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 学科特点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52-03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数据的艺术和科学,凡需要用数字来分析的地方,就有统计存在。统计学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以社会经济统计为内容开设统计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一直以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有很多方面,随之而来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学者们大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讨,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将选取另外一个切入点作进一步探讨,即从统计学学科特点入手,着眼于分析高职学生学习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统计学学科特点

“统计”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拆分为“统”与“计”,“统”指的是把社会经济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归集到一起,为“计”提供前提和依据;“计”指的是对总体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找出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统计学的学科特点比较明显,即: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实用性。

二、学生学习瓶颈分析

(一)从数量性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首要特点。数量性特点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特征,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相关关系等;数量界限,即引起社会经济现象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例如,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有质的差别,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质与量互变的界限。可见,对数量性认识的关键就是需要学生理解数量的特征和涵义,即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并运用数学方法,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并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数量的界限问题。

学习瓶颈一:对统计指标认识不清,缺乏理解和应用。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是统计的语言。不管是统计初学者还是统计学家,都应该非常重视统计指标的理解和应用。然而统计指标从概念上来看似乎非常简单,即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例如,“2014年我国的GDP为63.64万亿元,同比增长7.4%”,这里有两个指标,前者是总量指标,后者是相对指标。对于初学者的高职学生来说,往往只是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两个数字,前者是个很大的数字,后者说明“多了些”。具体指标含义是什么?说明什么社会经济现象?怎么统计得到的?有何意义?学生对这一系列说明统计指标的涵义、特征及意义的问题,缺乏认知和理解,也就不会去思考和计算分析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界限了,更谈不上对指标的应用以及拓展了。

学习瓶颈二:对数学公式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只为考试记忆,不去理解其涵义。统计学研究的是数据,需要用到很多数学公式,而在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中,需要运用的公式是比较基础、相对简单的,比如,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的计算、动态水平指标的计算等,计算公式通常只涉及基本的四则运算。但高职学生往往觉得这些公式抽象而复杂,不容易理解;通常只是简单的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其结果或者是记漏了公式中个别重要符号或数字,导致计算错误;或者完整把公式记住了,但不懂怎么把数据代入公式,究其原因是对公式的涵义不理解。因此,高职学生对于数学公式在计算上应该有足够信心,摒弃对数学公式这种天生的恐惧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式涵义的理解上,以及拓展到现实案例的应用上,即做到从理解中应用公式,从应用中认识公式。

(二)从总体性分析

统计的研究对象不是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而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首先需要明确界定统计总体,即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整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例如,研究某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该地区所有的物流企业构成的整体就是总体,而每一个物流企业就是总体单位。总体具有三个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从概念上来讲,总体和总体的数量特征是两个不同概念。

学习瓶颈三:容易混淆总体与总体的数量特征,造成对基本概念“总体”的理解混乱。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整体,即具体事物的集合;而总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这些事物的数量方面,即数据的集合;显而易见,统计研究的对象不是事物的集合,而是数据的集合。所以,总体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具体事物的集合,而在统计上总体是一组观测数据,而不是一群人或一些物品的集合。例如,研究某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从概念上总体是该企业所有员工集合,而在统计上总体是该企业所有员工工资收入的数据集合。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对于有经验的统计人员来说没有区分的必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却很容易造成对总体概念理解的混乱。

(三)从具体性分析

统计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不同于数学上纯粹的、抽象的数量研究,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事物的数量表现。例如“数据显示,2015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汽车25.8万辆,同比负增长17.1%”,就是很具体的。如若没有了具体性,那就只剩下数字了,失去了统计指标的意义。

学习瓶颈四:对统计信息职能重视不够,容易忽略数量的具体性。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统计信息,指的是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服务于经济社会。忽略数量的具体性,信息将毫无意义。高职学生面对一个数据往往容易只关注数量本身,而忽略了这个数据所处的具体时间、地点、条件,这对于一个现实数据来说是不充分的,而从中获取的信息也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

(四)从实用性分析

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常所说的社会统计学是介绍有关社会现象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统计方法,是人们认识经济社会有力的工具。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是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而发展起来的,为多个学科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比如,自然学科领域的农业、医学、地理、工程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精算、金融、管理、社会学等。统计学的多学科性及其通用性就需要初学者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常识,为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统计知识做好准备。

学习瓶颈五:缺乏社会经济常识,宏观理解能力不足。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通常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学生从高中刚进入大学,对社会经济常识的积累和理解还相对欠缺。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在同一个学期给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分别讲授统计学原理这门课程,发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一新生相对于大二学生来说,对社会经济常识的积累和理解有明显欠缺,具体体现在:一是大一新生的社会经济常识严重匮乏,比如一个班55人,听说过GDP的人数不多,听说过CPI的几乎没有;二是大一新生对社会经济现象不是很感兴趣,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三是大一新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不足。

三、教学对策

(一)强化统计指标的理解与应用是认识数量性特点的最主要内容

统计指标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描述统计通过统计指标来描述总体的数量特征;推断统计需要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两者都会涉及到统计指标概念、类别、性质的理解和应用。然而,传统的高职教学对于统计指标侧重于理论概念和类别的讲解,通常是按照统计指标内容体系(见图1)逐一讲解、举例、分析、计算。试想,学生面对这么多指标概念和分类,忙于死记硬背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理解体会了,更不会把指标应用到实际当中。

因此,对统计指标的课堂讲解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综合指标和动态数列指标两大类,选取合适的热点论题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统计指标的同时,提高统计学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首先课堂围绕合适的热点论题展开,比如学校评价问题、房价问题、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问题等。其次,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指标设计,与其他小组相互分享思路和结果。第三,教师参与讨论,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最后,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归纳总结统计指标,并就其概念、分类、作用及拓展进行分析。

(二)弱化数学公式讲解,注入统计思想分析

统计思想指的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的认识、理解或观念,也是人们关于统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计学中的数学公式,不同于数学上纯粹的、抽象的数学公式,它其中往往蕴含着具体现实问题的基本统计思想。例如,组中值的基本计算公式为“上限加下限除以二”,其统计思想是:组中值是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组中值并不是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各组标志数的平均数在统计分组后很难计算出来,就常以组中值近似代替;使用组中值代表一组数据时有一个必要的假定条件,即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现均匀分布或在组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如果实际数据的分布不符合这一假定,用组中值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就会有一定的误差。认识了组中值的基本统计思想,组中值的计算公式就好理解了,进而,开口组组中值公式中“通过相邻组组距作为该组组距来计算”也就不难掌握了。

(三)强调教学案例的实际化、专业化,有助于总体性与具体性特点的理解

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关系到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合适的案例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一个失败的案例反而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困惑。目前,高职案例教学有两个较明显趋势:一是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案例越来越通俗易懂。比如,班级人数统计案例、班级成绩统计案例、学生消费统计案例等;二是考虑到学生的计算能力,案例中的数据越来越简单、好算。诚然,这两个趋势的出发点都是为学生考虑,但这样的教学案例未免有些枯燥、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对总体性和具体性的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统计学教学案例的运用,应该把统计概念同经济实际联系起来,站在企业角度分析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应通过对经济过程和经济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统计知识去认识经济现象总体。

(四)引导学生对社会经济常识的课后阅读与思考,有助于实用性特点体会

社会经济常识是理解统计基础知识必备的前提,也是知识延伸、创新能力提高应具备的基础。比如涉及到经济热点的一些常见名词和概念:GDP、CPI、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常识的获取是要靠日常生活中的多留意、多阅读、多思考的,这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效果明显。有了社会经济常识的准备,学生才能对社会经济中的数量进行分析,可以透过数字看现象本质,能读懂经济数据资料,能写统计分析报告, 具备较强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具备应用统计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经济或管理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统计调查实践,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特点体系

传统的统计教学课堂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主要靠的是外界的强加性输入,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学生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下获取的知识,其输出效果是不佳的。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吸收和主动建构者,成为统计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之一。统计调查实践将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特点体系,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拟定一些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调查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有:选定调查主题或自拟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并可行的主题;拟定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PPT演示、分享。这些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首先,通过统计调查实践,学生能更有效的理解和拓展抽象的统计概念与指标。其次,学生能较系统的运用所学统计基础知识完成统计调查实践。第三,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兴趣的培养以及职场能力的提升。第四,学生构建了团队意识,强化了沟通交流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渐提高目标的要求下,高职的入学门槛整体在降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强日益凸显。为适应新的形势,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高职教师必须从不同角度,不断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方法。统计学原理课程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是学生感觉到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对统计学学科特点的剖析,归纳总结了学生学习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在课程教学改革上,为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角度,也对别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力.《统计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统计教育,2005(12)

[2]李明,李钊.新编统计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邹宁.应用统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周德民.社会统计学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6]李金昌.统计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7]朱艳.高职统计学案例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贵州某大学J学院为例,结合多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从“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如何学习”两个方面分析了J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衔接,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四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多维能力;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能力提升

一引言

随着理论研究的繁荣,数据资料的齐备,计算工具的创新等因素的推动,计量经济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日臻丰富完善的新兴交叉科学。1998年教育部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类各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明确了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类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计量经济学》具有交叉性、前沿性以及实证性等特点[1],一直是贵州某大学经济类的核心课程,学校及学院层面对该课程的教改问题十分重视,但与国内知名高校经济类学科比较,该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学生多维能力的欠缺,成为制约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贵州某大学J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实际,剖析了制约该课程发展的梗塞因素,以期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知识储备不足,课程衔接脱节

学生之所以感到计量经济学难学,关键在于该课程要求预先储备的知识太多。而且这些前期知识涵盖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具有明显的多维特征。具体而言,这些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等理论知识。如果这些预备知识的某一部分缺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这块内容的过程中直接失去兴趣甚至信心。另一方面,该学院的培养方案中存在着课程衔接脱节或者缺失的情况。比如说部分专业存在着先导课程缺失,如没有开设线性代数;还有部分专业的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安排在同一学期,颠倒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起不到先导的作用。实际上,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高级阶段的课程,都是按照先低层次后高层次,先基础课后专业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的,不同阶段课程的合理衔接对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忽略了这个衔接直接带来先天不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二)缺乏明确目标,逻辑梳理不够

当前,困扰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仅仅是为了考试,显然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目标缺乏正确认识。我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没有理解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那么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出现学习兴趣不浓,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的发生。实际上,数量化是计量经济学区别于其他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特征。而计量经济学正是这种数量化形态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支柱[2]。其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都十分重视数据收集整理以及软件应用等内容,而计量经济学都具备这些特征。此外,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分布缺乏逻辑上的认知,比如说什么是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等假设条件与一元线性回归,到多元线性回归,到联立方程模型等模型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系统化的梳理,知识点之间碎片化严重。

(三)学时设置偏少,重点把握不当

当前,高校课时的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J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时由之前的72学时减少到现在的48学时,加之扣减掉法定节假日,校内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占用的情况,实际平均课时不足44学时。课时的减少对任课教师而言直接形成时间上的压力。因为时间减少但教学内容却无法减少,还是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最终的结果是上课速度加快,许多需要精讲的内容只能讲个大概,同时也压缩了上机实践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由于任课教师数量偏多,J学院计量经济学任课教师数量为4人,不同教师对计量经济学的重点内容缺乏统一认识,比如说有的老师重理论教学轻上机实践,有的老师重数学推导轻经济内涵,还有的老师重传统教学轻案例教学等,对该门课程的讲授重点把握不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整体认知。

(四)缺乏长远规划,团队建设缺失

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相关课程,计量经济学集理论学习、上机操作与问题解决于一体,是一门涉及到诸多内容的复杂交叉学科[3]。长期以来,由于J学院缺乏数量经济,计量经济等相关专业教师的队伍支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缺少学科发展的引导,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以课程群建设为目标的教学团队,更缺乏该学科以及课程发展的长远规划,很难理清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使从时间安排上确定了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也难从具体的内容安排上确定讲授的具体内容。尤其是课程群建设的缺失,忽略了计量经济学的多维特征,使得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仅局限在强调单门课程质量,没有突破课程边界,没有创新课程组织方式,消除具有逻辑关系的课程之间的时间错位,内容脱节,信息不对称等制度上的缺陷。

三多维能力目标下优化计量经济学教改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培养方案,课程衔接流畅

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目标性以及长期性等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科发展的培养方案是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4]。当前,J学院应该以新一轮教学培养方案制定为契机,全面理清计量经济学先导课程,即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量统计、统计学以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授课时间。具体而言,在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时,既要考虑计量经济学与先导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要考虑先导课程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需要邀请包括教师,学生,教务科等在内的组织和个人参加制定培养方案的座谈会,结合课程特点,瞄准学生需求,从而理顺以计量经济学为核心的相关课程衔接。

(二)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内容碎片化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明确可以帮助学生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计量经济学”这样的问题,消除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针对该门课程正确的学习观。实际上,按照课堂教学和上机时间可以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目标,同时强调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的问题导向。通过不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讨论多维能力培养目标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即对计量经济模型讲解的广度,深度,发展方向进行定位,避免因授课教师风格不同,偏好不同等原因导致讲授内容的碎片化,同时将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通过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活动有序,合理,高效的运行。

(三)延长教学时长,把握教学重点

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计量经济学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如学生不愿意或者很难在上课前进行预习,对授课教师的依赖性强,上机实践报告内容多,提炼问题的难度系数大,使得计量经济学的授课时间要长于其他传统课程的教学,最好能恢复到72学时。此外,还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包括QQ群,微信,以及专题网站在内等在线手段,通过课外时间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录制教学过程的视频资料,尝试翻转课堂在计量经学实践中的应用,从而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缺陷。同时,按照课程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四)加强团队建设,创新教学模式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基础课程,计量经济学具有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学科竞争优势,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满足差异化培养目标等重要作用。当前,以教学团队以及课程群方式为新的组织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趋势。在此背景下,J学院应该顺应这种趋势,通过建设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核心的应用经济学教学团队,打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利益壁垒,信息壁垒以及知识壁垒,一改过去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团队方式进行教学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以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有助于打破课程之间的边界,理顺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逻辑关系,有助于借助团队模式实现课程内容,课程信息的有效沟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推导、上机操作、模型创新、问题解决、论文撰写5个方面能力[5]。通过教学团队以及课程群的综合建设,打破教师与教师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课程中唯一一门对学生提出知识、方法、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学科,客观上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实际上,提升计量经济教学质量是涉及到教师,学生,学院等不同主体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为什么要学习计量经济学”,“如何学习计量经济学”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但还涉及到教材建设,软件操作以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今后在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作者:汪磊 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聂红隆,沈又华.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4):119-124.

[2]朱成全,刘丽艳.论多元方法论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观[J].经济学家,2013,(4):5-12.

[3]尹向飞.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10-02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支,经济学的任何分支,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均需计量经济学的支撑。因此,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成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计量经济学理论艰涩、难教难学,是当前高校的实际局面,究其原因有:首先,其需要大量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基础,学生对回归模型概念、经典模型的假设、设定模型、估计参数、统计量的性质与分布等,难以准确理解与把握;其次,既有教学内容与实践需求存在一定脱节;最后,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研究,需具备广泛知识,因此,计量经济学教学关键在于,强化学生对计量经济模型的理解,提升其进一步学习与应用的能力。本文认为,改革创新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与方法,促进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和综合能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经济学是考察社会经济现象、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而计量经济学则是揭示经济学理论所考察的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规律[1]。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关键取决于能否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理解经济现象,能否构建恰当的经济模型,能否准确进行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使研究结论客观反映经济规律,进而为政策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目前,虽然计量经济学已被列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各专业的重要课程,但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培养好计量经济学人才任重道远。为更好提升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计量经济学人才的培养。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重在培养学生基于经济学理论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勇于提出问题。譬如,在研究通货膨胀时,学生应回顾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等通胀形成机制,思考这些理论能否解释现实。以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为例,显然,每个人都经历与感知到了该轮通货膨胀对自身的影响,企业家感觉到原材料上涨,居民感觉到菜价上涨,学生发现食堂饭菜价格上升。对于计量经济学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思考此轮通胀的原因与货币供给过多是否相关,进而要思考此轮通胀与过去通胀是否存在相同特征。教师要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这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与研究计量经济学的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理解经济问题的过程。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对同一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存在不同的看法。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发展日新月异,这种快速的知识更新使得师生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此外,经济现象本身也伴随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复杂变化,对这些日益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入考察,也考验着我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的能力。因此,深刻理解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机制,重在能否正确应用计量经济学。仍以通胀现象为例,学生可能首先联想到的是货币需求函数,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广义货币(M2)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观察,M2增速于2009年起快速下降,但与此同时,通胀却表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该现象提醒我们,若以非线性货币需求函数建模,则可以揭示通胀与货币需求间的复杂关系。为此,适时引导学生针对我国特定的数据,探索性研究通胀与货币需求间的复杂关系,能够培养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计量经济理论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在计量经济学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于能否发展计量经济学理论。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通胀现象,逐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检验通货膨胀与M2是否是平稳序列?这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该关系是否具有非对称、非线性的特征?怎样检验与估计非对称、非线性的长期均衡关系?要回答以上问题,必须学习与发展计量理论,这需要我们拓展既有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因此,在研究中准确理解与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特别是针对数据特征拓展计量理论,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的重点。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改革路径

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单位根检验与基于非平稳变量的建模技术;描述经济现象复杂动态性的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这些理论与方法与之前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相比存在较大区别,为使教学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相适应,许多教师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突出实验教学等角度思考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2-4]。基于培养学生能力这一角度,借鉴以往教学改革的有益建议,结合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方面践行教学活动。

(一)立足引导与启发

首先要清晰讲授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适时对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智能[5]。例如,在讲解参数估计量的线性无偏最小方差性质中,应分析估计量是被解释变量的线性样本组合,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估计量的本质,在理解估计量为一个随机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其是否服从特定的分布,最终引导学生理解估计量的方差以及对备选估计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基于估计量的有效性,再讲解渐进无偏与渐进最优估计量。接下来,适时展示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量的仿真结果,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的计量经济理论,把引导学生学习和“教会学生学习”一体化。

(二)贯穿“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位一体

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从经典计量经济学适当拓展到现代计量经济学,并据此阐释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注重学生的学习反应,清晰介绍相关前沿理论。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重在:一要阐释回归分析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二是要培养学生根据我国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的能力;三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讲授内容进行延伸。计量经济学前沿的理论与方法集中在文献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结构从教材延伸至文献中。比如,在讲授异方差时,适时引出ARCH模型及其应用;在讲授面板模型时,适时延伸到动态面板模型与广义矩估计,并结合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收入的面板数据,介绍动态面板模型和广义矩估计的分析思路。这种适时适度地引申新的知识,不但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概念,还启发学生拓展知识进行应用研究。

(三)充分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术

针对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望而生畏的现状,我们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术,通过编程将计量经济学中晦涩难懂的估计与检验理论转化为仿真结果,使得学生对抽象数学公式的模糊认识,转化为对仿真图形直观深入的理解。比如,线性无偏有效估计量的统计含义,既是参数估计中最基础的知识,又是大多数学生难懂的部分。在教学中采用仿真实验和仿真图形,让学生对抽象的计量理论产生直观的认识。又如,模型的误设定(如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性)及其导致的相应后果,是学习传统线性计量模型基本假设的重点,由于需要较强的数理统计学基础,这部分内容不但学生难理解,也是教师难以诠释清楚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能够形象展示违背经典计量经济假设下所导致的结果,促进学生对设定正确模型的重要意义产生深刻理解。这种仿真实验的教学模式不仅避免数学方面繁杂的推导过程,防止学生对计量经济理论“望而生畏”,还培养了其创新性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创新策略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学生主动学习”与“干中学”这种新型教学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如下策略。

1.在课堂讲授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共同讨论问题,适时延伸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对相关前沿文献的学习。例如,为何采用标准差衡量估计量的精度?OLS与广义GMM的估计原理区别在哪?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为何区别于常规分布?通过不断提出类似问题,与学生“互动式”讨论并且解答问题,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向深度与广度发展,还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协调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模型设定、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等,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理论和方法,并促进其学以致用,能够进行经济学研究,但绝对不应以软件操作教学替代基础理论的教学。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适时操作相关的计量经济学软件,解释软件输出结果,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

3.通过案例与数据分析,建立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管是经济学理论,还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运行规律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基于我国的实际例子讲授计量模型,容易激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针对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难懂”,上述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动学习”和“干中学”等先进教学理论的精神实质,不仅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计量经济学,也开拓了其知识视野,培养学习、研究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

[2]何剑.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J].统计教育,2007,(2).

[3]梁云芳.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经济学研究

研究是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对事实或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以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思维活动。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对研究工作至关重要。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家不断引进别的学科研究方法或开创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为之服务。这些研究方法的引进和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理论及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然而我们也必须正确的认识和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确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经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关于经济研究中的两种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哪一种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经济学界,主张定量分析的观点认为,采用数学语言,遵循数学所固有的逻辑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达思想,使概念精确,论证富有逻辑性,避免曲解和混乱,混乱,如经济学家施蒂格勒认为这种转换不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转换有助于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其对立的观点认为,虽然严格地遵循数学逻辑程序,能使混乱的思想呈清,但数学只是经济认识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质的分析,滥用数学手段,也会产生许多谬误。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认为,这种转换不仅无益,而且涉及到一种陈腐的智力几何学。结合国内经济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对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争论,本文试图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义其各自的特点入手,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相互关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义及特点

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质、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对事物或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所谓质,即指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呈现出多样性,是其自身与他物相区别,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只有清楚地认识事物本身并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现象、性质来确定概念,判断其未来的发展程度,对事物进行非数量化的分析。如对方针、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价格调整引起的生产和市场形势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市场形势的影响,国际化贸易带动下购买力投向的变化等,这些都难以准确地用数量来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计和判断。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经验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材料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未来事件和趋势的发展性质、发展程度。它对长期远规划、重大问题的发展前景、市场形势的估计和判断,以及制定工作计划和企业经营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抽象方法,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现象的本质上,归纳影响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对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各主要因素间的抽象关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比较适合个案在不同层面进行深入的和多侧面的分析研究。如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意见集合法、相互关系分析法、历史经验分析法等等,都是属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体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处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够具体,有一定的主观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断者的情绪和形势气氛的影响。

二、定量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定量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是用数量指标来分析研究事物的实践结果和发展趋势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学、计量学、概率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电子学等学科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方程、摸型、图表和计算机等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经营动态分析、商品调运分析、库存分析、成本核算、费用效益、经济效果、劳动效率、市场动态分析等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学研究中数理与计量分析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将越来越大。因素量、时间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定量分析的特点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确性和客观性。定量分析相对于定性分析的主观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经验事实,可以通过数学或计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性,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状态趋势给予客观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应的判断。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经济现象都能够以数量或数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数学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边际革命”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瓦尔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运用了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李嘉图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对等级地租、工资、资本周转和比较成本等问题的论述,就多次运用了数学图表分析。20世纪初,计量经济学鼻祖费里希・丁伯根也将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计量数学结合起来,运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数学的抽象性可以使复杂的经济关系变得清晰。数学的精确性可使经济范畴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精确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经济范畴得到精确的定义。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性可使经济学理论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论中的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数学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数学方法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它的好坏全在于人对它的使用。同时作为进行量的分析手段,数学分析的运用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再者,在现实的经济领域中,有不少经济现象很难简单的运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和说明。强性使用数学模型将一些因素量化反会导致与经济想象的偏离、失真或者脱离研究的现实意义的状况。凯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将经济分析体系形式化了的符号伪数学方法”,认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却无所助益的符号迷宫里,作者会丧失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的洞察力。”

然而,当今的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对于量的认识和处理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国内外许多学者由于在经济学研究上很难迅速出成果,就纷纷在数学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经济现象或事物的本质,缺乏对经济现象的直观判断和价值的认识,只注重数学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复杂性。更有甚者,为了使论文和研究满足数学逻辑一致性,编造经济数据,并拼凑参数范围,从而得到“理想”的实证结果,最终不是使经济研究的内容脱离现实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义。定量分析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对大量样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确研究,所以只能对经济现象的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但无法对其深层的原因和具体的细节进行深刻剖析。经济研究的正确取向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的本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不同质的事物拥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围。一方面,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必须以一定的量作为必要条件,它决定于数量的界限。量变超过了数量的界限,事物的质就会改变。所以,质和量是互相结合、互相规定的,并形成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即度”。同样的,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上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认识的起点。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认识的精确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整体意义和价值关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现象中的价值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建构、假设验证、结果评价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定量研究中的逻辑命题、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都自然应当建立在对基本问题或理论假设的理解和解释基础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变过程,并通过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和范围,来把握事物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因此,经济学研究中,不应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过对经济学现象本身的量变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达到对于经济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

四、结论

总之,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研究在既定资源约束下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科学。人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会性和主观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逻辑来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释的。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多变量、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单一,而应该容多角度的不同侧面进行求证分析,经济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论加以深化。因此,决定了经济学必须兼容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作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想结合。

参考文献

[1][美]唐・埃思里奇.朱纲译.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l.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廖士祥.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社会利学院出版社,1991.

[3]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l.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卜卫.方法论的选择:定性还是定量[J].国际新闻界,1997(5).

[5]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4).

[6]董瑞华,傅尔基.经济学说方法论[Ml.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曹均伟,李凌.经济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争论与融合[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5).

[8]刘其昌.经济学研究工作要自觉地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J].前线,1991.

作者简介:

计量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准方法 计量经济方法 模型 均衡 分析

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作为现阶段政策分析过程中应用广泛的模型之一,能够在各个经济组成部分之间构成良好的数量关系,从而研究任意组成部分的变动对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问题。在CGE模型进行参数确定的过程当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校准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这两种类型。现对其进行详细比较与分析。

一、计量经济方法特点分析

对于计量经济方法而言,其所对应的回归方程应当与计量过程中所涉及的各变量向量相关,在假定X为内生变量向量单位、Y为外生变量向量单位、β为参数向量单位、ε为随机误差向量单位的基础之上,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F(Y,X,β,ε)=0 (1)

在上述整个计量经济方法回归方程当中,建模者最为关注的应当是对β,也就是参数向量的确定问题。在计量经济过程中,参数向量的确定能够借助于计量经济估计的方式所获取。最为关键的问题则是:如何以X以及Y为基础,实现对β参数向量的数学性描述。而在整个回归方程中,引入ε随机误差向量的关键则在于:X内生变量向量以及Y外生变量向量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受到测量方法差异性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与此同时,对于模型内生变量可能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并无法完全涵盖于一个完整的模型中,被忽视的这部分因素应当以ε的方式加以描述。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计量经济方法作用之下,β的取值如上文所述,是通过以X,Y单位为基准所估计得出的,而ε的取值则是在遵循正态分布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然而相对于校准方法而言,上述(1)式中所涉及的ε随机误差向量可直接取值为0。不仅如此,β取值的确定也受到了X、Y基准均衡值的影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相对于计量经济方法而言,校准方法中所对应的内生变量取值在均衡状态下未受到任何变动性因素的作用与影响。按照此种范围,校准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势必会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性,即:

在按照校准方法所估计得出的回归方程中,基准状态下所对应的X,Y一致成立基本要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达到一般均衡状态,如下所示:

F(Y,X,β,ε)=0 (2)

而在按照计量经济方法所估计得出的回归方程当中,基准状态下的X,Y均不满足一致成立的基本要求,从而也就无法达到一般均衡状态,如下所示:

F(Y,X,β,ε)≠0 (3)

二、校准方法特点分析

相对于整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而言,其所涉及的参数众多,但众多参数中能够面向整个经济系统进行观测的参数较少。相对于计量经济方法而言,在数据观测过程中,仅需要具备一个观测值。与此同时,对于独立未知性的参数而言,参数取值的获取在校准方法作用下比较简单。相对于计量经济方法而言,数据计算的复杂程度较低,同时数据要求也较低。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在应用校准方法获取模型参数的过程中,其不仅需要参照政府统计部门所提供的公示性数据,同时还应当针对包括需求弹性、替代弹性在内的相关外生变量参数取值予以获取。而这部分参数的取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前期测算工作的开展。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而言,针对弹性参数进行确定的方法各不相同,弹性参数确定的差异性最终也就导致整个模型参数差异明显。而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针对弹性参数取值的获取往往需要通过借鉴研究成果的方式获取,工作量大且数据准确性欠佳,而这也正是校准方法的主要缺点所在。

三、结束语

在本文上述研究中,简要分析了校准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各自的特点,建立在有关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参数估计的过程中,将与人的基本行为相关,对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影响重点的参数以计量经济方法予以确定,对于其他参数则采取校准方法的方式予以确定,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参数估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燕,王俊德,陈作如等.四种多变量校准方法在FTIR多组分分析中的性能比较[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22(05):758-760.

[2]孙海涛,宋荣兴.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1):121-124.

[3]银温尚,樊翠玲,孟春等.浅议计量检定与计量校准证书的区别[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0):24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