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社会

一、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

2、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

3、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与发展方向

我们党和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

2、在这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部署指导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化学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4.29%和12.45%,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大幅度减低;环境质量局部改善,2005年到2010年,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的比例提高18.9个百分点,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30.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退牧还草区牧草质量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大,全国沙化面积减少;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进展,“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提高能效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这是我们党深刻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2、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潮流。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正在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工业文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同时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引发了人类的深刻反思和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健康、文化的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百姓以绿色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

4、生态文明建设,破除了科学发展的瓶颈制约。发达的林业良好的生态,是国家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70%,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劣、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这些难题的切入点,彰显了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决心。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

2、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力Ⅱ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相符相乘承,所以我们必须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既要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又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对建设美丽中国、造福亿万人民有重大影响,意义深远,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强调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全面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

人类历史进程表明,一种文明发展积累的基本矛盾不能在同一文明模式内解决,必须超越旧文明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起于工业文明时代,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是对工业文明弊端的扬弃和超越。从古代原始文明的屈从、崇拜和顺从自然,到近代工业文明大规模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发展到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环境意识的新觉醒,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标志。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时期呈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战略举措

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我国转型发展期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已经不是一般的环境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付出环境代价,粗放和落后的发展方式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国际对我国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展示大国形象,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韩国一家研究机构2009年公布一项世界主要国家的综合国力排名认为中国综合国力排世界第二,但“环境管理能力”单项指标则在受评价的18个国家中几乎垫底。可以说我国生态环保方面是综合国力这个“水桶”中的“短板”,根据木桶原理,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绿色发展新趋势,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和创新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许多国家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纷纷倡导实施“绿色新政”,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增长引擎,谋划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节能减碳、降低污染的绿色能源环境气候一体化的振兴经济计划,极力推动能源产业、绿色经济的发展,再造美国增长。我们党深刻把握这一新趋向,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原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来把握和统筹解决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全方位着眼着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主动回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二、生态文明塑造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强有力的臂膀

美丽中国,应该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巩固既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弥补不足,补齐短板。

1、生态文明孕育美丽中国形象之美。美丽中国要有清新秀丽的形象。就算挣的钱再多,盖的房子再漂亮,开的车再豪华,但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与美丽中国终归是背道而驰。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为核心,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们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生态文明凝练美丽中国气质之美。美丽中国要有优秀深刻的内在。制度建设和道德涵养是衡量社会气质的主要标准。优秀深刻的内在是凝聚和升华外在美的保障和灵魂。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深化生态文明道德培养,以制度维护环境公平,以道德规范环境秩序,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用法制呵护美丽。

3、生态文明铸就美丽中国体魄之美。美丽中国要有健康婀娜的体魄。“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兼有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4、生态文明催生美丽中国行为之美。美丽中国要有文明自觉的行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美丽,既体现在整体形象上,也反映在每一个公民的行为中。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民生态自觉,推动环保新风尚,步步走向“美丽中国梦”。

(二)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1、建设美丽中国需明确目标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要围绕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四大任务展开,一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上,必须树立节约利用的观念,抛弃粗放型经营模式和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既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国土空间,又要满足人口增长与经济扩张带来的高强度经济社会活动;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只有维护了生态平衡,才能实现人类与环境、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严格执行制度为保障,否则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一种空想。

2、建设美丽中国需科学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强化能源环境立法;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珍惜、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3、建设美丽中国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理论的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上,要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的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新思路新方式来解决资源环境新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GDP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全面审视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三)美丽中国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生态文明则是“绿色文明”。

1、生态文明是和谐的文明。主要指向三种和谐关系:一是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秉承回归自然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是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在人们深刻反思工业化导致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应有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

3、生态文明是社会新形态。十指出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一论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限于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也不应仅仅限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而应是一次文化大变革,是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变与升级到高级状态。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消费模式,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政策制度,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进程,以生态百色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百色市长期以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9%,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成效明显,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以“借红推绿”的方式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立足百色实际,一是继续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着眼于“生态百色”,把生态文明与建设绿色家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二是坚持统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突出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绿满百色”、“右江森林河谷绿化”、“美丽百色,清洁乡村”等工程;三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城市转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富裕幸福生态魅力和谐“五个百色”建设;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治理、建设、保护并重原则,大胆创新,变生态优势为生态品牌,经济后发为生态先发,走出一条具有百色特色的绿色发展崛起之路,打造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发展的示范区,使秀美生态百色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结语:党的十坚定选择了绿色发展道路,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不移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汇集十三亿人的智慧力量,力求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年,第19期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第3篇

随着世界林业的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越来越强,其生产功能趋于下降,游憩等服务功能趋于上升[3]。因而,非公有制林业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我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因而,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4]。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林业肩负着生产生态产品和发展生态文化的历史使命,而非公有制林业则是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非公有制林业通过努力创造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不断构建多样的生态文化体系,不断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5]。因而,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力量源泉。非公有制林业通过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发展可再生、可降解、绿色无污染的林产品和生物质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完善生态文化设施,发展门类齐全的各种生态文化,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非公有制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非公有制林业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反应灵敏、机制灵活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加速林业投资结构多元化,大力倡导绿色生态文化,加快形成林业社会生产力,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它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价值观,打造科学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森林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必将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文化基础。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增加社会生态总供给,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树立生态观念,引领生态行为,繁荣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9]。因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必将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第4篇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新的命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去探索、去实践。由李裴、邓玲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建设贵阳实践系列丛书》为我们总结了经验,提供了范式。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面喻。贵阳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擎火先行的探路者,其经验值得关注和借鉴。如何使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贯穿到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如何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高度,以世界的眼光,全面系统研究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究,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通过阅读《丛书》获到启发、找到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贯彻落实这重要精神,着力构建全球视野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丛书》展现的贵阳市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模式、路径和策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示,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着力构建生态倒逼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二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拉动力;三是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四是构建法制保障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力;五是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六是构建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力。

中国梦,激励召唤着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梦正在探索中。但梦就在脚下,只要我们信心百倍地投身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构建全球视野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作者系贵州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第5篇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为当代人民乃至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战略举措。全省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1)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和内河航运复兴计划,积极打造全国交通物流发展试验先行区,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2)加强能源资源节约

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重点抓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高能耗设备的淘汰和改造,加强工业余热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积极发展核电,合理开发利用水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继续推进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研究开发碳捕获和碳固化技术,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区域性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重点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城镇地下空间。推进各领域的节材工作,重点加强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扎实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确定“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政策举措。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逐步在化工、石化、造纸等行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环境工程业、环境产品和装备制造业、环境服务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支持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工业园区、基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4)积极发展绿色产品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依法加强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标志管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国际绿色认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强化人才科技支撑

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养、引进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类、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积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1)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

扎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检测体系,促进各地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餐饮业的环境整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加强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管理。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重点做好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工作,着力提高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率。

(2)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着力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对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江河流域和平原河网地区以及水质为Ⅳ、Ⅴ类和劣Ⅴ类的重点水功能区,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注重流域上下游联动治理,着力解决这些区域的水生态问题。开展土壤修复,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加快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加强沿海滩涂、重要海域生态修复,启动海岛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推进主要流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和战略性水源的保护。

(3)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力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大力营造城市森林,加快建设“绿色城镇”。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支持中心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继续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强畜禽养殖废水、病死畜禽的管理和处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形成多样化、规范化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积极开展村庄绿化,不断提高人均绿化面积。

(4)加快生态屏障建设

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钱塘江、瓯江、太湖等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江河上游骨干控制性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名贵树种经济林,重点加强中幼林抚育、低效林和林相改造,着力推进平原地区绿化建设,加快建设“森林”。加强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大陆源和海洋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加快海岛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岛上水资源的保护、储备与利用。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和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建立健全滩涂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断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

(5)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入海口水质、县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完善海洋水文观测系统,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气象、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和海洋自动气象站建设,逐步覆盖全省各乡镇,着力提高气象监测密度和监测能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以及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

四、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1)重视生态文化研究

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注重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为生态文化理论。加强生态文化比较研究,注重挖掘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制度机制、对策举措等研究。全省每年安排一批生态文化研究项目,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和文化作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2)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广泛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财富观和生活观,研究制定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3)建设生态文化载体

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遗址公园、海洋公园和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4)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搞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试点县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鼓励各地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快创建绿色机关,引导基层单位和城乡居民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中国植树节”等重要时节的纪念和宣传活动。设立“生态日”,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5)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继续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优生优育方针,研究制定应对人口发展“不均衡”的对策举措,完善适度低生育率政策,合理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促进人口均衡良性发展。弘扬文明的婚丧嫁娶风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推行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五、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按照各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加快构建促进科学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责任制,突出强调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统筹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为优化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主体功能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产业集聚,着力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和质量。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经济、生态保护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努力成为富裕的生态屏障。

(2)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力度,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提高源头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受益水平。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扶持力度,重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实行省市县联合共建。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根据市县(市、区)年度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指数优劣状况,对其实施经济奖励或处罚。

(3)加快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和工业存量用地盘活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主要流域内各市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及水权交易办法。完善分类水价制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企业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建立完善城市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企业超能耗产品电价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深化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积极探索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林业碳汇交易机制。

(4)完善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配套管网、垃圾处理设施、污泥处理项目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资本运作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权再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节能减排。继续抓好国家有关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资源节约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项目和企业的政策扶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绿色节能产品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各级政府要优先采购列入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

(5)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方式,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加强检察司法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法律服务工作。加强生态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法守法、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

六、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支持人大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算审查监督,加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政府要认真编制相关规划,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区域合作。支持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派、工商联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共青团员、妇女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局面。

(2)加强社会协同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追求绿色效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要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民间环保组织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环保专项行动、环保监督、环保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项目,要采取公示、听证等形式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