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一、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在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到位

在事业单位中对会计电算化进行运用实施,首先就需要对可以与其相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合理建立,进行一定的约束,从而促使会计电算化爱使用的时候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大多事业单位中相关的管理制度都没有足够的严密性,科学合理性不强,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也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的遵守,这样就为会计电算化的健康稳定的运转埋下了一些隐患。

(二)财务工作人员达不到当前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在财务方面。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事业单位中财务工作人员的达不到基本业务素质要求,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在财务以及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不达标,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只能处理时一些日常的业务,无法对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进行相应的提高;而且,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对计算机也做不到良好的运用,虽然他们都受到了计算机培训,但是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薄弱。

(三)不能正确的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各级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实施的重要性不能正确的认识。而且,在财务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工作方式被人们普遍接受并长期使用,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大多是建立在传统手工记账工作方式的基础上的,在这一方面,想要对人们长期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变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在事业单位电算化运用的时候,一些财务负责人不能对这方面的知识全面掌握,对会计电算化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更是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以及普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持续发展措施

(一)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开展会计电算化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基层单位促使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事业单位中实际的管理需求进行结合,为会计电算化的逐步实现创造一定的条件。另外,在一些会计电算化还处在开展初期的事业单位中,需要应用业务管理部门所推广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及能够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

而对于一些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事业单位,其会计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大多不是一般通用软件能够满足的,因此,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适用于自身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开发。在对会计电算化以及全面实现的单位,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以及系统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完善,促使它与单位内部中的其他管理系统进行联网,从而使事业单位中管理系统的整体现代化得以实现。

(二)对事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的人员培训力度进行加强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开看,在我国事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主要受到了专业人才紧缺的限制,想要促使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就需要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进行加强,促使事业单位对会计在职人员开展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培训。

其中,在培训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将在工作人员分为系统维护、系统设计、系统操作以及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划分对工作人员展开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在现代社会,应该促使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掌握逐渐发展,事业单位中在职会计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一种专业知识。另外,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纳入会计证考试、在职会计人员培训以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课程培训中。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begins to realize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jec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demand. The training mode should not only be expert mode, but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mod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ex mode should be more.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can carry out personnel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expert mode.

关键词: 普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复合型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y;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rsonnel training;multi-skill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171-02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

参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0)》最新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是连续三届(2007―2009)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依旧遭遇就业寒潮,又出现了毕业生滞销现象,被划为“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即告失业风险型专业,可见该专业就业问题的严峻性。

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报告也指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计算机类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目前IT行业每年存在至少5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各大招聘信息显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保持全年行业需求的最高,月月居十大热门行业榜首。如果从市场提供的需求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至少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毕竟计算机现在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

由上可知,“就业难”并不是简单的“人多岗少”,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高校培养了很多知识、能力、结构各个方面难以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症结所在

对黑龙江省25所本科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黑龙江省高校管理者、专家学者等进行了访谈,共收回这个专业毕业生访谈问卷300份,收回计算机相关用人单位访谈问卷65份,访谈12所高校的60位高校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下面对相关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2.1 专业布点多,专业培养规模偏大。通过调查,黑龙江省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0所,占到了总数的80%。我国约有1180余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超过80万,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都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这势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专业规模与结构之间的矛盾。部分高校设置专业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了解不够,对需求缺乏充分论证,低水平建设问题突出;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需要,更难以适应IT行业的从业要求,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和总量不足并存的现象。

2.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文字表述也大同小异,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目标形同虚设;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面前稍显乏味与无力。有的大学总的培养目标差别明显,从培养精英人才到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相差无几。试问:两高校定位不同,资源配置、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体制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怎会如此一致?矛盾引起反思,正是因为处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往“一流高校”这条“单行道”上行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校并未真正实现“分工与合作”,相似的知识结构、相似的能力架构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人才输出 “阻塞”,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的严重混乱。

2.3 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脱节,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下的人才培养规格单一。通过对17所非师范类普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比较可以看出,有13所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极为相似,文字表述大同小异。有的高校貌似创新,其实是文字顺序的调整和简单重复;有的高校文字叙述有所不同,涉及的内容却相差无几。有7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甚至照搬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高校毕业生多了,为什么用人单位还是觉得没人可用?访谈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毕业生缺乏个性,同质化严重。(17所高校分别表示成下面的:A、B、C、D、E、F、G、H、I、J、K、L、M、N、O、P、Q)

由表1计算得出各个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相应的公共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理论选修课学分占理论总学分的比例、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2.4 公共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大约是18%―26%,比例比较高,但是从具体课程上来看,课程门类普遍较少、且传统,很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不能与时俱进;每门课所占学分较多、学时较长,一些真正能够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开设的却很少;公共课普遍缺乏通识教育的内容,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不能够反映出各个学校的特色和地方性特点,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加大就业的难度。

2.5 通过比较来看,各个学校的基础课比例相差很大,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最高的是为50%,最低的为12%。有F、G、I、J、N等5个学校的基础课不明确,跟专业课划在一起或者列入公共课中,课程弄不明白,如何定位?从具体的基础课课程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的范围还是比较窄,缺乏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这势必造成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口径窄,影响学生研究问题的角度以及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

2.6 选修课学分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比例,各个学校之间相差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低的L大学只有8.29%,最高O大学达到44.12%,多数在20%―30%之间。从比例偏低的这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必修课门数比较多,教学时数比较长,计划性很强;选修课程门数比较少,教学时数比较短,灵活性不够,培养出的学生知识和能力单一,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社会需求进行选择,只有设置合理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社会需求。

2.7 实践课占总学分的比例集中在15%―22%,G、H两个学校低于15%,比例最低的学校H只有10.78%,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比例较低,这与学校定位和总目标相悖;只有一个学校P比较高,比例是27.93%,大于等于20%的只有6所高校:Q、P、M、A、B、C等大学。实践课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高校普遍重视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进行学习研究的自由空间,但是从已有资料和访谈可以得出,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多是松散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对实践成绩的评价脱离实际也过于粗糙简单。

2.8 高校普遍的状况是专业课所占比例不高,就是因为公共课和基础课所占比例过高,导致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减少。专业课设置不够合理,这直接影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约有78.8%左右的毕业生认为,在所从事的相对对口的工作中,他们比较少地用到本科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差,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使得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的知识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无用武之地。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人才复合模式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体制上看,解决人才缺口的主要办法仍是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教育主管部门、院校、企业开始意识到高校计算机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应该都按照专业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而是多种模式共存,复合模式应更多,只有一小部分研究型大学可以继续按照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为这个领域培养能够创造知识的人才,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知识的人才,这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的关键。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自身存在的特殊性,造成计算机专业成为没有专业的专业。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没有自己的对口工作,二是作为工具为其他产业提供辅助服务,因此“专业+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根本上讲,计算机是一种载体,只有与某一种被载体相结合时,才能形成真正的专业。纵观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和通过访谈各位专家学者,可知该专业的存在基本上是建立在学校其他专业的基础之上,知识更新快、交叉学科多、应用领域广,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68.8%的毕业生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较具有计算机技能的其他专业的从事该工作的毕业生没有多少优势,如今单纯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已经很少了;90%以上的用人单位反映需要专业复合型的人才;68%的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应聘者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们被选择的关键指标;53%的用人单位表示不在乎应聘者的专业,但是需要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学习背景。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相关方面的人才,需要更多的是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去;需要更多的是多学科、综合性、高层次的人才。所以这里提出“专业复合型”人才,不是大家熟知的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简单复合型,而是“专业+计算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计算机为基础,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同时在某一个具体的专业方面又能出类拔粹的人,达到计算机学得透、专业学得精;此类模式培养既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理论与基本技能,又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专业复合型的培养模式。有的院校已改变了“知识+知识”的简单模式,而逐步走向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了计算机方面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了专业复合型教育的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计算机功底扎实,又深入掌握了管理或其他专业的理论与技能,因此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这种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计算机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庆年,桑玉军.对走出教学改革误区的几点看法.中国高等教育,2008,(15).

[2]许燕.国内外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7).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1.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意义

1.1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内容

第一,经济性,合理审查预算编制和支出。

第二,效率性,审查行政单位的经营效率。

第三,效果性,合理评估单位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工作计划目标与预算执行情况等。

1.2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意义

首先,采取效益审计,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避免单位职工滥用职权。效益审计是审查行政事业单位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济性,对单位运营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单位的公权力有约束作用。

其次,加强效益审计,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节约纳税人支出。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大,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运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纳税人和国家负责,保证收支的合理性,不能浪费国家资源。

2.加强效益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的措施

第一,将效益审计和满足对外公告要求结合起来。近几年,在国务院的委托下,审计署对全国人大委员会所做的审计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媒体将其称为审计风暴。审计长李金华明确指出,今后需要加大审计报告公告力度,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报告外,其他设计报告必须对社会公告。而效益审计的出现,顺应了审计报告对社会公告的要求。进行效益审计,对单位资金使用的效果性、经济性和效率性进行审查,不仅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也披露了被审计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合理调整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加强职工培训。实践证明,需要不断创新效益审计方法,将采访和调查研究方法贯穿效益审计工作全过程,统计分析方法贯穿于采访和调查研究方法中。效益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经知识、传统审计知识以及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法律学、社会科学、数学以及公共财物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拓展思路,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惯性思维,在研究问题时,从宏观性和深度上分析。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基本都毕业于会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无法适应效益审计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合理调整效益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但是这个调整是有一个过程的,当前任务是增强效益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效益审计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经济学、公共财务管理学、社会学等科学的专业知识;效益审计实务培训;国内外效益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必要时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或学者到单位开展专题讲座,有效解决审计机构、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难题,保证效益审计意见的权威性。

第三,将现代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结合起来。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较高,但是审计工作电算化水平落后,从而制约着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否则就失去了审计资格。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电算化系统,且收费和注册都设置了相应了管理系统。科研机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科研项目;检验、检疫行业都配置了报验系统,由此可知,不管从财务方面来看,或是业务方面来看,被审计单位已经完全进入了计算机管理时代,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如果不了解计算机审计,则无法开展效益审计,甚至连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也无法开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做好效益审计,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充分利用局域网、互联网和计算机,提升采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效益审计效率。被审计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电子信息库,具体包括财务数据,与审计相关的其他管理数据。采用分析性复核、风险评估、抽样审计以及内控制度测评等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将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同行业单位的横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全面地反映被设计单位的发展历程、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四,将效益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审计评价是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效益审计和其他审计的不同之处。我国行政事业效益发展历史较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理论研究也不够系统。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不管是财务方面,或是业务方向,都制定了一些评价指标和考核指标,可以以此为基础,借鉴和吸收国外效益审计对同类事业单位的评价体系内容,找出评价、考核指标中不合理之处,并进行改进。同时,举办效益审计理论研讨会,可以邀请参加效益审计实践的审计领域、财经领域的专家、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人员、社会公众参与讨论,经过反复实践和验证,逐渐形成与我国国情相符的行政事业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站在评价范围上分析,可以从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决策过程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等方面来评价行政事业效益审计。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财会

1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数据获取、输送、检测、分析以及使用等多个方面,由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组成,主要处理信息数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获得了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会计记账模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应在财会工作中有效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首先,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解放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网络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内控理念,减轻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量。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实现高效计算,提升了财会数据统计与审核批准的效率。其次,应用专业财会软件可以提升数据的准确度,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了专业的财会软件,使得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特殊需求快速统计财务数据,并完成自动计算、分析与汇总,在提升结算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保障了财务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再次,行政事业单位配置了财会服务器,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大容量存储,以往财会工作需要手工书写大量的财会数据,需要保存较多的财务账目,增大了查询难度。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使用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且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配备了专门的财务服务器,可以专门保存财务数据,保证了财会数据的安全性。最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便于用户查询。在完成财务信息的处理工作后,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查询财务报表。一方面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可以在允许范围内查询到需要的财会检索信息,另一方面,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网络调查,确保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情况。

2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运用中的问题

首先是信息化程度角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理念比较落后,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财务工作也没有实现信息化。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理念比较落后,虽然可以实现财务的信息化处理,但管理人员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其次是财务软件缺乏针对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软件需要体现出不同的使用功能。但当前多数软件公司只是开发了通用性的财务软件,并未针对每个单位的不同情况增加模块功能,以致开发的财务软件无法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降低了财会管理水平。再次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较快,但缺乏安全性。当前计算机网络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安全性却越来越低。财务工作具备较强的保密性,若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做好安全管理措施,则会导致各种不利影响。且很多网络泄密与盗窃行为不易留下证据,基于安全性考虑,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宁愿采用手工财会方法,也不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最后是缺乏计算机技术与财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兼具计算机技术与财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财会专业并未融合,以致缺乏两者的复合人才,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1]。

3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中的运用发展趋势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均开始在财务工作中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会计行业呈现出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3.1会计电算化

当前很多高校均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尤其以高职学生居多。会计电算化属于会计发展史的重大改革,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可以提升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且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会计核算质量。

3.2会计信息化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手工记账方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属于财会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外界复杂的竞争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管理系统,以便及时获得外界的财会信息,实现信息化管理。随着时代的信息化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也开始兼具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以及会计决策等功能,最终实现会计的信息化。

3.3会计网络化

会计网络化主要指的是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应针对财会工作建立内部网络,并做好财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管理协调工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获得相关的工作记录信息,从而实现会计网络化。3.4会计智能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面临十分复杂的数据信息,为了降低会计工作的烦琐性,实现信息化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应实现智能化,可以处理简单的智能工作,提升工作质量水平。

4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工作的运用对策

4.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进一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应具备风险的管控意识,促进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风险意识主要指的是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应获得准确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并完成数据的整合,安全保存相关的财务数据信息等。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实现,要求各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具备较强的风险管控意识,且建立完善可行的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强化监督工作,这样才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2]。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应带动全体员工学习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提升法规执行力度,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于单位发展的关键意义,强化思想认识。且单位领导也应定期听取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与风险的管控效果,要求员工严格按照财务规则办事。

4.2强化财务信息的内部审计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在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后应强化财务监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是确保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相关审计人员应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评价与检验财会效果,并检测财务软件的可靠性,提升会计核算质量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定期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落实监管程序,优化内控环境,尽力减少实际效果与预期控制目标的偏差。同时,还应做好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邀请社会审计人员参与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水平。除此之外,内部审计应重点在于事前预防,全过程的采取监督措施,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共性问题,由根本上进行分析解决。

4.3保障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若没有重视基础的会计工作,则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后的报表也缺乏真实性,无法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财会工作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与经营管理决策,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占据十分关键的位置。为了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准确性,单位应严格制定财会管理制度、财会管理规范以及内部审核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确保财务数据传输、处理以及报表汇总的合理性,为财会信息化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财会工作的应用依然需要人工控制与操作,并依托于真实的财会数据。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以促进信息技术在财会中的顺利应用。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建立信息化的网络监管系统,成立高速财务会计信息通道,以便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节省开支,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处理工作的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信息备份工作,以防遗漏重要的财务会计数据。

4.4培养复合型的专业财会人员

首先,会计人员应掌握新型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专业软件的更新周期也不断缩短。财会领域也不例外,财会软件的更新与研发工作均影响着会计工作效率。对此,会计人员在掌握账目核算与处理技术的同时也应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与高端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以有效适应财会技术的更新频率,进而做好财会信息化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化的办公系统,并配备信息化的办公设施,此时财务人员还应可以在计算机平台系统完成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预算以及财务报表汇总等工作,以便综合利用各财务信息,做好财务数据的安全维护工作。其次,会计人员应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以往财会人员掌握的知识大多为一个专业领域,但应用信息技术后,财务工作流程得以简化,减少了财会工作量,此时应充分利用富余时间进行强化学习。同时,财务人员还应学习多项财会技能,加深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以更高水平的财务技术面对信息化的挑战。最后,财会人员应扩大财务知识的广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此时财会人员应掌握多种知识技能,以有效应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信息时代下,财会工作涉及企业的各个领域,会计人员应在掌握专业会计知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会计知识的广度,增大自身的知识面,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且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岗位培训考核的方式提升培训效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接触更多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其间,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强化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资格考核认证工作,这样财会人员便可以在提升自身素质水平的基础上拓展财务知识的广度,并将所学的知识均应用至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促进财务信息化的顺利完成[3]。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 计算机专业 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一、技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喜与忧

近几年来,技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技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一般都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就业应聘时能提供给招聘单位的在校时的各种作品,或者是获得各种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较多大大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然而,根据我们对本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比例为20%。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当技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近80%的回答是“边做边找,工作压力太大,有更好的单位就‘跳槽一。三是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挤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技工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学习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只要有一定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并不比那些上课玩游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差,有些用人单位注重的是计算机某个方面的应用能力够用就行,不需要很全面很专业。因此,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们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二、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确定一种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弄清楚用人单位需要怎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人才。

根据我们对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对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调查得出结论是知识结构方面包括:

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基本知识;文字编辑、图像图表处理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及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应用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力方面主要有:对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编程及软件开发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安装、检测、维护、维修的能力;对计算机设备、网络和机房的安装、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强化基础、拓展特长、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来实施培养,具体的总结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

1.一套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2.两个阶段

用人单位对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计算机专业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将学生在校前两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

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3.三个强化

(1)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

(2)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为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必须以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而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才能,加强实训课程教学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3)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现代企业的员工素质也要求我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

4.四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

(3)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互联网上进行可持续的学习,完成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

(4)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技工学校难以应负,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训课自然而然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