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引入一个企业真实设计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展开,细分为11个工作任务:

1.成立项目组。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老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全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企业项目见面会,学生角色转换—从学生到项目负责人,教师角色转换—从指导老师到项目总监;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工作室、校内实训室之间相互切换!

2.市场调研。

告知学生设计调研的重要性,做任何设计都必须强调“设计之前调研先行”只有调研之后才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全面准确调研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相关背景、产品属性研究,现有包装、材料、工艺、卖场陈列方式分析,同类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校外包装市场、企业相互切换,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做一体!

3.项目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设计的切入点;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组讨论分析总结,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调研结果,和初步的设计,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4.材料与工艺。

要求学生熟悉常用包装材料的特性和制作工艺,并能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创作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实训行现场教学,材料与产品属性的关系,常用材料特性及制作工艺,走访包装材料市场,实地教学;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材料市场,多媒体相互切换。

5.结构与造型。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以纸制材料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为主;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6.容器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三维造型设计进行包装容器外观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液体类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7.草模试验。

培养学生具备精细手工制作的能力,和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草模的制作;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8.视觉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视觉元素分析、提炼、设计排版的综合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视觉设计构成要素,视觉设计的构思方法,视觉元素版面编排设计;教学场地为包装设计多功能机房。

9.制作与印刷。

要求学生掌握包装印前的印刷常识和印后的各种印刷工艺流程;教学内容包括包装印前印刷常,包装印后各种印刷工艺流程,考察包装印刷制作企业;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0.项目提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设计过程提案汇报的能力;教学内容为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

11.总结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撰写项目总结书;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针对上述课程体系的11个教学任务,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四合一教学模式的导入。

1.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合一。

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实训室的设计模拟设计公司办公的格局,有集体讨论听课区、设计区,制作区,作品点评提案区,加强实训室的设计氛围。再次是教室和企业办公室合一,学生在专业课程期间、定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教室和企业办公室的合一

2.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

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①学校灵活调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课时计算方法引进更多的企业一线设计师到学校任课;②从企业兼课到企业深度参与设计专业课程结构,让企业设计人员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③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岗位,专业教师得到更多的一线实践机会和经验;④通过深度合作,企业设计师带来大量的实操项目、专业任课老师通过挂职锻炼积累实操项目,学生得到大量进行实操训练的机会,最终实现企业、学校,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之间的角色互换合一。

3.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合一。

因教室和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学生在工作室内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教室和办公室合一,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学生在实操训练中完成角色的转换。

4.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合一。

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强调动手能力,实做的能力,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练!但高职教育也决不是单纯的培养技术操练工,实践操练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如何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灌输在实践操练中?这里提出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合一,强调边实践操练边理论教学,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操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互补,缺一不可。其次是多形式的教学环境更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所,校内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制作实训室,电脑后期处理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校外个大商场、超市,材料市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学生在各种教学场所中进行角色的转换,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再次是启发式、鼓励式、卡片式、头脑风暴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交替循环实施。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按单元教学独立评价,每个教学单元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要点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侧重点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工作能力去衡量,同时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成绩汇总取一平均分为课程的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5%,其中包括企业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的成绩,如“项目分析”和“项目提案”单元教学中,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标准以企业的要求为主;在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考核,同时也强调学生综合创新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5%。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按各工作任务的评价成绩和综合创新素质、职业素质考核成绩直接生成。课程评价应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素质及能力。

四、结语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计量与计价 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 过程导向

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这门课程现有的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只需按照教学大纲结合教材相关的内容给学生上课,不需考虑是否与培养要求相一致,从而不能够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

(一)深入企业调研,进行岗位工作分析,确定课程改革目标

造价员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岗位,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拓展岗位。我们通过企业及市场调研,搜集造价员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等信息,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讨论相关部门造价员主要的工作岗位技能,确定了造价员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工程算量和工程计价。因此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二)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改革课程内容

为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应该是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以技能的培养为核心。该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对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情境,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依据组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技能服务。同时,采用真实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系统地运用多门专业基础知识,分部分项的学习,课程最后要完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以土建和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为核心内容的实训。通过完成课程实训,使学生缩短课堂教学和毕业生职业生涯之间的距离,缩短毕业生的职业适用期,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未来职业,真正实现上岗即顶岗。整个教学改革设计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训练过程,遵循“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的原则,从而更好的体现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原则。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一)设计学习领域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以两个紧密联系的工作任务―――工程算量与工程计价为核心,组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我们通过分析课程的培养能力要求――使用消耗量定额计算施工图的工程量,利用工程量计价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以及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来选取教学内容,从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构成了能够体现时效性、政策性、区域性和先进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教学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程造价工作的过程设计教学单元,以计价工作过程作为主线设置课程模块,把相关的知识点溶人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以项目进展引导知识扩展,按定额模式下的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集中实训层层展开。课程教学的核心不再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形成来源于工作实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二)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

我们本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成5个学习情境,12项工作任务(详见表2),根据工作任务安排相应的教学单元,把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形成融合在一起。

(三)结合《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加强课程综合实训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实践性、政策性均很强的课程,课程培养要求中的编制施工图预算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我们增加了工程造价软件的学习(包括图形算量、钢筋算量、安装算量以及计价软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大大缩减了学生进行工程算量及计价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在实训中有更多的时间来熟悉图纸,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市场信息,从而更加熟练的掌握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规范及计价方法。从而在有限的实践时间里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质量及效果,达到了培养学生编制施工图预算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

同时我们更加注重课程实践内容前后的衔接性。在实际教学中,选取一套实际工程案例图纸,在前期课程《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建筑与装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课程的实训中就采用这套图纸作为案例,进行训练。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实训中同样也采用这样图纸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将专业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减少这门课程实践时由于知识缺乏衔接、潜在地给课程实践带来的难度。这样一来,学生在设计中能非常熟练的完成实训内容中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计算、定额换算及套价的技能训练。

四、总结

通过课程的改革,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在2012年参加了第五届“广联达杯”全国高等院校算量大赛高职组的比赛,获得了新人组三等奖。今年,我们也在积极准备参加第六届算量大赛,争取更好的成绩。同时,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和就业上岗后,工作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能熟练地运用广联达等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各种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的编制,以及从事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员及预算员的工作,深受企业的好评,教学改革已取得较大的成效。

总之,为了避免出现技能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该课程的改革以造价员的工作过程为切入点,采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拉近了学生学习与工作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琳.《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0.

[2]林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0,(9):197.

[3]祝亚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增刊:48.

[4]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38-41.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专业课教学

顶岗实习是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及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帮助其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促使其自觉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工作氛围,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那么在校期间如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怎样使学生顺利完成学校课堂教育与企业顶岗实践环节的转换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将《市政计量计价实务》作为我校课改核心课的教学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还请多加指正。

《市政计量计价实务》课程按照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根据造价员岗位工作过程,采用项目法教学,涵盖了市政工程施工的典型工作内容(道路、排水、桥梁),以近三年我市重点市政施工项目施工图为载体,精心设计4个项目14个工作任务。下面是项目1“道路施工图预算编制”的能力训练项目的教学设计样例及体会。

一、项目1——道路施工图预算编制,共设计4个能力训练任务书。

1.1能力训练任务书1的内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组成及各项费用包含的内容。

能力训练的目标:通过对比分析记忆,使学生具备造价组成及费用类别的判断能力。

训练方式及步骤:①六人一组完成一套贴图任务②教师引导学生将费用分组,讲解施工中有关费用如何划分③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任务(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时指导)④教师总结评价(将学生提出问题汇总并讲解)⑤成果展示及评价。

1.2能力训练任务书2的内容:套用并换算相应土石方及基层定额的方法和预算表格的计算程序。

能力训练的目标:能够根据教师给定的工程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查找定额并计算费用等训练任务,使学生具备定额的使用及手工编制预算能力。

训练方式及步骤:①三人一组完成一套能力训练任务②教师引导学生查找定额③教师讲解定额换算方法④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任务⑤教师总结评价⑥成果展示。

1.3能力训练任务书3的内容:套用并换算相应道路面层定额的方法和预算表格EXCEL的计算方法。

能力训练的目标:能正确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查找定额并计算费用等训练任务,使学生具备定额的使用及EXCEL编制预算能力。

训练方式及步骤:①六人一组完成一套能力训练任务②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图纸工程量,查找套用定额并完成相应换算③学生运用EXCEL软件完成施工图预算综合造价确定,并进行报表输出④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任务⑤学生成果展示,教师将学生发生问题汇总并讲解。

1.4能力训练任务书4的内容:道路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和造价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程序。

能力训练的目标:能够按施工图纸自行计算工程量,完成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学生具备定额的使用、施工图预算编制及造价软件使用能力。

训练方式及步骤:①每班六组不同图纸,六人一组完成一套训练任务②学生自行计算图纸工程量,查找套用定额并换算③学生运用软件完成施工图预算综合造价的确定,并进行打印报表输出④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上交电子版预算成果⑤完成自评与互评⑥学生成果展示,教师总结评价。

二、几点体会

1、能力项目训练必须有明确目标,然后逐条按目标用学生具备的能力进行考核。本课程就是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的总目标和专项目标,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①具有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量的摘取与审核,熟练套用定额,独立编制预算能力;②具有熟练操作1-2种预算软件的能力;③具有熟练编制工程量清单和计价表,独立编制市政工程招投标文件的能力;④具有运用工程造价知识进行简单的工程成本分析及控制的能力;⑤具有运用相关建设法规进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如下社会和方法能力: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④培养团队合作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在内容设计上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行性。比如,在项目1中设计了4项任务,教学中先进行手工预算编制训练,然后采用EXCEL表格法编制训练,最后通过青山和广连达造价(专业软件)平台,进行工程量和软件计价训练;项目的教学完全按照造价的工作流程,能力训练任务书的内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依次推进,着重强化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更加注重过程,强调学生项目教学中完成成果质量的考核。对于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逼真的工作环境模拟和有效的能力训练手段,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在工作中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合作中感悟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3、在教学手段和发法上要灵活多样,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工作环境。

4、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塑造和谐的团队精神。项目教学法基于实践教学的理念,同学们在分组合作中,感受着团结协作快乐,体验着“比、学、赶、帮、超”氛围,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提高学生们顶岗实习的适应性也有这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5、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是完成高质量能力训练项目的基本保证。考评中应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C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5-0050-07

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是政府向社会人员提供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培训服务,是公共就业服务最重要的服务项目。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供给,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对务工人员、失业人员、待业人员、农村劳动者等进行就业培训。目前,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主要由政府以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各省市对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给的主要机构――就业培训中心投入规模较大,且保持稳定增长,基本做到就业训练中心地级以上市全覆盖。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2635个,教职工3.8万人,经费规模达17.94亿元,其中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占总经费来源的比重普遍在90%左右。深入研究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效率,可以推动优化政府资金投入配置,有效提升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供给效能和水平。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效率、绩效评价的研究却非常少。张萌、王家耀等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政府购买绩效合同管理基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形成了一套符合绩效合同管理模式的指标体系分析框架,为河南省项目县的试点工作提供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价工具[1]。钱海燕、沈飞运用DEA模型,选取2012年和2013年合肥市曙光、城南、友谊和兰亭等4个社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指标数据作为样本,对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2]。

有学者尝试根据政府购买服务的特点,在绩效评价方法上积极进行探索。比如魏中龙等采用系统工程中的DELPHI方法构建了政府购买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把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数据压缩等领域广泛使用的SOM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中[3]。王春婷等基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深圳市与南京市部分公务员和普通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较广泛的社会调查[4]。

总体来看,现有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效率评价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随着近年来各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做法不断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视角、内容和范围也随之不断延伸和扩展。二是构建评价指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目前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三是针对不同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选取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至关重要,在政府购买公共效率评价理论与实践中,应该结合评价目标、评价对象等的特点和要求,灵活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确保能够全面、客观地体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四是现有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资金经济效率的分析上,忽视了站在公共服务消费者的位置上看政府和社会组织两者的综合绩效,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运用的指导作用较为有限。

结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效率研究的不足,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效率进行研究,对全国有关省份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

二、实证分析框架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本文依据“3Es”理论构建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3E理论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政府效率评估理论。3E指的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益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表示投入的成本最小化程度,即在维持特定水平的投入时,尽可能降低成本,或者充分使用已有资源以获得最大和最佳比例的投入,即“做事情要尽可能节约”,主要考虑成本与投入之间的关系。效率性表示在既定的投入水平下使产出水平最大化,或者在既定产出水平下使投入水平最小化,即“把事情做好”,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效性表示产出最终对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包括产出的质量、期望得到的社会效果、公众的满意程度等,即“做正确的事,并且把它做好”,主要考虑产出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在3E理论的基础上,还应该加上公平性(equity),即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对社会公平的促进程度,主要考虑效益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因此,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价扩展为“3Es”理论(或称为“4E”理论),即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5]。

政府买公共服务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投入、活动(购买公共服务)、产出、结果、影响五个环节。结合“3Es”理论,相关过程如图1所示。

2.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结合易于理解、方便收集和计算的原则,构建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口径说明和计算过程如下:

一是经济性指标。C1是人均财政补助费(元/人)。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资金投入包括财政补助费和职业培训补贴,其中财政补助费为直接投入、职业培训补贴为间接投入。人均财政补助费=财政补助费/培训人数。C2是人均职业培训补贴(元/人)。人均职业培训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培训人数。

二是效率性指标。C3是培训人员结业率(%)。参加就业培训的人员并非都能够顺利结业,因此,培训人员结业率能够较好地体现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配置过程。培训人员结业率=结业人数/培训人数。C4是培训人员中失业人员比重(%)。失业人员、女性、农村劳动者等群体是失业高发人群,也是就业培训服务的重要目标人员。这三种人群在就业培训人员中的比重,是衡量资源投入结构和服务目标人员结构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培训人员中失业人员比重=就业培训人员中的失业人员数/培训人员总数量。C5是培训人员中农村劳动者比重(%)。培训人员中农村劳动者比重=就业培训人员中农村劳动者人数/就业培训人员总数量。C6是培训人员中女性比重(%)。培训人员中女性比重=女性就业培训人员数量/就业培训人员总数量。

三是有效性指标。C7是培训后再就业率(%)。培训后再就业率=职业培训后再就业人数/参加培训人员总数。C8是培训后获得职业技术职称人员比重(%)。培训后获得职业技术职称比重=职业培训后获得职业技术职称人数/参加培训人员总数。

四是公平性指标。C9是失业人员就业培训覆盖率(%)。指社会失业人员中能享受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人员所占的比重,能体现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对失业人员的政策覆盖率。失业人员就业培训覆盖率=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失业人员数量/失业人员总数。

(二)评价方法及计算过程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相对重要性的步骤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评价过程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用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6]。这里所谓“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的量度,其表明各备择方案在某一特点的评价准则或子目标,标下优越程度的相对量度,以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而言重要程度的相对量度。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

(1)构建判断矩阵

为确定各评价层之间的权重,制作问卷开展调查,选取就业培训领域专家对各评价层和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和打分。构建各评价层之间的判断矩阵,设计判断矩阵打分标度表,见表2。将各项评分套入判断矩阵,对各评价层和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

(2)计算指标权重

第一步,对判断矩阵赋权,形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为:

第二步,通过,对判断矩阵正规化处理。

第三步,通过,对每一列正规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进行加总,并对加总后的矩阵正规化处理,得到矩阵W。

第四步,确定指标权重。矩阵W中的W1、W2、…Wn值,即为B1、B2、…Bn的权重。

(3)一致性检验

第一步,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计算公式为:

第二步,计算一致性指标值CI,计算公式为:

第三步,对一致性指标值进行检验。

计算矩阵一致性比例CR,计算公式为CR=CI/RI。RI为对应不同阶判定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指标值见表3。在CR

(4)合成权数

对各指标的权数进行合成,计算公式为:某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数=指标层中某因素相对于准则层中对应因素的权数×准则层中该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数。

(5)综合评分

第一,把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对逆向指标取倒数转换,转化成正向评价值;第二,把指标转换值与对应权数相乘,得出综合评分;第三,对评分情况汇总,对评价情况得分进行排序。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模糊集合论”的基础上产生,利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在模糊环境下把模糊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综合分析多个相关因素影响后作出综合性评价。其数学原理是:第一,在确定评估对象综合能力指标体系后,对各因素指标标准先不做定量处理;第二,由评估专家对各因素对应的指标标准进行模糊选择,统计出专家群体对评估因素指标体系的选择结果;第三,按照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计算,并作出评价。在实践中,模糊综合评价法常与层次分析法搭配使用[7]。

(1)基本原理

设n个因素构成的集合为U=(u1,u2,u3,…,un),此即为因素集;m个判断构成的集合为V=(v1,v2,v3,…,vm),此即为评价集。由于事物受到各因素的影响不同,各因素权数A=(a1,a2,a3, …,am)组成U上的模糊集,其中a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并且符合归一化条件。在这里,可以把m个判断的综合u价看作V上的模糊集,即B=(b1,b2,b3,…,bm),其中bj反映第j个判断在评价中的总体地位。

R=(rij)max为模糊变换矩阵,反映U和V之间的模糊关系;(U,V,R)构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为输入权数,B为对应的输出综合评价,如bij=max(b1,b2,b3,…,bm),则相应的评价结论vj为:

(2)计算过程

第一步,根据研究对象,以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第二步,根据综合评价需要采用5级评价标准,设V=(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第三步,把隶属度分为5类,把同一类指标的最大值作为最好值、最小值作为最低值、平均值作为一般值,把最好值与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较好值,把最低值与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较差值。第四步,评价因素的权重集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权数,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第五步,模糊综合评价B=AR采用加权平均法取得。

三、实证分析

就业训练中心是我国各级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占总经费来源的比重一直稳定在90%左右。在实证分析中,以就业训练中心为研究的样本项目,政府购买投入与产出的数据关联性较强,能够比较准确地体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特征。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对比性,选取全国23个省2008-2014年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一)指标相关性分析

运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数据描述性统计,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个指标之间相关系数,除C9-C4相关系数0.531大于0.5外,其余均小于0.5。表明各指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

(二)层次分析法

1.权重计算

根据判断矩阵打分标度表,对指标体系各指标之间的两两关系进行分值标度,构建A-B、B1-C、B2-C、B3-C、B4-C等判断矩阵。邀请10位专家运用指标之间两两比较的方法,对判断矩阵进行打分。考虑到篇幅所限,判嗑卣蠼行打分情况不一一列出。其中判断矩阵B2-C的赋值情况如下:

2.计算指标权重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分别对每个判断矩阵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各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对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数进行合成。见表4。

3.综合评分结果

将每个省基期年的每个指标设为100分,2008-2014年的每个指标均调整为无量纲的正向评价值,再将每一指标转换值与对应的权数相乘,得出综合评分。由此可以计算出23个省份的综合评价分值。见表5。

为便于分析,对个省份的评价结果进行排序。排序的方法是先按结论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类,再对每一类按照很好、较好、一般三种评价结果的权数之和从大到小排列。从一般档往上所占的比重越高,则排名靠前。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看,在2013年,全国23个省份中,安徽、湖南2个省的评价结果为“很好”,河北、福建、山东、陕西、黑龙江、青海6个省的评价结果为“较好”,浙江、河南、重庆、广西、湖北、贵州、新疆7个省为“一般”,广东、山西、江苏、四川、甘肃5个省为“较差”,天津、北京、吉林3个省为“很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定量的角度对2008-2014年全国23个省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结论:

第一,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4年,全国23个省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平均得分值分别为100、121.6、116.0、128.2、184.8、134.5、126.7,其中只有6个省绩效得分下降,其余省均呈递增趋势,表明我国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总体绩效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4年,全国23个省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绩效评价平均得分值较高的省份有河北、山西、福建、甘肃、贵州等,均为经济欠发达和劳动力净输出省;平均得分值较低的省份有天津、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均为经济较发达和劳动力净输入省。这表明,近年来许多经济欠发达和劳动力净输出省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绩效普遍呈递增态势,许多经济较发达和劳动力净输入省则呈普遍递减态势。

第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绩效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省有安徽、湖南、河北、福建、陕西、青海等,主要为劳动力净输出省;绩效评价为“较差”和“很差”的省有广东、天津、北京、江苏等,主要为劳动力净输入省。这表明劳动力净输出省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绩效水平,普遍好于劳动力净输入省。

(二)对策建议

1.针对劳动力净输出省和净输入省劳动力特点加强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

近年来,我国劳动供求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发达省份制造产业转移至欠发达省份以及异地务工人员回流,经济欠发达和劳动力净输出省政府通过购买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绩效不断提升;而经济较发达和劳动力净输入省由于公共就业训练机构建设滞后、未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劳动力培训的需求,导致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绩效有所下降。为此,应该针对劳动力净输出省和净输入省劳动力特点,加大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力度,加强各地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给,及时向务工人员提供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相匹配的就业培训服务,带动提升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2.扩大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投入规模和购买范围

当前,全国各地还普遍存在政府购买公共培训服务投入不足的问题[9]。对此,一方面,应增加购买服务资金规模,加强就业培训新技术和新设备投入建设,提升就业培训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切实加大政府购买公共培训服务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扩大政府购买公共培训服务的购买范围,在增加向就业训练中心等传统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供给机构购买服务的同时,大力鼓励和扶持就业培训服务类型的社会组织发展壮大,逐步加强向有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

3.加强不同地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合作与交流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区域差距较为明显,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差距就更为显著,应加强各地区之间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公共就业培训服务均等化发展。一方面,应加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交流,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公共就业培训的先进技术、资源配置、管理经验等。另一方面,推动各劳动力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建立劳务合作交流机制和平台,加快推进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一体化进程,促进不同区域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参 考 文 献

[1]张萌,王家耀,吴建,等.政府购买绩效合同管理基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12):54-56.

[2]钱海燕,沈飞.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以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例[J].财政研究,2014(3):64-67.

[3]魏中龙.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34-160.

[4]王春婷.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传导路径分析――以深圳、南京为例[J].软科学,2015(2):1-5.

[5]徐建中,夏杰,吕希琛,邹浩.基于“4E”原则的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框架构建[J].社会科学辑刊,2013(3):132-137.

[6][7]赵学群.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政法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3):114-116.

[8]钪芨矗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7-128.

[9]张海枝.我国区域公共就业服务效率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法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1):36-42.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 Purchasing Public Employment Training Services in China

Luo Yuting, Tu Yongshi

Abstract Through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 performanc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government purchasing public employment training servic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level of government purchasing public employment training services in China, and a tendency of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many less-developed provinces solely as labor force suppliers, which generally boast better performance levels than provinces solely as labor force receiver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forces in provinces solely as labor force suppliers or receiv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urchase public employment training services,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public employment training services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scope of purchase should be enlarged, to further facilitate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public employment training services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技能;测量;评价;

Studies the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Abstract: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methods for surveying and evaluating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and is expected to provide beneficial insight on students' future training and teaching skills.

Key Word:teaching skills;survey; evaluation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1]。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使师范生学会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很有必要。在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中,教学测量和评价占有重要地位[2],它具有检查教学效果、鉴定教学质量、控制和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因此,探讨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研究教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一、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施对象和方法

教学技能训练的对象是2013级日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共62人两个行政班。上课时间安排为九周,每周两个学时。

由于人多课时少,我们决定从十大教学技能中选择导入技能和讲解技能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并规定了教学技能训练时可以选择的内容和课题。

为了便于比较,备课时便于学生互相商量切磋,可以2-5人同选一个课题进行讲解;根据所选课题,每人讲课时间为5-15分钟不等,侧重1-2个教学技能的训练;在认真备课试讲后,开始正式讲课录像;讲课录像结束之后,至少有15位以上的同学给出书面评价,即填写教学技能训练评价表并提交;在学生讲课之后老师随时作出评讲,指出学生讲课的优点与不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做到在评价过程中每位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他人的评价者,也是自我评价的人[3]。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评价指标体系是若干评价指标,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所组成的集合体。它规定了评价的范围、内容,是对讲课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也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每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分配指标权重(即一组归一化的数字)以及编制评价标准,也就是确定教育价值判断的尺度和准绳。

根据以上实施方案,以及日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我们设计的教学导入技能训练的评价表如下面的表1所示,讲解技能训练的评价表如表2所示。

然后,确定评价标准的等级数量和标号,一般说来等级数量越多,分等精确度就越高。我们采用"优、良、中、差"四等作为等级标度。在上面的评价表中,对于权重为0.10的指标,评价得分是9-10分的确定评价标准的等级为"优",得分是8分时为"良",得分是7分时为"中",得分是6分及以下时为"差"。对于权重为0.15的指标,评价得分是14-15分时为"优",得分是12-13分时为"良",得分是10-11分时为"中",得分是10分及以下时为"差"。对于权重为0.20的指标,评价得分是19-20分时为"优",得分是16-18分时为"良",得分是13-15分时为"中",得分是13分及以下时为"差"。

对于这类概念模糊的"优、良、中、差"等级作为标度的定性指标,可以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处理[4]。

三、评价数据的汇总与计算

1. 评价数据的汇总

对于导入技能训练的某学生1,由22人提交的评价表数据的汇总、整理,得出"优、良、中、差"每个等级的评价人数占总参评人数的百分比,如表3所示。

对讲解技能训练的某学生2,由20人提交的评价表数据的汇总、整理,得出"优、良、中、差"每个等级的评价人数占总参评人数的百分比如表4所示。

由表3表4中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评价者对被评者在某项指标上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人认为是"优",有人则认为是"良",有人认为是"中",有人则认为是"差"。

以上作为示例,给出了2位学生的评价统计表。用同样的方法,做出所有学生(62人)的评价统计表。统计时采用了百分比的办法,将所有指标的评价数据都列于统计表中,这些数据便构成一个评判等级矩阵。

2、评价数据的计算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本学期参加教学技能训练的62位学生的百分制成绩E1,……,E62。

由上可见,将多人参与的评价表汇总统计得到多个矩阵,最后按照模糊数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计算,得到了量化的评价结果。用这样的评价方法,既可以评价学生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综合教学效果,又可以看出各项目的评价等级,从不同侧面了解被测评者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四、结束语

本文对2013级日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进行了测量与评价,按照模糊数学的方法,利用模糊集和与权重集合对教学技能训练评价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矩阵计算,得到了量化的评价结果,反映了被测评者的优点与不足。

由以上分析可知,科学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基础,如果指标及指标权重的大小、评价标准确定得不理想,那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另外,要努力排除主观因素,客观地进行评价,评价的可信度才会提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待对今后本专业的教学技能培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林忠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的专业素养[J]. 继续教育,2008.9,pp69-70.

2. 陈雷. 计算机教学测量与评价方法初探[J]. 现代交际,2015年6月刊,总第410期,p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