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一)重理论轻实践

作为企业而言,培养人才、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就在于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培养更具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以及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两种人才都是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活动中难以培养出来的。此外,有些企业虽然能够了解学校教育和企业人才培训之间的区别,虽然也知道企业人才培训的目的所在,但是在实际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往往也缺乏基本的章法,许多企业名义上是人才培养,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形式,对被培养对象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制定,对企业人才培养也缺乏长远规划。这些不够科学严谨合理的培养方式很难为企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关注使用忽视储备

现代企业在人才培养及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将开发与培养的重点放在现役工作人员身上而比较忽视对人才的储备管理工作。现役工作人员是当前在职的正在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的人才,这部分人才肩负着企业发展的实际任务,而现在国内企业忽视人才储备培养与开发的事例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常见的“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这不仅让许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许多阻碍,同时也是企业人才培养和开发过程中的一大落后表现。这极大的制约了企业人才储备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企业以自己的方式和文化环境为自己培养出“量身定制”的合格人才。但很遗憾的是,目前许多企业只将人才引进重点放在了如何能够招收“现成”人才然后加以使用,却不能具有长远发展眼光,没有为自己培养后备人才队伍的意识。

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质量与水平的思考

(一)规范企业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与开发也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许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喜欢选择传统的课堂教育、理论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因为对企业人才培养还没有足够清晰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管理成本考虑。毕竟课堂教育模式经过长长的历史实践,已经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企业如果只是简单借用则不会产生其他开发研究费用。但是这种本末倒置,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实际作用的人才培养无法为企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现代化人才。所以想要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培养,就必须端正态度,不畏艰难,真正寻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培养模式。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从被培养对象的自身特点出发,寻找到兼顾理论与实践并以突出技能培养为特点的企业培养模式。

(二)建立人才档案系统

人才档案系统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更好的掌握企业现役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筹备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及开发项目提供现实依据。人才档案应该是跟随人才一生的重要资料,应该从入职开始就进行跟踪记录,在内容上不仅要包括员工的工作职务、工作技能、学历水平和专业领域,同时还要具有员工与企业的互动项目,如员工职业规划、员工的未来发展展望、员工所希望的技能提升方向以及企业的信息反馈等等。所以人才档案系统不仅是企业对员工信息的收集整理,更重要的应该让人才档案系统变成员工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及教育活动中的交流平台,从而提升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现实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提升员工参与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视储备人才培养

许多企业出于经费问题、现实发展问题、管理问题等等因素而比较喜欢选择具有同类型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录用。虽然具备同类型工作经验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在人员招聘之后的一系列岗前培训或技能熟练成本,能够让员工在入职之后短时间内就为企业创造实际经济财富,但对于想要在未来市场上真正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真正想要建设全方位人才队伍的企业而言,这种“拿来主义”并不可取。“熟练工”虽然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但也会将一些习惯性观念、习惯性操作方式带来新的环境当中,新技能容易培养,但就习惯却不容易改正,这将不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及团队凝聚。所以企业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多关注储备人才培养,应该鼓起勇气、拿出魄力,为培养对企业具有归属感、真正契合企业实际发展的“本土”人才多下功夫。在人才储备的培养工作中,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的互动联合,或者采用人才定制的方式对高校下“人才订单”,以及企业要多多关注大学毕业生群体,寻找可培养的新苗子。当然储备人才培养要比普通的人员培训与再深造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及财力,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模式。

三、总结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仓储配送 高职生 职业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多年来,学校以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具有辽宁交专特色的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培养“双线”并重,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培养学生仓储配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学习意识和组织协调意识等职业素质,学生综合素质逐年提高,连续五年就业率达95%以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已成为各大物流公司的用人首选,深受企业欢迎。

1 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在“仓储认知”模块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到仓储实训中心参观体验,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到仓储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所以工作的核心就是两个字――服务,服务意识是仓储人员必备的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服务意识不仅仅是体现在客户(具体办事人员)身上,同时也体现在仓储管理人员对待客户的货物上面。如装卸搬运过程中,货物的叉上叉下、吊上吊下 、移上移下等作业方式中,是野蛮装卸,还是文明装卸,工作人员对待装卸货物的态度同样体现了服务精神。在课程考核中,从入库到配送的每一个作业环节,都设有服务态度方面的考核内容,通过过程考核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

2 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两个渠道来实施:一是通过完成课内实习实训任务来实施。二是通过课程的技能比赛来实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实习实训任务(比赛项目)下达后,同学自愿组合(5~7人为宜)为学习小组(或比赛小组)并选出小组长。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实习实训任务(比赛项目)进行讨论,统一认识。小组长根据实习实训任务(比赛项目)和小组成员特点进行任务分解、角色分工。(2)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解、角色分工,完成自己承担部分的实习实训任务(比赛项目)设计,小组汇总讨论后,形成实施方案(参赛方案)。(3)在小组长带领下,到仓储实训中心按实施方案(参赛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小组成员按角色(如收货员、拣货员、发货员等)完成实施方案(参赛方案)。操作(比赛)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配合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做为一个仓储管理人员的责任:对仓储客户负责,对仓储企业负责,对同事负责。

对仓储客户负责。客户是仓储企业的服务对象,客户把货物交给仓储企业保管,是客户对仓储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企业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客户负责,对客户的货物负责,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仓储任务,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为客户服好务。

对仓储企业负责。作为仓储管理人员,一定要为你所服务的企业负责。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企业的操作流程,按企业制度办事,同时还要以主人翁的身份维护企业的形象,保护企业的利益。如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巡视仓库,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避免企业和客户利益受损。

对同事负责。作为仓储管理人员,工作一定要细心负责,一个小小的失误,会给同事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和不必要的劳动。如入货时点数有误,就会给盘点带来麻烦,库存数量不容易搞清楚,要进行多次盘点;发货时多发或少发一件,就会给送货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要做退货或补货的作业。

4 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实习实训第一次课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如注意人身和产品的安全,不光要注意产品的安全,更要注意自己人身的安全,有些比较危险的地区一定要戴安全帽操作;再如装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特殊货物的保管安全(有毒有害物品),防火防盗防潮、温度、光线、湿度、灰尘、虫害等。要教育学生对待贵重物品的保管和配送还要注意购买盗窃、抢劫保险,以降低企业的风险。

5 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作为一名仓储管理人员,仅仅掌握仓储与配送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这就要求仓储管理者要经常学习,给自己充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仓储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的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商品养护方面的知识,仓储企业的服务客户来自不同行业,需要保管的商品性能各异,要想做好仓储工作,必须要了解商品的特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商品进行养护保管,如化工类,生鲜类、电器类、日用品、汽车零部件等等。二是到其他仓储企业学习,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学习同类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保管方法与手段,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6 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意识

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组织协调意识。仓储配送只是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要想做好仓储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在仓储配送实习实训作业设计上,要体现出仓储配送与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体验。如物料仓储,有些企业的仓储归生产部管,有些企业的仓储归采购部管;成品仓储,有些企业是归销售部管,有些企业归财务部管;采购一票货没有事先通知仓库,仓库就没有人手卸货,从而影响入库的时间;如果仓储有发错货、多发货、少发货的现象,就会直接影响到销售;如果盘点的数据不准确,那么财务做出来的报表就有水分了,所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与仓储都是有直接关系的。因此,作为仓储管理人员,一定要有组织协调意识,而不是仅仅把眼光只放在自己的岗位上。

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学习意识和组织协调意识等职业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本课程也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成为学校乃至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储备经理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使企业走出员工惰性困境的好方法之一。储备经理制度的核心是日常积累和培养优秀的人才使其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合适的时机投放到合适的岗位,以其活力和能力促使整个组织结构高速运转、保持高效工作状态。

储备经理制度,可以广泛运用在企业的销售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是被证明有效解决人才短缺、人员惰性、同化思维的手段。

储备经理制度,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培养一个狼群,使得企业的每一个中高层管理者有了“狼来了”的警觉,从而产生竞争的意识,激发起潜能和动力。

一个企业成功的储备经理制度

港信国际资讯有限公司(港信资讯)储备经理制度的成功可以说明储备经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效果。

港信资讯是一家服务于中小出口型企业的国际贸易资讯服务商,2001年创办后由于国内第一家开创该类服务和产品先进、中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对于国际贸易资讯需求旺盛以及经营策略适当,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到了2006年,港信资讯已经在全国拥有了20多家分公司,产品销售和服务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销售体系员工达到500人。

港信资讯成立初期也曾遇到缺少优秀销售管理人员、管理团队惰性增加、同质化思维防碍科学决策等困难,但在2003年建立起来的储备经理制度使得港信资讯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使得港信资讯得以保持快速的发展速度。

港信资讯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设有市场运营中心,2001年成立后,先后在数个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设立分公司。公司北京总部负责行政、财务、技术研发、生产、售后服务等职能,上海运营中心负责市场、分公司销售管理、海外产品引进等职能。

公司成立后经过产品的完善和技术的升级以及对中小型出口企业国际贸易资讯需求的熟悉,发展速度很快,势头良好。初期中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数为公开招聘,先后引进了2位总裁,一位副总裁和若干技术、销售管理、售后服务、财务、行政方面的总监和部门经理。但在2003年,公司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差一点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初期发展过快过猛,导致一些能力和素质较低的人员被提升为中高级管理职位;初期取得一定经营业绩后,一些中高级经理认为自己能力很强、对企业有功,于是出现了不思进取、工作只为保住职位的思想;市场培育期完成后需要尽快抢占市场以避免竞争对手的成长,而合适的中高层人员缺少,已经担任中高层职位的人员不愿调岗,人员缺乏尤其体现在分公司经理岗位上。一些分公司经理业绩一直无法完成,新开设分公司缺乏合适的经理人选,同时由于分公司经理能力不足,分公司的一些销售经理也存在惰性和能力、进取心问题。

新开设的几家分公司业绩在预定期无法达到目标,而北京总部和上海运营中心的人力资源、售后服务、市场推广等工作也明显跟不上需要。虽然企业内部重新设计了绩效考核制度和销售奖励制度,但局面仍然没有改观。

港信资讯的董事长葛宝林先生认识到必须改革原有的人力资源体制,经过认真思考和对台湾一些企业的借鉴,他在企业里建立起了储备经理制度。

港信资讯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两个储备经理基地,按照企业1-2年内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在销售、行政管理、市场、规划方面有一定专业经验和能力的人员,明确以未来分公司经理、市场经理等中高级职位为招聘目标和要求,同时打破企业内原有的工资体系,对于这些储备经理直接给予目标岗位的低限工资。北京储备经理的培训、工作安排、监督直接由董事长负责,上海储备经理由公司总裁管理和培养。另外,除了外部招聘,港信资讯也从内部人员寻找合适的培养对象,明确规定分公司经理工作职责之一是培养合格销售经理,销售经理经考察可以调到北京总部和上海运营中心作为储备经理培养。在人力资源体系中明确了储备经理的任职要求、培养方向、培养方式、过程和正式任命职位的条件。在培养储备经理过程中,严格地进行日常工作效果的监督和业绩考核,尤其是培养目标是分公司经理的储备经理,更被要求在北京和上海从事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最基层销售工作,业绩必须达到中等销售人员的业绩水平,然后管理一个5人销售小组完成每月的销售指标。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储备经理制度开始发挥出效果了。

在港信资讯的储备经理队伍中,有着曾在大中型企业担任多年销售管理工作的人员、有着从英国留学归来的MBA人员、有着拥有丰富区域销售经验的人员、有着在企业担任过中层管理职位的人员。储备经理们的到来和使用,在港信资讯里掀起了一场风暴。

原有的中高层经理突然发现自己身后出现了一批充满工作积极性和活力、拥有良好职业经历和优秀个人能力的储备经理,纷纷感觉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惰性态度存在的危机,不得不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效果。分公司经理尤其压力大增,在储备经理的培养中分公司经理方向是重点,这使得原有的分公司经理开始想方设法提高销售业绩,努力培养和提拔优秀的销售经理。

短时间内,几位储备经理被正式任命为分公司经理和职能部门经理,而这几位储备经理的空降迅速提高了所属分公司或部门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良好地完成了企业设定的工作目标。尤其是空降到分公司的几位储备经理,几个月内就扭转了所在分公司销售业绩月月完不成的局面,有些分公司业绩还名列前矛。

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度也加强了,企业内部的推委、扯皮等现象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水平显著提高了。

储备经理制度的建立,使得港信资讯度过了人才缺乏和集体惰性的困难,使得其经营业绩不断提高,分公司从几家开设到20多家,销售收入从数百万元增加到数千万元。

培养企业内部狼群的储备经理体系

通过港信资讯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储备经理体系是一种企业解决人才不足、中高层经理人惰性、思维同化等问题行之有效有效的方式。储备经理体系如同是在企业内部培养了一批狼,狼群的存在使得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团队充满竞争意识,不敢于有懒惰保守、保住职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充满活力,企业重新出现你争我抢、争创业绩的局面。储备经理的狼性带动了企业的中高层团队,整个企业具有了狼性,勇于挑战困难、突破局限,并且成为了一个真正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而不是相互推委、扯皮、埋怨的一盘散沙。

如何建立起具有狼性的储备经理体系,如何使储备经理的狼性促动全体中高层管理团队的狼性,是储备经理体系设计和实际执行的关键因素。

下面是一些储备经理体系设计和实际执行的基本原则。

首先,企业的最高决策人必须重视储备经理体系的设立,在人力资源体系上明确储备经理制度的重要性,明确储备经理的任职资格、培养方向、培养过程,将储备经理体系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企业内部文件中公开储备经理体系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企业最高决策人、总裁、副总裁亲自参加对储备经理的培养,参与制订储备经理的培养计划,并亲自宣讲企业文化、战略发展规划、储备经理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以显示对储备经理的制度并让储备经理有较多机会接触企业高管,以便于强化储备经理对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发展目标的理解和领悟。

第三,企业必须为储备经理的培养设计有效的培养计划和考察计划,培养计划和考察计划要切实可行,既注重对储备经理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和考察,又注重个人品行和企业文化认同方面的培养和考察。在培养期,要做到每天都有工作效率和效果的考察,定期有总结和分析。

第四,对待储备经理要真诚和开放,公司高管和培养计划具体执行人要定期与储备经理沟通,帮助储备经理分析知识、能力、经验方面的不足,并校正储备经理对企业不良的理解和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

第五,对于经过短期考察后评估为不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要坚决辞退,不能对不良行为放之任之。定期考核可采取高管面谈和书面考试或者按照培养方向的业绩考核,考核结果在储备经理中公开,使每位储备经理有压力和动力提高业绩。

第六,储备经理的薪酬要合理,应达到培养方向的职务最低限工资水平。这样,对于储备经理是种重视和鞭策,更在企业内部树立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的气氛。合理的工资可以吸引高素质的储备经理,也可以增加其他中高层经理的压力意识。

第七,对于储备经理要大胆起用,按照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岗位、人才需要进行储备,同时敢于放手让储备经理担任实际管理职务。一般储备经理不应培养期过长,在6个月—1年内要进行合理的实际职务安排,以使其不会因机会等待太久而失去信心。

第八,储备经理不仅应从外部招聘,也应在内部招聘,尤其是销售体系中的分公司经理职位,应从有经验的销售经理中选拔培养对象,使原有基层员工有机会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从而带动基层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在从基层员工选拔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好严格的考察程序,同时规定每一个分公司或者职能部门负责人都有责任推荐所属员工参加储备经理的选拔,从而培养中高层树立培养部属的责任感。

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角度重视起储备经理制度的建立,吸引有能力、有知识、有经验的合适人才进行定向的、系统的、完善的培养,严格考核、大胆任命、强化责任和企业文化认同,是储备经理制度成功的核心要素。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一要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和引导多元粮食经营主体积极投入粮食市场收购,充实库存。指导各类企业要依法经营,做到价格低时不拒收、不限收,价格高时不抢购、不囤积。要加大粮源采购力度,积极开展省际间的粮食购销业务,协调落实好粮源和运力,搞活我市粮食市场流通,确保我市粮食均衡购销,确保不断档、不脱销。

二要进一步完善我市的粮食预警体系。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粮食市场应急预案》的要求,细化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等网络建设方案,确保应急配套措施落实。要开展经常性的粮食生产、价格、供求等监测分析,及时掌握粮食市场动态和信息,尤其在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要做到信息准确、反应敏捷、上报及时,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要开展粮食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稳定我市粮食市场。

四要抓好粮食经营企业的监管,核定2014年各类粮食企业最高库存和最低库存标准,督促粮食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二、抓好粮食流通管理

一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抓好粮食市场监管,要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加强联合执法,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促进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二要开展粮油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杜绝陈化粮进入口粮市场。

三要抓好社会粮食统计工作,要扩大统计范围,提高统计质量,增强粮油统计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四要抓好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把握粮食供需平衡关。

三、抓好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工作

一要落实好地方储备粮目标任务,严格执行储备粮管理办法,提高储备粮管理能力,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要不断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不断完善储备粮轮换制度,坚决杜绝储备粮收购、轮换、储存中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要抓好粮食仓储工作。要积极争取仓房维修改造资金,改善粮食储存条件,提高储存功能,为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要抓好市级储备粮保管费用补贴标准,为市级储备粮储存安全、质量完好提供资金保障;要做好仓储管理,指导企业按照“一符、三专、四落实”的标准落实好仓储管理,确保储粮安全,储粮质量完好;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进出粮作业、设施安全等重点环节的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抓好军粮供应工作

要牢固树立“以兵为本”的服务宗旨,高标准做好驻市“三军四警”部队的伙食供应工作,努力做到供应及时、质量优良、食用安全、保障有力、服务周到。

二要不断加强供应制度建设,强化粮源筹措能力和储备能力,确保军粮供应万无一失。

三要创新服务手段和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部队官兵需求。

四要转变经营方式,依托“军供”招牌拓展经营空间,发展副营业务,把经营做到社区、超市、学校,增强企业造血功能。

五要抓好军粮供应队伍建设。要组织业务培训工作,抓好政治思想、业务技能、规范化管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军供队伍素质和业务技能。

五、抓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要全力以赴抓好三个项目的建设。

一是利用仓储建设资金,抓好储备仓库的维修和建设,提高仓储储粮能力,确保储粮安全。

二是要加快推进市军供站新建网点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确保2014年底完成项目的建设。

三是要协调有关单位,积极主动抓好市重点项目粮食物流园区项目的筹建工作,2014年要全力做好项目征地、立项等前期工作。

六、抓好自身建设

一要围绕优化全市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防止行政乱作为和不作为,为促进我市粮食购销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二要加强粮食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干部职工讲团结、顾大局、讲诚信、守纪律、讲奉献、树正气的良好风尚,全力营造我市粮食系统和谐的人文环境。

储备管理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一、信息技术下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特质

(一)集成性当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后,企事业单位中的档案信息只需要进行一次性的整理与录入,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整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能获得基本完善,此时,数据整理、输入和应用得到了集成,而数字化时代下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集成性也被集中体现出来。档案信息在具有集成化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得到高效率的利用和共享,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服务能力。完整性与高效率是电子档案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在企事业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让档案管理呈现出高效率以及高适应性的特点。(二)动态性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其动态性特点转换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采集具有动态性。当数据信息收集以后,可以随时传送到数据库中,这个输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极短,所以说档案数据库可以进行实时更新,而这种动态性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运用电子档案,则能够十分简单的实现这种实时更新;二是档案数据可以得到动态化。档案信息一旦进入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就可以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如果数据存储服务器容量较大,则处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十分短暂。这个过程能够降低以往人工操作中产生的错误和失误,而且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三是在实现数据收集以及处理的动态化后,档案数据的和利用也就具有了动态化特点,档案信息需求者可以较快的了解动态信息并进行利用,从而能够提高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效率。

二、电子档案在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举措

(一)技术保障电子档案在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首先要求企事业单位能够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需要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为依托,对企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升级、改造与更新。同时企事业单位要对管理档案软件技术进行构建和完善,对档案资源开展统一的规划与集中的管理,在符合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方便快捷且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从而让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鉴定、信息保管以及信息调用实现信息化以及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确保档案信息在利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并使档案信息的寿命得到延长。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存储介质的不同,而在使用这些存储介质进行存储的档案技术在利用过程中必须使用支持档案存储媒介的软件与硬件,所以二者的完善是运用电子档案的重要前提。其中软硬件主要包括网络设备、文件数字化设备、服务器以及其它能够支持档案构成的基础设备等,对软件的要求是具有稳定的性能以及实用、可靠的特点等。(二)人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在运用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运用电子档案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技术改进以及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转变中需要高素质人才;二是档案管理质量以及服务质量提高过程中需要高素质人才;三是在实现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过程中需要高素质人才。所以企事业单位在运用电子档案的过程中要重视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以及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并根据实际需要对三种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求企事业单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认识到人才是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第一资源,在重视和研究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调查单位中对档案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要制定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从而确保档案管理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其次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企事业单位可以利用激励机制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对自身知识进行更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聘请社会专业人士开展讲座来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同时可以采用走出去战略将档案管理人员送到单位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其中高等院校就可以成为企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再次,企事业单位要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人才流动,通过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推动档案管理队伍的优胜劣汰,同时通过聘任制度的完善来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完善,从而对档案管理队伍开展稳定、动态的更新与管理。(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电子档案运用中,安全问题一直被档案管理工作者所关注,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方面,对提高电子档案归档质量、利用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事业单位电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包括硬件设施安全保障、网络安全保障以及应用系统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在硬件设施安全保障中,应当重视对服务器运行状态的监控,重视对档案日志的更新,同时要强化机房环境保养与监控,对老化的设备与线路进行更换;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需要对存储于客户机和服务器中的档案文件进行定期检测与扫描,在设置浏览权限的基础上避免感染病毒,同时要通过对防火墙技术的利用来合理内网与外网,并在内网与外网的连接方面制定严格的规则;在应用系统安全保障方面,首先要构建其用户访问平台与日志文档中心,其次要根据系统的更新来检查所应用的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另外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安全素养以及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

作者:冯丽博 单位:河北省地质调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