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容营销形式

内容营销形式

内容营销形式

内容营销形式范文第1篇

热词:媒体融合 新媒体 营销

2014年新闻界的大事件,首先表现在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常态,这对于出版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既带来了图书内容等方面的更新,也给传统的图书营销模式提出新的课题,基于新媒体的营销活动也成为各个出版社的重头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在媒体融合时代,做好出版物的营销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新媒体思维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收方式,新闻的由资源垄断转为资源共享、从专业渠道走向开放体系、由单向传播迈入多向交互。人们对新媒体使用日渐频繁与广泛,新媒体在满足用户基本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身的平台。

新媒体以排山倒海之势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并且在竞争激烈的营销市场上刮起一阵阵旋风。相对传统媒体时代的营销,新媒体营销拥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受众覆盖面广、传播成本较低、传播效能较高、精确传播功能、良好的互动性、信息即时。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不少出版社早已开通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延伸对读者的服务,为读者打造全新的服务体验,以期提升出版社的品牌,促进图书的销售。微博虽然在近年来的热度有所下降,但其具有不受发送次数限制、不受闭环传播局限的优点,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平台,出版机构可以自由信息并传达给几千万人。微信内容会同步到豆瓣、贴吧、微博等平台,使优质内容在多平台交互传播。这些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有着巨大的营销价值。出版机构应抓住这些新媒体平台的营销。

新媒体是营销的重要阵地,不难想象,随着新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加深,今后新媒体还会以各种面目涌现。无论新媒体以何种形式出现,人们对优质信息的需求不会变,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有新媒体思维,认真研究新媒体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出版特色,时刻关注读者的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在新媒体平台上从事最适合的出版物营销业务。

二、以读者为本,以内容为王

新媒体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双向选择营销成为趋势。用户的主导性不断加强。以微信为例,微信用户不加推送营销信息的朋友为好友,或者不关注微信公众号,就无法获得相关营销信息,即微信的信息推送率取决于用户的接受与不接受,这种营销方式无疑对出版机构微信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互动、对话等方式来和读者沟通,尊重用户,提升用户在营销活动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新媒体时代,出版机构要从传统的出版向全流程知识服务转变,传统出版社的读者服务意识最容易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体现,例如,给读者提供试读章节、答疑,售书等服务,新媒体平台要在此基础上,以读者为本,发现、创造、满足读者的新需求,培育和发展出版社读者服务职能,这是出版业营销模式亟需创新之处。

同样,不管是电脑、手机、阅读器,都只是内容的载体,离不开优秀的内容,无论内容传播的形式、渠道怎么变,其核心竞争力都体现在对内容资源的获取、筛选和价值提升能力上。

微信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移动信息平台之一,是通过推送的内容在朋友圈等社会化媒体环境内不断被层级传播,其信任度和到达率是传统媒介无法达到的,但同时,随着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过剩,大量同质化内容出现,使之前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内容,很容易被替代。在公众号泛滥、微博信息大量被淹没的现在,营销信息的广泛传播越来越难,因此,出版机构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要在保证内容高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读者在内容的权威性、使用的方便性及查阅的快速性等方面的需求,推送内容要有规划性、有趣、有料、互动性强。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削弱,在逐步实现从优秀图书生产商到数字内容提供商的基础上,创新营销形式,为用户提供优秀内容,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品牌追随者。

三、将新营销形式与传统营销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要注重开拓新的营销资源,不断拓展新的思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传统营销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为出版物量身打造营销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营销,有效提升出版社的品牌。

例如,在出版物出版发行之前,通过新媒体平台,针对目标受众进行主动的信息告知和鼓励参与,配合新书活动,以访谈、书评、书摘、试读、编辑手记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新媒体平台同时组织读者互动,反馈心得分享,并进行相互的交流,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流圈。简单地说,可以通过在实际场所的一些传统营销活动作为吸引点,让网络营销互动过的客户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和实体营销有接触,通过回访等方式,实现与客户的主动沟通,来助推图书的宣传和销售。

新营销形式与传统营销形式之间存在一些共性,而更多的是要将二者的优势和劣势有机整合,从而增强企业在营销手段上的竞争力。新营销形式的特征是传播能力强,在传播营销成本上较为低廉,但是相对传统营销形式会缺乏一定的信任度,而传统营销虽然能够带来更强的信任感,容易打造品牌,但是成本较高,所以,将新营销形式和传统营销形式结合,适当调整营销的方式格局,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营销的特质。

四、营销工作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新媒体时代,出版物的营销宣传,不单单是做几场活动,发几篇书评、书摘,宣传几本图书,更需要把握宣传时机、制定宣传策略、选择适当媒体、紧抓后期服务,整合社内各个部门,做好作者资源的长期整合与维护,做好社内社外资源的整合,统筹安排,做好长期的营销工作,将品牌打造与阅读推广等营销活动统一筹划,长期积累。营销工作贯穿始终,营销形式多管齐下,这样不仅能对图书销售带来很好的效应,同时也有利于出版社品牌形象的形成。

图书销售完成并不意味着营销宣传工作的结束,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出版机构,更需要持续营销。随着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媒体不断涌现,渠道与终端的价值在不断提升,根据图书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划,通过在理念、方式等方面下工夫,提高产品及品牌的市场认知度,进而与读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形成对图书品牌的信赖,从而形成对该出版社长久的忠诚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营销宣传,虽能让目标读者接受某本图书,但时效性短且关注程度有限。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持续的营销宣传,将目标读者联系起来,根据读者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内容,才能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与此同时,读者的互动反馈也为出版社新选题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样不仅延伸了已出版图书的生命周期,充分满足了读者多层次的需求,增加了图书的竞争力,更为以后的选题指明了方向。

内容营销形式范文第2篇

“内容营销”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显得愈发重要。那么,什么是内容营销?不少人只知其名,不知其意。内容营销即是通过一种不谈营销的手段,也就是说没有营销的营销方式,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通过创建一些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吸引用户注意的信息,影响潜在的用户。

现如今,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品牌主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容营销上,想要在内容营销的赛道上脱颖而出,但结果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将其归结为六大点:1、市场调研不充分;2、内容目标不匹配;3、内容不优质;4、表现形式呆板;5、不合时宜的分发策略;6、批量生产,质量下降。

1、市场调研不充分

品牌主需要始终牢记:即使内容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ROI),但如果品牌不能从内容上将价值传递给受众,那么也就不可能期望受众在未来在其品牌上有所投入。

尽管有些品牌主自诩非常了解其受众的价值痛点,但提前做好市场调研能够大大提升品牌主在做内容营销时的胜算。

市场调研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但对品牌主而言,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数据分析,以及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中获取有价值的数据。

成功案例:2015年,美国士力架以”包装”为出发点,通过线上发起的”你饥饿的时发候你是什么?”调查和线下成立的临时”饥饿急救中心”中得到的用户反馈后,在新包装上印上21种因饥饿产生的各种症状。这些词语有:戏剧化的(Dramatic)、瞌睡的(Sleepy)、呆滞的(Spacey)、迟钝的(Loopy)、暴躁的(Cranky)、抠门的(Curmudgeon)、傻傻的(Goofball)、傲慢的(Snippy)。

2、内容目标不明确

再优质的内容如果与营销目标不匹配,那就毫无价值。

举个例子,某个公司想要推出另一项新的业务,但其信息图中却只含蓄的体现了与目前受众相关的一些内容,对新业务却只字未提,如此一来,此次的内容营销必定吸引不了其真正的受众。

3、内容不优质

如今的网页已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内容充斥泛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足内容营销,所以,如何能够在大量的内容中脱颖而出,对品牌主而言意义重大。

简单来说,如果内容做的没有吸引力、不够有趣、信息量缺失,并且观点陈旧,那毫无疑问,这次的内容营销一定是失败的。

4、表现形式呆板

数字营销技术的进步为创意带来了突破。每年,内容营销创新的表现形式总是层出不穷。”内容和技术的融合”,更有质感、体验感的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慎重考虑——美化形式(比如:网页vs.信息图vs.PDF白皮书),文字排版时多使用图表和视频等更直观的表现形式。当内容没有经过打磨时,也要确保内容在感官上非常专业并高大上。

比如,下图中将“内容营销”用元素周期表的形式鲜活地展现。

成功案例:2015年,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位于加德满都等地的古建筑群遭到了严重损毁。29日,百度对外宣布发起”SeeYouAgain,加德满都”百度全景尼泊尔古迹复原行动,开辟专门的图片上传渠道,收集全世界游客在尼泊尔拍摄的照片资料,并通过百度地图全景技术,对遭到损坏的尼泊尔古迹进行数字化三维还原,让还没来得及亲眼看到的用户也可以一睹这些历史建筑曾经的辉煌。

5、不合时宜的分发策略

再优质的内容,如果不做分发,那也是白搭。

专业媒介和品牌媒介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消弭,公司自己也在成为自身的媒体发行商。在经历了”微博热”、”微信热”后,品牌主们对”自媒体”的布局也趋于理智:呈”富媒体+准媒体”态势。这源于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兴起(富媒体),且大多小众化、个性化(准媒体)。

而上乘的内容分发策略能够直接影响内容营销的成败。对做内容营销的人员来说,社交媒体是做分发时强有力的资源。另一些成功的内容营销案例,尤其是在B2B市场中,则通常会依赖其他的渠道,比如公司官方网站和邮件发送等方式。

成功案例:作为各种社交媒体的尝鲜者的杜蕾斯,它有的放矢地在各具特色的社交媒体上布下”TouchPoints”(接触点)。根据不同社交媒体的属性、受众、互动方式,其营销战术也不同。不管消费者的触媒行为发生什么变化,杜蕾斯总能触达他们,并给他们带来惊喜。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杜蕾斯和消费者建立了关系;并通过运营和创新,维系了这种关系。

6、批量生产,质量下降

批量生产时必然就不能对质量有所保证。

当品牌主觉得自己在内容营销方面已经游刃有余,并且能够批量生产内容时,内容的质量就会随着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结语

内容营销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容营销;APP推广;营销策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22日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6.20亿,占比提升至90.1%。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手机用户的激增使各类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基于APP的移动营销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

一、内容营销的界定

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6年的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新闻会上,但是直到2010年左右才被广泛运用于媒体传播和营销领域。Handley(2010)提出内容营销是将定向媒体、出版物和品牌化内容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以达到吸引顾客和留住顾客的目的。Rose和Pulizzi(2011)提出内容营销是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核心策略,企业要为客户搭建一个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分享的社群平台,同时企业在其中是思想领袖,可以主导客户的思想,引导他们自行找到想要的产品或服务信息。Lieb(2012)提出企业在内容营销中主要是扮演“值得信赖的顾问”角色,要提供高质量、有教育意义、对购买决策有帮助的意见,要成为营销价值信息的者。

而后,内容营销就聚集在提供价值,以富有娱乐精神的内容为核心,借助互联网上的微博、微信、博客、微视频等多种交互式媒体开展实践活动,并都取得了成功。2014年New Balance公司对经典入门款慢跑鞋574产品,以“青春永不褪色,正如574三原色”为关键词,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讲述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友情故事,赋予了"574"鞋款情感价值,深得目标消费群体年轻人的认可,让他们觉得New Balance的574就是一双陪伴青春岁月的鞋子。2016年初玛氏公司的士力架产品,借助国内市场上热播的宫廷剧角色,打造了士力架――哗妃娘娘驾到版广告视频,通过电视剧角色延伸,成功的将华妃娘娘的翻白眼、教训人等深入人心的表情融入到士力架产品推广中,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将“横扫饥饿,做回自己”这句品牌广告语深深的印在了消费者的脑子里。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内容营销都是关注价值体验和价值传递的营销策略,企业通过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内涵,将内容通过交互式媒体传递给顾客,顾客通过分享和被分享将企业所要营销的内容不断扩大和丰富,从而无形中形成目标消费群体的社群圈,在这个圈子里,企业可以更好的推广产品,实施精准营销和口碑营销,从而实现顾客忠诚度的提升。

二、内容营销的特点

(一)内容的原创性

内容营销重在内容,只有详细、有价值的内容才会吸引用户的注意。尤其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数以万计,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用户只会关注对自己有用或有帮助的信息。因此,大量的重复信息是消费者所排斥的,只有信息内容切实可用,信息内容新颖、原创性好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当原创的信息被一部分重点消费者首先发现,消费者都会自发的进行分享,以通过这种行为获得认可和成就感。

(二)营销的相关性

内容营销的目的仍然是开展企业的营销活动,因此良好完整的内容只是保证内容营销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企业需要将宣传的内容和企业要推广的产品或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内容中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定位,以内容打动用户并求得共鸣。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将营销内容和销售内容联系在一起,如今的消费者对促进销售的宣传内容十分反感,传统的硬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呈下降趋势,这样的营销也很难打动消费者,对关联购买也很难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

(三)内容营销的娱乐性

内容营销想要起到自动传播的效果,往往还需要有较强的娱乐性。在如今全民娱乐的年代,娱乐信息、娱乐新闻、娱乐明星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企业的营销活动如能借势伴有娱乐性,使消费者从获得产品或服务的同时能够经历快乐、喜悦、兴奋,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内容营销具有娱乐性,也能够在搜索引擎中形成二次搜索,从而优化营销的内容。

三、网络条件下APP推广存在的问题

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首次超过了Pc端,这代表着以移动互联为新生力量的手机互联时代已经到来,再加上手机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和换代,大屏幕、高分辨率、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各种手机软件和应用程序层出不穷,但是在推广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用户粘性差,缺少用户反馈

由于手机接入互联网服务的快速发展,大量手机应用程序覆盖了人们生活、娱乐、新闻、办公、购物、出行、支付、社交、健康等各个方面,用户在面对种类、数量繁多的应用软件时,常常表现出使用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诱因的转换性,也就是说用户的忠诚度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而大大降低。另外,软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用户的体验十分重要,而大部分企业都只重视研发过程,而忽略了用户的反馈,这使用户在使用中的要求得不到改进和提高,这样很难留住消费者。再加上很多软件的后续开发不足,在短期内如果推广不力.用户规模小.资金周转困难.就更难支撑企业进行版本的更新和问题的修正,这样也会使得一部分用户考虑转换软件的使用。

(二)推广方式单一,效果有限费用高

如今APP的主要推广方式是广告模式,广告可以在相关产品或服务的网站上,通过提供动态或静态的条幅广告以实现软件推广的目的。但是这种传统的广告推广方式效果十分有限,如果用户不登录网站就不能了解到产品信息,推广有局限性,并且人们对于弹出式或漂浮式的广告形式十分反感,即便点击打开了真正能够实现下载的也并不乐观。另外,现在还衍生出新型的广告模式一联合营销,将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行联合,例如游戏软件在其他同类游戏软件的运行过程中增加自己的广告内容,以点击率或下载量作为支付费用的标准,这样的广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告的效果,也增加了下载量,但是这样的推广方式费用较高,广告联盟的稳定性也比较差,合作一般都是短期行为。

(三)推广周期短,激活率低

根据移动互联网统计数据,到2016年1月,主要手机应用商店的APP数量已经超过800万个,而一款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个月,如果超过五个月还没有完全推广开来,那应用程序在用户手机上的留存率仅不足5%。所以企业的软件想要在同类软件中脱颖而出,需要推广成功的时间十分有限,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支持推广工作。如今衡量一个软件是否推广成功往往通过下载量这一指标进行衡量,但是下载量和用户量是两个概念,下载量仅表示有多少用户下载了该软件,而用户量是实际使用软件,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真实主体,现在普遍存在的是激活量低的问题,因为在推广期间,为了便于推广往往会有一些促销和赠送的服务,很多人因为这一诱因下载安装了软件,但是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目标消费群体。

四、基于内容营销的APP推广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如何能够在短期内以较低的成本快速的将APP推广到用户中间,并保证用户可以持续关注和使用,是推广策略的核心,企业可以借助内容营销开展推广活动,并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一)以原创内容为桥梁将企业和用户紧密联系

内容营销的重点是内容,是依靠内容去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企业在推广APP时也应该重点推广应用程序的内容。人们在选择软件时往往会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需求情况,人们会根据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手机应用软件,二是手机性能,手机能够装载软件的数量往往是由手机的内存决定的,人们在使用手机软件时既要考虑到利用手机使用的便利性,也要考虑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的流畅性。所以APP在推广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和重复这两方面的内容,表明该软件能以占用用户最少的资源来满足最大的需求,增加软件的吸引力。

另外,原创的内容总是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企业在开展APP推广时可以充分运用原创信息,以企业官方的营销内容为依托,先将内容传播出去,再通过自媒体的交互影响和搜索引擎的重复搜索,搜集到用户的内容,然后将用户的草根内容转化为企业新的营销内容,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更新。同时,用户会发现自己关注的内容也成为了企业感兴趣的内容,在自发传播中获得成就感,这样能够激发用户进一步集成智慧成果,不断推动企业的营销工作,形成良好的营销氛围。

(二)将产品开发与内容营销结合实现多维度营销和推广

由于APP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所以推广初期也就是导人期的推广策略十分关键,如果企业不能顺利将一款新软件尽快的从导入期过渡到成长期,那么软件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则不易估量,所以企业应该借助内容,让企业和用户一起成长。企业可以在导入期将自身企业的发展创立、产品研发、设计思路等内容通过企业宣传片或微电影形式在网络上,通过设立讨论区、贴吧圈等形式得到人们的了解和支持,然后在得到关注的基础上可以将产品开发、版本更新、功能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与网友进行讨论和分享,这时网友常常需要通过了解产品、下载软件和注册试用后,才能提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就将推动式的营销方式转化为以内容和主题为核心的内容营销,减少了商业推广的成分,用户的体验获得了提升。

内容营销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营销 实践教学模式 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周叶芹(1964- ),女,浙江嵊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和职业教育;任俊俏(1977- ),女,浙江东阳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和高职课程改革。(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56-03

一、问题的提出:新形势下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缺陷

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更是为高职教育应该怎么办指明了方向,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职业教育专家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实践导向型”课程开发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和运行,并且在很多工科类的专业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对于商科类特别是营销专业来说,其实施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目前,我国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普遍面临着以下问题:(1)基于“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实践教学呈现技能下移现象。由于没有一种能较为成功地体现高职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所以,高职营销实训与中职营销实践教学模式有着雷同的现象,这直接造成了高职营销的实践教学普遍呈现技能下移倾向。(2)基于能力分解训练的能力总和难以形成营销综合能力。相对于工科专业的技能形成来说,营销岗位职业能力更多地表现为智能性、模糊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所以经过营销能力各环节模块训练的学生往往难以形成其营销综合能力,即营销技能获取很难通过能力分解训练的综合来完成。(3)现有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难以形成营销岗位胜任力。实践证明,从根本上影响个人营销绩效不是传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技能,营销职业胜任力形成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专业知识来说,工作态度、社交能力、生活方式、外在形象等非专业知识因素对营销胜任力的形成往往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营销专业技能的形成必须以营销实战为背景,以真实的营销职场为舞台,以真实的营销事件为道具。而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营销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高职营销类专业职业能力形成特点分析为基础,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把“实践导向建构模式”应用于金融产品营销实践教学,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从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开发运作(包括实践平台开发和实践载体选择)、课程开发团队和课程开发评价等四方面展开,以金融产品营销专业为实践载体来具体阐述。

营销专业的建构模式实践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利用建构主义的相关原理对实践课程的展开顺序以及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进行重新整合;其次,通过选择学生受益面较大的行业以及操作性较强的产品为实践对象,引入企业运作模式,从而为学生建立一个真实的职业场景;第三,构建教师、师傅以及校友多层面的教学团队,鼓励教师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最后,通过建立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环节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以保证建构模式的有效实施。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用任务进行驱动,建立以行动体系为框架的现代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建构知识,达到有效训练学生营销胜任力的目标。

三、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以高职金融营销专业为例

(一)整合课程内容,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构建科学、有效的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金融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的职业岗位、岗位所必备的素质能力分析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整合课程,构建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组织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开发“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综合实训课程。

专业建设项目组在不断总结金融营销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构建科学、完善的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构建以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构建“两层一贯穿”的课程结构体系来实现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两层是指实践性课程教学分为实习以及实训两个层面,针对职业知识课和职业能力课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一贯穿是指通过从大一到大三分五个学期开设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践课程,使专业技能培训模块不断线。

其中,职业知识课教学通过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突出实践性以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突出实践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职业技能课教学通过课程知识内容与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以及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的设置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2.利用建构主义原理开发“全程导入式整合性”实践教学课程――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项目组结合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形成的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专门开发了“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如图所示)。该课程以有效训练学生的金融营销以及营销管理能力为主线,利用建构主义原理对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展开顺序及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进行重新整合,贯穿大一到大三始终,体现了综合性实训的特征。

(二)建立课程运作平台

校企共建金融服务公司,为学生构建营销实战职场,以营销实战为背景,以真实的营销职场为舞台,以真实的营销事件为道具,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金融服务公司作为金融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在各岗位实训模块教学中引入合作企业的金融产品,和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经营环境,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战训练。同时,在校外与合作企业共建学生顶岗实习平台,通过阶段性的工学交替以及第五学期校外顶岗实习,最终实现校外、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融合。

(三)开发课程实践载体

根据任务中心模式,从大一开始选择操作性较强的金融产品为实践对象,引入企业运作模式,通过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以及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的介入,借助于学生展业实践和合作企业不定期的产品培训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营销事件。以金融产品知识理解、客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开展金融营销业务等三大典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智力特征,将其转化为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并通过教学项目来组织实施,实现了课程学习性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有效对接。

(四)设计课程评价体系

创新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准员工制的考核制度,保证营销实践教学质量。根据不同金融企业岗位特点以及校内外课程特征,建立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环节考核形式、绩效考核形式以及合作企业的准员工制考核形式等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根据高职教学特点,金融营销专业采用以学期为单元,对学生进行学期考核和年度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其中职业知识课实践性考核分布在各课程中,通过大型作业、调查、讨论等形式,根据相关成绩进行考核并计入该课成绩总分;职业核心能力课则根据营销专业“技能培训计划”、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的总体要求以及各职业岗位模块的特征,制定出学生每一岗位模块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学期末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

“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作为金融专业营销胜任力形成的关键课程,直接引入企业考核制度,制定校内与校外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标准,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和业绩考核的有机结合。同时根据各岗位实践模块的教学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1.校内各岗位实践课程模块考核一般采用各岗位实践模块知识考核和展业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经理岗位实训和保险客户经理岗位实训课程在进行必要的金融产品知识考核外侧重于业绩考核以及学生实训的过程考核,根据考核要求,所有学生一学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客户拜访和销售业绩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证券与期货经纪岗位实训课程在完成必要的业绩任务后采用课证合一的考核方法;汽车金融则重点考核学生对流程的掌握。

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下,学生要拿到该课程各模块的合格成绩,除了必须对相关产品知识、营销知识等理论知识有所掌握,还必须考核其客户信息收集、整理、拜访以及签单等过程,同时,把上述过程量化成考核指标。经过一学期信用卡销售岗位实训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专业的认同度、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学生对产品的熟悉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作为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中融入相关的考证内容,并要求学生考取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校外顶岗实习采用模块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校外综合实训模块采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模式,该课程成绩的考核原则上以所在公司对学生的考核为主要依据,考虑到学生顶岗实习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课程实习要求完成的实训报告和实习体会是课程合格的必备条件。即校外综合实训总成绩=岗位考核(60%)+实训报告的质量(30%)+课程配合情况(10%)。

(五)构建课程开发团队

构建教师、师傅以及校友多层面的教学团队,通过系统性的实践辅导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

结合新时期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营销能力形成特点,把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辅导和培养从大三延到大一,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在校生下延到毕业生。由企业专家师傅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建实习、试用、就业三位一体“校企结合”教学团队。

新构建的教学团队由三个层次所组成。第一层次,专业负责人(专业主任)领导下的校内专业教师团队:各模块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校内指导老师;第二层次,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团队:校外各模块对口就业接受单位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第三层次,学生及校友团队:由在校学生担任的各模块工作室业务负责人管理公司与业务,各模块就业单位则由能胜任助理教师岗位的校友所组成。

校内各岗位实训模块的部分师资直接来源于合作企业,由校内专任教师执教的岗位实训模块则普遍采用合作企业专家协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如聘请合作企业培训师对金融产品知识和营销技能的穿插培训等等)。校外顶岗实习模块的教学团队分别由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并通过组建“校企合作”管理中心进行有效管理。其中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借助于“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课程以及“毕业综合实践”课程采用定时、定点到企业现场指导、电话指导、在线指导以及视频互动等方式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帮助学生顺利转入试用,校外指导教师则重点进行现场指导。

(六)开发“课程综合实践”综合实践课程,强化训练学生的营销思维能力,突出高职与中职的区别

重视高职与中职的差异化培养,强化营销思维能力的训练。根据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征,开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采用分层推进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全程导入式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分为:(1)职业岗位调查:要求按照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完成专业职业岗位调查并形成规范的调查报告;通过第一模块教学来完成。(2)营销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完成简单金融产品营销策划方案。(3)毕业综合实践――企业营销策划方案:通过校外顶岗规范性指导,训练学生市场调研能力、分析策划能力;通过毕业综合实践顶岗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教学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职营销专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是实践教学环节,如何有效训练学生的营销胜任力、如何区别于中职营销专业的培养定位解决营销技能下移的现象是高职营销人才培养的关键,项目组成员以金融营销专业为实践载体,以金融行业营销岗位的需求为导向,以胜任金融营销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力特征,按照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形成路径,采用全程导入、全程渐进的方式,由易到难、由仿真到实战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营销胜任力,并在做事中学会做人,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整合性的实训课程设置培养高职营销类专业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企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究分卷(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内容营销形式范文第5篇

在过去的2011年,微博成为互联网上最流行的词汇,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随意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少人惊呼,互联网进入微博时代。与此同时,微博凭借着其强大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动漫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微博营销崭露头角,为动漫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微博营销的优势有下面几个方面:

微博营销特点

1.立体化

微博营销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现形式对产品进行描述,从而使潜在消费者更形象直接地接受信息。

2.高速度

微博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传播迅速。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在互联网及与之关联的手机WAP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内互动性转发就可以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达到短时间内拥有最多的目击人数。

3.便捷性

微博营销优于传统的广告行业,信息的主体无须经过繁复的行政审批,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4.广泛性

通过粉丝关注的形式进行传播,影响面非常广泛,同时,名人效应能够使事件的传播量呈几何级放大。

微博营销的缺点

需要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人气是微博营销的基础。应该说在没有任何知名度和人气的情况下去通过微博营销,很难。

微博的作用

微博成为一个继博客之后的全新信息平台。以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通过群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听众群落,用微博客的方式,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给自己的听众,以最精炼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将微博客和即时通讯软件的兼容并包,以群广播的模式来形成自己的意见圈子的做法,与之前一味模仿的同质手法相比,在形式上确实有了进步,感觉较为新颖,但能否继续下去,人气在短时间内是否可获得快速突破,盈利模式是否有新的发展,仅靠一款内测产品目前尚难做出判断;微博客即时广播的方式能否真正地形成一种意见领袖的圈子,以类似名言警句的模式来发展成社会圈子的大舞台,也未可知。

微博营销渐受重视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进入个人页面,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因此许多单位和动漫企业便通过微博这个平台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企业动态或者有大家所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好友及好友的好友一层层地转发,来推销自己。在微博上可以和大家及时交流有关话题与现象,听取不同人的态度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营销自己的目的,这种方式便是各企业新兴推出的微博营销。

正如百度词条所说,微博营销具有立体化、高速度、便捷性、广泛性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图片、链接、视频等方式进行产品描述,以更快的传播速度来对自己的产品或企业进行更直观、更具有影响力的宣传,这种营销方式往往会更具效果,所以微博营销被越来越多的动漫企业作为营销重点。由此看来,微博营销在今后将会更加受到重视。

微博营销需讲究方法

如今微博营销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方式还不够成熟。要想在微博上成功地进行自己的企业营销,则需要找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营销方式。不只是单纯自己的广告和与自身有关系的内容。如果急功近利地在微博上宣传自己,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能更快地死掉。因此,谁能早一步挖掘出自己的方式,谁就能在微博营销的平台上获取更多的回报。

笔者就微博营销方式采访伍亿人才招聘网CEO吴强时,吴强说:“我们在腾讯上的微博,就采取了灵活的营销方式。目前来讲,我们在腾讯微博上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听众,但想真正地实现微博营销,还需继续努力。”

去年的微博红人杜子健,成功推出了自己的一套网络营销理论,如今已成为答案传媒有限公司CEO,“玩微博,一定要先养好自己的微博,企业不能急于做广告,操之过急就容易做死。微博至少养半年,给足答案。”杜子健说。杜子健还认为,消费者购买产品其实就是在找答案,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答案,而企业要做的则是给出答案。

此外在微博上,个人的影响力有限,会导致粉丝数量有限,因此便影响了传播力。加之微博营销缺乏娱乐性与趣味性,不容易引起大众的兴趣,所以,微博营销的不利因素也非常多。与名人进行合作,利用名人效应来宣传自己便是解决此种问题的方法之一。企业若找准了方法进行微博营销,那么效果会非常的好。

传统营销模式仍是主流

虽然微博营销如此热门,但应当将微博看做是一种营销的工具之一,并不是营销的全部,营销重点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在微博营销未做成熟之前,切不可丢了西瓜捡芝麻。

修内功做好基础运营

微博营销日常运营是基础,而检查基础运营是否合格有3个标准,即微博内容、活动策划、粉丝管理。

微博内容是得以长期吸引粉丝关注的核心,动漫企业需要做好内容规划,为粉丝提供有价值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恰如其分地宣传企业文化、理念或产品促销信息。很多动漫企业不注重内容规划,一方面降低了品牌相关度,体现不出企业营销价值,另一方面粉丝感觉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流失率增大。所以,内容规划需对胃口、有营养、控比例,文案撰法可从趣味性、拟人化、引用化和故事化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