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网络技术

在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历史教学过程以前,我们可将历史教学称之为传统历史教学。传统历史教学的诸多弊病显而易见,首先,本末倒置,以教师为主体,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严重遏制。其次,受教材束缚严重,教学内容单一,②这项弊病与传统教学中信息数字技术的缺乏有密切关联。最后,教学形式僵化,强调课堂讲授,轻视现场调研和实践操作,③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创新思维的发展。传统历史教学凸显的问题日益严重,鉴于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的优化功效,以及历史学本身与现代教育技术契合的特点,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迫切而必要。国内外历史教育领域已经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方法和影响,取得了诸多成绩。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包含多媒体技术、数字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走向教育教学领域,辅助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信息传递以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促进学习者学习过程和提升学习效果的实践过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概念和实践方面都有了一些改变,广义上的教育技术应用也包含学习资源的使用和推广,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等。④本文仅就单纯的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来展开讨论。完整的教学按流程来划分,可分为教学设计、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环节,与此相呼应,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在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总之,教育技术已经深入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是教育改革最强有力的推动剂,正在引发传统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⑤人类社会以往的经验教训表明,教育和技术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衡量国家的发展程度,教育和技术也始终处于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教育也将一如既往地被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1世纪的教育发展跟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正在向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加码。①随着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的成熟,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原有的教育系统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也深入到传统历史学科。

二、历史学科与教育技术的结合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给传统教学过程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数字处理技术的应用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这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三大主流应用技术。历史学科具有历史知识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庞杂②、形象客观具体③等特性,而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跟教育技术有很好的结合点,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非常必要、自然和恰当。首先,历史学主要研究已经发生的过去了的事情,通过对人类以往的发展轨迹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以此为借鉴,指导未来的决策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过去的事物已经发生,无法重现。然而,借助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则有可能将过去的历史虚拟地再现于世人眼前,让历史与世人更加贴近。其次,历史知识具有丰富庞杂的特点。历史是由无数个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构成,每个事件具有固定的发生时间和空间,如同洒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沙石。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就像试图将这漫漫长河中的散石排列起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和发展的轨迹,让河流的走势了然于胸,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识可视化工具则可以辅助这个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绘制知识的逻辑关系图,进而建构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网络。只要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图建构成功,就能更好地顺应和同化外来的新知识。最后,历史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具体实在的对象,因此具有客观形象的特点。形象化教学可以解决历史教学中无法重现的难题,体现历史学科具体形象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将相关历史文献形象化,将历史遗迹和实物遗存的形象尽可能真实具体地向学生展示,迎合中学生的认知习惯和特点。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契合了学生本身对于历史学的渴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索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历史思维的发展。这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无法企及的。

三、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历史教育工作者已经进行了若干年的积极探索,在将教育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本文所提及的国外相关情况,是将欧美作为典型代表而特指的。

(一)国际现状

相比国内而言,国外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开展较早。早在20世纪末教育技术概念提出以来,教育技术领域提出的学习理论,④引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及开发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就被历史教学工作者积极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参照和借鉴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理论,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新型历史教学模式,其中最为推崇的还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历史教学模式;同时,国外各个阶层的历史教师都鼓励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立体便捷的数字化历史资料库中搜集获取相关资料,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历史问题的深层次批判性思索上;而在信息化历史教学工具开发方面,国外学者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与相关理念和技术在国外的率先发展有密切联系。1.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历史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推行较早的欧美学校,历史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⑤引入历史教学,发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因素⑥的积极作用,针对历史学习的不同层次和目标需求,提出了“自主-合作”“情景-体验”“问题-探究”三种新型历史学习模式。1998年,美国学者BertBower结合自己在历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提出了“相互作用的幻灯课”,“社会学科技能的建立”“经验练习”“解决问题的小组工作”“反应小组”“为理解而写作”六项具体的可操作性极强的建构主义指导方案。①这是对基于建构主义的创新历史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库尔特倡导基于情境的历史教学,②其宗旨也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他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学生在参与基于真实历史背景开发的互动游戏过程中,可以深度融入历史场景,进一步自主建构对历史的认识,以及对历史深层次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美国学者威尔斯曼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采访调研,得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历史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最有效的方法。③在这种新型模式下,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以精心设计的问题带动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老师不再以讲授者和灌输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问题提出者、任务布置者和辅助者的身份面对学生。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教师非常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以外和教科书以外的素材来推动自己的探索工作,这些素材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包含视频剪辑、音频、图片、信件等。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的成果内容发表演讲,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深度理解。所有这些实践,其目的都是通过创设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四大要素,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自主建构。从这项研究可以看出,美国中学的历史教师已经将建构主义理论很好地实践于历史教学过程,而且取得了显著成绩。2.鼓励搜集利用数字化历史资料欧洲的两位学者唐纳德和卡梅隆从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数字化资源出发,试图探索英美高校学生利用数字形式的历史资源提升历史学习效果的情况。④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英美高校的研究生非常重视利用光盘和互联网等数字化渠道获取数字化的历史资料,因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相关课程受到历史学习者的青睐。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资源,包含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教师鼓励他们发现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复杂性,在一个立体网络空间中培养全面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多样的历史研究方法。当然,计算机资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资源,基于计算机的教学形式也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形式,但是不管怎样,计算机至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节省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查找的时间,让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批判地审视历史资料的内容。从这项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英美历史学习者善于从资源的角度出发,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研究性学习发现更立体、更多样和更便捷的数字化资料渠道。3.开发信息化历史教学工具除了对创新型历史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以及对数字化形式的历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国外还倾向于从技术的底层角度,通过编程研制开发辅助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工具,如包含专家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绩效支持系统等在内的辅助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⑤包含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内的知识可视化工具,⑥以及包含VCT在内的教学设计撰写和分享工具⑦等。这些工具都是国外相关教育技术研究者率先提出、开发以及推广应用的。而在与历史教学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技术工具开发方面,国外也有一些突出的成果。比如,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育技术研究者艾瑞克及其同伴凭借自己掌握的深邃的信息理论以及精湛的信息开发技术,结合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MetaHistoReasoning工具,开发了一个基于的用于在历史教学中支撑自主探究学习的自适应系统。⑧另外,他们凭借着自己娴熟的教育技术开发能力,还利用MetaHistoReasoning工具,结合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方法研制开发了富含技术的学习环境,用来作为历史教学的元认知工具。①针对学生在探究学习复杂历史主题时遇到的混乱和自我监管等问题,该工具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清晰地构建自己的思维流程,推动完成历史探究任务。

(二)国内现状

在国内,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新兴教育理念传入的滞后,信息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相关研究和实践稍显落后。我们更多地是从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角度,尝试将多媒体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入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来,相关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将历史知识直观化;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展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层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网络辅助历史教学。

1.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将历史知识直观化

利用信息技术将历史知识直观化是国内相关实践者所做的最多的努力。通过现代视听媒体将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和实物遗存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习者的前面,能有效地刺激学习者的感官,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并加强对概念和知识的记忆效果。例如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战争相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再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的战争形势图,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战争路线和战争的过程等。

2.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展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层次性②

历史研究的时间跨度非常大,囊括的事件极其庞杂广泛,常常让学习者觉得错综复杂,不知如何下手。其实各个事件中间都存在内在的联系,但是要想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头脑中建构出层次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完整而全面的历史知识,单靠传统的文字史料显得力不从心。知识可视化工具则能辅助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构建层次清晰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内在的组织结构,在明晰知识内在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又可创造性地构建新的历史知识。比如,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等都是目前耳熟能详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也都是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产物。

3.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

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将传统的部分教师讲授环节转换为多媒体信息传递环节。在多媒体信息传递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比如,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常用到课堂反馈工具③和互动课件工具④等,从硬件设备和课件开发着手,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营造师生平等,互相交流的活跃课堂氛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会话”,提升了学生自主参与历史建构的积极性。

4.利用网络辅助历史教学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范文第2篇

摘 要 文化境遇的尴尬使中国武术传承之路显为艰难,现代条件下作为门派十分鲜明的局面早已消失,我们必须实事求是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时代境遇,让武术文化的优秀与厚重在非物质保护下持续传承,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项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民族重任。

关键词 武术 文化遗产 保护

五千(新研究延伸更久至万年)年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最早的全球文明源头之一也曾让我们矍铄历史,然而,时空的变迁总会为历史锤炼新颜,仅近百年左右的时间已是地球文明几千年未遇的欣然,时代的重新改写让文明优势下的民族自豪悄然挥手——历史已不再从前,作为民族的继承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必须实事求是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时代境遇,让中华文化的悠久在非物质保护下持续传承,对此几年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从政策方面也予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应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不断渗透,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2005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保护的通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保护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

基于纷彩多成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武术屹立历史久远,作为专业研究者多年的学习与研究,笔者可以严肃武术的历史久与中华民族历史同步——中华民族历史有多久、中国武术历史有多久,武术伴随我们民族相携与历史一路走来,曾经武学显然于中国古代教育史(春秋之前),中国古代教育与中国早期文化的发展无不郑重武学早于儒学曾重于儒学的历史。对于早已逝去的千年我们难以触及,“2008”恐怕对国人皆不陌生,“北京奥运”也是中华运动史上的世界骄傲。然而,中国作为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我们也不得不心疼的面对“奥运”,这个异域文化组成的大集合,几百种项目无有中华一席之地,曾经几近努力借北京奥运机会推进我们民族的一项项目,那就是武术,最后的结果无需多说,大家早已清楚——中国武术与奥运擦肩而过,此次擦肩不知何年月中国武术能与奥运再度相逢相溶。作为世界运动大舞台,我国缘何要选择武术推进奥运?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的厚重性、历史发展的久远性等使武术作为中华民族运动的代表责无旁贷,武术,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项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民族重任。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范文第3篇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可行性与存在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不少学校开展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提高了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的信息知识素养,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也不断冲击和更新着教师们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学科等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运用历史教学中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够重视创设学习的情境。创设情景化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关注其精美性、新颖性,过度运用技术性,完全违背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最基本的目的。第二,不够重视历史学习的具体方法。多媒体技术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将大量的信息量和知识点进行加工、综合,是学习初中历史的有效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很少知道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具体方法。第三,不够重视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承担着指导和辅助的作用,但是为了节约时间,很多教师很少安排有关多媒体的组织活动,学生不能完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的指导观念

多媒体技术是通过创造虚拟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与氛围来完成初中历史实践教学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更轻松地把握历史知识,加强师生间合作和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长久发展,从而主动去思考,努力去探究创新,做到有效学习、终身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的指导观念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念:第一,技术工具观念,主要是制定明确的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第二,构建学习观念,科学合理地创设情景化教学学习,进一步构建全面综合的知识体系与框架。第三,智能化的多元发展观念,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差异性,为学生制定全面而详细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和多元个性,发挥学生的优点。第四,人文主义观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开心地学习,发挥其积极思想,热情地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第五,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观念,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学会学习。

(二)创设情景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

创设情景化学习,就是要将初中复杂的历史知识通过直观的、趣味性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历史场景的再现。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电影、音乐、图片、趣味竞赛等。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相关事件的历史电影、音乐,真实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等,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形象地刻画出历史人物以及各人物之间的关联,慢慢将知识点、学生的情感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图片也是展示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图片虽然没有电影的连续性,但是可以将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联合在一起,真实反映历史。趣味竞赛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适当借鉴电视节目上的竞赛类节目,设置抢答、擂台赛等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历史知识,同时纠正自己认知上的错误。

(三)师生共同参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思维的发散性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其中。学生间可以自由结组通过各种形式设计课堂微型舞台剧和音乐、图片展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完成,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技术;过程;技术论;技术史

abstract:what happended first when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is how to understand technology. a basic viewpoint of technology is indispensable to studying its history, and the basic viewpoi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formed the theory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itself always tends to develop, as well as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was understood insofar as with the change in its form, various component ellements and social functions. so, a viewpoint that technology is always developing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y in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is an independent entity which combines the objective means with subjective capability, i.e., a dynamic process combining the subject with object. it means that no process, no technology. in such a thinking way a more definite thought as guide-line will be provided to the study on history of technology with the object and scope both clarified. moreover,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will thus not be limited to the external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ut penetrate its connotation covering the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technology.

key words:technology; process; theory of technology; history of technology

如何理解技术,这是技术史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对于技术的不同理解,就有不同的技术史。把技术看做天才人物的创造,因而就会把技术史看做讴歌天才发明家的业绩的,也就有人物编年式的技术史;把技术看做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因而发明成了技术史上的明珠,也就把技术史变成了这些明珠的串联;把技术看做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便有了技术体系学与技术社会学的分野,又有了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各种综合技术史。这大概就是技术史研究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所表明的正是在技术史的研究中,人们总是先有一个对技术的基本看法对技术的基本看法及其本质的探讨被称之为技术论。难怪有人说,有多少种技术论,就有多少个技术概念,就有多少种技术[1]339。

一、 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人们已经明确但实际上却又十分糊涂的问题。比如,眼前有一台新发明的机器,它是技术吗?有人说,它是技术;也有人说,它不是技术,它只是一种技术的结果,或者是某种技术的手段或要素。

这样提出问题似乎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然而,现代人们关于技术本身的不同理解就是这样。人们对技术的基本看法或者定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科学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科技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加以定义。如,“技术是劳动手段的总和”、“技术是行为的方式”、“技术是行动的理念”[1]343,“技术是人类为了自己而对自然的利用”[2]。阿根廷人赫里拉则指出,几十年前被定义为“工业与技艺的科学”的技术,已经成为“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赫里拉还从技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来理解,把技术看做是“传递社会密码的遗传物质”[3]。如此等等。

苏联和东欧国家则主要是把技术看做是生产手段或活动手段。如舒哈尔金所说:大多数苏联研究人员认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人们活动手段的总和”[4]。民主德国的鲍恩则认为技术是人类“在自己的一切生活领域中使用着的物质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然而,日本人对技术的看法却很不一致。他们从二战前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直围绕技术的本质问题展开着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把技术看做是纯客观的物质因素,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相川春喜为代表提出了“体系说”,认为技术就是劳动手段的体系,战后由中村静治又发展了体系说,甚至援引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劳动手段体系说是最正确的。

二是把技术看做是一个实践概念,以物理学家武谷三男为代表提出了“适用说”,认为技术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有意识地运用。星野芳郎支持这种观点,并认为技术既然是个实践概念,那就离不开实践的主体人,提出了技术的主体性问题,由此则有了客体技术论与主体技术论的分野。但星野并不是把技术看做主观的东西,而是说技术应该包括人的因素,因此提出了客观的技术、主观的技能的说法。

三是把技术看做是一种主观所具有的能力,以村田技术论为代表。村田富二郎认为,技术是人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固有的能力[5],1981年,日本的《金属》杂志第51卷第1期连载了村田富二郎的技术论观点。

上述种种关于技术概念的规定,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技术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尽管现在还没有一个人人都可接受的概念规定,但是这些不同的观点对促进人们对技术的本质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技术本身是发展的,那么技术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人们对技术的理解是随着技术形态、组成技术的各种要素、技术的社会功能的变化而变化的。

技术的原意是指经过熟练而获得的经验、技艺和技能。不仅古代技术是和艺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到达·芬奇时代也是如此。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使人们日益发现技术在生产中的决定作用,工具则是技术的集中体现。工业革命也是由工具机的革命引起的。尽管在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代表狄德罗曾把技术定义为“工具和规律相结合的体系”,但是更多的人特别是经济学家则还是偏重于把技术看做劳动资料,即从技术和生产的关系上来理解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新技术的出现主要不是经验的结果,而是科学指导的产物,技术成了科学的应用,科学成了技术的先导,因此,人们又多从技术同科学的关系上来理解技术,出现了所谓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或技术是物化了的科学知识等说法。据此,有人把技术区分为以经验为基础的和以科学为基础的两类。二是原来人们所理解的技术手段,是指物质手段,即硬件;现代技术的发展,则将统一的技术手段分化为硬件和软件。工具、设备等硬件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利用工具和设备使其发挥最佳效果的软件也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古代技术中,技术的软件还包含在经验和技能之中,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如耕作技术当然需要犁铧,但何时下种、何时铲耥还主要靠经验来掌握。但是现在不同了,技术的软件已从纯主观的因素变成了客观的因素。特别是当机器体系从三环节(工具机、传动机、动力机)变为四环节(增加了控制机)之后,软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技术手段而同硬件相分离,没有软件则硬件便失去作用,再凭经验来利用硬件已经不行了。正因为如此,使得人们对技术的物质手段的认识改变了。三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使得技术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即技术的对象不仅仅是原始的自然(或称第一自然),而是包括经人改造的自然(即第二自然),由此使得加工技术在整个技术中占有突出地位。同时,由于以研究第二自然为对象的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得以发展,使得技术同科学的界限模糊起来。这样便出现了把技术看做应用科学的观点。

毫不奇怪,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并不是学者之间的无聊的争论,而是技术发展在现代条件下的反映。技术史研究工作者应该从技术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同时应该认识,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就有不同的技术史研究方向和方法。因此,如何理解技术也就成了技术史研究的首要课题。

二、 技术是一个过程

什么是技术,这本来是技术史研究的结果,但同时又是技术史研究的出发点,技术史研究的最终结果就是了解技术及其本质和发展的规律性;但为了获得这个结果,又必须先有对技术的初步理解,这样才有可能确定研究的范围、内容和目标,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研究方法。既是结果,又是出发点,这似乎是矛盾的。抛开原始人不说,现代人的任何研究工作都莫不如此。

那么,技术史的研究应该对技术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看法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考虑下面三点。

第一,应该把技术看做一个独立的存在。既不能仅仅从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来定义技术(如劳动手段体系说),也不能仅仅把技术看做科学的某种职能(如认为技术是科学的物化)。

第二,应该把技术看做一个客观的手段(包括硬件和软件)同主观的能力(包括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相结合的产物。技术手段无疑是组成技术的重要因素,但纯粹的手段并不能组成技术。任何技术都离不开技术手段,但手段并不是技术本身。因此,决不能离开技术的主体人来理解技术。另一方面,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又是在同一定的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离开一定手段的能力,就像没有离开一定能力的手段一样。技术中的客体因素与主体因素是不能分开的,因此,技术并不是一枝任人采摘的花朵。

第三,技术往往被理解为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实际上技术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也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概念,而是主体与客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没有过程便无所谓技术。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地讨论一下技术到底是一个什么过程。为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将科学和技术加以区别。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江崎曾作了如下的区别,他说:“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以揭明对自然的好奇,这就是科学;而怀着明确的目的,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对自然进行控制,这就是技术”。对自然的科学理解和对自然的技术控制,这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正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是这两个过程的循环上升过程。从客观的自然到主观的认识这是科学的任务,从主观的认识到对客观自然的控制和改造这就是技术的任务。如果说某一科学概念、规则、定理、定律及理论体系的发现是人类认识自然这一总的过程的一个个节点的话,那么科学则是由这些节点组成的连续序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科学史学家才把科学看做科学的历史本身。同样对技术的理解也应该如此。如果说技术原理、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的新发明就是人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这一总过程的节点的话,那么,技术就是由这些节点组成的连续序列。

把整个技术及其发展理解为人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的过程的进步,是较为容易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一连续过程的节点。即每一项发明本身是否也是一个具体过程呢?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是人对电进行控制过程的一个节点。但是这个过程的节点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学点,而是一个有结构和系统的具体的点。电报与电话的电能转化方式不同,与电视机、收音机的转化方式也不同。深入分析,它们也都是由复杂的过程组成的系统。例如电话是一种声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技术,一台电话所显示的技术,正是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利用一定的原理,实现从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声能的过程。我们还可以把这一过程再分析下去,它也是由一系列的节点组成的。分析的结果,将会发现,一台电话乃是由一个复杂的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组成的,电话只是技术的结果,是技术的外在体现,技术的内容则是人们为了一个特定目的而对自然实行控制和改造的过程。当把电话加入到通讯的过程中,电话又成了一种技术手段。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的看法:一项技术乃是人们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的原理,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自然实行控制和改造过程的总和。这种过程不仅是人所创造的,而且又是由人来操作和控制而实现的。

同样,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人类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的最佳化过程。这种最佳化的过程,可能是由于技术原理的变化,引起了人类利用物质手段和工艺、操作方式的整个变化;也可能是依据原有的原理,而其中的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因而引起了控制与改造自然过程的变化。但是,不论哪个因素的变化,最终都表现在控制与改造自然过程的变化。因此,不能仅仅用单一因素来说明技术的进步,而只能用这些因素所形成的过程来表明技术的进步。

由此,也可以明白,技术的原理、技术的手段、技术的工艺、技术的操作,只是组成技术的要素,而不是技术的整体。只有当这些因素组成一个特定的控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时,才可称之为一种技术。

有人可能会提出,既然技术是一个控制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不是和生产划不清界限了吗?的确,这是需要认真回答的。

由于技术是生产中的决定因素,它与生产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技术并不等于生产,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首先,技术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尽管它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不是生产过程的全体。

其次,生产离开技术便不能进行,但技术离开生产却可以存在。因此技术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它可以加入到生产过程之中,作为生产手段借以实现生产的目的,它也可以用来作为认识的手段,实现认识自然与社会的目的。

第三,技术本身只是一个人所创造的控制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经济过程,而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经济过程。技术的应用当然要涉及资金、市场等问题,然而这只是在把技术运用于生产中才显现出来的问题。技术的社会功能并不是技术本身。

三、 技术与技术史

把技术理解为是人所创造的控制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的总和,把技术理解为一个既区别于科学又有别于生产的独立存在,将给技术史的研究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

首先,把技术看做特定的控制与改造自然过程的总和,给技术史研究明确了对象和范围。如果说科学史是通过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那么技术史就是通过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类控制并改造自然的历史,虽然科学需要技术作为手段,特别是实验技术手段,但是科学的任务乃在于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相反,技术的发展当然需要科学的指导,但技术的任务最终还是为了创造一个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的过程。因此,技术史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人类为了特定的目的所创造的改造与控制自然过程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新兴技术往往是在科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特别是由于以人所控制和改造的自然第二自然为对象的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也叫应用科学)的产生和兴起,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模糊了,以至于人们常把原子能科学与原子能技术统称为原子能科学技术,又如激光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尽管如此,原子能科学与原子能技术、激光科学与激光技术还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的目的、过程和方法都是不同的。以激光科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为例,所谓激光技术就是人所创造的一种受激辐射的光放大过程。受激辐射理论是激光技术产生的科学前提,但技术史所要研究的则是如何将受激辐射理论变为激光技术的原理,为实现产生激光的目的,人们又是怎样利用一定的光源、激光材料、激光装置谐振腔,最终创造了一个受激辐射的光放大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标志着激光技术的形成,其外在表现就是激光器的诞生。为使激光技术完善化和实用化,激光科学如激光物理学、激光化学、激光医学甚至以激光器作为研究对象的激光器理论都迅速发展。对于技术史来说,这些科学成果只是作为促进激光技术发展的因素而被加以研究的。也就是说,技术史所要研究的仍然是如何应用这些成果,促进了受激辐射的光放大过程的完善化和实用化。

总之,现代技术的发展确实同科学特别是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把现代技术史变成了技术科学史或工程科学史。

其次,把技术看做一个人所改造与控制自然的过程,有可能使技术史的研究不仅限于技术发展的外在形式,而且可以深入到技术发展的内容。在技术史的研究中,如果仅仅限于研究技术的物质手段的发展,这只是研究了技术发展的外在形式,实际上技术的发展要比外在形式的发展更生动、更复杂得多。无论是一个新的技术原理的出现,还是一个新的控制自然方式的出现,或者是把一项新技术运用于生产使其发挥作用,都是技术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结合的结果。这就是技术发展的内容,技术史不仅仅在于记载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发明了一种什么技术,而且应该着重研究人们是怎样发明了这样一种技术;不仅要阐明一种技术在加入到生产之后产生了什么样的自然结果、经济效果和社会后果,同时应该研究一项技术是怎样加入到生产过程之中的。否则,只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就有可能把技术史变成了按年代顺序编写的专业技术教科书,或者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经济史教材。

技术既然是人所创造的一种自然过程,技术史就应注意对人的创造活动的研究。有人曾把一项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发轫期、形成期、成熟期。如果按这三个时期来分析,所谓发轫期就是技术目的提出和技术原理的形成时期。技术目的可能是由于现行技术能力同生产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而提出来的,也可能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前者是现实的要求,后者是幻想式的预测。但是不管哪一种,把生产的要求和科学幻想式的预测转变为一个技术目的和课题,都是人的创造活动。特别是根据一定技术目的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为一个实现目的的技术原理,更是如此。技术原理的提出,还只是技术的主观形式,即在人的头脑中先形成一个新的控制自然的方式。现代技术的原理是在科学指导下形成的,但是经验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和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这种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技术原理的形成是一个创造过程,它和科学创造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技术史的研究如能充分注意这一特点,将为技术方法论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但是非常遗憾,技术史的研究对此却似乎注意得不够,以致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当然,由于发明家也同科学家一样,都只公布其研究结果,而不公布其创造过程,给科学史和技术史研究造成了困难。不过科学史和技术史的研究任务之一,就是要揭示这个被隐匿了的踪迹。

所谓技术的形成期就是技术原理的实际化、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并利用一定的手段,形成为一个特定的控制自然的过程,把技术的主观形式变为客观形式。这一过程既需要物质因素的准备,也需要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需要两者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形式就是技术的试验。技术试验的结果,也就是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也就是一项新技术的形成。

新技术的形成期,并不是技术发展过程的结束,它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良,才能加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才能发挥技术的效果,然后才使一项技术进入成熟期。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技能同客观的自然条件、物质手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更为具体地结合的过程,否则便不能保证一项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技术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新技术有多大作用,发挥多大效果,而忽视对新技术在最初被运用时的过程的分析。由于这是把一个受人控制的自然过程,加入到社会的生产过程之中,便发生了技术同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密切联系,技术史上曾经发生的火车与马车的竞赛、贝尔在街头的电话表演、原子弹最初制造时的争论,都反映着新技术在最初被运用时的社会影响。新技术的最初运用,不仅要引起其他技术的重新配置,而且会引起思想观念和社会的变革。技术史的研究应该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揭示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技术史的研究中,应该引进技术体系这样一个概念。如前所述,技术既然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总是和其他过程相联系而存在的。任何一项技术如果不和其他过程相联系便不会存在。一项技术不仅是一个单过程的序列,而且存在于多个过程的连续序列之中。研究单项技术或整个技术的发展,或研究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应用技术体系这样一个概念来分析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日本技术史家星野芳郎曾以航空技术、燃气涡轮机、蒸汽涡轮机技术为例说明了一项技术同其他技术的相互关系,并将整个工业技术划分为三个技术体系,说明技术的变革就是技术体系的变革[6]。这种技术发展模式是否能够完全概括技术发展的历史另当别论,但技术体系的概念对于技术史的研究却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一项技术是有结构的,一类技术是有结构的,整个技术更是有结构的。一项技术是在一定的技术体系结构下产生的;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又必然影响技术体系和结构的变化。技术体系和结构的概念,对于研究一项或一类甚至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的历史都是很重要的,它将从一个侧面揭示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原因。

由于水平和所阅读的资料有限,上面提出的看法很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胡说八道。但是由于一个人的胡说八道,而引起了对于技术与技术史研究关系的讨论,本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星野芳郎. 现代技术史学的方法[m]. 东京: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 1956.

?[2]九山益辉. 从科学技术论看金属工学[c]∥科学技术结构研究资料:2. 沈阳:东北工学院, 1981:62-64.

?[3]赫里拉. 技术的新作用[j]. 科学与哲学, 1980(5):71-77.

?[4]舒哈尔金 c b. 技术与技术史[j]. 科学与哲学, 1980(5):161-169.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数字化教室;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61-0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美国先后提出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并关注提升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利用率。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教室作为一种实施历史基础课程以及拓展探究类课程的基本场所,从我国当前的普遍发展状态来看,大多停留在基于让学生感受历史氛围和情境的低级阶段,并未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特别是在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来促进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做得相当不够,其本身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因此,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

(二)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是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需求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开发与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已被列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尤其重要,因为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性质,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历史教室作为历史教学的专用场所,其布置、陈设和设施可以为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营造必要的历史情境和教学氛围,使初中历史课更具有“历史味”,有利于加强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为了将海量的历史信息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开发、形象的展示,更加直观地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从而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进而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影响,那么,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客观的现实需求,并且也成为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成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基于初中课程资源开发的数字化历史教室的设计思路

数字化历史教室既起承载提供历史教学特定场所和重要教学资源的作用,又要具有符合时展和教学改革要求的特点。因此在功能设计上有其独特性。

(一)功能设计需求

数字化历史教室在功能设计上,必须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符合历史课程和学科教学的特点与规律,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沟通课内课外学习,完成历史教学实践与应用的要求。

2.能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实现师生对各类历史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创新组合、形象展示和情境再造等,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益。

3. 推进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有效整合,具备满足师生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历史资源进行人人合作、人机互动学习,促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现。

(二)硬件环境要求

在硬件环境方面,除了数字化的历史教室本身所必须的基本架构外,台、桌、凳、柜、门、窗的设计,既要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有利于营造历史情境和氛围,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复古,应该展现时代特征。

数字化的历史教学仪器和设备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例如,可调用和组合历史信息资源,图、文、声、视四位一体地展示中外文明发展的历史沿革演播系统;各类具有展示和演示功能的历史模型、艺术品、历史人物图像和塑像及多媒体触控演示控制设备等;用于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的广告机;大尺寸多媒体历史地图演进液晶显示及其控制系统等。同时还要求配备计算机、各类投影设备、交互式白板、录编系统、有利于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以及无线网络覆盖,建立无线电子化课堂。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配置可供开展历史小制作活动需要的3D打印设备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可与电脑等实现无线连接和进行传输数据分析的数码笔等数字化产品。但硬件环境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到实用性和安全性,一切指向于服务历史教学的实际需求。

(三)软件环境要求

软件环境的建设,应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积极开发出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特点和要求的教学资源中心和技术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建立应依据《标准》的原则要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的搜集、制作、上传与分享:

1.对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历史教科书进行电子化处理和加工,便于数字化教学活动的资源调用。

2.连接互联网提供的各类图书馆网站资源,购买各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电子书籍,以供师生查阅、备课或预习,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制作质量和可信度较高、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图片和照片、文献纪录片、影视作品和其它图文、视频资料,以增强历史情境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

4.链接和利用历史教育网站、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及其它各类历史文化场所网站和资源,为师生提供更为便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加深历史感悟。

5.易用的、碎片化的、个性化的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制作,如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视频、配套学案、各类试题、微课资源、教学论文、历史文献等。

在此过程中,应尽可能借助硬件设备和无线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对各类资源的即时预览和下载,这将极大有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发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开展数字化初中历史学习的教学平台。这一平台在设计上应该符合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要求,在做好宽带网络和优质资源互通工作的同时,倾力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这就要求数字化历史教室还要建立与资源中心配套的、以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其它中心,如备课中心、在线上课中心、学生个人空间、互动学习社区、师生个人云盘、学习评估中心等。同时还应该能通过网络技术和设施,参与建立学校、地区间的教学远程联接和资源共享平台。

三、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与初中历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与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开发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

(一)教师资源的开发

《标准》中指出,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和教育素养,才能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作用。史学素养作为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不必多说,而教育素养作为一种经过教育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教育技巧和能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主动了解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了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最新的科技成果,自觉地接受和主动参加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结合自身、本校和地区特点,积极参加到数字化的历史教学改革工作中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最新的技术和装备,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历史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改革意识的提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掌握,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数字化历史教室的创新发展和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成为可能,才具有为学生提供数字化教学服务的能力。

(二)学生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