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21

存在的问题

ADR信息滞后:除了比较严重的ADR能够及时上报外,ADR报告相对迟缓。由于药学人员不直接面对患者,仅依靠科室上报的ADR报告收集资料,而这些报告通常都是在对ADR做出治疗措施后上报的,药学人员已看不到ADR的现场情况,只能根据报告进行分析整理。

ADR信息的漏报:由于种种原因,医师不愿如实报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ADR。有时,药师接到口头报道的ADR后赶去收集时,医师害怕承担责任,又矢口否认,导致ADR的漏报。患者本人对ADR未引起关注,也是导致漏报的原因。

新的严重的ADR在报告总数中的比例较低:某些科室报告的ADR质量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认识问题或其他原因,普遍存在避重就轻现象。

ADR报告不规范:在收集的ADR报告中,一部分存在着报告项目空缺,药品名称、药物剂量、ADR名称不规范,不良反应过程描述不规范或过于简单,使信息不够详细,无法追溯ADR的具体情况。

医护人员对ADR不够重视:对于轻微的或一过性的ADR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改善者,就不再给予报告,对于新药的ADR又没有充分了解,有时会与疾病症状混淆。究其原因,还是对ADR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所致。

建 议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ADR报告机制:如对新药的重点监控制度,由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药店共同承担新药的ADR监测。在我市2007年的ADR报告中,存在着报告来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药品生产企业的ADR报告只占总报告数量的1%,药品经营企业的报告占19%,其余均为医疗机构所报告的。若建立了重点监控制度,由各部门、单位协同报告,则会改善这种情况。

建立快速反应的ADR监测网络:医护人员发现ADR后,通过迅捷的通信系统报告药学人员,药学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了解ADR患者的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参与引起ADR靶药的判断、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监控ADR发生、发展和治疗转归等情况。从而防止了ADR的滞后报告[1]。

专职药学人员参与ADR的收集、分析、整理:由专职药学人员,例如临床药师具体参与ADR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由于临床药师参与了临床的查房与诊治过程,能够及时发现用药过程中的ADR并进行监测,从而自觉收集、分析、整理。门诊药房的药师也能够直接接触患者或其亲属,耳闻目睹药物相关事件的发生,对于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更形象具体的接受,便于ADR的收集整理[2~3]。

发动公众对ADR的关注,积极有效宣传:宣传工作不仅要面向各方面的医护人员,也要引起公众重视。公众通常缺乏用药常识及正确的引导,对于轻微的ADR未能发觉或不太注意,而对于严重的ADR却感到恐慌或不知所措。应该让公众也参与到ADR的报告系统,我院就有过患者本人在门诊药房报告ADR的情况,这不仅是对患者本人的负责,也是对ADR报告制度的促进[4]。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医护、药学人员正确对待ADR的报告与填写。能够规范地报道临床发生的ADR,使报告准确、及时、详尽。

总之,在工作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些ADR,向患者或医护人员仔细收集ADR的具体情况,认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就会贯彻实施我国的ADR监查报告制度,从而也促进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长春,李景苏.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医药导报,2007,26(1):90.

2 徐茂星,张传军,郭以杭.药物不良反应176例报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125.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药品;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合理性; 安全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4.085

近年来,临床用药的种类不断增加,联合用药情况越来越频繁,虽然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由此而来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呈现进一步上升趋势,对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1]。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成因,进一步做好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3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16份,分析不良反应成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216份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妇产科、急诊科、门诊、儿科等各个科室,男103例,女112例,年龄5~67岁,平均(45.6±2.4)岁。

1.2 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本研究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到的科室、患者基本资料、给药途径,以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与系统[2]。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科室分布情况

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内科与外科为主,分别为104份、60份,占比分别为48.15%、27.78%。同时,儿科24例,占比11.11%,妇产科14例,占比为6.48%,急诊科11例,占比5.09%,门诊3例,占比1.39%,内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

2.2 不良反应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本研究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男性患者103例,女性113例,占比分别为47.69%、52.31%,以女性为主;≤10岁患儿28例,占比12.96%,10~60岁患者为100例,占比为46.29%,≥60岁患者为88例,占比为40.74%,儿童与老年人共116例,占比为53.70%,以老年人与儿童为主,详见表1。

2.3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分布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静脉注射给药为188份,占比为87.04%,口服给药为21例,占比为9.72%,其他给药途径7例,占比为3.24%,静脉注射给药途径明显高于口服给药、其他给药途径,详见表2。

2.4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种类情况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中成药、品及其他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占比64.81%,心脑血管用药占比20.83%,抗肿瘤药物占比4.63%,生物制剂占比2.78%,中成药占比1.85%,品占比为0.09%,其他药品占比为4.17%。抗感染药物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详见表3。

2.5 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耗较多,明显高于其他器官或系统。同时,还涉及全身性、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见表4。

3 讨论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内科不良反应为主,研究认为原因在于内科老年患者多、身体耐受性差。同时,在内科用药中,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使用频率高,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抗感染药物以氟诺酮与喹诺酮类药物居多,且加上细菌耐药性的提高,抗感染药物用量不断增加,也导致了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提高[3]。各个年龄段对药品反应也不同,根据本研究结果,老年群体与儿童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群体。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加剧,加上老年人多种器官功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影响了药物于老年患者体内的代谢,加上老年患者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局部血液循环功能降低,使得患者机体主动呼吸药物速率下降[4]。

人在处于病理状态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高,这时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将受到影响,给药部位易大量蓄积药物,从而引发药品不良反应[5]。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是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系统,对患者系统与器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所以,为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医护人员应重视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经验分析不良反应原因,给予正确的处理[6]。同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习惯、环境等密切相关,所以应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在服药时不得饮茶,不然会导致药物药效降低。

当前,社会上广泛关注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为了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合理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努力,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健康教育,向人们患者普及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提高人们对药品的认知度,提高预防意识;(2)增加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加强知识宣传,严控药品不良反应,并完善监测与报告,确保公众健康合法权益不受侵犯;(3)逐步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积极鼓励民众自我鉴别药品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后及时上报;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重视,实施强有力的行政监管,及时为医药部门与公众提供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积极给出报告[7];(4)逐步建立科学的药品不良反应损耗救济分担机制,对严重不良反应人群,给予经济赔偿,并根据科学的处理方法与程序,科学进行鉴别;(5)逐步完善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借鉴国外救济制度,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修订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法规,为药品不良反应监管提供法律依据;(6)提高药品研制与生产水平,政府应加大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标准化评价,药品上市前应加强检测,保证药品的质量;(7)强化药品流通过程的监管,可采用冷链运输形式,积极做好药品的存储与保存管理,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识别、报告与分析评价;(8)强化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用药过程中,严格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提高用药的合理性[8-9]。

综上所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较大,对患者的治疗会产生较大影响,为了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应逐步完善预防措施,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并正确认识与对待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水平,从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金丹,董铎,杜晓曦,等.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药杂志,2012,24(4):2376-2381.

[2]缴万里,王云松,刘海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1(2):357-359.

[3]赵东彦,王海虹,李吉鸿,等.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2010,5(9):442-443.

[4]周轩.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9):77-78.

[5]龚正林.药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4):276-277.

[6]黄秀纯,吴雪荣.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文献与问卷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药业,2013,16(6):78-80.

[7]邬远兴.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5(7):117-118.

[8]徐笑群.某院2012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9):302-304.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分析;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随着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务人员对ADR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进而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我院属三级乙等医院,从2007年正式成立ADR监测机构后,ADR报表明显增多。本文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12月上报的26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10年12月上报的260例ADR报告,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四章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分析与评价进行评价[1],其中肯定231例,很可能25例,可能5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患者的一般情况、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60例ADR患者中,男142例,女118例,年龄1~85岁,平均年龄43.9岁。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2 涉及药品种类分布 260例ADR报告中,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发生131例(50.38%)。其次为中草药制剂28例(10.77%),循环系统药18例(6.92%),抗肿瘤药16例(6.15%),神经系统药14例(5.38%),血液及造血系统药12例(4.62%),激素有关药物11例(4.23),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各8例(3.08%),其他14例(5.38%)。

2.3 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为主141例(92.69%),其次为口服10例,皮试7例,肌肉注射2例。

2.4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 260例ADR中,累及最多的器官是皮肤及附件,占46.54%,临床表现多为皮疹、斑丘疹和瘙痒等,其次多累及消化系统,占17.69%,临床表现多为恶心、呕吐等,见表2。

3 讨论

在ADR年龄分布上,老年人群的发生率较高,占50.38%,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多病且治疗时使用药物品种多,而其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发生体内药物积蓄。41~60岁占40.38%,是ADR易发的年龄段,可能与该段人口数量多,面临压力大,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增加用药机会有关。

抗感染药物是引发ADR的主要药品类别,其次为中草药制剂,与相关报道一致[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间长,不合理应用尤其是滥用及多药并用是导致ADR的重要原因。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积极合理应用是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中草药制剂尤其是注射品种不断增加,临床应用广泛。但是中药制剂成分复杂,有效成分纯度、稳定性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不足,由此引发的ADR逐年增多,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在使用中药制剂时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过敏史,尽量单独使用,以减少ADR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给药途径决定着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即药品进入体内的速度和程度。体内药物浓度不仅决定疗效,也与ADR密切相关。本次调查分析静脉滴注的ADR发生例数最多,为141例(92.69%),说明静脉滴注较易引起ADR,其原因除与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有关外,可能还与注射剂纯度不高、个别成分不单一、滴注速度过快及临床用药习惯等有关[3]。目前国内外大力提倡“能够口服不肌注,能够肌注不静脉”的用药原则,以减少静脉用药导致ADR的风险概率。

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表现为全身各部位的皮疹、瘙痒、红肿,临床上较易发现和观察,故此类不良反应报告最多。但是,其他系统或器官的损害可能比较隐匿,医患双方都不易觉察,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综上所述,ADR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和药品种类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选用药物,采取合适的给药途径,并注意加强ADR的监测。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 药品不良反就报告和监督管理办法.中国药事,2004,18(4):203-205.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回顾;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药层出不穷,由此药品引发的不良反应问题广泛受到各界重视。为更好地了解和发现ADR的发生分布情况和特点,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集的82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分析,以供临床医师借鉴,尽量减少ADR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8月我院上报的827例ADR报告中分别按照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ADR所涉及的药物种类、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项目利用Excel电子表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性别与年龄分布 827例ADR报告中,男性372例(占44. 98%),女性455例(占55. 02%),男:女=0. 817:1。患者年龄7个月~92岁。见表1。

2.2 给药途径引发ADR的分布 827例ADR报告中,静脉给药1189例,占94.97%,口服58例,占4.63%,肌注3例,占0.24%,皮下和直肠给药均1例,各占0.08%(见表2)。

2. 3 ADR所涉及的药物 82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16大类207个品种,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例次最高,构成比占46.12%。其次为中药制剂,构成比为19.94%。抗肿瘤药物居第三,构成比为18.67%(见表3)。

2.4 ADR所涉及的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涉及ADR 的药物种类构成比中,前三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占比36.74%,β-内酰胺类占比21.32%(见表4)。

2. 5 ADR涉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827例ADR报告中,涉及ADR例次最多的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临床表现以各类皮疹、瘙痒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各类胃肠道反应(见表5)。

2.6 ADR事件结果及分级 827例ADR报告涉及的病例,经过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治愈593例(71.70%),好转234例(28.30%),属一般ADR662例(80.05%),新的、一般的ADR 134例(16.20%),严重的ADR 31例(3.75%)。

3 讨论

3.1性别、年龄与ADR的关系 发生ADR的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女性稍高。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人群,21~40岁及41~60岁年龄段发生ADR比例相对较高,这与该年龄段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强,机体对ADR应答能力较强有关[1]。儿童≤10岁发生ADR有101例,提示我们儿童也是不良反应监测重点,对于儿童应该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并且根据儿童特点,选好给药途径[2]。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即使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也会认为原有疾病所致,故老年人ADR构成比不高(见表1)。

3.2 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94.97%的ADR报告均为静脉给药,与文献报道相符[1,7]。静脉给药后,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无首过效应,快速发挥疗效,但由于受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不溶性微粒等内在因素以及药物配制、浓度、滴速等外在因素影响,最易发生ADR[2]。因此选用合理的给药途径是减少ADR的有效方法之一,按照 WHO提倡的尽量减少静脉给药[3]。

3.3 ADR与药物种类的关系 827例ADR报告中,引起ADR的药物主要为抗微生物药(46.12%)、中药制剂(19.94%)。以及抗肿瘤药(18.67%)。

3.3.1抗微生物药物占报告总例次的46.12%。在抗微生物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36.74%,其他β-内酰胺类占21.32%,喹诺酮类占14.56%。由于头孢类抗生素应用广泛,临床治疗用药时剂量也越来越大,产品质量也有所不同,杂质含量各异,这就造成即使同一种类不同批号的药物、同一种类不同厂家生产出的药品,也易发生过敏。其他β-内酰胺类药例如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比第一代头孢菌素更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应用日益广泛,故引起的ADR也多。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耐受良好,而且该类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特别,故与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抗感染也表现出多方面的优越性,成为治疗各种感染的常用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近年发生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2011年1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5期通报指出,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的统计结果,喹诺酮类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位列各类抗感染药的第三位,和我院情况相符。皮肤过敏反应是喹诺酮类药物典型的不良反应,主要由光敏反应产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皮肤症状[4]。我院ADR发生率较高的品种为左氧氟沙星针剂。临床上要充分认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药物相互作用,掌握其适用范围、科学配伍、合理应用,对过敏体质或者有药物过敏史、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对肾功能障碍患者、老年患者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未成年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避免使用本类药物,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5]。

3.3.2 827例ADR报告中,中药制剂仅次于抗微生物药物,占19.94%。目前我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中药注射剂成为严重不良反应"重灾区"。因此在使用中应重视中药制剂ADR[6],一是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严格按照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尽量避免与其他药品混合配制,并避免快速输注;二是补充进行系统的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淘汰安全性差的、有替代治疗方法的品种,并同时要求医院慎用中药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

3.3.3抗肿瘤药物占报告不良反应18.67%,居第三。由于受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压力等多方面的影响,癌症患者日益增多。与其他治疗药物相比,抗肿瘤药的治疗指数小而毒副作用强。在治疗疾病时,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基因组学来指导临床用药[2]。

3.4 ADR的临床表现分析 我院上报的的827例ADR报告中,ADR涉及最多的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临床表现以各类皮疹、瘙痒为主(59.89%),其次为消化系统(13.82%)。各种皮疹主要由变态反应引起,①机体属于特应性体质,②人体于抗原二次接触后引起变态反应[7]。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这些容易察觉和发现,故上报例数较多。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相当普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3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我院已有专职资深药师深入临床,广泛开展药物ADR的监测,监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临床医师、护理部门合作尽量避免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国华,李庆,葛红星.我院16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122.

[2]李大魁,张石革,张继春,等2011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236.

[3]谢小菊,2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12):1634.

[4]郝正华.825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 11(10).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摘 要 目的: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对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5例报告中中药制剂和抗菌药居首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按规定剂量应用的正常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及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对本院2012年监测的45例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做回顾性分析,以掌握本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2年病房收集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45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患者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见表1。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见表2。

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

不良反应程度情况,见表4。

讨 论

性别、年龄对ADR的影响:从监测的数据来看,45例ADR报告中,男性和女性病例差别不大,年龄段之间有明显差别。50~60岁老年组ADR的发生率明显偏高,与曾海萍等报道一致[1]。老年人随着其脏器功能的退化,药品代谢速率减慢,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的能力都降低,并且合并用药情况较多,容易发生ADR。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差异适当调整剂量、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加强老年患者用药的监测。本组数据中,儿科患者ADR发生率较低,与国内其他报道不一致,可能与儿科ADR未及时上报有关。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中药制剂和抗菌药ADR发生率最高,与国内许多报道一致[2~5]。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一方面与其广泛应用有关,一方面与内在因素有关。因为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还混杂大量未知其安全性的成分。中药注射剂的提取、精制工艺还不够规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价。对成分复杂的中药注射剂无法指定专属性强的定性、定量指标来控制质量。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做到辩证施治,与化学药物的配伍禁忌还在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因此对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提高警惕,严格掌握适应症,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尽可能避免与化学药品注射剂配伍使用。在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针,避免不合理用药。使用中药制剂和抗菌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加强监护,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皮肤和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57.77%),其中静脉炎最多,占皮肤附件损害的46.15%,和国内许多报道一致。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①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②药疹是变态反应所致,目前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等,它们的抗原性较强,最易引起该类反应。尽管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但是病情较轻,一般予以停药或治疗后症状即消失。本组1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发生严重药疹,经住院治疗后痊愈。本组病例中引起静脉炎的药物最多的是前列地尔注射液(5例)、阿昔洛韦注射液(4例)。给予减慢速度,局部热敷、硫酸镁湿敷后缓解。因此在临床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采取粗静脉输注,滴速要慢,以减轻对静脉的刺激。可预防性采取湿热敷、防止静脉炎的发生。5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患者发生腹痛、恶心呕吐、注射局部红肿,给予抗过敏治疗,注射部位硫酸镁湿敷后好转。本组病例中有1例维生素K1不良反应,非常少见,主要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后缓解。

不良反应程度情况:本组病例中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有9例,药品品种是环磷腺苷葡胺、阿昔洛韦、18-氨基酸、胸腺肽、吡拉西坦注射液、丹参粉针剂。其中使用丹参粉针剂的1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全身寒战、心率150次/分。使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甲泼尼龙后缓解。

不良反应监测是临床药学服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统计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更好地提示临床医师和药师关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药品,合理使用,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由于医院条件所限,本分析报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不良反应的监测指标仅仅是能观察到的临床症状,而对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等指标很少涉及,这将是以后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曾海萍,黄健,崔岚,等.9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44-45.

2 马书田.我院1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30):2862-2863.

3 唐智权,杨思芸.我院77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6):2472-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