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再生能源优势

可再生能源优势

可再生能源优势

可再生能源优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市场机制;外部性

一、引言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战略类似, 中国的能源政策有一个明显的导向,就是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例如风电、太阳能、水电、核能等。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以来,可再生能源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相继出台的一些具体政策,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制约。

德国、美国以及荷兰等可再生能源市场发达的国家,配额制是保证可再生能源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从目前国外成功的配额制实施情况来看,与配额比例相当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可以在各地区(各电网)间进行交易,这种交易过程是通过绿色证书来实现的。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在荷兰等可再生能源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的促进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绿色证书交易制度较之政府直接调控的优点,再通过建立一个二元主体模型分析绿色证书交易对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总量成本的作用。然后利用拉格朗日函数证明绿色证书交易可以提高费用分配的效果,使发电产业治污成本最小化。最后针对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在激励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政策,达到促进技术进步以及总量目标提高的效果。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已经实施的相关节能减排政策中,排污权交易制度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有着很高的相似度,都是一种将配额指标市场化的手段,不同之处仅在于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为了抑制污染物的排放,而绿色证书交易制度是为了促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此,对于已实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借鉴有助于研究未实施的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唐受印(1990)率先在国内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构想。生、袁磊(1998)对排污权交易进行了反思,提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核心是使厂商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减少污染量,完全靠排污权交易市场进行调节并不能有效地达到减排的目的。其核心思想是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也要适当的进行政府的间接调控。张志耀、丁玉魏、张海明(2000)排污权交易制度对经济优化的作用,突出的是通过配额指标的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宋国君(2000)深入剖析了总量控制的含义和特点,分析了我国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的关系,通过对比美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讨论了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步骤和意义。

在美洲和欧洲等国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已经实施了将近十年,通过了解分析外国的立法现状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可以使我国在设计该制度时有规律可循,少走弯路,以便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配额制模式。姜南(2007)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洲各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提出了在设计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即界定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技术范围、总量目标制度以及绿色证书的立法建议三个问题。

由于绿色证书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仅在近几年有部分文献对绿色证书的交易制度做了一些概括的介绍。典型的如董力通(2006)对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的建立做了一定的描述,重点在于绿色证书的概念,调控方式以及定价机制,而对于绿色证书究竟能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多少积极作用,并未进行详细的阐述。而本文则重点从绿色证书的积极作用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

三、绿色证书交易制度概述

1.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概念

提到绿色证书交易制度,首先要解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概念。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的基本含意是,在国家(或者地区)电力建设中,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达到一定比例。配额制对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调控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它使得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中以最低的成本来开发电力。与其它激励措施相比,配额制更强调市场的作用。而市场的这种作用是通过绿色证书来实现的。

绿色证书是一种可交易的,能兑现为货币的凭证。绿色证书是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进行确认的一种指标,绿色证书代表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绿色证书交易系统是指专为绿色证书进行买卖而营造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绿色证书的持有者(多指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能够与承担指定配额义务的绿色证书需求者交易绿色证书。通俗的理解就是未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额指标的发电商通过购买绿色证书来作为弥补完成配额指标。

2.绿色证书的价值内涵

(1)对于整个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来说,绿色证书的价格包含了其高于非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差额。绿色证书的交易实现了这种成本差额在整个发电产业的均摊,使得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天生具有的成本劣势,转移给其他由于能源种类和技术条件优势而具有成本优势的发电厂,扮演了公平竞争的维护者。

(2)绿色证书的价格应反映由于替代非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环境正效应。绿色证书购买者(未完成目标配额的发电商)实质上比其他完成目标的发电企业更多的给社会带来了负外部性,也就是更多的污染了环境,提高了社会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因此,他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也就是购买绿色证书。这就实现了非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环境的污染,也使可再生能源的相对正外部性的优势得以发挥,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市场中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3)绿色证书作为政府激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工具,承担着一定的实现政策效果的使命。因此其价格的变动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绿色证书的价格不能过低,否则将导致绿色证书的需求者自愿接受购买任务,缺少技术革新以降低自身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动力,导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政策激励失效;而价格过高也将增大企业压力,同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绿色证书交易的二元主体经济分析

假设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由两类企业A和B构成绿色证书二元市场,这里的二元A和B所代表的是可再生能源行业中的劣势企业和优势企业,如图,P1为绿色证书的价格。MCA和MCB分别代表两企业的可再生能源边际发电成本曲线,B企业相对发电成本较低,或效率较高,有明显的相对优势(这种优势有可能是由规模效应或技术水平带来的)

1.绿色证书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如图,在相同的配额额度的条件下,B企业达标的成本要更低,即MCA>MCB。在MCA曲线上,超过M点之后,发电的边际成本高于绿色证书的价格,因此,A企业倾向于以相当于Q1Q0KM面积的价钱购买B企业超额完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Q0-Q1),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绿色证书的交易来完成的。同理,在MCB曲线上,N点之前,发电的成本低于绿色证书的价格,因此,B企业倾向于将额外的发电量转化为价格更高的绿色证书售出。

如果没有绿色证书交易机制而单纯靠配额制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成本会大大扩大,例如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或小规模的发电企业,有的存在技术上的局限,有的受到规模经济的制约,如果强制此类企业完成可再生能源得配额任务,可能会由于规模过小导致的规模不经济造成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而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绿色证书的互相转化,既鼓励了可再生能源优势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又使可再生能源劣势企业寻到一条成本更低的途径来完成配额任务,避免了由于强制配额导致规模过小而引起的资源利用不充分,优化了电力生产资源的配置。

2.绿色证书对降低总成本的作用

在未引入绿色证书而实施单纯的配额制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成本为OLQ0+OKQ0。引入绿色证书后,成本变为OMQ1+ONQ2。

(OLQ0+OKQ0)-(OMQ1+ONQ2)=MLQ0Q1-NDQ0Q2

绿色证书的供给为NKQ0Q2,需求为MKQ0Q1

当绿色证书交易市场为非均衡状态的时候,

(1)MKQ0Q1

(2)MKQ0Q1>NKQ0Q2,供不应求时,绿色证书的价格会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上升,使MKQ0Q1变小,NKQ0Q变大,直至价格达到均衡价格P0。

当绿色证书交易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恰好达到国家规定配额目标,此时Q1+ Q2=2 Q0,绿色证书的供给等于需求,

即: MKQ0Q1=NKQ0Q2

显然, MDQ0Q1=NDQ0Q2

因此, MLQ0Q1-NDQ0Q2=LMD

LMD即为绿色证书市场均衡时所减少的发电总成本。由此可见,绿色证书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达到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总成本下降的效果。

五、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一步推动

在配额制下,政府在现有配额完成的情况下提高配额指标,是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上图显示了配额指标提高后,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的动态变动过程。

起初市场均衡价格为PO,绿色证书供求达到平衡,AQ1Q0F=FQ0Q2B。而P0过低使得绿色证书交易失去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激励作用。政府采取政策提高配额总量之后,单个企业的目标配额相应地由Q0增至Q’。

由于此时绿色证书需求量大于供给量,AQ1QE>EQQ2B,绿色证书价格有上涨趋势,由P0升至P。绿色证书交易市场再次达到均衡。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厂商购买绿色证书不经济,因此厂商趋于提高技术,降低成本,以此来继续完成配额指标。

因此这项政策激励了单个厂商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当然P'的数值需要政府斟酌考虑,若其值过低,将仍然不能达到激励劣势企业降低成本,发展技术的目的;若其值过高,劣质企业没有喘息的时间和余地,生存压力过大,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云辉;《过度竞争:经济学分析与治理》[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2]《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07》[R].;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姜南;《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研究》[D];2007

[4]董力通;《电力市场下我国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研究》[D]. 2006

[5]范丹;《我国创建排污权交易市场及寡头垄断市场交易探讨》[D]. 2007

可再生能源优势范文第2篇

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然而,不同国家之间“再工业化”战略亦有本国情景之差。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是其“再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学界、政界和业界对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的关注仍然停留于对美国政府最初提出的个别计划和政策的引介,对最新的政策进展、政策背后深层次的战略动机和决策逻辑的系统揭示仍是空白。缘于尚不完备的信息和认识,有学者对美国是否具备成功实现再工业化战略的基础和条件存在质疑。实际上,为保证“制造业复兴”战略的有效推进,美国政府不仅制定了完备的政策框架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而且构建了多层次的管理和组织保障体系,战略部署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其步步为营、有效展开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必将对全球工业竞争格局、进而对我国的切实经济利益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一)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是构筑新的制造业竞争优势

美国政府提出并实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并不是简单的“再次”工业化,即不是通过促进海外工厂的回归来恢复传统制造业、做大制造业规模。如果仅仅将“制造业复兴”战略理解为“再次”工业化,那么确实较易于倾向性地认为美国不具备实现“制造业复兴”战略的基础,毕竟美国在劳动力成本、产业链配套、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规模等方面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确实不太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逆向回归。但是,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依托其在ICT、新材料等通用技术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数字制造、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全球工业生产体系向有利于美国技术和资源禀赋优势的个性化制造、自动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方向转变。

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特点:首先,“复兴制造业”是美国改变过度依赖金融业和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新的制造业投资活力、减小贸易逆差压力、从而寻求经济再平衡的努力。其次,“复兴制造业”是美国技术优势与产业优势重新配对的过程,是要巩固和加强美国的创新能力。再次,“复兴制造业”的方向是发展新兴产业,争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数字制造、大数据等先进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航天航空、宽带网络、干细胞等新的产品领域成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重点。最后,“复兴制造业”并非要重构完整制造业体系,其重点是率先突破和使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

(二)美国再工业化的系统部署

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体系和措施,具有十分明显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其焦点是那些由美国发明创造但缺乏本土制造能力的高技术产品。2011年6月出台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旨在举全国之力,通过官产学合作加大对新兴技术和技能的投资,支撑能够创造高质量就业、鼓励企业投资于国内制造业部门。2012年7月,“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最为重要的政策文件之一,共包括“三大类十六项”政策建议。围绕着这些政策建议,美国政府各部门及各地区已经部分实施了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建立与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和管理体系。为了保障政策的落实,美国新设立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政策落实的专门的或者由主要政府部门(如白宫、商务部、国防部、教育部、能源部、NASA等)牵头的机构和工作小组。这些机构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为有效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第二,通过管制、税收和贸易政策的配合,提高本国发展制造业的吸引力。政策目标是引导和鼓励资本进入先进制造业,包括为先进制造业实行更为“智能”的行业管理,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管制和审批,降低制造企业投资的间接成本。政策包括: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减税,同时要求企业为海外利润纳税,加大、简化和常态化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信贷等政策手段;设立新的贸易强化小组,加强对国际贸易利益的争夺。例如,相比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案已经翻番;针对我国稀土贸易的诉讼案背后是美国政府为了加强控制风力发电机和锂电池等先进制造业产品所需的关键原材料。

第三,完善发展先进制造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设施。政策目标是构建先进制造业部门创新体系,主要的政策提案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先进制造业战略,建立识别和优先发展关键领先技术的系统化过程;增加对关键领先技术的R&D投资;修改企业使用高校研发设施的限制,强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嵌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并为企业提供从创立到成长的全方位融资,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商业化创造更为稳定的环境;建设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门户网站,建立可供检索的制造业资源数据库,作为广大企业能够便捷接入的基础设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斥资10亿美元搭建15个全国性“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网络。如奥巴马总统动用了4500万美元的联邦投资用于建设“添材制造”(以3D打印为代表)示范研究所。

第四,大幅提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R&D支持。美国总统的2013财年预算中包括Z22亿美元的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材料)R&D支出,较上年增长19%。相关项目包括“基因材料计划”、“智能”制造、发展生物制造业以及“国家机器人计划”。为了确保和协调R&D投资,政府还设立由商务部牵头的部际“国家先进制造业计划办公室”。

第五,稳固人才管道,形成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人才结构。政策目标是大量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技能工人和专业人才。政策提案包括:澄清民众对制造业的误解,增强制造业就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通过多部门协作,完善先进制造业技能认证和鉴定体系,扩大先进制造业的劳动力供给;大学开发新的教育项目和课程,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关注;设立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奖学金和实习制度,为制造业就业创造资源和提升认知度。已经实施的政策包括两项: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负责“社区职业大学基金”,用于培训200万技能工人以满足产业所需;国防部设立“军方认证与许可特别工作组”,为军人创造胜任高技能先进制造工作的机会。

由此可见,美国围绕“制造业复兴”展开的一系列经济战略部署可以概括为:巩固既有优势,构筑新的优势,消除不利因素,创造有利环境,核心是树立美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

二、美国再工业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是通过制造业的调整振兴重塑美国产业竞争优势。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失业率上升、信贷增长乏力和财政状况恶化的困境。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恢复国内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美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抛出“再工业化”计划。在再工业化浪潮中,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实体经济比例,鼓励制造企业“回归”国内,从这个角度看,“再工业化”是对“去工业化”的反思与纠正;同时,“再工业化”浪潮中,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技术、品牌、专利、标准等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淘汰低技术含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传统产业,从这个角度看,“再工业化”是“去工业化”的延续与升级。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引领的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全面革新,高端消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知识型员工和技术创新等发达国家占有的要素成为最重要的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希望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扩散,冲击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要素上的成本优势,构建新的全球产业竞争秩序和产业利益分配方式。因此,无论是“再工业化”,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其目的都是为了突破发达国家由于虚拟经济不振造成的经济发展困境,通过强大制造业重拾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在产业政策上都反映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重视。

可再生能源优势范文第3篇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

笔者研究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内某区域能够生产和提供给国内或国际农产品市场完全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较低而又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潜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这一定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反映一国内不同区域间同一农产品的比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简称为区位优势,即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通过一国内区际间同一种农产品的比较来实现的;二是能反映一国某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相比较而形成的某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简称为产品优势,即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通过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较来实现的。

2.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当构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及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优劣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技术进步以及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会使过去居于优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现在可能已处于劣势;而现在处于劣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将来也可能会占据优势。因此,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处在一个不断被创造出来而又不断在消失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其真正地转化成现实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地培育、创造并维持这种优势,才能最终转变成竞争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刻认识这种动态的潜在的优势,为此首先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影响比较优势。

二、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

1.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农业布局的依据。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对区域农产品生产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因此,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光、热、水、土、地貌等自然因素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其时空分布及组合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间的农业生产分工。但是必须看到自然资源对农产品生产的决定作用正在减弱。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并进而发展成为竞争优势的约束作用较从前已经大大减弱。

2.要素禀赋因素。要素禀赋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还应该涵盖制度、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这里就劳动力、技术、资本要素做一简略分析。

劳动力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对形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就大。

技术要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影响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一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二是技术进步可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区域农产品生产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受自然界的制约,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肯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某种农产品的区域优势,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资本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表现在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结构升级,使区域农产品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朝着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

要素禀赋对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影响很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要素禀赋对某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劳动力、技术、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重新集聚,为某一有活力的区域所利用。总体来看,区域劳动力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区域农业企业家群体的管理能力,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非常重要。

(二)分工因素

分工对比较优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分工可以提高区域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一般分工越精细其比较优势就越强。

(三)质量因素

质量因素在农产品比较优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差异逐渐缩小和消失,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农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比较优势的高低和强弱。

(四)政府行为与经营体制因素

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在发挥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制度、提供信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与推广等公共基础服务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政府或同一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政府行为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在有工业基础的区域更有作为。

(五)人文资源因素

人文资源可以包括历史传统、民族习俗、宗教文化等。它们在区域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如自然资源那么直接,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是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巨大的潜在因素。

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组织条件下,其对创造比较优势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从下面的理论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

三、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基础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较他国的绝对优势或劣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其理论关注资源禀赋的配置状况,又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以后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斯密和李嘉图这两条相互联系又具有差异的思路进行。其中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或简称为H1-O定理。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最早源于国际贸易领域,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更是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惯性对今天的区域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仍是深远的。显然,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有些人谈区域农业发展必称比较优势,有时没有优势就干脆自封优势,似乎到了一切从优势出发、没有优势就不能发展的地步,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指出比较优势不一定是竞争优势,只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发展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当务之急。这一理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世纪末,杨小凯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他们的研究对我们认识比较优势、开发竞争优势很有启示。

(二)基于分工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1.传统的比较优势论批判。传统理论认为某一区域生产什么取决于这一区域的比较优势,只要某种要素有一定优势,即要素投入成本低,就开发生产相对应的产品,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就能在市场上取胜。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变得日益复杂起来,成本不再是争取消费者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售后服务的专业化、产品质量等都使单纯的成本已不再是竞争中致胜的唯一法宝。专业化的服务、产品的多样化、便捷的运输等都使传统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必须不断再造,而再造的关键是积极参与分工,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动,不断推动专业化生产进程,专业化是创造比较优势的根本途径。

2.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生产。以欧盟农业为例,荷兰已形成花卉与牛奶的产业区,比利时精于养鸡,而法国专门生产小麦及面包等,丹麦在养猪方面很出色,这样精细的分工与专业化,使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区。美国的农业也一样,如苹果生产主要集中于华盛顿州,棉花生产主要集中于南部的几个州,小麦生产则集中于中部的几个州,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产业带。而我国仅小麦、玉米在全国就有20多个省份进行生产,造成许多省份的产业结构雷同,结果形成大而全的结构,什么都搞,什么都搞不精,专业化进程缓慢,不利于农业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专业化分工生产可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3.农产品专业化分工的类型分析。农产品生产分工主要包括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水平分工主要解除了农民横向联系与发展的问题,在水平分工之前,大部分的农户如果兼业,他不得不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产知识。但如果分工,他就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某一作物上,从而获得专门知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垂直分工主要是指部分农户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有利于该环节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素有“大蒜第一县”之称的山东省苍山县,由于其大蒜在全国乃至日本、韩国信誉很好,故分化出许多农民专门从事大蒜产业链上的其他服务,如进行大蒜的加工、运输、包装等。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见水平分工是基础,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深化,两种分工都对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有益。

4.专业化分工案例分析。农业生产专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专业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精于一业,一个地方只专注于一业,拥有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这与我国过去习惯搞的大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山东省苍山县只发展一个产业即大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大蒜产业区。全县大蒜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年产大蒜10多万吨,2万多农户从事大蒜种植及相关产业。苍山县的大蒜已形成一条龙生产,包括蒜苔、大蒜的保鲜以及蒜米速冻、腌渍、蒜片、蒜粉、蒜油、蒜汁等深加工和出口;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利用生物分离技术,提供大蒜素等生物产品,制成大蒜胶囊、饮料、大蒜精等。经过这样专注于一业的发展,苍山县现已享有“天下第一蒜”的美誉,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这些理论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从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分工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根本路径,加快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就能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推进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是当务之急。

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战略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分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一)效仿工业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专业化

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核心内容是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形成特色、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竞争优势,使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组织的规模效益。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较早地引入了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美国1914年就已形成了种植的专业化。农场的专业化比例高,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达到79%、蔬菜农场为87%、园艺作物农场为98%、果树农场为96%。就农场的经营规模而言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每个农场拥有的土地从1950年的86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76公顷,平均规模扩大了1倍。对比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布局分散、生产小而全、管理无标准,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鉴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到几个支柱”的要求,大力开展专业村、镇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专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市场的开拓者、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农业专业化的营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度高的优势,把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传给农户,组织开展农产品购销;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换增值;对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使他们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增强带动作用,保证农产品比较利益的提高。

(三)加快农产品经营管理流程再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与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

1.大力开发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是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联合起来竞争,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农协的国家之一,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农协不仅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而且组织流通,开展信用服务,农民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90%,以上由农协供给,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由农协销售。正是这些功能齐全、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农协组织支撑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使日本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这是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

2.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业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所依赖的是发达的营销网络。把这一经验移植到农业领域,必须着力改造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手发展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采取设办事处、开窗口的办法,将农产品打进国内大中城市,扩大市场份额;要更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彻底改变过去肩扛手提、提篮小卖的落后方式,积极采用会展促销、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荷兰鲜花出口占全球的60%,其农产品出口销售主要依靠拍卖市场,仅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就成交花卉1500万枝,年出口25亿欧元,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加速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法国,食品工业对GDP的贡献是汽车工业的2倍。在美国,食品工业是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有资料表明,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部总利润,生产环节仅占l/5,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由此可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技术进步。美国仅玉米就可以加工2000多个产品,而我国仅能开发出100多种产品,美国能够利用葡萄皮渣提取红色素,而我国只能作为废弃物抛弃,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差异。从理论上分析,农业作为弱势产业,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也在下降,但对加工产品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因此,必须加速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现代工业对农业的巨大带动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创造产品比较优势,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可再生能源优势范文第4篇

煤炭行业结束了10年的黄金期,对电力企业无疑是一大利好。持续亏损了多年的火电企业,2012年实现了全面扭亏为盈,火电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认为,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基本面长期趋好,电力工业转型升级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发展空间广阔。

电力工业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能源》:去年以来我国电力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您看来,今年电力发展形势将呈现怎样的走向?

朱永:当前电力行业面临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基本面长期趋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全球一次能源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电力工业转型升级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转型发展空间广阔。

火电经营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国内煤炭市场供应总体宽松,价格相对平稳,火电企业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改善,利润中心地位可望回归,其战略地位要引起足够重视。

清洁可再生能源前景看好。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风电规模将稳步增长,布局持续优化,效益将会进一步提升。国家出台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幅调增新投装机规模,政策环境有望改善。资金供应相对宽松。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去年两次降息、资金供应有所放松的环境下,今年信贷规模有望扩大。

当然,发电行业也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低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电量增长已告别两位数时代,我国进入大型水电和核电密集投产期,部分地区火电利用小时将受到较大冲击。新能源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效益提升产生一定影响。相关产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经营发展任务繁重。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将对电力工业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对发电企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能源》: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至今,已经过去10余年,但目前依然在体制机制、电力价格、上下游衔接等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新形势下,您对破解这些发展难题有何建议?

朱永:促进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电力工业10年改革,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国电集团的改革发展实际,我认为要在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解决电力工业当前问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建议按照2002年的国发5号文件精神,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现“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目标,推动电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体系,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健全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促进能源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继续大力支持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议进一步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十二五”及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制订产业、财政、金融、人才等扶持政策,促进清洁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健全完善市场机制,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认证等制度,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度性安排。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尽快解决新能源入网难的问题。

三是继续支持火电清洁高效发展。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以火电供应为主。建议稳步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励煤电一体化开发,鼓励采用超超临界、循环硫化床、高效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大型坑口电站。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在符合条件的大中城市适度建设大型热电机组,在中小城市和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鼓励发展热电冷多联供应。继续推进“上大压小”,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关停容量异地调度。鼓励实施煤电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完善脱硫脱硝电价政策,加强节能环保改造。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和经济调度,鼓励大型高效火电和可再生能源机组发电,形成节能减排的正向调节。

继续坚持以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

《能源》:党的十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国电下一步在新能源上有何布局?

朱永:大力发展新能源,不断优化电源结构,这是国电一贯的发展思路。十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新能源,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发电、页岩气等新型能源,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国电集团将坚持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更加突出效益优先,保持合理投资规模,深度优化调整结构,不断巩固和扩大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重视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火电机组。优化装机结构和区域布局,重点发展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项目,大力推进东南沿海地区大机组项目,积极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可再生能源优势范文第5篇

摘要:河南省铝加工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河南省铝加工企业和行业的调研,客观阐述了河南省铝加工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具备的优势,并对“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铝加工产业发展做出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发展对策.

关键词:铝加工;节能减排;再生利用;发展对策

aluminum industry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chen liang-jin,chen dong-yi,tian ming-huan,li yao-min(luoyang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luoyang 471039,china)abstract:the aluminu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however,the rapid devel-opment has also brought some problems.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aluminum processing enterprise in henanprovince and industry research,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of henan aluminum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advantage.it also points out the future of the twelfth five years develop-ment of aluminum in henan province,and then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measures.

key words:aluminum;energy saving;recycling;development strategies

1铝加工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铝加工发展现状

至2009年底,全省铝加工企业超过158家,铝材产能约为320万t,铝材产量达到269万t,占国内总产量的15.19%(2009年全国铝材产量1769.87万t),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其中铝板带箔产品产量达到216万t;铝型材产量15万t左右;管棒25万t(含铸棒);线杆4万t;还有粉、粒、母线等其它加工材8万t.

在河南省的158家铝加工企业中,一个重要构成特点就是民营企业多、小型企业多.在多年的发展中,也有一批大型企业成长起来,如明泰铝业、中铝河南铝、郑州铝业、神火铝材、中孚实业、淅川铝业等,2009年明泰铝加工产品产量16.59万t,全国排名前三,是我国主要的铝箔生产厂家,神火铝材、中孚实业、中铝河南铝等企业也不断扩大产能,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未来还将有万基控股、伊川电力、龙鼎铝业、伊龙、鑫隆铝业等一批大型铝加工企业不断成长起来.此外还形成了郑州—巩义铝板带集聚区、洛阳—三门峡铝板带集聚区、长葛再生铝集聚区.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技术储备和新产品开发.如明泰拥有河南省铝板带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永顺拥有市级铝箔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铝业拥有省级技术中心、豫联能源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人的研发部.

1.2铝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1)原料供应渐紧,产业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在过去的几年中,河南省铝加工产能不断增加,并且根据对拟建项目的统计,未来产能还会大幅增加.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电解铝产能将有所压减.上游原料供应的减少和铝加工产能的继续增加导致原料供应日益紧张,部分企业已出现原料短缺的危机,产业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虽然铝加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较大规模,但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仍处于较低位置,精深加工水平较低,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缺少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且产品雷同问题严重,造成自我恶性竞争,不利行业整体发展.在产品结构上,铝板带比例过高,型材萎缩,比例偏低,并且根据拟建项目情况看,未来铝板带箔产能仍将快速扩张,而型材发展缓慢.

(3)中小企业偏多,资源配置分散.在河南省现有的158家铝加工企业中,2009年产量达10万t以上的有8家,5~10万t之间的有9家,产量在1万t以下的企业至少80家,有十余家企业因各种原因停产.

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技术和设备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

(4)集聚区没有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集聚区内企业太散,缺乏交流和沟通,未能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未来重组困难较大.

(5)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铝加工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无论技术、装备还是产品都有一定创新,但与其它地区的铝加工行业和企业比较,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是短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一个行业或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才能有充足的后劲.

(6)再生铝的生产和利用问题.我省废铝回收加工主要在长葛市大周镇进行,2009年,因深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再生铝在铝材加工中使用比例为20%~50%.

2铝加工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具备的优势2.1铝加工发展面临的形势(1)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铝加工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2)我国对铝材需求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但需求量增速或将降低,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3)整个铝加工行业或因产能大规模增加进入微利时代,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进程加速.

(4)电解铝供应日益紧张,原料短缺将会成为影响铝加工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5)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部分领域铝制品进入报废回收期,将为我国再生铝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同时也为我国铝加工发展提供部分原料.

(6)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

(7)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凸显.

2.2铝加工发展的优势

(1)基础优势.河南省铝加工产业尤其是铝板带箔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产业分布相对集中,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产业链优势.河南省利用先天的能源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电铝一体化生产,形成了以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和铝加工为主线,发电、碳素、氟化盐等辅助产业配套齐全的完整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明显.

(3)技术装备优势.我省铝加工近几年新建项目多采用国内外先进装备,如中孚实业新建1+4热连轧冷轧项目、伊川电力哈兹列特连铸轧项目等,随着这些项目的投产,我省铝加工技术装备整体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4)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优势.河南省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在铝加工行业的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铝工业集聚区———郑洛工业走廊,国内重要的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基地———长葛大周再生金属加工回收产业园.

(5)劳动力优势和消费市场优势.作为人口大省,河南人力资源丰富,相对其他省市劳动力成本较低,并且内销市场庞大,这些都为河南的铝加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受劳动力成本增加和其它不利因素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势头强劲,河南因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带,这将为河南铝加工产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6)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河南省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农村市场之一,未来面临巨大机遇,尤其是建筑用铝型材.

3铝加工未来发展思考

3.1发展定位

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在继续壮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调整结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至“十二五”末,铝材生产和原铝及再生铝产量达到基本平衡;铝板带箔生产规模保持全国第一,产品品种牌号齐全,中高档产品为主,有少量低档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型材生产能满足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自身对普通型材的需求,并能占据部分高档工业型材市场;有5~8个部级和省级名牌产品,有5家以上企业进入中国铝加工第一方阵,有8家以上企业在海内外股票市场上市,其中主营铝材的上市企业达3家以上,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3.2发展对策

3.2.1优化产品,调整铝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培育精品

(1)调整产品结构.经过调查和统计,我省铝板带箔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58.3%进一步上升到2009年的80.3%,而铝型材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21.8%下降到2009年的6.9%左右,根据对拟建项目的统计,未来我省铝板带箔产能增量仍将很大,2012年我国铝板带表观消费量可能达到585-605万t,2015年表观消费量可能达到720-750万t,部分品种铝板带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但2012年至2013年间综合产能或将突破900万t,因此铝板带市场竞争将加剧,总产能不应再盲目扩张.

未来在稳固铝板带箔生产上优势的同时,应限制低水平铝板带箔项目建设和低质低档铝板带箔产品生产,防止铝板带箔产能盲目扩张;适当发展铝型材,尤其鼓励利用再生铝发展铝型材,满足我省城镇化进程中自身对铝型材的需求;增加高精铝板带箔、工业铝型材、铝铸件等铝材品种的比例,以满足东南沿海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装备制造等产业向我省转移后对相关铝材的需求.

(2)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全力支持高水平在建铝板带箔项目,严格限制竞争力较差的拟建铝板带箔项目,淘汰一部分落后技术和产能,对一部分落后装备和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以此全面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

(3)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重点培育一批精品和名牌产品.为满足我国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产品等领域对铝材的需求,积极发展高精铝板带箔、印刷用铝基材(ctp)、高性能铝合金特种铝材等产品.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培育一批精品和名牌产品,提高铝加工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4)大力发展终端产品,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新建项目以精深加工为主,生产幕墙板、铝塑板、铝餐盒、铝纸复合袋、药用箔等终端产品,直接在本省消耗大部分铝粗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和价值链.

(5)积极开发新产品.积极研制新合金、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的应用领域,把握新兴产业对铝材的新需求,不断拓宽铝材消费市场,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市场支撑.

3.2.2发展企业,鼓励大型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帮助中小企业做专做精

(1)促进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培育一批企业.促进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的企业联合重组,尤其是在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相互联合重组,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竞争力.

重点培育中孚实业、明泰铝业、中铝河南铝等铝板带箔生产企业;大力支持辉龙铝业、伊龙集团、恒美铝业等在豫企业等铝型材企业;鼓励长葛有条件的再生铝企业兼并重组,形成1~2家年产5万t的再生铝企业,多家年产2万t的再生铝企业,并延长产业链,利用再生铝生产铝型材.

(2)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与我省企业合作,吸引东南沿海的高端相关产业向我省转移.引进美铝、帕萨等国内外知名铝加工企业与我省企业深度合作,或吸引东南沿海的空调器、全铝汽车、全铝发动机等相关产业向我省转移,全面提高我省铝加工水平、产品档次、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3)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股市、期货等金融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宣传、引导和鼓励企业合理利用股市、期货等金融手段,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尤其是以铝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上市.

(4)注重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在关注和培养大企业的同时,及时听取中小企业发出的声音,重视小企业的困难和权益,在尊重市场规律、优胜劣汰的前提下,在资金、政策和信息等方面要给与照顾,帮助企业转型,提升竞争力,做专做精;引导中小铝企业发展品种多、产量大的铝终端产品,使之与大中型铝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配套.通过实现大企业大而强,中小企业专而精,大小企业互补共生,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3.2.3节能减排,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推动节能减排产业化

通过扩大宣传、提高意识,依托科技、提倡创新,辅之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全行业内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并使节能减排产业化,用切实的利益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让节能减排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推动力.

3.2.4再生铝利用,打造再生铝生产基地,提高再生铝利用率

(1)依托部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即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打造部级废铝回收和加工基地,建立一条全国废铝资源向我省流通的渠道.在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现有发展基础上,积极申请国家优惠政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优化园区管理手段,“十二五”期间,建立统一的拆分中心和检测中心,申请相关生产资质.

(2)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废铝回收和加工企业,带动整个再生铝产业发展.因起源于家庭作坊式生产,我省再生铝生产目前仍存在规模小、分散等问题,缺乏大型的、有规模的废铝回收和加工企业,因此“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培育数家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再生铝生产企业,形成经济规模,以带动整个再生铝产业的升级和持续发展.

(3)建立研发中心,重点解决再生铝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在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或大型再生铝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废铝回收技术和再生铝利用技术,提高铝材产品中再生铝的利用比例,提高再生铝用量且保证产品质量.

(4)鼓励和引导铝加工企业利用再生铝.利用再生铝,既能节约能源和资源,又能弥补铝加工中的原料紧缺,因此应大力提倡现有企业提高再生铝使用比例,同时可培育数家以再生铝为主生产铝型材的企业.

3.2.5科研创新,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抓紧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1)建立更多研发机构,促进已有研发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重点企业和几大产业基地建立研发机构,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和互动.未来要依托各企业和各产业基地的研发中心,利用好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优势.

(2)加大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方面的投资,建立鼓励创新机制.给予工艺、装备、技术、产品和应用等创新以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管理,对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宣传和奖励,在全行业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