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1篇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36)

摘要: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包括现场急救基础以及危重疾病、一般机械性损伤、高低温损伤、中毒、其他意外伤害等现场急救教育。为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的教育作用非常必要。同时,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关键词 :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35-03

作者简介:徐文闻(1983—),女,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生命安全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系统构建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2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批准文件号:辽教发〔2012〕130号)。

警察院校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成为人民警察,部分还可能成为社会的保安力量。民警在侦破案件或缉拿犯罪嫌疑人时,常受到伤害,这就要求人民警察要掌握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肆虐,工业、交通事故频发,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逐年剧增,人们对于现场急救能力的关注度和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急救能力不仅能够维持和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而且能够及时防止险情恶化,为后期有效介入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警察院校的急救教育更加全面和科学。

现阶段,许多发达国家已将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训练放在提升国民综合能力素质的高度去要求。以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为例,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 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接受了这一训练,并且平均每年接受心肺复苏术并获救的人员高达7万余人;日本消防厅每年通过印发急救手册,举办市民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市民进行教育,听众每年达15万人。可见,现场急救能力建设已成为各国国民综合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逐步上升到评价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性高度。

其实,早在1987年,中国红十字会就先后会同卫生部、公安部等多部委发出《关于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要求交通、消防、公安等职业人员必须接受急救训练;2006年,中国红十字总会又与公安部、交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急救培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国警察院校学生入学时现场急救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急救意识淡薄,急救知识知晓率低,急救技能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不足等,这与我国目前尚未将现场急救知识、技能和相关能力要求列入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国内多所公安院校开始尝试对大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培训,由于培训内容、机制和方式等的原因,培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各地也在探索加强急救教学的措施。

现场急救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场急救是指当危重急症及意外伤害发生时,短时间内对伤病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而在专业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利用现场条件,伤病者对自己、他人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主要包括:

现场急救基础 现场急救的顺利实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学生要首先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及病理学知识,其中包括熟悉解剖学术语,了解人体薄弱部分及其常见的意外伤害,掌握人体运动、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感觉器官等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生理功能,熟悉损伤、炎症、休克、缺氧等病理常识;同时,大学生要能以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为基础,正确判断伤病情,及时检查伤病者的神智、呼吸、脉搏及心跳等是否正常,正确判断伤病情是正确实施现场急救的前提。根据各类常见伤害的基本特点,大学生应至少掌握五类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即现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心肺复苏技术,尤其心肺复苏救生技术在急救猝死救助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统计数字显示,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外,35%~40%的病患如经现场及时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救助,即可复苏。

危重疾病的现场急救 有些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且呈现多发的趋势,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如冠心病、高血压、昏迷、癫痫、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了解各类病症基本发病原因,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现场急救的方法,可以延缓病情或缓解症状,避免错误救助产生严重的后果。

常见一般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 主要适用于不同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包括不同部位损伤的急救,如头部、颈部、胸腹部和四肢损伤等;不同特点损伤的急救,如出血、骨折、软组织挫伤等。了解各类损伤特点,能正确判断各类损伤的基本症状,了解各类损伤急救的注意事项,能运用创伤急救技术进行简单处置和保护,可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甚至可挽救生命。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特殊部位特殊情况损伤的现场急救应作为授课重点。

高低温损伤的现场急救 常见高低温损伤主要包括烧烫伤、中暑及冻伤。烧烫伤,包括物理性烫伤和化学性烫伤,其中物理性烫伤是火焰、高温对人体的损伤;化学性烫伤主要是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伤。烧烫伤不仅伤及皮肤组织,还影响全身重要内脏器官,引发剧烈病理生理变化,死亡率极高,因此,其现场急救对后期治疗、恢复尤为重要。中暑也是一种急症,可导致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冻伤主要是指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包括冰点以上非冻结性冷伤和冰点以下的冻结性冷伤。

中毒的现场急救 了解一般毒物的特性、危害及其伤害特征,熟悉中毒后引起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状态,掌握生产性中毒、环境因素所致中毒、食物中毒等的基本情况及不同毒物所致中毒的现场急救排毒方法。

其他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 掌握包括触电、游泳、呼吸道异物、动物咬伤、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症状及急救步骤,尤其要了解预防方法,防患于未然。

现场急救教育的实施策略

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全面提升急救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增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充分表明高校素质教育开展对社会综合素质总体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的培养列入培养目标中,是制定具体教育举措的根本方法。结合我国社会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培养目标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价值的情感认同度,将现场急救能力视为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对急救现场的评估能力,正确分析和确定事发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谨慎评估伤病人员的受伤害程度,谨慎施救,积极寻求救援;开发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训练急救技能;培养大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现场情况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完成现场急救任务的能力等。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营造重视急救能力培养、认同急救教育价值的校园环境 首先,通过精神文化的植入建设,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价值认同度,营造高校“人人懂急救,人人练技能”的氛围,引发内心情感的认同,逐渐完成文化启蒙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建立起“关注急救、关爱生命”的基本素质;其次,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长效地保障现场急救的开展,促使大学生达到较高的行为规范水平,如对学校每年开设的急救课程的学时进行规定,达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日常化,对相应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要求和保障;再次,通过行为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践行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将现场急救方面的知识、技能获得转变为大学生的动态言行,并逐渐成为其行为习惯;最后,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载体作用,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活动角等形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使静态物质环境充分“动”起来,创造大学生参与到物质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条件,让急救理念与价值渗透到物质文化中去。

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双管齐下的教育作用,强化现场急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主要是大学生在完成现场急救任务时表现出来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在现场急救过程中保证大学生顺利自救或施救的必备基础。目前,在校园内提高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开设课程,运用现有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补充,设置一定学时,进行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运用课堂教学的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现场急救实验室建设等)和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使大学生获得更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训练,获得更多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亲身体验;培养大学生的急救意识和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情境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警察院校大学生技能训练时可能遇到各种小意外,如散打课程训练时可能出现软组织损伤、游泳泅渡训练时可能有呛水,等等,应利用这些机会及时引导,考察学员练习情况或检查学习效果。二是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如让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到社会消防、医疗救治等部门实习锻炼或担任志愿者,在活动中提高意识、升华情感,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加强技能操练;激发大学生提高知识、技能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兴趣,获得社会成就感和自信心。

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全面参与、共同提升现场急救能力水平的整体氛围。一方面,运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网络等媒体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12月3日报道,美国10岁女孩马迪逊·克斯特尔根据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心肺复苏术,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对昏倒在家中并停止呼吸的母亲实施急救,成功挽救了母亲的生命。该案例的报道足见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发挥非盈利组织在急救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志愿者制度,与社会共建培训基地,加强沟通合作。

参考文献:

[1]卢艳萍,黄集慈,石茜.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0(3):138-141.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661-663.

[3]王光利,代小红.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52-156.

[4]陈善喜,满蓉.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调查与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6):693-695.

[5]王秋林,赵怀让,范宝军,等.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方法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6):175-178.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2篇

本调查结果显示,山南地区急诊疾病谱具有如下特点:(1)急性高原病作为高原地区特有危急症仍值得关注和重视,但目前其发病率有所降低,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重症患者已不多见,这可能与近年来强调预防和早期救治有关,当然高原病的科普宣教也功不可没。(2)消化系统急诊仍占据重要地位。这与当地卫生条件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也与高原地区胃粘膜常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密切相关〔2〕。高原地区急性胃粘膜病变更加严重,出血量大、时间长,这给预防和治疗增加了更大的难度。(3)创伤患者比例逐年升高,特别是与建设事故相关的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增加尤为明显。近年来西部大开发致地区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种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但其管理水平仍不够完善,导致相关事故受伤人员明显增加。另外,到观光人数近年明显增加,其中包括大量自驾游的人群,但由于高原地区特有环境条件对司乘人员身心的影响,加之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导致各种车祸受伤人员比例增加。急诊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急诊科采取的模式应由其救治患者的疾病谱来决定,因此,高原地区急诊医学同样应根据这些急症的特点,进行急诊科建设和发展,以更好地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理念急诊医学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它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3〕。从本调研结果及既往临床工作发现,急诊患者占总就诊数比例不高,其绝对数量也较为有限,但急诊患者常常发病急,病情多较为危重,涉及的疾病谱广,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其急救技术具有复杂多样性,对设备配置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准都有较高的要求,其救治水平和效果对患者家庭甚至社会均可能产生明显影响〔4〕。因此认为,应重视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观念,根据急诊医学的自身特点及高原地区急诊患者疾病谱,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的发展模式,培训合格的急诊医师,抓住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救治手段,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防止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5〕。

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救治成为现代医学追求的目标。急诊医学也不例外,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断及器官功能监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其有效救治同样有赖于各种急救设备。因此,要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救治成功率,特别是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必须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强化训练并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术急诊急救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急诊科和急诊专科医师的地位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和保证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的基础。急救技术可分为手术性急救技术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一个合格的急诊专科医师应掌握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治疗、电击复律术、有创和无创监测技术等非手术性急救技术;如有条件,也可开展一些手术性急救技术,以尽可能达到救命和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创伤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而这对大多数严重创伤救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手术止血、切除或修补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减压等〔4〕。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手术性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急诊专科医师。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急诊医学具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专业技术,以体现急诊医学的特色,而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则是现代急诊医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6〕。

急诊医师既不是外科医师,也不是内科医师,更不是全科医师,急诊医师就是急诊专职医师。急诊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急症不是某一专科医师能够解决的。急诊专科医师首先面对急症患者并给予及时、整体的救治,因此,急诊科医师就是急诊专科医师,是发展急诊医学的主力军。但是本次调研的两所医院缺乏专业的急诊专科人员,仅仅由门诊医师兼管急诊患者,没有经过急诊医学的系统培训,不具有现代急诊的理念,对于各种急救技术也未能熟练掌握,这严重制约了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建议分阶段完成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以提高急诊工作人员专业化、知识化程度,真正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急诊专科医师,从而提高急诊临床救治水平和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综上所述,由于等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理及环境条件,加之经济条件限制,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明显差距。要提高这些地区急诊患者的救治水平,应不断完善急诊科的建设,改善配套急救设施,加强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各种危急重症的病理生理学机理和高发病及特发病特点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屈纪富 胥全宏 文亮 刘明华 彭顺舟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A、B、C理念;基本技能;小儿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 R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91-03

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是对心搏呼吸骤停需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的经典古老话题,已被所有医护人员所掌握,但笔者认为A、B、C对所有高危患者,包括心搏呼吸未停危重患者亦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院前急救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群体中有其重要意义。基本技能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将基本技能落实在患者身上尤为重要。本科于2010年2月以来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4年2月本院小儿院前急救病例175例,根据时间点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75例分为甲组,2010年2月~2014年2月100例分为乙组,两组病例入选标准均按国际治疗分类为红色区域患儿,甲组75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1例(28%),交通事故、外伤15例(20%),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2例(16%),小儿惊厥8例(10.7%),溺水6例(8%),异物吸入4例(5.3%),其他9例(12%)。乙组100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6例(26%),交通事故、外伤22例(22%),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4例(14%),小儿惊厥10例(10%),溺水9例(9%),异物吸入5例(5%),其他14例(14%)。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科在2010年1月在科室进行小儿院前急救讨论,对基本技能进行规范化培训,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流程,于2010年2月开始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经实践4年,将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前后(甲、乙)两组病例,查看当时转运回本院的交接记录,送到医院时有生命体征定为成功,无生命体征或途中死亡定为失败。回顾性采用多位医师分析两组急救过程中是否规范存在缺陷,统计两组的成功率和规范率。

2 结果

甲组75例中院前急救成功67例(89%),失败8例(11%),急救过程中规范66例(88%),不规范、存在缺陷9例(12%);乙组100例中院前急救成功94例(94%),失败6例(6%),急救过程中规范95例(95%),不规范、存在缺陷5例(5%)。乙组急救成功率、规范率明显高于甲组。

3 讨论

3.1 A、B、C理念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院前急救患儿多为突发、病史多不详、环境复杂、辅助检查缺如,诊断一时不明,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尽快实施有效救护,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不可逆伤害,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在这一特殊情况下,有时医生不知道如何处理患者,应该先做什么,最该处理什么临床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种疾病、小儿情况如何,均应遵循A、B、C,把A、B、C作为首要的重中之重问题来解决,任何处理均应建立在A、B、C之后。任何患者均应首先开放气道,保持良好的呼吸、良好的循环,院前急救只有首先做好A、B、C三点,才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创造其他更多治疗机会。A目标为通畅气道,实施手段:摆,清除异物;手法开放气道;口咽通气管;喉罩;气管插管(必要时)。B目标为有效呼吸,维持一定氧饱和度及氧分压;实施手段:鼻导管、头罩给氧;必要时仍需气囊面罩通气或机械通气。C目标为良好循环,维持重要脏器灌注;实施手段: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止血,输血,胸外按压(必要时)。

3.2 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到达某一目标的手段有很多种,医护人员应尽可能掌握院前急救更多基本技能技术,很多院前急救经过简单、有效、及时的基本技能处理,有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赢得更多抢救时间,或进行手术的机会,基本技能为“三基”核心,有时不需要更高医疗技术及昂贵医疗设备即可达到目标。

常见基本技能技术,其中一般技术包括手法开放气道、摆、清除异物、普通氧疗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更深一步技术:液体容量复苏、气囊面罩通气给氧、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气管插管是最可靠的通气途径,但气管插管的操作在儿童较困难,且有可能产生并发症。所以只能由受过儿科急救培训、有良好插管经验者才能操作[1],且在抢救中如果没有给患者通气时,千万不要反复地尝试气管插管,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的两种通气方式具有相同治疗效果[2]。选择插管通气方法应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转运到医院急诊所需的时间和急救人员的实际经验进行确定,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给氧的操作技术。低氧血症及低血容量是可避免的危及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儿科医生还应掌握王一镗教授推荐的异物卡喉海姆立克(Heimilich)手法[3-4],这些基本技术关键时可挽回患者的生命。现代医务工作者在掌握高科技医疗技术同时,切不可忘记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3.3 A、B、C理念及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将A、B、C理念及基本技能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仅停留在理论上、模拟人上,未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并不少见,要掌握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方法,保证采取方法的正确性,并遵循:评估决策实施再评估再决策再实施的程序,切忌一种方法到底,不评估有效性。一般30 s~2 min评估一次,一种方法达不到目标应及时更换另一种方法方法。

要掌握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循环、意识基本的方法。评估应在2 min内完成,通过患儿哭声、问话、观察小儿面色、呼吸是否费力,即可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通过血压测定、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数6 s心率或脉搏(6 s心率×10=1 min心率)即可快速评估小儿的基本循环功能,对小儿血压测定有困难时可通过触摸脉搏来初步估计,笔者的经验是触摸到桡动脉搏动收缩压≥70 mm Hg,触摸到肱动脉搏动收缩压≥60 mm Hg,触摸到股动脉搏动收缩压≥50 mm Hg;对意识评估可采用AVPU系统评估:清醒(awake,A),对语言指令有反应(verbal response,V),对疼痛刺激有反应(painful response,P),无反应(unresponsive,U)。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把握在你手中的理念。院前急救应遵循快速、简单、安全、有效原则,快速询问病史,快速评估病情,及时有效现场救护,切忌在问病史、查体上消耗有效时间和决策犹豫不决,如新生儿心率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急救知识,科学构建急救医疗体系。儿童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主要部分之一,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院前转运、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科学构建我国小儿急救医疗体系是广大急诊急救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6-7]。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在直辖市和各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部分儿童专科医院拥有院前急救系统,参与院前转运,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儿童急救体系的发展史,各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发展程度很不一致,医疗规范尚未基本一致[8]。目前边缘地区医护人员对新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了解甚少,我国大多数医护人员尚未接受过儿科急救技能培训,因此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培训和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迫在眉睫[9-10],其次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11]。据报到院外心跳骤停(CA)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为2%~9%,而院内存活率可达18%, CA后开始CPR的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越低,开始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12]。因此对大众非医务人员普及急救知识,以便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对患儿的最终恢复非常重要[13-14]。早期伤害预防、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复苏后综合救治5个环节[15]构成了儿科患者的生存链,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确保急危重症患儿与创伤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绿色通道”。笔者认为小儿院前急救应遵循A、B、C理念及加强基本技能技术操作,加强对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及“适宜技术”培训,并将“三基”及“适宜技术”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这样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推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莹.儿童心肺复苏期间与复苏后通气策略[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5-7.

[2] 黄国英.儿科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98-60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54.

[4] 王一镗.急救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2-23.

[5]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4-446.

[6] 武秀昆.从“两个体系”建设的开篇说起―院前急救机构的职能定位与规划设计[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4.

[7] 武秀昆.从战略高度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85-87.

[8] 陆国平,任晓旭,宋国维.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23-27.

[9] 王莹,钱素云,李壁如.我国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现状与推广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2):189-191.

[10] 杨子初.普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灾难应对能力[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1):1032-1035.

[11] 刘春峰,宋国维,钱素云.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 20(1):1-3.

[12] 陆国平,程晔.复苏后综合征得预后判断及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15-418.

[13] 王一镗.再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14]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490.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在各类临床急症中,颅脑损伤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一旦处理不当,或未及时救治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医护人员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医疗护理技术,还应保持清醒头脑和冷静素质,只有通过及时抢救和全方位护理,患者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3年4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33.2±2.7)岁;14例为脑干损伤,22例为脑挫裂伤,24例为颅内血肿。此外,32例合并腹部损伤,28例合并胸部及其他部位损伤。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颅脑损伤常规救治:①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瞳孔大小以及神智情况做出判断,并及时清创。常规给予脱水和止血药物,避免出现脑水肿;②患者头部应保持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异物,保持通畅气道。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吸氧护理。③构建静脉通路并给予脱水、止血、利尿药物进行治疗,控制患者颅内压,避免形成脑疝。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手术室急救护理方案:①第一时间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全面检查患者伤情,确认其是否存在其他部位合并伤,并联系主治医师;②开展亚低温治疗,确保患者所处环境温度不超出33~35℃[2],降低患者脑部耗氧量以及代谢速度,降低颅内血流量以及颅内压,以达到控制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③并发症的预防控制:患者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其各项指标波动,若出现脑疝则应给予脱水降压药物如呋塞米/甘露醇等;若患者瞳孔变化伴有意识障碍时也应给予针对性处理;患者脑脊液外流时切忌直接冲洗或填塞伤口,而应嘱患者取患侧卧位,用消毒纱布轻柔擦拭,以免引发颅内感染。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见表2。

3讨论

在各类临床急症中,颅脑损伤属于一类严重急症。其中大多数是生产事故或者交通意外事件所致[3]。颅脑损伤患者必须接受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控制术后各类不良反应。

我院由于以往医疗技术设备尚未完善,且在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方面缺乏足够重视,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医疗设备器械的购入和应用、医护人员的自我完善和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药护理工作有了显著进步。本次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急救护理方案明显优于原有常规急救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周已焰.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5):308-311.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范文第5篇

【摘要】 本文立足玉树抗震救灾医学救援实践,从使命任务、灾区特点、救援方法、技术帮带、卫生防病、心理疏导、弘扬精神七个方面总结了本次玉树救灾经验体会,旨在青藏高原地区军队医院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医学救援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藏地区;抗震救灾;救援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发生7.1级破坏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应急医疗救援工作迫在眉睫,作为青海省内军队医院,迅速抽组救援医疗队、准备物资、集合车辆,赶赴灾区,实施抗震救灾医学救援,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本次救援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和医院多年来以锻炼快速反应、突出机动保障、提高外伤救治和野外适应能力演练密不可分。

1 实施应急救援,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1 快速反应,抗震救灾预案启动迅速

在特大地震发生后,医院党委快速反应,及时启动了抗震救灾预案。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和标准要求,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于4月14日当天迅速赶赴玉树灾区实施应急医疗救援任务。

1.2 保障有力,竭力救治灾区伤病人员

经过长途快速机动,抗震救灾医疗队及时抵达灾区,不顾高寒缺氧恶劣气候条件和长途跋涉身心疲惫状态,在1个小时内抗震救灾救护队展开完毕,并立即开展救援工作,主要承担早期治疗与部分专科治疗任务。

1.2.1 全面掌握情况,周密筹划部署

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掌握地震灾害造成的伤病情况以及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迅速到救援联合指挥部请领救治任务,并根据掌握的有关情况,结合医疗队的任务特点,深入分析研究,周密筹划探索,有针对性的制定伤员救治方案,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1.2.2 抓好检伤分类,保证医疗秩序

针对后送至医疗队的伤员,进行紧急检伤分类,对伤部、伤类、伤势等做出明确区分,对急需手术、择期手术的作出明确判定,对需紧急后送的伤病员,立即组织医疗后送,确保伤病员收治工作紧张有序,顺利开展。

1.2.3 注重专家指导,确保医疗质量

在骨折伤、挤压伤、多发伤等伤情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医疗队成立了由各组室组长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发挥技术优势,对收治的疑难、复杂、危重伤病员实施技术指导,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1.2.4 强化救治能力,力求快速准确

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员,救治时效性要求高。尽可能使伤员在受伤后的“第一时间”内就得到紧急救治,同时还要兼顾高原病的发生,避免伤情加重。对各类伤员根据伤情进行早期处理和救治手术,经紧急救治后病情稳定者,立即组织后送至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针对危重伤员,强调以人为本,尽可能选择肢体伤害小、技术要求高的治疗方案,在挽救生命的同时,把对身体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2]。

1.2.5 开展医疗巡诊,拓展服务范围

在收容治疗的基础上,我们主动深入玉树县大街小巷及周边乡镇,开展医疗巡诊,遇到急需住院的伤病员,马上后送至医疗队进行详细诊治,贯彻以人为本,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全面拓展医疗卫生服务范围,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

1.3 协同地方力量,维护社会安定

积极配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抢救和运送伤病员,开展健康危害因素控制;协助进行现场常态恢复和伤病员处理;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的健康伤害。坚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有效维护社会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3]。

1.4 开展技术帮扶,推动基层卫生发展

在做好当地群众与救援部队卫勤保障的同时,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深入结古镇、隆宝镇、禅古村、甘达村,广泛开展技术帮扶,了解当地居民健康状况及医疗单位技术软硬件条件。有针对性的实施医学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指导以及心理疏导培训,促进软件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另外,立足基层卫生单位药品仪器设备落后现状,我们大力实施对口支援,并赠送药品、仪器、设备,开展用药指导及仪器设备使用辅导,打牢硬件基础。同时对帮扶单位禅古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便于今后更好的实施技术帮扶与健康指导。

2 抓好卫生防病,严密控制疫情蔓延

大灾之后容易出现大疫,医疗卫生机构要严密监控疫情动态,掌握时间、地点、人群分布情况,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研究疫情发展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防病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为上级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1 把好尸体处理关

人员、工具、车辆必须尽快集中消毒处理,用漂白粉精或三合二乳剂喷洒消毒尸体和现场,将尸体包裹深埋1.5~2.0m,或焚烧。

2.2 把好饮水、饮食卫生关

要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做好食品、水源卫生检疫检验工作,确保军民生活,确保身体健康。

2.3 把好消毒杀虫关

加强营区环境消毒杀虫,对粪便、污水、垃圾等及时处理,保持营区环境卫生,保障官兵身体健康,并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严防传染病进入营区。

2.4 把好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关

根据当地的疫情、过去接种疫苗的情况及人群免疫情况,进行普种或补种相应的疫苗,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工作,防止各类传染疾病的发生。

3 实施心理干预,积极治疗心灵创伤

玉树地震发生后,部分人出现紧张、焦虑、惊恐等灾害心理应激,严重者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转为灾害心理应激障碍,抚平心理创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心理干预。抗震救灾医疗队专门组织2名心理咨询师对收治灾区伤员实施一对一心理干预。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当好倾听者,用情意、温暖和力量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鼓舞士气,重振雄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