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陈云;经济思想;“三r”;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8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亦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大问题。我国经济建设的开拓者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中曾指出:“我国五分之四的人口是农民,我们要在清醒地、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开展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换言之,陈云在加强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意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举。因而,学习和借鉴陈云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对于更好地解决当下的“三农”问题大有裨益。

一、陈云的经济思想研究

陈云的经济思想是科学理论指导与现实经济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经济宏观部署的把控,主要体现在灵活处理以下几种关系上:

第一,处理好国富与民强的关系。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唯有贯彻落实好为民谋利,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基准,才能真正得民心。陈云在处理任何经济问题时,很重视国富与民强的关系问题,常常会基于人民利益的视角思考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什么的问题,陈云坚持从尊重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指出:“我们究竟是为大多数之民呢,还是为少数之民?当然,首先要为大多数之民”,“现在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就成了我们的责任。”另外,在解决经济问题时,陈云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推进粮食增产两方面着手保障人民利益。在解决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紧张的问题上,他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通过发展多种经营,调节产供销各环节价格,以“私有、私养、公助”提供补贴的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缓解了市场的供需矛盾。由此不难看出,他不仅重视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更加注重令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人民。

第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问题不仅与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空间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国家要发展,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必须加快经济建设,但是经济建设的同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成为一个时代难题。有人认为,环境与发展二者“不可兼得”。要发展经济就要舍弃环境。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对此,陈云强调: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一定要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防止污染,必须先搞,后搞多花钱”,“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掠夺性开发资源的现象,陈云进行严厉的批判:“要看到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都相当普遍地存在一种掠夺性使用资源的倾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他还就水资源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将水资源问题视为发展农业的大问题,并“列入长远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加以实施”。由此可知,陈云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很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国民经济整体与部分协调的关系。毋庸置疑,保持国民经济整体与部分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在长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陈云认识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与各要素按比例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怎样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问题上,他通过仔细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认识到: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各行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农业与其他部门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时,二者才能同促进共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针对1959~1961年我国严重的经济危机,陈云剖析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抓住了问题发展的本质,明确指出:“农业生产恢复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恢复的快慢。”并强调:“研究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去寻找。既要研究已经形成的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研究暴露出来的矛盾。”如上所述,从矛盾中“追本溯源”探索出国民经济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陈云探索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有效路径。

二、陈云的经济思想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陈云的经济思想与“三农”问题有许多的互通之处,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做到“为我所用”,其逻辑关系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其一,在范畴上,二者存在一定的互通性。从陈云的经济思想以及各种经济学论著中不难看出,陈云的经济思想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而“三农”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将前者的主要内容概述为: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注重国民经济整体与部分协调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以工促农等思想恰巧可以与“三农”问题的部分内容契合。在长期的经济实践经历中,不管是陈云处理问题的决策,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恰恰适用于处理“三农”问题。因而,我们可以以此为契合点,深入发掘其内在的价值,将陈云解决经济问题的思想与解决办法合理运用于解决“三农”问题中。二者内容上的互通性,使得陈云的经济思想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解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二,在目标上,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陈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凭借其超群的经济才能,着手处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帮助我国经济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陈云经济思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稳定经济发展,更是人民利益与国家繁荣的保障。着眼于农业、农村、农民视角研究“三农”问题,可知其最终目标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保障人民利益乃至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因而,二者受众主体的一致性就导致了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村、农民、农业的支持,而“三农”问题亦会影响经济问题的发展。

其三,在价值上,二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毫无疑虑,陈云的经济思想始终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相适应,并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变化。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不仅是攻克经济难题的“良药”,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指南”,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三农”问题”也属于社会问题的范畴,“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的重要指标。由此可知,陈云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与“三农”问题体现的价值也是如出一辙,充分论证了二者现实价值的趋同性。陈云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指导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农业技术具有极大的引导作用。

三、陈云经济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启示

农业不发展,工业难兴旺;农村不稳定,社会难安宁;农民不小康,国家难富强。经济的发展,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加的迫切。陈云的经济思想对我们重新审视当下“三农”问题具有极高的现实功用。

第一,保障农民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强,则国家强。想方设法缓解农民的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陈云经济思想的一个亮点。因而在解决三农问题之根本――农民的问题上,可以紧握陈云经济思想中“民本”的主线。毫无疑虑,农民文化水平低,经济意识淡薄,生产手段落后,碎片化的家庭生产以及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等问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如何保障农民利益的问题可以沿用陈云的解题思路:其一,提升农民的积极性。提升农民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就是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补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粮食价格与促进农村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等方法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其二,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依赖于教育和培训。这就要求:对农民开展科学技术推广以及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开展教育,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对经济前景的预测能力。采取技术培训与文化教育“双管齐下”的目的就在于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不仅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而且满足农民对知识的追求,以保障农民利益,解决“三农”之根本。

第二,加强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农村作为“三农”问题的大本营,村村繁荣,村容整洁也是时代赋予“三农”的新使命。因而,加强农村设施建设是“三农”问题的着力点。虽然当下我国的农村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部分村庄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污水难以排放、水资源短缺、卫生条件较差、柴禾垛杂乱堆放等问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认识上的进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平衡的重要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平衡刻不容缓。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加强农村建设呢?在这一问题上,可以承续陈云在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时的方法与对策。一方面要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就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发展多种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等方法。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保护。陈云曾强调:“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在生产设计的同时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设计,不要等到事后再解决。”因而要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加大环境治理,又要防范环境的污染。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生态产业,绿色能源,做好绿化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村,实现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

第三,发展现代化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自古以砼┮稻褪俏夜的民生之本,不仅是关乎人民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关乎国家稳定的关键性问题,发展现代化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陈云在分析“”时期严重的经济问题,即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衡的问题时,曾反复强调:“把农业当作头等大事,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他提出的统购包销、协调发展以及鼓励多种经营的思想也为当下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指南。众所周知,农业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根基,而粮食是支撑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因而,必须进一步正视粮食对经济的支撑力量,坚持以粮为本。那么,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呢?首先,要从政策上进行扶持,在发展特色产品或者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设立专项补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其次,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与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再次,利用现代技术在产、销、研的各个环节搭建科技务农,电子经营平台,做到及时搜集信息并定期向农民信息,形成产业链,生产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最后,发展高效、高产、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化管理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破解举措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1、“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的统治,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大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农村户口。歧视性的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将来中国农民要有不生产经营的自由。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解放农民就是解放最大的生产力,减负仍不是最终的增收目标,只有在农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产品产销的机制,实现的增收,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也是脱贫的关键。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综合农业(林、牧、旅游业)和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有市场需求的龙头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盲目,而是指导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了。对于农业的投入要增加,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方面。小城镇的建设要慎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快上,没有条件的地方,也不能一哄而上。农民进城打工也是一种转移,工作政府要多指导,组织好。对待民工的问题,也要贯彻《劳动法》对待。只有解除套在农民身上的土地枷锁,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①回报农民———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进一步减少税费的征收。现在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农民负担。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还给补贴,我们更应该扶植他们增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百分之十五,却要养活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向农民收取一切税费,用十年时间恢复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培育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以应对WTO的加入。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就会冲击我们的农产品,城市不要本国农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价格高?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科技水平的差异。美国农业已经农场化了,一般规模是5000亩,我国则是家庭经营,户均不过六、七亩,最大的户也不过二、三十亩。为什么我国农业不能规模经营?除了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把农民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自完全还给农民和农产品价格过低过,另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其实农村改革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一步步地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当农民有充分的自由后,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尊重农民———重构县乡基层政府。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个基层政府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要求来构建,绝不可照葫芦画瓢。应当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人民群众意见构建县乡政府和政府部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改革”。

③依靠农民———让人民群众管理政府。任何一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就会膨胀、腐败,会走向人民的反面。人民群众怎么管理基层政府呢?第一,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第二,财政的钱怎么花,由当地组织和民间社团讨论,人大决策,政府照着执行,执行过程接受党组织民间组织和人民代表的监督。第三,公仆违背了民意,人民有权力罢免。第四,政府所有政务必须公开,随时接受监督、质询。党的基层组织,应依靠人民加强对政府的建设领导和监督,党永远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解决三农和农村经济问题,如果没有大思路、大前提、新战略、新举措,是无所作为的。

6、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让土地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农业积聚。

参考文献:

1、沈亚军《WTO与“三农”》;《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第3期

2、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第3篇

什么是“三农问题”?一般而言,“三农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具有一般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三农问题”,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旧中国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三农问题”的普遍性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而且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然而,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而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统一起来。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第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长期以来,围绕“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城乡歧视的制度安排。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保障。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够急功近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第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中央、地方分级负责,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2月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理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

什么是“三农问题”?一般而言,“三农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具有一般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三农问题”,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旧中国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三农问题”的普遍性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而且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然而,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而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统一起来。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第4篇

三农问题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地位,决定了“三农问题”在媒体报道和社会议题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如何准确地传递信息和正确地引导舆论,促使政府和新闻媒体形成合力,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三农”舆论调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新时期下对“三农”舆论调控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三农”舆论调控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鸿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时代,不同的社会主体在信息的开发和应用领域所存在的差距,一般指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乏者之间的鸿沟。而把“数字鸿沟”置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背景下时,则表现出特殊的情况。一方面,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装备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城乡居民之间的信息获取和认知能力存在差距。这两个方面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方面形成“信息马太效应”,从而愈加扩大和加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及“数字鸿沟”。

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使农村的传媒生态处于失衡的境况。农民在“数字鸿沟”的语境下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因而导致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缺失或不畅。信息机会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农民群体在获取农业信息资源、理解国家农业政策方针的困难,也加剧了一些“三农”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解决的困难性,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三农”媒介议程存在的问题

反观新闻媒体对“三农”问题的报道,发现这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媒体的议题设置与选题局限。无论是全国和地方的综合性媒体,还是涉农媒体,其媒体报道的选题不应只从经济、民生等社会的传统角度出发,而且应该更多地关注生态发展、风土民情、精神文化风貌、农民群体的心理、情感层面等。当下的农村存在着许多发人深思并值得关注解决的现象及问题,如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教育问题等。

第二,媒体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澄清和解释,易形成负面舆论。媒体在涉农突发事件中的报道直接关系着公众对此事件的认知及看法。但在一些热点涉农舆情事件中,媒体有时没有及时公布事件的真相及相关重要信息,造成公众恐慌及信任危机。此外,公众对一些社会问题始终存在刻板印象、固定成见,媒体也没有通过积极的议题设置与报道策略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

(三)政府对“三农”问题的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政府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是畅通社情民意,提高其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当前政府在“三农”问题的舆论调控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认知及意识层面,一些政府的宣传部门存在着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着眼于“三农”发展的大局,更要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全局,应该始终把维护和保障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舆论平台的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舆论平台的管理滞后。及时科学地监测舆情并准确做出研判是有效做好涉农舆情事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舆论监测平台的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舆情的监控与引导。

第三,在舆论引导时、度、效层面,关于涉农舆情的应对能力需要强化,新闻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提高。政府應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有效时机,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及方法,提高其新闻的策略及艺术。

第四,在舆论引导的手段方法层面,部分地方政府仍然采用“宣传本位”的传统思维及模式。不善于讲故事,没有把握好农民群体的特点和心理,存在空洞说教的问题。此外,一些政府部门在进行宣传时偏重传统媒体,不能有效运用新媒体,且政务微博及微信的使用脱离实际、方式僵化。

二、解决“三农”舆论调控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针对前文中所呈现的媒介议程设置因素分析,若要有效缓解和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发挥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既要合理准确地反映“三农”领域的实际问题,也需要科学设置议题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目前,网络舆论场已经成为公众进行民意表达、情绪宣泄、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也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与“探测器”。关于“三农”的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经常成为广大网民热议的焦点,而一些涉农突发事件及涉农谣言也常常最先在网络上传播。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解决好“三农”舆论调控问题是实现和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二)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带来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利益的分化与矛盾,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与复杂多样的心理诉求。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致使弱势群体极易形成挫折感、不平衡感和强烈的心理落差。这样的现实境况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子的汇聚,极易形成涉农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

面对这样的涉农突发事件及群体性事件,网民极易在群体情绪的渲染与煽动下,借助网络空间巨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掀起非理性的舆论浪潮,形成负面舆论,加剧了这些舆情事件的爆点和热度。因此,如何在涉农舆情事件中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形成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对于维护网络空间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传播国家和政府良好形象的需要

新闻媒体是传播和输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而互联网则是反映和折射国家形象的窗口和镜子,同时也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带来了挑战。

国家形象在对内和对外传播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内可以凝聚共识,形成民族向心力,达成共同认知;对外则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舆论环境、国际声誉、国际权利、国际话语权等。“三农”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引起国际瞩目的重大问题。如何对内和对外都做好“三农”问题的报道和传播,如何在国际舆论场中消除对中国存在的偏见,如何在“三农”问题中正面引导国内和国际舆论,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政府形象的建构和展现。因此,解决好“三农”舆论调控问题是传播国家和政府良好形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科 “三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便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日益显得重要。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不仅会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而且会有助于更好地完成这项重要任务。诚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但也不能囿于学科建设是从事理论研究,而忽视理论教育所从事的理论普及工作。学科建设固然是着力于理论上的提升,但理论工作本身的特性、特点和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我们,紧密结合理论教育的实际,为理论教育服务,不仅不会影响理论品位的提高,而且是促进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理论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重视理论教育和理论普及,这是理论的本性使然,是理论发展的规律使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一紧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相互受益并获得双赢的过程。在这种紧密关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不断得到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同时,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过程,又会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既不会影响和限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也不会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水平。恰恰相反,密切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研究成果和适用的人才,将会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用人渠道,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成就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总之,通过双向对接,二者会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三农”问题的提出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就是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的进程。然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远不及第二与第三产业。农民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便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由于城市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大量集聚在城市却无工可做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导致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农业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而且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其生活状况成为中国人总体生活状况的最主要反映,农村能否尽快发展便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三农”问题也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和学习需要循着这样一个逻辑框架:

从时代背景着眼认识“三农”问题,全面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视野和大手笔,“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循着“(1)城镇化—(2)工业化—(3)现代化”的基本行程,其中“城镇化”是这一发展转变的原动力。要将这三个层面与“三农”问题放在一起思考。首先要了解传统农业社会。从内容来看,要认识两点:传统农村和传统农民。

中国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发展中大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乡土特点十分突出,乡是农民世代栖息的地方,土(即生产资料)是农民谋生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经济活动的相对固定性决定了农民祖辈落脚于乡村,拓荒耕地。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世代繁衍,终老于土地。传统农村的社区性质和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为此,了解中国传统农村社区,就需要从传统社会的农业开始。这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史”与“论”结合的切入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三农”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在研究和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扎根、结果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均可涉及“三农”问题。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尽管有人说,作为一本教科书不必须有相关内容,但笔者认为,既然“三农”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还是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两部分的内容中有所反映的。如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系统阐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在国家政权中的极端重要性;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解决农民问题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道路;斯大林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是苏联模式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等内容完全可以写进教材或教案。这其中,《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长期研究农民问题的卓越成果。这部著作,对指导当时农民运动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的和反动的政党,对目前社会主义者突然到处都把农民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感到非常惊奇。按理说,我们倒应该对这件事情没有早已发生而感到惊奇。从爱尔兰到西西里,从安达卢西亚到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来说, 尽管毛泽东本人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概念,但从他的有关论述、文稿及在他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文件和指示中,仍大体勾勒出了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毛泽东一生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这是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加以阐释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注意研究和引用、介绍毛泽东当年开辟中国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基本经验,讲明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毛泽东特别强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支援农村建设。这些可贵的探索与设想,都可以成为我们在授课时引用的精粹。此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三农”问题的大量讲话、指示和文章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应有内容。如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国情,深刻指出,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首先取决于农村,我们制定政策规划蓝图,必须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江泽民同志则指出要始终明确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多次对“三农”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领导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都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讲授“三农“问题的“纲”和“灵魂”,是需要写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之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可以从中国近现代的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上入手来阐释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有人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教学中很难讲“三农”问题,实际上并不尽然。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立足于国情谈理想就是从现实出发,这个国情和现实便是“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再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贴近”当然离不开贴近“三农”问题。

总之,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都与“三农”问题有着不解之缘,都需要对“三农”问题从自身的课程特点出发加以阐述。但在讲授中要注意:1要处理好现行教材与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材中有“三农”内容的和教材中无“三农”内容的课程间的关系,教材中有“三农”内容的 ,是要写进教案展开阐释的,并要注意其它教材中的“三农”问题是从何种角度讲的,要体现本课程的层面;教材中没有涉及“三农”内容的要讲,也可写进教案,但需注意入手与着眼点,切忌重复其它教材的内容。2、要贯彻“论从史出”的原则。结合自身的课程特点,从事实(史)中讲道理(论)。从四门课程的总体来看,“三农”的发展“史”主要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来体现。 3、四门课中关于“三农”的内容要有逻辑递进关系:既可以时间在先为序,也可以逻辑在先为序;各门课程中的“三农”内容要有所侧重。实践表明:万丈高楼需从平地起,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是一定会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2000

2、《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 2001

3、何萍、李维武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讨. 人民出版社,2002.

4、丁俊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