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考试总结

学生考试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考试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考试总结

学生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

1.学习体会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毕业了。回顾参加自考这几年,我感受到了每一位自考生从艰辛到成功的历程。在这没有校门的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的意义。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第二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另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参加学习是为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考试失败时要增强自信心,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学考试磨练了我的意志,选择自考我无怨无悔。

2.学以致用式:

学生考试总结范文第2篇

期中考试总结的发言稿学生202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九年级x班的x。

作为一名初三学生,在面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中考的一天一天天临近,复习也是越来越紧张,相信每位同学都在做最后的冲刺。能否利用好考前时间,实现自己升入理想高中的愿望,良好的心态与恰当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那么,我就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中考的“3+2”秘诀。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三种方法。

抓基础,重落实。

众多老师都反复强调,中考命题的目的是选拔能力强的学生,而不是仅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因此,我建议在复习时可利用目录进行回忆,还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每一部分复习完后,就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导图,弄清楚各方面的联系或采用“放电影法”,将所学知识每天温习一遍,这样就会加强知识点的掌握。总而言之,定时、定量的模拟练习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求质量,常反思。

截止到目前为止,中考模拟试题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因此不少同学陷入了题海战术,在此,我建议大家不要一味的追求做题数量,要讲质量、讲效率。尤其是对于老师精心设计,自己平时畏惧、容易出错的题要精做。并学会举一反三尝试多种解题方法。而对疑难问题和错误应随时记录以备解决。只有经常性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劳逸结合,关注热点。

在备考与学习的过程中,不少同学习惯挑灯奋战“开夜车”,殊不知这样会造成第二天的学习状态不佳,反而事倍功半。我建议:适当放松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但也要节制。其次,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复习的同时,我们应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如:科技发展、时事新闻、问题情景等。我们应将热点问题与自身复习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种复习心态:

优化情绪,进入状态

中考测试的不仅是考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无形的压力。所以我建议:我们应做到心平气和、情绪饱满、控制情绪的能力,要给自己一颗定心丸,提前进入状态。

强化信心,充分发挥

任何事的成功,都源于“动机”和“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证。要相信自己,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只要扬长避短,人人都可以凭借优势取胜。

这就是“3+2”秘诀。现在紧张的学习气氛,可能迎来许多同学的抱怨声。可是,我们要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把一次次考试当成一颗颗可爱的小苹果,怎样磨练都不嫌多,让我们用辛勤耕耘换来的分数温暖我们的心窝,点亮我们理想的希望之火!

初三党,加油!

期中考试总结的发言稿学生202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仁,大家好!

本学期已过去了一半,期中总结已结束,在今天的期中总结会上,我在领导的关爱下,作为班主任代表上台发言,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教学上我是一个新手,与在座的老师比,我深感责任大,压力重,接手一(1)班的班主任工作,面对班级上童幼的小学生们,我是学校想,回家想,如何带好这外班,不 负老师领导的愿望,我以我在幼儿园的经验,爱心行动,以父母般的痛爱和老师的关爱,使小学生们到学校犹如在家般的温暖.快乐和幸福。我班的男生陈迪松,幼时父母离异,母亲出走,一直是爷爷奶奶抚养,有一次当他见到他妈妈时,在班级上说:我以为我没有妈妈妈呢,原来我也有妈妈。一言童言,使我深思很久以后我就特别关注陈迪松同学,多与他交流,多给他心灵上的温暖,使他感受到了童年的情稚和慈线般的爱,他的性格也活泼起来了。由他我得到了爱的经验。所以说:成长在家庭,成才在学校。使线爱和师爱溶在一起,双一本互动!

我就是这样去关爱学生的成绩,扶爱学生的心灵,使小学生们在学校如在家,见老师如见父母的那种的活泼,幸福,和谐的学习气氛!

我还将一如 往地努力工作,向老师们多请教教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谢谢大家!

期中考试总结的发言稿学生2021

尊敬的各位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同学们,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于一周前顺利结束,在这一次考试中,我们涌现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同学,同时在前阶段的班级和学生会工作中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在此,我代表教导处向这些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而辛勤耕耘的老师表示感谢。

在过去的半个学期里,我们的老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们的老师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写好教案,及时地批改作业,使我们的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我相信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得在心中,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些老师的尽职尽责,才有了我们教学上的不断进步。

亲爱的同学们,有我们老师的认真教,还要我们同学的认真学,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时做小动作,作业拖拉,消极应付,成绩的差异也就找得到原因了。当然,期中考试已经过去,成绩只能证明过去,不能代表将来,今天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

正确对待成绩

这次受表彰的学生有96人,期中一等奖11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29人,学xxx步奖16人,学习标兵11人,优秀班干部9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同时也是我们万峪初中的骄傲,这里我代表万峪初中全体师生向你们表示祝贺。

成绩的取得是可喜可贺的,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换来的,九年级这次全市统考中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权限前00的就有两人,赵池,刘俊峰,前800的8人,前1000的12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同学们,正确对待成绩直接影响着我们今后的发展,我们应该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竞争对手有很多,只是他们暂没在我们的周围,所以,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满足现状,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进步,创造新的成绩!

清醒认识自身的不足

我们应该也必须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这次考试中,我们有许多同学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同学学习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致使成绩暂时落后。还有各学科发展不平衡,偏科现象严重,学科之间,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我们一些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明确,不够刻苦等原因造成的。但这些都是你的过去,只要你们从现在开始,分秒必争,刻苦学习,向那些优秀的学生看齐,讲学习、比学习,我相信你也可以站到这个领讲台上来的。

脚踏实地做好后阶段学习

古人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要有更好的成绩,我们必须踏实学习。 学习首先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那该具备怎样的态度呢?

第一是谦虚,对于不懂的东西,要老老实实地向老师请教,向优于自己的同学请教,孔子不是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尚且能如此,我们就更应该这样了。

第二是勤奋,俗话说:“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奋与刻苦是取得成绩与成功的基本条件。不要去相信天才,天才也不过是1%的智慧+99%的汗水,只要你刻苦勤奋,你也可以成为天才的。人们常说”笨鸟先飞“,表达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勤奋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可谓不少,比如:安徒生因为勤奋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大王;爱迪生因为勤奋才有了一

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我国古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千古美谈。

其次,是要有科学的方法。一名优秀的学生,总是以课堂为中心,努力做好预习和复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核心,课堂听课是最重要的,聪明的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总是非常集中,他们的思维总是围绕在老师活动的周围,通常他们在课堂上就把问题解决了。上课应积极主动、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只有将课堂高效化,才能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你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

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及时调整自己心态,为下次考试作准备。

文学大师冰心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所以如果失败,我们一味怨天尤人,遗憾抱怨,那就太失败了,因为那成功是我们俯首可及却没有弯腰去拾的珍宝。

学生考试总结范文第3篇

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试题突出了对高中生物必修模块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并注重了实验考查,整个试卷难度适中。

本试卷中共有选择题15道(每小题4分计60分),非选择题4道(40分),合计100分。选择题包含了三个必修模块,非选择题中,考查必修Ⅰ、必修Ⅱ内容各占10分,考查必修Ⅲ内容占20分。

本次考试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核心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的理解;考查了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考查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方法做出判断、对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形成自己看法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一)深入钻研课标,根据学情进行科学定位

笔者借鉴往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体会并认同如下策略:重视教材,狠抓基础;立足中低档,降低重心。做法上采用:快步走,多回头;重点内容,多渗透;重要方法,多强调。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严密的教学和备考计划,强化“备课中的集体意识,教学中的基础意识,备考中的学生意识,训练中的效率意识”。

(二)教学中紧抓基础主干,重视综合联系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属于水平性考试,主要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对课本上一些较偏、较难的知识尽量不展开,课后练习中的“拓展题”,自我检测中的“技能训练”和“思维拓展”,以及课本中大量的“思考与讨论”,针对不同的班级,在选择上要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把本章节的知识点讲清、讲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尽量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和理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和掌握知识。关注教材中的“本节聚焦”环节,达到及时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的目的。

在夯实基础、紧抓主干的基础上,重视知识纵横联系。每学完一章,就要全面梳理本章的知识,作系统归纳总结,同时,精选综合性的题目进行适当训练。

三、备考策略

(一)用好《考试说明》,明确考点

《考试说明》列举了各单元的知识内容、要求及核心知识目标,在复习中可以以练代讲,将各考点知识贯穿在练习中。实验部分特别关注新课程中新加进的实验内容,如健那绿、吡罗红、甲基绿、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对选择题部分,以考试说明上的典例、练习为主,每节课布置要完成的练习量,精选习题,适当补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备考内容的顺序方面做一些调整,以学生最能学好、最容易学会的先复习,基本做到每堂课以学生练为主,教师精讲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下;课堂上采用限时训练——对答案——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点评的模式,通过在课堂上即时做、即时对答案、即时评讲,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

(二)周密计划,加强模拟训练

备课组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教学并进入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同时跟上配套的模拟训练。对每套试卷以学生讲为主,对易错题、图表题、文字叙述题反复讲解,规范作答,要求题意理解无误,无错别字,专业术语规范无错。

同时加强备课组活动,仔细研读《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及时了解最新的考试动向,借鉴兄弟学校的备考经验,制定科学的复习备考计划,精确到每节课的复习内容,精确到每课复习的要点,精确到每课作业的内容。及早准备,及时综合复习,加强针对性模拟训练,使整个复习过程有计划、有目标、可控制。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3年2月,笔者有幸参加了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的命题工作,在该项工作中了解了有关命题的原则、细则、程序和要求,从中受益匪浅。

笔者依据命题原则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复习备考学业水平考试提出几点建议。

(一)准确把握考试方向、考试范围和考试的难易程度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是“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考试内容以“高中生物必修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必修1占33%,必修2占34%,必修3占33%,考试形式为书面笔答(闭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分值为100分。

(二)制定好教学计划

首先,要制定好复习的进度、原则、模式、策略等;其次,要合理设置专题复习,整理相关知识,章节过关,夯实基础,切不可照本宣科、走过场。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

在教学内容上,要降低教学难度、紧扣课本、尊重教材、回归基础,均衡复习必修1、2、3全部内容,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生物知识内容表》,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也就是重点关注核心学习目标,注意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概念的教学,着重让学生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中的概念。常用的基本原理关键应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运用。

(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循序渐进,唱响“三部曲”

第一部:纵观全局,也就是明确本章节主要内容以及与前后章节的关系;第二部:细数家珍,也就是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生物知识内容表》罗列本章节的知识细目;第三部:点面结合,也就是回归教材,把各知识细目与其对应的具体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教学中注重将知识图形化、动画化。生物学中的概念抽象,很难理解。但简单的一幅图、一段动画有时就能直观地说明问题。因此,要特别关注书中的简图和示意图。

(五)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一些自然现象、阅读一些科普杂志以及运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等多种途径,同时培养学生及时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的习惯,并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合理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读图能力差、分析问题能力差及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六)加强实验教学

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实验内容,教师必须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生物知识内容表》,按要求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同时应尽量创设条件开发和利用其他一些实验教学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

(七)精选试题,适当练习,重视分析和讲评

依据命题原则,教师在筛选试题时,一定把握好试题的难易程度、广度和深度,规范命题、选题,将超纲题、重复题、偏题、难题淘汰出局。认真组织学生测试,认真分析和讲评,切实发挥好考试的检测功能和激励功能。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加强针对性训练。筛选典型例题,发挥这些典型例题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也能更明确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导向。适当进行几次模拟测试,以提高实战能力。

(八)进行考试技能专项训练

学生考试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 等级考试管理 阶段性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考试管理是高校日常运行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反映。高校内除了校内考试还涉及各类国家级或者是省级的大型等级考试。等级考试管理在高校考试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等级考试使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等级考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等级考试管理也越发的重要。

高校等级考试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主要分为考试报名、考前准备、施考、考后收尾、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等几个阶段的工作。其中每一阶段都需要考务工作者细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环节必不可少,环环相扣,因此做好每部分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认为,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只是“例行公事”,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完,及时回顾或评价,总结这段工作中的成效与缺失,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找出经验,看到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任务。现将高校等级考试管理中阶段性工作总结在等级考试各阶段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如下:

1考试报名阶段

组织报名是等级考试工作的基础。对全日制在籍在校的学生,应采取教学管理软件的“网上报名”子系统。考生报名库来源于在校学生的学籍库,既控制了考生的报名资格,又确保考生报名信息的准确性。以大学英语四六级(CET)考试为例,网报时间结束后,将报名数据从教学管理软件中导出,经整理后按院系分别导入CET考务管理系统,使得每一段错误信息清晰化。总结出的错误信息及时修改后,才可使报名工作继续进行。

在所有信息都准确导入CET考务管理软件之后,做一个小总结,统计出各学部中各年级各专业的报名人数,以便核对报名费。所以这一小段工作总结出的人数统计表对核对各学部交费金额有很重要的作用。

2考前准备阶段

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给高校考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考前准备工作是否科学、规范,将直接影响施考的顺利进行。考前准备工作主要有考场安排、监考安排、考试工作人员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这些工作要细致入微地完成,任何一处小的疏忽都会给施考阶段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以CET考试为例,对考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要做一个详细的总结。列出考试工作人员分工,如主考、副主考、考务、巡考等;列出考场房间号,根据楼层安排巡考人员,登记姓名后备注出联系方式,这样做方便施考阶段遇到突发事件能够以最快速度找到人员解决;根据考试时间,列出工作流程,写出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及任务;列出考试时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这个阶段的总结对施考阶段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每个参与考试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思路清晰,保障考试顺利完成。

3施考阶段

施考阶段工作是整件考试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重中之重,各阶段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确保施考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这段工作的阶段总结主要是总结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为以后的考试提供参考,避免其再度发生。例如,列出教师的监考情况,对于监考工作出现问题的教师,在下次考试中适当作出调整;列出试卷方面出现的问题,如今后考试中再出现同类问题能够找到解决方法;列出考试设备使用问题,出现问题的设备在下次考试前做到及时检修;列出考生违纪情况,对于违纪情况出现较多的院系,让其在下次考试前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

4考后收尾阶段

考后收尾阶段主要工作是试卷回收份数不少并且密封完好,考场记录单收齐,缺考及违纪情况统计准确,考试备品回收齐全,考试工作人员费用发放清晰。

这一阶段的总结主要会列出监考教师在清点、封装试卷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排序不准确、封装不正确或密封不严实等情况,在下一次考试的监考培训会上重点强调,避免再次发生;列出各类考试备品的回收情况,如有缺失要及时购买填补,以便下次考试能够备品充足;列出考试时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分析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的费用支出下次考试时尽量避免。

5成绩分析阶段

从现代教学管理的角度看,必须高度重视和利用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功能,以便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反思与总结教师教学的问题。所以对考试成绩及时作出总结,对未来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以四六级考试为例,对每次考试的成绩应做一份总结。总结出各专业各年级的本次过级情况,列出过级率、最高分及平均分。同时对每个年级的累计过级情况作出总结,这样能及时掌握各年级的四六级过级情况。

高校等级考试管理是一项繁冗复杂的工作,它各阶段的工作又息息相关,只有把每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使整个考试顺利完成。对每阶段工作做出阶段性总结,做到“段段清”,才能使考务工作者在整个考试中保持思路清晰,做出正确的判断,使考试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吕萌明.论高校等级考试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科学管理,2013.

[2] 齐素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考前精细化管理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

学生考试总结范文第5篇

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高考首先要公平,其次要完成选拔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就需要不断改革,注重引导性与时代性,同时要具有可行性。

(一)公平性目前,高考成为我国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保障,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高考科目设置首当其冲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障公平。科目设置的公平包含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城乡差异为代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下的考试公平;二是以性别差异为代表的考生群体思维结构差异下的考试公平。科目设置改革方向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本身没有错,但是也应当考虑到当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下降的时候,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的时候〔5〕,事实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城乡不公平。目前,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在现行的高考方案中都是必考科目,其中包含了两门语言类科目,必然造成现行方案有利于语言天赋高、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女生。

(二)三个“有利于”教育部对高考科目设置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就应该根据高校不同层次的要求分类考试,而不能实行报考所有高校的考生一张试卷。从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到最高分与最低分往往相差上百分,所有考生一张试卷是难以实现高校选拔人才的个性需要的。在考什么学什么这一难以破解的难题下,要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考试内容做设计和调整,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中等学校教育目标开设多层次的考试科目。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一是允许高校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开展单独测试,两者结合录取,如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二是对于那些暂无资质实行自主招生等单独测试的更多的高校,应当在考试科目中设置一定的可选科目,由高校自主提出成绩要求,考生自行选择参考科目,这也符合进一步减少统考科目的改革目标与要求。

(三)引导性与时代性学科知识应当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能够反映时代的学科知识发展,并能够引导社会的知识价值取向,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对科目设置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历史实践来看,外语科目从无到有,从权重低到权重高,生物科目也逐步纳入到高考考试科目中也正反映了这一点。而当外语技能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内生需要,同时社会上已有多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外语社会化考试的时候,高考是否还需要对外语科目进行定量测试就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命题。高考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与招生录取紧密联系,为了实现统一录取的需要,客观上需要考生成绩以分数定量的方式呈现,以实现对考生的排队区分。而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层次的高校录取已经从选拔性向着合格性转变,部分科目也可以实现从定量向定性的转变。

(四)可行性高考科目设置须考虑到操作层面的问题,由于其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要使中学的教学组织工作便于开展,又要使高校录取时易于操作,并且还需要被社会、高校、考生和家长认可和理解。所以,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应考虑实际的国情与社会环境,制定可行的方案,使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在进行高考科目设置时,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三种关系。可行性是评价高考科目设置合理性的最终依据,也是最现实的依据〔6〕。

二、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

(一)现行方案的分析我国现行的高考考试科目方案多为本轮新课程改革后推出,主要以“3+综合(文科/理科)”为主,是“3+X”方案的完善和发展〔7〕。“3+X”之所以最终走向了“3+综合”,其原因在于“X”考生的选科不统一,但是最终录取划线、投档时却又需合并处理,而不同科目的试题难易程度常常不一致,极易引起社会和考生不满,同时其科学性也确实欠缺。一方面,减少考试科目,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希望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于是纷纷设置了综合科目,看似减少了考试科目,实际上只是将不同科目的考试合并成一张试卷。另外,各省通过会考或者学业水平测试此类标准参照性考试来考察考生在高中所学学科的水平,其目的在于试图纠正高考分科录取带来的偏科问题,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取得平衡。但综合来看,所有的科目设置改革均在语文、数学、外语之外展开,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始终在高考考试科目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自从外语科目被加入高考统考中,就从来没有哪个地区将语文、数学、外语从高考统考中剔除。“3+综合”在“3+X”推出后最终成为主流,应该说是实用主义的结果。这样的改革让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重要地位愈发凸出。综合卷看似考一门,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考生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减轻考生负担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学教学与高校选拔的关系,这些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新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大,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方向被提出。以江苏省为例,2008年推出新高考方案,以三门总分划线排序投档录取,而其他科目分别以学业水平测试选测或必测科目的形式呈现,供高校录取参考。该方案尊重了高校及考生的选择权,让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组合,高校也可以自主提出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对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的科目只提供等级成绩,认为区分度不够;二是尽管从大方案设计上给予了高校足够的自,但在具体执行中高校从方便出发,对提出等级的要求往往不予深究。比如,提出物理化学组合AB的等级要求,说明其接受物理A化学B或者物理B化学A的组合,但为何物理B+化学B+的等级组合院校就不予接受呢,这与物理化学AB究竟有何区别,暂时还没有被考虑。该方案仍然实行了文理分科考试、分科录取,同时,虽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加学业水平测试选拔考试,但是后者也是在高考统考期间进行,实际高考统考5门。可见,高考科目设置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其突出表现在扩大考生选择权、高校自。科目设置承认了考生个体差异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承认了高校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将对学科的基本素养的考察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性考试中去。那么,未来的科目设置改革未尝不可以考虑将更多的考试科目交给高校来确定,可通过增设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的形式来满足高校对统考科目外的学业水平考察,同时高考也应该接纳一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较高信度的社会化考试项目,将这些考试成绩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

(二)外语科目替代效应分析教育部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顶层设计,拟选择英语科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探索英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究竟这种改革是否有科学依据,本文将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高考考生的实际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江苏省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投档录取,同时由高校自主提出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考生根据高校要求在考试科目范围内选择对应的考试科目。以江苏省某年实际考试结果为例,对341277人的实际考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首先检验江苏省现行三门总分投档录取方案是否可行,接着检验如果取消英语科目,而代之以二门总分投档录取方案是否可行。分别就五门总分与三门总分的关系、五门总分与二门总分的关系、三门总分与二门总分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可知,五门总分与三门总分、五门总分与二门总分、三门总分与二门总分之间的回归模型均具有显著性与适用性。三门总分对五门总分的解释性为92.1%,二门总分对五门总分的解释性为87.1%,二门总分对三门总分的解释性为96.7%。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析的前提是考生均认为五门科目需要参加考试。替代效应是指在教育测量中,不同学科之间的能力替代,即考生可能学好该学科的潜质,而不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显而易见,当考生放弃某门学科学习时,知识必定下降,所以取消某一科目在高考中的统考,并不意味着取消该科目的考试。

三、高考考试科目设置建议

(一)高考减少统考科目是可行的,语文、数学两门可以对其他科目的能力做出较好解释尽管两门科目的总分可以解释能力,却不能代替知识,所以,其他科目仍旧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等标准参照性考试的模式在高中学习中展开,而不能一减了之。外语科目可以纳入到学业水平测试中,也可以采取直接认可现有的社会化考试的成绩,提供给高校供录取使用。

(二)高考减少统考科目后可推动文理不分科录取目前讨论很多的文理分科考试问题,众多专家强烈呼吁取消文理分科,认为文理分科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密西根大学认为,即使进入大学,学生也应该接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统考科目统一为语文、数学后,在录取机制上可以取消文理分科,按照两门总分实现对考生的统一排队、统一录取,同时配置以自主招生等其他录取方式对具有特长或特殊潜质的考生予以综合评价录取。为了满足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要求差异,可在学业水平标准参照测试的基础上,展开特定科目的选拔性测试,测试成绩以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呈现,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将录取要求一致的专业归并为录取单位进行录取。这样,不仅可以弱化学校分数线的作用,不再分分必争,而且可以引导考生根据自身兴趣发展以及高校要求,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减轻学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