、以自我和个人意志为中心、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够勤俭节约、社会责任感差、劳动观念淡薄等。另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全球文化的高度共融,我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多种信息充斥于当代大学生中间,影响着处于道德品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集散地和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排头兵和生力军,并且有着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思想根基等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支持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德育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并且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已经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都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他们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非常明显,同时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惑,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理素质和道德取向都面临着诸多困惑和迷惘。近年来,就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急剧递增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许多企业又在抱怨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性质、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外,更重要的还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一致,这样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就业不顺利仅仅是知识掌握、个人能力、面试技巧的问题,其实造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思想道德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这些有时对就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没有跟上其成长独立的进程,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也仅仅注重知识和专业以及外在包装,忽视了自身内在素质的共同提高。所以说,学校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大学生及时、正确的德育引导,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