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动化技术导论

自动化技术导论

自动化技术导论

自动化技术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收入差距;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04-05 收稿日期:2008-09-22

一、引言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的交织过程中,既实现了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也引致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逐渐变化。从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基尼系数已从1981年0.29升至2007年0.48,基尼系数逐步扩大所代表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城乡和地区差异之间,不同行业、学历、性别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日益扩大。目前,关于中国收入差距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着眼于经济转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市场竞争、政策体制、劳动力结构、扭曲因素等方面,对开放政策与收入变化关系的研究关注较少。而开放既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同时也会通过国际贸易、吸引外资以及劳动力的流动等渠道影响收入差距。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评价,同时还影响到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改革深化进程以及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从理论角度来看,对外开放与一国劳动力收入决定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会因为贸易开放而导致异质性劳动收入差距的缩小,发达国家的对外开放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但随后实证研究却大多得到相反结论,这推动着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断创新。之后的研究一方面从不同角度重新解释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譬如需求偏好、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弹性;另一方面则对实证模型进行更严格的假定,提供实证检验的稳健性。理论研究方面则主要基于经典ss定理并根据现实作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本文主要是从贸易影响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方面对现有理论进行回顾和评析,为探讨中国开放政策和收入关系提供有关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可以说,对于开放与居民收入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定论。

二、经典理论回顾―SS定理

SS定理在HO框架下提供了国际贸易和工资不平等之间关系的理论支柱。它是在假设完全竞争行业的零利润情形(zero-Profit Conditions)下讨论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开放经济下,如果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于非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增加,技术劳动和非技术劳动工资差距就会扩大。这种商品价格超比例转换为要素价格比例的关系被称为扩大效应(更为详尽的说,如果产品价格增长,那么要素价格至少会超比例的增长)。在近几十年,SS定理被集中使用在工资不平等的讨论中,现有几种研究试图按照SS模型的预测去分析北方国家工资不平等的增长。一种类型的研究关注发达国家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和要素收入的关系,对美国的实证并不很支持SS理论,20世纪80年代非技术劳动产品的价格相对于技术劳动密集的产品并没有明显下跌,而该国不平等却在增长。另一类研究试图分析一国进出口中要素含量的变化从而讨论技术劳动和非技术劳动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变化(Wood,1994、Krugman,1995、Borjas,Freeman andKatz,1997)。这些研究引起一系列方法上的争论,比如贸易量是否能够正确体现贸易对相对要素价格的影响以及是否要素含量法的研究有较多的实证价值等。尽管各类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目前,大多结论仍然表明国际贸易因素确实能够部分解释工资不平等和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失业率上升情形(Slaughter,1998)。

从对传统模型的分析及结论可以看出,首先,它是通过分析贸易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讨论要素价格的变化;但如同Samuelson认识到的那样,ss定理和FPE定理的许多假设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尤其是假设经济体之间产品、要素和生产功能的同质性等方面,贸易引起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扩大更代表一种趋势而不是现象,这需要后续理论对其进行更符合事实的修正。其次,开放的诸多模式中,贸易是最初形式,更深层次的开放,比如劳动力与资本的流动,技术的传播和延展等均有可能对要素价格产生影响,这些也可以沿着传统模型的思路进行拓展。再次,理论需要实证的检验,从现实的角度对传统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最后,各个国家的情形千变万化,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制度安排更是迥异,在开放的过程中,制度的作用不可忽略。

三、基于传导机制角度的理论拓展

(一)要素价格机制

如上所述,经典理论FPE定理和SS模型均把要素价格作为研究贸易影响收入差距的渠道。后续很多研究,比如Hanso and Harrison(1995),Davis(1996),Wood(1999),等都借鉴了这两个模型的核心思想,即生产要素的回报率取决于要素的供需,贸易会通过影响要素需求的变化影响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Jones(1999)构造了一个两国、两要素和三产品的HO模型。在此框架下,中等技术密集产品关税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工资在两国不平等变化的方向相同。如果关税减让发生在北方国家,那么在两国的工资不平等都会增加;如果南方国家进口中等技术水平产品并削减进口关税水平,那么两国工资不平等的程度都会降低。究其原因,其认为关税的减让会导致中等技术水平产品生成从北方转移至南方。Bin Xu(2003)将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边界作为分析贸易对要素价格影响的渠道,得出不同结论:关税的降低会引起进出口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的增加更为明显,尤其是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由此,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工资不平等的日益增长。Nahuis(2004)的模型对SS理论的扩大效应有所发展,SS理论认为商品价格比例的变化会引起要素价格同方向变动,而Nahuis认为内生性技术变化会使得要素价格更大幅度的变化,这种扩张效应超过了SS理论给出的变化比例。

按照经济地理学的观点,一国内部地区收入不平等在该国开放之前会较小(Fujita,Krugman andVenables,1999)。国内公司为降低运输成本,会选择将中间产品投入和最终需求中心定位在一国中心地区,这会导致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在这一地区,从而增加地区间固定要素实际收益的差距(如土地);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行,公司可以使用国外资源和中间投入品,减少中心地区经济活动的集中性,地区间

固定因素实际收入的差距会减少。这一理论为解释部分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缩小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理论途径。

(二)需求偏好机制

传统国贸理论认为国家间偏好一致,这种假设认为各国及个人对产品的需求同它们在全球收入中的份额相对应,一国消费模式取决于它们在世界GDP中的份额以及世界总产出,上文提及的要素含量法正是基于此。尽管它成功解释了基于要素供给差异方面的问题,却没有从需求上考虑国际贸易,因此后续的很多研究将需求偏好作为贸易影响收入差距渠道,放松了传统贸易中各国偏好相同的假设,认为总需求不仅仅依赖于总收入,而且依赖于人均收入。对于开放经济中的个体偏好的考虑,Krugman(1980)就已经将一个经济体分为两个偏好截然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都对某一特定集合的物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曲线,其分析的结论认为每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会选择专业化生产那些在国内具有更大市场的某些产品。Feenstra and Hanson(1996)分析了生产从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转移的过程,生产转移可能是由于南方资本市场的相对增长,或许是因为南方相对于北方的中性技术进步。这种生产的转移都会导致南方国家产品的技术要素含量的增加,导致在两个国家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会导致技术劳动力相对报酬在南、北两个地区都会有所增加。Glazerand Ranjan(2002)的研究恰从偏好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出发,得出贸易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结论,但他们认为异质性和偏好的变化(Variety)缺一不可。一国的技术劳动或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口喜欢消费技术密集型产品(Skill Intensive Product)。当这类人口数量增加时,会有以下三个效应:①直接效应是其工资下跌;②市场产品多样性增加;③对技术密集产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导致提高工资需求的增加。这三个效应的综合结果是技术劳动工资的上升,加大收入不平等性。Dalgin,Mitra and Trindade(2004)拓展了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认为偏好的不一致性是不平等产生的重要原因。他们根据美国家庭的预算,将产品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两种,并认为奢侈品的进口增加了进口国的不平等,而必需品的进口则正好相反。进口国不平等的增加则会导致扩大他们同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这更加剧了国家间的收入差距。

(三)技术进步机制

HO模型的另一假设是技术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为外生变量,但很多研究发现技术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的驱动因素之一。近年来,对发达国家工资不平等增长最有影响力的解释是“贸易导向型技术进步”,这是对传统模型在技术动态方面的拓展。根据Bound and Johnson(1992),Katz and Murphy(1992),Berman,Bound and Griliches(1994),Autor,Katz andKrueger(1998),Berman,Bound and Machin(1998)等的观点,发达国家的技术变化偏向技术劳动增加了技术劳动相对非技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增加了他们的相对工资。Robbins(1995),Wood(1994,1995,1997)以及Panagariya(2000a)的研究也认为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贸易可以引起进口竞争部门的技术进步,从而寻求生产中的新方法节约低技术劳动。这种防卫型技术进步(Defensive Innovation)使得公司更好地同进口产品竞争,但也会减少对非技术劳动的需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国际贸易会促使企业提高现有技术,从而更好进入外国市场。因此,无论哪种国家,贸易导向型技术变化都会引起工资不平等的增加。

SS定理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要素价格更大比例的变化。可是现实的实证分析发现[Sachs and Shatz(1994)],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只能解释可观测到工资不平等的很小一部分。Berman,Bound and Griliches(1994)分析decompose了美国制造业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发现70%的变化可以由产业内的变化来解释,只有30%归因于产业间的变化。这个结论可以被解释为,劳动力需求结构向技术劳动力的变化大部分归因于技术革新,并不同国际竞争的变化相关。Machin(1996)使用同样的方法调查英国的情况发现劳动力需求83%的变化能够由产业内改变(variations)来解释,重要的是。计算机的使用是技术劳动力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Desjonqueres,

Machin and Van Reenen

(1999)and Berman,Bound and Machin(1998)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被限制在一些特定行业,与是否这个部门是可贸易的还是非贸易的无关。

Acemoglu(1998)开始了从内生性技术的角度考察。他认为技能偏态型的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人力资本投资增加造成的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增加的结果,当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增加时。技术进步就被导入了技能偏态的轨道。他认为,劳动力中技能供给的增加在短期内降低了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但是长期看来,这个技能供给的增加导致了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使得高低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最终超过了最初的降低效应。并且他用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降低了技能升水(skill-Premium),并在80年代大大增加了技能升水。这就是直接技术效应(direct technology effect):当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越来越高时,他们的生产率相对与低技能劳动力也会提高,那么当高技能劳动力越来越多时,将会导致技术进步的方向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高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互补,即表现出明显的技能偏态性。

潘士远(2007)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解释发展中国家工资差异之谜。在贸易自由化之后,发展中国家接触和学习到相对多的与技术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因此,和生产与非技术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相比。生产与技术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的生产力水平上升相对较多。也就是说,学习效应是有偏的。因为技术知识的生产是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所以学习效应会导致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同时,有偏的学习效应会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技能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导致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

(四)劳动力市场弹性机制

SS理论在谈到收入差距问题时的出发点基于要素的需求和价格,没有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而实际上国际贸易可能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自身价格弹性,对发展中国家低技术工人的工资和就业带来

不利结果。Rodrik(1997)很清楚地论述了国际贸易可能会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的自身价格弹性对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和就业有不利的结果。如果国际贸易会增加产品市场的竞争性,产品的需求将会变得更加有弹性,“既然对劳动力的需求是衍生需求。会随着对产品的需求变化而成比例的变化,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会使得对国内劳动力的需求更加富有弹性”。Levinsohn(1993)、Harrisonl994)、Kafics andPetersonl994)、Sen and Chandl999)、Yabuuchi andChaudhuri(2007)的理论和经验分析都支持这一观点。从国际贸易会增加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价格弹性的论点中,Rodrik(1997)得到三个含义。首先,日益递增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使得工人想要取得更高水平的生活标准和福利代价更昂贵;其次,较高的弹性将会使得工资和就业面临劳动力需求的外部冲击时更加不稳定;最后,较高的弹性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向资本,这样会导致“公司剩余中工人所占份额更少”。国际贸易会增加产品市场的竞争性导致对产品的需求弹性的增加,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是衍生需求,会随着对产品的需求变化而成比例变化,劳动力市场弹性必然增加。弹性增加将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向资本。工资和就业面临劳动力需求的外部冲击时更不稳定。但是该结论遭致Panagariya(2000b)的质疑,运用HO理论和特定要素模型,他的结论显示开放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没有明显的联系,如前文所述,他认为是贸易导向型技术进步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实,Rodrik和Panagariya的分歧源于不同的分析角度:Panagariya对劳动力的需求指国家层面对劳动力的需求(National Demand for Labor),而Rodrik则指对公司的劳动力需求。在非技术劳动相对价格改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是否会引起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增加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

四、小结

自动化技术导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内涵与功能高校体育应用

[作者简介]王亮华(1972-),男,湖北黄梅人,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与教学。(江西景德镇333001)李明(1981-),男,湖北公安人,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与教学。(湖北荆门448000)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92-02

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思想为指导设计,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活动模型或者体育教学理论。由于体育模式具有系统、简洁、直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显著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因此一直是近些年体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慢慢呈现出由单一教学模式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发展势态,在指向明确、选择诸多的教学模式中,究竟何种方法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内化、完成体育三维目标?文章认为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能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引导与体验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以团队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适应性(狭义),通过教师设计有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项目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明确指向会学技术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学会”与“会学”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主要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而设计,对场地和器材没有特别的要求,特别适合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实践中基于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实施,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验。

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引导不仅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还指目标技术项目对转换了的项目活动形式的引导。“引导”实际上是教师主体地位以及传统讲解示范教学的淡化,在教与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作用还表现在教师通过设计和制定有利于技术学习的项目或者游戏,将枯燥的技术动作学习转换成有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反思、分享、总结和掌握,然后再次参与到新的技术动作或者转换了的技术动作的学习中,循环反复。

体验式的体育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项目的学习中以自然或者结构性的方式获得亲身的实践和感受,在获得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步骤、要领等,得出抽象的结论,并在交流和讨论中调节和指导自己的后续行为。体验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项目技术,学生在参与活动、反思、讨论、总结、调节指导实践、再次参与活动的流程中循环反复。

二、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突出功能:知识内化为能力

体育教学以身体运动为手段和表现形式,以运动技术为教学内容,但体育学科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不仅要传授、传递文化价值,还应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情感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表象,接受新的知识,更应该是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内化为能力,掌握技术动作过程。

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从两个层面上引导,让学生在转换了的能促进技术正迁移的项目体验中习得知识,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技术动作的学习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讨论、分享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这种过程中习得的动作技术知识,基本上不会因为学生的忽略或者疏于练习而被遗忘。在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听懂了教师的讲解、看明白了教师的示范,也能建立起动作的技术表象,比划着也能做个差不多,但如果不能内化为本体的感受,成为学生个体体育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知识就会时刻受到遗忘的威胁。

在引导与体验中学习技术动作,个体内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剔除已有相关知识模糊、错误的部分,实现知识的正向有序累进。因此,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并不会像知识记忆一样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动作居然结构复杂、环节众多,看教师或者运动员做得轻松容易,可是自己做起来总是一错再错,按照技术表象连接起各分解动作,僵硬生涩不说,也不连贯。在这种较重的精神负荷下,一再的练习也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但如果教师能引导课堂教学实现技术项目转换和正迁移,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和讨论,为学生搭建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的桥梁,使学生从建立技术动作表象到掌握技术动作过程转化,产生内化的本体感受,相对而言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三、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要点

(一)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步骤

操作流程作为教学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相似,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目的、确定任务;第二阶段团队热身、增进互信;第三阶段心理磨炼、应对挑战;第四阶段深度交流、共享经验;第五阶段内化消化、再度挑战。因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引导与体验并行、技术动作项目的转换、分析交流与讨论循环反复,在课中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布置课前设计好的能促进目标技术正迁移的个人或团队挑战项目,介绍项目规则和要求等。第二步:合理分组,组织小游戏热身,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步:组织学生充分参与体验,教师也要参与进学生的体验中,与学生即时互动、引导,并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建立技术表象。第四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并结合目标项目本身反思、总结与操练,掌握技术过程。第五步:由学生或者老师进行项目总结,教师进行引导性示范,提供建议,学生再次结合目标项目消化与提高,组织学生进行再次的挑战。

(二)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要点

体育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门行为体验课程,在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中发展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内化,完成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整合。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转化的运动项目为体验练习手段,“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交流、讨论、反思和再次的行为体验中建立技术动作过程,升华情感体验,因此情感的体验升华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实施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时,该如何催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是以愉悦的感官体验催化。有趣的、快乐的和令人兴奋的观点和事物能让学生连续、全方位地去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美感和兴奋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如在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一些快乐的小游戏,将课程技术的练习转换成一种相关的愉悦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心理由被动到不抵制再到略有好感,进而到较为强烈的偏爱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积极的情感色彩。

二是以创造性的思考催化。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吸收、加工、整合的过程,在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惊奇、计谋和诱惑来引发学生的信息加工,从而产生统一或各异的认识。如篮球掩护与防掩护的配合,个人摆脱防守较难,而两人之间的掩护配合就比较容易,那么防守应该如何做相应的变化?是采用挤过、穿过、绕过还是采用交换防守?进攻又要如何相应的变化,等等。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体验中,也能升华情感体验。

三是以积极的行为催化。体验具有亲历性,没有亲身经历的过程和直接经验,就难以产生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体育运动与实际经验、生活方式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使学生能通过体育学习方式的迁移价值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合作与竞争环境。如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各级别精彩赛事点评,激励学生自发组织小组赛,或者鼓励学生争做裁判员,等等。积极的参与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圈、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等,积极的行为参与产生的效果也能极好地催化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都能有效地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教师要以平等独立的交往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目标原则、以时间内容为主的方式原则、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原则灵活选择如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分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四、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需要明白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范围。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它仅适用于技术技能的学习,适合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如体育课程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体育保健等描述性知识,由于其系统性与抽象性,用传统的学习法会更有效。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一是目标技术项目的转换与正迁移的实现是该种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础,这对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经验与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与进度,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目标项目技术内容,设计挑战项目。二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反思很多,教师除了要以平等身份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多多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外,对于学生分组的合理性要控制得当。因为分享反思环节会因为分组不合理导致学生松散,教师需要调动每组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组长的责任感,协助教学。三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体验、内省、讨论、分析(分享)、总结、再次体验过程相对于常态体育课程而言较为繁琐、耗时,在以时间为前提条件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每次课都花费很多的时间去采用引导体验式教学。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种尝试,相关研究比较少,实践中也没有多少经验和教训可以参考借鉴,在实践中将学生的练习形式转移为对目标技术有正迁移的活动形式是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赵艳衡.“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证分析[DB/OL].cdmd. .cn/Article/CDMD-10043-2010123353.htm,2010-12-08.

自动化技术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1]: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2]: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整合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仅是体现在诸如电子教案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这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挑战。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式

 (一)教师在整合中的角色。

     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主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的指导者(director)、合作者(collaborato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因此教师与技术的整合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所需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追踪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技术协助英语学习,又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条件。

在unit 7 how do you make fruit salad? 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多媒体去体现它的优越性:在“make salad”的情境中,为了节省时间和给予学生更好的语言环境,我选用了外国人做沙拉的录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媒体的运用能把本来静止、枯燥的内容变成色彩鲜艳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悦耳动听的乐曲,它具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这正符合学生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的特点,因而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我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模拟的卡通果园,将学生带入其中,整体感知,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所学内容。然后通过与先前所学的数字的整合来操练所学的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运用媒体,我可以直接清晰明了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看操作过程和作品等,根据媒体具有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特征,我引导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各种水果名,学生可以搜寻到自己感兴趣和在课堂学习中未曾接触过的水果。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二)学生在整合中的角色。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在语言课堂中,学生利用英语学习环境,积极构建知识意义,进行语言运用练习。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集声、光、色彩、图片、动画和影像等于一体的影音效果,使学生接受多种途径的感性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而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有益教学的信息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将所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如为准备一个课题的学习,学生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还可以跨学科学习同一课题,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助手和培养研发能力的工具,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助手。英语教学中要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活用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与当前中学英语课本及其相关练习和阅读材料相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或以幻灯片形式学习,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优势。

三、对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现代教育思想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展、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克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建设现代化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二)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教师必须不断"充电"才能顺应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也要做终身学习者。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很深的理论背景。据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学、知识论、社会学和教育理论。对课程整合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有发展心理学、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等。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快速广泛,知识更新加快,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迅速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更加重要。世界各国社会的民主化和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市场化都要求学校课程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组织形式来适应这些社会变化,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这些构成了课程整合的社会学基础[3]。同时,笔者认为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还应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是学习中心,是信息加工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这些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这些新的理论,努力搞好教育教学。

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使自己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不断地学习。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学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影视技术、编导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资源库中选择和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强化网络意识和网络文化适应意识;应富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卓越的教学监控能力,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信息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主力军。

(三)教师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英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有利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课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信息等实践过程中提高信息素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合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研发工具,以网络世界作为学习天地的课程整合,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英语教学和学习都达到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作为刚走进课堂不久的新型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标[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相信,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会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z]. 惟存教育网站

自动化技术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

中图分类号:K02;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29-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05BKS013)的中间成果。

作者简介:黄亚玲(1977- ),女,安徽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字面而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新生产力的发展理论,另一种则是新的生产力发展理论。本文的主旨倾向于后者,是针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而言的。因区别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而取之于“新”;因“发展”是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且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侧重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方面面,而称之为“生产力发展理论”。笔者对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概念的界定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传统生产力理论及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着眼于解决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这一课题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构成。

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历史考察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形成,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为起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这一理论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体系化时期,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酝酿和萌芽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到十四届四中全会,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渡顺利完成,第三代领导集体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重任。在此期间,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上主要是延续前人的做法,在维护社会稳定、抓紧党的自身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利完成治理整顿任务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萌芽的标志,主要是在坚持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动力论的相关内容。

从1992年10月的十四大到1997年9月的十五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基本轮廓初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重要时期。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认识,提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在实践中落实了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折射出可持续发展论的形成,而这正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从1997年9月的十五大到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体系化时期,其标志是先进生产力论与跨越式发展论的提出。在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在坚持科技动力论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跨越式发展论及先进生产力论,进一步完善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二、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既吸收了传统生产力发展理论的精彩篇章,又有着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内容。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要素理论,落脚于新生产力三系统理论。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其核心内容,它既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突出之处,也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主线;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则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先进生产力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一)先进生产力论:生产力内涵的新拓展

在马克思之前,生产力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创立科学世界观时提出:一切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生产力。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他们提出了更趋理性和具体化的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认为,生产力并不是每个人身上所蕴藏的生产能力的抽象,因为“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128。这些交往和相互联系集中地体现为生产方式,而“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80。后来,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作了更具体的阐述:“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2]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直接同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联系起来。他还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力理论的内涵。

在全球生产力发生由工业化生产力向信息化生产力和与此相联系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平台跃升的背景下,提出了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先进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显示出在生产力的发展形态和发展水平上与以往的质的区别。其二,先进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体现社会生产发展新要求的生产力。其三,先进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其四,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内涵的拓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先进生产力”的提出本身就是概念上的更新。每一个符合实际的理论新概念的产生,都标志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新的飞跃,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晶。先进生产力正是基于对我国生产力状况的科学认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挑战而提出来的。 “先进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突破了过去我们讲生产力的发展只关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要求,而对生产力构成要素优化发展的要求关注不够的局限,实际上是对生产力的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概括。

第二,先进生产力论体现了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拓展。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认识更趋丰富,尤其突出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以及信息等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在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党的本质直接同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相联系,提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第四,提出生产力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生产力性质和决定作用从理论上的发展,更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

(二)科技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认识的新飞跃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考察并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邓小平结合20世纪下半叶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1975年,他在领导科技工作整顿时,针对“”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阐述和分析了二战以来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88年,在总结了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一命题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发挥。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对它作了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实现了理论认识和领导实践上的新飞跃。这主要体现在:其一,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3]42的论断,从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动力的层次,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重要地位,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一飞跃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告别了以“生产-技术-科学”为主导的时代,而与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生产”的格局相一致;也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它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主导着劳动对象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动力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其二,突出了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联系。今天,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根本标志与集中体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力,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生产力诸要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生产力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志。

科技动力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中,主要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不仅是新时期全党全社会对科技和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对邓小平关于依靠科技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拓展。首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目标任务的确立、规划计划的制定、政策措施的实施等多方面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52,更要从体制和机制方面促进这种结合。其次,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两者的协调发展。科教兴国必须先兴科教,必须真正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战略发展重点,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从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来看,科技是先导,教育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在坚持科技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才能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坚持自主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强大动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3]147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对我国来说,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我们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位置。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可见,科教兴国战略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它更加突出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更加注重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加重视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加强调科技人员作为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的地位和作用。[4]

(三)可持续发展论: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取向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992年,中国政府在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21世纪议程》;1994年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初步形成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1995年和1996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四次人大会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其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的两大发展战略。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同年,中国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特别会议提交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不仅如此,还完整地阐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指出其实质就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追求以人为中心的,由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追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上,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这一战略同样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首先,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强调要在发展中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消除贫困,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其次,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的方针。一方面,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只有不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科教兴国战略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粗放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最能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崇高理想。

(四)跨越式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在唯物史观理论中,生产力发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式的发展,另一种便是跨越式的发展。第一种形式的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在继承前代生产力的基础上渐次发展,因而存在着封闭性、自发性和发展缓慢等特点。第二种形式的发展即跨越式发展,其重要特征就是一定民族或国家的开放性和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广泛交往。正是世界往的历史条件,使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转变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动本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突破就表现在:其一,它突破了一定国家或民族的闭关自守,使其进入世界历史,“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114。其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超常规的发展,它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缓慢、渐进、稳步的常规顺序,以快速、突进为主要特征,从而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由较低生产形态向高级生产形态的转变。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清醒地看到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5]这里的“跨越”,是指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发展中不再依循传统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而是力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来推动自己的发展,以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跨越,较快地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水平。

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先进生产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党中央制定的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高新科技的发展,以此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过程;明确提出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走一条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党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跨越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高成本的传统现代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级现代化。[6]

其二,明确了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生产力要素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既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首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有效工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以及良好的对外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而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则是获得这些条件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其三,明确了中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本身就是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思路。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曾经历过一个高资源消耗、重污染排放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对于今天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而言,不可能也不允许重复这条路。我们要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找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即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道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核心理论,是其他理论的基础。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都是围绕先进生产力论展开的。同时,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没有科技的支持,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有前进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又规范、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全部内容,内在地统一于科学发展观中,并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张爱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J].党的文献,2002(4):64-65

自动化技术导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实用性

一、基本配套要在化工机械制造自动技术发展阶段中严格关注

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化工机械是对应用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作用的研究,以及对全面物流过程的研究和生产。一般来讲,在这个领域可划分为: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与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生产自动化技术,而化工机械制造系统的伺服系统、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如,自动控制理论与微电子技术的操作已经被使用。在决策、判断、信息获取、操作、处理和交换过程中,应用一些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因此,在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吸收、消化以及引导等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基础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并且对辅助工序的自动化和基本工序的自动化领域都要仔细分析。

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合理发展的必要以及核心因素是对自动化水平较高、生产性能优质的机电产品全方面分析得出的。在生产自动化的过程,化工机械不单单作为一种制造技术,也不仅仅对系统之间的连接性产生效果,它会对系统的耐用性、体积、质量、刚性以及结构等众多方面的技术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要注重实用性

自动化的技术理论在现阶段也只是在消化吸收,要把化工机械制造业中的真实情况作为依据,充分发挥自动化理论和技术理论。借鉴有益的国际发展模型、完善基础技术,并结合柔性的自动化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整合,详细分析目标的实用性,要将急于使用的企业项目优先解决,同时在提高能力与经验之后要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与引导。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有必要以自己的实际资金情况作为参考,关键是要对设备进行优化,合理利用原有的设备,有效调整设备的布局,也可以随机添加数控设备。其中包含CAM/CAD技术,这些都有必要把他们引进,让人们的创造力和自动化管理的优点得到展示。

在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方面,重要的是让企业技术发展、生产需求以及相应的实际条件作为根本,同时也要作为最终目标加以完善。自动化的应用方式,在合适的产品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实际的有机融合,更要对实用性严格把关。此外,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和较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完全可以一起进行的,也可以在人工干预方面进行某些特殊环节的操作。

三、化工机械制造的优先选用指标为低成本的自动化技术

在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将那些成熟的有经验的自动化技术大量投入生产,产品比较单一、输出量较大、产量大,它具备着综合机械化和连续流水类型作业的质量条件。

因此,良好的经济效应和高效的生产模式应当加以支持,与此同时,应该根据正确的技术类型自动为工厂提供服务,对自动化工厂和自动化车间建立健全的关系。并且,在一些特种设备生产线和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可以与之自动组合,会产生一个低成本,要对其大力开展的开端。然而当前更多的产品正在进行连续的流水作业,设备互相组合。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自动化的刚性模式,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经济效益。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有必要使用更多的复合制造子单元、短自动线或者成组工段,以这种方式使集团实现自动化。

根据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数学计算机在广泛运用,使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已经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类型。在这个新型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很多要点,像上述所说的那样,要严格关注化工机械技术自动化,要寻求低成本的机械完善技术,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来提高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

无论在应用,还是在推广方面,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以及改善周围的工作环境,这些研究都是必须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化工机械制造业首先要放在首位,要大力发展自动化技术,以求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立东.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J].科技风,2012(2).

[2]曹环军,刘海英.对化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思考与展望分析[J].华章,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