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康熙青花瓷;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18-02

作为我国青花瓷器中的杰出代表和主流产品,康熙青花瓷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市场认可度,近年来受到鉴藏界的热捧。早在1994年,一件康熙青花人物山水棒槌瓶就在苏富比拍卖行以12万多港元拍卖,时至今日,以201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为例,拍出了7404万港元,突破了5000万人民币大关,再次刷新了康熙年间瓷器的拍卖成交价格。虽然康熙彩瓷近年逐渐占据了高价区间的视野,但是青花瓷始终占据了康熙朝瓷器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近期拍卖市场最高成交价前十名中,有四件属于青花瓷器,可见青花瓷器作为“清三代”瓷器的主流艺术品,其经济价值在文化艺术品市场上依旧广受肯定。

一、康熙青花瓷概述

别号寂园叟的清人陈浏在其著作《陶雅》一书中直言:“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收藏界也有一句俗语:“瓷器要玩清三代。”而“清三代”中,尤以康熙青花瓷具有代表性。正如寂园叟在《陶雅》中所述:“康青一类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康熙年间国富民强,康熙帝本人也十分重视陶瓷业的发展,在景德镇恢复御瓷厂,亲自选拔并任命“督陶官”,并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官窑民窑相互竞争,共同促进发展,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民间制瓷艺人的积极性,使得康熙青花不仅官窑产品水平高超、成品精美,民窑产品也不输官窑,非常别具一格。

二、康熙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一)器型

由于烧制瓷器的工艺水平到了康熙年间已经非常成熟,在器型制作技术上,几乎可以达到任意复制器型创意的程度,很多样式新颖别致的器型都出现在康熙朝。其中的典型器型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也有多节葫芦瓶、仿古青铜器型等较别致的器型。

几乎生活中所用的各种器皿,在康熙青花瓷中都能找到相应器型,种花的盆、饮酒的杯、盛放食物的碗盘、饮茶的茶壶,甚至睡觉用的枕头、鼻烟壶、蛐蛐罐等生活日杂用具都可以用瓷器加工而成,除却其生活用途外,其艺术人文价值也广受肯定,成为了后人探知古人生活方式的一个窗口,从此可以了解到清人的生活情怀和审美意识。

官窑制品中的生活用具,大多是为御用而制,做工及创意都精益求精,令人叹为观止。例如为康熙皇帝祝寿而烧制的花盆,造型多样,古朴端庄,器型考究,上面多采用象征吉祥长寿的传统图案,常用“松鹤延年”、“百子百福”、“福海寿山”等图式。小型器亦有非常出名的“十二月花卉诗句杯”,后期的康熙青花已经有大量粉彩、五彩等色彩技艺融入创作,杯子纤巧可爱,质地轻薄,精妙绝伦,艺术价值之高,以至于后人对其模仿不断。

清代工匠对于模仿上古青铜器的器型一直情有独钟,这些青花瓷在外形上形似古铜的气韵做派,却非全然模仿,而是进行了一种艺术的再加工。康熙官窑出产了许多此类具有借古创新精神的瓷器,最常见的莫过于尊类。尊类又分为凤尾尊、观音尊、摇铃尊、大白尊、马蹄尊、双陆尊、琵琶尊等,多为大型器,用于陈设摆件。其中最为流行的凤尾尊因其口、足部分向外延伸呈喇叭状形似凤尾而得名。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青花凤尾尊,器高40.7厘米,口径24.8厘米,足径15.2厘米,腰腹饱满,短颈丰肩,胎体细腻,比例丰润,外型上具有梅瓶的雅致和花觚的挺拔,是康熙青花瓷的杰出代表。

清代康熙年间的器型种类之多、形式之丰富几乎达到了中国瓷器史的顶峰,其中造型最为多变的当推花瓶类,可分为长颈或短颈、圆形或方形、仿古或完全创新,种类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至于文房陈设,最具代表性的器型应该属于笔筒。康熙年间流传下的笔筒较多,胎体古朴,器壁厚重,器型端庄大气、简洁硬朗、严谨中不失灵秀,浑厚却不觉刻板,至今仍是很多收藏家的心爱之物。

(二)色彩及画风

康熙年间制瓷中心景德镇的青料多来自浙江和云南的“珠明料”,色调清脆明快,色彩清丽流畅,艳而不俗。青花绘制技巧在陶瓷工艺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康熙青花首次改变了单线平涂的绘画技巧,采用全新的“分水皴”渲染技法,加以勾勒、渲染、皴法并用。画工精益求精,呈现出具有层次感的深浅色阶,甚至根据其青色浓淡发展出所谓的“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青料可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正如《陶雅》对康熙青花瓷器色彩的评价:“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分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由此可见康熙年间的陶瓷工匠技艺之高超。这种具有改革性的画法更有利于表现山水题材的远近相宜,同时借鉴了西方透视的画法,色泽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立体生动,且在光影变化下呈现灵动而富于变化的效果。正因为陶瓷工艺质的改变,使得瓷器表面可以表现传统水墨国画的各式题材。

(三)题材

康熙青花涉及的题材之广泛、绘制之精细、风格之独立、特点之鲜明,相比于历朝历代的瓷器艺术中也不愧为其中翘楚。因为康熙年间的制瓷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所以在表现不同题材的内容时,从师法自然到社会风情,都可以借助最先进的绘制技术在细腻白润的胎体上得到生动立体的表现。康熙青花瓷的主要题材有山水花鸟、人物故事、诗词歌赋等,多重题材的表现决定了康熙青花具有以下三种特点。

其一,留白造就的意境美。较之其他朝代,康熙青花纹饰的留白特色非常鲜明。在模仿前人山水绘画的瓷器上,远山近水,层次丰富,疏密相宜,尽其所能地还原了山水画中的水墨效果的神韵,但却不是全然模仿不加创新,在很多现存器型上都可略窥一二。例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康熙中期青花寿字纹摇铃尊,是当时官窑的代表作品,底足部绘竹纹,肩部绘寿字纹,颈部和腹部全部留白,构图疏朗有致,大气端庄,这样大面积的留白不仅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反而在文竹和寿字之间平添一种意境之美。

其二,人物故事的可读性。侍女庭院、八仙过海、竹林七贤、田园农耕等都是康熙青花瓷常常表现的题材,多见于民窑产品。当时流行的戏曲故事都成为陶瓷匠人的创作灵感,化为各式刀马人图呈现于瓷器之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常见题材,结合不同器型,同一个故事甚至分篇幅呈现系列化的表现,这就需要构图巧妙、风格统一。例如康熙青花仕女图折沿盘,外沿、内盘、中心分三层绘制,每一层内容独立,却又相互衬映,画风细腻,方寸之间尽显技法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又如康熙青花四雅图观音瓶,因观音瓶的形制高大挺拔,故将人物故事的截图上下展开,上绘屏风、树木及达人,下绘几位客人,底部有松石点缀,全局具有丰富的内容。

其三,诗画相宜的文艺范。康熙中期进行了一次科举制度改革,提倡社会风气尊孔崇儒,诗文题材成为康熙青花的一大特色。中国文艺素有诗、画相结合的传统特征,青花瓷器作为表达水墨气韵的完美媒介,将诗文、书法题写到瓷器之上,更表达了高雅的文化内涵。例如康熙青花潇湘八景图瓶,将潇湘八景呈现于同一瓶,布局独立又相宜,每一幅景都是一幅绝美的诗画作品,情景交融,景外生境,格调雅致,意境不凡。

三、康熙青花瓷艺术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识

(一)雅致的文人底蕴

康熙年间综合国力较强,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当人们不再为吃穿用度所愁苦时,尤其是文人墨客生活闲适、淡泊致远,便开始关注精神上的追求。在康熙年间的很多民窑产出生活用器上,都可以看到意境丰富、诗画并存的纹饰。雅俗共赏的社会环境也决定康熙朝成为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潮。

(二)富丽的宫廷风格

景德镇官窑作为特供皇家用瓷的产地,其产品风格大多端庄高雅,阳刚高贵,让人从瓷器中就可感受到皇家的威严。产品的风格也严格遵循了皇帝本人的审美意志,康熙好习文弄墨、就出现满是颂文的笔筒,康熙寿辰将至,就出产大量吉祥纹饰的器具。可见,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官窑工匠们的创作还是被皇室意志所主导,并未完全发挥出其创意和技艺。

(三)有限的中西融合

在康熙时代,很多西方的传教士已经来到了这片神秘的东方热土,开始传达西方文明,西方画法的影响也出现在瓷器创作上。但是,此时,在世界的其他角落,西方现代文明已经开始萌芽,而中国还处在闭关锁国的阶段,西方文明没有有效融入进来,瓷器创作还是不断向前人挖掘内涵,故康熙瓷器的纹饰精美繁复、巧妙绝伦,追求尚古情怀和文人气韵,却并没有出现与时代相应的前卫题材,可见中西融合在康熙朝文艺创作上还是非常有限的。

[参考文献]

[1]吕慎宝,林卫国.康熙青花瓷画之装饰风格的探微[J].陶瓷研究,2010,(2).

[2]江和平,乐茂顺.幽靓秀雅 妙趣天成――康熙青花瓷探析[J]. 景德镇陶瓷,2009,(2).

[3]李理.从朴素到绚丽顺治、康熙朝青花瓷[J].收藏,2010,(5).

[4]王青.浅析景德镇康熙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J].景德镇陶瓷,2012,(1).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

一、元代青花瓷兴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元代青花瓷兴起的历史背景陶瓷业能够在元代取得辉煌的成就,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元代繁荣发展的手工业。元帝国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局面,促使国内市场迅速统一,东西交流也更加频繁,加速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刺激了元代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元代青花瓷兴起的文化背景1)蒙古族“国俗尚白”的审美意识。元朝建国初在景德镇设立了管理瓷业的行政机构—浮梁瓷局,景德镇窑由于青花瓷的烧造而蜚声中外,其中文化背景起着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蒙古族“国俗尚白”的审美意识,使青花瓷在元代得以取得辉煌的成就。2)汉族传统的色彩观。元代在蒙古人统治下,汉族被置于社会的最低层,多数汉族文人在悲凉、苦闷的精神状态下选择了隐逸,一部分崇尚儒家思想的文人进入艺术的表现领域中,减缓自己的消极情绪。汉族的传统色彩观的基础是儒家思想的五行五色观,“青是东方正”是五行五色中的重要观念,因青色更加正宗,所以选用青色料,烧制了青花瓷。在汉族传统色彩观理念的指导下,青花瓷上的青色纹样很好的地契合了汉族儒家审美的理念和文人的心境。3)对外交流增强。14世纪时期元代的青花瓷输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其中古波斯人向中国输入氧化钴料“苏泥勃青”,用以制作他们所追求的通透亮丽如蓝宝石般的景德镇瓷器,他们甚至提供了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器皿,所以部分元代的青花瓷在装饰和造型上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当然主流依然是坚持我们的民族特性。

二、元代青花瓷整体装饰艺术风格

1、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特征和内涵1)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特征。元青花装饰纹样的整体特点是由主题纹样和辅助纹样构成,主题纹样一般在器物的直观面上,辅助纹饰一般在主题纹饰的画面中或者周围,用以衬托场景。主题纹样可以涵盖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植物、动物、人物、历史故事都可以成为主题纹样。元青花的辅助纹饰的基本构成方式比较固定,变化不大,它们起到协调各层主体纹饰、增加美感的作用。2)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的内涵。元代青花纹样的文化内涵,可以用文化的交融来总结,我从蒙古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中西亚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艺术与宗教的融合三个方面分析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的内涵。虽然元代蒙古族统治了大片疆域,但是中原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根深蒂固,是蒙古族撼动不了的,所以元代时期蒙古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都被强大的汉儒文化所同化和融合。元代青花瓷纹样中的主题就是中国汉人所长期使用的图案,比如对鱼戏图、龙纹、凤纹、缠枝牡丹、昭君出塞等纹样的使用。元青花瓷的整体上构图严谨、和谐完美、富丽典雅,细节上层次繁复、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不留空白的装饰风格,正是受古波斯审美意识的影响,所以元青花瓷是中西亚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元青花瓷为了方便出口,使部分青花瓷的纹样甚至造型融合了伊斯兰教的装饰特点,也蕴含了伊斯兰教的某些教义。2、元代青花瓷美学形态1)造型美。由于蒙古族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人好饮,因此青花瓷中盛酒器皿最多,而且形体巨大。青花器的主要造型主要有罐、瓶、执壶、盘、碗和高足杯,其中玉壶春瓶和梅瓶就是较为常见的两种……2)装饰美。青花瓷器的装饰方法主要把中国绘画艺术和瓷器的装饰方式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视觉形式和艺术载体。而且元代青花装饰使用了广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题材,使用色彩单纯、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3)工艺美。青花是釉下彩绘瓷器,制作过程是使用钻料在瓷胎上绘画,后施透明釉,在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白底蓝花的晶莹亮丽的效果。

三、异域艺术对元代青花瓷的影响

1、西亚的艺术风格推动了元青花装饰的多元化元代青花瓷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部分青花瓷的纹样具有伊斯兰审美特点。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他们的装饰主题主要是植物纹饰和几何纹饰,显然元代青花瓷深受伊斯兰纹样影响,植物纹样的青花瓷占据很大的比重。同样元青花纹样中多层横向装饰带也是受到了西亚追求块面分割审美情趣的影响。蒙古族和伊斯兰都崇尚蓝白两色,伊斯兰的传统“喜色”就是蓝色,崇尚蓝色的伊斯兰人把“苏泥勃青”的用氧化钻原料输入中国,用于元代蒙古人烧制青花瓷器。很可能伊斯兰的崇尚蓝白色对元代蒙古人产生了影响,或者两者共同的价值认同成为元青花瓷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2、印度的佛教文化艺术丰富了元青花装饰印度佛教自从东汉末年传人中国后很快便融人了中国社会,在社会各阶层久盛不衰。佛教的装饰纹样被选用到中国器物的艺术装饰中,并与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相互融合。于拿带的青花瓷中的很多辅助纹样源自佛教。从元青花装饰纹样中最具特色、最常见的莲花纹样就来源于佛教艺术。莲花是佛教的圣洁物,在佛教中占有特殊地位。莲花纹饰图案从东汉时期一直在使用中演变,元代青花瓷上的莲瓣多绘瘦长、有空隙、瓣中绘有其它纹样。

四、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中蕴含造物思想

每个朝代的器物的器型反映的都是当时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元青花器型和丰富,主要包括:瓶、盘、碗、壶、罐等,其中元代器皿最有代表性的是大壶、扁壶、玉壶春瓶、高足杯、各种便于携带的多系器皿。前面仔细论述了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特征和主题纹样,结合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虽然伊斯兰和印度文化都对青花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元代的青花瓷中仍然占据主要的地位,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物思想对元代青花瓷产生的影响。五、结语元代统一了众多不同的民族,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元代青花瓷明净、高雅、受外域文化影响的装饰艺术风格,广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影响及其广泛。可见中国陶瓷艺术在吸收了异域文化艺术精髓基础的同时也把这种装饰艺术形式依靠青花瓷器特有的美感而展现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邓欢琴,《元代青花瓷的整体艺术风格及其装饰特点考证》,[J]《兰台世界》2014第22期

[2]张春浪,《论元代青花瓷构图形式与情感表达》,[J]《景德镇陶瓷》2011第21卷第6期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陶瓷;青花元素;室内设计;传统文化

陶瓷青花元素是浸透着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文化因子,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艺术而历久不衰,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国风”特征的清新淡雅、意味悠长的室内空间风格。设计师要充分认识传统艺术元素和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青花元素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营造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鲜明时代风格的室内设计氛围。

1青花元素与室内界面设计

室内界面包括地面、墙面和顶棚三大部分,它们决定着室内空间的基本形态和环境格局。界面材料的甄选、图案样式的确定和特定质感的表现,对于烘托室内环境氛围具有重要影响。设计师可以根据既定的室内空间结构,将传统的青花元素运用于具体的室内界面设计,通过材料选择、图式处理和色彩表现来塑造具有整体性艺术观感的空间环境效果。首先,直接选用青花瓷材,提升生活品质。青花瓷材以青花图样内嵌入釉里而外露于瓷面,又因绘制青花纹饰所用的钴料含有铁、锰等着色元素,由此形成了微带蓝紫、白里透青的整体色感,显得含蓄高贵而又典雅清新,容易融入周边环境而彰显出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空灵境界。设计师完全可以用青花瓷砖来铺砌室内墙面和地面,通过晶莹高雅的青蓝色彩来渲染室内环境的传统韵味,体现主人不同一般的文化品位和底蕴深厚的精神追求。在宴会厅等大型公共空间,若选用青花釉面砖铺砌地面,加上炫彩灯光和斑斓鲜花的映衬,将会显得格外平润晶透,有效提升室内空间的艺术境界。景德镇的青花主题酒店就用青花瓷板修饰墙壁,突显出酒店端庄雅致的艺术内涵和富丽辉煌的环境氛围[1]。在卫浴小型空间,同样可以选用青花建筑卫生陶瓷来进行界面装饰,以传统文化元素增加空间的动感视效,消除沉闷乏味的心理感受,增添一些别样的生活情趣。其次,传承青花元素的文化意蕴,营造虚实相生的空间格调。青花元素的青白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意境,白为显而青为隐,白为虚而青为实,白为疏而黑为密。二者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白是青的辐射,青是白的浓缩,其间蕴含着玄妙精深的意韵之美,构建出一种时空无穷而意象无限的幽深境界。设计师可以借鉴青花元素来奠定室内界面的色彩基调,以青白色彩来表现深邃的意境,使现代空间造型与传统青白色调相生相融,使数千年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流淌延续,从而形成一种穿越古今、虚实相生的意境。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就以兼有传统文化意蕴和地域文化特点的青花元素为题材,以三个交互叠加而成的青花瓷容器构建展馆轮廓,以白釉青色的强烈视效体现出江西悠久的瓷器文化、全新的发展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域魅力。再次,挖掘青花元素的艺术精华,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抽象。青花纹样类型繁多、丰富多彩,以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几何图案等较为常见,具有、礼制教化、吉祥祈福等不同的寓意,反映了我们民族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状态,也传递着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内涵。设计师要深刻领会陶瓷青花元素的神韵,根据现代室内设计的具体要求而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抽象,或原汁原味地引用一些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青花纹饰题材,或分解青花元素并进行结构性的重组而形成别样的韵律美感,以此营造出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室内环境。

2青花元素与家具摆件设计

家具和摆件体现着人们的文化品位,可以营造不同境界的室内环境,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陶瓷青花元素雅致大方、清新明快,能够通过对家具摆件的加工修饰而实现美感和功用的结合,为室内空间增添亮点。设计师要在室内家具设计和摆件布置方面,灵活运用青花元素,努力提升空间品味。首先,利用青花元素的内在寓意进行装饰。青花元素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韵律,可以同金属、木材、玻璃、塑料等材质结合使用,根据桌椅台柜的形体样式而嵌入表面,通过局部的细节点缀而创造出无限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木材家具中饰以青花元素,嵌入木料表面,尤能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宁静之美,烘托出婉约大方的新中式风格。例如,以青花线条绘成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祥云朵朵等蕴含吉祥祝愿的图案,镶嵌于木门之中,就可以表达“出入平安”、“荣华富贵”的美好寄意。其次,利用青花元素的色彩特征进行装饰。青花无疑是一种局限很大的单色彩绘,但这又成就了青花独特的色彩特征——明亮的饱和蓝色中孕育着微绿或微紫的韵味,从而显得五彩缤纷、生气盎然。若在玻璃四周绘制青花图样,而在玻璃中心安置灯光,便能在光影映衬下形成蓝色青花的梦幻效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就以投影方式,在展厅墙壁上映射出精美的青花图案。在电脑科技作用下,这些青花纹饰又随着参观者的肢体动作而千变万化,给人一种历史体感和奇幻动感交融互补的美妙体验。再次,利用青花元素的审美特性进行装饰。在室内家具和摆件设计中,若能将青花元素运用得当,就能营造出明快清雅的意境。不论是寥寥数笔的写意花草、长空飞鸟,还是细笔勾勒的人物山水、满幅图画,只要用色浓淡深浅比例得当,落笔粗细疏密错落有致,就能尽显高雅沉静之气,展露简朴莹澈之感,形成民族特有风格[2]。例如,在卫浴台柜上运用青花元素绘制一组简约儒雅的白底蓝花,就能传递出传统文化艺术的恬淡之美和灵动之气,其中既有水墨画作之追思怀远的心理感受,又有现代生活之温润华贵的情感表达,从而营造出现代形式美感与传统水墨意境相结合的空间格调。

3青花元素与室内织物设计

室内设计是统合形、色、光、质等要素而建构的有机整体,而织物则是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织物涵盖了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具有柔软舒适的特性,对于烘托室内氛围具有重要影响。陶瓷青花元素典雅而古朴,符合我国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其间蕴含的精神内涵亦为人们所珍视。如果将青花元素与室内织物结合,不仅能够产生美轮美奂的视觉效应,还能带来心旷神怡的精神感受[3]。因此,设计师要根据时代潮流的发展和大众心理的变化,在现代室内织物设计中创造性地运用青花元素,深刻把握陶瓷青花艺术的色彩表现方式、纹样装饰特征和审美文化底蕴,对青花元素的艺术精华进行抽象化和时代性的加工升华,设计出兼有传统意味和时尚风尚的室内织物。例如,百丽丝“青韵”时尚系列印花床品就对青花元素进行了现代化的演绎,以质朴的蓝白色彩、婉约的古典花型、浪漫的欧式卷纹突显出悠扬的文化情怀与高雅的艺术品位,因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床品。

4结语

陶瓷青花元素具有优雅高贵的青白色彩、丰富灵动的纹样图式、虚实相间的构图意境、细致飘逸的表现技法、深邃隽永的思想内涵,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和艺术特征。设计师要深刻认识陶瓷青花元素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以传承创新的原则将青花元素的艺术精髓运用于具体的室内设计工作中,提升室内空间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底蕴,营造出具有强烈民族韵味和时代气息的空间风格。

参考文献

[1]吴燕.试谈青花的色彩美[J].景德镇陶瓷,2004(2).

[2]周晓艳.陶瓷材料在装饰家具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2006.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元青花瓷;历史背景;造型纹样;鉴赏

在古瓷器历史的长河中,元青花瓷色浓而不艳,纯净明朗的青色之美是上天对人们的恩赐。它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是国之瑰宝,世之瑰宝,制作精美而稀少的元青花瓷引得历代国人对其珍视不已。2005年7月12日,图案故事出自《战国策》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伦敦拍出2.3亿人民币,创出中国古代艺术品和东方古代艺术品的最高价格,引起青花学者和收藏界的研究和高度重视。

一、元青花瓷的前世

(一)青花历史及特点

说到元青花瓷,首先要明确它的概念是什么。青花起源于唐朝,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明清。青花瓷就是在瓷器胎上面用钴料点彩,上施白釉,烧制温度在1200摄氏度以上并采用釉下彩技术的瓷器。青花瓷中呈现蓝色的原料就是从当时的波斯即现在的伊朗进口过来的,这种原料必须将其罩在白釉底下,否则烧出来的颜色就不是蓝色的,之所以烧制成蓝白两色相间是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表现。所谓的“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也就是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由于彩在釉下,因而不易磨损,不易变色。故宫博物院的李辉柄先生在以上几点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例如,瓷胎必须是洁白的瓷胎,钴料彩绘,施一层透明釉,高温烧成,同时必须满足是釉下彩的条件,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元代的青花瓷是没有问题的。

(二)元代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

唐代晚期青花瓷已产生,成熟于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局面,得以让元青花瓷迅速发展。元代青花瓷器不仅深受元代统治阶层的喜爱,同时已经面向海外市场进行销售。近年来在日本冲绳、泰国、菲律宾以及伊朗发现了不少精美的元青花瓷器及破片就足以说明元代青花瓷外销于国外。在审美文化方面,一开始元青花瓷深受蒙古统治者崇尚白蓝两色及波斯诸国对蓝白两色认同的影响,到后期逐渐加入汉族自己的传统文化。

(三)元青花瓷的造型

造型是衡量元青花瓷之美的一个重要标准,稀缺珍贵的元青花瓷,以形态优美为美。从造型上来看,元青花瓷器是在前代瓷器生产的基础上一脉相承,伴随着工艺及技术的增长又有着自己的创新之处。

元青花瓷造型丰富,有大小之分,以满足元代社会生活习俗和对外输出使用者的需要。元代青花瓷器的造型大器厚重健硕,小器秀美灵巧,有瓶类、壶类、罐类、碗类、盘类等,均在前代的造型基础上体现出创新。例如,宋代创制的梅瓶,元代工艺师傅在保持宋代梅瓶基础造型上,将瓶身肩部加宽,更显大气稳重。

(四)独特的纹饰内涵

从世界各地发现的元代青花瓷器上不难看出,牡丹花纹、莲花纹、松竹梅纹、龙纹、凤纹、鱼藻纹等图案广泛应用于元代青花瓷器上面。元代人民认为这些图案纹饰能带来好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与此同时,销往国外的元青花瓷器也会根据当地爱好绘制相应的纹样。在绘画手法上,采用了主要纹饰和次要纹饰图案的多次连续重复,繁而不乱的布满整个瓷器,纷繁多样的纹饰布局也切合了伊斯兰细密的艺术风格。

与图案纹饰相对应的是主题纹饰,来自于元杂剧具有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人物故事图,是元代画师创造性的一笔,元代汉人画师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我对元杂剧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了画作之中。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使得作品生成的深远意境达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与此同时,人物形象传神的描绘更深刻的体现出画师的内心情感。

二、元青花的今生

(一)鉴赏收藏价值

鉴定是基础,欣赏是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了解到研究元青花瓷,鉴定元青花瓷的真伪和年代,欣赏它所带来的美和历史文化。美国学者波普在一片青花瓷器的库存堆积中,根据考察发现了雄浑气势的元青花,国内掀起元青花研究的热潮。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称为学界“泰斗”的张浦生认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器的真品应只有300件左右,人物纹元青花只有9个。”物以稀为贵,好的东西往往更易获得人们的怜爱乃至收藏。收藏元青花瓷,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而且能够获得丰富的古瓷器收藏方面和鉴赏方面的知识。元青花瓷具有无以伦比的收藏价值,无论是它700多年的历史优势,还是出于同是中国文化瑰宝的元杂剧剧情的人物故事图案,这种种的一切都把元青花瓷器的价值提升到世界文化瑰宝的一个新高度。

(二)借鉴传统纹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当红歌手周杰伦将青花瓷纹饰的美唱的入情入境。元青花瓷作为中国古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元青花瓷纹样图案是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元青花瓷独特的纹饰,使这种传统纹样不仅能被很好的继承下来,而且成为深层挖掘研究元青花瓷历史文化的有力举措。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借鉴元青花瓷纹样为元素进行现代设计和再创造旨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承。作为美术方面的学生可以很好的从传统元青花瓷纹样中获取设计灵感、提取颜色、纹样图案、绘画方法等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从而创作出更加富有寓意和个性的图案,这样既开阔了设计思路,又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使得设计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三、总结

元青花瓷研究的根基在中国,它是我们应当珍惜的国之瑰宝,也是我们后代引以为傲的财富。元青花瓷器稀缺而又珍贵,国人需提高对元青花瓷的认识,挖掘它的价值,这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物质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构建重视和宣传元青花瓷的良好氛围,在教科书中开篇讲解,从学生们抓起自觉的去关注保护。元青花瓷的美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富丽雄浑的气势具有跨时代的美学风格,让我们读懂元青花瓷从而品评元青花瓷。

参考文献:

[1]马希贵.中国青花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范文第5篇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陶瓷中的珍奇瑰宝。它始于唐代,盛于宋代,以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钧窑瓷器历来被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独树一帜。民间有“金有价钧无价”,国外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等说法,这是对钧瓷的高度评价。

二、宋代钧瓷造型与装饰的美学思想

造型是形象的主体,可兼有实用性与美观性,而装饰是为美观而附加的,《现代汉语词辞》:“造型”为“创造出来的物质形象”,陶瓷造型也叫陶瓷“器形”或”“形制”。“装饰”则在身体物体表面加以附属,使美观”,可知构成钧瓷的两个重要元素即造型与装饰。

(一)宋代制瓷发展兴旺。“宋代的瓷品,花卉是主要装饰内容,动物、山水也是常见的纹饰。而回纹、卷叶、云头、莲瓣,线纹则是多见于器物的间饰和边饰。宋代的陶艺者用不同的曲线、直线及粗细、横直、长短、弯曲的外部轮廓,组合成为不同形体的物品,用不同的纹饰,不同的技法,使瓷品造型与装饰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1]这些独特造型与装饰成为宋代钧瓷特色。

(二)遗存宋代钧瓷作品极少,但也可发现其特点:造型严谨、古朴典雅、庄重大气;装饰以色为主,极少装饰附件。

1、宋代钧瓷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如盆、盘、碗、杯等。在制作设计中,实用性处于突出地位,美观性属于从属地位。宋代钧瓷中,花盆制作设计则对实用与美观的关系有所调整。据统计,“无论是流传于世,珍藏于北京、台北两地的故宫博物馆院及其他各处博物馆的,还是从钧台窑发掘出来的器物残片中,这类钧瓷花盘的数量在北宋宫廷用瓷中占绝对多数,造型的变化也颇为丰富”。[2]

2、实用性较小的钧瓷,如尊、炉、鼎等,造型设计大都脱胎于青铜器原型,虽也有盛酒、焚香实用功能,但主要作为宗法、礼乐制度的物化形式,成为必不可少的祭器或礼器,承载了宗教、政治以及装饰审美等精神。受此传统的影响,宋代钧瓷体现了一种法度严谨、古朴端庄、寓意高远之特色。

就现存资料及标本分配而言,宋代钧瓷在造型上与其他瓷种差别不太显著,花盆应是钧瓷最具特色的器物之一。装饰上,釉色的不同应是最明显的标志。宋代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主流审美,与钧瓷神奇的窑变艺术相吻合。钧瓷釉色以海棠红、玫瑰紫等变化如行云流水般的窑变而著称,区别于定窑人耀州窑、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从而形成独特钧瓷色彩美。而在附加物品的装饰上,和定窑的刻、划、印花和磁州窑的白釉下黑彩划花及白釉剔花、耀州窑的刻花及印花青瓷等相比,钧瓷的装饰则要简约,这就形成了宋代钧瓷造型大气、简洁、庄重,装饰少的美学特征。[3]

三、当代钧瓷造型与装饰的美学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保护和发展了钧瓷这一民族文化遗产,钧瓷生产得到恢复快速发展。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钧瓷生产呈现出百花齐放,百窑火旺的繁荣之景。国际国内需求量大增,产品远销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禹州成为全国重要陶瓷生产基地。

当代钧瓷造型与装饰的美学价值:

(一)丰富的题材

1、造型与装饰的选材“包罗万象”。与鼎盛时代的宋代相比,突破了选材局限于日常生活用品,把动、植、人物都纳入了选材的视野范围。如十二生肖的造型,四大美女的设计、月亮图案的构想等,都成为造型与装饰载体并得到认可。

2、“钧不塑人”局面被打破。从较早的铁姑娘到极具传统风韵的人物钟馗、曹操、寿仙以及当代的名人、等,均有优秀作品问世,且造型手法多样,有写实、有抽象。

3、选材大众化、民间化。大众、民间欣赏的内容被钧瓷设计制作者纳入设计创造视野,如月亮。中秋节前,钧瓷制作设计者曾推出数十种以上的月亮造型。再如十二生肖,其中寓意着吉祥、力量、勤奋等人生愿望理想的动物。它们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传统钧瓷以瓶罐为主的造型,同时也创作出了一批造型别致,蕴涵着美好祝福的节令性消费钧瓷作品。

(二)复杂的装饰

当代钧瓷以色彩为装饰特色的基础上,在纹饰图案方面有很大拓展,体现出造型、釉色、纹饰完美结合的美学价值,纹饰图案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象征、寓意、比拟、文字等表现手法的应用,极大丰富了钧瓷作品的思想内涵。

(三)多样的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1、以仿古为主,“返璞归真”。宋钧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釉色温蕴如玉、乳光莹润,工艺制作合理、无人能及;结构端庄大气,浑厚简练;窑变发乎自然、境界高远。在创作设计中,他们把宋钧作为主要模仿、参考、借鉴对象,力图通过对宋钧的研究、探索来再现宋钧在当代的风采。

2、继承基础上有所突破,“传承光大”。在当代钧瓷设计制作者中占绝大多数,他们认为在传统的、古典的钧瓷设计制作中汲取营养,吸收素材,借鉴参考,来丰富自己的创造,但他们不拘泥于仿古,复古,而更要看重的是它的当代性,与当代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相吻合。在传统器具基础上加以适当改造,并用大量复杂的饰突出作品内涵,成为当今钧瓷界的一种潮流。

3、借鉴当代设计风格,“不拘一格”。目前,这批人在钧瓷界还是极少数,有人把他们冠以“另类”称谓,他们的现代意识,前卫艺术观念和更加新颖的文化艺术思想,打破了钧瓷固有传统束缚,创作出一批现代、前卫、新锐的钧瓷艺术品。在创作倾向上,他们更注意的是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情感,强调艺术的“表现”和“创造”作用,而非“再现”和“模枋”,在创造实践中,他们刻意用抽象、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本质。

以上三类风格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甚至相互矛盾、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的。

四、结语

当今中国陶瓷业都在追求造型之精美,此时钧瓷的造型风格呈现百花齐放,但总的来说,钧瓷造型的主流依然是古朴、典雅、厚重、大气。然而,这些造型风格自宋代已开始形成。诚然,宋代的艺术特色为当代的钧瓷造型与装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础和借鉴。当代钧瓷的发展,不仅在传承的基础上学习,又不断开拓和创新,使钧瓷美产生不竭动力与源泉。

参考文献:

[1]回顾.中国图案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