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从认识引导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谓认识引导,是指要强调机械制图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初学《机械制图》,对机械、机械制图有何特点、有何用处等一片茫然,只感到其抽象、枯燥、难学,难以产生自觉学习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应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反复强调《机械制图》是学习所有机械类课程的基础,也是以后从事有关机械行业工作最起码的基本功。这门课程学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干好专业工作,能否在本专业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意义,产生学习的意向和愿望。有了学习动机,学生就能产生自觉学习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二、从兴趣引导人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所谓兴趣引导,是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保持稳定持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思维深刻而周密,想象丰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

1.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教学课件、挂图、模型、实物,加强直观教学,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也可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例如,讲授绪论,当论述工程图样是“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时,学生很难理解。此时,若配合标准零件图,讲解机械图样就好像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只有通过机械图样才可以准确、直观地传递机械零件的技术信息;才能使各生产岗位人员准确地完成机械设备的制造、装配、使用和维护。这种演示教学方法,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与幽默感,加强讲课的条理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提问,学生之间的竞赛等,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3.积极的鼓励。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他是在不断进步,并且这种进步得到了老师的承认和鼓励,就能有效地激发并长久保持对该课程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时刻注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种鼓励是随时可以进行的,如课堂讲授、提问、作业批改、单独辅导或个别谈话、总结讲评等,都是给予鼓励的极好时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和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引导,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

要学好《机械制图》课程,仅仅有足够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引导,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有关知识,培养绘图、读图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1.在课程讲授中加强引导。课程讲授是教与学最直接的活动。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课程讲授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步步深入,经过概括和抽象,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教师应按照由浅人深的原则,选择适宜概括的内容,能反映规律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处理。例如,在讲授直线和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平行、垂直、一般)及其投影性质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身边的实物人手,分析、讨论它们的空间状况和投影性质,让学生共同探讨,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传授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2.在练习中加强引导。练习是“消化”知识和帮助记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同时,为了提高练习的效果,使练习既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教师在练习引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并对结果有所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加强指导,认真及时检查作业,还应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2)正确掌握对练习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一般来说,开始阶段应适当放慢速度,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不容许不正确的方式方法。因为预防错误比纠正错误更为重要,也较易做到。开始时贪多图快,难以形成和巩固基本技能。

(3)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要分配适当。技能的形成和保持,需要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次数,一般说,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好。

(4)练习方式要多样化。这样不仅可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上所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不懈的努力,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柏.机械制图课教学体会.科教文汇,2007年(09):39—39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Q016.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31-01

1 前言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产品的制造,还是新技术的实施,都要有新的机械设备的支持。使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地展开,促进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展开讨论,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产品生产类设备占有很大比重,本文的讨论就主要针对此类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

2 机械设计的过程

2.1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2.2.1 需求申请: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

2.2.2 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

2.2.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

2.2.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

2.2.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

2.2.6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

2.2.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

2.2.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

2.2.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

2.2.10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交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

2.2.11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

2.2.12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

2.2.13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可以说,安装、调试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4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达到使用要求,交付使用;如未达到要求,需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修正调试后再行试产,直至满足要求。如果是小样机或关键部件的研制,此步骤完成后,应当对此前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中试设备的改进设计方案,进入新一轮中试设备的研制。如果有必要,也可再进行一轮样机及关键部件研制试验。

2.2.15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3 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述设计研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都应正确把握方法,确保设计研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别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制阶段是设计方案实现的基础阶段,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取得设计的预期效果,甚至影响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在此阶段,除了制造加工的承担单位应当注意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制造工艺外,还应当加强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沟通。设计者应积极、主动地经常关心制造过程的情况,与制造者共同商讨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并虚心听取制造现场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零件结构、加工精度等做适当的调整。切不可认为:制造加工只是制造加工单位的事,与设计者无关;能否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也都是制造加工者自己的事。机械设备的设计者应当知道,对于制造能力、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制造加工单位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许多意见和建议,甚至判断,是很有价值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识图;任职教育;学生;读图能力

“机械识图”作为士官教育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士官教育从学历教育到任职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机械识图”的地位作用、培训内容、教学目标等也随之发生了深刻改变。“机械识图”的目标变为以岗位任职能力为牵引,以正确识读和表达机械图样与相关技术要求、满足机电类任职岗位课程需求为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识图能力为主线,以识图的基本方法与应用为重点,注重基础性和针对性。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成为机械识图教学中的中心任务。什么是读图?读图的真正含义是理解图样。读图过程是由平面图形想象空间立体的过程。在“机械识图”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读图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识读组合体视图、识读零件图和识读装配图。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重点,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这三个读图阶段中,如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1 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是读图的开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训练和掌握各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联系;掌握几何形体的组合形式和分析方法;培养对基本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识读能力;初步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等阅读图样的分析方法。因此在本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读图步骤的掌握。

1.1 初步了解

已知组合体三视图,根据两类组合体的视图特征、初步判断组合体的类型,确定分析方法。大小线框各自独立、互补牵套,判断为叠加类组合体,采用形体分析法;大线框包围小线框、大小线框互相牵套,判断为切割类组合体,采用线面分析法。

1.2 逐个分析

在确定基本方法后,按照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在过程中要再次强调:形体分析法中,封闭线框代表基本几何体;线面分析法中,线框、线代表面。

1.3 综合想象

在逐个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行装。最后应注意:由于实际物体一般都不是简单的叠加体或切割体,而是叠加与切割综合的组合体,因此,不能将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绝对分开,营根据组合体的主要特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

结合作业,按上述步骤具体讲解两、三个例题。在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按步骤分析判断,从而掌握读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这样就解决了学生面对一组视图不知从何入手的困难,通过多读多练,就可逐步提高学生的读组合体视图的能力。

2 零件图的识读

零件图比组合体视图增加了剖视、断面等各种表达方法,图样表达的内容多了,内涵丰富了,图面增加了内外层次。这里的读图,既包括几何形体和表达方法,也包括零件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中出现和要求的各种结构形状,诸如倒角、凸台、退刀槽、键槽等。为了更好的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把零件图分为四大类:轴套类零件、盘该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叉架类零件图的阅读,结构由简到难。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阅读零件图的困难,往往不在于形体本身而在于对工艺结构的无知。所以在读图过程中,不应该从纯几何形状的角度去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是从工艺角度去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1 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路

在识读零件图的的过程中,首先应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这是识读零件图教学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展示标准零件图,黑板上书写识读步骤,然后按照步骤向学生提问。首先提问学生要从哪里了解零件的大致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组合体的初步知识,分析图形、了解各视图的作用及所采取的表达方法。在识读过程中要充分应用边讲、边议、边问、边动手的直观教具作演示的方法,点播、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并遵循“先主后次”、“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看图顺序。

2.2 组织学生讨论是读零件图的关键

在授课过程中,要使学生记住知识和提高运用个知识的能力,关键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全程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识读零件图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是十分重要的。采取的方法可以由老师提问,指定某个学生回答,再由其他同学讨论、分析、评定其正误,找出问题的答案。譬如通过尺寸分析,使学生掌握了设计尺寸的基准与装配、加工尺寸的基准的关系,对表面粗糙度技术分析,能进一步了解零件的加工特点和设计意图。这样不但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有的放矢的查阅资料和相关零件图,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识图能力。

2.3 教师归纳、总结是读零件图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经过学生讨论以后,老师要适时地加以归纳,得出结论。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和理解。例如:通过对尺寸分析和尺寸基准的确定使学生懂得零件图的尺寸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尺寸的标注一点也马虎不得。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方法标注尺寸,把尺寸标注完全,把尺寸布置得整齐、清晰、合理、避免标注出现封闭尺寸而产生累计误差,避免尺寸的设计基准与加工或测量的工艺基准不重合或不相符而产生次品或废品。

3 装配图的识读

阅读装配图主要训练阅读装配连接关系;训练从各视图中分清和理解组成各零件的形状、层次和装配连接关系的能力;熟悉结合明细表和技术要求等阅读了解包括结构、功能、材料、数量、重量,以至加工、检验、包装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的能力。在这里,读图的方法步骤和在视图中分离零件形体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对各种连接方法、装配的工艺结构,对机器和设备的实际知识等方面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教学过程中往往注意了前者,忽视了后者。但是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着想,我们应该研究在学习识图课的阶段,加强对机器的功能、装配连接的方式和工艺结构的知识的介绍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整个课程的目的,也是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的,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在读图作业中才贯彻读图要求。是指上从正投影的基本规律一开始,就贯穿着读和画的辩证关系。要想出色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好的组织形式、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氛围,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重视的。

参考文献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计;问题

1 前言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是企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产品的制造,还是新技术的实施,都要有新的机械设备的支持。使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地展开,促进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展开讨论,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产品生产类设备占有很大比重,本文的讨论就主要针对此类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

2 机械设计的过程

2.1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目的归纳起来讲,就是根据用途和实际需要,设计研发出能有效地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装备,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2.2.1 需求申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首先必须有需求,由需求者提出申请。

2.2.2 需求的确认: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必须由主管部门或领导确认并批准。

2.2.3设计研发任务书的下达:机械设备的需求申请被确认批准后,必须将需求申请中的具体要求细化成设计研发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使设计研发者明确任务及目标,便于组织实施,并将任务书下达到承担任务的部门。

2.2.4组建设计研发项目组:承担设计研发任务的部门收到设计研发任务书后,应根据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选配适当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设计研发项目组,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各自责任。

2.2.5初步确定方案:设计研发项目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组织对设计研发方案的讨论,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方案。如果是大型或成套的机械设备,应先进行小样机或关键功能部件的方案设计。

2.2.6方案草图的设计(形成总图及部分主要部件图):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部分的草图设计。

2.2.7设计方案草图的评审:设计草图完成后,项目组应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展开评审,对方案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部分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修改方案。

2.2.8方案修改、正式设计:根据修改方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并开展正式设计。

2.2.9图纸审核、批准: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出图。

2.2.10交付加工制造:图纸设计完成后,交付加工单位加工制造之前,要与加工制造单位针对图纸做深入沟通,对图纸上的一些疑问进行磋商,确保加工制造单位对设计思路和要求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便于施工。

2.2.11跟踪加工制造过程:图纸交付加工后,设计人员应与加工制造单位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加工进度及遇到的问题,除了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外,还应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以备今后查阅和参考。

2.2.12机械设备的验收: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到加工制造单位进行设备验收,尽可能让机械设备进行连续试运转,观察其运行动作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问题要求加工制造单位及时纠正。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发货,以避免设备到达安装场地后发现问题难以处理。

2.2.13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机械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对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技术指导,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既很重要也非常必要。可以说,安装、调试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14试产鉴定: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织机械设备的试产,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如果达到使用要求,交付使用;如未达到要求,需找到原因,采取措施,修正调试后再行试产,直至满足要求。如果是小样机或关键部件的研制,此步骤完成后,应当对此前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中试设备的改进设计方案,进入新一轮中试设备的研制。如果有必要,也可再进行一轮样机及关键部件研制试验。

2.2.15交付使用:机械设备试产达标后,设计人员必须整理出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维护的相关图纸和资料交付使用部门,并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3 设计研发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述设计研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都应正确把握方法,确保设计研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研制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制阶段是设计方案实现的基础阶段,机械设备

[1] [2] 

制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取得设计的预期效果,甚至影响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在此阶段,除了制造加工的承担单位应当注意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制造工艺外,还应当加强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沟通。设计者应积极、主动地经常关心制造过程的情况,与制造者共同商讨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并虚心听取制造现场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零件结构、加工精度等做适当的调整。切不可认为:制造加工只是制造加工单位的事,与设计者无关;能否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也都是制造加工者自己的事。机械设备的设计者应当知道,对于制造能力、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制造加工单位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许多意见和建议,甚至判断,是很有价值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 安装调试使用阶段的工作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机械制图的初步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三维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10-02

引言

在机械设计制造、土木建筑等工业工程中,图样是指导生产、加工和制造、检验等全过程最重要的技术文件之一。工程图样与文字、数字一样,是人们表达设计思想、交流设计意图、记录创新灵感的重要工具。因此,能够准确读懂图纸信息,熟练绘制工程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技能。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及相关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它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同学们毕业后从事设计生产、科研项目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制图中的图形元素以及线型比例、线宽、数字书写、图纸的大小等等,都要符合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要求制图规范化,便于进行技术交流,在工程界素有“工程师的语言”之称。以往《机械制图》注重于画法几何的教学和手工绘图的能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企业采用“无纸化”办公,应用CAD软件进行辅助设计,提高生产效率,让新产品在第一时间进入市场。在科技进步的今天,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夯实手工绘图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CAD技术,比如AUTOCAD、UG等软件教学穿插,更加有利于学生与现代工业接轨,了解产品的实际设计生产过程。

一、教学改革原因

1.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产业技术指标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最新的《机械制图》、《技术制图》标准,使得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并真正认识到机械行业的制图标准。目前,在企业生产中,已经很少见到手工绘图的场景了,基本上已经采用“无纸化”绘图。企业技术交流中,采用计算机绘图,这就使得我们在教学中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机械制图”课程分两个学期教学,计算机绘图主要集中在第二学期进行。

2.改变学生以应付期末考试为最终目的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课程阶段,有的学生并未真正将学习知识作为目的,总是在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才去看书进行复习,为的只是考试及格或者过关,没有从根本意识到知识对后期学习工作的重要性。改革的初衷也就是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应付的态度,注重平时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精神。将CAD技术穿课堂教学,很难理解的图形或者实物立体,通过软件的操作展示出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3.在教学方法上,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模型相结合。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重视学生动手绘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学生初次接触到制图的基础知识,难免在物体的空间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中产生困惑以及不解,立体思维比较差的学生更难将模型进行二维图纸的绘制。若采用立体模型以及三维辅助软件的帮助,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绘图、识图所产生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内容的增删。机械制图的教学原则应以学生能够掌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或者后续机械课程的设计,培养绘图、识图的能力为宗旨。故在教学中,将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如:线型元素的换面法求解,复杂立体与立体相交空间曲线的求解,利用图解法求解直线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夹角等内容。增强的内容:立体视图的投影画法,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强化手工绘图的能力等内容。

2.平时作业的设计。机械制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每一部分的内容结束后,都要辅以相应知识点的题目进行练习。习题的内容要与教材的内容相配套,及时在学生每次作业做完后,在课堂上对出现的集中错误进行板书示范纠正,让学生明白绘图的真正意图。“机械制图”一般都配套有相应的习题集,除了做习题集上的小题练习以外,进行绘图时,还可以在教师科研项目进行中所遇到的图纸,选做一些项目进行手工绘制,完成2号或者3号图纸的绘制。这样,不仅完成了手工绘图的作业,学生也可以了解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的具体设计流程和技术要求,使得学生的学习不与实际工业脱轨,也为工程类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行业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现场实时的接受能力,不能仅仅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和计划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现在课堂教学基本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这样可以在课件中多角度展示立体模型的空间构架和元素之间的交互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但难点在于同学们很容易看懂三维模型,要将其转换到图纸中,用平面图形展示出,就不能够顺利的进行转换。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采用板书进行示范性教学,虽然费时费力,但起到的效果是不容小视的。

课堂理论教学是必须遵从的,但作为工程类学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尝试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进入企业加工车间或者学校实习车间,实地的考察了解,工程图纸在设计、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图纸中的技术所包含的意义。了解了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也就明白了图纸中线条或者工艺处理的实质。

三、三维软件在教学中应用

二维、三维绘图软件的应用,使得绘图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在图纸的修改、反复利用和保存管理等方面,体现出了手工绘图无法比拟的优越。现代,三维软件技术已经成熟,软件的应用也已经渗透进各个行业,三维造型设计技术引入到机械制图中来。三维造型技术是根据二维平面草图图形,经过拉伸、旋转、扫描、扫略等特征操作创建立体模型,建立起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型之间的构架关系。三维软件在教学中的引入和应用,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对于二维图形和三维立体之间的空间转换,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丰富了思维模式,也为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类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期系统学习了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简单立体投影和组合体投影、各种机件的表达方法等。在第二学期,将CAD技术引入教学,学生们除了学习AUTOCAD软件以外,还可以学习三维造型软件,比如UG软件。在授课过程中,用UG建立模型,再将模型转换为二维工程图,讲解图纸绘制,会大大提高知识的接受程度。

采用UG软件教学时,可以首先采用二维简单图形,通过拉伸或者旋转等特征操作成为立体模型,再与其他立体通过叠加或切割的方式进行组合修改,以期得到预想的立体,最后再将立体模型转换为二维工程图。

如果想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可以再进行模型的细节处理等操作。在要求学生读图或者绘图时,使得学生清楚读图是首先分析图纸,建立立体模型,分析每个结构的特征,分别进行模型的建立,然后进行各个部分的整合,组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对工程图的认识从被迫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的研究和思考,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通过三维软件UG的教学,使得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工程图的绘制并不是简单的抄画,图纸的绘制包含了产品的概念设计,工艺要求,技术要求,产品的制造和检验,它是一个生产流程。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和读图的空间能力,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一门三维软件,对于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应聘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1.改革成效

“机械制图”课程中进行的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正在平时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通过改革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对整个图纸的认识从抄画深入到工程行业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空间构形能力和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能力的培养。

2.存在问题

由于改革只是初步进行探索,每个阶段教学,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个别学生并未很好的重视平时的绘图识图训练,导致平时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只是应付考试的情况也会存在。

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深化改革,继续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的制图态度,以及掌握先进制图技术,真正理解“机械制图”不是一门考后就结束的课程,而是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构架起一座衔接专业领域知识的大桥。

参考文献:

[1]王巍.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畅为航,段江军,张洪峰.基于UG软件的《机械制图》课堂改革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9(1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