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伤急救的技术

外伤急救的技术

外伤急救的技术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多发伤;死亡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2-156-02

Application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 in Severe Multiple Injury Associ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N Guanghua XU Qingyu ZHENG Xudong CHEN Chunbai WU Haibin

Emergency Center of Ruian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Ruian 32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al effect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 formultiple injur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ll 46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y were received damage control surgery. Other 46 patients with simila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pared with recovery time of body temperature,PT and ATT,BE recovery time,clearance time of lactic acid,incidence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mortality in two groups. Results Recovery tim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ctate,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PT,ATT recovery time, BE recovery time and bleed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P<0.01);treatment group,the incidence of DIC patients,other complication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 or P<0.05);No difference in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Damage control surgery can improv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y,worthy to be wide in clinical.

[Key words] Damage control surgery;Multiple injury;Death rate;Complication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及机动车辆的普及、建筑物的不断增高、化工爆炸、矿井塌方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创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特别是多发伤(multiple traumas),由于伤情比较复杂,内环境紊乱严重及免疫功能明显抑制,多发伤患者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其死亡率极高,伤后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和对劳动能力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疾病[1,2],因此在创伤后早期立即有效地控制各种原发损伤,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患者安全渡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对提重创伤救治成功率并且避免以后严重的不良预后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技术作为严重创伤和多发伤治疗的方案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2009年4月~2011年1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46例多发性外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4月~2011年1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2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选择其中应用DCS方法救治的患者46例为治疗组,男32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4±26.3)岁,其中11例严重腹部多脏器伤伴腹膜后出血,4例为严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15例骨盆骨折伴不稳定大出血,8例四肢多发骨与关节损伤,5例大血管损伤,3例胸部损伤致双侧血气胸,损伤部位共计147处;另外选择病例资料完整、并且病情与治疗组严重度一样、 IS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患者46例以传统方式抢救,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6.8±23.6)岁,其中12例严重腹部多脏器伤伴腹膜后出血,6例严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13例骨盆骨折伴不稳定大出血,7例四肢多发骨与关节损伤,4例大血管损伤,4例胸部损伤致双侧血气胸,损伤部位共计156处,两组患者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年龄及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一期采用简略手术,以止血和控制污染为主要目的,手术简单有效,迅速,手术时间不能超过90min,一期术后收住ICU进行复苏治疗,当病情稳定、各项机体功能基本稳定后,在72h内再次行确定性手术。一期手术的具体操作如下:①腹部创伤:腹腔主干大血管损伤,能短时修复的马上予以修复,如果能短时修复予以暂时插管,对于胃肠小穿孔以荷包包埋,肠管断裂,进行快速闭合,形成盲端,肝破裂以填塞结扎为主,不行肝切除与修补。胰腺损伤仅闭锁胰管,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但不进行胃肠重建,一期手术结束后,因需进行第2次手术,不需要常规关腹,进行腹腔暂时关闭。72h内进行第二次手术。②胸部创伤:胸部创伤大多需要一期修复,对致命性创伤、一期手术要求迅速止血,简单有效,短时需关胸。③脊柱和四肢骨折伤:骨折固定均应采用外固定,椎体爆裂骨折所致椎管前压迫,先进行简单椎板减压。对于有危及生命的肢体主干大出血,并且血管修复或吻合困难和费时,应暂时插管。颅脑严重创伤颅内血肿患者,如果形成脑疝,呼吸停止,应先迅速钻颅减压,行血肿穿刺引流减压。待患者病情稳定,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2次手术。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随即进行静脉输液,做好术前准备,边抗休克边手术,一期详尽手术,在解剖上修复创伤,术后入住ICU,继续抗感染抗休克,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体温从低体温状态恢复到正常体温所需要的时间)、PT和APTT恢复时间(PT>16s,APTT>50s恢复到正常的PT≤14s、PTT≤45s所需要的时间)、BE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死亡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过校对后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及ATT恢复时间、BE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DIC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多发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病之一,但是多发伤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首届全国多发伤学术会议定义多发伤是指:①多发伤是与单发伤相对而言;②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称为多发伤;③多发伤的严重程度视ISS值而定,凡ISS>l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多发伤常导致多系统或器官联合受累,对全身状态影响较大,病理生理扰乱严重且危及生命,以往的研究显示多发伤的死亡率高,处理困难,并发症较多,如腹腔室间隙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腹腔内的感染、营养衰竭等[4,5]。DCS概念在1983年被首次提出,其最早起源于腹部损伤,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至今DCS的应用已使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大幅度降低,使危重创伤患者的处理原则发生较大的改变[6]。目前公认的DCS的标准化处理原则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简化手术、ICU复苏和分期确定性手术。早期简化手术:即用最简单的方法立即剖腹探查,控制出血和污染,多数情况不做重建手术;ICU复苏:最大限度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中心体温恢复,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呼吸支持,并且进一步明确损伤情况;待生理状况恢复后进入分期确定性手术,一般认为确定性手术应在首次手术后24~48h进行为宜。

DCS始于急诊外科,本研究对来我院急诊就诊的46例多发性外伤患者采用了损伤控制外科进行治疗,并且选择46例病情相近的传统患者进行回归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采用DCS治疗的患者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及ATT和BE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小于采用传统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的患者,并且DIC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少于传统手段治疗的患者。这与以往Shen等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DCS能有效地治疗多发伤,有效降低多发伤造成的死亡率和并发症,这与国内以往的研究结果相近[8,9]。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损伤控制外科强调的是避免伤员发生不可逆的损害,以达到提重多发伤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因此DCS能很好地在基层医院及缺乏处理严重创伤条件的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Yang F,Bai XJ,Li ZF. 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J]. Chin J Traumatol,2011,14(1):20-24.

[2] Soles GL,Tornetta P. Multiple trauma in the elderly:new management perspectives[J]. J Orthop Trauma,2011,25(1):61-65.

[3] Kushimoto S,Miyauchi M,Yokota H,et al. Damage control surgery and open abdominal management:recent advances and our approach[J]. J Nippon Med Sch,2009,76(6):280-290.

[4] Nast-Kolb D,Aufmkolk M,Rucholtz S,et al. Multiple organ failure still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but not mortality in blunt multiple trauma[J]. J Trauma,2001,51(5):835-841.

[5] Gavrilin SV,Nedomolkin SV,Meshakov DP,et al. Respiratory support in elderly and senile victims with multiple traumas[J]. Anesteziol Reanimatol,2007,(3):13-15.

[6] Timmermans J,Nicol A,Kairinos N,et al. Predicting mortality in damage control surgery for major abdominal trauma[J]. S Afr J Surg,2010,48(1):6-9.

[7] 申晓军,薛绪潮,王尧,等. 实施损伤控制手术的2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0):755-757.

[8] ,高劲谋,韦功宾,等.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合并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 创伤外科杂志,2008,10(4):298-300.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2篇

急诊外科团队具有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骨外科四个亚专业,形成了一支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急诊外科医学队伍。

目前科室已开展的技术项目有:各种创伤、休克、出血、多发性复合伤、颅脑外伤、四肢及脊柱骨折、胸腹部创伤及急腹症、毒蛇咬伤等急危重病人的救治。

从开科至2018.11.19共收治707人次,病房总收入:约1385434元。(其中毒蛇咬伤患者:63人、动物咬伤患者:10人、胰腺炎患者:38人)。手术182台,(其中二级手术:33台、三级手术:139台、四级手术:30台)。

科内发生不良事件6起:坠床1起(3级)、跌倒1起、(3级)院内压疮1起、(2级)输血反应1起、(2级)药物外渗1起(3级)、皮肤擦伤1起(3级)。

受市级以上表彰情况

我科    在2018年全省“强质量.重内涵---急救技能”比赛荣获心肺复苏团队急救组三等奖。

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出,外科医疗、护理工作在医疗事业的推动下也开展了多种新的治疗、护理服务。除四肢常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外还开展有胸腔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阑尾类癌囊下瘤切除术、腹大泡切除术、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经皮穿刺锥体成型术、髋关节置换术、儿童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术、髌骨骨折钛缆内固定、髌骨习惯性脱位韧带重建髌骨固定术。

骨牵引钉道护理:有效观察骨牵引部位的皮肤情况,保持针道处皮肤的清洁,预防伤口感染。

VSD负压引流管护理:用于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深部引流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阻止外部细菌的侵入创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刺激组织新生。

中药塌渍: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把芒硝湿敷在患者患处,能有效的吸附渗液。

拔罐疗法:用于蛇咬伤患者的治疗,利用拔罐能有效的放血排毒。

中药涂抹:

蛇药片:碾碎和成糊状涂抹于蛇咬伤伤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消炎止痛膏:用于受伤后48小时关节扭伤,有消炎、活血、镇痛等功效。

冷敷疗法:用于骨折患者前24小时冷敷,能有效的减轻局部组织充血或出血、制止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红外线疗法:通过热力渗透作用,局部红外线辐射,改善微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对肌肉劳损,关节疼痛具有明显疗效。

扎实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用心打造优质护理品牌

为落实“患者满意提升工程”,响应医院号召“加强病房管理,打造温馨病房”优质服务活动年活动,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制定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专科特色的护理。

加强病房管理,打造温馨病房,医务人员主动微笑服务,每天医护2次查房。病房走廊内养殖绿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限制探视时间,陪护椅定点放置,为方便走廊加床患者免费提供整理箱使用,卫生间提供晾衣架使用。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患者满意度调查一直保持在90-99%。

医德医风、好人好事

一名多发伤患者为感谢我科冯淞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精心治疗,患者家属硬塞红包200元,冯淞医生推让无果后,待家属离开办公室后将钱转交于护士长打入病人住院帐户,并将押金条转交与家属:“感谢家属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信任,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责职所在,您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冯淞医生拒收红包,恪守医德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

2019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1.加强学科建设,加强人员梯队建设,深化内涵

为提高我科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以专科发展为引领,加强我科人才梯队建设,促进专科发展,制定人才储备计划,选派科室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2.加速创伤中心的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诊疗,提高创伤患者救治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卫办医函2018.477号《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要求,通过创伤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的服务模式,为创伤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院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3.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鉴于我院目前显微外科基础薄弱,断指(趾)再植一直无人开展,来我院就诊患者被迫转院治疗,为减轻病人痛苦及减少病人奔波之苦,拟引进人才及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显微外科技术,争取尽早开展断指(趾)再植技术。

4..科学化流程,完善应急抢救预案

优化急救工作流程,对评估出的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赢得急救时间。从工作流程入手,做到接警、出车、现场急救、转运伤员、辅助检查、院内会诊、救治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把握每个细节,提高急救应急能力。身为急诊科医护人员要苦练内功,确保应急队伍“拉得出,跟得上、过得硬”不断提高急诊的应急能力和实战水平。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份到2014年5月份收取的15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71例。150例患者有115例由120急救车送至医院进行救治,其他患者通过其他交通工具送至医院。其中有27例患者为刀伤,68例为车祸导致不同创伤,17例为高空坠落创伤,其余患者创伤由其他原因导致。27例,4例为成功,7例患者送入科室后死亡。

1.2 方法

存活的143例患者由护理人员通过夹板固定和包扎止血等进行护理,部分患者需实施静脉通道。由护理人员通过气管插管以切开等方式配合救治。病情较轻的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初步直通、镇静。需紧急实施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对患者做好深静脉穿刺。患者救治中,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做好各项护理,且保持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及时给患者心理安慰。

1.结果

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存活率。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护理素质。

143例患者救治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止血和夹板固定治疗。接受药物镇静治疗的有25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39例,实施气管切开的21例,气管插管22例,36例患者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为86.1%。

2 讨论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救治配合合理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在救治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又应该如何更好的做好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救治效果,是医院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将探讨急诊外科护理人员如何做好护理。

2.1 加强急诊外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急诊外科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综合自我业务素质。病情危重患者需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急诊外科救治往往是争分夺秒,因为对护理人员的配合要求也较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护理人员就无法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救治。急诊外科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常规急诊护理方法,还要能熟练作各项急诊救治设备,例如呼吸机和心肺复苏机等等。越是危急护理人员越应更好发挥专业技能。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从容的面对各种急诊外科救治状况。

2.2 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生理素质

急诊外科患者往往是受到较大的创伤,患者伤势严重,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面对这样的状况,护理人员如果心理素质不够强,很难继续进行护理。因而,作为急诊外科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救治过程中要快要准且有效。万万不能因为患者病情严重而产生畏惧。以较高的心理素质面对外科救治患者,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是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保证救治有效率的一个关键[3]。

有资料表明[4],好的素质是护理人员面对各种外科救治应该具备的最为基本的素质,也是其掌握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更好确保诊治的效率和效果。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4篇

本文对355例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创伤院前急救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11月-2006年11月共院前救治创伤患者355例,其中男236例(66%),女119例(34%),年龄2-80岁,平均38.4岁。急救半径为1-5公里,到达时间1-6分钟,现场救治6-15分钟。途中救护2-7分钟。

1.2 现场急救措施:本组创伤患者现场医疗救治过程中,通过看、问、听及简单的体检,了解患者的病情,尤其强调对颅脑外伤和胸腹部外伤的一定要仔细观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估计伤情,使其得到有效的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吸氧、固定患肢、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除颤等。

2 结果

经现场救治后死亡12例(3.38%),其余均安全送达医院。

3 讨论

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MS)建设,特别是院前急救的建设和广大市民急救知识的培训是降低创伤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在院前创伤急救中主要应提高急救反应时间,即接到呼救电话至救护车到现场所需时间和缩短急救半径。将以前医院急诊室完成的工作延伸到现场和救护车上。

创伤的院前救治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故完成创伤救治任务需要一支高专业技能的创伤救治队伍,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专业现场救治。我急救中心由专业的急救医生组成,并经过了系统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现场急救技术,为创伤现场急救提供技术保障。(1)维持气道通畅、保证气道安全和维持足够氧合功能是创伤救治中最优先的内容。现场气管插管能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2)院前液体复苏治疗的选择最根本上应该由患者损伤情况决定,对无法控制的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进行常规大量液体复苏是不利的,应采取允许性低血压的补液原则,同时要尽快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止血治疗。(3)压迫止血:急救中对出血点的压迫止血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对于严格控制止血带压迫时间和压力的专业救援者,使用止血带是安全的。(4)体表损伤的处理:对于表皮创伤者使用碘伏消毒,局部包扎。对于肌腱和韧带拉伤者给予局部制动。(5)创伤的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脑组织彭出,用无菌消毒碗保护后包扎。腹部外伤中内脏脱出,应表面覆盖盐水无菌纱布后妥善包扎,以避免进一步损伤。(6)创伤的固定:当头部或颈部受伤,怀疑有颈椎损伤时必须使用颈椎固定托。受到严重创伤,疑有脊椎或脊髓损伤时推荐使用脊椎固定板。连枷胸给予胸壁固定。四肢骨折给予夹板固定,以防止进一步损伤血管和神经。(7)张力性气胸需紧急穿刺,放置排气装置以挽救生命。(8)救治中如有心跳呼吸停止时需立即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室颤时)及复苏药物等抢救措施以挽救生命。(9)重症监护技术:对重症创伤患者在救护车上全程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合度变化,有助于急救医生对伤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及有效救治。

患者在现场救治后视病情严重程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送至相关医院,必要时可通过车载电话与调度联系,由调度指挥中心通知相关医院做好准备,与院内急诊室有机结合,将大大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总之,只有创伤EMMS网络的健全发展和创伤救治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创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这也是今后创伤急救的发展方向。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5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38例急诊患者。男性267例,女性171例,年龄最大84岁,年龄最小的小于1岁。>20岁39例,占总数8.9%,21~45岁118例,占总数的26.9%,46~60岁114例,占总数的26%,60岁以上的167例,占总数的38.2%。

1.2急救方法与病情评估 患者就诊后,医护人员迅速接诊,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及病情评估。根据病情初步分为急、危、重症患者如:心脑血管等各个系统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生命体征明显异常,随时有可能危机生命者。一般急诊:各种疾病的急性发作或者创伤造成的痛苦,但是生命体征尚稳定者。再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施救,如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对病情危急医院无法处置的快速转上级医院。对呼吸、心跳已停止的患者,予以常规心肺复苏,给予基础生命支持30min以上,无效宣布死亡。

1.3统计方法 根据急诊患者病种多少及各年龄段进行统计,分为意外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急腹症、醉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急诊(高热惊厥为主)、其他等八类。并对相关原因进行讨论。

2 结果

2.1急诊患者疾病谱分布情况 本组208例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92例,冠心病56例,脑血管以外42例,其他心脑血管疾病18例。112例意外创伤中,摔伤及撞伤42例,打架伤32例,割伤19例,烫伤10例,其他外伤25例(见表1)。

2.2病情及治疗结果 根据上述病情评估,本组危重病例61例,占总病例的13.9%。一般急症377例,占总数的86.1%。死亡12例,占总数2.7%。由于医院技术力量和设备限制,转诊32例,占总数的7.3%。其他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轻症患者在急诊观察治疗,稍重患者收入院进一步治疗(见表2)。

3 讨论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导致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增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车辆增多,各种交通意外撞伤及突发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医院急诊能力的建立和完善显得格外重要。

3.1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急诊患者疾病谱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及意外伤害为主,占73.2%,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就占47.6%。这主要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我国城市和大部分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尤其以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更为突出,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增高,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因此,提高群众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医院对此类疾病的急诊处置能力尤为重要。

同时,我院急诊患者中意外创伤的比例也高达25.6%。由于我院不是市“120”急救分站,医院的技术力量及设备均有所欠缺,在本院的意外创伤中,主要以社区常见的伤害为主,如摔伤、撞伤、电击伤、刀割伤为主,相反以交通事故为主的创伤患者较少。摔伤、割伤、打架伤等多为中青年人,因此,针对社区居民、工厂工人、打工的农民工、学校师生开展伤害预防的教育,如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交通安全等多项专题教育,加大对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个人的伤害预防意识,加强个人自我保护,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