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对策

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统计,截至2005年底,内资民营经济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为50%,预计在未来5年,我国全部民营企业将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初创民营企业缺乏对财务危机的认识及防范、化解的对策,导致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这势必会给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留下隐患。因此。对我国初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

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当期可抵债资产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而形成的支付危机,严重者将导致企业破产。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下,财务危机已是众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之一。依据我国初创民营企业独特的内外生存环境,可将初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分为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两部分。

(一)内部成因

1企业创建资金有限。初创民营企业的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本人或民间借贷,资金数量较少,而初创期的企业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资金紧张。对企业造成整体压力。容易产生财务危机。

2创业者素质不高。初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往往缺乏管理经验、风险意识不足、经营理念落后。而且创业者对市场的了解不多,整体把握性差,从而容易产生经营上的短期行为或重大决策失误,使企业的产品开发、产品营销存在严重问题,造成企业销售收入减少,直接导致现金流入的减少;再加上创业者对潜在的财务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均可引发财务危机。

3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漏洞一般较多,系统化程度较差,企业内部员工的忠诚度较低,很容易造成企业管理存在真空、重叠、家族统治或目标不明确、企业资金流失、浪费严重,为企业留下财务危机隐患。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给企业贷款等。也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二)外部成因

1融资渠道狭窄。一方面,由于处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低,外界对企业信任程度不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企业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从我国目前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信贷政策环境来看,初创民营企业的融资门槛过高,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易引发财务危机。

2同行业竞争激烈。在目前同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条件下。与同行业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比,初创民营企业市场占有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一旦销售不畅,资金链条极易断裂,导致生产经营中断,最终引发财务危机。

二、防范、化解初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

对于初创民营企业的财务危机,防范、化解是必然的选择。初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化解可分为三个阶段:财务危机的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及事后处理,而且,事前防范最为重要。(一)财务危机的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是指在财务危机发生之前,依据初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财务危机的产生。该阶段具体对策如下:

1全面提高创业者的素质。(1)初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要明确企业的目标、使命及市场定位,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应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2)创业者要有一定的财务知识,能够读懂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避免发生财务危机。

2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民营企业的创业者不能一直盯着整个企业,更不能做到事必躬亲。因此,创业者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尤其是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使整个企业无论创业者在与不在都能按管理体制的要求正常运转,使员工的忠诚度、积极性和创造性均得到提高,以防止企业资金流失和浪费,也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3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及方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可以使初创民营企业更容易筹措资金,从而缓解资金压力,能够更好地防范财务危机。国家应制定更优惠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初创民营企业融资;建立更多的信用贷款担保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初创民营企业本身也应主动出击,充分利用融资租赁、供应商信贷和投入资本等筹资方式。

4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一旦危机发生。可以迅速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及时化解财务危机。避免惊慌失措或束手无策。

(二)财务危机的事中应对

财务危机一旦发生,尤其是在危机发生初期,初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必须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并化解财务危机。具体对策如下:

1启动应急预案。如果发生的财务危机是事前估计到的类型,企业就应迅速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并依据事态的发展,及时调整、完善应急预案。使企业度过难关,最终化解财务危机。

2制定危机处置对策。如果发生的财务危机是事前未估计到的或未遇到过的类型,企业应尽快查明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危机处置对策,以寻求债权人、债务人、银行、供应商和战略伙伴等多方面的理解及援助,加强内部控制,稳定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减少企业内部的非必要开支。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财务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面临的财务问题

第一,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受到工作经验和资金规模的限制,创业建立的企业往往都是小微企业,组织结构非常简单,业务量非常少、业务范围也很狭窄。大部分初创企业为了节约资金成本,往往只雇佣几名员工,有的小微企业老板就是员工,员工也大多都是兼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量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不设专门的岗位对其进行管理,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往往聘请兼职工作者来负责,这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相去甚远,大学生创业建立的企业根本谈不上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和系统。在这种背景之下,创业者往往将财务管理工作简化为记账工作,他们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市场拓展和产品设计上,根本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理念,也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了企业战略发展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财务管理的帮助和支持。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者都不是财会专业出身,对财会知识知之甚少,在校期间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财务管理专业培训,导致了他们在创业之初难以发挥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财务管理只是一种辅助的、附带的工作。

第二,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有一些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有一些则是其他专业的。不断是否来自经济管理专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缺乏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是凭借个人的摸索和探索来实施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企业内部也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初创期,完善的赊销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也不甚了解,这就很容易造成款项难以回收,应收账款坏账比例加大,资金周转不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产生呆账。另外,初创期的企业面临着销量低、产能过剩的问题,月末库存占用资金会比较高,最终造成了营运资金的呆滞。

第三,筹资渠道狭窄。所有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都面临着筹资困难的问题。初创者能够将自己的蓝图和构想变为现实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和顺畅的融资渠道。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融资渠道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自有资金,这里笔者所说的自有资金大多来自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打工和奖学金积攒以及父母的资助;其次是亲朋借贷,亲朋借贷资金大多都是借助于父母的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亲朋借贷的优势是无需支付利息,也没有很大的还本压力,这部分资金给创业者带来的物质负担是比较轻的;再次是银行借款,银行借款需要经历复杂的审核程序,还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信用等级或者担保抵押物品,大学生由于刚刚踏入社会,信用登记尚没有建立起来,也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作为抵押,因此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尽管目前政府正在大力地支持大学生创业,也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政府是很难介入到银行和大学生之间的,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最后是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在一线发达城市中兴起,目前正在逐步面向大学生创业者,风险投资者往往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竞赛来挑选他们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然后将资金投入到大学生创业企业之中。风险投资基金在发达国家中已经被证实是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国风险投资基金起步较晚,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还不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解决大学生创业财务问题的主要策略

第一,提升创业者财务管理意识。对于那些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高校在校期间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财务管理意识,让他们参与到财务管理相关的课程知识学习,让学生通过辅修、二学位或者旁听的形式来提升财务管理理念,让他们了解到财务管理在企业之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在经营管理中应对各种财务管理难题的准备。另外,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财务管理知识的讲授和财务管理技能的培训,让学生在SYB和KAB等多种多样的创业培训课程来灌输财务管理理念。所以大学生创业者应该高度重视其财务管理的问题,将科学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就要建立起完善的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报表、投融资、报销、赊销、审核等制度进行完善的规定,使得财务管理放在和企业管理的同一种高度上,而不仅仅将财务管理工作看做是记账的手法。另外,初创的企业也要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位,聘用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而不是聘用兼职人员和将财务管理工作出去。虽然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会增加企业的支出,但是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够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一剂良药。最后,创业者还要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资金,很多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在总结教训的时候都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资金短缺和资金链的断裂,这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创业者如果能够合理地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运作能力,能够子啊很大程度上避免市场风险。

第三,拓展融资渠道。大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和研究国家、各个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一般来说,这些政策大体上包括允许分期支付创业注册资金,简化金融机构借贷手续,创业贷款政府贴息等等。其次,大学生要在创业中做到灵活经营。创业者可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进行适度负债,比如说合理地利用现金浮游量,尽快地收款,在不影响商业信用的前提下推迟付款日期等等。最后,创业企业可以开展股份融资,通过设立企业股份,吸纳资金充裕的个体以资金作为股本加入创业团队,不仅可以缓解融资难问题,还能够分散创业企业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许新强.现金流量角度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财会通讯,2009(23):145-146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初创企业市场估值影响因素

(一)财务管理

由于初创企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端,创业的成本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初创型企业财务管理成为困扰其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初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主要面临以下两大困境。

一是盲目借鉴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我国部分初创企业未经深入研究和思考,便“借鉴”大型公司或成熟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而这些模式通常是由建立者经过长时间探索与实践发展而来,其流程相对复杂、专业要求较高,需要专门的会计财务团队承担工作。而对于需要灵活面对市场、投资者、客户的初创企业来说,盲目借鉴反而可能导致减缓前期决策效率、拉长业务周期。

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初创企业由于处在成长初期,需要关注市场、投资、行业、政策法规等诸多外部状况,而对于偏内部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则关注较少,相当一部分初创企业未能建立起规范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执行能力差、执行力度弱,最终使企业资本运行效果不理想。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许多初创企业对自身的市场估值预期存在偏差,导致企业对自身市场价值认识不足,易使企业蒙受估值损失;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降低了初创企业在投融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效率,弱化了企业的综合能力,不利于企业估值定价。

(二)内部控制制度

初创型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吸引更多的资金。但目前我国初创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初创企业的市场估值。

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初创型企业限于其人员、财力、精力和物力,通常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导致内部控制存在名不副实、形同虚设等现象。如有的初创企业未建立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残缺不全、流于形式,仅是应付国家规定;又如部分初创企业的出纳、审计、会计等职务由单人负责或少数人共同兼任,导致内部控制失去独立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清晰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初创企业往往由少数几人组成团队联合创建,且创始人或合伙人间大多存在关联关系。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角度看,这种看似简单但关系紧密特征明显的法人结构并非最佳结构,其容易导致公司治理、公司监管缺乏有效性,为日后公司的市场估值乃至公司上市、股权并购等活动带来隐患和争端。

初创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及投融资活动的不断进行,对公司的市场估值极为不利,由于内部控制资料不完善,导致公司市场估值时信息失真,容易使公司价值被低估;当公司内部对市场估值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不同看法、对市场估值的预期不同、对投融资决策存在分歧时,由于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有效议事规则,易导致企业估值受损。

二、初创企业市场估值方法

(一)企业市场估值法比较

目前我国企业市场估值的经典方法主要有市盈率参照法、重置资本法、市场比较法、现金流贴现法、净资产价值参照法等方法。各方法的主要理念及其优劣对比如下表所示。

上述方法各有优劣,时常被用来对企业进行估值。然而初创企业其特有的企业生态、所处的生命周期、特殊的资金状况、有限的人员配置等诸多条件,都与成熟企业有较大差异,若照搬成熟企业市场估值方法,容易产生估值偏误,这对初创企业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不利。

(二)企业市场估值法适用性分析

市盈率参照法。初创企业尚未进入盈利或规模化盈利阶段,在整体的财务评价上还处在亏损状态,没有盈利也就无法以参考市盈率的方式来确定企业价值。如果强行引入市盈率作为参照,会由于缺乏现实盈利数据的支持,而导致市场估值的认可度不高,难以在创业者与投资者间达成一致,估值对初创企业无意义。

重置资本法。重置成本法通常适用于可复制、可再生、可重复购买的具有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特性的单项资产,以及可重建、可购置的整体资产。主要适用于没有收益,而又很难找到交易参照物的评估对象。初创企业技术和创新通常是企业的核心优势,未来收益是估值关键,与重置资本法的适用对象存在较大偏差,且许多初创企业不存在无形损耗资产,这一方法难以适用于初创企业。

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大多被用于对成熟企业的市场估值。该方法通过将待估值企业与近段时间内产生过股权交易行为的同类或相近企业进行比较,为待估企业提供市场参照标准。这一方法要求市场的成熟度较高,且对参照企业的相似性要求非常高。但与传统企业相比,初创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盈利十分有限或尚未进入盈利阶段。由于其创新特色和技术特点,决定了初创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与传统企业、成熟企业都有较大差异。即使勉强能够进行比较,但如市场远景、品牌效应等却难以用统一规则衡量。

现金流贴现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预期现金流量还原为当前现值。由于符合企业价值理论,学术界通常将该方法作为企业估值最主要和最科学的方法。贴现的思想不仅用于企业估值,在财务测算、地价定价等领域也有使用。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其价值不应被局限在当前的盈利中,而应着眼于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当初创企业具备这种持续盈利能力时,其价值才真正存在。初创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是创业者和投Y者都十分注重的特质,因此,现金流贴现法适用于初创企业的市场估值。

净资产价值参照法。这一方法以企业总资产减去企业总负债所得的资产净值作为企业估值的参考,虽然具有充分的会计依据,但却无法体现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优势及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一方面,由于初创企业通常具有创新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够转化为无形资产、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影响如何,在企业创始期间都难以确定,但倘若剔除这部分因素,显然会导致初创企业的价值评估失真;另一方面,初创企业初期的资产净值通常为负值,但这只能代表企业当前的财务情况,并不能真正体现企业价值。

综合上述方法,本文认为,初创企业的市场估值方法宜采用现金流贴现法。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价值链是剖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基本工具,它是一种系统性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价值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创造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售后服务,而辅助活动主要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企业基础设施。价值链即由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创造价值的过程。此后,彼得?海恩斯从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出发对价值链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价值链是“集成物资价值的运输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对价值链的概念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虚拟价值链”、“价值网”、“全球价值链”、“知识价值链”等概念应运而生,不断优化价值链理论,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业绩评价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应用,因而,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业绩评价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初创企业是指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企业,泛指刚刚创立且没有足够资金以及资源的各类企业。一个企业的初创期对于其后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创企业业绩评价主要是由外部咨询专家、股东、管理者及职工代表构成的业绩评价实施机构对初创企业的资源、业务流程以及相关的责任人等进行评价进而实施激励政策,使初创企业认清自己的竞争优势及劣势,从而提高物质、人力、财务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相关的市场、客户及营销策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初创企业业绩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核心企业财务指标的测量,应综合考虑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及其本身业务流程,构建以价值链为基础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二、现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评析

我国传统的业绩评价经历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等发展过程,为企业的业绩评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科技技术跨越式的发展和创新,企业需要根据市场要求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构建基于价值链的业绩评价体系,面对不同的经营环境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并保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现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一)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 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的需求,但该方法存在着一些缺点,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例如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忽视企业长期的财务业绩、不考虑资本成本的因素、不能反映企业的业绩驱动因素、不能完全体现企业战略目标以及忽略外部环境的评估等缺点。

(二)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来源于剩余收益,是从税后经营净利润中扣除全部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其中投资资本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它是在考虑资本成本的条件下将会计利润调整为经济利润,从而能够如实的体现出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新增股东价值。然而,经济增加值的实质仍是一种财务指标所以并没能避免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忽视企业长期的财务业绩、不能反映出企业的业绩驱动因素、不能完全体现企业战略目标及忽略外部环境的评估等缺陷。

(三)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综合性业绩评价方法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综合平衡短期与长期、财务与非财务、原因与结果、内部与外部,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企业业绩驱动因素的业绩评价和战略管理系统,它对改进我国现有的业绩评价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平衡计分卡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例如财务业绩指标不科学,创新不够,没有将EVA财务指标的作用充分凸显,因此不能综合反映出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和绩效;业绩评价的内容覆盖面不完全,平衡计分卡只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的业绩,但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并不只有这四个方面。在现代企业管理实务中,影响企业业绩的外部因素中客户和供应商也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应加以关注。

以上三种业绩评价体系的具有不同的目标导向,并且三种评价体系各自存在着自身的弊端,所以构建一种融合三种评价方面自身优点并最大限度的改善其缺点的业绩评价体系非常有必要。因此,本文主要借鉴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目标即追求利益相关者价值均衡,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为初创企业构建业绩评价体系,将业绩评价目标设定为追求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以帮助和激励初创企业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三、初创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设计

初创企业具有以下的特点:人力、物质、财务等资源都相对匮乏,尚未在市场上站稳脚,客户尚未稳定并且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企业的年销售额一般维持在较低水平,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数量都较少,此外,企业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较大,并未找到明确的发展模式因此发展速度较慢,容易在企业创立的早期就夭折;企业较多采用直线型等简单且不完善的组织结构,并对管理者及员工的职责没有明确详尽的分工,但企业规模小、人数少,命令传达高效快速,可以运用科学技术创新产品并凭借此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管理者领导大家热情工作,具有活力,并且内部思想团结稳定,较少出现非组织性团体,可以避免摩擦与冲突,有强烈的创造性和冒险精神并易达成一致的意见。由于初创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都尚在发展阶段,尚未确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且企业的生产模式不合理,企业无法有效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单位产品成本较高。此外企业资本实力一般较弱,资金不充裕,核心产品无法提供足够的现金流,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极为有限,可能尚不足以支付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如大笔广告支出),再加上还要进行长期资产的投资,因此,初创企业的亏损是正常的。

初创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在企业所进入的市场中生存下来,通过扩大产品销售,不断积累现金流,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时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不能只关注企业的短期财务业绩,而应该重点关注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等非财务方面。初创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除了包括资金状况、资产规模、盈利状况、盈利预期等财务指标外,企业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等外部价值链以及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内部价值链的非财务指标也非常重要。然而,不同初创企业由于关键的价值驱动因素不同导致他们在选择指标上会有不同的情况,不可能存在万能的指标体系。一般情况下,初创企业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业绩评价体系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主要包括:

(一)客户层面 对初创企业而言,要生存首先要被客户认可和接受。由于企业刚刚成立,所以需要人力开拓市场,此时在客户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新客户,这可以通过加大广告宣传等途径实现。需要考虑的指标主要有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获取,也可以根据自身性质以及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自身客户满意度的指标。市场份额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获得数据计算得出。

(二)供应商方面 初创企业刚刚建立,不仅客户需要开发,供应商关系也需要去建立。供应商担负着对企业资源输入的角色,对企业安排生产、保证质量信誉起着决定作用。此时在供应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最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考核供应商主要从产品价格、质量、交货情况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

(三)销售商方面 初创企业尤其要注意促销和渠道建设。销售商是初创企业价值链上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节点企业,他为客户停工良好的服务能提升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对销售商主要从销售商服务客户的能力、销售能力、提供信息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竞争对手方面 根据价值链理论,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需要考虑的重要外部因素。初创企业除了考虑价值链各节点企业外,还要考虑企业目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情况,将自身的指标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指标对比,找出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寻找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竞争战略。对竞争对手的了解是定性的指标,但是能否正确审视竞争对手和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五)财务方面 初创企业如何以有限的经济资源占据市场有利地位通常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因此,销售收入的增长以及营业活动现金流量,通常较其它的财务性绩效评价指标显得更重要。在财务方面初创企业还应关注企业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比率。

(六)企业内部组织方面 初创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单、不完善,但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有必要对初创企业内部组织方面进行评价及激励,从而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在企业内部组织方面初创企业应关注企业的各个组织是否各司其职,需要考虑的指标大多为定性指标。

四、初创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建议

从根本上说,初创企业的核心应该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只有不断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初创企业才能够吸引并留住客户,实现企业的发展。因此,初创企业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客户,分析客户的真正需求,依据客户的需求明确市场定位,并设计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初创企业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价值链,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与供应商价值链、销售商价值链的联结,建立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关系,进而推动客户价值链的重构,有效地向客户传递产品或服务。当然,任何业绩评价体系要发挥作用都会有相应的限制条件,如适用范围和条件等。初创企业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业绩评价体系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体系构建和实施方面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完善企业信息系统 对初创企业价值链进行业绩评价需要大量数据信息的收集,因此初创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就要对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指标设计的内容做好相应的数据收集和记录,并要求信息及时、一致、准确地在价值链联盟企业间进行传递,同时企业对信息的收集应快速、有效,这就要求初创企业加强和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储备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二)提高管理者素质 由于初创期企业的规模较小,员工数量也较少,管理者一般实行集权制的管理,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绩效较多取决于管理者的价值观及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此外,管理者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动机等会影响其管理模式和手段进而影响企业的业绩,并且如果管理者的水平有限,还会导致初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实施,所以有必要提高管理者素质,对管理者进行系统教育培训。

(三)建立业绩评价实施机构 业绩评价实施机构是决定初创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作用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初创企业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是由业绩评价实施机构负责的。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发挥作用要有相应的实施步骤和程序,这些准备工作都得由业绩评价实施机构来完成。因此建立业绩评价实施机构对于业绩评价的有效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业绩评价实施机构的人员组成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一般包括企业外部咨询专家,股东、管理者代表和职工代表等。

(四)重视评价结果的总结与反馈 随着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也越来越密切,竞争方式从过去的“零和博弈”转变到“正和博弈”以期达到共赢。对初创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后,要将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企业内部、客户、供应商和销售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完善自身,这样才能优化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和整个价值联盟,取得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五)建立与评价结果相挂钩的激励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专业性的人才,才能更好的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初创企业作为刚刚起步的企业,留住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与业绩评价结果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可以使所有的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员工创造了价值,让员工也参与分享,才能更好的激励员工、留住员工,从而促使员工为创造最大价值努力。

参考文献:

[1]迟晓英、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期。

[2]方琢:《价值链理论发展及其应用》,《价值工程》2001年第6期。

[3]付子顺:《企业价值链及其分析方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马天:《浅谈价值链会计理论下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第10期。

[5]徐鹿、黄震、李勇:《基于价值链会计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理论学习》2004年第5期。

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命周期 财务战略 策略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通过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对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效果决定的,从某种角度讲,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把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正因为此,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财务战略选择去决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资源配置和使用模式,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实施策略,从而培养、提升和巩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延长企业寿命。

一、企业初创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在初创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培育过程,由于受企业资源有限的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初创期仍然较低,这反映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因此,企业在初创期实施财务战略,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财务制度,包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控制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同时为了避免企业在初创期公司财务和家庭财务不分,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第二,要合理筹集资金,包括正确地预测资金需求,尽快熟悉各种筹资渠道,努力降低资金成本等。但是由于企业在初创期经营不稳定,且财务制度不健全,外部融资受到很大限制,使其不得不较多地使用权益资本,依靠投资者的追加投入、或新投资者加入、或企业利润留存等方式增加可供使用的资金;不过企业在初创期也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方向,选择有利的盈利方式吸引风险投资者投资,合理使用风险资本;或者通过投资于政策支持的行业或区域,争取使用政策性资金满足发展初期较大的资金需求,所以在初创期筹资战略主要解决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第三,企业在投资战略方面要通过内部获得发展,有计划有保障的投入研发费用,积极开发新产品,获得专利和专有技术,并努力开辟根据地市场,争取获得竞争优势。从我国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考虑,企业在初创期最好实施集中战略,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某一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市场,重点投资于特定目标,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发挥学习效益,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其次企业在该阶段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通过开发新产品,以独特的产品独领,并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改进产品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加大销售投入、开发销售市场、开拓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影响、树立产品形象,为企业获得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加提供保证;最后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适量扩大设备投入,争取取得规模效益。第四,企业在分配管理方面宜采取低收益分配政策和非现金收益分配政策,将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留存,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二、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在成长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提升可以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在该阶段企业的年均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数都增加较多,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新产品开发速度较快,新产品产销率较高,由此带来了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大幅度增加,这使得企业的净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EVA也都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投资渠道多,资金需求量大,导致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偏低。鉴于此,企业财务战略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企业在成长期不但要加强成本管理,还要建立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途径。在成长期,企业最好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促使企业增加高效作业和增值作业,减少低效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从而减少成本占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应建立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途径,要以科学的方法准确计算企业的存货数量,尽量减少存货资产对资金的占用,并加强信用管理,减少应收款项资金的占用。第二,在成长期,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日渐健全,自有资本不断扩充,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外部筹资比初创期相对容易,所以企业在资金筹集方面要以资金成本的高低作为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在外部筹资方式方面,企业除了可以利用银行贷款外,还可以利用商业信用,通过赊购等方式筹集资金,缓解资金压力,扩大资金来源;该阶段如果企业有条件还可以考虑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筹资。第三,在投资战略方面企业最好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即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扩张,实现规模增长;或是进行纵向扩张,进入目前经营的供应阶段或使用阶段,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延长。不过伴随着一体化投资战略的实施,企业更应确保足额的研发费用和优秀的研发人员到位,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研发速度和产销率,通过这些努力来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长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股东权益增长率、EVA。企业应将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投资战略,加强对中高层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人才稳定和人才吸引战略,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增加投入。第四,在成长期,企业在分配管理方面,由于企业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开始大幅增长,为使投资者分享企业的经营收益,企业须将一部分经营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但因企业在成长期资金需求量大,该阶段利润分配往往宜采用送红股或转增的方式,既让投资者分享经营业绩,又不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

三、企业成熟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在成熟期,企业在成长期财务战略的实施的基础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了生命周期中的顶峰,这是由于企业在该阶段有充足的研发费用投入和更多优秀的研发人才加盟,企业的开发能力处于最强阶段,开发速度迅速且新产品产销率是生命周期中最高的,依赖这些优势,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增加稳定,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增长率、EVA也都达到了生命周期中的最大化。因此,在成熟期,企业财务战略实施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财务战略定位方面,由于在成熟期企业的市场地位较为稳定,市场占有率较高;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抗风险能力较强,各种筹资渠道畅通,所以此时企业应采用维持型的财务战略,通过多元投资或并购等方法,抓住产品和市场上的多种机遇,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积极开发新产品,从而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维持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巩固与完善企业的巅峰时期,追求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最大化。第二,在资金筹集方面,此阶段的企业获取发展的资源和研发费用投资时,应该采用相对保守的筹资策略,也就是说,尽量使用自有资金,少负债。这是因为成熟期的企业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充裕的现金流入,研发费用所需资金和其他投资所需资金通常以内部资金为主,企业可通过利润留存、招‘活资金存量等方式,通过挖掘内部潜力筹集经营和投资所需资金。不过,企业在成熟期应把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作为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第三,在投资战略方面,成熟期的企业应确保研发费用投入的持续性,通过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企业能够研发更多的新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专利和专有技术,这样的持续创新能够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保障着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净资产收益、净资产增长和股东权益、EVA都持续增长并最大化。同时,为了获得防同效应并分散投资风险,成熟期的企业可以考虑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范围内实施多元化投资,这样可使企业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分散风险,还能把企业经验运用到新领域,通过资源共享和经营匹配,进行价值链整合,迅速建立起比单一经营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提高防同效应,获得更高的利润。第四,分配管理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业主自己是投资者和管理者,分配收益和不分配收益都一样;如果企业是由不同投资者投资的,在成熟期企业可以考虑将剩余收益进行分配,这样既可弥补初创期和发展期收益分配的不足又可吸引投资者加大对企业的投资,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其他投资。

四、企业衰退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

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原有产品的市场逐渐萎缩,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在供大于求的压力下,企业往往选择价格下调或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趋于恶化,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也下降,造成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自我可持续增长率、EVA都下降甚至趋于负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会减少甚至取消研发费用投入,使得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速度也下降甚至也为负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直接结果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下降甚至为零,从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下降甚至为零。因此,在衰退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调整和变革,这需要通过企业财务战略实施来实现。关于衰退期财务战略实施策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衰退期,企业应对未来市场的产业状况进行正确预期,积极主动的投入研发费用,组织研发人员开发新产品,提高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同时也要有效整合企业业务流程,或者通过并购等方式寻求防同效应、实施资产重组、优化长期资产组合等提高资产收益率,努力寻找新的财务资源增长点,实现战略上的转移,以实现企业的良性变革。第二,衰退期的企业在资金筹集方面应以资金偿还风险的大小作为筹资战略的决策依据。尽管在衰退期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金流入开始减少,但数量依然很大,市场的萎缩以及对产品技术改造动力不足造成的现金需求下降,使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基本可以满足企业正常生产所需,甚至可能会出现现金富裕的现象,因此,在衰退期企业除非有大的资本运作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外,其他资金需要可以通过经营活动、盘活现金存量、转让或变卖不需用的生产设备即可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第三,在投资战略方面,衰退期的企业应着力做好以往资本投资的收回、业务转型过程中的大量支出的预算和控制、研发费用投入的预算和执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需要在认真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减少对非核心业务的投资,甚至可以出售或变卖非核心业务,集中一切资源投资到有发展前途的核心业务上,通过创新增强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增强了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就增加了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随之而来的是净利润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长、股东权益增长、EVA增长;如果企业核心业务已是“夕阳”产业,则应积极寻求业务转型,从衰退行业中尽可能多地收回投资,并停止新的投资,以精简机构、盘活资产存量,将由此增加的资金用于寻找新的财务增长点,实现战略转型。第四,衰退期的企业在分配管理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业主负责制的企业,此时无所谓分配或不分配利润,反正企业都是他本人,这时为了从原有产品和业务的衰退期中走出来,要求业主积极主动的选择新的行业,通过投入研发费用开发新产品,获得专利或专有技术,从而形成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对于多位投资者的企业,该阶段在分配利润时还需要企业在分配利润的同时还需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利润用于研发费用投入,为企业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和进入新的行业创造条件。

总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也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鸣:成本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志远:中小企业财务战略与控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