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解决农业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保险无份”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边缘群体,如何保障这些失地农民的利益成为解决城市化进程的瓶颈所在。因此,必须把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作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积极探索完善失地农民保障问题。要想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应以依法用地、节约用地和科学用地为前提,切实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 实行“农转非”,解决失地农民户口之忧,让失地农民享有城市居民同等身份待遇

传统上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户口性质不同,身份待遇有别,目前山东省规定:被征地村土地全部征用后,或者征用后人均土地不足0.1亩,才能以村为单位申请“农转非”。由于一次性一个村的土地全部征用或者人均剩余土地不足0.1亩的概率很低,实际情况是在几年内多次征地才达到省里规定的“农转非”条件。这样,先被征用土地的村民既失去了土地,又不能“农转非”,既形成了前面多说的“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保险无份”的局面。因此,村民们纷纷阻挠征地,从而使得好项目不能落地,导致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受阻,不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认识到这个瓶颈所在,青岛市开发区借鉴南方几个城市的经验,突破了省内现行规定,实行了“户人均土地不足0.3亩的,可以以户为单位申请“农转非”的做法。这样做,一方面降低了准入“门槛”,有一户符合条件就办理一户,不会因其他农户有地而影响“农转非”,能够极大调动农户配合征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农户解除承包合同,重新签订土地租赁协议,不仅能有效化解因“农转非”后村民仍有剩余土地致使将来征地困难的问题,而且确保了耕地不荒。

二、 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活补助,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之忧,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以及青苗和土地附着物补偿,但是由于国家政策规定,土地补偿款数额有限,不能使失地农民一辈子有保障。因而如何支配这部分土地款,就有很大的科学性和技巧性。比如大连、合肥等地实行一次性分配政策,结果产生了失地农民在用光土地款之后又重新找政府的严重后果。吸取这一教训,青岛市开发区除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支付给失地农民外,其余土地款由农村经管部门或社会保险事业部门统一管理,专门用于解决失地弄面保障问题,走出了一条以土地换保障的路子,对失地农民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另外,对失地农民给予适当生活补助。根据失地农民年龄情况,确定相应的补助标准和补助时间,确保其基本生活有保障。对于年轻失地农民设置一年待业期。一年内未就业的,一次性发给生活补助,一年内就业的,只发给未就业月份生活补助,中年失地农民,因其暂时无法领取退休金,要在其缴纳保险费用期间内,按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直至退休。

三、 实行就业扶持政策,解决失地农民工作之忧,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

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职业。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土地以外的其他工作岗位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保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帮助解决就业难题才能使其致富奔康。一要把适龄失地农民推向市场。针对这些失地农民可以免费为其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免费进行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二要引导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失地农民“农转非”并办理失业登记后自谋职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可发给《再就业优惠证》,凭证享受税费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三要鼓励企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加工企业以及街道社区内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中招用失地农民达到规定比例,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给予减征企业所得税、提供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四要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破解举措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1、“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国民党的统治,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温家宝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大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范文第3篇

二、如何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着力解决园区建设进度不快、产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工业竞争力不强是制约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争先进位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二是产业特色不鲜明、整体竞争力不强;三是骨干企业数量偏少、支撑作用不明显。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一是进一步加快征地拆迁建设进度,做大园区规模;二是进一步把好项目准入关,提高项目质量;三是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做强园区企业;四是进一步拓宽园区经营思路,增强园区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能力。

三、如何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品位不高、经营管理滞后的问题。我县城镇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县城总体规模不大,发展空间狭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二是城乡建设秩序混乱,建设品位不高,配套功能不健全;三是规划管理意识不强,经营城镇的思路不宽,城镇管理水平较低。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一是加快东北片区建设步伐,拓宽县城发展的新空间;二是加大老城改造力度,完善市政配套设施;三是加大规划管理力度,严厉打击“三违”行为;四是拓宽城镇建设思路,积极筹集城镇建设资金;五是实施城区秩序综合整治,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四、如何提升“三农”工作水平,着力解决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劳而不富的问题。我县农业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农民生产就业技能较弱,持续稳定增收压力加大。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一是大力扶持粮棉油等传统农业,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精养化程度,壮大各类优势农产品基地;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三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五是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陈云;经济思想;“三r”;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8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亦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大问题。我国经济建设的开拓者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中曾指出:“我国五分之四的人口是农民,我们要在清醒地、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开展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换言之,陈云在加强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意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举。因而,学习和借鉴陈云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对于更好地解决当下的“三农”问题大有裨益。

一、陈云的经济思想研究

陈云的经济思想是科学理论指导与现实经济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经济宏观部署的把控,主要体现在灵活处理以下几种关系上:

第一,处理好国富与民强的关系。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唯有贯彻落实好为民谋利,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基准,才能真正得民心。陈云在处理任何经济问题时,很重视国富与民强的关系问题,常常会基于人民利益的视角思考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什么的问题,陈云坚持从尊重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指出:“我们究竟是为大多数之民呢,还是为少数之民?当然,首先要为大多数之民”,“现在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就成了我们的责任。”另外,在解决经济问题时,陈云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推进粮食增产两方面着手保障人民利益。在解决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紧张的问题上,他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通过发展多种经营,调节产供销各环节价格,以“私有、私养、公助”提供补贴的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缓解了市场的供需矛盾。由此不难看出,他不仅重视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更加注重令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人民。

第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问题不仅与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空间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国家要发展,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必须加快经济建设,但是经济建设的同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成为一个时代难题。有人认为,环境与发展二者“不可兼得”。要发展经济就要舍弃环境。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对此,陈云强调: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一定要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防止污染,必须先搞,后搞多花钱”,“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掠夺性开发资源的现象,陈云进行严厉的批判:“要看到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都相当普遍地存在一种掠夺性使用资源的倾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他还就水资源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将水资源问题视为发展农业的大问题,并“列入长远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加以实施”。由此可知,陈云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很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国民经济整体与部分协调的关系。毋庸置疑,保持国民经济整体与部分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在长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陈云认识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与各要素按比例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怎样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问题上,他通过仔细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认识到: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各行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农业与其他部门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时,二者才能同促进共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针对1959~1961年我国严重的经济危机,陈云剖析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抓住了问题发展的本质,明确指出:“农业生产恢复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恢复的快慢。”并强调:“研究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去寻找。既要研究已经形成的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研究暴露出来的矛盾。”如上所述,从矛盾中“追本溯源”探索出国民经济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陈云探索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有效路径。

二、陈云的经济思想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陈云的经济思想与“三农”问题有许多的互通之处,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做到“为我所用”,其逻辑关系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其一,在范畴上,二者存在一定的互通性。从陈云的经济思想以及各种经济学论著中不难看出,陈云的经济思想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而“三农”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将前者的主要内容概述为: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注重国民经济整体与部分协调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以工促农等思想恰巧可以与“三农”问题的部分内容契合。在长期的经济实践经历中,不管是陈云处理问题的决策,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恰恰适用于处理“三农”问题。因而,我们可以以此为契合点,深入发掘其内在的价值,将陈云解决经济问题的思想与解决办法合理运用于解决“三农”问题中。二者内容上的互通性,使得陈云的经济思想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解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二,在目标上,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陈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凭借其超群的经济才能,着手处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帮助我国经济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陈云经济思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稳定经济发展,更是人民利益与国家繁荣的保障。着眼于农业、农村、农民视角研究“三农”问题,可知其最终目标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保障人民利益乃至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因而,二者受众主体的一致性就导致了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村、农民、农业的支持,而“三农”问题亦会影响经济问题的发展。

其三,在价值上,二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毫无疑虑,陈云的经济思想始终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相适应,并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变化。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不仅是攻克经济难题的“良药”,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指南”,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三农”问题”也属于社会问题的范畴,“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的重要指标。由此可知,陈云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与“三农”问题体现的价值也是如出一辙,充分论证了二者现实价值的趋同性。陈云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指导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农业技术具有极大的引导作用。

三、陈云经济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启示

农业不发展,工业难兴旺;农村不稳定,社会难安宁;农民不小康,国家难富强。经济的发展,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加的迫切。陈云的经济思想对我们重新审视当下“三农”问题具有极高的现实功用。

第一,保障农民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强,则国家强。想方设法缓解农民的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陈云经济思想的一个亮点。因而在解决三农问题之根本――农民的问题上,可以紧握陈云经济思想中“民本”的主线。毫无疑虑,农民文化水平低,经济意识淡薄,生产手段落后,碎片化的家庭生产以及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等问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如何保障农民利益的问题可以沿用陈云的解题思路:其一,提升农民的积极性。提升农民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就是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补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粮食价格与促进农村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等方法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其二,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依赖于教育和培训。这就要求:对农民开展科学技术推广以及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开展教育,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对经济前景的预测能力。采取技术培训与文化教育“双管齐下”的目的就在于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不仅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而且满足农民对知识的追求,以保障农民利益,解决“三农”之根本。

第二,加强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农村作为“三农”问题的大本营,村村繁荣,村容整洁也是时代赋予“三农”的新使命。因而,加强农村设施建设是“三农”问题的着力点。虽然当下我国的农村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部分村庄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污水难以排放、水资源短缺、卫生条件较差、柴禾垛杂乱堆放等问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认识上的进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平衡的重要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平衡刻不容缓。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加强农村建设呢?在这一问题上,可以承续陈云在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时的方法与对策。一方面要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就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发展多种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等方法。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保护。陈云曾强调:“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在生产设计的同时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设计,不要等到事后再解决。”因而要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加大环境治理,又要防范环境的污染。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生态产业,绿色能源,做好绿化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村,实现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

第三,发展现代化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自古以砼┮稻褪俏夜的民生之本,不仅是关乎人民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关乎国家稳定的关键性问题,发展现代化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陈云在分析“”时期严重的经济问题,即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衡的问题时,曾反复强调:“把农业当作头等大事,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他提出的统购包销、协调发展以及鼓励多种经营的思想也为当下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指南。众所周知,农业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根基,而粮食是支撑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因而,必须进一步正视粮食对经济的支撑力量,坚持以粮为本。那么,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呢?首先,要从政策上进行扶持,在发展特色产品或者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设立专项补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其次,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与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再次,利用现代技术在产、销、研的各个环节搭建科技务农,电子经营平台,做到及时搜集信息并定期向农民信息,形成产业链,生产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最后,发展高效、高产、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化管理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如何解决农业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破解举措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1、“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的统治,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大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农村户口。歧视性的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将来中国农民要有不生产经营的自由。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解放农民就是解放最大的生产力,减负仍不是最终的增收目标,只有在农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产品产销的机制,实现的增收,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也是脱贫的关键。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综合农业(林、牧、旅游业)和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有市场需求的龙头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盲目,而是指导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了。对于农业的投入要增加,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方面。小城镇的建设要慎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快上,没有条件的地方,也不能一哄而上。农民进城打工也是一种转移,工作政府要多指导,组织好。对待民工的问题,也要贯彻《劳动法》对待。只有解除套在农民身上的土地枷锁,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①回报农民———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进一步减少税费的征收。现在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农民负担。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还给补贴,我们更应该扶植他们增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百分之十五,却要养活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向农民收取一切税费,用十年时间恢复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培育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以应对WTO的加入。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就会冲击我们的农产品,城市不要本国农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价格高?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科技水平的差异。美国农业已经农场化了,一般规模是5000亩,我国则是家庭经营,户均不过六、七亩,最大的户也不过二、三十亩。为什么我国农业不能规模经营?除了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把农民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自完全还给农民和农产品价格过低过,另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其实农村改革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一步步地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当农民有充分的自由后,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尊重农民———重构县乡基层政府。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个基层政府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要求来构建,绝不可照葫芦画瓢。应当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人民群众意见构建县乡政府和政府部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改革”。

③依靠农民———让人民群众管理政府。任何一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就会膨胀、腐败,会走向人民的反面。人民群众怎么管理基层政府呢?第一,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第二,财政的钱怎么花,由当地组织和民间社团讨论,人大决策,政府照着执行,执行过程接受党组织民间组织和人民代表的监督。第三,公仆违背了民意,人民有权力罢免。第四,政府所有政务必须公开,随时接受监督、质询。党的基层组织,应依靠人民加强对政府的建设领导和监督,党永远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解决三农和农村经济问题,如果没有大思路、大前提、新战略、新举措,是无所作为的。

6、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让土地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农业积聚。

参考文献:

1、沈亚军《WTO与“三农”》;《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第3期

2、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