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盈利能力 沃尔玛 波特五力模型

一、背景介绍

最近,中国2013年零售业排名第一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正身处风口浪尖,继“假冒茅台”事件、“绿色猪肉造假事件”、销售“改期”食品后,又被爆出“驴肉验出狐狸肉”事件、“特批”三无食品进店等不良事件。据央视报道称,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近200份经过特批的入场通行证,涉及年份从2006年到2013年,这些“特批”食品有的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有的没有QS生产许可标识,有的没有检验报告,有的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而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上述情况的商品均不得进入市场销售。央视报道称,沃尔玛公司的内部资料显示,其全国几百家门店近几年因违规销售不合格产品被相关部门查处的情况并不少见,其中就包括销售假冒飞天茅台等名牌产品,其涉及的假酒供货商就是三无商家。以2011年为例,沃尔玛因违规销售受到相关部门的经济处罚达250多万元,但沃尔玛会把这笔钱转嫁到供应商头上,因为特批供应商会在特批之前给沃尔玛出具一个保证书,如果因为没有提供相关证照造成政府罚款,供货商会进行经济补偿。一时间,各种不满言论扑面而来,严重损害了沃尔玛公司在我国市场中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人们不禁猜想,沃尔玛公司是否出现了某些管理问题?这样的企业还值得投资者和消费者信任吗?沃尔玛公司又该如何弥补这一系列不良事件带来的影响?故本文运用影响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方法来分析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以助各相关方了解沃尔玛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 基于五力模型的沃尔玛盈利能力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从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制定,有利于有效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这五种力量分别为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即产业竞争强度)、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五种竞争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会影响行业利润潜力的变化,体现出产业的竞争规律,这对于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或国际,无论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都无一例外。因此,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方法成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时经常使用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

(一)产业竞争强度。是指行业中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一般而言,行业中竞争对手越多(尤其是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越多),竞争参与者的范围越广泛,市场竞争越激烈,产业竞争强度就越强,行业中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就越弱。截至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基本上都在中国落户,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世界零售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及商务系统典型零售企业数据测算,2012年我国零售业经营单位高达2 354万个,比上年增长6%,其中大中型法人企业2.22万个,较上年增长6.7%,小微型及个体户单位2 355.2万个,较上年增长6%。快速增长的企业数量足以证明我国零售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沃尔玛,根据其最近公布的2014财年(即2013年2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四季度财报显示,沃尔玛四季度净利润为44.3亿美元,比2013财年同期下滑21%,整个2014财年中,沃尔玛的净利润为160亿美元,比2013财年下滑5.7%。按照业务部门划分,沃尔玛2014财年第四季度其他部门均同比有所增长,仅有来自国际部门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0.4%,而中国市场是沃尔玛公司国际市场主要的收入来源地,这就说明了中国市场的不景气已然成为沃尔玛国际部门销售额下滑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根据联商网的《2013年主要连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关闭了14家门店,是主流超市中关店数量最多的,同时,沃尔玛公司去年10月公开表示,2014年拟在中国再关闭20家业绩不良的门店。

综上所述,我国零售行业的产业竞争强度较强,行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行业中各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有限,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也受到限制,但根据各家企业发展情况的不同,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有所不同,相较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远远强于这些企业的。

(二)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由于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互相具有替代性,从而使双方之间产生相互竞争的行为,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这称之为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的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由此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大,威胁程度就越大,对于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就越大。对于沃尔玛公司而言,其他竞争对手的替代性虽然也很强,但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的替代性威胁更不容小视。近几年,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的高速增长,加上网上购物跨地域、跨时空、灵活便捷、选择多样、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大提高等优势,再加上80后、90后这一网上购物的最大购物群体购买力的进一步增强和3G服务的快速发展,网络零售得以飞速的发展,在零售业内能够独领、异军突起。根据统计显示,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1万亿元,同比增长67.5%,截止至2012年底,国内B2C、C2C与其他零售电商模式企业达到24 875家,较2011年增长19.9%。以全国连锁百强为例,2012年连锁百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是2003年来首次出现比重下降的情况,与之相比,网络零售的占比却年年攀高,虽然从总体上看其整体比例较低,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网络零售的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同时,沃尔玛公司始终坚持成本领先战略,一直坚持“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低价经营策略,这也是沃尔玛公司优于其他零售商的成功原因之一,但这一优势却对网络零售没有丝毫攻击力,因为网络零售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所以在成本方面,沃尔玛公司并没有太多优势之处。所以,广大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大大增加了电子商务及同行竞争者对于沃尔玛公司的替代威胁程度。

(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如果行业带来的利润可观,新进入者将希望在已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加剧行业中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如果该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并且预期现有竞争者不会对新进入者采取激烈的“报复”措施,表明该产业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力量较强;反之则较弱。零售业作为与广大消费者面对面接触的行业,其利润水平可想而知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国内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都想到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同时,零售行业是面对普通大众的行业,其进入壁垒较低,所以该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非常多,如各类大型鞋业企业开设自己的专卖店,各种购物中心、折扣店的纷纷成立。但作为有着五十多年经营历史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庞大的规模效应,加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普通的零售企业无法动摇沃尔玛公司零售老大的地位,同时,为了减少其他企业威胁,沃尔玛公司坚持差异化的战略,力求在售价、售后服务、企业文化和商业科技等方面做到差异化经营,并且努力经营专属于沃尔玛公司的工厂,加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所以,从总体来说,潜在进入者对于沃尔玛公司的威胁程度十分有限,并不会对该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太大的影响。

(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具有多强的讨价还价能力,主要取决于上游产业本身的竞争关系及供应商的市场势力。对于零售业,上游企业数量众多,产业内的竞争本身就十分激烈,这使得供应商选择的余地远远小于沃尔玛公司等大型连锁企业。同时众所周知,沃尔玛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实行低成本战略,其采取的是直接向工厂购货、统一购货和辅助供应商减少成本等方式进行采购,公司通过与供应商的协商,通过多家对比,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报价,从而选择价低货优者中标,哪家供货商提供的价格越低,商品质量越好,哪家供应商就越可能获得订单。而沃尔玛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其进货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无论哪个供应商都不想失去这个大客户,故在进货价格的确定方面,沃尔玛公司掌握着不容置疑的主动权。虽然近年来,由于我国整体物价水平的提高,沃尔玛公司的采购成本有所提高,但在沃尔玛公司与供应商之间,供应商仍处于弱势,所以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十分有限,对于沃尔玛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影响甚微。

(五)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零售业面对的最终购买者是大众消费者,在目前零售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由于各商家产品差异度小、替代品威胁大、消费者的选择性多样化等原因,零售企业是不可能随意定价的,所以消费者拥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沃尔玛公司“天天平价”的策略、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周到体贴的售后服务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对于消费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现在有报道称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的主要推动力并不是商品价格,而是食品的安全可靠,这说明对于沃尔玛公司而言,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最近沃尔玛公司频频陷入食品安全丑闻中,这严重影响了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和形象,这对于沃尔玛公司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所以,对于沃尔玛公司,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正在逐渐提高,对于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强。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可知,对于沃尔玛公司而言,虽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十分有限,但零售产业的竞争强度较大,行业内的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同时替代品的威胁也不容小视,因为零售业对于众多企业而言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所以对于行业中的竞争我们必须予以正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沃尔玛公司具有不小的威胁,当然,零售行业最终面对的还是广大消费者,虽然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有限,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对于企业的影响正在日渐增强,这也是企业不应忽视的部分。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沃尔玛公司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也较高,还是一家发展前景良好的大型企业,仍然值得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信任。

然而,由于沃尔玛公司受到上述事件的影响,虽然它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但是接二连三的丑闻事件的爆发,还是说明了沃尔玛公司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这一系列风波事件的发生仍值得沃尔玛公司予以反思,因为失信于民不仅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影响,甚至还会危及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保证产品质量,严把质检关卡。优质的产品质量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法则,不论产品的价格或包装等其他因素多么诱人,产品的质量才是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根本动因,尤其是沃尔玛公司经营的产品中一大部分属于食品,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沃尔玛公司更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制定严格的质检程序,如采取DNA检测程序,严把质量关,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门店予以严重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应终止门店的经营。

(二)缩小经营规模,关闭不良门店。从上述的数据我们发现,沃尔玛公司在中国的超市数量已近200家,虽然大型的连锁经营可以达到规模效应,但是过多的门店数量也容易导致公司管理的疏漏,难以做到有效的监管,经营不善的门店还会影响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所以适当地缩小企业在中国的规模,加强国内门店的管理和监督,更有利于沃尔玛公司以后在中国的发展。

(三)开辟网络销售渠道,实行多渠道经营。从上文中我们得知,网络零售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很多企业也已经开始实行网络销售。沃尔玛公司可以借鉴其他网络销售商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辟网络销售渠道,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快速便捷的物流方式,扩大消费群体,进而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零售业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不管企业出于何种目的,都不应该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前提来谋取自身利益。经过一系列恶性事件的曝光,沃尔玛公司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会吸取相关教训,力求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最佳的购物环境,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和商品,从而迎来沃尔玛公司发展史上又一次飞速发展的好时机。S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3-2017年中国零售业市场专项评估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2013.

2.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3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R].北京: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3.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购物市场,实体零售店经营

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11月11日“光棍节”举办促销活动,目的是通过促销打造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记住淘宝商城。4年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聚划算在“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由1亿元攀升到2012年的191亿元,这个数字接近一个有25家门店的某百货集团2011年一年销售额。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刚刚过去的2013年“双十一”当天,阿里系成交额刷新去年记录达到350.19亿元。现在,“双十一”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和网络商家积极参与的重大购物狂欢节,京东、当当、苏宁、易讯以及国美等电商均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促销产品种类丰富,从化妆品、服装、鞋帽、家电,到食品、运动、珠宝。这场由淘宝发起并推动的网购狂欢,让各界见识到电子商务的魅力。

双十一的网络销售热潮仅仅是我国网络市场的一个缩影,据上海艾瑞咨询集团2012年网络购物市场检测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网络市场交易规模为13030亿元,年增长66.1%,在社会零售总额中占比6.2%,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高速增长期。

我国网络购物市场无论是从整体规模还是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方面,都对传统的实体零售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作为传统百货商店主要经营品种的服装和鞋类商品冲击更大,在电子商务这头猛狮的冲击下,实体零售商店应如何应对,以保证生存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创新实体零售店的业态形式,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满足”

从零售发展历史看,网络销售是一种无店铺业态形式,其最大优势在于商品价格较低、购物便利性高、无商圈范围、营业时间限制等,但是在购物的体验性、娱乐性、参与性、社交性等方面都比较欠缺,这些恰是大型零售商业的优势,因此,有条件的实体零售商店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这些优势,贴近目标顾客对休闲、体验、社交等方面的需求,拓宽经营领域,向跨界经营方向发展。如百货商店向购物中心方向发展、建立“生活方式中心”新商业模式。

购物中心除了拥有一家主力百货店、超级市场外,要吸引餐饮、电影娱乐、美容美发、养生健身、婚纱摄影等行业入住,使购物中心真正成为消费者休闲、娱乐、社交的场所,把“一站式购物”推向“一站式满足”,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消费空间。

二、转变实体零售店的盈利模式,实施商品差异化经营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百货零售业普遍采用联营模式,把营业场所出租给供应商、品牌商经营,靠收取租金、销售额提成、管理费、服务费等盈利,这种经营方式能降低零售店的成本和风险,但是长此以往,导致整个零售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服务功能、业务能力退化,还必然导致与供应商、品牌商之间矛盾不断。在网络购物市场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各大品牌商和供应商会放弃部分实体店转而在网络开设旗舰店销售产品。因此,自营差异化产品必然是零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实体零售店实施商品差异化策略可以对抗网络市场对顾客的争夺。差异化策略从买断供应商的产品开始起步,逐步发展到品牌经营阶段。买断供应商产品比较容易操作,通过研究销售数据判断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洽谈,采购其全部产品或某条产品线的产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为是独家经营的产品,可以吸引目标顾客来店,还可以获得更高溢价,提高零售店的盈利能力。

三、创新零售店会员营销方式,提高店铺与会员的关联度

网络购物虽然有无可比拟的便利性,但是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和情感交流是其最大的缺陷,而实体零售商恰能通过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带给顾客舒适、愉悦、受尊崇的购物体验,提高店铺与顾客的关联度,使顾客在有购物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零售店铺而非网络。

会员制是大部分零售商维护顾客关系的最常用方法,一般分银卡、金卡等不同等级,分别设定各级会员卡的晋级制度和积分、优惠、特色服务等奖励方法。但是,由于各家企业以及网上的店铺所用方法大同小异,每位顾客手中都有很多商店的会员卡,结果必然失去对顾客的激励作用。因此,实体零售店要创新会员管理、服务方式,才能增加店铺与顾客的粘性。河北省某知名零售集团将会员管理工作从售后服务部门分离出来,归入企划部,积极开展会员精细化管理和会员营销,通过搜集会员持卡消费数据,用会员获得率、回头率、保持率、贡献率等指标对零售店的工作进行分析、考核,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保持会员对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该集团积极推进会员课堂、会员联谊等活动,邀请各领域知名人士在课堂上传授厨艺、插花、服饰搭配等生活技能,组织会员参加骑行、登山等户外运动。这些活动不仅让会员对店铺经营的商品、品牌加深认识和理解,为他们搭建一个体会生活情趣,沟通交流、放松身心的平台,还使会员产生归属感和圈子感,愿意与零售店保持长期的关系。

四、提高零售企业信息技术水平,建立“智慧零售”店铺

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向零售行业渗透,将引领全国零售企业快速步入“智慧零售”时代。未来几年,零售商将激烈争夺那些拥有智能手机、花费大量时间上网、技术娴熟的高消费顾客。实体零售店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利用更多智慧工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数据收集方法来应对零售业庞大的客户信息。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外开放特点问题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到2003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达到37693亿元,比1991年增长5.5倍,年平均增长15%;到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在行业规模迅速提升的同时,中国零售业的业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的百货商店为主导的业态结构,发展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店、专业商店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零售业市场全面开放,这也使得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我国,这直接影响着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使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看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表现为:

零售业规模迅速提升

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年均增长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15%;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23%;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部分商品的零售额增长十分迅猛,成为零售市场上的一些亮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8.5%,通信器材类增长7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家具类增长28.2%。

从零售百强企业来看,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的平均规模快速增长。与2001年的相比,2002年百强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3.6%,商品零售额增长26.8%,零售增长速度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3%。2002年零售企业百强平均每家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为28.95元人民币,零售额为24.13亿元,比2001年分别高5.53亿元和5.1亿元。

新旧业态并存发展

对外开放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2003年零售企业百强中,以超级市场、专业商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为主的零售企业已占47%,其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42.2%,比以百货店业态为主的零售企业的增速高24.4%。

尽管受到新型零售业态的巨大冲击,百货商店并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了一个调整和转型期,并继续保持着中国零售市场的主要业态地位。百货店将原有的中低档商品和五金家电等商品会分流出去,专注做精品化、品牌化、高毛利、低周转的百货,体现百货公司的层次感、时尚感,引领时尚变化的潮流。百货零售企业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仍在稳步增加,其发展的绝对速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2003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中,百货类企业仍占53%,百货商店仍然是中国零售业的重要力量。

市场集中度提高

对外开放以来,中国零售百强企业迅速成长,市场份额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2001年,零售百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06%,2002年提高了0.87个百分点,达到5.93%。2003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实现销售额达4129.8亿元,比2002年提高56.2%,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2002年排名前十位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占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38.8%,比2001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不仅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还将带来工业、商业、消费者三者关系的调整。

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近年来,中国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除了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较快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流通经营与管理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推广先进流通经营与管理技术,发展现代流通,大中型商场90%以上都建立了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50%以上大中型商场应用了条形码技术,一大批零售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MIS),积极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互联网(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流通费用。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零售企业应运而生。

外资大举进入

据统计,从1992年开始,截至2003年9月,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世界前50名大型零售商大多数已在中国占领了一席之地,知名的零售业巨头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1998年,外资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为1.5%,2000年增长至3%左右。

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在零售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表现为:

企业规模偏小

从零售结构整体来看,中国的零售结构以小规模的商店居多,特别是个体商店的比重高达92%,每个个体商店的平均从业人员只有1.75人。即使是大型零售企业,其组织规模仍然偏小。2001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平均规模为94人,而同期国内外资企业的平均规模超过了220人。将中国的零售企业上海华联与沃尔玛相比,其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都与之有相当的差距。从连锁经营看,以连锁经营发展最快的美国来说,其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8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25%左右。这种零售企业的小规模经营,严重阻碍了零售业规模经营优势的发挥。

出现快速膨胀式扩张

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快速膨胀式扩张,主要表现为在扩张布点的同时,轻视了单个店铺和单位面积经营的效益增长。比较家乐福和联华近几年的扩张业绩,可以看出:家乐福销售额1998年至2000年年均增速高达77%,新店开张速度仅为年均24%,每店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28%左右;联华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销售收入增长尽管也高达年均69%,但其开店的平均速度却高达89%,这也意味着每家新店平均销售额年均减少10%以上。这表明在一个总的高速增长市场环境中,单店收入潜在的同步增长效应似乎已经完全被新开店潜在的平均收入下降抵消了。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这样的盲目扩张将制约零售企业的成长。经济效益欠佳

在中国零售业市场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保持同步增长。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看,1998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谷底,全行业净亏损0.3亿元,2002年利润总额有所回升,达到54.3亿元,但企业的盈利仍没有恢复到90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纵观企业的盈利水平,差距更为明显。2002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0.84%,尚低于1996年0.9%的水平,而企业效益较好的1994年则为2.25%。效益欠佳的问题成为制约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区域差距扩大

受政策、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仍在扩大。2002年,东部地区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为17481.6亿元,比199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为11.3%,占全国的比重为61.8%,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7487.6亿元,比1995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率为10.6%,占全国的比重为26.5%,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3329.1亿元,比1995年增长79.3%,年均增长率为8.7%,占全国的比重为11.8%,比重比1995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从不同经济地带零售企业的效益情况看,2002年东部地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占全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92.1%,比重比1994年上升了13.6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则为净亏损;西部地区实现利润总额4.7亿元,占全国的6.7%,比重比1994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可见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仍强于其他两个地区。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

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目前,中国零售企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存在一定差距,而零售行业实现“低成本、高利润”运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规模化经营。世界零售百强企业都是规模化发展的典范,位居前10位的企业店铺数都超过1000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沃尔玛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拥有4150间门店,2001年以销售收入2178亿美元的成绩荣登《财富》500强冠军宝座。

纵观世界零售百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走联合经营、连锁经营的道路,是实现企业规模化的一条捷径。由于中国政府正在酝酿出台《城市商业网点条例》,加上中国很多大型城市零售店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新增店铺必然激化区域竞争,因此,兼并收购将成为中国零售市场重要的扩张方式。同时,全球著名的大型零售企业几乎全部采取连锁经营方式。由于大多数零售业态都可以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存在,因此连锁经营将成为零售业新的发展趋势。

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

大型综合超市、以食品为主的超市、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折扣店、无店铺销售等将悄然兴起。虽然大型综合超市业态在中国一二类城市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今后几年大型综合超市在中西部经济较发达、地方产品较丰富的城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以销售生鲜商品、加工食品为主的超市,今后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铺有增加发展的趋势。在专业店中,除家电专业店、建材专业店、医药专业店、眼镜专业店外,办公用品专业店、家居饰品专业店、体育用品专业店等都将有大发展。折扣店业态,对一些有实力的连锁企业或有品牌的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批发企业等,是一种极有吸引的新型业态,尤其在新型零售业态不太发达的地方或中小城市更具发展潜力。无店铺销售业态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中国营销技术的提高出现发展态势。

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成为核心

世界零售百强大多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商业管理自动化。零售企业广泛使用电子商务系统,如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形成以信息处理为手段的商业自动化管理模式。商业管理自动化渗透到企业的购销、存储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而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世界零售百强企业的经验表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技术代表了现代零售业发展的方向。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在未来几年内,科学管理将成为中国零售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连锁便利店 竞争力 对策分析

连锁便利店是以“便利”为主导的零售销售模式,主要以满足顾客应急之需及简单购物为服务方向。连锁便利店以“便利”为其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距离、时间、购物、服务四个方面;商品结构以食品、饮料、小百货及其他便民商品、生活必需用品为主。连锁便利店在日本、台湾等人口密集、地域狭窄等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我国大陆地区由于人口差异、经济水平差异明显,各地发展呈现极不平衡状态。

一、连锁便利店的发展现状

(一)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大陆地区便利店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于深圳,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连锁便利店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据《我国便利店投资分析收益分析》文指出,便利店的发展与人均GDP水平密切相关,当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人们开始接受便利店的概念,这为便利店的起步发展阶段;当人均GDP水平达5000美元时,人们会选择在便利店消费,便利店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当人均GDP水平超过10000美元,便利店就进入了竞争期,各品牌便利店之间出现融合,同业竞争加剧。我国2014年人均GDP水平为7485美元,已有7省市人均GDP破万,根据上述理论,我国总体便利店的发展水平处于快速成长期,部分地区已进入竞争期,较高的居民生活水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另外,我国连锁便利店的数量不断增长,目前部分连锁经营已形成定规模,如联华、良友、好德等便利店公司基本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各便利店的销售比重在我国零售业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二)行业竞争激烈。由于便利店在选址时需要考虑接近商圈,满足人们徒步消费的便利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少地区中心商圈、住宅区、校园附近出现了便利店扎堆的情况,有的甚至形成了“便利店条街”。高度集中的便利店使行业间竞争加剧,寻求便利店经营的新方式成为连锁便利店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我国便利店连锁经营问题分析

在日趋激烈的便利店竞争中,也凸显了我国便利店发展中的各项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便利优势不明显。便利店般规模较小,所售商品物件小、价值低,许多门店无法使用POS机,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差别,无法满足顾客刷卡的需要。在营业时间上,小型超市、夫妻店为求生存将营业时间延长,使连锁便利店的相比于连锁超市所具有时间优势逐渐丧失。在零售业集中区域,遍地副食店、小超市使便利店的“便利”优势不够突出。第二,连锁便利店的门店经营方式缺乏新意。连锁便利店缺乏特色是制约我国连锁便利店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存在的便利店与许多南食店、小卖部无明显差别,品牌价值与服务理念在便利店的经营过程中无明显表现。在经营的商品上,个性化商品比例小,便利店整体创新性不足,经营方式缺乏新意。第三,便利店扩张速度过快。我国目前多数便利店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但连锁企业为进步做强做大,抢占更多销售网点及市场份额,不断加快扩张进程。随着连锁门店越来越多,但企业本身的资金,管理、物流水平的发展却无法跟上扩张的速度,最终将导致连锁便利店管理混乱、经营状况恶化。

三、提高便利店连锁经营竞争力的对策

便利店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无论是同业还是行业竞争都异常激烈。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大背景下,提高便利店连锁经营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是我国便利店连锁经营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门店开发与业务拓展。便利店盈利主要来自于各门店利润的累积,连锁便利店想要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在完善连锁管理体制后,不断开发新门店。连锁便利店在发展早期,坚持采用直营的方式可起到示范作用,并为完善管理模式提供时间准备。当企业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必须转入特许经营才可能使连锁经营形成规模。在便利店企业进行门店开发过程中,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短期盈利的可能性小,为提高单店的营业能力采用加盟的方式更能吸引投资者的加入。便利店连锁经营除应当发展新门店外,还可以通过拓展业务范围增加便利店的利润来源,如:代收邮件业务,一代充公交卡业务等等。

(二)品牌培育与管理。品牌与服务是便利店最初发展的目标追求。品牌形成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根植于消费者心中,是企业价值最高的无形财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形象表达,对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便利店连锁经营企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首先要对自己的品牌定位明确,其次要以高质量的产品为品牌建设打好基础,再次要做好品牌宣传与策划,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最后以优质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满意的品牌体验。便利店连锁企业可通过品牌优势获得竞争优势。

(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加快商品流通、资金周转,是实现企业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在便利店连锁经营中可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各零售点安装POS系统,实现交易方式的多样化;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商业交易,一方面可加快信息流通,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现纸质操作中的误差。

零食店的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连锁作为现代的零售经营模式,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连锁零售业普遍出现明显的销售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现象,如何抓住连锁零售业发展的机遇并规避风险,在战略上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寻求新的经营模式,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连锁零售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连锁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以促进其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转型升级 网络购物 优化布局 渠道价值链

连锁作为现代的零售经营模式,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锁百强规模从2001年的1620亿到2011年的1.65万亿,十年间持续高速增长,翻了9倍多。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连锁零售业普遍出现明显的销售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现象,开店速度明显减缓,消费者的客单价下降。为应对日益微薄的利润空间,以规模求生存,便成了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必然选择,由于一二线市场趋于饱和,连锁零售企业纷纷寻找扩张良方,于是三四线市场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上市连锁零售企业纷纷在三四线城市布局,苏宁电器2011年在三四线市场新建了300家门店,国美电器新增门店有60%开在二三级市场。

我国连锁零售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抓住连锁零售业发展的机遇规避风险,在战略上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寻求新的经营模式,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连锁零售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产生与发展

连锁经营方式首创于美国,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目前连锁经营正风靡全球,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商业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国的连锁经营最早体现在超市业态上,1990年底,广东东莞虎门镇出现了第一家连锁超市—美佳超市,1996年,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纷纷以超级市场业态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给我国零售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在这一过程中,连锁超市迅速成长起来,产生了一批影响较广的连锁经营企业,如上海华联、上海农工商、华润万家、江苏苏果等,现在连锁经营方式也渗透到食品店、饭店、药店、服装店、百货店等多种业态。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特点

(一)销售增幅减缓甚至下滑

2011年,百强企业销售规模为1.65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17.8亿元,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两家企业均减少了400多亿元,家乐福、沃尔玛等企业的同比增长率仅约8%,低于整体20%的增长水平,网点总数为55407个,在连续几年高物价的环境下,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下移趋势,一些高品质、价格合理的品牌商品受到广泛青睐。

(二)连锁零售业在营销策略方面的竞争呈同质化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市场定位雷同,经营缺少特色,竞争呈同质化,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等方面采用标准化管理不足,选址布局不尽合理,缺乏创新精神,缺少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难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这种大众化的趋同带来的不良后果包括:一是资源浪费严重,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二是企业之间价格竞争加剧,导致企业效益下降,企业发展后劲受到影响。

(三)连锁零售业多种业态并存、竞争激烈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连锁零售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以连锁经营为现代流通方式的进程明显加快,推动零售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新型连锁零售业态不断兴起,连锁零售业竞争格局越来越激烈。连锁零售业态在空间上已改变往昔城市中心的状态,而出现边缘崛起、区域性零售中心与市中心并存、选购品经营在城市或区域性商业中心、便利品经营在邻近居民集中居住区布点的迹象。目前,零售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和话语权,纷纷兼并重组,零售企业并购活动呈快速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零售行业并购交易数量达到159宗,比上年增长20%。

转型升级中我国连锁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大多数连锁零售业还采用粗放式增长模式

粗放式增长模式指连锁零售业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张,包括开新店和并购活动,形成庞大的网点数量,以此带来巨大议价能力,然后向使用其网络销售产品的供应商收取各种费用获得利润,并且通过较长的账款账期,获得无息融资。我国连锁零售业曾以每年翻番的门店扩张速度开启连锁零售业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并以此完成一线到二线城市的攻城略地。但随着经济下行,新一轮店铺扩张面临风险,销售增速放缓、绩效利润下滑,连锁零售商面临的状况为:一是来自门店数量增加的挑战;二是企划手段依存“折扣”度过高,隐形成本增加,一些企业开展的促销虽然增加了销售额,但却没有带来利润的相应增长,甚至出现下降。

(二)网络交易对连锁零售企业的争夺进一步加大

2011年我国网上购物规模达到8090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网购人数达到2.12亿,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提高到41.5%。而2011年我国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为1.65万亿,网上购物已经接近48%。尽管网络购物全面取代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的情况不会出现,但网络购物作为新兴连锁零售业态的地位已经确立,连锁零售业将面临拓展融合电子商务的全渠道挑战,网络购物的冲击使连锁零售企业销售分流、价格透明、毛利下降,给其经营带来挑战。

(三)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是许多连锁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

国际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后,带来了进场费的商业模式。而这种收取进场费,拖延账期的低成本扩张方式,很快得到了本土连锁零售企业的效彷,现在相当多的连锁零售商不但放弃了自我商品采购,并通过提高商品周转而获利的基本经营方式,而且多数卖场的销售基本委托给了厂家的促销员,盈利能力整体低下,长此以往很难有竞争力。

(四)成本费用上升

导致我国连锁零售业成本上涨原因主要是:租金和人工。2011年连锁零售业人工费用上涨26%,租金成本上升10%。连锁零售业门店租赁期一般在10-15年,2011-2015年将是门店租赁到期的高峰时期,企业将不得不面临旗下门店续租租金上涨甚至续租失败的风险。租金上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连锁企业之间对优质网点资源的竞争;二是近年来商业地产价格飙升,导致企业租金成本明显提高。有限的利润被租金吞食,也造成企业新开门店数量的减缓,而人工成本上升的直接体现是员工工资和福利的增长,此外,人员流失率高造成的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

我国连锁零售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一)既要跑马圈地,更要注重精耕细作

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粗放式增长模式无疑是黄金的发展战略,只要抓住了先发的机会,就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过去几年,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零售商,它们的发展无不是过于注重开店数量,而忽视了门店质量,但是随着连锁零售业的扩张成本增加,终端网点在一线城市的饱和,各家企业的网点规模都达到数百家的密集程度,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必然是提高门店质量而非数量,必须由圈地盘上升为圈人心和圈销量,而支撑后两者的要素在于创新业态和创新经营模式的变革。新的消费业态的兴起开始打破传统店铺物理网络的布局,行业领导者取决于能否在供应链上取得竞争优势,外资零售巨头最具优势的地方就是供应链,因此我国的零售企业还应苦练内功,逐步改变以往的盈利模式,而零售供应商应通过协作寻求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努力掌握零售经营和供应链的主动权,降低费用,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持续提升单店效益和利润贡献。

(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开设网上商城实现虚实互动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据巴黎咨询公司的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超过半数的购物者认为到2020年,更多的连锁零售店将成为零售商品的展厅,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和订购产品的服务,越来越多想买便宜货的顾客或“智能买家”在实体店里检查产品随后在线购买。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已开启转型步伐,转型的路径主要是开设网上商城,线上线下相结合,截至2011年,连锁百强中以国美、苏宁、百联为代表已有59家企业“触网”,而在2009年还只有14家,这种模式可以提供贯穿线上线下,包含售前、售中、售后的完整用户体验,实现从店面、物流、安装、维修等基础型服务向增值服务、解决方案、技术服务、物流服务等全面服务转型;在供应链上,可以打造一个消费者需求、零供交易体系、供应商产品研发等都极为透明、高效的展示和运行的平台,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此外还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视频技术)带给消费者的立体性商品展示、功能演绎、使用方法等,使消费者的购买活动成为真正的购物体验,使网络零售能够成为传输高品质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平台。

(三)转变连锁零售业盈利模式,提高商品经营能力

国外的连锁零售业,采取传统的赚取进销差价模式,销售商千方百计降低费用,建立自己的采购体系,低进高出,从而实现与供应商、消费者的多赢,由于不存在进场费的问题,而是买断包销,零售商赚取该赚的利润,而我国的连锁零售业以联营为主,即通过出租场地招厂商和商进店,通过征收租金、返点、通道费实现盈利,这种模式容易导致经营同质化、价格虚高,要缓和目前零供关系的紧张局面,连锁零售业经营模式要重新回归到以自主经营为主的盈利模式上,创造和谐的零供关系。零售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商品经营能力的提升上,经营能力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很多零售企业都在调整经营思路,在培育品牌和买断品牌方面进行尝试,零售商不仅要采购商品,更应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适合消费者生活的解决方案。

(四)不断优化渠道价值链,增加总利润

优化渠道价值链,降低费用,使渠道总利润增加,顾客、连锁零售商和供应商三方共享价值链优化带来的利润。优化价值链的核心是降低三方特别是连锁零售商和供应商双方的费用成本,回到连锁零售商通过主营业务盈利的模式上来,而我国企业则是向供应商转移了成本,自己费用的减少是建立在供应商费用增加的基础上,因此渠道费用不能成为连锁零售业的主要盈利模式,这部分收入可以作为为供应商提供促销服务的费用支出,而不应全部转化为企业利润,连锁零售业可以通过购销差价,优化供应链,减低成本,建立品牌优势等方式增加利润。因此,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盈利模式要逐步转移到优化渠道价值链的共享收益上来,包括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五)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价值共享

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连锁零售业竞争取胜的关键性武器,连锁零售业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中,提出了集团化经营、多业态融合、跨地域发展布局、网购与多渠道零售、卓越消费者体验、品类管理与优化等管理诉求,大规模渠道连锁的开展本身也是信息化的过程。连锁零售业充分运用虚实零售及分销相结合的模式,以开放化销售服务平台连接各方合作伙伴,实现多赢共赢与价值分享,而协同销售平台的基石,则必然是同样开放高效、贯通各方的云计算信息系统和服务体系。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资源的计算模式,连锁零售业云计算的运用,已经从单纯的IT技术层面,转向了以技术创新驱动管理变革,并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重构。

综上所述,在外部市场环境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连锁零售业必须在经营战略、商品品类和运营管理上进行调整,实现差异化经营,以高效的经营模式实现内生增长,并配合多元化发展以应对消费者行为和需求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郎咸平.模式:零售连锁业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东方出版社,2006

2.郑昕.零售管理.科学出版社,2010

相关期刊更多

岭南文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新世纪领导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山东分院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