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能源的大量消耗,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改善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1.1可再生能源资源种类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1.1.1水能

水能是人类最早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之一。水利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到2005年底,全世界水电总装机容量约为8.5亿kw。目前,经济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水电建设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1.1.2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最原始的能源之一。现代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高效清洁利用,将生物质转换为优质能源,包括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等,到2005年底,全世界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5000万kw,主要集中在北欧和美国。生物燃料乙醇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生物柴油年产量约为20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国。沼气已是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欧洲、中国和印度等地区已建设了大量沼气工程和分散的户用沼气池。

1.1.3太阳能

太阳能是利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利用方式。光伏发电最初作为独立的分散电源使用,近年来并网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加快,市场容量已超过独立实用的分散光伏电源。

1.1.能

风能利用以风电为主,包括离网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已基本成熟。近年来,并网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型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

1.1.5地热能

地热能利用包括发电和热能利用两种方式,技术均已比较成熟。到2005年底,全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约900万kw,主要在美国、冰岛、意大利等国家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1.1.6海洋能

海洋能潮汐发电、波浪发电和洋流发电等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规模的主要是潮汐发电,全世界潮汐发电总装机容量约30万kw。

1.2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今后发展较快的可再生能源除水能外,主要是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

水能开发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发达国家的水能开发基本上已经完成,发展中国家的水能开发是今后较长时间的一项重要可再生能源开发任务。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包括发电、制气、供热和生产液体、固体燃料,将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经济性已接近常规能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近期光伏发电的主要是市场是发达国家的并网发电和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的独立供电;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提高太阳能供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像太阳能供暖和制冷的方向发展。

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偏高,因此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关键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2.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2.1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政策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国家政策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倾斜,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中国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

节约能源,促进能源多元发展,是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长远大计。2005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努力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先进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

2.2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各种能源的实际出发,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总能源消费量15%;到2050年,我国煤炭、石油与水能的份额大体不变,约占40%、20%和6%;天然气与核能将会增加,天然气由3%增至10%,核能由约1%增至9%,剩余的15%差额要依赖于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等非水的可再生能源来解决。从电力供需方面看,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份额仍保持39%,气电份额略有增长,由2%增至5%,水电将由23%降至15%,核电则由增至11%,其余约30%的缺额约7亿kw,几乎要全部依靠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降低煤的份额和增大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份额,将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全根.世界海洋能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J]. 能源工程. 1999(02)

[2]Wolfgang Palz,周鑫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地位[J]. 能源工程. 1997(01)

[3]张正敏,朱俊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能源. 1999(10)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现状;对策

1我区区情概况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现状

1.1区情概况

1.1.1社会经济状况。麦积区是甘肃的“东大门”,现有农业人口45.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 670元,是一个城乡兼容、工农互补、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区。区内山川交错,海拔在748~2 599m之间,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0.90 ℃,无霜期170d,年降水量506.30mm。

1.1.2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现状。全区总面积3 484km2,现有耕地72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林果、蔬菜、畜牧、乡镇企业和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区能源利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薪柴等生物质能资源储量相当可观,全区林地面积约88.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耕地72万亩,可产作物秸秆约1.50万吨;饲养大牲畜4.80万头、猪8.40万头、羊2.10万只、兔0.40万只、鸡54.70万只,年产畜禽粪便9.44万吨。另外,农副业和工业残余物与加工废弃物,污水及城市垃圾等也组成了生物质能体系。二是水资源蕴藏量居全市第一,但小水电开发滞后;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资源也较丰富,但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由于投入能力有限,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开发利用。总体上看,农村能源主要是秸秆、电、煤和薪柴。目前利用上存在污染环境、运输成本高、小水电开发滞后、利用常规能源(煤、电、油)成本较高和农村经济承受能力低的压力。农村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涵盖面广,尤其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1.1.3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及其特点。目前,我区农村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用能结构。一是沼气项目实施区传统的用能方式、结构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变,农村沼气已经成为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来源,但因项目实施户绝对数量较小,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区农村能源利用的现状,用能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二是在非项目区农村用能仍以作物秸秆、野生植被叶及煤、电为主。据统计,去年全区农村年用煤量约9 459吨、生活用电约850.90万千瓦时、作物秸秆约79万吨、薪柴约38万吨,生活用能占到80%以上,生产用能在20%左右。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生物质能消耗和直接燃烧,提高热效化率,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是我区今后农村能源面临的首要任务。

1.2农村能源建设成果

自从2002年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来,我区农村能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沼气建设项目村达64个,户用型沼气池拥有量达到7 805座,使用率达98%以上;二是推广省柴节煤灶6.71万户、架空炕0.05万铺、秸秆气化炉103台;三是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152台、太阳灶240台、太阳能路灯2座、太阳能钟2座、太阳能热泵2台、太阳暖房40座;四是生态农业有了发展,推广“四位一体”生态模式30户、“五配套”模式13户、“猪-沼-果(粮、蔬)”利用模式2787户、集雨滴灌工程3处,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项目农户逐步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发展和谐化”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目标,全区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保护天然林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开发沼气可再生能源,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沼气建设,通过燃料、肥料、饲料的良性循环和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推动了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促进了农业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1.2.2优化农居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文明进步。通过沼气供能,结束了过去几千年农民做饭烟熏火燎的历史,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家务负担,同时,粪便入池发酵,大量有害菌群被杀死,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家居卫生状况,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体现出了“家居温暖清洁化”的新景象,促进了农村的文明进步。 1.2.3巩固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一座10m3的沼气池一年节约的薪柴相当于2.50亩林木一年的生长量,且减少直接燃烧柴草产生的排放污染,加快秸秆转化还田,有效防止植被毁坏,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2.4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在农村能源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广泛宣传,积极推广各种新技术,使农民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密切了党群关系。

2存在问题分析

2.1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地位的认识不高

我区对新型能源的利用才刚起步,由于区财政有限,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广只靠国家的投入,没有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未将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就“能源论能源”,看不到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更没能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高度来认识。

2.2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单一,综合开发水平不高

我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及地热能等资源丰富,由于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层政府财力薄弱,农民自身积累有限,投入不足,项目推广规模和覆盖面小,难以形成全面推进和综合开发的工作局面,农村可再生能源发挥不了综合效益。

2.3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不高,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较低,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起步较晚,科研人员少,科研成果更少,对优势资源的开发有限,尤其是对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高品质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农民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知识匮乏,直接影响了我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全面实施。

2.4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尚未形成

由于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商品率低,大中型项目比较分散,不成规模,小型项目大多分布在农村,没有形成生产、使用、管理服务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产业化程度低。另一方面除小水电站、大型风力发电场等以外,其他农村能源项目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或者外资参与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也不够,造成市场化程度低。

3加快我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对策

3.1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构筑有利于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社会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是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是发展我区畜牧业,促进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改善我区农村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应综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强化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可再生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良好氛围。

3.2强化政府引导,构筑有利于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我区一是要用足用好国家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我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应将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列入基本建设项目,每年列专项经费,重点扶持。同时,整合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农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切块用于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工程建设。

3.3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科技攻关与培训力度,构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是加大科技开发力度,解决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中的难题,力求在便捷、实用、耐用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村可再生能源事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3.4搞好服务,构筑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随着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广大群众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把服务送到村,把技术教到人。引导农民兴办农村能源服务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建立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真正使农村能源事业不断走向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道路。

3.5加强引导,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市场化进程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谁投资、谁受益为主的原则,借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机制。政府引导农村可再生能源企业“跳出能源发展能源”,通过综合开发,靠效益在市场中存活、发展。鼓励企业投资兴建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逐步建立我区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服务体系。

3.6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件成熟,潜力巨大

一是我区太阳能、风能、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的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可达79万吨以上,全区饲养大牲畜4.80万头、猪8.40万头、羊2.20万头、鸡54.70万只,年产畜禽粪便9.44万吨。二是可再生能源技术日趋成熟,我区有一支服务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项目的建设队伍,在太阳房建设方面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沼气发电技术方面,省内外已有不少技术过关的设备生产厂家及成型设备,有许多成功模式可借鉴引进。三是农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很高。据我们对全区25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建设沼气池意愿强烈的农户占到75%,个别村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积极要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总之,麦积区农村可再生能源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时机已基本成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为实现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资源合理持续利用,保护我区生态环境和实现农民节支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中国农村能源年鉴(2003年).

[2] 2004年麦积区农村经济年鉴.

[3] 农村能源技术经济及管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能源 可持续发展

1、我国主要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1 煤炭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炭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煤炭资源的利用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煤炭开发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突出表现在:(1)煤炭开采中排放的甲烷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2)由于开采煤田引起地表坍塌、破坏及排土场、煤矸石等占地已达3200000ha,每年还以22000ha递增;(3)煤矿积存的矸石达16亿t多,每年以1亿t递增;(4)煤矿年排出矿井水17.5亿t,均为高矿化度、酸性、高悬浮物甚至含有放射元素的污水。二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污染。我国由于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及总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分别约占85%和70%。适当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由于煤炭所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今后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利用煤层气。煤层气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但是以往在我国对于煤层气基本没有进行采收和利用,而是由采矿作业面直接排入大气。

(2)大力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所谓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如循环流化床技术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FBC-CC以及IGCC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1.2 石油

根据我国油气资源评估的结果来看,全国石油的总资源量940亿t,可采资源量是160亿t。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石油资源贫乏。1984年以来,原油产量年均增长为1.7%,但同期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为4.9%,供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石油短缺将是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

(1)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我国石油地质特点是以多构造层系叠合盆地为主,这就决定了中国石油勘探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通过加强勘探,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内资源,使我国今后10~20年中石油产量稳中有升,保证一定的自给率。

(2)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以往我国的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地区,这一地区的局势较为动荡,而突发事件的发生将会对我国的石油供给乃至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进行石油战略储备。目前发达国家基本都有相当于90天的石油进口量储备。战略石油储备不仅具有保障供应、稳定市场、平抑价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国家在国际政治局势变化中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因此我国应逐步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

1.3 天然气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累积探明储量已达大约2万亿m3,占世界天然气总探明量的0.9%。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利用效率较高的能源,在能源的供应系统中,以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和石油,对改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1)国内和国外资源开发利用并重。今后在加强国内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境外资源。从中亚、俄罗斯等地区通过管道引进天然气是较为合理的方案。

(2)合理使用天然气资源。按我国目前能源消费量,如果我们仿效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盲目扩大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势必对天然气工业乃至整个能源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不良的后果。对天然气的使用应该从我国的能源现状出发合理使用。

2、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

(1)水利能。我国的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676亿kw,技术开发量为3785324万kw,年发电量可达1923300亿kw·h。我国西部能源在能源资源中占了43.7%,水电更是占了77.7%,因此国家规划中,西部大开发首先开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三大工程之一“西电东送”,就是把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送到东部去。

(2)生物质能。我国生物质能的应用技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特别在高效直接燃烧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生物质气化和发电、能源植物的开发、生物质的液化技术等几个方面。

(3)风能。我国风能总资源量达到16亿kw,近期可供开发的约有10%,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容量约为253亿kw。

(4)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我国约有960多万km2的国土,太阳能总辐射量超过60万J/cm2,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对于地处边远,远离电网,用电负荷小而且分散的县城和村镇、散居牧户,以及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地热能。地热资源尚待继续勘探,我国目前已探明的地热储量约为11686×1012MJ,现已利用的比例很低。合理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局部地区的能源问题,也将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6)潮汐能。我国海洋能源资源亦十分丰富,其中可开发的潮汐能就有2000×104kw以上。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目前已建有潮汐发电站总装机容量5930kw,年发电量1021×104kw·h;波浪发电试验电站也在建设之中。在不久的将来,潮汐能也将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一席。

4、对未来的展望

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能源形势非常严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解决的方法有三点,(1)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和积极发展节能技术将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方面。(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积极合理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3)探索新能源。有目的的探索新能源将会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倪守强,李兴华.我国能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7):30~33.

[2]范维唐.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3).

[3]史立山.中国能源现状分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2004.5.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力发电技术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83-02

1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变暖问题也在不断的加剧,因此全球各国都开始重视低碳环保理念在各行各业中的贯彻。在此种情况下,人们也开始不断研究和推广其他更为环保的能源,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技术成熟、清洁可靠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较于其他发电方式有显著的降低环境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等各方面的优势,在全球各国都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不仅如此,随着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推广程度的不断增大,风力发电所需要的成本也在逐步的降低。但是风力发电行业的核心技术和特殊技术等方面还有着一定的技术堡垒,从而给风力发电的应用与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下面结合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

2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技术也得到了深入的研发和推广。就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其目前主要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风力发电企业的整体规模正在不断的增大,并且在整个发电行业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单机容量也正在不断的增多。

(3)我国的风力发电行业正在不断的向着商业化和稳定化转变,特别是海风拥有高稳定性、低干扰性、风速较高等多方面的优良特点,在此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4)虽然说风力发电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相对来说其在正常运营的时候,所需要的日常运营费用则非常少。

3 风力发电技术的关键问题分析

3.1 我国风力资源分布不均匀

根据我国风力资源的分布来看,能够广泛利用风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与西北部区域。因为风力资源分布问题,我国的风力发电企业在其分布区域的发展也比较成熟和密集,但是这些密集的风力发电企业也会带来风力发电产能过剩或者窝电等情况。因此,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企业应该注重电力的远距离运输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优化整个风力发电系统。

3.2 风力发电的产业链不完善

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就目前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来看,其在机械零件方面能够很快的发展,但是在核心部件方面却发展不理想。此外,对于电气可编程控制和集电环等重要部件都要靠国外供给,并且目前的风机发电的机组还不能进行整机设计,同时在运输、维护、咨询、监测等多个方面还没有系统性的体系,大大阻碍了风力发电行业的广泛发展。

3.3 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够

就我国目前的风力发电现状来看,其机组的单机容量已经从原有的600KW变成现在的1.5MW。虽然说在单机容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因为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过快,一些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还远远不够,不能科学精细的进行载荷极限的计算工作。风力发电中单机容量的大型化不仅能够降低整个风力发电的投入成本,还能增强其单位面积的装机容量与发电效率,因此风力发电大型机组的发展与应用将是未来风力发电的必然方向。

3.4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能不足

因为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时间不足,所以其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因此也没有很高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其并网和输送方面。目前风力发电机组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其装机阶段对各个环节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自身管理方面存在著诸多问题等,给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针对风力发电机组脱网等事故的发生原因,对整个系统进行必要的优化,从而弥补风力发电机组在安全性能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升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4 解决风力发电所存在问题的途径

4.1 加快风电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在技术上对风力发电技术进行改革,提升发电的效率。在强风的地带,因为风能密度相对较大,所以可以采用功率调节的方式进行风力发电。这样可以保证弱风期也能够保证发电效率,而且能够对风电的设备进行管理,使风机不至于受损。

在风电功率调节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浆距的调节来调节,在调节中采用定桨距失速型风机,能够使整个发电过程功率得到控制,而且装置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对于并不适宜于风力发电的地区,可以采用单独运行的单机发电,经过有效的储能后将电能进行利用。这种风机通常采用柔性桨叶的风力发电机,适宜于游牧民的使用。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内进行风力发电,这样增强风机的电机容量,使风能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4.2 能源政策支持

构建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现在不可再生资源造成了环境问题,而且资源的缺乏会导致社会发展减缓。国家应该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进行立法规范,大力宣传可在能资源并且对可再生资源进行保障,使国内的风力发电能够有效的发展。只有得到国家能源政策的支持,风力发电才能够获得保障和进步。

4.3 推动风电的产业化

风电发展属于较为新兴的科技,还没有达到产业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实现风电产业化,才能够使风电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在风电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风电单机的容量不断变大,而且使单机能量的成本更低。

风电技术的商业化,能够降低风电单机的运行成本、提升风能的利用效率。通过产业化能够促进风机的技术的创新,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了新兴叶片,能够对风能进行有效的捕获。而且采用结构动力学,对封禁进行改进设计,使风机的质量提升,成本降低,而且提升了整体的可靠性,降低了维修的费用。

5 结语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进一步贯彻,人们对于各种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而风力发电技术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本文经过科学合理的探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关键问题,给广大风力发电技术人员带来了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经验。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在当下更应该对风力发电技术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掌握,积极借鉴其他区域关于风力发电技术应用的先进经验,给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刚,党晓强,刘华.新世纪风力发电技术中的若干问题分析[J].电气时代,2011(03):50-52.

[2] 姚兴佳,王士荣,董丽萍.风力发电技术讲座(一)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可再生能源,2006(01):86-88.

[3] 王宏华.风力发电技术系列讲座(3) 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03):192-195.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产品制造已经从手工加工变成机器化的批量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品牌竞争力,不断设计研发出新的产品,加快整个行业产品的更新,从而加速了的废弃物品的产生。废弃物品不仅对环境危害极大,不利于节约资源,更加重要的是它们含有有害物质,对整个生态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要注重这些物品、产品的再利用,进而考虑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要在设计初期阶段就选择污染性小,可以再生的绿色材料,减少废弃资源的产生。

产品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现状

1.国外产品材料再利用现状

国外很所地区已经对废弃产品的处理进行立法,明确了制造者与使用者的责任。对废旧家电的处理,一些国家较早的便开始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废旧产品的回收,资源的循环视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事业。

2.国内产品材料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对产品的循环再利用研究已经刚刚开始,社会以及企业已经意识到资源循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科研机构已经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家也通过立法来明确各方面的责任,我国开始尝试从多方面提高产品的可再利用性。

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产品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始遵循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初步的系统性的理论;开始建立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相关体系,研究处理废品等问题的相关技术。社会各界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环保活动,来提高人们对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意识。国家也相应的提出了政策法规来明确确规定了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产品循环在利用的工作已经开始步入正轨。

材料的再利用

1 绿色材料

绿色材料(GreenMaterials),是在产品生产制造以及使用处理中对于环境以及生态破坏最小的,有利于人类安全、健康的材料。

(1)循环材料

循环材料通俗来说就是废物再利用的材料,比如循环再生塑料,循环再生纸等。比较成功的有垃圾发电。

(2)净化材料

可以吸收、分解废气或者污水的材料。

(3)绿色能源材料

太阳能发电、水能发电、垃圾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的能源。

2 新型生态替代材料

生态替代材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材料,它主要是对现有的材料进行一定的改造,使之能够对环境起到净化的作用,希望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氟里昂替代品

众所周知,氟氯昂是一种具有较好制冷效果的的工业产品,它应用较为广泛,比如,灭火剂、喷雾剂和制冷剂。但是,氟里昂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会破坏臭氧层,损害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

目前作为替代制冷剂的有:(1)异丁烷具有可燃性。(2)有良好的制冷性能的二氟乙烷与二氟一氯甲烷的混合剂,它具有环保性、节能等优点。

现有的循环再利用技术

1.针对废塑料的化学再循环技术

(1)化学再循环―油化还原

热分解可以将除PVC外PE、PP、PS、PET等混合废塑料分解为燃料油.另外,油化还原工艺还可分为以下:

①可得50%液体燃料的高温无氧热分解;②可得80%液体燃料的400℃左右高温热分解后再进行催化分解;③可得多种化学原料的高压加氢。

2.稀有金属循环利用技术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稀有金属的供应紧张。对于一些资源紧张的国家来说,稀有金属供应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例如日本,很早就开始进行替代材料的研究工作。

高校之中进行替代材料的研究得也很多,例如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合作下开展的新型稀土类金属的分离回收办法。

他们研究的办法是采用以稀土类合金为双向型电解隔膜,使稀土类金属离子可选择性透过,其功能和离子交换膜类似,从而实现新型稀有金属的回收。

本工艺有以下优点:(1)透过稀土类离子;(2)可以分离出铁等杂质;(3)相互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的稀土类金属。

结论

本文对废弃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产品材料再利用产生的背景和国内外产品材料处理的现状,结合我国国内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紧缺、整个社会意识不足的现状,不得不重视研究与发展循环再利用的相关问题,

注重资源、材料的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产品材料的循环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已经逐步意识到产品材料回收利用的的重要性,开始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力度,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废弃材料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