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旧城改造论文

旧城改造论文

旧城改造论文

旧城改造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旅游商业区(rbd);吸引力

rbd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译为“旅游商业区”。目前,国内比较成型的rbd有:北京的金源shopping mall、三里屯酒吧街、什刹海,广州天河城地段和惠州市步行街,杭州丝绸文化特色街,重庆约克风情街,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地段,杭州上城区涌金门地段,天津古文化街,成都市东郊猛追湾地区,深圳华侨城和珠海九州城地段等。

一、rbd概念的界定

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提出以主题公园带动城区全面发展,使该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商业区(rbd),这是第一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并预见它可能成为新的城市功能区;保继刚、古诗韵(2002)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继刚(1998)还将城市rbd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等四种类型。

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wWw.133229.COm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积极利用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吸引外来游客的rbd。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却相继出现了这种rbd衰落的趋势。据报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附近地区、成都的春熙路等闻名全国的旅游商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客流量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现象;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著名旅游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高地,纽约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乌节路,东京的银座等也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原因在于:

1.场所感的缺失,文化真实性的丧失,导致主题缺位同质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rbd中的传统元素在逐渐消失,文化的真实性在递减。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只是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复古风格,但实际上并不具有历史感和标志性,作为文脉的根源,这些地方能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断极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了当代人在视觉方面对历史文脉的要求,但是,并不能传达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并不能引起当地社区居民情感的共鸣,满足不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历史价值认同感的需求。

2.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基本游憩圈。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原历史文化街区附近进行城市改造,居民被迁到城市的新居民区。于是,造成了原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下降和城市外缘人口密度上升,而新建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超过了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半径。

3.与游憩活动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滞后,影响了游憩功能的发挥。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主体都是零售商店和餐饮店。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商业区,只强调购物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游憩”的功能。

4.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重复,经营无特色,造成了rbd的总体单调。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牺牲自己长期形成的经营特色,一是在业态上竞相发展百货业,从而使rbd演变成百货街区;二是在经营上缺少有特色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这样造成了rbd内商品种类、档次、风格的千店一面,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5.管理不善导致经营混乱。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开发商往往采用销售的方式开发商用物业,很少对已开发的商业进行持有经营,获取长期的租金收益。为了快速使资金回笼,开发商往往将商铺的面积划分至小单元(100平方米左右),然而,商铺一旦被销售出去,开发商将放弃对项目整体的统一管理的权利,在前期策划时所设想的业态、业种的规划也无法实施,在后期经营中,无疑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恶性循环下去,商业价值将无法体现,消费者不认可项目,整个rbd经营陷入混乱状态。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吸引力塑造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之所以成为城市内集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区域,不仅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在于通过其吸引体系中的吸引物产生强大的“磁场”吸引力,这也是体现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场所感的最重要的途径。rbd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包括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五个方面。

1.形象吸引力。rbd的形象定位与其游憩、商业的特点分不开。通过形象设计,勾勒出rbd鲜明的个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rbd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分为rbd名称、标志性建筑物、户外广告、纪念品、交通工具、当地人的形象等。如rbd的命名宜取所在城市传统的地名或街区名称,具有历史沿革和内涵;将rbd所在区域的最具识别性的建筑物确定为rbd的标志性建筑物,从而成为地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顾客创造更有价值的体验;通过培训、说服教育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尤其是服务者的形象。

2.活动吸引力。在rbd中除了别具特色的建筑物、规模化的商业街区和舒适的休憩场所外,有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rbd区域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节事活动、体育旅游活动、会议旅游活动等。旅游活动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娱乐等因素整合,利用大众媒体的报道传播,迅速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欧洲许多城市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除了具有优美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还因其每年一度的各种节日而久负盛名,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因素。如举办狂欢节的习俗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该城市的旅游业收入。

3.设施吸引力。在rbd内,无论是风情万种的都市风貌,还是处处透出历史感的传统街道,都因其独有的建筑、广场空间和细致入微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着游人。在进行rbd规划时,对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数量等,要按照功能属性的不同,适应游客游览的流程需要,合理设置旅游服务设施,无论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而且要重视人文关怀,细微处见真情。

4.景观与环境吸引力。游憩环境、购物环境和建筑环境是形成rbd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满足游客游憩和商业购物功能的rbd,主要营造的是游憩环境和购物环境。因此,rbd供给商品品种要多样化且独具特色,尤其是相当数量的著名品牌商店,如“老字号”特色商店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极其强大;要有数量适中、分布合理的餐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辅助性设施;有步行街区,出入方便,出入口有停车设施;等等。建筑环境主要指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又可分为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包括建筑物、雕塑、广场、公共设施、人工景观、绿地、公园等。无形环境包括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群体社会活动等。建筑环境的营造主要从旅游道路、水面和绿化、广场、建筑物、环境建筑和小品、城市夜景等细节体现。

5.氛围吸引力。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除了关注大的街区、空间等氛围以外,在小的方面,如商店内部的购物氛围营造也应得到重视,良好的氛围营造可以使游客在消费时的感受成为旅游经历中值得记忆的事件,留下难忘的回忆。如杭州的邓丽君主题餐厅——“筠园小镇”,就是氛围吸引力成功营造的典型案例。底层的门厅过道处摆放着一架老式喇叭留声机,播放着邓丽君的优美歌声。沿着阶梯拾级而上,沿墙挂着70多张邓丽君的原版照片,每张倩照光彩照人,让人驻足流连。在餐厅的二楼,设有6间精美的包厢,包厢的棕色木格玻璃门透着秀雅的格调,每扇门上分别刻着“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淡淡幽情”等邓丽君专辑的曲名,这些曲名便是包厢名字,慕名而来的宾客一推开包厢,便仿佛沉浸在那一首首娴熟的旋律之中。置身于筠园餐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沐浴在浓郁的邓丽君情结之中,点点滴滴都能唤起人们对这位歌后的深切追忆,这正是“筠园小镇”所刻意营造的文化氛围。

四、结论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集休闲、商务、文化于一体,是旧城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原因在于其缺乏完善的旅游吸引力体系。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但如何对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etz d. planning for 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20):583-600.

[2]stansfield c a, rickert j e.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70,2(4):213-2250

[3]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59-65.

旧城改造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旧城改造;空间生产;上海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城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于建成区的扩展,第二方面是对于建成区内部空间的改造,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旧城的改造。1990年后,我国由于土地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建成区向外扩展的速度变慢。城市既然不能够向外扩展自然就进行了对于城市内部的改造,旧城改造就是这些改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现在的社会,对于旧城改造的研究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技术方面的和制度方面的。技术方面的一般来说都是从规划设计的方向来对城市进行相应的改造,对于城市的空间、形态以及空能都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制度方面的则是指分析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这种问题在目前的社会是十分常见的,也是在旧城改造工作中比较困难的,因此对于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对于这两个方面有着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且不断的对于旧城进行改造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成功的改造旧城。

1.空间生产理论

1970年左右,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过多或少的出现了城市危机,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十分不好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各个国家的发展。一些西方学者开始通过马克思主义来寻找一个突破点希望可以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突破这一困难,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生产理论就是在这种时期诞生的,这种理论的诞生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决了当前社会的问题,从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生产理论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困难,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成功的度过了困难从而取得了更好的发展。

空间生产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原来存在的地理学所存在的物质研究态度,将地理学、哲学等重要的社会科学合理的联系在一起,扩展了学者的研究视野。西方学者通过空间生产理论对城市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将城市的空间变化和政治经济力量很好的联系起来,使得城市中各个集团之间得到了平衡的发展。

2.空间生产的目的

上海新天地是我国上海市旧城改造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上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海新天地地区的建设主要是在我国建设初期,因此该地区缺少现代建设的基础设施并且房屋也比较破旧,甚至出现危房。这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在如今的国际大都市,新天地已经不能够满足上海的需求,因此对于新天地的改造迫在眉睫。太平桥地区是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以前的社会中一直保留着石库门里弄建筑,这种建筑的主要功能是给人们提供居住,换句话说也就是居民房。在如今的改造中更换了建筑的功能,不再是原来的居住功能,而是具有了商业性,在改造后的该地区建立起了很多高级的餐厅、酒吧以及时尚店等建筑,使得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高,这一种举动也被我国其他许多城市模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政府来讲,旧城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城市利益,使得城市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得政府、城市和人民的利益共同发展;对于开发商来讲,旧城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在旧城中开展自己的公司或者企业,使得公司或者企业在旧城改造后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对于居民来讲,旧城改造的目的是为了使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居民可以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并且获得巨额的补助,在更换更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对于原来的居民来讲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3.空间生产的行为

政府在改造中的行为主要是确定空间的具体定位以及引进投资,使得旧城在改造之后就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上海市卢湾区政府对于新天地就进行了很好的管理。比如说将新天地划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对新天地的开发商进行了有规律的引导并且出台了一些了的鼓励政策使得开发商可以在新天地改造之后更好的发展。开发商的行为就是投入资金,在新天地中建立自己的商铺或者公司,从而达到赚取利润的目的。在新天地的改造过程中,开发商投入了十分巨大的资金对于新天地地区建筑进行了相应的修筑。这样使得在改造之后的新天地焕然一新并且在改造后的几年中迅速赚回资金并且开始盈利。居民的行为主要是配合政府的改造措施,积极的搬出原来的居住他并且获得相应的补偿金。这样是一种十分积极的情况,会极大的提高工程的竣工时间,也加快了旧城改造速度和城市发展的速度,对于城市来说是很好的。对于旧城的改造,只有在政府、建筑商和人民之间达成一个共识,使得三方能够对于旧城改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的配合旧城改造的计划才能够使得旧城改造工程更快更好的进行,从而使得城市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使得人民群众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

4.空间生产的结果

随着旧城的改造,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上海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开发商以及原有居民的合作使得对于新天地的改造更加的快速,不仅仅使得城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也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加的快速,使得新天地地区渐渐符合上海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天地是我国旧城改造工程中相对来说比较成功个例子,新天地的成功改造也给我国其他城市的旧城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总结

上海新天地地区的旧城改造在我国众多城市改造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我国其他城市的旧城改造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新天地为例对于我国旧城改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于我国其他城市的旧城改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文锦,陈可石,马学广. 我国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0:84-89+96.

[2]邹丹丹. 现代性怀旧和记忆的空间生产――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2,02:24-29+35.

[3]乔蓉蓉. 旧城改造设计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姓名:陈衡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5年12月 籍贯:合浦

旧城改造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改造;问题;应对策略

一、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旧城区是城市在长期发展和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城市的旧城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过度集中、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落后、名胜古迹与绿地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影响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旧城改造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而棘手的问题。一些中小城市,对旧城改造不敢问津,而竞相向城市扩展,一味专搞新区开发,侵占了大片郊区良田好土,造成交通和市政设施被强制拉长,城市结构和功能出现失调。当前,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改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旧城改造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在确定改造项目的投资方向时,方式简单、机械,缺乏战略性,缺乏通盘考虑,投资结构与城市综合效益不相协调,使旧城改造投资重点偏移,合理性差。(二)对现有房屋和设施,不是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而是搞“一刀切”,将问题简单化,不顾具体情况而一律采用推倒重建的单一开发方式,造成财力和物力的浪费,破坏了原有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原有社会网络。(三)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中,不重视规划,只顾地上建筑,不注意地下建筑,忽视配套建设,使整个旧城改造内部相互脱节,综合效益难于提高,成了旧城改建成旧城,没有整体效益。(四)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 过度提高容积率、增大建筑密度,减少绿地以及公建配套,造成过密开发和土地滥用,以获取利润,导致旧城改造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不能充分得以体现。

二、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改造应对策略与措施

旧城改造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综合性工作,旧城改造要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之路。城市规划部门要花大力气对旧城改造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系统的改造规划,而非局限于开发有利可图的项目和地段,开发过程中应着眼全局,放眼未来,发挥规模效益以实现成片改造的社会效益。同时应加强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在商业利润和公众利益之间谋求合理平衡。针对上面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 :

(一)更新观念,深化认识,正确处理好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旧城改造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采用适当的规模,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新区与旧区,目前与将来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发生,并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城改造建设,以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目的。

(二)在旧城改造中应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指导性原则。老城区大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在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聚集着城市景观的精华,浓缩着市民对城市过去美好的记忆。由于对投资回报率的盲目追求,打破了城市规划对建设控制的各种要求,导致城市历史格局、肌理的破坏和传统风貌及特色的丧失。因此应遵循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及地方风情以减少开发活动中的盲目性和投机性。

(三)在改造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规划引导,重视方法论。政府有必要在改造过程中制订与旧城改造有关的更科学合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推进旧城改造合理、科学地进行。

(四)应注重公众利益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看到,由于眼前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惑,加上强大的商业利益的推动,我国部分中小城市在旧城改造工作中时采取了不分良莠,一律大面积拆迁,整理土地,重新建设的做法。这样的做法虽然见效明显、工作简单,但往往会造成瓦解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及地方风情的问题。旧城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而非以利润为最大目标,因此应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推进旧城改造工作,使旧城区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充分体现旧城改造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

结语:

旧城改造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应用有重要的影响。旧城改造广泛包括了老、旧城区的人口疏散、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设施更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造以及人文感知空间重新塑造等内容。应该说,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应依照情况按规划进行,要避免分散改造,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要努力使城市整体环境得到改善。建议应由政府牵头,从合理利用资源,服务公众利益统一资金,统一规划,整体(成片)改造,从而提升旧城区的居住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实现旧城改造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旧城改造与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以武汉市为例》 .田艳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现代城市更新》.阳建强.吴明伟.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旧城改造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旧城风貌改造运用

1城市设计含义

城市设计利于深化城市规划,利于打造环境宜人、功能适用的城市。关于城市设计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专家对于城市设计的理解和界定也不一样,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提到了空间环境,空间环境是一个三维的含义,是城市中的实体、空间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二者组成的大环境有着显性的特征,很容易被人们感知到。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城市的设计一定要和经济的建设发展相关联,要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通过优化城市的整体形象来加大招商力度、引发购物热潮、吸引人才就业。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振兴城市经济,同时,也有助于管控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趋向和谐,保留城市的特色,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现在,城市设计关注的环境除了包含最基本的美化城市的含义之外,这几年也逐渐深入到城市的其他层面诸如物质层面,虽然这一效果不能短时间地展现出来,但是这一出发点,将使得我们的思维得以拓展。

2城市设计在旧城风貌改造中的重要性

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代谢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城市功能不断改进、提升。城市从成立开始,旧城风貌改造就伴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它可以看成城市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是城市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济、社会在不断地进展,旧城中的设施慢慢老化,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旧城结构设计不合理、功能太集中,当出现人口过于集中、居住资源过于紧张、环境污染太严重等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求工业企业远离市区,同时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在向外扩散,旧城的功能落伍需要重新为其配置必须的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圈,通过这样来提升城区的综合功能。旧城风貌改造的设计和整个城市的功能息息相关,设计和功能分别可以看做是形式和内容,内容主导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旧城风貌改造的完美,便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很显然,在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的城市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1掌握旧城的空间布局基本规律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不仅仅是一座独栋建筑物的功劳。城市的整体美貌,要得益于数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独特融合的整体视觉以及广阔丰富的空间。一座城市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凸显城市特色的基地。为了让新城和旧城做到和谐优美,必须要探索、掌握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旧城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建设和理念创新提供了足够的场所。有关专家指出,旧城风貌改造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相互协调、善于表现以及有机协调的原则。而关于空间艺术,有很多艺术理论交织在城市建设中,例如:图底理论、联系理论等均为很常用的艺术理论。常用的城市设计手法包括:侧面封闭、边沿连续、结构跨接、室内外光线融合得到、突出暗示等等,这些手法的使用,有助于勾勒出线条优美的的建筑结构,同时综合考虑人们的生活实际需求、城市的文化底蕴,让建筑场所的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具特色。

3.2突出旧城的文化特色文化的特色和城市的空间结构息息相关,文化的特色,通过艺术的手法能够得以进一步地延伸,达到感受、文脉等更高级的文化层次,让文化的深度更深、内涵更丰富。旧城风貌改造时,设计的侧重点应该是场所,人们对城市的感觉取决于对场所基础特点的第一印象,总结城市中场所的基本特征,从中提升出一些通用的概念运用到城市的设计建设中去,这是旧城风貌改造最常用的。因而,场所要比建筑物本身优先考虑;尊重文化并向历史借鉴经验;增设适应于社区每个层次的场所功能;人性化设计;注重步行;和社区充分沟通并尊重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增加场所的长久实用性;场所变化小规模进行尽力提升场所的舒适程度、可观赏价值。

3.3把旧城的生命活力激发出来。促使某一地段复兴繁荣,是旧城风貌改造的重要任务。通过旧城风貌改造,可以让城市形象重塑、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带动城市经济的再次发展。而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要秉承整体和谐的理念,尊重历史的同时做到改革创新,尽量考虑城市中每个层次的需求,保持社会平衡。

4旧城风貌改造中的城市设计要点

4.1保持城市设计的可延续性

一个完美的城市设计计划,需要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各层次(包括城建部门、设计部门、当地居民等等)的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城市设计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间段,要实施到城市的整个规划建设过程中去,让设计具有可延续性。一般来讲,详细的规划设计是针对于旧城区的某一片区,总体的规划设计则是针对于整座城市的设计,它更具宏观调控的作用,高瞻远瞩,更讲求整体性,它把整座城市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

4.2发挥城市设计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城市设计对城市中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具有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以此来保证城市建设有序、长久的进行。在当下的城市建设环境下,城市设计对于旧城风貌改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显而易见。一是,现在常用的控制性规划,主要用来控制土地的使用方向和开发强度,这里的开发强度指标(包含绿地覆盖率、容积率等等)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座城市的环境实效。在容积率、建筑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设计理念引导和控制,会让城市彰显出的外部环境大不相同。二是,现在城市的开发,多是由开发商承接,他们往往只关注工程的实际利润,而忽视了工程承载的社会使命和环境使命,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设计初期就要从整体出发,让设计来引导和管控城市环境的发展动向。

5结束语

总之,旧城风貌改造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小街小巷、千年古树、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要加强有效的保护措施,发挥它们的景观作用,同时,还要把城市的特有文化有机融合到城市的建筑中去,形成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用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引导旧城风貌改造工作健康地进行下去,也从整体上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

作者:郑伟 单位: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旧城改造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旧建筑改造;问题及措施

一、城市规划改造的理念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城市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都是一个热点的话题。在9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城市建设的改革过程,实现了从盲目推倒重建到理性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改变。西方城市更新的理论基本上是从清除贫民窟到重建邻里单位,再到社区更新的思路来发展的,对旧城更新的指导理念也是从主张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大规模改造开始,逐渐转变为主张目标广泛、内容丰富、更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更新理论,城市规划改革的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核心的理论。

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改革较国外略晚,在改造理论上可以向发达国家进行借鉴。应当注重对旧建筑和旧地段的改造再利用,以合理的更新、改建过程替代传统大拆大建的方式,理性选择能够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在城市规划改造进程中,应当把这些旧建筑同样看作是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这些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层面的价值,合理地改造并充分的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应城市建设导致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政府统一组织,制定专门政策,充分调动政府、集体、土地原使用权人及相关权利人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实现多方共赢,确保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政府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确保改造规范推进。

2、明晰产权,保障权益

调查摸清“三旧”现状,做好“三旧”土地的确权登记工作。属于“三旧”改造的房屋和土地,未经确权、登记,不得改造。正确处理“三旧”改造过程中的经济、法律关系,切实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3、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依据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科学制定“三旧”改造规划,并强化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严格界定“三旧”改造范围,对列入改造范围的,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改造方案,有序推进。严禁擅自扩大“三旧”改造政策的适用范围。

4、节约集约,提高效率

通过市场运作和公开规范的方式,强化市场配置土地,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提高土地使用强度。创新机制方法,强化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城市更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大拆大建,城市资源严重浪费

不少城市的领导以追求任期业绩短期行为的现象非常普遍。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投入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随之破坏,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浪费,甚至完全消失。

2、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恣意蚕食、侵占、破坏和拆毁,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3、城市的特有风貌正在消失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由于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替代,使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和环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在爆炸式的发展中,正在丧失它的形态、地标、识别性、特征。

4、城市正在走向雷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

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1、科学论证,理性分析,合理定位

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克服“想当然”和“追风”思想,采用先进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依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在更大区域内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做好城市的合理定位,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2、注意“三旧”改造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规划是指根据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对具体的地块建设提出设计和安排。在《城市规划 编制办法》里,对可操作性规划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根据交通影响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对住宅建设、医院建设、学校和托幼建设等建筑进行日照的分析;对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规划、布置总的平面图;详细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进行投资效益的分析;以及分析建设的条件和综合技术方面的经济论证等。

“三旧”改造和可操作性规划的工作内容,从分工的粗细来看,“三旧”改造侧重的内容是思想构建层次,而可操作性规划侧重的则是工程实施界面;若从法定立场来看,“三旧”改造的内容,还没有法定的规定,而可操作性规划则是属于法定规划内容。因而在此基础上,“三旧”改造的工程中,应该注意工程的质量、可衔接操作性,不要为了过度追求改建的过程,而忽视建设的可操作性。因此在“三旧”改造过程中,不可盲目追求工程的高效,从而忽视技术之间的、部门之间的可操作衔接性,确保广州“三旧”改造的质量。

3、确保改造资金的投入

在“三旧”改造过程中,由于对其缺乏清晰的认识,很多投资者没有长远的计划,因此改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各方对“三旧”改造进行资金支持。例如,在“三旧“改造中,鼓励、支持城区内效益差、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进行搬迁或产业转型,同时将土地的出让收益用于支持企业或原村镇的经济发展。对于涉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改造,应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相应的资金予以支持。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引入企业承包拆迁,建设,减少收取土地价款。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专项支持城乡改造的基金,例如对于构建公益性项目的改造,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以便吸引爱心人士对项目的支持,从而投入一定的资金;还可以广泛宣传投资商机、实施优惠政策以及通过科学规划、估算投资利润等措施,保证投资商利益,从而吸引资金投入“三旧”改造中;成立“三旧”改造专项小组,设立“三旧”改造专项资金,保障项目推进;对有利于土地高效利用的改造项目可免交新增的土地价款;对改造项目土地的出让金给予一定比例返还用作支持发展的专项基金。

结 语: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学习,对城市旧建筑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改造,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使其能够符合城市的规划,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天 姜黎黎 谢爱华.城市设计中“边界”的表现形式与构建方法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