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教学的建议

对教学的建议

对教学的建议

对教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

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正常交流。在整个汉语交际过程中委婉语的使用是较为普遍的,在一定程度上汉语的委婉表达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种处事的态度和处事的方式,想要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就要更好的使用委婉语,汉语委婉语的使用已经成为衡量汉语交际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

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委婉语教学环节就成为了重要部分,委婉语教学不同于其它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教学,教学难度大、不容易理解,那么对于对外汉语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方法上改进,如何使委婉语教学更加通俗易懂就显得尤为必要。在以往针对留学生做过大量调查问卷的实验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四个大方面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法方面给予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在委婉语教学效果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教师应加强委婉语的语用教学

从以往针对留学生所做过的调查报告的结果分析看,留学生委婉语语用掌握情况不好,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留学生委婉语语用的教学。教师可以例举若干个不同的句式,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相似概念,所举的例子应当基本没有语义差异,主要存在语用的差异,在教学中对不同句式进行对比分析,让留学生自己感受不使用委婉语、使用委婉语到强烈委婉语的层进关系。例如:

A.她看起来岁数大。

B.她好看是好看,就是看起来有点儿显老。

C.她要是再少兴点儿就更好看了。

这三句话基本表达的是一个语意,但从A句没使用委婉语,B句使用简单委婉语,到C句使用复杂委婉语,很显然一个比一个更委婉,一个比一个更中听。再例如:

① 很晚了,你怎么不快回家吃饭?

② 很晚了,快回家吃饭。

③ 很晚了,你快回家去吃饭吧。

④ 很晚了,家人一定在等你,快回家吃饭吧。

这四个句子所表达的语义也基本是一致的,都是让“你回家吃饭”的意思,但是语用功能确很不相同。①句是埋怨口气,②句是命令口气,③句是请求口吻,④句是建议、提醒口吻,适合的语境自然不同。这四个句子使用的委婉语境和礼貌程度也是依次递增的。所使用的对象也是不同的,如果是父亲或者长辈对孩子说话,用①②句式比较合适,如果是妻子与丈夫的对话,用③句式比较合适,如果是邻居或者朋友之间的对话,用④句式显得更得体。现行的很多汉外教材都没有区分不同句式,对不同句式进行对比。而大多数教师也没有把表达同一语意,但使用不同委婉句式的句型放在一起进行语用差异的比较,所以教学中建议教师要加强对留学生的语用教学。

二、委婉语教学中对初级、中级、高级留学生应各有侧重

汉语委婉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促而就,应该有侧重点的贯穿于初级、中级、高级各个阶段的汉外教学中。

(一)初级适合简单委婉语教学,开始涉猎委婉语,注重理解相关背景文化知识,展开句式化委婉语教学。基本句式在汉外教学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基本上都出现了,所以这个阶段学习句式委婉语最为合适,但是现行很多汉外教材中都没有明确指出委婉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因而教师只有因教学而异自行掌握,建议我们的汉外教师要根据初级阶段特点侧重式教学。

(二)中高级适合较复杂些的语段、语境、修辞和语用委婉的教学,因为经过了初级阶段的委婉语学习,留学生有了一定的积淀,汉语委婉语一般是从词语本义延伸出来的意思,留学生初级阶段首先接触过了本义,到了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才能比较好地理解引申意,将初级阶段学习到的句式委婉语较好的运用到语段中,理解语境,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汉语委婉语。修辞委婉语,涉及到很多中国文化、民族心理的因素,对留学生来说不太容易掌握,而且只有到中高级才逐渐接触到各种修辞手段,开始涉及到中国作家的作品赏析,才有丰富的语段、语境,涉及到的话题也比较宽泛,建议汉外教师抓住这一好时机,训练留学生利用语段、语境更好的理解和表达委婉。

三、委婉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语境设置

中国人使用委婉语,大多是在具体语境环境中,词语也只有在特定的语境环境中才能体现出委婉义项。在交际过程中,同一词语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通常是不同的。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就可能产生多个义项,有的是委婉义项,有的还不是委婉义项。可见语境在委婉语使用中的重要性,既是委婉语运用的重要载体,同时又制约着委婉语的运用。所以我们汉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境设置,帮助留学生把握语境信息。这样可以避免留学生在自然生活中接触到委婉语语境时误用词语,或理解错具体语意。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

如果通过具体语境介绍,即便于教师讲解,也便于留学生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语境设置介绍“泰山”一词:

A.山东省境内的泰山,是我国著名旅游景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B.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

C.小王和小丽相处了这么久,还一次都没有去过家里,今天就要拜见泰山大人了,心里实在紧张。

对教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艺术教学对学员的影响及建议 艺术教学对学员的影响及建议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艺术教学对学员的影响及建议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我国理工科院校由于沿袭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分科过细,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过窄,除本专业相关知识外,罔顾其他,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艺术教育可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成为社会主导教育模式,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旨在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切合社会发展现状,在高校教育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艺术教育工作,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开发,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的需要。加拿大着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教授认为:“在大学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其重要出发点之一。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利于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其内在气质和修养,培养其创新意识。由于受到学科布局及专业特点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师生多以严谨、求真的理论研究和精确的数据分析为教学理念,专业课程也相对繁重,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的构建,普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系统性、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参与面、覆盖面较小,互动性不足等现象。据国家教委调查表明: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很薄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并且艺术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充分切实地开展艺术教育,能够烘托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质,增添校园人文气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学生逐步了解和体验艺术带来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愉悦,缓解压力。艺术教育本身的需要。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类教育,其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易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理工科学生这样一群特定群体,可以成为艺术教育的素材,作为丰富艺术形式的载体,使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在理工科学校中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推广艺术形式,开阔学生视野,扩大艺术教育的受众面,避免曲高和寡,使艺术教育民族化,大众化,延长艺术形式的生命线,是艺术教育本身延续并发展的需要。

几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影响 对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建议

1.转变理念。目前高校教育观念普遍认为就业率是首要的,艺术课程教学并不重要,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在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今天,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确立艺术教育在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地位,重视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和艺术实践活动对校园文化的功能,从理念上彻底转变,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加大力度。2.优化物质艺术氛围。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先生提出,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②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中,无论是建筑、雕塑、壁画、公共设施都充满艺术气息。例如,在公共场所建立艺术走廊、树立格言标牌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兴趣。此外,还应重视标志物的建设,包括校训、校徽、校歌、校服、礼仪、雕塑、楼名、路名、校园风物、文物景点、学校标志、室内环境等,创造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文美、科学美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潜移默化地凝聚人、熏陶人、感化人、教育人的作用。3.开设相关课程。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是相对开放的,适用于集体活动组织,通过教学的方式达到丰富学生精神需求的目的。理工科院校应开设一些比较系统的艺术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重点院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校内推行艺术公选课学分制,后迅速在全国高校中普及开来。学生可自主地选择,修满学分方可毕业,从而明显提高了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应在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及方式、组织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实施方案。4.开展实践活动。将丰富的艺术理论寓于各活动中,通过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使艺术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互相补充促进,并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艺术的氛围下,有效地凝聚学生,对理工科院校学生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影响。定期举行大中型的文艺汇演,包括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红歌会、五四青年艺术汇演等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例如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欣赏到高雅音乐,印发观众须知,让学生了解出席音乐会的相关礼仪,并在音乐会进行的过程中由主持人介绍有关作品的背景和赏析,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可将艺术教育活动结合不同理工科院校的专业特色进行合理整合,将科学理念注入艺术教育的表达形式中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校园里最具活力的教育形式之一,高校开展以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各种艺术活动为主导的艺术教育,改善、补充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开发智能、培养创新思维、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让艺术教育渗透进理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人才综合素质的发展。

对教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 现状分析 教学管理 教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46-02

大学物理是针对理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他们入校后较早接触的一门自然基础性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对培养他们基本的自然科学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物理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理工科院系还是存在着重视该院的专业课程,轻视公共基础课程的现象;而对于公共基础课而言,有些院系还会根据考研的指挥棒,重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而轻视大学物理。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大纲高度统一,教师的教学安排基也基本统一,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正确认知和重视,无疑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最优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现在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管理上的改革,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达成该学科的最佳教学效果。

1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来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或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知识体系。但是,目前理工科大学物理的管理与教学等方面还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出于对于整个物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考虑,绝大多数大学物理教材都是以经典物理为主,近代物理为辅。经典物理又主要分为力学、振动和波、热学、光学、电磁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各自独立成章节,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教材内容比例分配上,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差距很大,经典物理占到八成左右或更多,而且大多是21世纪以前的科研成果,很少从当代物理学的角度出发,用现代的知识体系组织传统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和思维大多还是停留在中学阶段,使学生错误的认为大学物理相对于中学物理只是多了微积分。有些高校还存在着压缩大学物理课时量的现象,导致近代物理部分没有时间讲授,使学生对近代物理的相关知识了解的更少,与现代物理和现代科技发展严重脱节,而缺失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2)教学内容机械统一,课时量有限,教师支配课时的自由度不高。

目前由于教学考试的要求,高校对于公共课程的考试采取的都是全校统一考试,这样就必须要求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内容、难点和重点和课时都是统一的。在大学物理教师讲述与所教班级专业相关的知识点时,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老师在这些知识点上加以详细阐述,但这样势必影响其他知识点的课时量,给任课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困惑与不便。例如:笔者在给采矿专业的学生讲述光学的时候,光的折射与反射是主要的知识体系,而光的散射部分一般不讲或者仅作简要介绍,但是作为教师,笔者提醒他们以后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研究粉尘的空间分布与浓度需要利用光的散射知识点时,同学们还是希望详细的讲解这部分的内容;在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述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及成像等知识点时,笔者展示了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生成的相关动画与物理图像,同学们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希望能够具体的讲解一下程序。这些都需要额外的课时量,势必影响整个课程的课时分配。

(3)国内大部分的大学物理教程较多地强调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介绍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得教材语言风格学术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又由于物理知识体系和全校对公共课管理的机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课,教学手段也很单一,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的联系及对比,学生很容易把课程内容按照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几个独立部分来学习,让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很杂,公式多、定理定律多,学习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就不高,从而降低学习期望与热情。

2 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对经典物理部分进行适当处理,删去陈旧部分的内容,与中学物理内容重复的知识点在讲授时一笔带过,将经典物理与近代科技发展联系紧密的知识作为重点讲解。增添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近现代物理知识,把科学技术成就和前沿课题的相关内容作为学生阅读材料融入教材中,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现代科技发展最新发展。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也可适当增加一些教材来不及更新的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在应用上也与时俱进。这些都将势必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从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出发,对理工科中不同专业的班级采取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注重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为主导,完整而系统的讲述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给予教师一定的课时支配权,以更好的满足所教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引导能力的培养。

(3)国内教材应该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地联系起来,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适当的引入这些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讲授动量和角动量守恒时,可以引入火箭发射的例子,更可以扩展地球卫星的发射与在太空中运行的情况;在讲述光的偏振时,可以引入偏光镜和3D电影的例子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觉得课程既有生动性又具实用性。另一方面,尽管现在很多老师都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加强。教师也应该进一步探索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以便能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为了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些视频资料需要教师自己编辑生成,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动画、演示实验和图示说明等,即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又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掌握所讲授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达到一种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该文从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由于物理学在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大学物理课程的管理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尊重教学规律,针对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诉求,及时调研并采取相关措施;任课教师应该教学与科研并重,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的能力,让学生在学好大学物理的同时,对现代科技也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和教师作为教育的施教方,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红辉,徐军,沈晓芳.大学物理教学理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144.

对教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正在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语文课堂无论是学习教材还是教学思想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来说越来越开放,课堂教学方式多变,充满活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但是仍需不断完善,加以改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互动性教学。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语文课堂必须凸显主体学生的地位。只有在平等的关系基础上,师生之间才方便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用自己本身的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眼界,不断诱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师生产生共鸣,教学相长。其次是灵活性。对语文课堂来讲,教师进行课堂陈述,学生认真听讲,学生提出课堂问题,教师进行一一解答,教师提出课堂问题,学生之间可自由发挥,也可采取小组交流讨论解决。总之,教学组织形式多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外辅导,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是活动性。语文课堂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拓学习视野。

三、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

语文课堂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无效备课,课堂秩序不佳,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目标模糊,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练习,都是照本宣科,不仔细研究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导致一堂课结束,学生们还如坠云雾中,不知道哪些是重难点。

2.教学指导不足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掌握了语文语言的训练重点,但是训练方法可能不恰当,基本上都是采取教师讲述、学生倾听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主角,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就比如在识字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把单独的字作为教学重点,应当引导学生记忆,学会用这些字;对于词语,也要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灵活运用,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师生互动欠缺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流于形式,一般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互动较多,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没有提问的权利。即便组织课堂分组讨论,学生间进行沟通交流,大部分也会变成几个优秀同学发表建议、其他同学倾听的情况,导致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师生互动欠缺。

4.备课不充分,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备课极不负责,没有认真研读教学教材,而是直接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课前对学生进行分析,没有属于自身的教学特色;在课堂讲解时,采取传统的教学观点,面面俱到,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延伸范围广,导致学生不能领悟重难点,得不到针对性的练习,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

5.课堂设计连接不紧密

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一般针对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会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便学生更容易把握教学内容,但是有的教师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讲解出现偏差,缺乏整体系统性,教学设计环节连接不紧密,有时候课堂上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争吵异常激烈,而讨论的问题却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课堂效率低下。

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1.教师精心备课

教师精心备课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首先要熟悉教材体系结构及特点,了解每一个教学模块和教学专题,充分熟悉文章,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按照教材要求准备教学内容;其次制定好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备课时时刻不忘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还要把握各位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保证充满活力、求知欲强的学生能够提高学习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兴趣是引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上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将课堂教学变成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以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展现给学生们要学习的新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在学到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时,教师可构建一个美妙的情境,提前让学生们进行课文预习,然后分组进行表演,让学生相互合作;教师应放下严谨的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营造出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最后教师统一做出点评,既吸引学生们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学得愉快,又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参加教学活动。

4.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学媒体表现力丰富,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图文并茂的特点,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学习乐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忱,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保证课堂学而不乱,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完成对知识的吸收。

五、结束语

总之,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改变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整理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杜萍,王兆坤.试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条件[J].课程·教材·教法,2009(02) .

对教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低年段“解决问题”部分改变了过去应用题呈现形式单一、结构呆板的情况,以情景、对话等方式出现。例题和习题安排形式多样,如图画、卡通、表格、文字等。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和熟悉“解决问题”的各种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善于从各种生活情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寻求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认识及加减法”时,利用实物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断完成各种实际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例如“桌上摆2根小棒,再放上1根,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桌上摆5根小棒,拿走2根,数一数,还剩几根小棒?”。通过师生操作演示和口头叙述,加深学生对这些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对完全以图出示的题目,应训练学生看图说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借助语言活动促进认识的升华。

2.改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等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在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或者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改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教师首先呈现两个分数3/5和4/9,让学生试着比较大小。学生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画图、化成小数、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根据刚才的方法,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有的学生提出:既然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也就可以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来比较大小;3/5中分子3超过了5的一半,而4/9中分子4不足9的一半,所以不必画图,可以判断大小……教师没有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直接告知学生,而是鼓励他们激活已有的经验,特别是在已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出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另一方面体会到数学思考的乐趣,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3.教学要植根儿童的“数学经验”。

数学知识不仅包括被整个数学共同体所认同的“客观性知识”(科学形态的表征),还包括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个体认识的表征),即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数学经验”。学生的数学经验反映了其对数学的真实理解。在哲学上,所谓理解是指理解者在其“前理解”的基础上与理解对象达到一种“视界融合”的过程,是意义不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显然,这里的“前理解”包括儿童的“数学经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数学经验,主动了解学生的数学经验,让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发挥数学经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我首先呈现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然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条形统计图,并用手比画气温的变化趋势,同步画出轨迹,把条形的顶端简化为一点,自然引入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异同,突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理解更深入。

其实,儿童的“前理解”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更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儿童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成人的思维策略或模式,他们要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过滤和解释新信息,以至于同化它。正因为如此,儿童与其说是“学习数学”,不如说是儿童经验的“数学化”。

4.在计算教学中加强估算训练,学会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新教材同时把原选学的估算内容作为必学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学会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5.正确处理知识迁移关系,启发思维。

知识迁移现象是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自然产物。在教学过程中若做到正确迁移,就能促进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无目的、不正确地迁移会导致学生认识的误区。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迁移活动。比如: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规律是相通的。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活动,将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从而使用权学生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结果,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负迁移误区,防患未然,促进认识知识结构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