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大学生创业初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充实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提出,是为建立适合大学生创业初期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政策和理论依据的理论研究阶段。研究的目的在于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合理组合资金,使创业企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 理论研究阶段;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效益

一段成功的创业之路的起点,往往并不是在毕业典礼之后。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充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创业企业生产经营、运营管理等各方面,财务管理都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创业企业包括三种类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以上三类创业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财务管理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本文探析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合理组合资金,使创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且为建立适合大学生创业初期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政策、理论的依据,

一、 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初期,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创业初期最佳财务管理理念是以市场为中心,科学合理选择筹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为优化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理念和实施策略,本文首先探析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 缺乏监督机制,忽视企业内部控制

创业初期,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法律意识淡薄,雇佣的财务经理,集中精力以市场为中心,管理经营企业,对财务经理集权严重,企业经营内部控制不规范,职责不清晰,企业财产安全存在致命危机,企业财务报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欺诈、不及时、不准确财务信息存在,对于创业初期实力并不雄厚的创业型企业是灭顶之灾。

2、 缺乏适合的会计体系

由于创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等存在不只一种可供选择的财务管理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创业企业在进行某项经济业务时,缺乏适合的会计体系,所使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不适合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令创业企业的会计报表影响相关决策者的决策,决策者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新的途径利用财务管理为创业企业自身谋利。

3、 缺乏对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确定,未认识到创业企业的价值

忽视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分析、判断、确定,创业企业成本核算效果不尽人意,没有科学预测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成本执行力弱,资本运行效果较差,常规的生存、销售、利润的积累很快耗尽,企业规模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无法引进投资,企业价值较低,企业项目无法兼容,无形资产的投入很难市场化,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消失。

4、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大部分创业型企业在创业初期,只有一本账本,缺乏对财务管理规模分阶段、科学系统的规划,难以达到管理的目的,无法满足企业成长得需求,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难以实施,由于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创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出现混乱局面。财务管理损失越来越大。会计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计量准确性低,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急需探索与创业企业相匹配的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二、 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的对策

创业初期,加强创业企业主营业务和培养核心竞争力,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好营运资金,充分挖掘创业企业的潜力,必须针对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相应对策,优化财务管理的资源。

1、创新创业初期财务管理理念

创业初期,创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了解市场,充分结合法律知识,制定与创业环境一致的可持续增长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用创业企业有限资源,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适度的增长率是监督机制建立的依据,企业财务管理者明确创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成长业务所需财务支持,建立合理的财务资源匹配规划和财务战略,以增强企业价值为目标,培养财务管理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等,构建创业财务管理会计准则,融入创业企业流程和风险管理实务,创造有创业财务管理准则的良好财务管理内部环境。

2、健全配套财务管理制度

创业初期,创业企业根据企业的特点、具体经营情况,在符合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下,构建会计处理流程、财务信息系统,制定符合创业企业特点、经营特点的具体会计核算方法,通过培训增强财务会计的理解和操作,健全配套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安装适合的会计核算软硬件资源,对创业企业的财务系统及时升级,对财务管理会计资源及时整合,使用统一软件,加强对财务管理中资金的统一管理,提高资金运作的规范化、透明度及管理水平。

3、甄选综合素质高的财务管理人员

甄选在会计体系中财务报表列表、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核算等方面,有职业判断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观念、理念新颖,熟悉掌握创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及框架,参与企业决策,有较高的应变能力、风险防范意识,能够优化财务管理环境,积极实施财务管理日常业务管理体系。

4、建立适合创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创业企业选择合适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严格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从财务管理初期就遏制造价行为的合理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强化资金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财产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在物资采购、存货管理等方面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维护财务管理安全。

三、 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可行模式

大学生创业初期,经营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构建以资金管理、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创业初期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财产安全、增值,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创业者根据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年度财务预算,遵循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融资、统一资产管理、统一财务报表的权责分明的原则,履行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责,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分析、检查,制定创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缴纳各项税费,及时报送有关部门财务报告,统筹规划决策财务管理实务,实现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体可行财务管理模式如下:

1、现金管理集权模式

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集中强化:第一,银行账户管理,所有账户必须由财务负责人统一管理。第二,现金预测,对创业企业现有资金中融资规模有清晰的判断,掌握创业初期每个阶段可运用和必须支付的现金。第三,筹资管理,在现金预测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筹资方式,遵循价值规律使用资金,实现资金的内部控制,且审核、平衡预算,汇编总预算表,为将来的经营活动提供依据。

2、投资管理、利润分配采取集权、分权模式

创业初期,投资每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必须根据创业企业发展规划,提出财务管理总目标,集中管理资金,限定资金总额,资金总额只能占很小的一部分,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实行分权跟踪管理,放活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利润分配是创业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工资、资金分配实行总量控制,奖金分配和工资分配分权模式管理,实行自主分配模式。

3、创新产品部门彻底分权管理

创新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自己的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从订立合同、资产负债、留存收益等核算上,统一采取分权管理,企业有独立核算、制单、审查、记账的报表系统,创新产品部门属于创新型生产力部门,按照创业企业统一的会计制定办理有关手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初期,选择何种财务管理模式取决于创业企业的特点、创业企业的经营类型及创业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创业初期,资金量少,融资渠道狭窄,需要政府构建合理的扶持资金和创业企业管理资金体系,创业资金运作,从国家层面上需要通过会计原则和会计核算原则,规范创业投资业的行为,构建适合本行业的财务管理政策和理论,为创业初期,自主创新服务,以财务管理机制促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等,财务管理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8。

[3]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4]车嘉丽,中小企业可持续增长与财务资源平衡管理,[J],财会研究2005(8)。

[5]罗晨,魏巍,角色提升——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业实训中的新作用[J],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第4期。

[6]罗晨,魏巍,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的关键工具——商业计划书的编写,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第3期。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初创期;财务风险;成因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察觉引起风险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使企业经营处于有利地位。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的财务决策都是在风险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1 创业环境不佳

在我国,初创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困难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我国对初创企业的管理按各级政府及各个产业部门进行划分,它们对所辖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政策各有差异,因此,不同的管理口径导致初创企业缺乏宏观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长期以来,我国缺少有关扶持初创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初创企业缺少相应的法律保护。虽然政府出台了大量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但由于我国对初创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初创企业大多处于混乱的发展状态,其综合竞争力难以得到充分的提升。

2 资信等级偏低

从外部环境来看,银行对初创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高,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银行对初创期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由于相当多的初创期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财务报告制度落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信息具有不完整性和非确定性,贷款人难以获取有关借款人的全面信息,或者需要花费较大成本才能收集和鉴别这些信息。由于缺乏有关初创期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银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初创期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许多初创企业偷逃银行债务、多头抵押,资信等级不高,因此银行对其难以充分信任。为了降低信贷成本,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银行向初创期企业发放贷款需要承担巨大风险。

从企业内部看,我国企业初创期对信用建设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往往不按市场规则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逃避债权人债务,损害投资者权益,这同时也对企业初创期的信誉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企业经营尚未规范,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财务信息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许多初创期企业处于竞争性较强的行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高,淘汰率大,投资回报也相对较低,因此银行不愿开展风险过高的信贷业务,而初创期企业也不愿按要求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初创企业信用水平较低,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3 融资渠道不畅

在融资决策上,鉴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初创期企业融资渠道显得异常狭窄。首先,银行贷款是我国初创企业的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企业初创期通常具有信用水平不高或信用机制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频率高等问题,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可抵押资产少且抵押品的价值也非常有限。银行对初创期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导致银行部门不敢冒风险放款,贷款条件也相当严格。因此在资金市场中竞争力比较低,这是造成初创期企业在银行的融资困难的原因。

其次,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权益性融资比较适合企业初创期,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初创企业具有自有资金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盈利水平低且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收入的高度不确定性,使投资人很难相信能取得长期稳定且持续的回报,担心投资周期过长,导致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严重不足,使得初创期企业很难取得股权融资。

最后,大多数创业者只看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缺乏行之有效的融资信息和渠道也是其融资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企业初期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很多,不仅仅是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还可以选择租赁、担保、合作、风险投资等方式。

4 应变能力较弱

在企业创立的初始阶段,由于公司在资金、人才和实力等方面竞争力弱,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容易被许多不确定性事务所影响,需要时刻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当外部环境的变得阻碍企业发展时,一个看似很小的人和事都有可能对企业造成难以计量的打击。企业初创期的领导核心往往是创业者,创业者个人或群体对整个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领导者出现重大的个人决策失误,将有可能促使企业走向绝境。企业初创期的经营管理往往缺乏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对资金的使用和资本结构的调整不够重视,投机意识较强,风险意识偏低,在遇到复杂状况时往往缺乏完善的应对策略,抗风险能力弱。同时,由于初创企业通常处于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市场环境较为复杂,替代产品存在的可能性较大,而企业初创期往往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其抗击风险能力不强,应变能力较弱。

5 现金管理不力

目前,创业者并没有充分重视现金风险,过分注意利润和销售的增长,忽视现金管理,企业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相应的短、中、长期计划和相应的资金预算。此外,资产负债率在企业融资时很少被重视,融资过于盲目导致企业面临偿债风险;对应收账款的回收不重视,促使企业大量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企业的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所掌控,作为企业生存保障的资金出现危机。这些活动都直接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创业者的不重视而显得更为巨大。同时,许多初创企业在经营管理及现金流控制等问题上没有制定好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制,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初创期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成功.企业初创期的财务战略分析[J].中国商界,2010,(4).

[2]张月玲,王静.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09,(1).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创型企业;内部风险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落实,全国掀起了创业的热潮,其中不乏未有社会经验却敢于努力尝试去实现心中所想的大学生。然而初创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会因为创业者的初来乍到而心怀仁慈,所以客观理性地去认识了解一个初创型企业将面临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创型企业主要有规模较小,市场份额小,生产批量小,销售额增长慢,销售费用较高,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呈现负数等特点。另外,初创型企业初始运营资金短缺,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管理者很难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等等因素都决定了初创型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而细数外部风险又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社会文化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产业风险、信用风险等;内部风险又包括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一般来讲,外部风险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而内部风险却是可控的,本文将从内部风险出发,分析初创型企业所存在的内部风险。

初创型企业内部风险主要有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接下来我们从风险点进行浅析:

一、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整体损失的不确定性,这里损失可以理解为经济利益的损失,也可以理解为非经济利益的损失,比如竞争优势减弱。

1.就市场定位及战略实施而言,初创型企业由于缺乏社会资源和经验,加之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很难做到准确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市场定位的同时,无疑会耗费相当一部分人力财力甚至市场机遇。另外,在整体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企业发展偏离战略目标而最终导致企业偏离既定市场定位的风险。

2.就战略制定及战略管理而言,如果战略制定者未能对市场做深入调查和了解,就不能准确把握目标客户的需求,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对策略可行性和实效性的掌控就可能出现偏差,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初创型企业在战略发展过程中对于战略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战略部署不当,可能导致创业模式、创业理念以及服务或产品特点被前辈企业以不正当竞争方式采用,并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迫使初创型企业退出市场或转向新市场。再者,企业在发展初期可能会因急于打开市场而忽略整体战略管控,为了短期利益最大而频出短视行为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可能面临的战略风险。

二、经营风险

1.从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讲,一个成功的企业在组织结构设置上一定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完善的组织结构对于整个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而初创型企业组织构架不完善,管理层职责不明晰,管理制度不合理,这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漏洞以及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初创型企业的重心大多放在如何开拓市场上,常常忽略内部监督机构和财会机构的建设,从而出现内部监管不到位以及财会制度薄弱而引发的资金运营风险。

2.从人力资源讲,企业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创业团队也包括员工。创业团队及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创业初期容易出现控制权集中的现象,而决策者作为初创人市场经验不足,对市场了解及产品定位是否能很好地把握至关重要,一旦做出不合理决策就会导致风险,这对于抗风险能力弱的初创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另外员工的素质也很重要,不仅要考虑所招聘员工的专业和能力,对他们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的考量也不容忽视,这就表明了在人才招聘及配置中所面临的风险。

3.从供―产―销环节讲,采购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的质量及保管情况、产品生产成本的把控、产品生产进程和质量、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销售策略的制定及实施、应收账款的收回以及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等方面都可能出现风险,每一细小环节都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而对这些细小风险的管控则是企业能否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财务风险

初创型企业常常忽略财会制度的建设,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会出现由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和专业素养不足而引发的决策性失误。

1.在筹资方面,初创型企业筹资困难,筹资渠道比较窄,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以保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外,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决定了在负债到期日能否按时归还,是否会出现负债风险。

2.在投资方面,一般来说初创型企业的投资活动并不多但也不是不存在,企业能否把握恰当的投资时机、所选择的投资对象是否合理以及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等都存在相应的风险,如若到期时不能及时回收资金,可能会使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3.在资产管理方面,企业在初创阶段缺乏经验,对资产管理不到位,会出现资金利用率低下、资金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的风险等,这些财务风险都是初创型企业应当重视并注意规避的。

基于以上对初创型企业内部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还是财务风险方面,任何一个小的环节都充满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深入认识和及时防范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保障。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企业若要长久稳定地发展,任何一个细小层面的风险都必须加强管控,既要做到宏观把控,又要注意微观深入,以确保企业稳健迅速地成长。

参考文献: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族式管理中小型企业制度创新制度改革利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中小型企业的主体。过去10多年,非公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从不到1%增长到43%,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私营企业的产值增加了117倍,企业总数增加了19.5倍,注册资金增长154倍,从业人数增长5400万人。由此可见,现在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促使国民经济增长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而如此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绝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家族式管理。在一般人眼中,家族式管理通常被视为“贬义词”,很容易将它与“用人唯亲”、“家长制”等词汇联系起来。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采用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企业存在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形态。比如家族企业占gdp的比例,韩国为48.2%,中国台湾为61.6%,马来西亚为67%,菲律宾和印尼最大的十个家族企业占了本国市值的一半。泰国和中国香港,五个最大的家族企业占了26%的市值总值;在美国,家族企业制造了78%的就业机会,制造了全美gdp的50%;在世界500强中,有40%为家族控制的企业。

        尽管家族企业数量如此众多,在经济份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如此之大,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短命”现象。据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相比之下,我国家族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和企业寿命等角度来衡量,均远远落后于国外。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中小型企业,同时每年又有近10万家中小型企业退出市场,有60%的中小型企业在5年内破产,有85%的中小型企业在l0年内消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因此,辩证看待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客观分析其利弊,找出中小型企业由家族式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对策,对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水平、延长企业的寿命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族式管理的优势

        (一)决策迅捷可靠,执行能力强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企业的管理过程就是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和反馈的过程。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业,人权和财权一般都牢牢地掌握在企业一个或少数几个人手中,便于创业者控制企业,使他能“个人说了算”,所以决策一般都是集权式决策。集权式决策迅速、快捷,适合于快速变化的市场,这对于创业初期资金和管理能力都较缺乏的家族企业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统一的,作为所有者,必须谨慎决策,一旦失误,他和家族其他成员所拥有的资本将付诸东流。这种特殊的产权制度是减少企业决策失误的重要保证。凭借着所有者、经营者二位一体的高度责任心,对市场机遇的准确把握,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迅速立足和快速增长。在做出正确性的决策之后,更重要的是迅速有效地执行决策。家族内部成员之间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深厚情感,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有着不可言传的默契关系。因此,能够在决策执行中较有效地去实践决策者的思想。在中小型企业的创业初期,家族式管理的决策迅捷,并有很强的执行能力,是很多企业做不到的,这也是中小型企业能够初步成功的秘诀。

        (二)利益高度相关,有利于产生较佳的激励效果家族企业内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一般都由家族成员担任,有着共同的家族整体利益,会视企业为自己的生命,为了企业,家族成员可以不惜自我牺牲、义务工作,这种精神所产生的动力是一般非家族式企业难以做到的。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心理契约成本和监控成本,使企业不必花高价从外部聘请经营管理人员,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符合管理学最小成本原则,也使家族制企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地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更可贵的是,在企业发生财务困难时,企业家的亲属能在企业不能发工资的情况下坚持义务工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外在家族企业中,也不存在高昂的委托-费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人事矛盾和利益冲突也可通过家族成员之间不可言传的共识和对“家长权威”的无条件服从这一“人治”方式弥合,节约了巨额人力资本,为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奠定了基础。

        (三)信任程度高,能有效降低企业组织费用在社会变迁、市场变化过程中,交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相当大的,出于安全的考虑,选择以血缘为背景的家族制,凭借家族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和相关的社会网络资源,构建起一个具有强烈而全面的信任关系,可以迅速建立起新的集团认同,既能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转,又能降低企业的组织费用。

        (四)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有利于降低成本成本发生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制度里,尤其是经理式公司里。当股东退出决策层、企业经营决策权由经理们把持时,就会出现经理(者)的疏忽、偷懒、挥霍与作弊的行为,出现了成本,从而侵吞所有者的利益。而在家族式企业里,当所有权与经营权都集中于创业者一人时,这些经营管理者不拥有主要的决策权,同时家族的控股者可直接决定这些经营管理者的去留问题,就不存在成本的问题了,即使有也很低。

        二、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家族企业的上述优点,使得它成为中小型企业初创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几乎唯一选择,并对中小型企业顺利度过艰难的创业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当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发展壮大后,依然过分依赖于传统家族制度来整合企业资源,就很可能严重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经验决策,极易导致决策失误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家族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生意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大,不像创业初期那样,一两次失误的损失还可以弥补回来。这时,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的重要。但家族式管理往往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凭经营者的主观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维系,而不是靠健全的机制和客观的事实来判断。所以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加上当家族管理者为维护自身地位时,常会排斥异己,一意孤行,使决策错误的概率增大。尤其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需要处理越来越庞大的信息流,家族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不足引发的决策错误可能是致命的。

        (二)任人为亲,企业员工素质偏低家族式管理企业中,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容易导致任人唯亲,使家族自闭于社会管理资源,而企业的发展壮大,亟需人才加盟,如果都从家族中选取,就难免鱼龙混杂。企业核心管理成员也往往是同一家族成员,有的即使不是亲属,也起码是私交甚密的朋友、故交之类,因此阻碍了外来人才的进入,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致使企业竞争机制效率低下,失去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内耗严重,降低组织效率由于家族企业的管理人员多来自亲朋好友,有一部分便凭借自己的特殊关系,在工作中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或者就算心有余而力却不足。更有甚者,凭借与老板的特殊关系,不是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而是借工作之便,从中渔利,使公司利益蒙受损失。在合伙制的家族企业中,又往往存在内耗、勾心斗角、互相防范。这对执行企业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打击很大,会严重影响到非家族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产权单一,阻碍了企业规模扩大家族企业总体产权很明晰,但内部产权往往界定不清,导致分配问题的出现,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创业初期,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家族内部,当企业快速发展时,家族往往无力再提供企业进一步所需的巨额资金。而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又会产生稀释某些成员股权的可能,所以常常导致家族企业再融资过程的难度提高、时间成本过大,影响企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家族式管理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从以上家族式管理的优点和缺点对比中我们基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即:在中小型企业创业初期,家族式管理相对于其他管理方式具有很显著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地立足和初步发展;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家族式管理便显现出许多比较严重的弊端,足以导致企业的破产和倒闭。因此在企业发展到这种程度以后,在管理制度上便应当相应地做出改革和创新。

        在制度改革之前,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家族企业并不等同于家族式管理。家族企业是从产权上界定,指的是家族共同拥有占支配地位的所有权,并能合法地将其所有权在家族内部传承的企业组织形态。而家族式管理,则是从经营管理权上界定,指的是在家族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为一体,集决策者和执行者于一身,全部或主要管理岗位都由家族人员把持,最终决策权掌握在“家长”手中,采用集权化的专断领导方式,企业行为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管理模式。所以中小型企业可以以家族式管理起步,在发展稳定后还是可以保持家族企业,但是管理方式必须改革和创新。

        (一)淡化家族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任何一个现代企业,仅靠个人权威、情感管理是不够的,没有法制建设,没有组织程序,是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的,这也是家族企业之所以“短命”的重要原因。因此家族企业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族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一是在企业经营机制上,实现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使企业管理由家族化走向社会化。即使是兄弟、父子均要产权明晰,两权分离,成立董事会、监督会,与经理班子的职能要分开;二是要有监督机制,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与约束机制非常重要,完善制度是提高管理、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三是要有激励机制,对经营层要有完善的激励机制,除了精神激励以外,工资、奖金均要与价值、利润、成本结合起来,必要时,股权激励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但股权人数不宜多,数量不宜多;四要有约束机制,包括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

        (二)加强团队合作,完善决策机制家族企业高度集权的决策方式,在企业规模不大,不必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起到了一定作用,即提高了决策效率。但是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场如战场,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这种决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为一个再好的企业家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企业了如指掌,并了解千变万化的市场,做出绝对正确的决策。所以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集权的基础上适当分权,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而不能在决策上搞“一言堂”。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所指出的:“成功的企业不会采用一人当家的做法,而是有一个良好的经理班子。”因此,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考虑建立领导团队,摒弃企业初创期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模式,使企业逐步规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三)明晰产权,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家族企业单一的产权结构,具有无限连带风险责任,无法适应资本运作社会化的要求,不能实现大规模融资,限制了家族企业的扩展。要使家族企业演变成现代企业,就要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大”的封闭结构,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和产权流动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做好股权的逐步分散化。一是要明晰产权。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划清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二是优化产权结构,实施产权多元化。产权多元化通过吸纳外部资金入股;通过与其他企业合资、合作、合并,或者兼并其他企业,有条件的家族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实现资本社会化。产权多元化还可以通过将股权奖励给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风险共担。

        (四)淡化血缘亲缘观念,重构企业文化家族式企业往往具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文化在家族式企业的发展初期是一股必不可少的力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要求发展企业必须是开放性的,企业在市场中其管理结构及价值观念,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尤其是其文化的内涵,需要不断地深化和兼容。文化重构的实质是抛弃传统家族伦理中非理性的血缘、亲缘观念,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业缘、事缘理念,破除家族与非家族成员不能一视同仁的价值标准,突破家族文化的制约,树立“平等”、“参与”、“尊重人”、“关心人”的新型企业文化价值观,建立公平的用人选拔机制,从物质、精神等各个角度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措施。尤其是要把自己家族的事业当成大家共同的事业,吸收和重用外来优秀人才,激励员工参与管理,借用并发挥外人的聪明才智。

        四、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中小型企业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还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创业初期,家族式管理方式可以给企业的立足和起步带来很多的便利和竞争优势,适合于企业发展;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已经站稳脚跟,家族式管理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弊端就会日益显现,这时就应当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逐步的改革和创新,慢慢把家族式管理方式转化为现代科学管理的企业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建仁. 家族式管理的利弊分析及其制度创新.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1.

[2] 王林. 杨冬涛.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家族式管理模式优势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 2007.3.

初创企业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企业初创期;风险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1-0074-04

为了缓解日益增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改变过去依赖要素规模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我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期待通过“双创”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社会各个创新创业群体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意识,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然而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功率较低,往往在企业创建一两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关闭,没能渡过企业成立之后比较艰难的初创期。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生存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成功渡过初创期并获得较快增长提供一些建议。

一、企业初创期风险因素分析

(一)企业初创期概念的界定

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仿生学的视角,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处在不同生命期内的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伊查克・爱迪思提出的十阶段理论,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十个阶段。[1]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我们认为从这十

个阶段来划分大学生创业企业同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为不同期的创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本文将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婴儿期和学步期阶段称为企业初创期,重点研究这一阶段大学生创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为通过相关调查我们发现众多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没有经历青春期和盛年期阶段就已经被迫关闭了。

伊查克・爱迪思认为创业企业在初创期可控性较差、行为难以预测,这也反映了创业企业在初创期的风险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以往学者针对创业企业在初创期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研究,但并未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各种风险进行研究,未对各种风险的重要程度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初创期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研究,并给出一个风险维度的模型。

(二)企业初创期风险因素分析

企业的市场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外部与市场有关因素的出现对企业经营造成损害的可能性。[2]市场风险主要考虑竞争因素,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其产品尚未得到市场的检验,总体竞争力较弱,一旦在市场中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会对初创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的威胁,同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同一市场中,存在众多企业和

品牌的竞争,同时还可能出现性能更好的替代品,这是初创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营销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职能,营销风险是指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制定的营销策略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不确定性。[3]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定位是否恰当,新产品是否符合顾客需求,价格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渠道的设计是否合理,促销方式是否有效,都是一个未知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极大的危害。

成本控制风险是指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预期之外的因素发生而导致成本增加所造成的风险。[4]具体包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规模成本。成本控制是初创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初创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在资金方面相对匮乏,而且许多大学生创业者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在进行投资规划的时候,往往容易漏掉一些要素的成本,或者对成本估计过低,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发现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一旦成本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会产生经营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财务风险,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资金及其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收益与人们预期收益产生严重差异的现象。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并与之水融,它是企业在筹资、投资、经营等环节上的资金使用与收回以及财务成果的实现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统一,而大学生初创企业在生存期获得持续资金收入的能力较弱,使得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增加。

技术风险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实现过程中由于技术上不够成熟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5]大学生创业企业多属于技术创新型小企业,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在技术上实现或者初创企业有没有能力去实现,这对于大学生初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过程中一旦遇到技术障碍无法克服,则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失败。大学生初创企业往往在技术开发领域也缺乏实践经验,遇到各种技术障碍的可能性极大。

团队协作风险是指基于团队成员之间信任的逐渐丧失而导致的工作中配合意愿降低的风险。[6]创业项目往往是以团队模式运作的,团队成员之g的协作失调甚至冲突往往会对初创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对于一个成熟的组织来说,一定程度的协作失调可以容忍,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资源极其有限,一旦协作失调就会造成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甚至团队核心成员退出。

心态风险是指大学生创业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面对经营困境时对企业经营目标丧失信心的可能性。[7]心态是战胜困难的核心因素之一,而创业又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大学生一方面创业风险比较大,缺乏足够的资源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机会成本很大,因为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稳定的生活,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稳步的发展。因此,当在创业中遇到较大困难时,一些大学生创业者选择放弃的可能性很大,一些核心成员的离开会对企业的生存造成致命的威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假设:大学生创业企业初创期的核心风险由市场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心态风险、团队协作风险、营销风险、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7个S度组成。本文将分散于相关文献中的关于创业初期的风险维度运用大学生创业企业样本进行研究,希望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实证研究

(一)量表设计与调查

1.量表的设计

根据前人在相关研究中对初创期企业风险变量的测量,采用五点量表的形式,我们初步形成了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初创期七个维度风险的调查问卷,问卷中尽可能均衡地对相关风险维度进行测量。然后我们带着问卷初稿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访谈,调查大学生创业者对相关维度的认知和理解,扫除在问卷调查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误解和障碍,同时也根据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建议对问卷进行修改。在进行初步修改之后,我们请相关专家对量表进行主观评价,确保问卷在逻辑和形式上不存在明显问题。在初步调查表形成之后,我们选取了少量样本进行预调查,通过预调查所获取的数据,我们进行了因子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对小部分题项进行了删除,使调整后的量表成为一个具有信度和效度的研究工具。

2.问卷调查

在正式量表形成之后,我们选取安徽省几个主要城市的大学生创业园中的大学生初创企业为调查对象,经营范围涉及商贸、研发设计、咨询服务等领域,样本在各个城市间基本上均匀分布。采取入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31份,回收230份。其中有效问卷217份,有效回收率为94.3%。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信度分析用来考查量表测量的可靠性,即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本研究采用Cronbach 的一致性系数来衡量信度,以 0.70 为可接受的量表边界值,系数越大,表示量表中各个题项的相关性越大,即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效度分析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各变量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决定因素数量,以此来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

本研究中,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描述统计结果,各风险维度的平均数均小于中间值3,显示出各个维度特征均比较明显。各题项的标准差较小,表明数据相当集中。量表的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企业初创期的风险维度假设得到了验证,量表中各个维度的α值均达到显著水平,七个维度累计解释变异量 76.53%,其中团队协作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和营销管理风险三个维度解释变异量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共解释变异量达47.5 %,我们可以据此认为这三个维度在大学生创业企业初创期的风险维度当中处于核心位置,需要重点加以关注。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我们梳理和验证了大学生创业企业初创期的风险维度,并且发现团队协作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和营销管理风险三个维度是核心风险维度,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平稳地渡过初创期,我们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打造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方式,基于相同的价值观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在初创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组织制度时,企业文化可以在团队成员协作、调节成员心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初创企业可能会在生存期遭遇一些严重的困难,团队成员心态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甚至浇灭最初的创业热情,通过强化企业价值观,去引导员工心态向积极的方向转变是确保组织获得成长动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同时,相同的价值观也会在团队成员协作方面发挥重要的影响,统一的价值观可以让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避免由于意见不统一而发生组织内耗,降低企业活力。因此,优秀的文化价值观能够避免团队成员的心态风险,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和日常管理当中,有利于创业团队进行协作。

(二)寻求机构合作

获得相关机构与非竞争性企业的支持是初创企业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而机构合作是初创企业与其他组织较为紧密关联的合作形式。在同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使初创企业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因为一些成熟的企业和机构往往会获得信息上的优势,能够对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而这恰恰是初创企业比较缺乏的。初创企业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额外增加经营成本,如技术开发障碍和营销乏力等。通过小部分股权转让等形式和一些机构进行合作,可以降低相关成本,比如通过一些成熟企业或者科研机构获得技术援助,帮助企业更加快速地开发产品,同时也可以从相关企业获得营销经验上的支持,弥补初创企业营销和推广经验不足的缺憾,增强企业抵御营销风险的能力。

(三)优化企业战略

战略事关企业全面和长远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进行企业战略优化可以帮助企业主动去避免市场风险和营销风险。对初创企业来说,市场风险主要集中在竞争对手可能的市场挤压之中,密切关注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动向,避免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大企业的发展方向趋同,因为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初创期资源和创新能力较弱,而大企业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资源优势,在同一个领域和大企业竞争的风险较高,为了能够在战略上获得发展的空间,初创企业应该选择一个空白市场或大企业尚未进入的市场进行发展,在确定合理的市场方向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深刻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的同时,还要能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断去改进产品,创造出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25.

[2]戴胜利.企业市场风险预警研究[J].财会通讯,2008(8):21-22.

[3]谢立仁,马彬.论市场营销风险及控制[J].西安学院学报,2008(6):89-91.

[4]段华.创业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4):94-95.

[5]畛.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113-115.

[6]卫,郝喜玲.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及其测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9):23-29.

[7]施险峰.大学生初创企业的风险规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9):105-017.

Research on the Risk Dimensions in Initial Stage of College Students’ Start-ups

WANG Guang-yue, LIU Mi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