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74-02

正如美国学者汤普森所言,新媒体传播时代“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运作的范围”。[1]多元文化涌入、社会思潮激荡、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加之西方“意识形态终结”、“欧美中心主义”等观念借助新媒体大肆传播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向感、认同感大大弱化。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严峻的意识形态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当务之急应明确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容、目标和策略定位,这不仅仅是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首要前提和必要基础,更是高校思政课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培育的重大课题、艰巨任务。

一、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依据

主流意识形态是由现实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为巩固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思想体系。”[2]在西方“反马”、“非马”论调借助网络肆意传播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应从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培育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1.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据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4]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与根基。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具体理论内涵。因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对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认同正是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所在。

2.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5]党的十报告再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6]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的践行程度。作为助力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群体、中坚力量。以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着眼,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全面理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内容,并以此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全面、积极的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

二、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目标

党的十报告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不仅是向全党发出的一种认同呼吁,更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可靠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三大目标。

1.道路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折腾”

在网络载体隐匿性带来文化多元、价值冲突的新媒体时代,“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理应不为杂音、噪音所扰,能够团结于党中央周围,毫不徘徊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主动抵御“改旗易帜邪路”误导。即使大学生受到世界发展全局和国内部分消极情绪的冲击和影响,绝不怀揣照搬西方国家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甚至资本主义道路梦想,树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豪感。另一方面,自觉消解“封闭僵化老路”影响。要求大学生能够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实际,认清传统社会主义道路局限性,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理论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

新媒体时代为“西化”“僵化”“儒化”的错误思潮搭建了网络传播平台,冲击着与网络接触密切的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此,思政课须引导大学生养成以下三种“戒除”:其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个人实践,戒除“僵化”教条主义影响;其二,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戒除“儒化”教条主义束缚;其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戒除“西化”教条主义误导。在学习与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站稳脚跟,正确运用其理论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复杂现象,在理性判别中增强明辨是非能力,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认同。

3.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懈怠”

大学身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践主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要自觉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和价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凝聚制度共识,夯实制度根基,扩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制度认同;其二,鲜明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化、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其三,大肆鼓吹“普世价值”“”的时代背景下,旗帜鲜明地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想多元化的影响,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各项方针政策。

三、思政课深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策略定位

“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将毫无疑义。”[7]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要结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从三个主要方面对思政课进行教学策略定位,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1.对抗性定位

曾经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8]面对新媒体带来的重重意识形态挑战,思政课应肩负起对抗西方意识形态攻击的艰巨使命,从两方面着手实施有针对性的对抗。

一方面,引领大学生明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实质。信息化时代传播的虚拟性、匿名性使得大量暗含着西方“和平演变”、文化霸权侵略的信息泛滥于大学生群体视野当中。[9]思政课不应对此类暗含西方意识形态传播信息的缄口不言,相反,要深刻剖析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内容,利用价值澄清法帮助大学生在正确分析世情、社情、国情基础上,认清西方意识形态“西化”“分化”中国,诱使大学生背弃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险恶用心,提高大学生对“反马”“非马”信息传播的理性化分析能力,提升其接受信息的高度警惕意识。

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强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引导。高校思政课必须摆脱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干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以此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克服、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和侵袭,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与认同。

2.自我提升定位

为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新变化、新挑战,思政课应从合理化课程设置、充实培育内容以及完善培育方法三方面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自我提升。

第一,合理化课程设计。对思政课课程设计的优化在于:一方面,确保思政课授课时间。各高校应充分实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规定的16学时思政课课时安排,规避“垃圾时间”授课,为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另一方面,注重组建思政课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合力。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侵略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摒弃“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教学传统,统一对西方社会思潮、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其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原因,并制定具体、系统的意识形态培育方案。

第二,充实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内容。一方面,循序渐进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灌输”。高校思政课要依据大学生实际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利用情境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灌输”,使他们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与政治理论素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夯实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为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向大学生全面讲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及其科学性。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事实依托,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越性和不可超越性的自觉认同。

第三,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方法。传统思政课单一“灌输”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产生内化、形成信服,致使他们一旦接触了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就极易受到夹杂其中的各种错误思潮影响。高校思政课在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过程中,要坚持主客体平等互动性教学方法,摒弃居高临下的训导式教学,形成一种师生双方对等“沟通”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师生相互意见交流中,教师以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渗透”,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认同。

3.创新定位

“要根据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其中。”[10]面对西方国家强势信息冲击,高校思政课要紧跟新媒体时展步伐,充分考虑“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搭建以网络为主体的主流形态培育“虚拟课堂”、关注新媒体交流平台,保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效果。

一方面,思政课要擅于利用“虚拟课堂”培育优势。相对于传统课堂,“虚拟课堂”培育方式更具灵活性,形式更为多样,培育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因而,思政课主流意识形态培育要改变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打破培育的时间、空间限制。以网络课堂集视听、图文合一的传播优势,生动地诠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辅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入解析,从而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高校思政教师要密切关注QQ、微信、人人网等大学生常用新媒体交流平台。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思政教师及时了解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第一时间掌握青年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在思政课堂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该问题予以具体分析、理性解答。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交流平台,发现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趋向疏离的传播信息,以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对该信息进行合理解释、正面引导,增强主流形态的培育实效,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工作,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其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20-21.

[2]孟浩明.我国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5,(4):57.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人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4]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7.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6]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33.

[7][美]里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114.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2.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整合

中图分类号: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015-04

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经济利益、文化、信息、信仰等的多元化,弱化了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淡化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失落,人生价值观及道德观的异化。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这对于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增强社会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意义深远。

一、多元化境遇中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意指

主流意识形态是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接受并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和心理倾向的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反映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凝聚人民,引领和规范其它意识形态的重要精神力量。

多元化境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执政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引领和规范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消解或弱化其价值原则;抵制和消除敌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聚合力、统摄力,实现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基本思想与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体而言,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摄,即对现实社会中形形的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分析、比较、评判,规范其内容、功能和发展方向,消解或弱化其价值原则,引导其价值取向趋向于主流意识形态。

第二,对敌对意识形态的消解,即剖析敌对意识形态的实质、目的,批判其错误思想和腐朽本质,抵制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消解其对社会成员的消极影响。“实质上这种意识形态整合是一种意识形态斗争,或者是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

第三,对主流意识形态自身聚合力和统摄力的提升,即通过利益映现、思想交流、价值认同等方式和手段,使主流意识形态体系成为社会统治观念形态,从而提升其聚合力和统摄力,聚合和统领社会关系和思想文化,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使全体社会成员认同、接受、信奉主流意识形态,促进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有序化、合理化,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增强社会凝聚力。这种意识形态整合“不能依靠强力排斥或权力强制,而应当依靠思想交流和价值认同”来实现。

概而言之,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目的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

二、多元化境遇中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现实价值

多元化境遇中,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一,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是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需要。理想信念是增强社会亲和力、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邓小平曾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有助于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但随着社会思潮、文化、价值观、信仰等的多元化,其中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社会生活中滋长蔓延,严重侵蚀和污染了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加之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公、诚信缺失、等问题,使得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感到担忧,迷茫困惑,思想空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动摇,行为失范,道德评判标准被扭曲,随波逐流,以至堕落为人民的罪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的吸引力、群众的向心力和社会的亲和力。因此,揭露、批判多元化境遇中各种形形错误意识形态的实质,帮助人们认清其本来面目,自觉抵制其渗透、侵蚀,弘扬正气,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增强社会的凝聚力,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第二,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是帮助人们确立共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价值观是人们对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有关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价值观是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国家、集体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指导原则。但在多元化境遇中,价值领域出现了剧烈的振荡与冲突,传统的价值范式被颠覆,人们的价值取向多种多样。而代表西方资产阶级利益的文化和价值观,借机“粉墨登场”,大肆宣扬鼓吹所谓的“普世价值”、“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等,加剧了价值领域的混乱,导致一些人在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的迷茫与困惑,以至在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时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处理自我与社会、集体关系时,私欲膨胀,漠视国家、集体利益,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被抛弃。价值领域的这种冲突和混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有效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促进人们对共同价值目标的认同,进而确立正确的义利观、奉献观和价值观,科学理解和认识人生的价值意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与暂时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第三,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合法执政的心理和思想基础。因为“合法性”“是以对某种政治共同体、某种权力结构或某种政治秩序的认同意识为基础,使它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普遍承认、普遍支持、普遍尊重而具有的一种合法性权威”。但在多元化境遇中,各种意识形态都披着“合理化”外衣进行散布传播,精致性的“包装”往往极具迷惑性、煽动性和吸引力,使人们真伪难辨,无所适从,遮蔽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独特的价值魅力。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大肆兜售新自由主义思潮、“全球资本主义民主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西方意识形态,歪曲、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致使一些人盲目信奉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错误地崇尚西方的政治制度,弱化了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甚至怀疑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动摇了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因此,要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独特魅力,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揭露、批判敌对意识形态的虚伪本性和丑恶面目,抵制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消极影响,提升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三、多元化境遇中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路径

主流意识形态是凝聚人民、协调社会关系和思想文化的旗帜。面对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关键是要优化和建构理想信念凝聚机制、价值观导向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机制、主流文化统摄机制等,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第一,理想信念凝聚机制。理想信念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对意识形态凝聚作用的发挥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面对多元化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思想上的混乱,“要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凝聚人民,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靠理想信念,靠‘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念”。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必须优化和建构理想信念凝聚机制。首先,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科学选择传播途径和教育方法,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其次,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联系实际。运用鲜活生动的现实事例,以具体化、形象化和通俗化的形式,引导人们体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魅力,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其三,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和社会凝聚的核心力量,只有对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使其自觉抵制多元化带来的腐朽思想的侵蚀,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也只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的模范,抵制歪风邪气的模范,为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模范,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仿效,增强党的吸引力和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第二,价值观导向机制。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也是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主导力量。面对多元化带来的价值领域的冲突和混乱现象,必须优化和建构价值观导向机制,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引导人们确立科学的价值观。首先,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导价值观。通过对现代传媒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充分发挥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弘扬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为全体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和道德评判标准。其次,引导人们确立社会主导价值观。要注重对多元化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评判、协调与整合,探索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点,实现价值导向对价值取向的有效调控,引导人们认同、接受礼会主导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评判标准,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进而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建构。其三,提高人们的价值评判和选择能力。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高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分析、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制和批判多元化社会境遇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评价标准,自觉选择和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信念。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能力就是学生将自己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技巧过程中“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对问题发表看法,讲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能力。所以,数学交流是一个接收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反复、复杂过程,主要采用语言、动作直观与书面形式进行交流,集逻辑思维、操作能力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于一体。

二、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在数学教育中的意义

2.1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交流能帮助学生达成对事物的深刻理解。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认知方式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同,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标准的理解。通过数学交流,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对问题的全方位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从而逐渐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

2.2数学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数学思维是借助于数学语言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的,可以说数学思维就是数学语言的“内在表达”。内部语言活动不像外部语言活动那样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条理性。它们常常是简化的、压缩的、跳跃的。数学思维是在一种简缩了的结构中进行的,这个结构内部的一系列中间环节被“略去”。

正是思维活动的这种简缩、跳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主体突然领悟到数学对象的某方面本质,从而迅速作出估断。然而,此时主体的数学思维可能仍处在一种混沌状态,其思维过程和结果都具有模糊性。如何使思维活动的这种模糊性得以澄清呢?数学交流提供了一条使学生把内部思维转变为外部语言的途径,这是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再现,语言是通过交流再现思维的。利用外部语言对思维活动进行加工、整理,可以理清思维过程,巩固思维结果。当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用数学语言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时,处于混沌状态的思维活动才能逐渐明晰起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3数学交流能有效的促进情感教育。数学知识“不仅凝结着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事物的特性、规律等),而且凝结着人类主观精神,包括能力、情感、意志、思想、品德等,发展到当今时代,更富有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等丰富的文化内涵”[2]。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包括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等,这也就是学生认识世界,接受文化熏陶,德、智、体等素质发展的过程。因此,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数学教育过程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合理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情绪,深切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自豪感,继而培养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三、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3.1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第一,设置合作交流小组,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形成宽松的交流氛围,同时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交流,教师要引导并关注学生的交流心态,并适当进行调节。第二,定期开展数学活动课,给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舞台。定期开展数学活动,可以给具有较强数学能力的同学一个表现的舞台,同时也可以提高其他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1156)

【摘要】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成功学习的关键,以大学生实践社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阐述了大学生实践社群的概念和涵义、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知识流动效率的影响因素,从知识主体、知识客体、相关情境的角度探析大学生实践社群中知识流动的问题。

关键词 实践社群;知识流动;学习

知识是大学生竞争力的核心来源,课堂授课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将基础和专业知识通过上课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不断学习消化吸收知识为自己所用。然而,由于学生自身条件差异、教师讲课水平高低、课程难易程度不同、学习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通过课堂授课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流动效率会有差别,有的可能较高,有的可能较低。为此,一些大学生凭借共同的兴趣、目标和话题,聚合在一起,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有效促进知识共享和流动,实现彼此间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正如Wenger和Snyder的研究,实践社群能提供具体的组织基础建设,促进知识分享与创新,实现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梦想[1]。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企业和科研机构实践社群的知识共享和知识流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集中在分析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和构建实践社群知识共享、知识流动的机制两个方面,但有关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研究着实不多。

1 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理论内涵

1.1 实践社群的内涵

实践社群最早是由Wenger提出,他认为:一群人有着共同的关注点、问题以及对同一个话题的热情,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从而加深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这样的一群人构成实践社群。他认为实践社群应包括三个要素:领域、社群、实践。实践社群的形式有很多种,小型的或大型的,集中的或分布式的,内部的或跨部门的,自发的或有意组织的等。在不同的组织中,实践社群的名称都不一样,但是它们具备共同的特征。Wenger认为一个实践社群是由三种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的。即:既定的知识领域、关心这个领域的社群组织、在领域内所发展的共同实践。

1.2 大学生实践社群的内涵

一些大学生凭借共同的兴趣、目标和话题,聚合在一起,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有效促进知识共享和流动,实现彼此间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这种由大学生自我选择加入,围绕一个共同目标,通过各种方式交换学习经验、技能和诀窍等从而提升知识和技能的非正式组织就是大学生实践社群。在大学生实践社群内,社群每位成员所具有的知识聚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知识网络,社群成员共同分享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流动。

2 知识流动的内涵

知识是来源于人们的思想,是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及洞察力等不同元素的综合体[2]。知识与数据和信息不同,它需要人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规律性认识并加以运用,知识创造的过程和知识的意义也在于此。知识流动是知识在知识主体之间的流转,通过知识流动,能够提高知识主体的知识广度,也能提高知识主体的知识深度。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流动的研究角度不同,但都认为知识流动具有以下内涵:第一,知识流动涉及到两方,即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受者,主体可以是个体、团队或者组织。第二,知识流动实际上是知识从知识发送者到知识接受者的传递过程。第三,知识流动强调强调知识在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双向过程。本文认为知识流动是知识接受者通过与知识发送者互动来获取所需知识,并加以吸收与利用的过程。同时,将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界定为:知识在社群成员互动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中双向流动和吸收的过程。

3 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认为,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实现有效的流动。但是,这一结论必须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基础上。事实上,信息政治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尽管知识或者信息的自由流动对团队或者组织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人们通常更倾向于封锁而不是共享知识。知识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自由流动,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通常会受到限制。

在实践社群知识共享和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方面,Zbomlski认为,成员动机、管理者支持和社群领导是影响企业实践社群知识共享的主要情境因素[3]。Jeon等通过对70个实践社群的调研发现,结果、情感、社会因素及促进条件对企业实践社群知识共享有显著的影响[4]。罗家德等认为,心理认同面、信任关系面、连带及关系结构面的社会资本对实践社群成员的个人知识共享产生正面影响[5]。李志宏和李军分析了影响实践社群内部知识传播的因素,构建了相关的概念模型,并从社群文化、协调者、知识跟踪模型、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促进实践社群内部知识传播活动的对策[6]。张晓培研究了知识型企业实践社群内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及激励机制对社区成员隐性知识的共享产生正向影响[7]。肖祥云从共享主体、共享客体、组织管理、社区文化、激励机制和共享技术方面,分析了企业实践社群知识共享的障碍[8]。综合前人的成果,影响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的因素可概括为知识主体的知识发送能力,知识主体的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知识流动所处的情境等。

4 结束语

实践社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大学生通过实践社群,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社群成员相互交流知识,分享经验,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社群知识流动过程中,加强知识主体的发送能力和吸收能力,创造知识流动的良好情境,能有效促进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

参考文献

[1]Wenger.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Meaning and Identity[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Davenport T H, 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0.

[3]Zboralski K. Antecede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9,13(3):90-101.

[4]Jeon S H, Kim Y G, Koh J. Individual,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for active knowledge shar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38(10):12423-12431.

[5]罗家德,郑孟育,谢智棋.实践性社群内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7(3):131-141.

[6]李志宏,李军.实践社区内部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35-38.

[7]张晓培.知识型企业实践社区内社会资本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D].银川:宁夏大学,2009.

对流体力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所谓扩展对比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将相关知识点向所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扩展,这种扩展可能是同向对比,也可能是反向对比,从而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将各门专业课之间的重点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对这个专业方向更加全面的认识。扩展对比教学法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扩展是所在专业方向内的定向扩展

相对于联想教学法,扩展对比教学法的最大区别是:该方法强调所授知识点是在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内的扩展教学,而非全面的或者生活化场景的扩展对比。联想教学法关注的是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常常会用生活别容易理解的物品或者现象来与所授知识点建立一种联系,可能是形态上的相似,或者发音上的相仿,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种联想往往是在很大范围内的联想,多数都脱离所在的专业背景。扩展对比教学法更注重的是专业内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其可供联想的范围有限,且强调是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对比有平行对比、同向对比和反向对比

所谓平行对比,就是对比的知识点之间是平行的,比如讲述深度的时候,选择海拔、高度等来进行对比,就属于平行对比。同向对比,即一个现象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学科中,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反向对比,即知识点之间是一个反向关系,比如一个阐述流体的流出机制,一个阐述流体的流入机制,但二者之间本质上是相通的。

3.强调各门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由于教学中的扩展是限定在学生所在专业的定向扩展。因此,需要教师对各个专业课都能有较好的认识,以便实现科学的教学。扩展对比教学法提供了一个手段,就是将各门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4.形成对所学专业的整体全面认知

扩展对比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个知识点的串联下,形成对所学专业的全面认识。因此,该方法的落脚点并不在某个概念的阐述,而在整体的认知。基于这种认知,让学生更能发现在某门专业课的缺陷和不足,同时也为其后续攻读研究生或者就业选择更细的专业方法提供一个全局认识。

二、扩展对比教学法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1.平行对比的应用

笔者在教授“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时发现,关于深度的概念极度容易混淆。在这门专业课中,深度是指从转台面开始计量的井眼轨迹的长度,实际上也是钻井中所有下井的钻柱的长度之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深度的起始点不是地面,而是转台面。因此补心距(地面与转台面的高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深度的大小。扩展一:在采油工程中,我们说的射孔的深度;在测井中,所说的储层的深度都是钻井与完井工程中所说的深度,即基于转台面的井眼轨迹的长度,这个深度作为这口井的重要标示,伴随这口井一生。深度将永远是一个大于零的正值。扩展二:由于深度是一个相对量,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在地质中,用得相对较少。对地质工程师来说,他们不关注相对的位置,他们关注的是储层的绝对位置,即储层位置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x,y和z。此处的z指的是海拔,它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这个z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它表征的是一个绝对位置,不会因不同的钻井设备或者井眼轨迹而发生变化。建立联系:用一个图形来说明,深度与海拔的关系。当一个目标靶点确定后,地质工程师给出其对应的坐标,钻井工程师需要根据地面条件及地下条件设计相应的井眼轨迹,以期实现准确中靶。到达这个目标点(绝对位置,海拔概念)的轨迹千差万别(相对长度,深度概念),对应的深度也可能有巨大的差异。通过阐述、对比联系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掌握其用法和区别。

2.同向对比的应用

“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中讲授压力控制一章时,会讲到发生溢流进行关井作业后气侵及其对钻井的影响。其中会讲到一个图,即关井后由于地层流体不断进入井筒,井筒中压力分布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地面的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逐渐升高,且变化的程度不一样。对于高渗连通性好的储层,压力上升的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采用气侵关井后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变化曲线粗略判断井控的难易程度,地层压力大小和地层渗透率大小。同向对比:在“试井分析”专业课程中,会讲到压力恢复试井。即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突然关井,采用压力计测量井底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绘制压力曲线,采用试井分析的方法求取地层压力、储层参数、表皮系数等参数。试井中,关井后有一段井筒储集效应,即地层流体还会继续进入到井筒。其流动的原理与钻井中因为气侵而关井的原理是一致的。建立联系:展示两张图,一是“钻井与完井工程”中的压力变化曲线,二是“试井分析”中的一条典型的压力恢复曲线。通过图形阐述其相同之处,结合试井中能计算的参数,反过来讲述钻井中压力变化所包含的意义。

3.反向对比的应用

在“钻井与完井工程”这门专业课程中,会反复讲授一个知识点:压力及其应用。钻井中,为了实现安全钻井,往往采取衡或者过平衡钻井,即保证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钻井液将会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到地层,从而形成对储层的伤害。压差越大,储层越疏松,滤失进入地层的钻井液越多,同时钻井液自身的性能也会影响滤失量的大小。反向扩展对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向地层滤失,与采油过程中,地层中的原油向井筒流动具有相似性(“采油工程”课程的内容),只是流体流动的方向不一致,但其流动的机理是一致的。而在“渗流力学”一门专业课讲授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径向流动产能方程(“渗流力学”课程的内容)。建立联系:在黑板上手写径向流动产能方程,让学生回顾其推导过程。从方程中,解释影响产能的正向因素:储层厚度、储层渗透率、生产压差。影响产能的负向因素:流体粘度、储层伤害及泄流面积。同样的类比也可用于钻井中的泥浆滤失,其滤失量的影响因素与生产中径向流动的影响因素是类似的。通过回顾一个知识点,建立起两门学科的联系,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点的认识。

三、结论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