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创新精神;创新理论;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56?02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近些年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优秀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创新精神的研究,其意义无比重大。

一、研究现状

(一)创新、创造及其关系

研究创新精神之前,首先要对“创新”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在《现代汉语辞典》上,对创造的解释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而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就是说创造和创新都有‘新颖性’的特点[1]。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方法的新组合”,强调更多的是商业利益或市场经济价值[2]。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德鲁克把创新引入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可见,创新和创造又有不同之处,创新强调结果的“新颖性”和“价值效应”,创造外延比创新要大,所有具有新颖性的活动都可称为创造。总之,两者的关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事物间的新关系,并按照事物间的新关系通过思维中的不断反思与操作去形成精神或物质的新作品或新产品[3]。

(二)国外创新精神研究现状

在国外,从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Pappus)的《解题术》、到后来学者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创造的进化》、奥斯本(A.F.Osborn)的《创造性想象》、吉尔福德(J. P. Guilford)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著作中都对创造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及解读,由于当时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到局限性,对于创新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哲学思辨状态。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在文章中提到要企业家要“创造性的破坏”来“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这一理论的提出构成了创新研究的基础。国外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在教育理念方面,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提出:“教育既有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力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创新扩展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领域。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也提到了:“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更重要”。在培养目标方面,世界各地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到重要位置,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开设了一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欧洲

成立了高等学校研究生院,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创造学的深造。

(三)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学者虽未有创新这一名词的专属解释,但是其创新的基本内涵却应用得很广泛。《周易》中讲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革’,去故也。《礼记》也说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庄子所倡导的“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也是指要提升创新精神。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就在《创造宣言》中提出教育目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评价依准。遗憾的是,在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传播,直到改革开放后,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科技技术创新,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这才使得创新这一教育领域内。

当代国内学者将创新精神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创新精神指与创新相关的一切认知、情感、态度与意志等心理或意识范围都属于创新精神,狭义的创新精神指与创新活动有关的非智力性心理品质[4]。对于创新的研究角度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意识说。认为创新精神等同于创新意识,如主体意识、求新意识、价值意识等[5]。二是要素说。将创新精神分为几个要素构成。如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质等[6];又或者将创新精神包括批判精神、开拓精神、科学精神、冒险精神等[7]。创新精神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意志以及自主创新人格[8]。三是特征说。敢为天下先的特征都可以称之为创新精神[9]。

国内学者对于创新精神的论述还是比较纷杂,未形成统一认识,这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以及突破的重要方面。

二、研究前瞻

从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侧重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及做法如何切实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如何将国外大学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其培养先进经验“移植”到国内高校大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传统道德层面要求塑造的是保守、顺从不开放的人,同时偏重于人的精神生活,传统道德观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带来很大难度;国内研究者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不多,相关概念也有混淆,如将创新精神等同于创新意识或是创新能力等概念。

正是因为目前对创新精神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及空间性:一是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分析和归纳,为后续提出策略提供依据。这些研究内容都是以往学者不曾涉猎的,也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探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其形成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大学生自身层面和教师层面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有巨大影响。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上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10]。二是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基本策略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时分析创新精神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的培育关系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参与,既包括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又包括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等。鉴于每个人的个体心理状况都不尽相同,在进行研究中也要考虑以上等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创造学、行为学等多学科,更需要研究者多学科背景多因素进行研究。只有把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新精神培养的策略,完善创新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庄寿强.普通创造学[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45-46.

[2] 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 王洪礼.促进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大脑智能开发与策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21(2):97-105.

[4] 石国兴.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3):72-75.

[5] 吴昊等.关于复兴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思考[J].华南师大学报,2000(3):115-119.

[6] 倪培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60-64.

[7] 颜晓峰.论创新精神[J].山西师大学报,2001,28(4):17-22.

[8] 郑永廷.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及其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4):1-6.

[9] 陈德桑.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6):14-17.

[10] 陈敏,黄斌,肖美英.创新思维导向下会计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3):139.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理创新教育 内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46

一、为什么地理学科要进行创新教育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创新就要依赖创新型人才去实现。正如同志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彻底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粮食等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有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二、地理创新教育的内涵

何谓创新?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维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不同水平的学习,有不同水平的创新。对中学生而言,做一道习题,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独立求解探索新法,也是创新;制作一件小工艺品,搞出一个小发明,也是创新。地理创新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和实践中,提出新颖、独特的地理观念、建议和设想,采取了新的方法,寻找新的途径、涉猎不同的领域,以掌握完整的手段解决日益纷繁的地理环境问题。

创新教育就是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学地理创新教育就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把地理学、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以新颖、独特的地理观点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以创新的方法、途径来处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因而,中学地理创新教育不是纯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在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地理创新教育的途径

中学地理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项教育,它需要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诸方面的全方位培养。因此,中学地理创新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地理创新精神、树立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地理创新能力。

1.营造氛围、突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的特征,还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于4个品质:冒险性、挑战性、好奇心、想象力等。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在发动维持创新活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地理学科是以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作为学习研究对象,它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发散的系统,既有许多已知的相对真理,更多的却是人类科技尚未能了解、尚无法知晓和解决的灾害、环境、宇宙等问题。这种地理知识本身的发散性、未知性,能帮助学生进入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挑战精神、好奇心与想象力,特别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中学地理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2.转换角度,促进变通,活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和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过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思维的培养。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源于对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地对地理事物的现象的观察中,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信息,并在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中展开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2)发散思维的培养。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成份,对地理创新思维来说,二者缺一不可。由因导果,通过对大量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综合,寻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叫集中思维,是一种经常而普遍运用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并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寻找更好更新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地训练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3)逆向思维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地理知识,这些知识的运用有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正向思维的运用比较习惯。逆向思维往往是违反常规定势,由果溯因提出假设进行推理。这种思维有助于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许多地理事物就会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形成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表层工匠;深层工匠;高职教育

1背景介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是现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热门词,伴随而来的是“工匠”“双创”等词汇的红火。在这些人人必谈的词汇面前,有必要梳理一下它们更多的内涵。自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合推出系列新闻报道“大国工匠”的报道之后,这些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便广为赞誉与钦佩,更激发了大家对“工匠精神”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的热情。大家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之尽善尽美的精神理念,即追求极致,专业且专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滚滚洪流向我们扑面而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学校亦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局势。高职高专学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上,更应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2.1工匠精神更是创造和发明精神

工匠,一般的理解是匠人,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公认的典型代表有做事严谨精细的德国、日本、瑞士等。不过,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给了我们不同的诠释。他们认为: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富有创造和发明精神,且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作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怀特兄弟、迪恩•卡门等,他们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富兰克林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工匠,我们从很多教科书上都可以看到他诸多发明的事例。同样拥有该美誉的是人人皆知的乔治•华盛顿,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好总统,其实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工匠。他们不仅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而且勇于创造和发明,这种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影响了美国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而他们这些人的共有特征是:博学,充满好奇心,以卓越的勇气和毅力来重建世界。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引自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原话)。通过对美国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调查,发现他们的工匠精神有三个基本内涵。(1)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2)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对它的迷恋。(3)它是一种“破坏”,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由此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工匠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工匠和深层工匠。表层工匠们通过密切关注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从而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深层工匠们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是一种思维由表及里的全新构造和开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精细耕作、精益求精,更是创造和发明,是创造与创新。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正是由表层工匠向深层工匠的迸发,从而有全新创新和创造的品质。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而中国此刻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这种“工匠精神”的回归,“创新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才是一个国家更合理、更永久的创新创业源动力。

2.2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的精髓

创新是指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具备推陈出新的能力,能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两者看似关联不大,甚至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工匠在经年累月的精雕细琢中,持续地对工艺和细节磨砺及锻造,这种多年的严苛磨练会帮助匠人练就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懂得深层次揣摩客人对产品的需求,能考虑到最刁钻的用户都无法想到的细节。正所谓“匠,君目所不及之处愈要用心”,匠人因触及常人所未能及之处,故眼界不同,“眼界不同,开创的世界不同”。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够用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产品、审视世界格局、开创新时代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匠人,“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只能称为“工匠”,有了创新,才是“工匠精神”。

3创新创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3.1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其辉煌灿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早在《诗经》中记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充分显现了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仅仅一句“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便足以显见中华民族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自古以来,我国同样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工匠传奇故事:游刃有余的庖丁、精益求精的鲁班、出神入化的卖油翁等。这些历史书籍及人物典故,充分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对工匠精神不懈的追求。

3.2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工匠精神的悟透,会启迪人们“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引自《工匠精神》,付守永著)。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修炼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它是一种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3.3工匠精神锻造未来的民族性格

工匠精神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安静。静,能生慧,让劳动果实拥有灵魂。在执着专注的劳动体验中体会工作的乐趣,树立工作的尊严。熟为人知的日本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缔造了他们在世界工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有数据统计,创办时间超过200年的全球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首位;德国有837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这些公司基业保持常青的奥秘之一。我国自古就不缺乏技艺高超的工匠,可是工匠精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很多人和事情都是追求“短平快”,只看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只追求表面利益而放弃了深层收效,甚至有很多人空谈情怀,却不能务实苦干。这样的氛围使得当今中国很多事情流于虚浮和幻景,这是一种后患无穷的性格。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帮助国人塑造严谨坚毅的国民性格,更需要将持之以恒、专注敬业、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国民品性,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3.4工匠精神成就创新源动力

创新虽然主张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但是其中必然有一些一以贯之和衔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看似背道而驰,其实是并行不悖,两者既相互联系统一,又相互平衡补充。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而工匠精神又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工匠精神更强调细节、锲而不舍和永不满足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则更强调思想灵动、瑰丽奇想和义无反顾的思维和态度。工匠精神更强调产品品质、稳定和完美;创新精神则更多体现在跨越式发展和断层式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既能帮助我们矫正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又能够促进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并促进传统经济增质、提效和转型。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正是一个国家更合理的创新创业驱动力。

4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举措

4.1通识课引领工匠精神

高职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程里面有思政课、文化课。而在学生入学初始,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通识课程。我们可以通过通识课程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下,融入严谨专注等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并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来选用合适的方法及途径,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职业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培养职业技能之初便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后期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从而为成长成才做好准备。

4.2专业实践课凝炼工匠精神

通识课程帮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中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高职教育相比于本科教育,其实践技能课程比重更多,动手操作课程更多,这为工匠精神的践行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舞台。进入实践实操课程阶段,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技能操练,可以结合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运营的流程,将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并不失时机地将“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等工匠品质融入到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真切体会和感受,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执着的基本职业操守和素质,也使得工匠精神凝炼在学生工作的每时每刻中。

4.3教师以身作则辐射工匠精神

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中,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要能勇担重任,务必严谨治学,严格执教。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闻道在先、学业精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求真、求精、求实,以尽善尽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务实执着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以开拓进取的态度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润着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身体力行。

5结语

让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点,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凝结体并成为星星之火,从而引领中华民族回归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秀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益飞.以工匠精神推动创客发展[J].职教视点,2016(9).

[2]陈劲.工匠精神改变世界[J].人力资源,2015(03).

[3]雷克萨斯:注魂于物的大匠心[EB/OL].我要微信,2016-11-01.

[4]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5).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4篇

一、发扬大庆精神的创新价值,探索实现中国梦的道路

大庆精神中的“创业”既有艰苦创业的要求,更有不断创新的内涵,特别是在今天大庆精神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敢创新,敢创新路的精神。创新体现为很多方面,可以体现为“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的积极创新意识;也可以体现为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勇于突破陈规,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精神;体现为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释放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只有创新才能有创业的真正实现,没有创新,创业只能是虚幻的活动。大庆精神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创新价值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只有不断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正是由于创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创造出新的经济奇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提出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经过百年的努力中国正在逐渐的摆脱过去的贫穷落后,才有了和“美国梦”、“欧洲梦”相提并论的资格。大庆精神中蕴涵的中国式创业道路的独创性、创新性启示中国人民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与新路径,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冲破落后思想、错误观念的障碍、束缚甚至误导,在解放思想中建立真正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它不仅引领了当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推动了民族复兴,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大庆精神与中国梦密切相联,中国梦应该是大庆精神的题中之义,两者的相通之处就是对积极创新价值的发扬。

二、发扬大庆精神的科学理性价值,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大庆精神,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发展以及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必须在科学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因此,科学理性是大庆精神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涵。大庆精神的科学理性价值强调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态度,严明纪律;更重要的是坚持依靠科技、依靠人才,培育和弘扬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技术理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庆精神的科学理性价值所蕴涵着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内涵,也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客观基础。大庆的石油大会战并非苦干、蛮干的结果,而是充分反思了1958年川中石油会战失利的教训,在思考、酝酿、策划大庆石油大会战时,石油会战的组织者和所有专家们都格外的冷静和谨慎,立足实际、立足资料、深入思考、充分论证、运筹帷幄、抓住机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科学实施,把会战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来对待,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种科学理性精神体现在大庆油田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为民族的复兴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十多年以来,正是由于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以及不断与时俱进,深入细致的研究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从而有效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进而推动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中国梦一方面既要适合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情,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预期,这就需要我们更为清醒地体察民情,更加深入地认知国情。这不仅是三十多年的经验,也是我国九十多年的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就是靠着实事求是,在理论上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理论自信。因此实现中国梦,大庆精神是支柱,实事求是是胜利之本。

三、发扬大庆精神的人本价值,为实现中国梦的凝聚力量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AACSB认证;大学生;创新精神

一问题提出

AACSB是由美国顶尖大学商学院创建的非盈利组织,该组织推行的AACSB认证主要针对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和MBA等学位项目,在业内有“黄金标准”之称。AACSB认证标准包含战略管理与创新、参与者、教与学、学术与职业参与四个模块,其中标准1从学院发展的战略层面强调创新,指明学院有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发展历史,并由此明确与使命、预期成就和战略相一致的未来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行动方向。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提升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张敏和鞠春华[1]),也是高校教育肩负的重要职责(陈茉[2])。刘金龙和赵琳琳[3]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包括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和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代下,以AACSB认证为契机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AACSB认证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调查分析

本文向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保险学专业在读本科生与校友发起问卷,通过发放与回收问卷,共回收有效样本89份。

(一)对AACSB认证的认识

问卷结果显示,96.63%的学生认为现行的保险专业教育质量是否需要提升。6.74%的学生对商科院校AACSB认证较为了解,33.71%的学生对AACSB认证了解一些,32.58%的学生对AACSB认证完全不了解,26.97%的学生对AACSB认证的认识处于模糊不确定的状态。可见,AACSB认证的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尽管如此,33.71%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AACSB认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39.33%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AACSB认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要,仅有3.37%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AACSB认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重要。在AACSB理念认识方面,仅有7.87%的学生对创新、参与和影响有明确了解,64.04%的学生对创新、参与和影响了解一般,其余的学生对三大理念没有了解或者不确定。对AACSB中“绩效责任”和“持续改进”具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的学生仅仅占14.61%,43.82%的学生只有一般性的认识。

(二)基于AACSB认证的课程内涵建设

基于AACSB理念进行本科学位项目结构设计,32.58%的学生较为关注学习年限、86.52%的学生较为关注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是否合理、88.76%的学生较为关注课程设计与培养目标是否匹配、61.8%的学生较为关注课程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满意度。在课程内容方面,43.82%和19.1%的学生认为分别将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训练列入课程内容,更符合保险学位教育项目的总体要求,8.99%的学生也关注将团队协助能力列入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范例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式、自学──辅导式与传递──接受式等,合理打造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AACSB认证的角度而言,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与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需要打破传统只依据期末考试进行学生评价的方式,逐渐向综合文献演讲、期末考试、调研报告、调查报告、毕业论文、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度、社会服务参与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实现合理培育学生的目标。提升课程建设并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算的前提。首先,高等院校应重视课程管理与学习保障体系建设,重视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其次,学院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应该进一步从多维度、多时空、多角度强调创新精神,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构筑不同体系下创新能力的标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硬件设施的更新与优化是提升软件设施的前提与保障,对于教学效果的改进起到辅助作用,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次问卷结果显示,53.93%的学生认为现行的保险课程教育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大部分受访学生赞同对现行课程教育方式的改进以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学院实施一定的政策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AACSB理念下保险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从创新意识、标新立异理念、创新胆量、不畏惧失败精神、创新决心和创新兴趣等方面进行。首先,在创新意识培养上,以实践需求为导向,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观察、分析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鲍晓萍和徐国辉[4]),让学生明白创新对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高校应鼓励学生树立创新的决心,并结合自身特点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指导教师多沟通多交流,通过本科阶段的历练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为后期职业生涯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最后,现代大学生的意志力往往较为薄弱,在创新项目的参与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可能性很大,需要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和社会解读其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程铭[5]),进而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增加创新胆量和不畏惧失败的精神,这对于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尤为重要。

相关期刊更多

城市地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生物安全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新能源进展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