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教学;团队合作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调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校体育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此外,为验证体育教学中团队合作培养教学模式对中职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影响和作用,重点研究样本群体设定为一年级学生,因为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中职生团队合作精神现状、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团队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进而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路径。除问卷调查法之外,还与体育教师以及体育教育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为拓宽实践教学思路打下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职生团队精神现状

对中职生团队合作精神现状的调查与描述主要从七个维度进行,即团队精神的认知程度、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合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团队交际能力、团队信任能力以及团队责任感。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中职生对团队精神的认知较为片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人多力量大就是团队精神”,缺乏对团队精神内涵和实质的认识,但超过80%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精神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培养的;超过半数的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选择时“模棱两可”,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自我中心意识”,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有待提升;对于个人能力表现而言,中职生在团队合作能力上的表现不及格,甚至有学生表示“与他人一起会感到不舒服”;在团队沟通方面,当对方建议更好时,仅有不到30%的学生会选择让步,在沟通能力上多数学生是欠缺的,特别是出现矛盾r的沟通问题较多;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超过64%的学生只愿意与同龄人交往,这表明他们与人交往多采取消极的态度,多数学生不善于交际;在信任感方面,多数学生对别人的责任心缺乏认可度,而且感觉别人不理解自己,这表明多数中职生缺乏足够的团队信任能力;此外,多数中职生在自身责任感的认知上具有不明确性。

2.中职生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

从家庭因素来看,当前中职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使得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此外,由于不少中职生来自于农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性格品质教育环境,没有丰富的业余乐趣,个人独处时间较长,进而造成他们很少与人交流,不善与人合作。从教学现状来看,当前我国中学教育中“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意识仍然存在,这对于个人能力的考核过于突出,进而忽略了团队精神的培养。而且从中职生的生源看,多数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教育模式下很容易使中职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进而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不感兴趣。从心理发展影响来看,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其较为叛逆,自我意识强烈,进而使其缺乏足够的团队合作精神。

3.中职生体育学习中团队精神现状

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中展现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调查分析可知,超过90%的中职生愿意上体育课,而且能够认识到体育活动中团队合作十分重要,并且有超过80%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合作的愿望。这说明在中职教学中,体育学科教学确实能够提升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只有不到26%的学生会对小组中其他学生的体育成绩关心,甚至有超过72%的学生不愿因为小组其他学生糟糕的成绩而影响自己的成绩,这使得他们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个人需求”意识仍然十分强烈。造成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自身原因、教师认知程度不够、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

1.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可行性

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专业的理论依据,比如需求层次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其次,体育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也使其在团队合作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数体育活动具有团队性质,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够取得好成绩,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具有突出的优势。体育活动具有群体性、竞争性、合作性、趣味性等特点,这使得体育教学具有多元化功能,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偏向团队形式,这使得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的体育教学原则

基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中职体育教学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动机原则。中职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驱动欲,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二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重视中职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需求,用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方法激励学生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中职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三是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学设计要体现目的性原则,教学内容要体现针对性原则,考虑到中职生的现实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四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及学生的优势条件开展团队体育教学活动。五是集体性原则。重视球类等团队属性较强的体育科目教学。

3.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

首先,中职体育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教材,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科学的体育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特色。教师可对教材进行课程模块优化和创新改造,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提高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

其次,体育教师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团队精神认知,树立长期教育的观念和思想。

再次,体育教师需明确体育教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目标,引导中职生认知团队精神,充分利用团队合作体育项目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并培养学生遵守“规范”的意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目标意识与参与意识。

最后,要求中职体育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并建立适合中职生实际情况和体育教学实际情况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措施有语言激励、兴趣激励、队歌激励、干部激励等。

四、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方法

一是运用合作学练法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在体育课中,教师以小组的形式下达教学任务,且为每个学生设定目标,以所有学生完成指定目标与团队目标为考核标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参与意识。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与目标迎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交往自信,增强责任感。

二是体育游戏法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教师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中职生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体育游戏,以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参与和完成体育游戏,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是组织团队拓展训练,培养中职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中职体育教学内容范围内,设计合适的拓展项目,使体育教学集知识性、趣味性与团队性于一体,这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的可贵。

此外,结合中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还可创新团队竞赛法、体育评价法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这些教学方法在培养中职生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应结合诸多因素进行科学选择。

参考文献:

[1]沙俊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J].好家长,2015(11).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范文第2篇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就是个“染色缸”,会把人的心灵染成不同的颜色。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进而形成具有强烈向心力、凝聚力的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变得枯槁而苍白,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

二、团队精神是一种校园精神文化

团队并非工作团体。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由共同承担责任而达成共同目标。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而团队成员能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并分享因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有团队精神的团队成员的个人智商可能是100,但加在一起的团队智商可能会达到150,甚至更高;相反,缺乏团队精神的团队,即使个人智商都达到120,但团队组合到一起会因内耗而降低智商值。出现这种情形的关键要素就是团队中的文化成分,也就是所说的团队精神。校园文化的内核就是校园文化中最深层的、决定整个校园文化各方面物质的东西,它在校园文化中起基础性作用,即基本的教育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理想化状态需要协调合作,又需要个性张扬,即具备了团队精神。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基础教育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团队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校园中,是校园文化的主心骨,特别重要。

三、团队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

团队精神有利于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的发展,绝不是各学科教师工作结果的简单总和,它期望着因团队合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如果没有了团队精神,数学教师会责怪语文教师没有教好语文而导致学生不理解应用题意义,语文教师会埋怨汉语还没有学好就学什么外语,外语教师会说双语教学简直是天方夜谭,高年级的教师把责任推给低年级教师,低年级教师……于是,一种模式便应运而生:包班、大循环(此处作者并不否认它的有利之处)。团队精神的培养能发挥1+1>2的作用,学校需要培养领导班子、教研组、年级组、学生学术团体、班集体等各类团队,师生在这种特有的精神文化氛围下能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团队精神突出表现在能够促进学校的三风建设上。团队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学校有了它,也就有了灵魂,它应该集中表现在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以及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单说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教师数十人,个个都比较认真,辅导工作废寝忘食,可是为什么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呢?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精神,一种具有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技能互补、相机而动等特点的团队精神。学生原有基础差,教师东敲西打,学生始终过不了学习英语这一道坎,而教师组成团队有计划地帮助一批一批学生“过关”,立竿见影,学生成绩便迅速提高。团队精神有利于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制度依赖于师生的自觉遵守,也依赖于各类检查评比。依法执教、依法治校,这个“法”建立在具有团队精神的师生群体中,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才会不断健全完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线,活动中各种校园文化要素贯穿起来便构成了某种素质的教育面,再由各种素质教育面组合成为素质教育体,从而使整个校园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素质教育平台,而人又恰是校园文化要素的关键。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表现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才能形成一种心情舒畅、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

四、校园内团队的形成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团队精神 中西方文化

成为一名大学生,是绝大多数青年的理想;把在校大学生培养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每所大学的任务和责任。大学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期向成熟的成年期,从单纯校园生活向复杂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大学生主要具有以下心理特征:过渡性、闭锁性、独立性、发展性、动荡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心理活动的两极性扩大,自控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大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别是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一环。

一、团队精神的内涵及对大学生的意义

1.团队精神的内涵。团队精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团队精神是内在素质,是奋斗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的有机统一,更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的体现。

首先,团队精神建立在每个成员的个性之上,吸纳各种不同的因子,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合理整合这些个性,加强交流,发挥个性优势,从而产生积极协同效应,能够带来“1+1>2”的绩效。

其次,团队中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意义、有价值的共同目标是一个高效团队的标志,更是团队成员共同奋斗的根本动力。同时,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作风,也是形成优秀团队的重要要求,采取有效的约束手段能产生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最后,从心理层面上讲,团队精神能够为团队成员带来强烈的心理归属感和一体感,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团队力量,每位成员对团队事务全心全意投入。

2.团队精神对大学生的意义。大学阶段是学生真正独立自主学习的开始,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风俗习惯的学生要在一起学习、生活、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阳光,人生的空气,人生的绿地,人生的沃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更好发挥团队精神功效。

团队精神可以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促进深化自我认识,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的条件,是维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获得知识的手段,更是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现状

1.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当前,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就业难度骤然增加,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网络等现代文化传播工具使各种思潮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种种困惑、挫折和压力迅速凸显。

大学处于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过渡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为重要的心理过渡时期。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迷茫、焦虑、自闭等心理问题。Havingurst(1952)提出的健康心理必备的九个因素中强调了与人良好交往、构成和谐团体的重要性。调查表明,中国每年由于心理问题导致抑郁、自杀的大学生已经过万,其中不善与人交往者达到了80%。当前,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团队意识缺失应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难关。

2.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现状。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总体上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来说是好的,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使学生们没有系统的团队精神意识,集体精神不强。

团队精神缺失的表现主要是:主动与他人沟通和交往意愿不强;张扬个性有余,协同合作意识缺乏。不少大学生在成长的历程中,对个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喜欢我行我素,认为所谓“个性”就是不参与团队,事事搞特殊化和小团体;习惯于自己奋斗,缺乏与他人协同合作的意识,更不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负责的态度。

三、大学生需要团队精神的原因

1.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看,西方人通常注重团队协作(teamwork),西方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和教育体制为孩子们提供的是自己动手、自己寻求帮助来完成事情,从而培养孩子们自我探索、善于交流的个性。而中国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与文化理念完全不同,孩子们得到的总是现成的、完整的做事方法和结果,只需单纯去学,很少会有团队协作、交流。另外,应试教育的体制也阻碍了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意识。

2.当代社会人才的需要。《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指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专业人才转变为注重基础宽厚、支柱坚实、能力增强、素质优良的人才。其中,团队精神、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更是现在社会中所必需的能力。因此,大学生要在竞争中谋求合作,注重团队,达成“多赢”。在校园生活中、班级和学校建设中,更需要培养团队意识,以提高效率、增加凝聚力。

四、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1.明确性格特质,确定自我方案。大学生总会遇到一个人生的课题:我是谁,谁是我?与自己和平相处、掌握自己的优势、明确自己的性格特质,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团队精神培养方案。运用科学的DISC性格分析法或九项性格评测,结合自己平时的自我评估,确定自己是否为支配型、影响型、稳健型、服从型等性格类型,对症下药,培养团队精神。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个人都要从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管理自己开始,进而达到突破自己,使不同类型的人才能够有效沟通,优势互补,精诚合作。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有很好的覆盖和渗透作用,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校园文化活动应注重层次性、覆盖面和参与度,注重实践,使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广泛参与。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佐斌.大学生心理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林伟贤,郭腾尹.团队的力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团队;团队精神;培养对策 

、引言

现代科技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合,在生产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增强的时代,团队精神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无论是生产还是研究,人们面临的问题都日益复杂,而且往往包含着多学科意义的内容,因此,单靠一个人很难胜任,而是需要多种人才通力合作,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解决。优秀的人才,不仅自身素质好,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团队伙伴的合作契合程度高,以及配合别人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中国企业人才的重要特征。为了让当代学生让能够尽早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作为大学教育者,要结合实际,从让当代学生的特点出发,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缩短当代大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就业之间的差距,使当代学生学会在学习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谐相处,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团队精神的优秀人才。

、团队及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概述

.团队的概述

团队,首先是一个集体,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觉合作、积极努力的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社会群体。团队凝聚力强、合作程度高、成员贡献意识强,团队工作效率比一般群体高,在团队中人们的心情也比较愉快。

.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概述

当代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团队精神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而言: 首先,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并且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尽心尽力。团队成员对团队具有无限的忠诚,决不允许有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情发生,并且极具团队荣誉感,为团队的成功而喜悦,为团队的困境而忧虑。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会义无返顾地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个人服从团队,宁愿牺牲私利。其次 ,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及共为一体。团队成员彼此把对方视作“一 家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他们相互依存、荣辱 与共:一是互敬互重,待人礼貌谦逊;二是相互宽容,容纳各自的差异,在发生冲突时,求同存异;三 是彼此信任,待人以诚,相互深信不疑;四是相互帮助,在学习上互相协作、共同提高,在生活上彼此关心。再次,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 队事务的尽心尽力。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努力争取对成员的全方位投入,培养成员的责任感,让成员参与管理、共同决策。不但让成员发挥其体力,还运用其脑力和心力,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团队成员把团队的事视为自己的事,干事积极主动,不仅尽职尽责,而且尽心尽力,认真勤勉,充满活力。

、团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培育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灵,而且也推动了学校长效有序地发展。

. 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是时展的需要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教育者们所形成的共识。社会也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人员是否录用的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单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重大问题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更多的成果是靠“集体大脑”,而创新人才将以一种团队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时代要求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为此,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班集体文化因素

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班集体文化因素,它要求全班成员之间分工合理,班长、室长、或者是无任职学生,将每个成员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使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完善的制度、学校配套的管理措施,使所有学生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实现班集体的学习目标而奋斗。

.团队精神与技术水平将显得同样重要

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于年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组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就是指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全球第三大软件公司EDS(电子资讯)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John W. Egan(约翰-宜根)先生在江西先锋软件学院作的《从EDS的发展看IT业的未来》演讲中建议大学生在学好软件的同时,必须掌握与人沟通、合作的

     

技巧。他说在IT这个行业,团队精神与技术水平将显得同样重要。

、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当前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整体状况如何呢? 年党中央、国务院号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指出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八个方面的不足,其中就包括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较差这一方面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不少班级和宿舍的凝聚力不强

作为集体成员之一的大学生表现出合作、团结不够,纪律观念不强。相反,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主义问题却比较突出,如看问题只从自我出发,不从大局出发;在处理事情时,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对自己无利的就不做,利大就做,利小就不做。不少学生往往不能从大局出发,不能从别人的角度 思考问题,造成了不少班级和宿舍的凝聚力不强。

..不少学生不愿意主动与同学、老师沟通和交往

有的同学把市场经济的金钱原则与竞争原则 泛化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在人际交往与合作中,也以此为原则,不注意师生、同学之间感情的培养,轻义重利;或者以经济状况的贫富为标准,富则相交,贫则相离,与己有利则亲近,无利则过于疏远,缺少互帮互助的热情,交往关系上过于淡漠。

..不少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不够

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开展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主动参加活动,是能从中得 到锻炼且有所收获的。但是,从现在的团、学干部的体会来看,很多团、学干部普遍感到学生活动的组织工作远不如以前顺利,这其中除了社会的和工作方法的原因之外,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大学生对国内外时事和校内外大事的关注不够,校院 (系)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的难度增大,社团活动的发生、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强等等,程度不同地反 映出大学生群体中的活动参与意识不够。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重个人发展轻社会合作的倾向

大学生在成长、发展历程中,比较注意自己的个性张扬,从依赖性逐步转向独立性和自主性,喜欢我行我素,习惯于自己奋斗,不大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他们往往缺乏与社会、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对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缺乏应有的负责态度。

.、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重智育轻德育的结果

由于大学专业教育定位的偏差,大学教育者和学生一直比较看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工作。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更是加剧了这种倾向性。教育者为了培养更专业化的人才,在修订教学计划时总是专注于强化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问题,而不太关注合作、奉献等课程目标 的实现。学生在片面的功利主义的就业导向下,更加关注掌握那些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胜利的“硬本领”,比如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等。并且,求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合作只是竞争获得胜利后的事情。大众传媒不断渲染着、传递着通过激烈竞争而成为精英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成者为王”的故事,大学生们成天生活在这样的信息之中,自然就很难坦然地思索合作、奉献之类的价值观了。

..大学生自身时竞争与合作关系认识的偏差

人类在生活实践中总是相互作用的,不同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展开的竞争以及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合作,是相互作用的两 种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学习上、生活上充满了竞争,在能力培养和就业的选择上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在对待竞争与合作的问题上,往往过多强调和倚重竞争,轻视了合作中的竞争,忽视了合作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中的双赢。

.. 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膨胀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世纪年代中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关于独生子女现 象,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用所 谓的“四二一综合症”,所谓的“小皇帝”之类的话语,来形容独生子女现象,表达人们对计划生育制度下的独生子女现象的某种忧虑。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作为独生子女的这部分大学生尤为有意义。这是因为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较多的关爱,因而具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也就是说,由于独生子女基本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往往使得其自我中心意识更易膨胀,因而更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

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团队合作;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99-01

团队合作是幼儿重要的品质,其是促进幼儿未来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如果一个幼儿无法与他人合作,他只会变得更加孤僻和自卑,这会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关键的。而幼儿期无疑是人的一生当中成长和提升自身社会性的重要时期,更是有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最好时期。基于此,本文就对新时期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策略进行探讨。

1.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分析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都脱离不开社会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如果想要发展和进步,就需要掌握有效的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只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人才能够进步,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其首次从家庭教育中走出来,开始参与到集体教学氛围之中。在这个环境下,幼儿需要面对更多的伙伴,如何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无疑对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这种团队合作能力是幼儿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幼儿阶段有效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沟通和交流,以及同他人配合的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以及群体意识。可见,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2.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目前来看,幼儿园在教授幼儿知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幼儿的团队合作行为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提高。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较为喜欢独来独往,而随着年龄增大,他们也会更加融入到团队中来。另外,一些幼儿喜欢向老师打报告,告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问题出现的频率也在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当幼儿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时,他们大多都缺乏合作意识,不喜欢与他人合作。虽然大多数幼儿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但是心里仍然较为自我,一自我为中心,与他人合作时较为消极和被动,且即使参与合作也并不能够维持长久。可见,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通过分析幼儿团队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知,影响合作的原因,主要是年龄因素、气质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性别等。小班幼儿合作意识很不稳定,合作动机往往出于一时的兴趣,缺乏目的性;中班幼儿的总体合作水平较小班幼儿有明显提高,他们的合作行为中已有意向性,且相对稳定,适应性也大大增强,合作持续的时间有所延长,但这一时期幼儿的合作仍缺乏组织性,范围也较狭窄,以2~3人的合作为主,偶然也有5~6人的合作发生。

大班幼儿已能有效地将合作意向转化为行为,并能围绕一定目标较长时间合作,合作的形式也增多了,能开展10人以上的较大规模的合作,已有一部分幼儿能在合作活动中主动承担一定的组织领导工作;不同气质的幼儿其合作的差异非常显著,具有强型气质的幼儿身上合作行为发生率较高,他们多采取主动合作的态度,合作的稳定性也较好,合作人数从2~10多人均有;不同家庭教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的探索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合作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在性别因素上男幼儿合作行为更多指向事物或活动,女幼儿则更多对人感兴趣,比男幼儿更容易与人合作,在合作形式上,男幼儿更倾向于身体动作,而女幼儿则有较多的言语合作。

3.新时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的策略研究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就为幼儿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其培养策略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3.1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团队精神。游戏是幼儿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和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其懂得为了集体荣誉而不断努力。比如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选择那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够完成的游戏活动,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比赛。这样一来,幼儿在想赢的思想基础上更加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很好地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同幼儿一起分析胜利和失败的原因,然后告诉幼儿,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够真正获得胜利,从而更为有效地传输了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2 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责任感。幼儿拥有了责任感,其才会更加注意团队合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懂得互帮互助,要学会照顾他人,考虑其他小伙伴的感受,当其他小朋友有困难时,要积极给与帮助。而在面对性格较为孤僻的幼儿时,教师要努力提升他的团队意识,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小伙伴中来,然后再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总之,通过提升幼儿的责任感,让其养成互帮互助,考虑他人感受,认真负责的品质,可以为其团队意识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基础。

3.3 在解决小纠纷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当幼儿出现矛盾时,教师不应该过分关注谁对谁错,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通过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真实感受,从而有效帮助幼儿提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其是非观念有时候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给与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可以纠正幼儿的思想,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幼儿产生集体合作精神。

4.结语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对幼儿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要充分考虑幼儿教学的特点,深入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促进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沈筱梅.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7):5- 86.

[2] 庞丽娟,陈琴.论儿童合作[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52-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