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健康评估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高院校 护理专业 健康评估

引言

传统诊断学随着护理发展不再满足当今护理的需要,具备一定沟通技巧采集被评估者的健康史,巧妙地对被评估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并提出及时、全面、准确的护理诊断的健康评估能力成了当今时代的护理基本功。这种能力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沟通技巧、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准确的判断、总结、归纳能力。学校应该如何培养专业素养高的学生,成了一个重点问题。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教学现状

1.1学生的学习思想禁锢。

首先,学习健康评估能力并不只是学习应该具备的护理技能,应该把健康评估的救死扶伤理念深入学习与生活当中。学生对健康评估能力的学习重点仅在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培养救死扶伤的理念。如学习静脉输液的时候,学生只是机械学习应该在什么地方进行注射,并没有考虑到被评估者是否害怕输液,对于针头是否有恐惧的想法,是否对于什么药物有过敏的现象。救死扶伤理念并未在护理学生的脑海中,所以并没有养成健康评估能力的惯性思维。

1.2教学方式不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到期末的时候以笔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传统的评估方式不再适应当前护理专业的健康评估。尤其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缺乏对健康评估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和考试制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背诵、反复记忆,并不能达到学习课本知识就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的效果。

1.3学校安排专职教师的缺失。

一些职高院校安排护理专业课程的时候,全部教学任务都是由内科科研教师完成。这些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直接来到岗位上从事内科教学和临床医疗的工作。这些教师通常自身缺乏护理知识和专业实训,尤其在近几年刚刚推广的临床护理面前,更是缺乏系统认识与操作。在教授护理专业知识时将健康评估课程与医学诊断课程混为一谈,教授过程与诊断学相似,没有把健康评估能力的专业特点展示出来,这是不符合护理专业教学目的和目标培养的一部分。

学校对于专职教师安排岗位不合理,没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将健康评估与诊断学当成类似课程来上,沿袭传统教学方式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所以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通过背诵记忆取得好成绩,并没有将救死扶伤理念深入到学习中。

2.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能力的途径

2.1与医院合作培养专职教师。

当今情况下,学校在教师选择上并不是随心所欲地选择更好的具备更多实践的教师,但是学校选择医学院毕业大学生的时候,需要注重对专职教师的培养。比如:新来的教师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学校要与医院合作,定期安排专职教师去医院进行讲座传授经验知识,并安排教师定期去医院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这样教师将自己在大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在一起,教师通过学习将诊断学与健康评估学分开,在授课过程中将健康评估的专业特点展示出来。

2.2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

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当今,传统理念传授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当今教学。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能沿袭原本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笔者认为授课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任命一个组长,由内科教师带着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先给学生演示,然后学生几人一组相互教习。教师少学生多的时候,教师不能顾及所有学生的操作熟练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小组组长负责报告小组完成情况。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构,时常组织学生参加培训,进行专题讲座,不仅对学生深刻护理教育的理解有好处,还可以加强医护之间的学习,使学生从观念上提高对健康评估的认识。

2.3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学习理论知识也是如此。要想学生将救死扶伤理念铭记于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和换位操作。比如:在健康评估的时候,以最好的朋友为被评估的对象,好朋友会仔细地、巧妙地采集你的健康史,对你是否对什么药物有过敏现象,是否对医院有一种排斥心理,你的热情沿用到实际情况中,也会感染到你的被评估者,对你放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换位操作,你要给自己的好朋友注射,你会关心他是不是会疼,要怎样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在被评估的过程中感到安心。这种换位方式不仅可以将自己当做别人,更可以将别人当做自己。有了这种深刻的体会,长期锻炼会使学生对救死扶伤的认识深刻,操作更仔细、更有技巧。

结语

提高职高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健康评估能力,一方面需要学校与医院合作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专职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使传统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换位思考、换位操作。通过这些方式,笔者相信职高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一定会在健康评估能力上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超高倍显微仪健康评估;亚健康防治;公众认知度;公信度

亚健康是指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灰色状态,临床常规检查无异常,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亚健康是可逆转状态,如果通过饮食调理及预防性治疗和清除危险因子,将疾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亚健康状态会向健康状态转变;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可能导致疾病发生。超高倍显微镜(MDI)健康评估具有的宏观性、前瞻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预防亚健康最方便、有效、快速的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首先要让大家从了解MDI健康评估的理论和检查过程入手,提高MDI健康评估的公众认知度。其次,医务人员自身要有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在进行检查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讲解。尤其部队的在职干部,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关心自己的身体,在疗养休整期间,大多与伴侣一起,如果夫妻一同来做MDI健康评估,更是对其进行健康指导难得的机会。

1MDI健康评估的理论

MDI健康评估的理论是全息胚理论。Bradford博士创立的全息胚理论来源于中医理论,其精华是:机体的某一部分是整个机体的缩影,储藏着机体的所有信息,机体任何一部分都具有和机体信息的相关性。血液是信息的载体,血液在形成点滴时信息则以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在血液中。全息胚学说理论告诉我们,无数个血细胞集结而成的血滴是一个高级全息胚,整个人体相对应的部位和各大脏器通过血细胞携带信息反馈到血滴上来。

2MDI健康评估的检测过程

分为活血血液有形成分检测和干血自由基损害遗迹检测。

2.1活血血液有形成分检测待检者空腹,碘酒、酒精棉球消毒右手小指端,用一次性无菌刺血针迅速刺入皮肤1 mm,去掉第一滴血后,用洁净载玻片悬空粘附一滴血液,加盖玻片于血滴上,轻压使之分散,立即置MDI上,用相差视野、暗视野进行显微观测,可以直接观测到血液中各种有形成分:如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血细胞状态变化、血小板聚集、白细胞吞噬功能及免疫功能、乳糜微粒、胆固醇结晶、尿酸结晶、脱落的粥样硬化斑块;还可了解血液流变学中高凝、高黏、高聚状态,病理生理变化等,对健康状况、疗效估价、预后判断及研究各种疾病提供了重要信息。

2.2干血自由基损害遗迹检测针刺右手小指端,获得直径2~3 mm的一滴血,用一片洁净的载玻片连续触及血滴,在玻片上得到一组分开的血滴印,待其晾干,即成为干血片。置MDI上,直接观测血滴中ROTS(reactive oxygen toxic species)斑块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指标,根据全息胚学说的理论判断待检者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及疾病状况。

MDI健康评估通过活血血液有形成分检测和干血自由基损害遗迹检测,无需染色即可观察到血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形态和活力,从而获得细胞水平的真实原始信息[1]。活血片基本再现了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情形,干血片色彩鲜艳、清晰明了,细微变化一目了然。在检查过程中,观看大屏幕上放大近20 000倍的血液细胞投影图像使受检人员印象深刻。加上医务人员全面专业的讲解,给受检人员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健康养生课。

3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MDI健康评估的关键在于其前瞻性、系统性及疾病信息的提早检出,能对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做出预警,并不是检出已患了什么疾病。有些医务人员在与受检者交流时用词不当而造成误会,是导致MDI健康评估公众信任度低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以来大家多重治疗、轻预防;对无症状的身体变化不注意;只相信临床检查的结果,认为健康体检一切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就是身体很健康的标志,对疾病预警不重视,从而使这一全新技术的推广遇到许多困难。要改变这种现状需广大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全面地介绍和宣传MDI健康评估,比如制作宣传栏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在MDI健康评估时,医务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受检者交流,才能有较好的互动效果,否则太专业的解释受检者听不懂,效果肯定差。另外,医务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规范用语,解说时做到客观实际,提高受检者的信任度。

3)有的检查室设计欠妥,一人做检查,其他人可以旁听,让受检者感到尴尬。出于保护个人隐私考虑,MDI健康评估应在安静、与他人隔开的环境中进行(夫妻可以同检)。因此,检查时要劝离无关人员,保持检查环境的安静、相对隐蔽。受检人员感到安心、放心,才能更好地与医务人员交流互动。

4)对离退休疗养首长、部队在职干部、优秀基层官兵来说,平时夫妻两人一同健康体检的机会不多,在疗养期间,夫妻一同受检可相互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他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去除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其遵医行为,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当然,无论何种检查、无论多么先进的仪器都会有不足之处。正如:B超能观察脏器的病变、CT能确诊病灶部位与大小,但B超、CT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检测却毫无办法;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要待脏器损伤、身体病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反映出来等等。MDI健康评估也有其局限性:如不能对特殊器官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某些指标只能定性不能定量[2]就是有待深入发掘的难题。还有一些亚临床的表现由于我们认识水平有限,或研究工作还相对滞后,不能被发现或者已发现但尚不知这些图像特征是否与人体疾病有关;当然操作者的专业水平、责任心是很重要的,有时已有信息表现,但操作者没看出来或不认识就可能放过一些重要线索。全息胚理论创始人Bradford博士就能在血滴上检出左右哪个乳腺上有病理改变,而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因此,MDI健康评估在防治亚健康方面潜力很大,需要我们医务人员不断探索、努力钻研才能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王平,韩慧亚,宋慧君,等.超高倍多相显微镜亚健康血象10 000例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2,

3(2):131-134.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临床;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543-01

我国护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成效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护士对患者的评估方法、评估内容掌握不全面,而评估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是决定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要评估患者的健康信念及其影响因素,健康信念的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国内外研究表明健康信念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1-2]。

1 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基础

健康信念模式是由霍克巴姆(Hochbaurn)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3]。此模式指信念改变行为,主要用于预测行为、使人们行为趋于健康和实施健康教育[4],国外用该模式对于健康促进、预防保健或健康教育项目、行为干预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5],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健康促进的最常用理论模式之一。

2 健康信念模式的内容

健康信念模式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1)个体的健康信念,即人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人对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防措施的认知等。(2)行动的线索或意向,是指人能否采取预防性措施的促进因素。(3)影响及制约因素,是指影响及制约个体采取预防或健康行为的因素[6]。其中心就是个体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

3 健康信念模式对健康教育评估的指导

3.1 评估个体感知:李湘萍等[7]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发现教育前仅有12%吸毒者认为自身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教育后提高到29%。这提示健康教育有助于吸毒者对自身危险性的估计和判别。在对个体感知到严重度评估的基础上,评估个体对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感知到威胁及其程度。

3.2 评估个体调节:应用健康教育评估问卷:①评估个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社会经济条件等[8]。②了解个体的亲人、朋友、同事等对建议的健康行为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支持程度。③了解个体的亲友中是否有患过相应疾病或健康问题的体验。④个体是否关注媒体对相应健康行为的报道,⑤评估个体是否看重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

3.3 评估个体效果期望:了解个体对采取建议的健康行为益处的认识,个体对这些益处和障碍的平衡,会影响个体是否会采取建议的健康行为。

4 健康信念模式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指导

4.1 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的4个关键因素[9]:感知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益处和障碍来设计健康教育项目。①护士讲解或与患者一起讨论患者目前现存的不良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②让患者了解疾病的临床后果,③与患者一起分析疾病对个人的社会影响。霍小梅等[10-12],对老年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中提出,与患者一起分析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③用药指导④正确测量、记录血压的方法和血压观察的频率及意义。⑤中医自我保健,如按摩、足浴等。同样,适用于消化性溃疡[13]、乳腺癌术后患者[14-15]、Ⅱ型糖尿病患者等。国外专家汉森子笃茉莉等[16]也证实健康信念模式是一种强有力的理论模型。因此,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7]。

4.2 对疾病依从性的健康教育: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相关知识、地区、性别、收入状况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相对常规健康教育而言,更能提高CRF患者的饮食依从性[18],对高脂血症患者、糖尿病等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促进作用[19-20]。

5 讨论

护理工作者可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全面规范地评估患者的认知程度和需求,根据患者的健康信念高低来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有针对性,而且,通过对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评估,护士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当然,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的缺陷和不足,而健康信念模式特别强调的是患者的认知,如患者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知等,这就有可能违反一些必要的保护性保密原则,造成或加重患者不必要的心理紧张。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张美芬.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J].护理研究,2001,15(6):311-312

[2] BluvolA,Ford-Gilboe M.Hope,health work and quality of life in families of stroke survivors[J].J Adv Nurs,2004,48(4):322-332

[3] 周更苏.霍克巴姆健康信念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49-50

[4]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 李映兰,周阳,李丽.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7,22(8):79-80

[6] 余江,王仙园。21世纪健康促进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发展中华护理杂志[J].2004,39(6) :437

[7] 李湘萍,万巧琴,肖顺贞等.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583-585

[8] 谭秀瑜.健康信念模式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教育,2005,23(12):69-70

[9] 靳雪征. 健康信念理论的建立和发展[J]. 中国健康教育, 2007,23(12):945

[10] 霍小梅.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0,6:114-115

[11] 李红艳,刘晓波,辛红菊等.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5):633

[12] 符爱民,诸蕊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5):1365-1366

[13] 李彩侠.健康信念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141-1142

[14] 李素萍.健康信念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69-70

[15] 陈瑜,夏海鸥, Deborah Oakley等.护理干预对促进上海市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信念及行为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5:401-404

[16] 蒋梅,刘晓晨,张兰等.健康信念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9:807-810

[17] 符爱民,诸蕊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5):1365-1366

[18] 陈栋,唐幸丰.健康信念模式在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6):37-38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神经内科;护理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之一。健康教育可以从心理与思想层面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配合度,进而实现护患积极的有效配合,降低患者痛苦,取到良好护理效果的目的。本文作者对本院2014年神经内科收治的初次住院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估,并与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取2016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272例为本次研究对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6例。对照组中,男70例,女66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56±3.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0.8)年;脑梗死50例,多发性脑梗死21例,脑出血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观察组中,男74例,女62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54±2.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1.7±0.9)年;脑梗死40例,多发性脑梗死31例,脑出血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强性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健康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掌握具体方法,成立专业的健康教育小组,按医院非手术科室病人健康教育指导评估表统一实施。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渗入病房进行一对一宣教并定时评估。

1.3健康教育内容和评估标准

1.3.1健康教育的态度首先要求护士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开启“亲人式”人性化服务,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护士与患者交流时要专注,态度和蔼,亲切,交流内容简单明了,每次指导的内容以患者能掌握为准,不宜宣教过多[1]。本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应用民族语言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并可通过动作、表情、图画、文字等多种形式帮助交流困难、文化程度低的病人进行健康宣教。1.3.2健康教育具体内容按医院规定的非科室健康教育指导评估表实施。其表分为入院宣教评估,各种检查指导,用药及特殊治疗指导,饮食卧位康复指导和出院指导等五大部分。入院宣教评估包括介绍评估护士自己,介绍病区环境,呼叫器使用等,介绍作息、探视、陪护安全相关制度3个小项。各种检查指导包括各项检查(抽血检查、CT或心电图、彩超)的准备及配合指导,特殊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3个小项。用药及特殊治疗指导,包括用药种类,各种药物使用时间及目的,各种药物的目的及注意点,特殊功能锻炼方法与步骤及其他6小项。饮食、卧位康复指导包括各种饮食种类及注意点(重点为糖尿病饮食),卧位种类及注意点,床上活动的目的及指导,翻身的目的及指导4个小项。出院指导包括出院药物运用及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健康教育行为,功能锻炼,出院后随访的有关注意事项4个小项。

1.4观察指标

通过本院健康教育指导评估表进行评估,护士长或护理部抽查。每一小项按健康教育宣教后的病人知晓率为考核标准,分为3级,相应评分为5、4、3分。A级病人知晓率为80%以上,B级为60%~79%,需对病人缺项进行补课,C级为60%以下,需再次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指导评估结果

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观察组教育评估平均分(82.10±4.8)分,及格率90.17%,病人满意度94.97%;对照组平均分(36.2±7.2)分,及格率21.06%,满意度4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指导评估比较

两组健康教育指导五大项评估,A级、C级病人知晓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健康教育是目前护理界广泛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而健康教育关系到人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正是人们在生存及发展中对生命健康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护士工作的目标不仅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应从心理、生理等方面帮助病人,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住院病人采取健康教育指导与评估是帮助病人治愈和预防疾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健康教育指导评估观察组教育评估平均分(82.10±4.8)分,及格率90.17%,病人满意度94.97%;对照组平均分(36.2±7.2)分,及格率21.06%,满意度4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健康指导五大项评估A级、C级病人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评估,能增加患者及家属防病治病的医学知识,从思想、心理、生理等多方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正确了解,达到护患有效配合,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并对患者建立良好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文献[2-5]报道一致。但不同点在于:(1)本研究针对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分为入院宣教,各种检查指导,用药及特殊治疗指导,饮食卧位康复和出院指导五大项20小项,进行量化指导,治疗后进行病人知晓率60~70%和<60%,则重新宣传补课。这种健康教育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效果较好。(2)重视心理指导,本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应用侗语、水语、布依语、苗语多种进行宣教指导,入院后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忧郁型、兴奋性、中间型分类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这种将病人心态调整积极乐观状态,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3)由于神经内科脑出血疾病多数是慢性,易复发的疾病,需长期服药,多种药物共服,易产生不良反应,药物依从性是防止复发的关键之一。本文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强调用药的目的、种类、不良反应和服药的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评估,能提高病人对药物治疗的认识,能正确对待药物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真正认识到坚持眼前的重要性,增强药物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消除不良因素,延缓或降低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评估,应注意以下问题,才能事半功倍,收到满意效果。(1)树立现代化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护士应加强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使自己的知识能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是搞好健康教育的保证。(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和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掌握沟通技巧才能健康教育指导,评估达到预期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坚持评估的原则。临床的沟通方式有语言性沟通,肢体沟通,形象沟通,辅用具沟通等多种方式,甚至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6]。这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态度诚恳,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总之,获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是检验护理人员沟通有效性的根本标准。(3)家属的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内科疾病患者,特别是神经内科患者多数需要家属日常的生活辅助和护理帮助。因此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针对性向家属传递病情信息,解答家属的疑问交待治疗和药物的目的,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参与临床生活护理,特别是肢体功能康复的锻炼,以便胜任出院后患者的功能康复。(4)住院病人专科的健康教育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专科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不同民族文化程度,病情存在的较大差异,如何针对性更科学合理进行健康教育等,需进一步研究。寻找更好的专科实施方案和健康教育的评估标准是今后研究的目标,前瞻性研究和评估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70-671.

〔2〕焦坤,乔宏,吴志华.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33-35.

〔3〕伍琦.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136-137.

〔4〕何建蓉.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6):105-106.

〔5〕海丽红,张宏敏.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0):22-23.

对健康评估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床经验 健康评估 教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2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56-01

在医学教育中,《健康评估》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它相当于临床医疗专业的《诊断学》,是联系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桥梁课程。在面向护理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健康评估》课程的老师们大都有同感:老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费力。这门课程的理论较深奥。对于从未接触过临床的学生来说太抽象。这就要求老师能将深奥、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而这一点只有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才能做到。但笔者多年从教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教《健康评估》的老师并无临床经验,有许多老师是临床医疗或护理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一毕业就直接分配到护理系从事《健康评估》教学工作,毫无临床经验可言。那么有、无临床经验的教师在《健康评估》的教学中,教学效果究竟如何?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一个相应的研究。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有、无临床经验的《健康评估》教师的现状及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方面相关资料和数据较少,并且亦少有有、无临床经验的《健康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具有临床经验的教师与无临床经验的教师教授《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求证具有临床经验对于《健康评估》教师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期对《健康评估》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及实验依据,以科学的证据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级大专护理专业6个小班共312人为研究对象,3个小班156人为实验组,3个小班156人为对照组,均为女性。6个班级的学生在基础成绩、年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6个班大专护理学生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班。分为实验组(使用具有临床经验的老师教学)、对照组(使用无临床经验的老师教学),每大组均分为3班,称为实验1班、实验2班、实验3班和对照1班、对照2班、对照3班,每班52人。选取2组《健康评估》专职教师,实验组有临床经验,对照组无临床经验,2组教师在平均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教师大学毕业后从事6年或6年以上临床工作后再担任教学工作,对照组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担任教学工作。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使用相同的教材、课时数、教学进度表和教学日历。

1.3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教学效果由平时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分别赋予10分、30分、60分的分值。并结合学生对课程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对比见表1

3.讨论

教师是课堂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能力、情绪等都会影响课堂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要想进行成功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有研究[1]显示《健康评估》是一门涉及较多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科,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3.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很难,35.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较难,59.3%的学生认为难度一般.1.8%的学生觉得课程容易。学生普遍反应课程难学。内容多,比较抽象。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实践技能操作、多媒体教学、课堂病例分析和讨论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周丽娟等[2]通过观察研究认为《健康评估》课程是连接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教师必须对解剖、生理、病理生理以及临床疾病都要有清晰而又深刻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医学领域拥有的知识越丰厚,越扎实,知识面越宽,知识的掌握能力越高,他们的授课内容就越生动、具体。

本研究提示,在《健康评估》的教学工作中,有临床经验教师任教班级的平时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无临床经验教师任教的班级。教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将所教内容教活,课堂才不会空洞乏味,并且临床个案可信手拈来,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便于开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将知识与病例结合起来分析,知识便更能学得牢固,领会透彻。

本研究为《健康评估》师资的科学配备提供了依据。故我们在以后健康评估的课程建设中,应尽可能选用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

参考文献:

[1]沈雪艳,陈三妹,赵伟英. 不同层次护理学生对健康评估实践教学的评价[J],护理研究,2009,23(8):2056-2057.

[2]周丽娟.浅析影响健康评估课堂氛围的因素.素质教育论坛[J],2011(1):18-19.

相关期刊更多

舰船电子对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

金融队伍建设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